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湯

Chai Ge Jie J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六書

其他名稱:葛根解肌湯,柴胡解肌湯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胃經 20%
脾經 15%
肝經 9%
膀胱經 7%
膽經 7%
心經 5%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浮脈,洪脈

舌象舌苔淡薄黃

疼痛耳朵痛,三叉神經痛,眼窩前額眉稜骨痛,眼睛紅痛,牙齦腫脹痛,頭痛,全身酸痛

症狀嘴裡發苦,食慾不振,暈眩,睡眠障礙,耳聾,氣喘,牙齦腫脹痛,發燒及發冷,顏面神經麻痺,鼻子乾燥,牙齦出血,經常疲勞想睡,怕吹到風,怕冷,心胸煩熱

現代疾病三叉神經痛,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結膜炎,中耳炎,腸炎,淋巴結腫大,肺炎,慢性鼻炎,高血壓性腎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痲風 [漢生氏病],原發性高血壓

方劑介紹


柴葛解肌湯

柴葛解肌湯的主要功用是「解肌清熱」,指通過散除表邪,清除內熱來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要用於改善感冒受到了風寒,沒有及時治療,風寒之邪鬱積在體內,逐漸化熱。開始有發冷,但後來發冷的症狀逐漸減輕,體溫逐漸升高,出現發熱的症狀。

同時還會出現沒有出汗、頭痛、眼睛疼痛、鼻子咽喉乾燥、心裡煩躁,難以入睡、咽乾、耳聾耳朵聽不清、眼眶周圍疼痛、舌苔薄顏色發黃、脈浮而微洪大。

柴葛解肌湯所針對的證候,是治療太陽病風寒未解,入裡化熱,漸次傳入「陽明病」,或「三陽合病」(太陽、少陽、陽明)的常用方。尤其是退燒的效果非常明顯!

傷寒入裡,進入陽明經化熱階段
傷寒入裡,進入陽明經化熱階段

外感風寒時,本來應該會怕冷較嚴重,但是這時候怕冷愈來愈減輕,反而身體愈來愈熱,這是因為寒邪侵犯人體,導致肌膚不通,熱邪內生,產生發燒的現象。

同時,還會出現頭痛連到眼眶痛、鼻子乾燥,這是因為進入陽明病,而「陽明經」起於鼻子兩側,上行至鼻根部,經眼眶下面。

這也同時也很有可能變成「少陽病」,少陽經(膽經、三焦經)脈行於耳後,進入耳中,出於耳前,並行至面頰部,到達眶下部。

當體內的火熱程度嚴重時,會造成陽明經、少陽經異常,所以會一起出現眼睛痛、鼻子乾、食慾不佳、眼眶痛、口苦、暈眩、口乾口渴、耳聾、耳鳴...等等症狀

由於體內太熱,熱擾心神所以晚上會出現睡眠障礙,脈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里有熱邪之典型症狀。

傷寒入少陽經化熱,會出現耳鳴耳聾
傷寒入少陽經化熱,會出現耳鳴耳聾

基於此,改善的方法是「辛涼解肌,兼清里熱」。 以葛根、柴胡為主藥。葛根味辛性涼,辛能外透肌熱,涼能內清鬱熱。柴胡味辛性寒,爲「少陽經表藥」。既為「解肌要藥」,且有疏暢氣機之功效,又可助葛根外透鬱熱。

柴胡配黃芩,可透少陽經表面的邪氣,也可以清除少陽經裡面的熱邪。羌活、白芷輔助解肌發表。

羌活爲太陽經藥,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是爲太陽之惡寒、無汗、頭痛等表證而設立。白芷善走陽明經,常用治眉棱骨痛、額骨痛,又可以疏通鼻竅。

