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清心蓮子飲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遺精、淋濁、血崩帶下、遇勞則發,臥睡不安、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舌偏紅、脈細數。
現代應於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宮頸炎、陰道炎、慢性膀胱炎、糖尿病、小便赤濁、帶下、遺精。
傳統服藥法:
發熱加柴胡、薄荷煎。
益氣陰,清心火,止淋濁。
上銼散。
每服3錢,加麥門冬10粒,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水中沈冷,空心,食前服。
方劑組成解釋:
相同名稱方劑:
清心蓮子飲, 出處:《明醫雜著》卷六。 組成:黃芩1錢(炒),麥門冬1錢,地骨皮1錢,車前子1錢(炒),柴胡1錢,人參1錢。 主治:熱在氣分,煩躁作渴,小便赤濁淋瀝,或陰虛火旺,口苦咽乾,煩渴,微熱者。
清心蓮子飲, 出處:《直指》卷十。 組成:石蓮肉1兩,白茯苓1兩,益智仁半兩,遠志半兩(水浸,取肉,薑制,炒),麥門冬半兩(去心),人參半兩,石菖蒲1分,車前子1分,白朮1分,澤瀉1分,甘草(微炙)1分。 主治:心中客熱煩躁,赤濁肥脂。
清心蓮子飲,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組成:畢澄茄、陳皮、甘草、川芎、赤芍、歸須、香附、知母、人參、麥冬、砂仁、栝樓根、烏梅、乾薑、蓮子10枚。 主治:産後口乾痞悶。産婦血氣未充,或食面太早,毒結腸胃,或內積尤煩,外傷燥熱,過食辛甘、炙煿發氣之物,以致胸膈痞悶,見於上則口乾咽苦。
清心蓮子飲, 出處:《局方》卷五。 組成:黃芩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地骨皮半兩,車前子半兩,甘草(炙)半兩,石蓮肉7兩半(去心),白茯苓7兩半,黃耆7兩半(蜜炙),人參7兩半。 主治:清心養神,秘精補虛,滋潤腸胃,調順血氣。益氣陰,清心火,止淋濁。主治:心火偏旺,氣陰兩虛,濕熱下註,遺精淋濁,血崩帶下,遇勞則發;或腎陰不足,口舌乾燥,煩躁發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蓮子清心飲
相似度 94%
清水蓮子飲
相似度 84%
加減清心蓮子湯
相似度 70%
半夏飲子
相似度 66%
神安散
相似度 66%
地骨散
相似度 66%
葛根人參湯
相似度 62%
助功湯
相似度 62%
澤漆根湯
相似度 61%
黃耆地骨皮散
相似度 60%
加減清心飲
相似度 60%
清膻竹葉湯
相似度 60%
參朮調中湯
相似度 60%
加減大黃當歸散
相似度 60%
氣虛柴胡湯
相似度 58%
潤焦湯
相似度 58%
肺脾雙解飲
相似度 58%
玉泉丸
相似度 58%
壓熱飲子
相似度 58%
五味子湯
相似度 57%
平熱湯
相似度 57%
內托復煎散
相似度 57%
香薷補氣飲
相似度 57%
甘竹茹湯
相似度 57%
保元快斑湯
相似度 57%
黃耆平補湯
相似度 57%
苓桂參甘黃耆湯
相似度 57%
甜竹茹湯
相似度 57%
五補人參丸
相似度 57%
參耆救元湯
相似度 57%
黃芩調元湯
相似度 57%
傷煎散
相似度 57%
麥門冬散
相似度 57%
耆參五味湯
相似度 57%
調元湯
相似度 57%
還神散
相似度 57%
加味清心飲
相似度 57%
潤神散
相似度 57%
竹茹飲子
相似度 57%
助脾益肺湯
相似度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