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不食」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不食

不食是指患者不吃不喝,是一種急性消化道疾病。中醫認為,不食多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外感邪毒等因素引起,主要病機為脾胃受損、津液耗傷。臨床表現為患者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口乾舌燥、不思飲食、大便乾燥,甚至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危重症狀。

治療

不食的治療以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為主。可選用香砂六君丸、參苓白朮散、保和丸等中成藥治療。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外治方法,以促進消化、改善症狀。

預防

不食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注意事項

不食患者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要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少食多餐,並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危重症狀,應立即送醫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大建中湯

  • 1.《類證治裁》:「取乾薑味辛,於土中泄水。大寒客心胸,嘔逆不食,氣上衝痛,不可觸近,金匱大建中湯。寒痛綿綿不絕,朮附湯加草果、厚朴。凡按之痛減者,氣虛也,參朮散。按之痛甚者,氣實也,梔萸丸。又有心癰發胸乳間,一名井疽,狀如豆大,發如蜂窠,繫心熱盛,宜疏導心火,涼血飲。
  • 2.《奉時旨要》:「《金匱》云:奔豚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或腹痛,往來寒熱,皆從驚恐得之,奔豚湯主之。心胸大寒,痛嘔不食,腹中上衝,皮起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大建中湯主之。脅下偏痛,發熱,脈緊弦,寒也。以溫藥下之,大黃附子湯;寒氣厥逆,赤丸。
  • 3.《羅氏會約醫鏡》:「_八味大建中湯_,治中氣不足,厥冷、嘔吐、陰縮、多汗,腹中寒痛,脹滿不食,唇乾、精出、寒熱煩冤等症。
  • 4.《傷寒瘟疫條辨》:「_大建中湯_,中氣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不食,陰縮多汗,腹中寒痛,唇乾精出,寒熱煩冤,四肢痠痛,嘔吐下利,及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為斑點,並此方主之。
  • 5.《景岳全書》:「_八味大建中湯_,治中氣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不食,陰縮多汗,腹中寒痛,唇乾精出,寒熱煩冤,四體痠痛,及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為疹為斑,厥逆嘔吐等證。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若脈弦虛,發熱口乾,或大便不實,胃弱不食者,加白朮、茯苓、白芍藥各一錢五分,名參胡三白湯。
  • 2.《醫法圓通》:「一治吐酸不食。夫不食而吐之症,屬於太陰,理宜溫中健脾。今見不食吐酸,明是木氣不舒,上克脾上,土畏木克,故不食。酸屬木,乃是稟少陽熱氣所化,土木相凌,故見以上症形。小柴胡力能舒少陽之氣,少陽之氣舒,即不剋制脾土,兩經之氣平,而病自不作矣。
  • 3.《女科切要》:「仲景曰:產後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處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而不食者,小柴胡湯和之。
  • 4.《古今醫統大全》:「【和解】陽結證,能食不大便,或頭汗出惡寒,手足冷,或心下滿不食,大便硬,不可下,用沖和湯,作汗,小柴胡湯。
  • 5.《本草正義》:「壽頤謂,此亦胃之清氣不升,則敷布無權,而食不得入,非可以治胃火上逆之嘔吐,亦猶小柴胡湯主少陽證之脅滿,嘿嘿不食,欲嘔,為少陽抑鬱不申者立法。而膽肝火熾,橫逆上擾者,亦必有胸脅搘滿,不食嘔惡之症,則必非柴胡溫升所可妄試,否則焰已然矣,猶復煽而揚之,為禍尚堪言耶。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人曾患所謂癇證,居恒頗大食,食後惟驚有音響,則忽覺饑,不得不食,胸脅高動,與大柴胡加茯苓、牡蠣湯而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食粽停滯,大便不通,痛不可忍,手足發搐,用大柴胡湯,調酒麴末一錢,下滯穢甚多,作嘔不食,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
  • 3.《証治準繩‧幼科》:「今童子即有此患,益見今人所稟,與古人大徑庭矣。人之氣血厚薄既殊,而醫之用藥療法,又豈可泥執古方,而無加減之變乎。一小兒食粽停滯,大便不通,痛不可忍,手足發搐。用大柴胡湯調酒麴末一錢,下滯穢甚多,作嘔不食,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愈。一小兒大便不通。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張氏醫通》曰:「如痢不納食,俗名噤口。因邪留胃中,胃氣伏而不宣,脾氣因而澀滯者,連、枳、朴、橘紅、茯苓之屬。頭疼、心煩、嘔而不食、手足溫暖者,甘草瀉心湯。」
  • 2.《羅氏會約醫鏡》:「_甘草瀉心湯_,治蟲證不食,面目乍赤乍白,此蝕上部曰惑者。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病人亦以為不可思議,云自晝間大瀉後,無病苦而覺睡耳,現已無病,皆可歸矣。眷屬招日間所診之醫診察之,亦云脈已如常。後云甚饑,以茶漬食三碗,大悅而寢。翌日更健,如忘多年之病。此人自幼年以白粥當食物而養育,四十餘年,不食他物。若食之,則積於中而不能食。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更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 2.《皇漢醫學》:「一婦人因時疫,發熱譫語,舌黑乾縮,人事不知,余用大承氣湯,八九日許,不食,即點滴米飲亦不進,惟服藥耳。余以其不因前證處方之故而不食,必須用大承氣以攻毒,病雖危,當除邪毒為要。以此曉其家人及親戚,半月餘,精神稍清,始用米飲,後胃納漸加,與柴胡薑桂承湯四十餘日而愈。
  • 3.《証治準繩‧女科》:「_〔金匱〕_,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 4.《金匱方歌括》:「(見痙病),治產後七八日。無太陽症。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此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 5.《退思集類方歌注》:「)痞滿燥實堅潮熱,(此用承氣之要訣。胸悶不食為痞,胸腹膨脹為滿,大便乾結為燥,腹滿痛不大便為實,按之石硬為堅,日晡發熱為潮熱。)雜病傷寒通治療。(有是證則用是方,為千古心法。)熱利清水口乾燥,(凡口乾舌燥,皆當作熱治。下利而用硝、黃,是通因通用法。
▼ 展開更多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穀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穀疸,茵陳蒿湯主之。(《金匱要略》)**
  • 2.《金匱方歌括》:「(歌見長沙方歌括。),治谷癉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此湯主之。
  • 3.《金匱翼》:「始於風寒而成於飲食也。《金匱》云:風寒相搏,食谷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又云: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 4.《醫學綱目》:「〔仲〕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二方並見傷寒。)
  • 5.《蘭臺軌範》:「_茵陳蒿湯_(《金匱》),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此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藥鑒》:「甘草健脾補中,乃瀉火除燥之良劑,然嘔吐與中滿並嗜酒之人,服之多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川芎補血行血,清利目首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之人服之,則真氣走散,而陰虛愈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防損胃不食。
  • 2.《証治準繩‧幼科》:「薛氏方,十全大補湯,治諸虛不足,自汗不食,時發潮熱等證。
  • 3.《保嬰撮要》:「_十全大補湯_,治諸虛不足,自汗不食,時發潮熱等症。
  • 4.《保嬰撮要》:「一小兒十六歲,痘色白,脈虛浮,按之甚微而短,形氣倦怠,飲食少思,此血氣虛弱,用紫草木香散,內人參五錢十劑,色微赤;又用獨參湯而貫。乃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共用參二斤余而靨。隨入科舉畢,發熱痕癢淡赤,昏倦不食,急灌以獨參湯而蘇,又用斤余,卻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而安。
  • 5.《古今醫鑒》:「人因憂思勞苦,發作眩暈,眼暗耳鳴,面赤口乾,發熱氣喘,有汗不食,六脈洪數,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生地黃、姜炒黃連麥門冬、五味子、陳皮,酒炒黃柏、知母。
▼ 展開更多

