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機

《理瀹駢文》~ 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並加藥法 (1)

回本書目錄

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並加藥法 (1)

1. 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並加藥法

余為理瀹駢文。既明經文內外治一貫之理。復詳前賢外治用藥之法。所以開外治之一門也凡文人而喜醫者讀吾文可知其理。並有所取法。莫不能自為方矣。方出於矩篇中。所引古方。即有未盡驗者要皆矩也。余方何足道以局所用錄存焉。古有百草膏。雜取山上鮮草。不問芳草毒草。

白話文:

我寫這本《理瀹駢文》,旨在闡明經文內外治一致的道理。同時,我也詳細介紹了前人外治用藥的方法,以開闢外治一門。凡是喜歡醫學的文人,讀了我的文章就可以明白其道理,並有所取法,都能夠自己組方了。方子都出自於《傷寒論》中,所引用的古方,即使有些沒有經過驗證,但總體來說都是有效的。我的方子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只是我根據自己所在的地域所用藥物進行記錄罷了。古時候有百草膏,雜取山上新鮮的草藥,不管它是芳草還是毒草。

並而熬膏。能治百病。乃知膏別有道。不必以湯頭拘。膏包百病。如大營主將。坐鎮中軍。統領萬隊。雖有大敵。其氣足以函蓋。任變幻百出。終不能越其範圍。糝藥乃其參謀。敷藥乃其環衛。點眼塞耳以及嚏法縛法坐法與罨膝紮腳之法。乃其分兵煎抹炒熨二法。乃其奇兵制勝者也。

白話文:

把它熬成膏狀。能治百病。由此知道膏藥有特殊的製法。不必拘泥於藥湯。膏藥包治百病。就像大營主將。鎮守中軍。統領萬隊。即使有強敵。他的威勢足以覆蓋。任憑變化無常。始終不能超出他的範圍。敷藥是他的參謀。敷藥是他的護衛。點眼、塞耳以及噴嚏、縛法、坐法和膝蓋、腳踝纏法。是分兵作戰的方法。煎、抹、炒、熨療法。是奇兵制勝的法子。

(二法最妙內外治貫通在此膏之得力亦在此不對則改換可必期其效)然此中要有將將者在。(讀書審症)諸膏以清陽(代敗毒通聖用)散陰(代五積三痹用)金仙(代越鞠溫白用)行水(代五苓八正用)四膏。治症既多。亦最驗。合雲臺(通治外症)為五大膏。局中之主膏也。

白話文:

(兩種方法最好,內服外治兼治,膏藥的功效也在此,如果不對症則更換藥方,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但是這其中必須有高明的醫生在。(讀書來診斷病情)各種膏藥以清陽膏(代替敗毒通聖丸) 散陰膏(代替五積三痹丸) 金仙膏(代替越鞠溫白丸) 行水膏(代替五苓八正散) 等四種膏藥治病最多,也最靈驗。再加入雲臺膏(治療外症)這五種膏藥,就能成為藥局中的主要膏藥。

更有養心清肺健脾滋陰扶陽通經衛產等膏助之。人病不外此矣。再加以專藥。尤能應變。雖非前聖心傳。而以是濟人。較丸散為無弊。余與戚族共設此局。頗有仿而行者。

白話文:

更藉由其他膏藥來滋養心、清肺、健脾、滋陰、扶陽、疏通經絡、助產。人的疾病不外乎這些。再添加專用的藥物,更加能夠應付各種變化。雖然不是前人所留下的精髓,但我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患者,比起丸劑和散劑來說,弊端更少。我和我的親戚們共同設立這個診所,已經有很多人仿效我們這樣做。

2. 清陽膏

(此膏治上焦風熱及表裡俱熱者凡三陽症並宜之亦治濕在上須表散者若濕溫症宜金仙膏陰虛有火者宜滋陰膏外症拔毒提膿宜云臺膏○此膏治頭疼如神風火症並效)

白話文:

此藥膏治療上焦風熱及表裡俱熱者,凡屬於三陽症的,皆能治療。此外,如果濕邪在上焦,需要表面散發者;如果濕熱症,便應採用金仙膏;而陰虛有火者,則應使用滋陰膏。外症拔毒提膿,則應用雲臺膏。

此藥膏治療頭痛,特別有效。風火症也能治療。

統治四時感冒(感冒始終皆熱症忌熱藥)頭疼發熱。或兼鼻塞咳嗽者。(頭疼貼兩太陽穴連腦疼者並貼腦後第二椎下兩旁風門穴風常從此入腦鼻塞貼鼻梁並可卷一張塞鼻咳嗽及內熱者貼喉下即天突穴心口即膻中穴或兼貼背後第三骨節即肺俞也凡肺病俱如此貼○此邪在上焦宜以上清散嗅鼻取嚏上清散用薄荷三錢川芎白芷細辛雄黃硼砂黃芩各一錢牙硝二錢皂角八錢研末冰麝看症再加凡頭疼鼻塞天麻牙疼喉痹並治可預合備用○文中亦有芎芷塞鼻麻黃黃連點眼等方又古湯頭方醫書各有門類可撿如治感冒即撿感冒方煎抹茲不備載諸症皆照此推)風溫。(春夏傷風挾溫邪者)溫症。

白話文:

統治四時感冒(無論是哪個季節,感冒大多都是熱性,所以不能用熱補藥)

頭痛發熱 ,如果還伴有鼻塞咳嗽的,(先把藥貼敷在左右太陽穴上,如果連頭部(大腦)都疼痛,還要加上在後腦勺第二椎骨下的左右兩側風門穴上,風邪經常由此進入大腦;鼻塞的話,藥貼貼在鼻樑上,同時可以把一張捲起來的紗布條塞進鼻孔裡;如果是咳嗽或內熱的話,藥貼貼在喉嚨下面的天突穴上;心口膻中穴上;同時還可以貼在背後的第三個骨節上,就是肺俞穴;凡是肺病,皆應該照此方法貼敷藥膏。)

