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心悸」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心悸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是指心臟搏動過快、強弱不均或心前區不適的一種病症。心悸的病因多與情志、飲食、勞累、外感等因素有關。臨床上可見心悸、心慌、氣短、胸悶、胸痛、頭暈、失眠等症狀。

心悸在中醫學中屬於「心悸」、「怔忡」、「心煩」等病證範疇。《黃帝內經》中記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為五臟六腑之主,主宰人體的精神活動。心悸是由於心臟功能失調,導致心神不寧所致。

心悸的治療以調理心神、平息心慌為主。常用中藥有:酸棗仁、柏子仁、遠志、茯苓、丹參、麥冬等。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等治療方法。

心悸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嚴重後果。因此,如果出現心悸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曰:「心悸或肉瞤筋惕,或頭眩者(應鐘),心悸甚者(解毒),茯苓建中湯主之。」
  • 2.《古今名醫方論》:「治傷寒表未解,或心悸而煩,或腹中急痛,而脈陽澀陰弦者。
  • 3.《未刻本葉氏醫案》:「瘧勢漸減。心悸神倦。
  • 4.《張卿子傷寒論》:「傷寒二三日。邪氣在表。未當傳裡之時。心中悸而煩。是非邪氣搏所致。心悸者。氣虛也。煩者。血虛也。以氣血內虛。與小建中湯。先建其里。
  • 5.《醫學摘粹》:「按少陽壞病入陽明,去路里虛而心悸煩,以小建中湯主之。裡虛而心動悸,以炙甘草湯主之。裡虛而煩滿譫語,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少陽本病未罷,仍以小柴胡湯主之。表未解而裡實,仍以大柴胡湯主之。表未解而裡熱,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入太陰去路表裡未解,以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 展開更多

苓桂朮甘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平素上衝頗甚,且有心悸之證,先師令服苓桂朮甘湯,盡夜大腹痛,苦楚不可言。師往復診,見疼痛之狀集於腰部,因與此方一劑,頓瘥。

桂枝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本方皆辛甘發散,惟芍藥之酸寒,益陰斂血,內和營氣,故能止汗。先輩言無汗不得用桂枝者,正以中有芍藥,能止汗也。芍藥之功,在於止煩,煩止汗亦止,故反煩、更煩與心悸而煩者咸賴之。若倍加芍藥,即建中之劑,而非復發汗之劑矣。(發芍藥妙義,無人能到。
  • 2.《未刻本葉氏醫案》:「悲哀太過。心脾交傷。奇經遂爾失護。帶下赤白。心悸少寐。
  • 3.《此事難知》:「其實則閉汗孔也。昧者不解閉汗之意。凡見病者。便用桂枝湯發汗。若與中風自汗者合其效桴鼓。因見其取效而病愈。則曰。此桂枝發出汗也。遂不問傷寒無汗者。亦與桂枝湯誤之甚矣。故仲景言無汗不得服桂枝。是閉汗孔也。又云。發汗多義(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
  • 4.《張氏醫通》:「桂枝湯去芍藥倍甘草。加人參二錢。生地三錢。麥門冬二錢。麻子仁一錢。阿膠二錢。渾是清潤調補藥中。但用桂枝一味以流動經脈之滯。麻仁一味以滋潤腸胃之結。而脈虛結代。心虛動悸。一切虛勞不足。得以榮養。則脈虛自復。心悸自寧矣。
  • 5.《醫通祖方》:「混是清潤調補藥中,但用桂枝一味以流動經脈之滯,麻仁一味以滋潤腸胃之結,而脈虛結代、心虛動悸,一切虛勞不足得以榮養,則脈虛自復,心悸自寧矣。
▼ 展開更多