梔子豉湯

  • 1.《皇漢醫學》:「《小兒藥證直訣》曰:「梔子飲子(求真按:『是即本方也』)治小兒蓄熱在中,身熱狂躁,昏迷不食者。」
  • 2.《奇效良方》:「先令病人隔夜不食,服藥不吐,再用熱齏水投之,如吐風癇病者,加全蠍半錢,微炒,如有蟲者,加狗油五七點,雄黃末一錢,甚者加芫花末半錢,立吐出蟲,如濕腫滿者,加赤小豆末一錢,故此不可常用,大要辨其虛實,實則瓜蒂散,虛則梔子豉湯,滿加厚朴,不可一概用之,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劑。
  • 3.《傷寒六書》:「舌上白苔,飢不食,虛煩不眠,頭汗出,懊憹者,梔子豉湯也。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肺結核之枯瘦骨立,咳嗽頻發,痰沫黏著於咽喉,而難咯出,呼吸淺表,心力減衰,發熱,不食,微渴者,用本方,屢得奇效,但未嘗得救其死。故葛洪所說,恐就其一時之效時云爾。」

理中湯

  • 1.《嚴氏濟生方》:「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一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半夏各半兩;利多者,復用術;心悸者,加茯苓一兩;渴水者,倍術一兩;腹痛者,倍乾薑一兩;腹滿者,去朮加附子、厚朴各半兩;病退而不食者,加白豆蔻、橘紅、麥糵各半兩。
  • 2.《奇效良方》:「治久患腹脹,脾疼中滿,痞悶不食,大小便或澀,小腹脹急,用《局方》三和散二帖,縮砂仁二十粒捶碎,用水三盞,生薑十片,燈心十莖,同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作三次,每服用前藥調理中湯半帖,立效。
  • 3.《古今名醫方論》:「治中氣不運,腹中不實,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臟腑不調,與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多而嘔等證。
  • 4.《保嬰撮要》:「一小兒七歲,嘔吐不食,面白指冷,此胃氣虛寒也,用理中湯;嘔吐頓愈,又用六君子湯而痊。後傷食腹痛,發熱嘔吐流涎,先用保和丸一服,而痛嘔愈;再用四君、山梔而涎止。
  • 5.《兒科要略》:「(四)理中湯,治中焦脾胃虛寒,不能運化,嘔吐泄瀉,不飲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霍亂吐瀉,四肢逆冷,自汗脈虛,便血血痢,傷胃吐血,婦人妊娠虛寒等證。
▼ 展開更多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上為粗末,水煎服,加減於後。治婦人骨蒸,加地骨皮牡丹皮。若妊娠胎動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葉,阿膠一片,又加蔥白黃耆,若血臟虛冷,崩中去血過多,亦加膠。若婦人常服,春倍川芎,脈弦頭痛,夏倍芍藥,脈洪飧泄。秋倍地黃,脈沉澀血虛,冬倍當歸,脈沉寒而不食。
  • 2.《祖劑》:「冬倍當歸 一曰冬,二曰脈沉,三曰寒而不食。此常服順四時之氣,而有對證不愈者,謂失其輔也。宜如後法。
  • 3.《古今醫鑒》:「一、麻疹正出之時,雖不進飲食者,但得麻疹淡紅潤澤,真正不為害也,蓋熱毒未解,內蘊實熱,自不必食也。退後若不食,當隨用四物湯加神麯、砂仁一二帖,決能食矣。如胃氣弱者,忌少下地黃。
  • 4.《醫說》:「視藥之標題,初不著名,但云涼血活血而已。敏求報之,重徐以情扣之,始知是四物湯。蓋血活而涼,何由致壅滯以生疾?莫強中一侍人,久病經阻,發熱咳嗽,倦怠不食,憔悴骨立。醫工往往作瘵疾治之,其勢甚危惙。強中曰:婦人以血氣為本,血榮自然有生理。因謝遣眾工專服此湯。
  • 5.《周慎齋遺書》:「靨後口內黑點瘡者凶,恐胃爛不治,或一月、半月餘熱不退,發渴屬虛,宜生脈散兼四物湯,調養氣血,不致乾涸,但久病無陽,莫依常例治之,致脾虛不食,或四五六日口舌硬瘡,變成疳疾,或致胃爛,宜消毒,甘桔加元參、沙參、炮姜;如反用白虎,損傷胃氣,九也。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驗方新編》:「凡胎死腹中,外證指甲青黑,脹悶不食,口中極臭,用平胃散。加朴硝五錢,水、酒煎服。其胎化成血水而下。如血乾有寒者芎歸湯下。或服桂香丸,或服立竿見影方。