此邪在上焦,宜用以上清散嗅鼻取嚏,上清散的配方是:薄荷三錢(約1.5公克)、川芎、白芷、細辛、雄黃、硼砂、黃芩各一錢(約0.5公克)、牙硝二錢(約1公克)、皁角八錢(約4公克),研磨成粉末狀,並依病患的病症再加入冰麝香。凡是頭疼、鼻塞、天麻牙疼、喉嚨腫痛,皆可適用此方。可以預先調配好,備用。

文章中也有芎芷、塞鼻、麻黃、黃連點眼等方劑,其他古方湯藥,書中都有不同的分類,可以去查。例如,治療感冒,查找感冒方劑,煎服塗抹,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諸多病症都可以照此方法推廣。

風溫 (在春天或夏天被風寒邪氣所侵犯)

溫症

(詳見吳鞠通條辨)頭疼發熱不惡寒而口渴者。(渴者熱自內達外也○頭疼貼兩太陽或用薄荷黃連牙硝糝膏貼煩渴者兼貼胸背或用麥冬連翹黃芩葛根竹葉銀花甘草煎抹後貼古方如黃連解毒犀角地黃白虎竹葉石膏以及瀉心涼膈陷胸承氣之類均可酌用○熱症用煎抹最宜即古所謂湯以蕩其邪熱也前人治熱病煩渴搗生葛汁抹胸口此本柴葛解肌湯變為生用者也又治熱瘧用地龍三條搗爛入生薑汁薄荷汁白蜜冰片調勻塗胸口此本危氏地龍飲改為外塗者也凡熱病俱妙回春多有藥渣敷法節庵治熱邪傳裡取麩皮同鹽炒熨胸腹以行藥足見外治一法能手未嘗不用可以引伸)熱病(春夏之交陽氣馳張溫盛為熱治同)溫疫。(溫病由天行者)溫毒。

白話文:

(詳見吳鞠通條辨)頭痛發燒不畏寒,但口渴。(口渴是因為熱從內部擴散到外部。)頭痛時可將藥膏貼在兩側太陽穴或使用薄荷、黃連、牙硝、糝膏貼敷。煩渴的患者可同時貼在胸背部,或用麥冬、連翹、黃芩、葛根、竹葉、銀花、甘草煎煮後塗抹再貼敷。古方如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白虎湯、竹葉石膏湯以及瀉心湯、涼膈散、陷胸湯、承氣湯等均可酌情使用。(在發熱時採用煎煮的藥物塗抹最為合適。這就正如古人所說的用湯藥來消除邪熱。)前人治療發熱疾病引起的煩渴症狀,會將葛根搗碎後塗抹在胸口。這種方法源於葛根湯,但使用了生葛根。(也有人將地龍搗碎,加入生薑汁、薄荷汁、白蜜、冰片調勻塗抹在胸口來治療發熱性瘧疾。這種方法源於危氏地龍飲,但改為了外塗。)凡是發熱疾病,回春方中都有很多敷藥的方法。節庵先生治療熱邪傳裡的病症,就是取麩皮和鹽一起炒熱熨燙胸腹部,以促進藥效的吸收。由此可見,外治療法是高手們經常會使用的方法,可以廣泛推廣使用。)發熱疾病(在春夏交替之際,陽氣旺盛,溫熱為熱,治療方法同上。)溫疫。(溫病是由天行之邪氣引起的。)溫毒。

(疫重為毒)風熱上攻。頭面腮頰耳前後腫盛。寒熱交作。口乾舌燥。或兼咽喉痛者。(此即天行溫疫溫毒也或云冬溫晚發陽明為邪頭而盡腫名大頭瘟即抱頭火丹少陽為邪耳前後腫名蝦蟆瘟又有從頤頷腫起者名鸕鷀瘟甚則咽喉堵塞最惡又腮腫痠痛者為痄腮不痠痛者為發頤皆熱症也○治頭瘟先用上清散加冰片取嚏咽喉痛者尤宜文中有延胡青黛方亦可參用膏糝青黛末貼腫處或用大黃一兩薑黃蒲黃各五錢木香檳榔明雄黃牙皂殭蠶馬前子川芎白芷牙硝各三錢炮甲蟬蛻各一錢研末醋蜜調敷如不散而成膿者用雲臺膏貼烏龍錠敷若崩製出膿者用馬藍頭搗汁掃之出其熱氣再貼雲臺膏提膿並加烏龍錠敷又頭瘟表症重者用荊防敗毒散普濟消毒飲煎抹胸口裡症重者用龍虎雙降散防風通聖散加元參牛子煎抹胸口或並抹背心以清內熱○痄腮膏貼腮上或用危氏治腮腫口縻喉閉碧雪丹蒲黃青黛牙硝生甘草煎抹後貼再加赤小豆芙蓉葉醋同白蜜敷或用雲臺膏貼烏龍錠敷文中亦有方可用)又風熱上攻。赤眼(肝經風熱)牙疼。

白話文:

疫症的嚴重程度歸因於毒素,風熱之邪上攻。頭面、腮頰、耳朵前後腫脹。寒熱交替,口乾舌燥。或者兼有咽喉疼痛。

(這種情況就是天行溫疫溫毒,也就是溫病,又稱冬溫晚發陽明。邪氣在頭部,導致頭部全部腫脹,稱作大頭瘟,即抱頭火丹。少陽經的邪氣導致耳朵前後腫脹,稱作蝦蟆瘟。還有一種是從下巴逐漸腫脹起來,稱作鸕鷀瘟。最嚴重的情況是咽喉阻塞,最為兇險。而腮部腫脹疼痛的稱為痄腮,不疼痛的稱為發頤,都是熱症。)

