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香砂六君子湯
主治功效:
現代應用於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弛緩、胃下垂、胃癌、胃酸過多、慢性腹膜炎、食慾不振、氮血症。
傳統服藥法:
上加生薑2錢,水煎服。
(《麻科活人》卷二)。本方改為丸劑,名「香砂六君子丸」(見《丸散膏丹集成》)、又名「香砂六君丸」(見《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方劑組成解釋:
四君子湯屬於補氣的基礎方,而六君子湯更可以針對改善脾濕,用於健脾燥濕,降氣祛痰。香砂六君子湯,除了治氣虛外而還有食、痰、氣滯所導致的痞滿、胃脹、嘔吐等,更有醒脾利氣之功。
方中人參健脾益氣、白朮健脾燥濕;茯苓滲濕利脾;甘草益氣和中;半夏理氣化痰;陳皮行氣健脾,燥濕化痰;木香健脾行氣,化滯止痛;砂仁化濕醒脾,行氣和胃。
相同名稱方劑:
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成: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烏梅。 主治:氣虛痰食氣滯。
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杏苑》卷四。 組成:香附子1錢,縮砂仁7枚,橘皮1錢5分,白朮1錢5分,半夏1錢,茯苓1錢,人參1錢5分,甘草(炙)5分。 主治:脾胃不和,惡心懶食,或腹痛泄瀉。
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口齒類要》。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半夏1錢,陳皮1錢,藿香8分,甘草(炒)6分,宿砂仁(炒)8分。 主治:脾胃虛寒,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或口舌生瘡。
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香附1錢,砂仁5分,人參5分,白朮1錢,茯苓(去皮)1錢,半夏(薑制)1錢,陳皮1錢,木香5分,白豆蔻、厚朴(薑汁炒)1錢,益智仁5分,甘草(炙)5分。 主治:脾虛不思飲食,食後倒飽。
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古今名醫方論》卷一引柯韻伯方。 組成:人參1錢,白朮2錢,茯苓2錢,甘草7分,陳皮8分,半夏1錢,砂仁8分,木香7分。 主治:疏補化痰,益氣健脾,和胃。主治:中虛氣滯,痰濕內阻,胸中滿悶,食難運化,嘔惡腹疼,腸鳴泄瀉。
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明醫雜著》卷六。 組成:六君子加香附、藿香、砂仁。 主治:中寒嘔吐痰水,微寒微熱,甚則昏暈不醒,二便皆遺,脈沉細者。痰火初起之時,外無寒熱諸症,內無煩熱氣急,但見神昏不安,肢體無力,聲音低小,飲食不進,脈來沉細無力者。痰瀉者,或多或少,或瀉或不瀉,中焦有痰,飲食入胃,裏結不化,所以作瀉,脈來弦細無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味六君子湯
相似度 88%
香蔻六君子湯
相似度 87%
六攻散
相似度 87%
十味保和湯
相似度 84%
加減調中湯
相似度 84%
竹瀝二陳湯
相似度 82%
六君子湯
相似度 82%
茯苓甘草湯
相似度 80%
小異功散
相似度 80%
加味生薑理中湯
相似度 80%
清氣健脾湯
相似度 80%
朮香啓中湯
相似度 80%
木香啓中湯
相似度 80%
加味茯苓半夏湯
相似度 80%
補中寧嗽湯
相似度 77%
調氣養胃和中湯
相似度 77%
加味香砂六君子湯
相似度 77%
加減理中湯
相似度 77%
八解散
相似度 77%
沉香順氣湯
相似度 76%
加味益氣湯
相似度 75%
調胃湯
相似度 75%
加減枳朮湯
相似度 75%
金銀六君湯
相似度 75%
香砂白朮湯
相似度 75%
平補散
相似度 75%
托裏清中湯
相似度 75%
定命飲
相似度 75%
蘇橘大丸
相似度 75%
托裏益中湯
相似度 75%
丁萸六君湯
相似度 73%
化食養脾湯
相似度 73%
資生健脾膏
相似度 73%
四獸飲
相似度 73%
柴朮六君湯
相似度 73%
小柴胡六君子湯
相似度 73%
薑桂六君子湯
相似度 73%
苓白朮散
相似度 73%
行健湯
相似度 72%
香砂二陳湯
相似度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