炙甘草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炙甘草湯(一名復脈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又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心悸,雖行動如常,不出百日,若危急者,十一日死矣;又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 2.《傷寒尋源》:「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按脈結代而心動悸。則心悸非水飲搏結之心悸。而為中氣虛餒之心悸矣。經文明以結陰代陰。昭揭病因。證津液衰竭。陰氣不交於陽。已可概見。君以炙甘草。坐鎮中州。而生地麥冬麻仁大棗人參阿膠之屬。一派甘寒之藥。滋陰復液。
  • 3.《丹溪手鏡》:「有氣虛者,由陽明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心悸脈代,氣血內虛也,宜炙甘草湯補之。
  • 4.《辨舌指南》:「此固汗下過傷津液,虛火上炎所致,其脈必虛微少力,治宜救陰為急,雖無心悸脈代,亦當用炙甘草湯主之,內有生地、阿膠、麻仁、麥冬之甘潤,可以滋陰潤燥。蓋陽邪亢盛,則用硝黃以救陰;陰血枯涸,則宜生地以滋陰,可不辨乎。)
  • 5.《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虛火上炎所致,其脈必虛微少力治宜救陰為急雖無心悸脈代,當用炙甘草湯主之,
▼ 展開更多

真武湯

  • 1.《湯頭歌訣》:「(仲景)壯腎中陽,茯苓朮芍附生薑。〔附子一枚(炮),白朮二兩(炒),茯苓、白芍(炒)、生薑各三兩。〕少陰腹痛有水氣,悸眩瞤惕保安康。(中有水氣,故心悸頭眩;汗多亡陽,故肉瞤筋惕。瞤,音純,動貌。苓、術補土利水,以療悸眩;薑、附回陽益火,以逐虛寒;芍藥斂陰和營,以止腹痛。
  • 2.《成方切用》:「周揚俊曰:但欲寐,非能寐,昏昏如夢爾。少陰屬腎,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淫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皆停飲也。)及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
  • 3.《醫方集解》:「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汗出過多則心悸,汗為心液,汗去心虛,如魚失水則躍也;水停心下亦心悸,心屬火,火畏水,故悸也。虛陽內動,故頭眩;汗多則液少,不能榮養筋肉,故筋惕惕而跳,肉瞤瞤而動也;振振欲擗地者,亡陽無奈,欲擗地而入也。
  • 4.《未刻本葉氏醫案》:「形寒心悸頭旋身如溶溶。此二維任帶病也。由帶中血液下滲。奇經失灌溉之源。日久有怔忡腰折之患。極早圖之。
  • 5.《未刻本葉氏醫案》:「腰痛心悸。煩動則喘。少陰腎真不固。封蟄失司使然。切勿動怒。恐肝陽直升。擾絡失血。
▼ 展開更多

參苓白朮散

  • 1.《嬰童百問》:「_參苓白朮散_,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悸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嗽,此藥中和不

理中湯

  • 1.《嚴氏濟生方》:「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一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半夏各半兩;利多者,復用術;心悸者,加茯苓一兩;渴水者,倍術一兩;腹痛者,倍乾薑一兩;腹滿者,去朮加附子、厚朴各半兩;病退而不食者,加白豆蔻、橘紅、麥糵各半兩。
  • 2.《傷寒直指》:「傷寒結胸,以桔梗、枳殼煎服。不效,及諸吐利後,胸膈高,痞欲絕,急痛不可近者,加枳實、茯苓;若渴者,更加栝蔞根。霍亂後轉筋者,加煅石膏。臍上腎氣築動者,去朮加官桂。心悸者,加茯苓。渴欲飲水者,倍白朮。若寒者,添乾薑。腹滿者,去朮,加附子。

黃耆建中湯

  • 1.《經方實驗錄》:「初診,經停九月,咳嗆四月,屢醫未效。刻診脈象虛數,舌苔薄膩,每日上午盜汗淋漓,頭暈,心悸,胸悶,脅痛,腹痛喜按,食少喜嘔,夜寐不安,咳則並多涎沫。證延已久,自屬纏綿。擬先治其盜汗,得效再議。
  • 2.《醫學舉要》:「桂枝湯治表虛,倍芍藥加膠飴,名小建中湯,桂枝為和劑,建中為補劑也。故不特傷寒心悸而煩,及腹中急痛者宜之,即虛勞裡急,亡血失精等症,《金匱》與黃耆建中湯並用。又疸症篇云: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則知此湯為治虛勞之專劑。男子身黃便利,顯屬虛寒而非濕熱,故亦以此湯治之也。