治療頭瘟,首先用上清散加冰片,讓病人打噴嚏,對咽喉疼痛者尤為合適。書中提到延胡青黛方,也可以參考使用。用青黛末搗成膏狀,敷貼腫處。或者用大黃一兩、薑黃、蒲黃各五錢,木香、檳榔、明雄黃、牙皁、殭蠶、馬前子、川芎、白芷、牙硝各三錢,炮甲、蟬蛻各一錢,研成粉末,用醋和蜂蜜調成糊狀敷貼。如果腫塊不消散,形成膿腫,用雲臺膏貼敷,烏龍錠敷在上面。如果膿腫破裂流出膿液,用馬藍頭搗汁塗抹,去除熱氣,再貼雲臺膏以吸收膿液,並加用烏龍錠敷貼。另外,如果頭瘟表症嚴重,可以用荊防敗毒散或是普濟消毒飲煎服,塗抹胸前。如果裡症嚴重,可以用龍虎雙降散、防風通聖散再加入元參、牛子,煎服塗抹胸前,或者同時塗抹背後,以清熱。

治療痄腮,可以用痄腮膏貼敷腮部。或者用危氏治療腮腫、口舌不能動、喉嚨閉塞的碧雪丹,蒲黃、青黛、牙硝、生甘草煎服後貼敷,再加入赤小豆、芙蓉葉和醋,與白蜜一同敷貼。或者用雲臺膏貼敷,烏龍錠敷在上面。書中也有一些方劑可以參考使用。

另外,風熱上攻還可能導致眼睛發紅(肝經風熱)以及牙痛。

(腎虛搖動不痛痛是風火蟲亦有疼久變為骨槽風口噤者又熱病後火毒留胃有牙宣牙疳)耳鳴耳聾耳痛。(皆少陽經風熱痛有干痛膿痛)口縻口瘡(唇口屬脾舌屬心風熱上攻則口舌生瘡)喉閉(即痹也)喉風(內纏外纏)喉蛾(單蛾雙蛾)等症。

白話文:

  1. 腎虛搖動不痛:疼痛是由風火引起的,也可能伴有疼痛,長久後會變成骨槽風,口部閉合困難。還有熱病之後,火毒留胃,引起牙齒宣傳,牙疳。

  2. 耳鳴耳聾耳痛:這些都是少陽經風熱引起的疼痛,可能有乾痛或膿痛。

  3. 口縻口瘡:脣口屬於脾,舌屬於心,風熱上攻則口舌生瘡。

  4. 喉閉:也就是痹症。

  5. 喉風:內外纏繞。

  6. 喉蛾:單蛾或雙蛾。

(赤眼腫痛用上清散吹鼻取嚏,膏貼兩太陽,或用通治熱毒加味五黃錠。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皆生用。黃丹炒各一兩,蒲荷、羌活防風、生地、當歸、川芎、赤芍、皮硝各五錢,雄黃、銅綠各三錢,枯礬一錢。以牛膠五錢化水為錠,臨用一錠醋蜜磨敷眼胞上下。亦可以一錠煎水洗,此方可預合備用。或用菊花、童便洗自尿,亦可。豆腐、熱雞蛋均可酓眼上。或用槐柳、桑、杏、冬青枝、白菊花皆連葉,枸杞根連葉各一斤,龍膽草夏枯草各二兩,水煎八皮硝四兩,白鹽十二兩,再熬裝瓷瓶內。每用少許和開水洗佳,並治老眼。

○ 牙疼用上清散加冰片取嚏,並以少許糝膏貼腮上。文中有方胃火重者用大黃、白芷、生熟石膏擦。陰虛火炎者用元參、細辛、青白鹽擦,皆勿咽。風痛用露蜂房煎嗽,亦勿咽。蟲痛以塘棲痧藥咬於痛處,用麻油煎雄黃嗽,亦勿咽。

○ 骨槽風用雲臺膏貼,分寒熱酌用。文中玉池散蓽茇散醋敷。

○ 牙疳膏糝紫雪丹貼心口,或用黃連、石膏煎水抹後再貼膏,並用人乳煆人中白和冰片吹。以青黛散敷頭上,牙疳凶極者用文中大黃、丁香綠豆敷足心。法此毛方也。

○ 牙宣膏貼腮上,腎熱用旱蓮草擦,地骨皮煎嗽。胃熱用大黃擦,梧桐淚研末糝。

○ 耳鳴耳聾,膏剪半開勿斷,夾耳門貼。再用龍薈錠醋磨敷耳一周。龍薈錠用柴胡、龍膽草、黃芩、青皮膽星蘆薈、黃連、青黛、大黃、木通、菖蒲、皂角、細辛各一兩,全蠍三個,陳小粉炒黑五兩研末,以青魚膽汁一杯和薑汁、竹瀝為錠。臨用醋磨敷,並治耳痛及一切肝火。如有膿日久不幹,加枯礬、雄黃、輕粉、海螵蛸末敷,膿自干。凡耳病用藥吹耳滴耳不如塗耳外。又耳聾用藥布包作枕睡最好,可以用大劑。

○ 口縻口瘡,膏糝黃柏、黃芩、黃連、梔子、細辛、乾薑等分為末,貼胸口臍上,名赴宴散。此綱目法也。或用導赤散涼膈散煎抹胸口,以清內熱,再貼。並用兒茶磨金墨塗患處,以五倍子百草霜滑石白螺螄殼煆研末敷之。蜜炙黃柏末亦佳,涼藥不效者用黃連炮薑末糝,初若不堪應手即愈。潰爛不堪者用地龍、吳萸、生面醋塗足心止痛。亦危氏方也。毛陸本皆云神效。虛火上行用草烏南星,或用附子糝膏貼足心。

治口舌牙齒咽喉,青黛散用黃連三錢、黃柏蜜炙蒲黃各二錢、青黛、芒硝、元明粉、寒水石、兒茶、雄黃、硼砂、五倍子各一錢,漂硃砂、枯礬、銅綠、綠礬煆、薄荷、生甘草各五分,牛黃、冰片各三分,麝香一分,共末。臨用以薄荷湯同薑汁白蜜調敷頸上,加人中白人乳過五錢,名人中白散,治同如虛火症。宜元參四物,陰寒症宜附子理中,此膏此藥皆不可用。

