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四磨湯
主治功效:
天弔,風痰壅滯發驚。
傳統服藥法:
人參、檳榔、沈香、天台、烏藥。破滯降逆,兼以扶正,順氣寬中補虛。
上各濃磨水,和作7分盞,煎3-5沸,放溫服。或下養正丹尤佳。
"1.胃脘痛:許某,男,39歲,教師。罹患胃脘疼痛反復發作己三年之久。自感胃部脹痛滿悶,按之則舒,攻衝季脅,噯氣頻作,納呆,舌質正常,苔薄白,脈沈弦。經鋇餐造影診斷為「淺表性胃炎」,證屬肝疏失調,橫犯中州之木侮土。擬降逆解郁,益舉中氣,處方:烏藥、沈香(另衝)、炒檳榔、黨參、枳殼各10克,炒赤芍、軟柴胡各6克,四劑,水煎日服二次。服藥後痛脹略減,衝氣已平,噯氣仍作,繼以原方減檳榔、柴胡消導升疏之品,加半夏降逆醒脾。連進四劑,諸證均減。原方改散劑續進兩料善後,未再復發。
上各濃磨水,和作7分盞,煎3-5沸,放溫服。或下養正丹尤佳。
"1.胃脘痛:許某,男,39歲,教師。罹患胃脘疼痛反復發作己三年之久。自感胃部脹痛滿悶,按之則舒,攻衝季脅,噯氣頻作,納呆,舌質正常,苔薄白,脈沈弦。經鋇餐造影診斷為「淺表性胃炎」,證屬肝疏失調,橫犯中州之木侮土。擬降逆解郁,益舉中氣,處方:烏藥、沈香(另衝)、炒檳榔、黨參、枳殼各10克,炒赤芍、軟柴胡各6克,四劑,水煎日服二次。服藥後痛脹略減,衝氣已平,噯氣仍作,繼以原方減檳榔、柴胡消導升疏之品,加半夏降逆醒脾。連進四劑,諸證均減。原方改散劑續進兩料善後,未再復發。
相同名稱方劑:
四磨湯, 出處:《痘疹金鏡錄》卷一。 組成:檳榔、木香、枳殼、烏藥。 主治:行氣行痰。主治:天弔,風痰壅滯發驚。
四磨湯, 出處:《濟生》卷二。 組成:人參、檳榔、沉香、天台、烏藥。 主治:破滯降逆,兼以扶正,順氣寬中補虛。主治:七情鬱滯,痰氣交阻,上氣喘急,胸膈痞悶及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