黃連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霍亂、疝瘕,攻心腹痛,發熱上逆,心悸而欲嘔吐,以及婦人血氣痛,嘔而心煩,發熱頭痛者。」

黃連阿膠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久痢,腹中熱痛,心中煩而不得眠,或便膿血者。治痘瘡內陷,而熱氣熾盛,咽燥口渴,心悸煩躁,清血者。」
  • 2.《濕溫時疫治療法》:「不拘次數多寡,便見腰膝痠軟,耳鳴心悸,咽乾目眩,不寐多煩,或次數雖多,而胸腹不甚痛,或每痢後而煩困更增,掣痛反甚,飲食不思,速用豬膚湯合黃連阿膠湯,加茄楠香汁,甘鹹救陰,苦味堅腸。若虛坐努責,按腹不痛,一日數十度,小腹腰膂抽掣痠軟,不耐坐立。

白頭翁湯

  • 1.《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熱利下重而心悸者。」
  • 2.《藥徵》:「夫仲景用白頭翁者,特治熱利,而他無所見矣。為則按:若熱利渴而心悸,則用白頭翁湯也,加之血證,及急迫之證,則可用加甘草阿膠湯也。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然反於彼而含茯苓、朮、澤瀉,故有治冒眩、心悸、心下悸、肉瞤筋惕、小便不利之特能,是以本方能奏效於腦、神經、肌肉、心、腎、子宮等疾患也,腹證亦相酷似。然此證本因水毒停蓄,故腹部稍軟弱而胃內必有停水,且他體部亦得認為停水之候,此其別也。

麻黃湯

  • 1.《傷寒尋源》:「麻黃湯為發汗之重劑。投之不當。變逆非小。即宜發汗之劑。亦須相人之津液。若尺中遲者不可發汗。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淋家不可發汗。瘡家不可發汗。衄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汗家不可重發汗。俱在麻黃之禁例矣。然當發汗者。或疑畏而不發。

十全大補湯

  • 1.《雜病心法要訣》:「【注】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氣血兩虛,八珍湯。八珍者,即四君、四物也。若有氣乏色枯,毛髮脫落,自汗盜汗,心悸健忘,發熱咳嗽,吐血、衄血,食少肌瘦,泄瀉等證,則宜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也,人參養榮湯,即十全大補湯減去川芎,更加遠志、五味子、陳皮也。

小青龍湯

  • 1.《張卿子傷寒論》:「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甘草湯

  • 1.《祖劑》:「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又治傷寒,脈代,心悸動,危困者。
  • 2.《未刻本葉氏醫案》:「經事淋漓。帶下。下體怯冷。心悸。

逍遙散

  • 1.《廣瘟疫論》:「汗、下、清解後,頭痛心悸,四物湯去川芎,加丹皮、知母、黃柏,或歸脾湯、逍遙散並加生地、棗仁。凡頭痛見證混雜,難分表裡者,總以舌苔辨之。
  • 2.《古今醫統大全》:「_逍遙散_,治婦人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悸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漏下,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治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肢體羸瘦,漸成骨蒸。

四物湯

  • 1.《廣瘟疫論》:「汗、下、清解後,頭痛心悸,四物湯去川芎,加丹皮、知母、黃柏,或歸脾湯、逍遙散並加生地、棗仁。凡頭痛見證混雜,難分表裡者,總以舌苔辨之。

白虎湯


調胃承氣湯

  • 1.《醫學綱目》:「心悸而煩,若少陽汗後,譫語,胃不和煩悸者,《活人》用調胃承氣湯。(論見口苦。)若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宜小建中湯。(論見悸。)心煩而渴。(方論見渴。)

四逆湯

  • 1.《醫學綱目》:「少陰心悸者,四逆不可與也。心悸者,火懼水也,惟腎欺心,故為心悸者,是足經上手經也。若與四逆湯,變無形中惡候生矣。故先以甘草茯苓湯導其濕,次以四逆湯溫之者,為心悸全無,手經火令入足水也。心悸在濕未去,終至於斃,故不敢溫之,溫之則壞矣。