○ 風火喉閉,先用薄荷、荊芥、防風、牛子、桔梗、甘草等煎湯抹胸口,並抹頸上。再用白殭蠶二條,韭菜地下白頸,老蚓一條,全蠍一個,蛇蛻皮一條,焙研細末,取三分和上清散七分,冰片一分㗜鼻取嚏,更以少許糝膏貼喉中央或頸兩旁。另用皂角末一兩,醋熬稠塗膏外。重者以皂角醋磨紫金錠塗關目開。有蛾亦破。一用大蒜擦頸,並塞鼻,蛾亦破。古方或用大蒜搗爛入輕粉敷寸脈後手背微窩處,名經渠穴,乃肺脈所行也。過夜起泡,銀針挑破,出毒水愈。並治牙疼,或並刺少商穴出血,以泄毒。亦治喉珠喉瘤。

喉痹喉蛾潰熾,水漿不入者,用文中陸氏塞鼻丹。薄荷、細辛、巴霜、冰片末各等分,棉裹塞鼻,一時頭頂冰涼,咽喉即開愈。後鼻瘡並無害,以銀花甘草水洗之。本草巴豆注亦云,如走馬痹,只用麝香巴霜塞鼻,此以熱治熱,熱則流通之意也。或捲筒燒熏鼻亦妙。又喉風爛喉,雙單蛾急症用許氏異功散斑蝥去翅足,糯米炒黃,去米四錢,元參八分,真血結,乳香沒藥皆去盡油,全蠍各六分,冰片三分,麝二分。其末以一分糝膏貼喉外患處,一邊約一二時吊起白泡,挑破出毒水愈。又爛喉不痛者,文中有張氏刻送方,二方皆效。虛症、陰寒症另治,此膏此藥皆不可用。

)熱實結胸。

白話文:

  1. 赤眼腫痛
  • 用上清散吹鼻子,取嚏膏貼在兩太陽穴,或服用通治熱毒加味五黃錠,成分包括生大黃、生黃連、生黃芩、生黃柏、煅黃丹各一兩,蒲黃、羌活、防風、生地、當歸、川芎、赤芍皮、硝石各五錢,雄黃、銅綠各三錢,煅枯礬一錢,用牛膠五錢化水為錠,臨用時一錠醋蜜研磨,敷在眼皮上下。
  • 也可以用一錠煎水洗眼。
  • 這個方子可以預先配好備用,或用菊花、童便洗眼,自尿也可以。
  • 豆腐、熱雞蛋都可以敷在眼睛上。
  • 或用槐柳、桑杏、冬青枝、白菊花都連葉子一起用,枸杞根連葉各一斤,龍膽草、夏枯草各二兩,水煎八皮硝四兩,白鹽十二兩,再熬煮,裝在瓷瓶內,每次用少量和開水洗眼睛效果佳,並治老眼。
  1. 牙疼

    • 用上清散加冰片取嚏,並在腮上貼少許糝膏。

    • 文中有方:胃火重者用大黃、白芷、生熟石膏擦牙。

    • 陰虛火炎者用元參、細辛、青白鹽擦牙,皆勿咽。

  2. 風痛

    • 用露蜂房煎服,嗽亦勿咽。

    • 蟲痛用塘棲痧藥咬在痛處,用麻油煎雄黃漱口,亦勿咽。

  3. 骨槽風

    • 用雲臺膏貼面,分寒熱酌情使用。文中有玉池散、蓽茇散、醋敷。
  4. 牙疳膏糝紫雪丹,貼心口,或用黃連、石膏煎水抹牙後再貼膏藥。

    • 並用人乳煆人中白和冰片吹牙,以青黛散敷頭上。

    • 牙疳兇極者用文中大黃、丁香、綠豆敷足心法,此毛方也。

  5. 牙宣膏貼腮上,腎熱用旱蓮草擦,地骨皮煎服。

    • 胃火用大黃擦,梧桐淚研末糝。
  6. 耳鳴耳聾膏:剪成一半,勿斷,夾耳門貼,再用龍薈錠醋磨敷耳一週,龍薈錠用柴胡、龍膽草、黃芩、青皮、膽星、蘆薈、黃連、青黛、大黃、木通、菖蒲、皁角、細辛各一兩,全蠍三個,陳小粉炒黑五兩,研末,以青魚膽汁一杯和薑汁、竹瀝為錠,臨用醋磨敷,並治耳痛及一切肝火,如有膿日久不幹,加枯礬、雄黃、輕粉、海螵蛸末敷,膿自幹,凡耳病用藥吹耳、滴耳不如塗耳外,又耳聾用藥布包作枕睡最好,可以用大劑。

  7. 口縻口瘡膏糝黃柏、黃芩、黃連、梔子、細辛、乾薑等分為末,貼胸口、臍上,名赴宴散,此綱目法也。

    • 或用導赤散合涼膈散煎抹胸口以清內熱再貼,並用兒茶磨金墨塗患處,以五倍子、百草霜、滑石、白螺螄殼煆研末敷之,蜜炙黃柏末亦佳。

    • 涼藥不效者用黃連、炮薑末糝,初若不堪應手即愈。

    • 潰爛不堪者用地龍、吳茱萸、生面、醋塗足心止痛,亦危氏方也,毛陸本皆雲神效虛火上行用草烏、南星,或用附子糝膏貼足心,治口舌牙齒咽喉。

    • 青黛散用黃連三錢,黃柏、蜜炙蒲黃各二錢,青黛、芒硝、元明粉、寒水石、兒茶、雄黃、硼砂、五倍子各一錢,漂硃砂、枯礬、銅綠、綠礬煆、薄荷、生甘草各五分,牛黃、冰片各三分,麝香一分,共末,臨用以薄荷湯同薑汁、白蜜調敷頸上,加人中白、人乳過五錢,名人中白散治同,如虛火症宜元參四物,陰寒症宜附子理中,此膏此藥皆不可用。

