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湯

Mu L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腎經 15%
肝經 15%
心經 10%
脾經 10%
膀胱經 8%
膽經 8%
心包經 6%
胃經 4%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牡蠣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麻黃、甘草、牡蠣、蜀漆,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婦女懷孕期間因受寒引起的流產或早產。

牡蠣湯方劑組成介紹:

  1.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2.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3. 牡蠣: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牡蠣入腎經,具有滋補腎陰、益精養髓之功,故可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早泄、不孕不育等症。牡蠣性微寒,味鹹,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牡蠣入胃經,具有健脾益胃、和胃降逆之功,故可用於脾虛胃弱、胃痛嘔吐等症。另外,牡蠣還具有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尿赤等症。

  4. 蜀漆:性辛溫,味苦,有小毒,入肺、脾二經,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祛痰的作用。蜀漆含有大戟皁苷、大戟素等成分,具有活血破瘀、消癥散結、祛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癥瘕積塊、瘀血疼痛等症狀,以及痰多、咳嗽等症狀。蜀漆有小毒,不宜久服或過量服用。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應慎用蜀漆。

綜上所述,牡蠣湯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婦女懷孕期間因受寒引起的流產或早產,是一味臨牀應用廣泛的中藥方劑。

傳統服藥法


牡蠣(燒令通赤)3分,龍膽3分,升麻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3分,犀角(鎊)半兩,蒿本半兩,桂半兩。
上為散。
每服4錢匕,水1大盞,煎至8分,去滓熱服。溫覆,即避風寒。

方劑組成解釋


  • 麻黃具有發汗散寒的作用,可以溫經散寒。
  • 甘草具有緩急和中的作用,可以調和諸藥。
  • 牡蠣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以固精止遺。
  • 蜀漆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以溫經散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具有發汗散寒的作用,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悸頭部發熱陰囊濕冷心律不整心臟病遺精肺結核瘧疾子宮崩漏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腹瀉心情煩燥小便疼痛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牡蠣湯, 出處:《産論》。 組成:桂枝3錢,澤瀉3錢,龍骨3錢,牡蠣3錢,甘草1分。 主治:子宮受寒,孕而遺精。

牡蠣湯, 出處:《外台》卷五引《傷寒論》。 組成:牡蠣4兩(熬),麻黃4兩(去節),甘草3兩(炙),蜀漆3兩(若無用常山代之)。 主治:牝瘧多寒者。

牡蠣湯, 出處:《雞峰》卷十六。 組成:烏賊魚骨1兩,牡蠣1兩,桂心1兩,乾薑3分,黃耆3分,白芷3分,五色龍骨1兩半,熟乾地黃1兩半。 主治:婦人漏下五色不止,淋瀝連年,黃瘦萎瘁。

牡蠣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 組成:牡蠣(燒令通赤)3分,龍膽3分,升麻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3分,犀角(鎊)半兩,蒿本半兩,桂半兩。 主治:女勞疸,額上汗出,四肢虛煩,日晡發熱,小便自利。

牡蠣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組成:牡蠣(煅過,研)半兩,白頭翁(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犀角(鎊)半兩,艾葉(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桑寄生(銼)半兩,黃柏(去粗皮,蜜炙,銼)3分,黃連(去須,炒)3分,黃芩(去黑心)3分,升麻3分,酸石榴皮(炙)3分。 主治:諸熱毒痢,下黃汁及如赤爛豆汁,如赤帶狀,又如魚腦,壯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