桂枝加附子湯

  • 1.《吳鞠通醫案》:「十七日,中風漏汗,兼之腎水上凌心,心悸腹痛,昨用桂枝加附子湯,諸症悉退。今左脈沉緩。右脈滑,表雖清而濁陰未退。議苓桂伐腎邪,歸茴溫衝脈,吳萸、半夏、生薑兩和肝胃,白芍以收陰氣,合桂枝而調營衛,加黃芩以清風化之熱。合諸藥為苦辛通法,此外感之餘,兼有下焦里證之治法也。

歸脾湯

  • 1.《廣瘟疫論》:「汗、下、清解後,頭痛心悸,四物湯去川芎,加丹皮、知母、黃柏,或歸脾湯、逍遙散並加生地、棗仁。凡頭痛見證混雜,難分表裡者,總以舌苔辨之。
  • 2.《不知醫必要》:「加生薑二片煎。寒加煨姜二大片,或加乾薑五七分。如心悸喜按,得食少愈,二便清利者,宜服歸脾湯,加石菖蒲七分。
  • 3.《醫學答問》:「有郁者,宜逍遙散;不能食者,胃氣虛而難受也,宜六君子湯;胃脘痛者,心悸怔忡喜按,宜歸脾湯或四君子,加柴胡、木香;停滯者,土虛不化也,宜枳朮丸;濕腫者,土不勝濕也,宜香砂六君子湯;痰者,土衰濕化也,宜六君子湯;嘈雜者,躁擾不安,得食暫已,氣促食少,中虛挾痰也,宜五味異功散。

小柴胡湯

  • 1.《醫學傳心錄》:「痊後又因勞食復,壯熱心悸痰氣促,還須溫膽(湯)配原方①,急服令人愈最速。發熱晝安而夜劇,名為邪熱入血室,牡丹(皮)生地(黃)柏(黃)連梔(子),知母當歸還可給。若還晝劇而夜安,知母(黃)連梔(子)地骨(皮)看。日夜潮熱俱不退,方加四物(湯)共梔(子)(黃)連。
  • 2.《蘭臺軌範》:「_小柴胡湯_,治少陽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腹痛心悸,頭汗出,舌上苔白。及婦人熱入血室等症。
  • 3.《大方脈》:「或咳渴,或腹痛,脅或硬疼心悸動,小柴胡湯是主方,加減更須隨證用。
  • 4.《醫宗必讀》:「脈結代,心悸,炙甘草湯。傷寒三四日,心悸而煩,小建中湯。汗發過多,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湯。心神不寧,怔忡不臥,安神丸。少陰病,厥逆,心下悸,四逆散加桂。飲水多而悸,雖有他邪,亦先治水,茯苓甘草湯。寒熱心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湯。少陽發汗,譫語悸動,小柴胡湯。

四逆散

  • 1.《傷寒直指》:「心悸動,似畏寒惕惕,陽氣內怯,營衛不能發越之狀,當以桂麻合當歸四逆散通之。)

茯苓飲

  • 1.《奉時旨要》:「患此者,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若誤認為痰火,則速其危矣。治宜七福飲及大補元煎,理陰煎之類。若心虛挾痰,則定志丸加半夏、橘紅。水停心悸者,外臺茯苓飲。寒痰停蓄者,薑朮湯。

酸棗仁湯

  • 1.《醫學妙諦》:「思慮煩勞,身心過動,風陽內擾則營熱。心悸驚怖,不寐,脅中動躍,治以酸棗仁湯。
  • 2.《王九峰醫案(二)》:「心為一身之主宰,所藏者神。曲運神機,勞傷乎心,心神過用,暗吸腎陰,木失敷榮,肝膽自怯,神不安舍,舍空則痰居之,心悸多疑,情志不適,腹中澎湃如潮,嚏則稍爽,心病波及肝膽,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皆是法程。擬阿膠雞子黃湯加味。然否清政。