  8. 風火喉閉:先用薄荷、荊芥、防風、牛子、桔梗、甘草等煎湯抹胸口並抹頸上,再用白殭蠶二條,韭菜、地下白頸老蚓一條,全蠍一個,蛇蛻皮一條焙研細末,取三分和上清散七分、冰片一分糝鼻取嚏,更以少許糝膏貼喉中央或頸兩旁,另用皁角末一兩醋熬稠塗膏外,重者以皁角醋磨紫金錠塗關目開,有蛾亦破。

    • 一用大蒜擦頸並塞鼻,蛾亦破,古方或用大蒜搗爛入輕粉敷寸脈後手背微窩處,名經渠穴,乃肺脈所行也,過夜起泡,銀針挑破出毒水愈,並治牙疼,或並刺少商穴出血以泄毒,亦治喉珠喉瘤,又喉痹喉蛾潰熾水漿不入者用文中陸氏塞鼻丹,薄荷、細辛、巴霜、冰片末各等分,棉裹塞鼻,一時頭頂冰涼,咽喉即開,愈後鼻瘡並無害,以銀花、甘草水洗之,本草巴豆注亦云:如走馬痹只用麝香巴霜塞鼻,此以熱治熱,熱則流通之意也。

    • 或捲筒燒燻鼻亦妙,又喉風爛喉雙單蛾急症,用許氏異功散,斑蝥去翅足,糯米炒黃去米四錢,元參八分,真血結、乳香、沒藥皆去盡油,全蠍各六分,冰片三分,麝二分,其末以一分糝膏貼喉外患處一邊,約一二時吊起白泡,挑破出毒水愈。

    • 又爛喉不痛者,文中有張氏刻送方二方皆效,虛症、陰寒症另治,此膏此藥皆不可用。

  9. 熱實結胸:用烏藥、附子各二兩,半夏、乾薑、檳榔各一兩,廣皮、白芷、橘皮各八分,甘草、人參、天花粉各四錢,木通三錢,陳皮六錢,共研細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湯送服。

(心下滿硬煩躁而渴膏貼胸背或用小柴胡合小陷胸湯煎抹並治水結痰結重者膏上糝大黃芒硝甘遂枳實末貼並用一料以白蜜雞子清調敷胸腹勿令乾結胸自下)熱毒發斑。(大紅點發於皮膚上者為斑小紅點隱於皮膚中者為疹疹輕斑重○先用紫草茸煎湯抹胸口再糝少許於膏上貼心口背心臍上紫草茸乃透斑之要藥也或用消斑飲舉斑湯涼血地黃湯犀角大青湯等方煎抹後再貼或只用犀角大青生地數味亦可並參用文中升麻水及豬膽汁等方掃之)熱症衄血吐血蓄血便血尿血。

白話文:

  1. 心臟以下部位感覺硬邦邦、煩躁不安且口渴,可以將膏藥貼在胸部和背部,或者用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煎服。如果水結痰結較重,可以在膏藥上撒一些大黃、芒硝、甘遂、枳實的粉末,並用白蜜和雞蛋清調和敷在胸部和腹部,以防膏藥乾結而胸部疼痛。

  2. 熱毒發出斑點。大紅點長在皮膚上的叫做斑,小紅點隱藏在皮膚中的叫做疹。疹輕斑重。先用紫草茸煎湯塗抹胸口,再在膏藥上撒一點紫草茸,貼在心口、背心和肚臍上。紫草茸是去除斑點的要藥。也可以用消斑飲、舉斑湯、涼血地黃湯、犀角大青湯等方煎服後再貼膏藥,或者只用犀角、大青、生地這幾味藥也可以。也可以參考文中升麻水和豬膽汁等方來治療。

  3. 熱症導致吐血、蓄血、便血、尿血。

(鼻衄屬肺火膏貼心口背心初起不必加止藥症重者或用犀角地黃黃連丹側柏葉煎抹後再貼加川芎香附亦可或用薄荷柏葉荷葉茜草根亦可如衄久或用黃芩浸水磨白芨塗山根並用文中洪寶膏醋塗腦後連頸項截其血路如不止以生地蘸陳金墨汁塞鼻加龍骨發灰末尤佳兼胃熱者加清胃膏貼中脘或用麥冬知母牡丹皮地黃連白芍石膏當歸牛膝澤瀉煎抹後貼兼腎熱者加滋陰膏貼丹田或用元參知母黃柏龜板同四物煎抹後貼危急者用井水或醋浸濕紙搭囟門以頭髮浸水中又以本人發三根同黑線扎中指中一節男左女右並用大蒜塗兩足心文中有方○吐血屬胃火膏亦貼胸口背心或照衄血方用犀角地黃湯煎抹後貼或參用清胃膏及麥冬等藥,腎熱者亦照衄血用滋陰膏貼再加藥○蓄血分三部下部蓄血者少腹硬痛用紫蘇湯煎抹或用蘇木當歸大黃赤芍桃仁靈脂紅花煎抹再貼膏○便血用膏貼臍上並肛門或用川芎當歸黃連槐花並洗肛門再貼○尿血膏貼小腹或用蒲黃旱蓮草車前子煎洗小腹再貼)熱淋(先用木通煎湯抹心口臍下再用硝石末糝膏貼臍下參用行水膏○古方治熱淋用八正散及山梔滑石之類亦可酌以煎抹若血淋痛者用小薊益母草杜牛膝車前子發灰之類煎抹再貼)熱毒下注。

白話文:

