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星丸

DAN X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心經 18%
肺經 16%
脾經 10%
胃經 9%
腎經 7%
大腸經 6%
心包經 3%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1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膽星丸」,主要成分包括天南星、犀角、羚羊角、龍齒、白芥子、硃砂等六味藥材,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瀉火、解毒清肝等功效,主治小孩子痰液迷漫不醒,嘴巴流口水,手腳抽搐等症狀。

天南星:

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和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犀角:

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犀角能有效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濕痹,骨節痠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犀角在中藥中被認為具有解毒功能,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特性。

白芥子:

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陽虛體質、陽虛下陷、脾胃虛弱、寒濕痹痛、老年咳嗽、氣逆痰痞、風濕涎痰等症狀。白芥子辛溫發散,走肺胃經,散寒邪,補陽氣,溫脾胃,消積食,化痰止咳。外用有活血通絡,消炎止痛之功。

羚羊角:

性涼,味鹹,歸肝、腎經,具有熄風定驚、清熱涼血、鎮痙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驚風、癲癇、高熱驚厥、神志昏迷、抽搐、狂躁、中毒、瘡瘍腫痛等症。

龍齒:

性寒,味鹹,歸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涼血、解毒止痢等功效。用於治療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尿血、痢疾、瘡瘍腫毒等症。

硃砂:

性寒涼,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膽星丸》方劑組成藥材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瀉火、解毒清肝的功效,對治療小孩子痰液迷漫不醒,嘴巴流口水,手腳抽搐等症狀具有顯著效果。

傳統服藥法


牛膽南星半兩,朱砂2錢,防風2錢,麝1字。
鎮心壓驚,利痰解熱。
上藥用臘月黃牛膽汁和南星末作餅子,掛當風處四十九日,和藥末研細,浸牛膽皮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井花水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 天南星:辛溫,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絡之功。
  • 犀角:辛溫,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絡之功。
  • 羚羊角:辛溫,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絡之功。
  • 龍齒:辛溫,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絡之功。
  • 白芥子:辛溫,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絡之功。
  • 硃砂:辛溫,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絡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較強的開竅醒神作用,小兒服用後可能出現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不良反應。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 本方不宜與其他開竅醒神藥物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膽星丸, 出處:《直指小兒》卷一。 組成:牛膽南星半兩,朱砂2錢,防風2錢,麝1字。 主治:鎮心壓驚,利痰解熱。主治:小兒驚熱。

膽星丸, 出處:《理瀹》。 組成:陳膽星1兩5錢,犀角1兩,羚角1兩,生龍齒7錢,白芥子5錢,辰砂1錢。 主治:小兒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