越鞠丸


大半夏湯

  • 1.《廣瘟疫論》:「屢經清、下,嘔不止而舌無苔,多汗、心悸、萎倦者,中氣傷也,大半夏湯或六君子湯加白蔻。屢經清、下,倦怠異常,四肢漸冷者,乃清下太過而中寒也,理中湯甚至加附子。然此為治藥之法,非治疫之法也,宜詳察之

濟生腎氣丸


竹葉石膏湯

  • 1.《傷寒六書》:「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滿拘急,身雖熱,反欲拳,先宜甘草乾薑湯,後與小建中湯。動氣在右,下之,則津液竭,咽乾鼻燥,頭眩心悸,宜竹葉石膏湯。
  • 2.《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動氣在右,下之,則津液竭,咽乾鼻燥,頭眩心悸者,宜竹葉石膏湯。」

溫膽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藏真不固。陽浮失守。化風內煽。心悸不寐。火升氣逆。陰不能平。陽不能秘耳。
  • 2.《雜病廣要》:「夢遺為肝熱膽寒,以肝熱則火淫於外,魂不內守,故多淫夢失精。或時心悸,肥人多此,宜清肝,不必補腎,溫膽湯加人參、茯神、棗仁、蓮肉。(《醫通》)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金匱懸解》:「卒然嘔吐,心下痞悶,膈間有水,頭眩心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生薑、半夏,降逆而止嘔,茯苓泄水而消滿也。

桂枝甘草湯

  • 1.《傷寒括要》:「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此湯主之。汗多亡陽。則胸中氣怯。故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虛故喜按也。與桂枝之辛。入肺而益氣。甘草之甘。歸脾而緩中。
  • 2.《醫學入門》:「《難經》曰:脫陽者見鬼。無陽氣而見幽陰之鬼。傷寒汗過亡陽,其人必叉手自冒心胸而聾耳者,何也?蓋耳屬腎,陽氣盛則上通而聰,陽氣虛則下脫而聾。仲景云:少陰受病,胸脅滿而耳聾者是也。宜芍藥附甘湯、黃耆建中湯救之。心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撮空神昏者,陶氏升陽散火湯。
  • 3.《皇漢醫學》:「本方證因發汗過多,亡失體液,變為虛證,故腹部見軟弱無力。然尚未陷於陰證,故有熱狀而無寒狀,且上衝急迫,心悸亢進頗劇,脈促疾而心臟及心下部現悸動,腹部之大動脈搏動亦甚,較桂枝去芍藥湯證之脈促胸滿,其上衝急迫更為高度,然此心悸亢進異於實證,以不伴血壓之升騰為常。
  • 4.《尚論後篇》:「昧者不解閉汗之意,凡是病者俱用桂枝湯發汗,若與中風自汗者合,效如桴鼓,因見其取效而病愈,則曰此桂枝發出汗也,遂不問傷寒無汗者亦與桂枝湯,誤之甚矣!故仲景言無汗不得服桂枝,是閉汗孔也。又曰:發汗多,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是亦閉汗孔也。
  • 5.《醫宗必讀》:「汗後脈洪數,煩渴,五苓散。汗後脹滿,厚朴生薑人參湯。汗過多,心悸發顫,桂枝甘草湯。汗後惡寒,表虛也,脈細,神倦,芍藥甘草附子湯。太陽汗出不解,發熱,心悸,肉瞤,真武湯。汗後身痛,脈沉,桂枝加芍藥人參湯。汗後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痛,下利惡寒,四逆湯。
▼ 展開更多

三黃湯

  • 1.《備急千金要方》:「上五味㕮咀,以水五斗,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心中熱加大黃半兩,脹滿加枳實六銖,氣逆加人參,心悸加牡蠣,渴加栝蔞各十八銖,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取汗為效。心熱,加大黃半兩;脹滿,加枳實一分;氣逆,加人參三分;心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寒,加附子一枚,炮熟入。
  • 3.《千金翼方》:「上五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心中熱,加大黃半兩;腹滿加枳實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心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三分;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此仲景方,神秘,不傳。
  • 4.《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不以時候服,取汗為效。心熱,加大黃半兩。氣滿,枳實一分。氣逆,人參三分。心悸,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寒,加附子一枚炮,煎熟入。