*鼻血:屬於肺火,可用膏藥貼於心口和背心,初期不需要添加止血藥。如果症狀嚴重,可以使用犀牛角、生地黃、黃連、丹皮和側柏葉煎煮後塗抹,再貼膏藥。也可以添加川芎和香附。或者使用薄荷葉、柏葉、荷葉和茜草根。如果出血持續,可以使用黃芩浸泡在水中研磨成汁,塗抹在山根(鼻樑根部),並使用洪寶膏和醋塗抹在後腦勺和頸部,以截斷血路。如果出血仍然不止,可以使用生地蘸取陳金墨汁塞入鼻中,並添加龍骨灰和發灰粉末,效果更佳。如果同時有胃熱,可以在膏藥中添加清胃膏,貼於中脘(胃部)。或者使用麥冬、知母、牡丹皮、牛地黃、連翹、白芍、石膏、當歸、牛膝和澤瀉煎煮後塗抹,再貼膏藥。如果同時有腎熱,可以在膏藥中添加滋陰膏,貼於丹田(肚臍下四指寬處)。或者使用元參、知母、黃柏、龜板和四物湯(熟地黃、芍藥、當歸、川芎)煎煮後塗抹,再貼膏藥。如果情況危急,可以將井水或醋浸泡過的紙張敷於囟門(頭頂正中),同時將頭髮浸泡在水中,並用三根頭髮和一條黑色絲線綁在中指中間,男性綁在左手,女性綁在右手。此外,可以使用大蒜塗抹雙腳的腳底心。

*吐血:屬於胃火,膏藥也貼於胸口和背心。或者按照鼻血的治療方法,使用犀角地黃湯煎煮後塗抹,再貼膏藥。或者參考清胃膏和麥冬等藥物。如果同時有腎熱,也可以參考鼻血的治療方法,使用滋陰膏貼於丹田,再添加其他藥物。

*蓄血:分為三部分。下部蓄血:小腹硬痛,可以使用紫蘇湯煎煮後塗抹,或者使用蘇木、當歸、大黃、赤芍、桃仁、靈脂和紅花煎煮後塗抹,再貼膏藥。

*便血:將膏藥貼於肚臍上和肛門。或者使用川芎、當歸、黃連和槐花洗淨肛門後再貼膏藥。

*尿血:將膏藥貼於小腹。或者使用蒲黃、旱蓮草和車前子煎煮後洗淨小腹,再貼膏藥。

*熱淋(尿液灼熱、疼痛):首先使用木通煎湯塗抹心口和肚臍下。然後使用硝石末拌入膏藥,貼於肚臍下。參考行水膏。

*古方治療熱淋:可以使用八正散和山梔、滑石等藥物。也可以酌情煎煮後塗抹。如果出現血淋痛(尿血並伴有疼痛),可以使用小薊、益母草、杜牛膝和車前子等藥物煎煮後塗抹,再貼膏藥。

*熱毒下注:可以參考以上治療方法,並在膏藥中添加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

(肛門腫痛照腸痔治用山豆根馬齒莧煎洗後貼膏或用文中坎宮錠敷如熱極脫肛膏上糝黃芩防風蟬蛻末貼幷包螺螄坐之文中有方)熱秘。(先用大黃芒硝皂角煎抹臍腹再用膏糝硝石末貼臍參用文中通大便方)腳風。(紅腫熱痛喜當風者膏貼患處或用許方蒼朮黃柏防己海桐皮醋敷)○一切臟腑火症。

白話文:

肛門腫痛,直腸痔瘡,用山豆根或馬齒莧煎水後洗淨,然後貼膏藥,或用坎宮錠敷貼。如果熱極脫肛,則在膏藥上撒上黃芩、防風、蟬蛻末,並用螺螄包裹坐於上面。(文中還有其他方劑。)

熱祕症。(先用大黃、芒硝、皁角煎水擦抹肚臍和腹部,再用膏藥或硝石末敷貼肚臍,也可以參考文中治療大便不通的方劑。)

腳氣病。(紅腫熱痛,喜歡吹風,可以用膏藥貼患處,或用許方的蒼朮、黃柏、防己、海桐皮加醋敷貼。)

各種臟腑火症。

(膏貼心口背心當臍小腹再酌加藥○凡治火之藥心用麥冬黃連生地木通小腸用連翹梔子竹葉木通肝用柴胡白芍膽用連翹膽草脾用生地白芍甘草胃用葛根石膏肺用黃芩桑皮大腸用黃芩大黃腎用黃柏知母地骨皮膀胱用黃柏滑石三焦上連翹又黃芩梔子中梔子又黃連芍藥下地骨皮又黃柏大黃心胞用麥冬丹皮五臟鬱火用青黛盪滌三焦腸胃實熱用芒硝解疫毒臟腑諸熱用芩連梔柏大黃生甘草或用赤豆綠豆黑豆五心煩熱用羌活柴胡升麻乾葛積熱用紫雪丹或糝或敷或煎抹隨症酌用古方治火者亦可照此撿取)○大人中風熱症。

白話文:

膏藥可貼於胸口、背心、肚臍和小腹,並可根據情況酌情添加藥物。

凡治療火熱的藥物,基本藥物:心臟用麥冬、黃連、生地、木通;小腸用連翹、梔子、竹葉、木通;肝臟用柴胡、白芍;膽臟用連翹、膽草;脾臟用生地、白芍、甘草;胃臟用葛根、石膏;肺臟用黃芩、桑皮;大腸用黃芩、大黃;腎臟用黃柏、知母、地骨皮;膀胱用黃柏、滑石;三焦上用連翹、黃芩、梔子;三焦中用梔子、黃連、芍藥;三焦下用地骨皮、黃柏、大黃;心包用麥冬、丹皮;臟腑鬱火用青黛洗浄;三焦腸胃實熱用芒硝祛除疫毒;臟腑諸熱用黃芩、連翹、梔子、黃柏、大黃、生地、甘草,或用赤豆、綠豆、黑豆;五心煩熱用羌活、柴胡、升麻、乾葛;積熱用紫雪丹,可用酒水或其他溶劑調成泥膏,或敷或煎或抹,根據情況酌情使用。古方的治療火熱的藥物也可以按照這個依據進行挑選。