  • 2.《保嬰撮要》:「一小兒泄瀉不食,噯腐酸氣,用平胃散一服而瀉止,又用五味異功散而飲食增。後復傷,吐瀉喘嗽,手足指冷,面色黃白,余謂脾虛不能生肺也,用六君、升麻、桔梗而愈。
  • 3.《活幼口議》:「議曰:小見驚風之後,胃氣多虛,不食,沉沉默默,或瀉尚不止,只可助胃生氣,須以截風藥移在(平胃散)或(觀音散)中,謂用全蠍、天麻、殭蠶、白附、防風、羌活之類,生薑、棗子同煎,自然胃壯,瀉止,諸風不作,雖則驚熱及搐搦皆去,其精神未爽,不可便謂無事。
  • 4.《嬰童類萃》:「_天下受拜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三焦氣壅,胸膈痞脹,飲食不美,嘔吐不食,不服水土,及山嵐瘴氣。不俱大小老幼並宜服之。
  • 5.《目經大成》:「濕淫於內,滿悶嘔瀉及山嵐障氣,不服水土。主此方者,蒼朮本性烈,加以橘皮則燥濕而利氣;厚朴微苦溫,和以甘草則寬中而散滿。四藥瀉中有補,涼中有溫,直令胃土和平,永無濕鬱之患,故曰平胃。又經曰:穀氣通於脾。山嵐障氣,穀氣也。人受之不服水土,而腹脹不食。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霍亂重證,吐瀉後,厥冷筋惕,煩躁,無熱,不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脈微細者,宜用此方。服後小便利者,得救。治諸久病,精氣衰憊,乾嘔不食,腹痛溏泄而惡寒,面部四肢微腫者,產後失調,多有此證。治慢驚風,搐搦上竄,下利不止,煩躁怵惕,小便不利,脈微數者。
  • 2.《傷寒論類方》:「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此二句指不食之時言。此與少陽之嘔,當有分別,宜以他症驗之。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始得」言病方起;「脈弦」則有力,故知為實。不可下也,欲吐則病在上焦,下之為逆。當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少陰宜吐之法。

葛根湯

  • 1.《兒科要略》:「(四)葛根湯,治太陽與陽明合病,或利,或嘔,或小便少,或發熱無汗,或喘滿不食,或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

歸脾湯

  • 1.《保嬰撮要》:「一女子十五歲,性沉靜,被盜所恐,遂驚悸,腹脅脹痛,寒熱往來,不食無寐,善思恐懼,用酸棗仁丸、歸脾湯、加味逍遙散而尋愈。出嫁後,因喪子兼大勞,驚悸無寐,吐痰發熱,飲食少思,胸腹膨脹,服化痰藥日吐痰四五碗,時考續至京,請治,余謂脾肺虛寒,不能攝涎化食而為痰也。
  • 2.《校註婦人良方》:「一婦人胸脅膨滿,小腹悶墜,內熱晡熱,飲食不甘,體倦面黃,日晡則赤,灑淅惡寒,此脾肺氣虛,先用六君子加川芎、當歸,諸症漸愈,又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諸症全愈。後飲食失節,勞怒,惡寒發熱,不食,用加味小柴胡一劑而熱退,用逍遙散、歸脾湯調理而康。

小建中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前條心下悸而煩。皆與柴胡湯。此條悸而煩。建中主之何也。前條悸而煩。以往來寒熱默默不食。自表傳裡之悸煩也。此條悸而煩。以邪氣在表裡。頭疼發熱之時而悸煩。此裡虛血氣不勝其邪之故也。故與建中湯以溫里。如此可悟。凡治悸煩之例也。
  • 2.《溫病條辨》:「三十四、温病愈後,面色萎黃,舌淡,不欲飲水,脈遲而弦,不食者,小建中湯主之。
  • 3.《三家醫案合刻》:「背痛得按摩愈痛,吐涎沫,短氣腹滿,小腹堅,小便不通,大便自利,下身麻木,不得移動,不食不寐,煩則汗出,病機多端。無縷治成法。思冷濁竊踞。陽微不行,為痞塞之象。二氣既乖,豈可忽略。引仲景少陰例,急進通陽為要。議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小承氣湯

  • 1.《醫學綱目》:「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與小承氣湯,入腹中不轉矢氣者,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食,與水則噦。(論見潮熱。)