茯苓甘草湯

  • 1.《傷寒論類方》:「汗出不止,則亡陽在即,當與以真武湯;其稍輕者,當與以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更輕者,則與以此湯。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鉦之,故真武則佐以附子回陽;此二方,則以桂枝甘草斂汗,而茯苓則皆以為主藥。此方之義,不了然乎?觀下條心悸,治法益明。

二陳湯

  • 1.《大方脈》:「_二陳湯_,治諸痰飲,咳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惟與燥痰不相宜。
  • 2.《濟陽綱目》:「_二陳湯_,治痰飲為患,或嘔逆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食生冷,飲酒過度,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 3.《醫通祖方》:「治寒涎沃膽,膽寒肝熱,心悸,不眠,短氣,噁心,耳鳴,目眩,四肢浮腫。
  • 4.《醫方選要》:「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胃脘不快,或因食生冷,或飲食過多,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 5.《古今醫統大全》:「(《和劑》)_二陳湯_,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飲酒過多,脾胃不和,此效。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廣瘟疫論》:「屢經清、下,嘔不止而舌無苔,多汗、心悸、萎倦者,中氣傷也,大半夏湯或六君子湯加白蔻。屢經清、下,倦怠異常,四肢漸冷者,乃清下太過而中寒也,理中湯甚至加附子。然此為治藥之法,非治疫之法也,宜詳察之

人參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年五十餘,患胸痹,飲食無味,身體尪羸,半歲許不愈。余診之,心下痞硬,心悸,小便少,即作人參湯及三黃丸使飲之,二十餘日未見其效。病者欲速,乃更他醫。醫視之,率爾灸臍旁,忽心腹切痛,下利數十行,臭穢不可近,殆至欲死。於是復召,余乃以大承氣湯下之。

附子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年五十餘,患胸痹,飲食無味,身體尪羸,半歲許不愈。余診之,心下痞硬,心悸,小便少,即作人參湯及三黃丸使飲之,二十餘日未見其效。病者欲速,乃更他醫。醫視之,率爾灸臍旁,忽心腹切痛,下利數十行,臭穢不可近,殆至欲死。於是復召,余乃以大承氣湯下之。

左金丸

  • 1.《醫方簡義》:「加桂圓肉五枚。○如虛風眩暈者。加煨天麻(一錢)○氣滯腹痛。加延胡索(三錢)天仙藤(一錢)○脘痞心痛者。加琥珀(一錢)丹參(三錢)左金丸(八分)赤小豆(一錢)○嘔者加梔子(三錢)半夏曲(二錢)左金丸(七分)○心悸者。加桂枝(一錢)姜半夏(二錢)○如經先腹痛者。

桂枝去芍藥湯

  • 1.《皇漢醫學》:「本方證因發汗過多,亡失體液,變為虛證,故腹部見軟弱無力。然尚未陷於陰證,故有熱狀而無寒狀,且上衝急迫,心悸亢進頗劇,脈促疾而心臟及心下部現悸動,腹部之大動脈搏動亦甚,較桂枝去芍藥湯證之脈促胸滿,其上衝急迫更為高度,然此心悸亢進異於實證,以不伴血壓之升騰為常。

加味逍遙散

  • 1.《未刻本葉氏醫案》:「五志內燔。心悸舌糜。宜存陰泄陽。第脈弦澀。不宜過於苦寒。

玉液湯

  • 1.《古今醫統大全》:「(嚴氏)_玉液湯_,治七情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昏運,心悸眉痛。