枯梗宣利肺氣以助疏泄外邪,白芍斂陰和營防止疏散太過而傷陰。生薑、大棗調和營衛,甘草能調藥性。諸藥相配,共成辛涼解肌,兼清裏熱之劑。

本方爲明代陶華所創造,原方治療「治足陽明胃經受證,目疼鼻干,不眠,頭疼眼眶痛,脈來微洪」,是爲「陽明經」病而設立的方劑。

如果無汗,怕冷較嚴重的人,可以移除黃芩,加麻黃增強發散表寒之力,若值夏秋季節,可以紫蘇葉取代。熱邪傷津而出現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熱生津。怕冷不明顯而發熱較甚,見發熱重、煩躁、舌質偏紅者,宜加金銀花、連翹,並重用石膏以加強清熱之功。

現代臨床運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齦炎、失眠、急性結膜炎、腸病毒等屬外感風寒,邪鬱化熱者。

傳統服藥法


水二盅,姜二片,棗二枚,槌法加石膏一錢(5g),煎之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羌活、白芷助君藥辛散髮表,並止諸痛;黃芩、石膏清泄里熱,四藥俱為臣藥。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

柴胡配黃芩,透解少陽之邪熱 羌活發散太陽之風寒,如此配合,三陽兼治,並治陽明為主。桔梗宣暢肺氣以利解表;白芍、大棗斂陰養血,防止疏散太過而傷陰;生薑發散風寒,均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藥。諸藥相配,共成辛涼解肌,兼清里熱之劑。

本方的配伍特點:溫清並用,側重於辛涼清熱;表裡同治,側重於疏泄透散。它和一般辛涼解表以治風熱表證之方,當有區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單純外感風熱不宜若太陽表邪未入裡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裡。若里熱而見陽明腑實(大便秘結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現代藥理研究


  1. 柴胡、葛根、羌活:發汗解熱透疹。
  2. 石膏、黃芩:消炎解熱抗菌。
  3. 白芷、羌活、白芍 :解痙止痛。
  4. 桔梗、甘草:消炎袪痰。
  5. 薑、棗:健胃滋養。
  6. 合為發汗、解熱、鎮痛劑。

柴葛解肌湯的經絡型態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少陽經與陽明經的能量連動性很高,古人也發現了這一點,因此「柴葛解肌湯」就是專門為解感冒傷寒入太陽,轉入陽明、少陽化熱之重點方劑,在臨床運用上效果非常好!(進階閱讀)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柴葛解肌湯,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一。 組成:柴胡、黃芩、半夏、葛根、白芍。 主治:傷寒溫疫7日之時。

柴葛解肌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羌活、乾葛、柴胡、川芎、半夏、枳殼、桔梗、厚朴、山楂、黃芩、山梔、甘草。 主治:傷於酒,濕熱在經,閉塞本身元氣,惡寒發熱,身首俱痛。

柴葛解肌湯, 出處:《片玉心書》卷五。 組成:柴胡、乾葛、黃芩、桂枝、赤芍、人參、甘草、竹葉7皮。 主治:疏風解肌退熱。主治:小兒解脫受風,而致傷風發熱,其症汗出,身熱,呵欠,目赤澀,多睡,惡風,喘急。

柴葛解肌湯, 出處:《醫學心悟》卷二。 組成:柴胡1錢2分,葛根1錢5分,赤芍1錢,甘草5分,黃芩1錢5分,知母1錢,貝母1錢,生地2錢,丹皮1錢5分。 主治:春溫夏熱之病,其症發熱頭痛,與正傷寒同,但不惡寒而口渴。

柴葛解肌湯, 出處:《傷寒六書》卷三。 組成:柴胡、乾葛、甘草、黃芩、芍藥、羌活、白芷、桔梗。 主治:解肌清熱。辛涼解肌,兼清裏熱。主治:三陽合病,頭痛發熱,心煩不眠,惡寒無汗,嗌乾耳聾,眼眶痛,衄血,脈浮洪而緊。現用於外感熱病、沙門氏菌屬感染、小兒上呼吸道感染高熱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