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72)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72)

1. 水蛭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水蛭

【氣味】鹹甘平,有毒。

【主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本經》)

墜胎。(《別錄》)

治女子月閉,欲成血勞。(《藥性》)

赤白游疹,及咂癰腫、毒腫。(藏器)

治折傷,墜撲,蓄血。(宗奭)

由以上諸說及活蛭吸盤制止血液凝固作用觀之,則本藥有溶解凝血作用也明矣。

2. 虻蟲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蜚虻

(《釋名》虻蟲,「蜚」同「飛」)

【氣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逐瘀血,破血積堅痞癥瘕。…通利血脈及九竅。(《本經》)

除女子月水不通,積聚賊血之在胸腹五臟者,及喉痹結塞。(《別錄》)

破癥結,消積膿,墜胎。(日華)

由以上諸說觀之,則本藥水蛭,可謂大同小異耳。

3. 抵當丸之注釋

傷寒有熱,少腹應滿,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有熱下」,《玉函》、《外臺》俱有「而」字,為是。(《傷寒論》)

【註】

方有執曰:「由上條之方,變湯為丸,名雖為丸,而猶煮湯也。」

山田正珍曰:「比抵當湯輕一等也,故無發狂、如狂等證,唯滿而不硬,故方亦為四分之一耳(求真按:『本條不舉發狂、如狂等證者,是省略也,非謂無此證也。故與湯所異者,只有緩急之差,而無輕重之別』)。若傷寒有熱,小腹滿,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證也(求真按:『豬苓湯證亦然』)。若身發黃者,茵陳蒿湯證也。今小便反利,故知其為血證也。」

抵當丸方

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各6克。

上為細末,蜂蜜為丸,一回4克,一日三回服用。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之。

【註】陶弘景曰:「晬時,周時也,由今旦至明旦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余家用此方,取上四味(求真按:『指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四味也』)為末,煉蜜和分八丸,以溫酒咀嚼下,日服二丸,四日服盡。不能酒服者,白湯送下。」

產後惡露不盡,凝結為塊,有成宿患者,平素用藥,其效難收。當再孕分娩後,用此方,不過十日,其塊盡消。

求真按:「平素用之非全無效,唯不如產後之捷效耳。」

4. 大黃蟅蟲丸之注釋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者,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金匱要略》)

【註】

程氏曰:「『五勞虛極』一句是一章之題目,『羸瘦,腹滿,不能飲食』是其證候,『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是其所因。蓋此諸因之一,皆足以經絡榮衛氣傷而血脈凝積,以致內有乾血,遂為五勞虛極,更有肌膚甲錯,兩目黯黑之二證,俱為乾血之徵。蓋其脈數,蒸熱,亦概可知也。」

求真按:「憂傷者,傷頭腦;食傷,飲傷,饑傷,傷消化器;房室傷,傷生殖器也;勞傷者,神身過勞也;而經絡榮衛氣傷者,謂傷害血管係及血液淋巴也。」

大黃20克,黃芩12克,甘草24克,桃仁65克,芍藥32克,地黃80克,乾漆8克,虻蟲、蠐螬各107克,水蛭166克,蟅蟲71克。

丸法用法同抵當丸

程氏曰:「婦人虛勞,大半內有乾血,男子亦間有之,審其可攻而攻之,則厥疾可愈。」

求真按:「攻之者,以本方攻之也。」

魏氏曰:「此在婦人、女子、寡婦、女尼,因不月而漸成虛勞者,尤宜投之。」

求真按:「尤宜投之者,尤宜投以本方之略也。」

《醫學綱目》本方條曰:「結在內者,手足之脈必相失,宜此方。」

求真按:「由余之經驗,血結甚者,左手脈常相失。」

《蘭臺軌范》本方條曰:「血乾則結而不流,非草木之品所能下,必用食血之蟲以化之,此方專治瘀血成勞證。若瘀不除,則正氣永無復理,故去病即所以補虛也。」

求真按:「此說治病之規矩準繩也,宜熟思之。」

《方輿輗》本方條曰:「喻嘉言曰:『此世俗所稱乾血勞之良治也。』余按『腹滿』二字,是診乾血勞之第一義。曾有一婦人,年十七八,寒熱尪羸,時時盜汗,食少,一身倦怠,勞狀稍具,然唯脈不細數,而腹滿太甚。余謂婦曰:『是乾血勞也。然大肉未脫,元氣未敗,亟宜服大黃蟅蟲丸。

夫惡瀉喜補者,庸俗之常態也,汝若非庸俗,則治如反掌耳。』婦信余言,即欲用之,但囊中無此丸,使服四物鱉甲湯芒硝,不月得愈。」

求真按:「四物鱉甲湯,由虎杖、鱉甲、桃仁、大黃而成,後世方也。」

《續建殊錄》曰:「一婦人,年二十餘,去春以來,穀肉之類,一口不能食,若食則心下滿痛,或胸中滿痛,吐之則止,每好飲熱湯或冷水,若過飲,則必腹痛而吐水頗多,腰以下羸瘦甚,胸以上如平人,行步如常,按腹臍旁少腹堅如石,大便秘閉。若用下劑,徒水瀉耳,其婦自言腹苦滿,然按之不滿,因與茯苓澤瀉湯,兼用硝黃湯。

服五六十日,渴稍減,少食糖果,腹痛如故,微有咳而吐絡血,後投當歸芍藥散,兼用蟅蟲丸,諸證漸退。」

《腹證奇覽》曰:「似小建中湯證,而虛羸甚,肌膚乾,腹滿攣急,按之堅痛者,為乾血,大黃蟲丸證也(今之《金匱》,誤作大黃蟅蟲丸。大黃蟅蟲丸者,下瘀血湯之本名也,證類詳於《本草》)。證曰:『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者,緩中補虛(甲錯者,如鮫肌也。黯黑者,黑白不明也。

此證比小建中湯,則為更重之血證,方中四蟲及乾漆、桃仁者,皆破血結癥瘕也)。』此方可轉用於鼓脹血瘕,產後之血腫,水腫,瘰癧,小兒之癖瘕等。或曰勞咳,吐白沫中雜血線者,試之有效。」

求真按:「肺結核性咯血,用之得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婦人經水不利,心腹漸脹滿,煩熱咳嗽,面色楳黃,肌膚乾,皮細起,狀如麩皮,目中曇暗,或赤澀羞明怕日者。」

治小兒疳眼生雲翳,瞼爛羞明,不能視物,並治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