半夏瀉心湯

  • 1.《溫病條辨》:「三九、陽明暑温,脈滑數,不食不飢不便,濁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主之。
  • 2.《治痢南針》:「痢疾定症,噤口不食,或食入即嘔,胸中痞滿,宜半夏瀉心湯。

白虎湯

  • 1.《傷寒括要》:「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表裡俱熱。金被火囚。用辛寒以救肺。所以名為白虎也。活人謂夏月陰氣在內。宜戒白虎。明理論云。立秋後不可服。恐白虎大寒。將變虛羸不食。二說俱偏矣。有是病即當服是藥。安可拘於時哉。設使秋冬病。苟無表症。而大熱煩渴。便與白虎。
  • 2.《程杏軒醫案》:「先與小白湯,病狀彷彿,知其藥不勝病,乃進大劑白虎湯,石膏重用四兩,因其胃熱上衝,嘔惡不食,更加蘆根竹茹為引,另取元明粉蜜拌塗舌,以潤其燥。如此寒涼疊進,閱十四朝,始得熱退神清,便通舌潤。使拘古法,以喜熱從陰而投溫藥,不幾抱薪救火乎?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真武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瘧轉下痢。脈細如絲。神倦不食。暑邪入里。正憊不能泄越。症險恐脫。

茯苓飲

  • 1.《腳氣治法總要》:「_延年茯苓飲_,治腳氣腫,氣急上氣,心悶熱煩,嘔逆不食。
  • 2.《醫述》:「若陰陽並損,無陰則陽無以化,故以溫柔濡潤之通補,如地黃飲子、還少丹之類。更有風木過動,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勝,如不寐不食,衛疏汗泄,飲食變痰,治以六君、玉屏風、茯苓飲、酸棗仁湯之類。或風陽上僭,痰火阻竅,神識不清,則有至寶丹芳香宣竅,或辛涼清上痰火。

參苓白朮散

  • 1.《醫學入門》:「手足攣搐者,牛蒡根湯。遺精者,桂枝龍骨牡蠣湯加鹿茸一錢,或十味溫膽湯。瘥後不食,參苓白朮散、枳朮丸。瘥後狂言,益元散加辰砂。瘥後失神及乾嘔,柴胡百合湯。瘥後血迷,當歸活血湯。瘥後腰痛,獨活寄生湯。瘥後聲沉,補中益氣湯。瘥後體瘦肌熱,或咳嗽者,用柴胡二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 2.《萬氏秘傳片玉心書》:「凡赤白痢嘔吐不食者,此名噤口痢,用木香則失之溫,用山藥則失之閉,只以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末,陳米飲調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
  • 3.《羅氏會約醫鏡》:「_參苓白朮散_,治胃氣虛滯,禁口不食。用此方,加石菖蒲一錢五分,微炒,以開胃口,待其能食,然後因證而治之。如胃口有熱,加黃連一錢。
  • 4.《濟陽綱目》:「_參苓白朮散_,下痢噤口不食者,雖曰脾虛,蓋亦熱氣閉塞心胸間所致也,以此治之。

黃耆建中湯

  • 1.《醫學正傳》:「氣虛,面色痿黃或枯白色,人疲倦,痢頻並痛,後重不食,脈細弱,或微汗時出,黃耆建中湯送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 2.《保命歌括》:「下痢,血氣太虛,腹痛頻並,後重,不食,或產後得此證,宜四君子湯(方見氣門)加當歸、陳皮下保和丸二三十粒。氣虛而色萎黃,或枯白色,人疲倦,痢頻並,腹痛後重,不食,脈細弱,或微汗時出,宜黃耆建中湯(方見虛損門)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 3.《得心集醫案》:「_黃耆建中湯_,方見卷二內傷門泄瀉不食。
  • 4.《得心集醫案》:「_黃耆建中湯_,方見卷二內傷門泄瀉不食。

酸棗仁湯

  • 1.《醫述》:「若陰陽並損,無陰則陽無以化,故以溫柔濡潤之通補,如地黃飲子、還少丹之類。更有風木過動,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勝,如不寐不食,衛疏汗泄,飲食變痰,治以六君、玉屏風、茯苓飲、酸棗仁湯之類。或風陽上僭,痰火阻竅,神識不清,則有至寶丹芳香宣竅,或辛涼清上痰火。

豬苓湯

  • 1.《銀海指南》:「郭友三治一人,陰虛發熱,下痢不食,用豬苓湯、阿膠黃連湯而痊,可謂善悟。瀉症若兼目疾,卻不可過用祛風利濕,惟宜健脾,如異功散之類,隨症加減。痢症若兼目疾,宜行血調氣,如香蘇平胃四物,或佐香連丸、清寧丸皆可。若瀉痢久而目生翳障者,乃陰分受傷也,法宜滋陰,甘草阿膠,可隨症加入。

調胃承氣湯

  • 1.《儒門事親》:「夫誤吞銅鐵,以至羸瘦者,宜用肥豬脂,與葵菜羹同飧數頓,則銅鐵自然下也,神驗。如不食葷腥者,宜以調胃承氣湯,大作其劑,下之亦可也。

附子理中湯

  • 1.《眉壽堂方案選存》:「十一朝,頭面半漿回痂,肢體灰陷不榮,虛中留毒,險篤在於明後,今寒戰咬牙不食,則正氣欲脫,擬以附子理中湯加茯苓。
  • 2.《保命歌括》:「如診得兩關脈遲而緊,此寒在中焦,脾胃受病也,其症腹中痛,嘔逆不食,宜附子理中湯。有表症者,養胃湯主之。
  • 3.《校註婦人良方》:「一婦人咳嗽發熱,嘔吐痰涎,日夜約五六碗,喘咳胸痞,燥渴不食,崩血如湧,此脾土虛寒,用八味丸及附子理中湯而愈。(全見《女科撮要》)

