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中醫資料庫
中醫電子書
經絡奇經
經絡穴道
中藥單方
中藥方劑
中醫證候
經方資料庫
經絡檢測
個人版(基本版)
個人版(進階版)
個人版(經絡體質)
個人版(比較經絡圖)
經絡型態類型
登入
菊花
Flos Chrysanthemi Morifolli Chrysanthemum Flower
中藥名稱:菊花
中文名稱
菊花
英文名稱
Flos Chrysanthemi Morifolli Chrysanthemum Flower
拼音名稱
JU HUA
其他名稱
節華(《本經》),金精(《金匱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樸子》),金蕊(《綱目》),家菊(《群芳譜》),饅頭菊、簪頭菊(《醫林纂要》),甜菊花(《隨息居飲食譜》),藥菊(《河北藥材》)。
性味
苦
辛
甘
微寒
歸經
手太陰肺經
足厥陰肝經
相關方劑
查看相關方劑
寒熱指數
11
-11
本文目錄
1. 古籍來源
2.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3.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4.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5. 藥品來源
6. 主治功效
7.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8. 服用方法
9. 外觀
10. 炮製
古籍來源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本草衍義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疏
本草新編
本草便讀
本草正義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藥品來源
係菊花科,植物野菊的乾燥頭狀花序本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的頭狀花序。由於產地、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主產於浙江、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花期採收,陰乾生用。
主治功效
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本品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長於疏散風熱,故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草匯言》:氣虛胃寒,食少洩瀉之病,宜少用之。凡陽虛或頭痛而惡寒者均忌用。虛胃寒,氣虛食少便溏泄瀉,宜少用之。
《本草經集註》:術、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
《本草匯言》:氣虛胃寒,食少泄瀉之病,宜少用之。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外觀
1.亳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 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 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託毛。 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齒裂。 瘦果不發育,無冠毛。 體輕,質柔潤,乾時鬆脆。 氣清香,味甘、微苦。
2.滁菊: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 舌狀花尖白色,不規則扭曲,內捲,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3.貢菊: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 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捲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4.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cm,常數個相連成片。 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折疊,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炮製
菊花:揀淨葉梗、花柄及泥屑雜質。菊花炭:取揀淨的菊花,置鍋溝炒至焦褐黃色,但須存快,噴灑清水。取出曬乾。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