成年人中風熱症。

(中風身熱心煩或便閉者膏貼心口背心及臍上如熱阻關竅口不能言或心中熱者用牛黃清心丸擦胸口後再貼一用連翹薄荷黃連黃芩鬱金梔子人中黃犀角羚角煎湯入硃砂牛黃抹並治瘟邪內陷胞絡神昏者○中風見症甚多此舉其一端可類推)小兒驚風痰熱。

白話文:

中風引起的身體發熱,心煩,大便不通閉塞的人,用膏藥貼在心口、背部和肚臍上。如果熱氣阻礙竅穴,導致無法說話,或是心中感到燥熱,可以用牛黃清心丸擦拭胸口,再貼上膏藥。可以用連翹、薄荷、黃連、黃芩、鬱金、梔子、人中黃、犀角、羚角煎煮成湯,加入硃砂、牛黃混合均勻塗抹患處。同時治療瘟邪內陷胞絡,導致神識昏迷的疾病。中風的症狀很多,這裡只舉出其中一部分,可以類推其餘的症狀。小兒驚風,痰熱引起的。

(用薄荷防風麥冬膽星黃連歸身羚角煎抹胸背再貼膏牙關緊閉本草用杜牛膝醋敷頸又文中擦背敷胸塗足等方皆可參○又小兒一切驚症用膽星甘草天麻川連硃砂全蠍殭蠶各一錢牛黃三分冰片半分研末水調或薄荷湯調擦胸背○又小兒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攣絳囊有膽星丸用陳膽星一兩五錢犀角羚角各一兩生龍齒七錢白芥子五錢辰砂一錢陳米湯丸金箔衣可預合備急臨用以一丸擦胸背並敷臍)小兒內熱。(用硃砂黃連糝膏貼心口背心如五心熱是食積也參用金仙膏)○婦人熱入血室。

白話文:

針對小兒內熱:

  1. 使用薄荷、防風、麥冬、膽星、黃連、歸身、羚角等藥材煎煮成藥液,並塗抹在患兒的胸背部,之後再敷上膏藥。此外,將牙關緊閉,並使用杜牛膝與醋敷在患兒的頸部,或是在文中所提到的塗抹胸背、擦拭背部、塗抹足部等方法皆可參考。如果孩子的鼻子緊繃,表示睡不穩,睡眠品質下降,可在仙宮穴的地方塗抹半粒膽星丸。如果孩子喜歡往後弓起背部,則可以用薄荷煎煮的藥湯擦拭背部。

  2. 使用膽星、甘草、天麻、川連、硃砂、全蠍、殭蠶各 1 錢,牛黃 3 分,冰片 0.5 分,研磨成粉末,以水調和,或用薄荷湯調和,擦拭在其胸背。

如果小兒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攣,可以服用絳囊膽星丸,由陳膽星 1 兩 5 錢、犀角、羚角各 1 兩、生龍齒 7 錢、白芥子 5 錢、辰砂 1 錢,用陳米湯丸製成,金箔衣可預先混合備用。臨用時,取 1 丸擦拭其胸背,並塗敷於臍部。

另外,如果婦人熱入血室,可以使用硃砂、黃連及糝膏貼敷在心口與背心,若是五心熱是食積所引起的,可以參考使用金仙膏。

(膏貼心口並期門穴穴在兩乳旁各開一寸半直下一寸半肝穴也或用柴胡破瘀湯柴胡二錢黃芩半夏生地當歸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煎抹加桃仁靈脂各五分亦可並治蓄血症)婦人血結胸。(胸滿身黃嗽水不欲咽或痛不可忍者膏糝大黃末貼痛處或用桃仁承氣湯煎抹後貼並用危氏海蛤散海蛤粉一兩六一散二兩芒稍五錢雞子清調敷膏外小腸利而膻中血散痛自止又血結胸痛連腰背甚作搐搦者危氏有元胡散蒲黃元胡薑黃歸芍桂木香乳沒等薑汁調敷血得熱則行亦可與桃仁承氣方參用)婦人熱結血閉。

白話文:

把膏藥貼在心口和期門穴處,期門穴在乳房旁開一寸半,直下一寸半的肝穴上。或者使用柴胡破瘀湯:柴胡二錢,黃芩、半夏、生地、當歸、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煎服後塗抹患處。也可以加入桃仁、靈脂各五分,同時治療蓄血癥。婦女血結胸。(胸悶氣促,全身發黃,咳嗽、噁心、咽不下東西或疼痛難忍的膏狀大黃末)塗抹於疼痛部位。或者使用桃仁承氣湯煎服後塗抹,同時使用危氏海蛤散:海蛤粉一兩六錢,一散二兩,芒硝五錢,雞子清調和敷成膏藥。外部小腸通利,膻中氣血散開,疼痛自然停止。又血結胸疼痛連接腰背,嚴重時出現抽搐痙攣的,危氏有元胡散:蒲黃、元胡、薑黃、歸芍、桂木香、乳沒等藥材,使用薑汁調和敷用,血熱則流動,也可以與桃仁承氣方配合使用。婦人熱結血閉。

(用生地當歸赤芍桃仁靈脂大黃丹皮茜草木通煎湯洗臍下再貼膏或用四物同涼膈散煎抹胸口並臍下再貼如逆行者用鬱金煎湯抹胸口加韭菜汁牛膝更佳○鬱金能治逆經)○外症癱毒紅腫熱痛者並治。如毒攻心。作嘔不食。貼胸背可護心。患處多者。麻油調藥掃之。自來醫之難。

白話文:

  1. 用生地、當歸、赤芍、桃仁、靈脂、大黃、丹皮、茜草、木通煎湯,清洗肚臍下方,然後貼上藥膏。或者,用四物湯和涼膈散煎湯,塗抹胸口和肚臍下方。如果逆行者,可以用鬱金煎湯塗抹胸口,再加入韭菜汁和牛膝,效果更好。鬱金可以治療逆經。
  1. 外症如果是癱毒紅腫熱痛,也可以治療。例如毒攻心,嘔吐不食,貼在胸背可以保護心臟。患處較多的,可以用麻油將藥物調勻後塗抹。這是自古以來醫治的難題。

難於識症。膏用通治。取巧在此。加藥卻不能朦混。能者固以是見長。不能者即以是見拙。余雖開此一門。用者務必細心斟酌。毋貽笑於畫蛇添足。切囑切囑。諸膏皆如此。

白話文:

薄荷(五兩)、荊芥(四兩)、羌活、防風、連翹、牛蒡子、天花粉、元參、黃芩、黑山梔大黃、朴硝(各三兩)、生地、天冬、麥冬、知母、桑白皮、地骨皮、黃柏、川鬱金、甘遂(各二兩)、丹參、苦參、大貝母、黃連、川芎、白芷、天麻、獨活、前胡、柴胡、丹皮、赤芍當歸、秦艽、紫蘇、香附子、蔓荊子、乾葛、升麻、藁本、細辛、桔梗、枳殼、橘紅、半夏、膽星、大青、山豆根、山茨菇、杏仁、桃仁、龍膽草、蒲黃、紫草、苦葶藶、忍冬藤、紅牙大戟、芫花、白醜頭、生甘草、木通、五倍子、豬苓、澤瀉、車前子、栝蔞仁、皁角、石決明、木鱉仁、蓖麻仁、白芍、生山甲、白殭蠶、蟬蛻、全蠍、犀角片(各一兩)、羚羊角、發團(各二兩)、西紅花、白朮、官桂、蛇蛻、川烏、白附子(各五錢)、飛滑石(四兩)、生薑(連皮)蔥白(連須)、韭白、大蒜頭(各四兩)、槐枝(連花角)、柳枝、桑枝(皆連葉)、白菊花(連根葉)、白鳳仙草(莖花子葉全用一株○各二斤)、蒼耳草(全)、益母草(全)、馬齒莧(全)、諸葛菜(全)、紫花地丁(全即小薊)、芭蕉葉(無蕉用冬桑葉)、竹葉、桃枝(連葉)、芙蓉葉(各八兩)、側柏葉、九節菖蒲(各二兩○以上皆取鮮者夏秋合方全內中益母地丁蓉葉鳳仙等如干者一斤用四兩半斤用二兩)兩其用小磨麻油三十五斤。(凡幹藥一斤用油三斤鮮藥一斤用油一斤零)分兩起熬枯去渣。

薄荷(五兩),荊穗(四兩),羌活,防風,連翹,牛蒡子天花粉,元參,黃芩,黑山梔大黃,朴硝(各三兩),生地,天冬,麥冬,知母,桑白皮,地骨皮,黃柏,川鬱金,甘遂(各二兩),丹參苦參,大貝母,黃連,川芎,白芷,天麻,獨活前胡,柴胡,丹皮,赤芍當歸,秦艽,紫蘇,香附子,蔓荊子,乾葛,升麻,藁本,細辛,桔梗,枳殼橘紅,半夏,膽星,大青,山豆根,山茨菇,杏仁,桃仁,龍膽草,蒲黃,紫草,苦葶藶,忍冬藤,紅牙大戟芫花,白醜頭,生甘草,木通,五倍子,豬苓,澤瀉,車前子,栝蔞仁,皂角,石決明,木鱉仁,蓖麻仁,白芍,生山甲,白殭蠶,蟬蛻,全蠍,犀角片(各一兩),羚羊角,發團(各二兩),西紅花,白朮,官桂,蛇蛻,川烏,白附子(各五錢),飛滑石(四兩),生薑(連皮)蔥白(連須),韭白,大蒜頭(各四兩),槐枝(連花角),柳枝桑枝(皆連葉),白菊花(連根葉),白鳳仙草(莖花子葉全用一株○各二斤),蒼耳草(全),益母草(全),馬齒莧(全),諸葛菜(全),紫花地丁(全即小薊),芭蕉葉(無蕉用冬桑葉),竹葉,桃枝(連葉),芙蓉葉(各八兩),側柏葉,九節菖蒲(各二兩○以上皆取鮮者夏秋合方全內中益母地丁蓉葉鳳仙等如干者一斤用四兩半斤用二兩)兩其用小磨麻油三十五斤。(凡干藥一斤用油三斤鮮藥一斤用油一斤零)分兩起熬枯去渣。

再並熬俟油成。(油宜老)仍分兩起。下丹免火。旺走丹。(每淨油一斤用炒丹七兩收)○再下鉛粉(炒一斤),雄黃,明礬,白硼砂,漂青黛,真輕粉,乳香沒藥(各一兩),生石膏(八兩),牛膠(四兩酒蒸化俟丹收後攪至溫溫以一滴試之不爆方下再攪千餘遍令勻愈多愈妙勿炒壞炒珠無力且不黏也)○諸膏皆照此熬法。如油少酌加二三斤亦可。

白話文:

再等候到油成品(油宜老)。仍分兩次。先下丹藥,免火。旺火炒丹。(每淨油一斤用炒丹七兩收)。再加入鉛粉(炒一斤),雄黃,明礬,白硼砂,漂青黛,真輕粉,乳香沒藥(各一兩),生石膏(八兩),牛膠(四兩酒蒸化)等候丹藥收後攪拌至溫溫,以一滴試之不爆方可下再攪拌千餘遍令均勻愈多愈妙勿炒壞炒珠無力且不黏也)。所有的膏皆依照此熬法。如果油少酌加二三斤亦可。

凡熬膏總以不老不嫩合用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