麻黃湯

  • 1.《張氏醫通》:「葛根湯(玉函),治太陽陽明合病自利。或發熱無汗。喘滿不食。
  • 2.《醫通祖方》:「治太陽陽明合病,自利,或發熱無汗,喘滿不食。

五苓散

  • 1.《古今醫統大全》:「小兒伏中暑證,發熱汗出引飲,或吐瀉霍亂,腹痛,又有脈虛手足微寒,發渴口熱者,又有煩熱而嘔吐利不食,至成搐搦如驚狀似傷寒者,不可便作驚病及傷寒用藥,只可與五苓散、六和半夏湯消息之,萬無一失。有偏寒偏熱者,以意用藥,甚不可執一也。

逍遙散

  • 1.《校註婦人良方》:「一婦人胸脅膨滿,小腹悶墜,內熱晡熱,飲食不甘,體倦面黃,日晡則赤,灑淅惡寒,此脾肺氣虛,先用六君子加川芎、當歸,諸症漸愈,又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諸症全愈。後飲食失節,勞怒,惡寒發熱,不食,用加味小柴胡一劑而熱退,用逍遙散、歸脾湯調理而康。

麥味地黃丸

  • 1.《醫醫病書》:「余之所以惡人之一以六味補虛,惡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立數地黃丸,如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之類丸者,因黃柏滲濕而瀉相火,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使陽明即有獨勝之熱,可暫瀉而不可久服,久服胃氣必傷,必致不食。試問人之後半生盡不得食,盡服六味丸可活乎?經謂凡甘皆補,凡苦皆瀉。

桔梗湯

  • 1.《赤水玄珠》:「_桔梗湯_,治風寒咳嗽,喘急不食。
  • 2.《保嬰撮要》:「吳江史萬言子六歲,感冒咳嗽,發散過度,喘促不食,痰中有血,用桔梗湯而愈。後因元氣未復,清氣不升,大便似痢,或用五淋散、黃連、枳實之類,痰喘目札,四肢抽搐,變慢風而歿。
  • 3.《聖濟總錄》:「治產後血氣攻衝,心腹冷痛,煩滿不食,桔梗湯方

八正散

  • 1.《錢氏小兒直訣》:「王氏子患吐瀉,或用藥下之,睡而露睛,瘛瘲身冷,此慢驚也。即用瓜蔞湯治之,而目開身溫,但二便不利。或用八正散,身復冷不食。即用益黃散、使君子丸,溫補脾胃。諸症悉愈。後又不語,用地黃丸以補腎,半月而愈。

獨參湯

  • 1.《証治準繩‧瘍醫》:「有一患者,兩脅脹悶,欲咳不咳,口覺血腥,遍身臀腿脹痛,倦怠不食,煩渴脈大,此血脫煩躁也,與童便酒,及砭患處,出死血糜肉甚多,忽發熱煩躁汗出,投以獨參湯三劑少止;又用補氣血,清肝火之藥數劑,飲食稍進,後用獨參湯間服,諸症悉退,飲食頓加。但不能多寐,以歸脾湯加山梔、竹茹四劑而熟睡。
  • 2.《高淑濂胎產方案》:「——產後日久不食,聞藥即吐,須用獨參湯以安胃氣,如聽其胃虛不能受藥則危矣。
  • 3.《不居集》:「_獨參湯_,脾氣虛衰,色欲傷腎,飲酒不消,精神潦倒,嘔泄不食。以人參濃煎呷之。
  • 4.《保嬰撮要》:「一小兒十六歲,痘色白,脈虛浮,按之甚微而短,形氣倦怠,飲食少思,此血氣虛弱,用紫草木香散,內人參五錢十劑,色微赤;又用獨參湯而貫。乃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共用參二斤余而靨。隨入科舉畢,發熱痕癢淡赤,昏倦不食,急灌以獨參湯而蘇,又用斤余,卻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而安。
  • 5.《証治準繩‧幼科》:「_參附湯_,治痘疹陽氣虛寒,咬牙寒戰,手足並冷,或吐瀉不食,飲沸湯不知熱,用獨參湯加好真附,炮如法者,每劑先加一錢,未應多加之,更不應,加至四五錢,或等分亦無妨,但用之以運其陽氣,如已脫者,不治。

橘皮竹茹湯

  • 1.《濟陽綱目》:「_橘皮竹茹湯_,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 2.《雜病廣要》:「_清中諸方_,橘皮竹茹湯,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 3.《嚴氏濟生方》:「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薏苡仁湯

  • 1.《沈氏尊生書》:「其腹中痛,煩躁不安,或腹脹不食,小便澀者,薏苡仁湯。瘀血腸癰,小腹硬痛者,
  • 2.《靈驗良方彙編》:「_又方_,薏苡仁湯,治腸癰腹中疼痛,或脹滿不食,小便澀滯。婦人產後多有此病,縱非癰,服此方尤效。
  • 3.《醫方選要》:「薏苡仁湯,治腸癰,腹中㽲痛,煩毒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婦人產後虛熱,多有此病,縱非是癰證,疑似間便可服。
  • 4.《証治準繩‧瘍醫》:「_薏苡仁湯_,治腸癰腹中㽲痛,煩毒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婦人產後虛熱,多有此病。縱非癰但疑似間,便可服。
  • 5.《雜病廣要》:「已成腹中疼痛,脹滿不食,便淋刺痛者,薏苡仁湯主之。腹濡而痛,小腹急脹,時時下膿者,毒未解也,用牡丹皮湯治之(用參、牡、芍、茯、耆、薏、桃、芷、歸、芎、甘、桂、木香)。如膿從臍出,腹脹不除,飲食減少,面白神勞,此皆氣血俱虛,宜八珍湯加牡丹皮、肉桂、黃耆、五味子,斂而補之。
▼ 展開更多

瓜蒂散

  • 1.《退思集類方歌註》:「按:瓜蒂散證,心下痞硬而煩,欲食不食,欲吐不吐,是寒食並結於胸中,故引而越之;梔豉湯證,心中懊憹虛煩,與舌胎頭汗,是濕熱鬱蒸於心下,故苦以泄之。一屬有形而可吐,一屬無形而不可吐,何得混同為吐劑哉!試令單煮瓜蒂服必吐,但服香豉則不吐,不辨可知矣。余義見卷四《雜說》。
  • 2.《醫學入門》:「傷寒邪在三陽,則四肢熱;半表半裡及太陰,則邪漸入內,則四肢溫;傳至少陰、厥陰,則邪入深而陷伏於內,則四肢厥冷。然先由熱而後厥者,傳經熱厥也。輕則四逆散、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重則大柴、承氣下之。若邪乍結胸中,心煩不食而厥者,瓜蒂散吐之。《百問》云:熱厥與冷厥不同。
  • 3.《退思集類方歌注》:「按:瓜蒂散證,心下痞硬而煩,欲食不食,欲吐不吐,是寒食並結於胸中,故引而越之;梔豉湯證,心中懊憹虛煩,與舌胎頭汗,是濕熱鬱蒸於心下,故苦以泄之。一屬有形而可吐,一屬無形而不可吐,何得混同為吐劑哉!試令單煮瓜蒂服必吐,但服香豉則不吐,不辨可知矣。余義見卷四《雜說》。
  • 4.《奇效良方》:「先令病人隔夜不食,服藥不吐,再用熱齏水投之,如吐風癇病者,加全蠍半錢,微炒,如有蟲者,加狗油五七點,雄黃末一錢,甚者加芫花末半錢,立吐出蟲,如濕腫滿者,加赤小豆末一錢,故此不可常用,大要辨其虛實,實則瓜蒂散,虛則梔子豉湯,滿加厚朴,不可一概用之,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劑。

半夏茯苓湯

  • 1.《資生集》:「(《千金》)半夏茯苓湯,治妊娠脾胃虛弱嘔吐不食。

三黃湯

  • 1.《濟陽綱目》:「_三黃湯_,治中風手足急拘,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終日不食,兼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補中益氣湯

  • 1.《萬病回春》:「大凡久瘧多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脾虛則發熱。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涎不食、戰慄泄瀉、手足厥冷,皆脾胃虛弱,但服補中益氣湯,其諸證悉愈。(方見補益。)
  • 2.《雜病源流犀燭》:「不能食,脾胃俱虛病也。東垣云:脾胃旺,能食而肥;脾胃虛,不能食而瘦。此之謂也。故治之者必當知不食之故,由於脾胃之虛,急當補益(宜補中益氣湯),而不可用誅伐,使元氣愈虛,斯為要著。或補之不效,更當兼補其母,使火以生土,土自健運(宜八味丸、二神丸)。
  • 3.《簡明醫彀》:「_胃苓湯_(方見泄瀉),治脾虛積黃而痛。如內傷不食而痛,補中益氣湯(方見虛損)加草豆蔻;熱加梔子。實熱痛,枳實大黃湯(方見心痛)。
  • 4.《邯鄲遺稿》:「室女經水先通後閉有二:飲食如故,面色不黃,名曰歇,非病也,不須服藥;如面黃身熱,不食,此因積想沉思,氣鬱不遂,致血枯竭而月水先閉,多成勞損,名曰童勞,非藥可治,此症陰陽不和,急於配合,夫婦成歡即愈,否則十死八九,宜服補中益氣湯加知、柏、生地,如咳嗽,加五味、門冬之類。
  • 5.《保嬰撮要》:「一小兒跌撲腹痛,作嘔噁心,氣口脈大,此飲食停滯也,用保和丸二服,吐出酸食,惡寒發熱,倦怠不食,此脾胃傷也,先用六君子湯,次用補中益氣湯,間服而愈。
▼ 展開更多

涼膈散

  • 1.《麻疹專論》:「麻後身熱、煩渴不食、唇裂、眼腫閉、大便秘者,此為膈熱,涼膈散主之(方見發不出)。

清暑益氣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清暑益氣湯_,治暑熱傷氣,倦怠、胸滿、汗出、身痛、煩熱、小便黃、大便溏、昏沉不食、口渴、脈息虛弱等證。
  • 2.《沈氏尊生書》:「自汗不食,須預防暑病(宜清暑益氣湯加滲濕藥)。虛弱人當暑,體倦神疲,胃不和,

溫膽湯

  • 1.《琉球問答奇病論》:「男子歲已二旬有五半生少言不喜與人談笑獨自愁郁思慮過度心神慌亂怔忡不寐如見鬼神妄言妄笑或歌或怒言誤無序不辨新疏不知穢潔多動少靜自認高賢飲食或多或少不食或一日或二日六脈浮數肌肉肥胖常用溫膽湯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降龍丹等劑無效是何方治之乎(問)
  • 2.《醫學入門》:「憂思傷脾,不思飲食者,清六丸加香附、炒黃連、白芍,薑汁蒸餅糊丸服;全不食者,溫膽湯神效;憂思兼傷食者,木香化滯湯。瘦倦氣仰不食者,二炒蒼柏散,加香附、白芍、陳皮、半夏、黃連、扁柏等分,白朮為君,薑汁面丸服;濕痰氣滯不食者,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
  • 3.《六因條辨》:「冬溫初起,舌遽干,神便昏,煩熱脈數,或吐或瀉,此邪盛正虛。宜用《金匱》麥門冬湯,加桑葉、地骨皮、鮮石斛、鮮菖蒲、鮮稻根等味,甘涼養胃。倘吐瀉傷陽,無熱神迷多寐,脈軟不食,宜用人參溫膽湯,甘溫和胃也。

知柏地黃丸

  • 1.《醫醫病書》:「余之所以惡人之一以六味補虛,惡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立數地黃丸,如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之類丸者,因黃柏滲濕而瀉相火,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使陽明即有獨勝之熱,可暫瀉而不可久服,久服胃氣必傷,必致不食。試問人之後半生盡不得食,盡服六味丸可活乎?經謂凡甘皆補,凡苦皆瀉。

生化湯

  • 1.《靈驗良方彙編》:「_安胃行血湯_,治產後七日內,胃氣不和,嘔逆不食者,當重血塊,生化湯加人參、藿香、砂仁。

白朮散

  • 1.《資生集》:「七味白朮散,治脾胃虛弱,吐瀉作渴不食。
  • 2.《古今名醫彙粹》:「潔古云: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加葛根。末傳瘡疽者,火邪盛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此皆慮泉竭之徽言。
  • 3.《古今醫統大全》:「不食多渴,(渴飲不食,益黃散、白朮散。)戛齒噤牙,(有虛有實,能令陷伏。)憎寒困倦,(令瘡陷入,是脾虛也。)煩躁體熱,(搖頭者,欲生風。)吐逆泄瀉,(食不化而出,並痘後大便膿血。)瘡作黑陷,(內無膿血,或作黑泡,或先瘡跡,作黑孔死。)大小便澀,(三黃丸。
  • 4.《錢氏小兒直訣》:「朱監簿子五歲,忽發熱,腮唇色赤,煩躁飲熱。或用牛黃丸,及一物瀉心湯,加倦怠不食,便利黃沫,師謂心經虛熱而誤下之也,先用白朮散以生胃中津液,後用生犀散以治心經虛熱,再與胡黃連而愈。
  • 5.《醫學入門》:「上消引飲便如常,熱在上焦心肺,煩躁,舌赤唇紅,少食引飲,小便數者,四物湯合生脈散,加天花粉、地黃汁、藕汁、乳汁,酒客,加葛汁。能食者,白虎加參湯;不食者,錢氏白朮散、清心蓮子飲。又膈滿者,謂之膈消,門冬飲子。火留肉分,變為癰腫者,忍冬藤丸、黃耆六一湯、益元散。
▼ 展開更多

止嗽散

  • 1.《醫學心悟》:「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屬胃腑,前方去甘草,加烏梅、川椒、乾薑、有熱佐之以黃連。咳而遺屎,屬大腸腑,前方加白朮、赤石脂。咳而遺溺,屬膀胱腑,前方加茯苓、半夏。久咳不止,三焦受之,其證腹滿不食,令人多涕唾,面目浮腫,氣逆,以止嗽散,合五味異功散並用。投之對症,其效如神。

四磨湯

  • 1.《不居集》:「_四磨湯_,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 2.《赤水玄珠》:「四磨湯,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妨悶不食。(方在喘門。)
  • 3.《醫燈續焰》:「_濟生四磨湯_,治七情感傷,上氣喘悶不食。
  • 4.《玉機微義》:「嚴氏四磨湯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妨悶不食
  • 5.《醫方集解》:「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憂愁不已,氣多厥逆,重則眩僕,輕則上氣喘急,滿悶妨食)。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六君子湯_,治痘疹脾胃虛弱,泄瀉不食。即四君子加半夏、陳皮。
  • 2.《赤水玄珠》:「一婦飲食少思,胸中嘈雜,頭暈吐痰,此中氣虛而有熱,用六君子湯加炒黑梔子、桔梗而愈,後因勞役,頭暈發熱,吐痰不食,用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天麻而痊。
  • 3.《保嬰撮要》:「一小兒跌撲腹痛,作嘔噁心,氣口脈大,此飲食停滯也,用保和丸二服,吐出酸食,惡寒發熱,倦怠不食,此脾胃傷也,先用六君子湯,次用補中益氣湯,間服而愈。
  • 4.《保嬰撮要》:「_六君子湯_,治脾胃氣虛,肚腹作痛,或吐瀉不食;或肺虛痰喘,氣促惡寒;或肝虛驚搐,眩暈自汗諸症,並宜服。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方見不靨悶亂)
  • 5.《濟陰綱目》:「一妊婦心腹作痛,胸脅作脹,吞酸不食,此肝脾氣滯,用二陳、山楂、山梔、青皮、木香而愈。又因怒仍痛,胎動不食,面色青黃,肝脈弦緊,脾脈弦長,此肝木乘土,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木香而愈。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醫通祖方》:「治胃虛嘔逆,痞滿不食。
  • 2.《萬氏家抄濟世良方》:「關格似噎,而與噎稍異,胃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謂氣之橫格也,宜二陳湯吐之。
  • 3.《張氏醫通》:「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玉函),治胃虛嘔逆。痞滿不食。
  • 4.《嬰童類萃》:「一、脾胃不和,嘔吐不食,心膈不寬,或胸脅膨脹,加二陳湯、藿香、香附、砂仁。

清心蓮子飲

  • 1.《醫學入門》:「上消引飲便如常,熱在上焦心肺,煩躁,舌赤唇紅,少食引飲,小便數者,四物湯合生脈散,加天花粉、地黃汁、藕汁、乳汁,酒客,加葛汁。能食者,白虎加參湯;不食者,錢氏白朮散、清心蓮子飲。又膈滿者,謂之膈消,門冬飲子。火留肉分,變為癰腫者,忍冬藤丸、黃耆六一湯、益元散。

消風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或癢或痛,膿水瀝淋,服表散之劑,更惡寒發熱,嘔吐不食,手足並冷,此病氣實而元氣虛也,先用異功散加桔梗、藿香而嘔吐止,又用異功散而寒熱除,用人參消風散而瘡愈。

藿香正氣散

  • 1.《六因條辨》:「或用白礬含化,覺味甜如冰糖者,痧脹無疑。即任意嚥下,澀口得吐亦愈。若已經吐瀉者,氣已宣通,不可再用,徒傷胃氣。如或胃中仍有不和,腹中煩滿,惡逆不食,猶恐餘邪未盡,更以藿香正氣散和之。亦可全愈,故近俗所謂麻痧者,即此是也。若云冷麻痧者,殊屬可笑。

十棗湯

  • 1.《雜病廣要》:「有人病瘧月餘日,又以藥吐下之,氣遂弱,疾來愈,觀其病與脈,乃夏傷暑,秋又傷風,乃與柴胡湯一劑安。後又飲食不節,寒熱復作,此蓋前以傷暑,今以飲食不謹,遂致吐逆不食,脅下牽急而痛,寒熱無時,病名痰瘧,以十棗湯一服,下痰水數升,明日又與理中散二錢遂愈。(《本草衍義》)

左金丸

  • 1.《重訂廣溫熱論》:「犯胃則噁心乾嘔,脘痞脅脹,甚或吐酸嘈雜,胃痛不食,用藥則忌剛喜柔,二仁絳復湯合左金丸最效,其次連梅安胃湯亦妙。若脾陽已虛氣滯失運者,則以治中湯(麗參鬚八分,焦冬朮一錢,炒黃乾薑五分,炙甘草三分,炒橘白八分,醋炒小青皮三分。和劑局方)、六味異功煎(即五君子煎加廣皮一錢。

大半夏湯

  • 1.《三家醫案合刻》:「再診,陰寒盤踞少腹,非純陽剛劑,直入堅冰之地,陰凝不解。此如亞夫之師,從天而降也。醫易腎氣湯,陰多陽少,立見病加,反至不食,藥不對症。仿通脈四逆湯法。
  • 2.《皇漢醫學》:「胃反病,則食不能容受,若食即吐出,不食則不吐者,即以本方為主治也。又《外臺秘要》大半夏湯云:「治嘔而心下痞硬者。」由方中有人參觀之,甚為合理,故用本方者,必須參看此說也。

香砂六君子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留飲,因而肌肉消瘦,喘咳嘔噦,諸症蜂起,而神機化絕矣。
  • 2.《時方歌括》:「柯韻伯曰。經云。壯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留飲。因而肌肉消瘦。喘咳嘔噦。諸證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子。氣分之總方也。

大陷胸湯

  • 1.《經方實驗錄》:「袁茂榮,(六月十九日),病延一月,不飢不食,小便多而黃,大便闕,但轉矢氣,脈形似和,臟無他病,下之當愈,上膈有濕痰,宜大陷胸湯。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 1.《皇漢醫學》:「《張氏醫通》曰:「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治胃虛嘔逆,痞滿不食。」

人參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產後續得下利,乾嘔不食,心下痞硬而腹痛,小便不利者。及諸久病不愈,見心下痞硬,乾嘔不食,時時腹痛,大便濡瀉,微腫等證者。又老人每至寒暑時,下利,腹中冷痛,瀝瀝有聲,小便不禁,心下痞硬,乾嘔者,皆為難治證,宜此方。若惡寒或四肢冷者,加附子。」

加味逍遙散

  • 1.《保嬰撮要》:「一女子十五歲,性沉靜,被盜所恐,遂驚悸,腹脅脹痛,寒熱往來,不食無寐,善思恐懼,用酸棗仁丸、歸脾湯、加味逍遙散而尋愈。出嫁後,因喪子兼大勞,驚悸無寐,吐痰發熱,飲食少思,胸腹膨脹,服化痰藥日吐痰四五碗,時考續至京,請治,余謂脾肺虛寒,不能攝涎化食而為痰也。

竹葉石膏湯

  • 1.《皇漢醫學》:「又曰:「治消渴,貪飲不止,口舌乾燥,身熱不食,多夢寢汗,身體枯槁者。若大便不通,腹微滿,舌上黑苔者,兼用調胃承氣湯。」

牡蠣湯

  • 1.《皇漢醫學》:「一人曾患所謂癇證,居恒頗大食,食後惟驚有音響,則忽覺饑,不得不食,胸脅高動,與大柴胡加茯苓、牡蠣湯而愈。

枳實芍藥散

  • 1.《皇漢醫學》:「《險證百問》曰:「半產後,腹痛,嘔吐,發熱,下利,不食,或吐下蛔蟲,舌正赤色者。師曰:『半產後腹痛』云云,枳實芍藥散可也。嘔吐止,則與當歸建中湯。有蛔蟲者,可與鷓鴣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