四君子湯

  • 1.《醫方集解》:「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陳皮,名溫經益元散(節庵):治汗後頭眩心悸,筋惕肉瞤,或汗出不止,及下後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太陽宜汗,汗多則亡陽,故有眩悸瞤惕之證;陽明宜下,下多亡陰,故有下利身痛之證。)十全大補加防風為君,再加羌活、附子、杜仲、牛膝,名大防風湯:治鶴膝風。
  • 2.《成方切用》:「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陳皮,名溫經益元散。(節庵)治汗後頭眩心悸,筋惕肉瞤,或汗出不止,或下後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太陽宜汗,汗多則亡陽,故有眩悸瞤惕之證。陽明宜下,下多則亡陰,故有下利身痛之證。)

人參養榮湯

  • 1.《雜病心法要訣》:「【注】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氣血兩虛,八珍湯。八珍者,即四君、四物也。若有氣乏色枯,毛髮脫落,自汗盜汗,心悸健忘,發熱咳嗽,吐血、衄血,食少肌瘦,泄瀉等證,則宜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也,人參養榮湯,即十全大補湯減去川芎,更加遠志、五味子、陳皮也。
  • 2.《羅氏會約醫鏡》:「_人參養榮湯_,治脾肺俱虛,寒熱自汗,心悸食少,身倦神昏等症。

八珍湯

  • 1.《雜病心法要訣》:「【注】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氣血兩虛,八珍湯。八珍者,即四君、四物也。若有氣乏色枯,毛髮脫落,自汗盜汗,心悸健忘,發熱咳嗽,吐血、衄血,食少肌瘦,泄瀉等證,則宜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也,人參養榮湯,即十全大補湯減去川芎,更加遠志、五味子、陳皮也。

天王補心丹

  • 1.《廣瘟疫論》:「至若屢經汗、下、清理,二便已清利,胸腹無阻滯,六脈虛散、結、代、微弱而譫語者,陰陽兩虛,神無所倚也。虛在上焦,必心悸、神倦,生脈散加棗仁、天王補心丹。虛在中焦,必面色萎黃,四肢倦怠,歸脾湯。虛在下焦,必耳聾、目直視,六味地黃湯加遠志、五味、龍骨、茯神。
  • 2.《續名醫類案》:「老僧悟庵心悸善恐,遍服補心養血之藥不應,天王補心丹服過數斤,驚悸轉增,面目四肢微有浮腫之狀,求張治。察其形肥白不堅,診其脈濡弱而滑,此氣虛,痰飲浸漬於膈上也。以導痰湯稍加參、桂通其陽氣,數服而悸恐悉除。更以六君子加桂,水泛作丸,調補中氣而安。(雄按:此證最多,世皆誤治。)
  • 3.《古今醫統大全》:「(《道藏》)_天王補心丹_,治心腎兩虛,水火不濟,致夜不寐,心悸口乾,煩躁不定。此治本之要藥也。(二方並見虛損門。)
  • 4.《生生寶錄》:「_天王補心丹_(古),治心悸。
  • 5.《王九峰醫案(二)》:「心為一身之主宰,所藏者神。曲運神機,勞傷乎心,心神過用,暗吸腎陰,木失敷榮,肝膽自怯,神不安舍,舍空則痰居之,心悸多疑,情志不適,腹中澎湃如潮,嚏則稍爽,心病波及肝膽,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皆是法程。擬阿膠雞子黃湯加味。然否清政。

保和丸

  • 1.《三家醫案合刻》:「脈右弦左濡,秋涼宿飲上泛,咳嗆入夜,著枕欲寐,氣衝胃脘,心悸震動,必欲起坐。仲景論脈篇弦為飲,背寒為飲,當治飲,不當治咳。飲屬陰邪,乘暮夜竅發。金匱法中,每以通陽滌飲,與世俗僅以肺藥疏降迥異,用小青龍減麻辛法。

都氣丸


復脈湯

  • 1.《瀕湖脈學》:「《經》曰:代則氣衰。滑伯仁曰:若無病,羸瘦脈代者,危脈也。有病而氣血乍損,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 2.《目經大成》:「氣血虛衰,真元不能繼續。脈止,心悸,目昏,不自安。用參、草、大棗者,補可去弱。用生薑、肉桂者,溫則生陽。阿膠、黑麻,所以滋陰續絕;地黃、麥冬,所以寧神正視。
  • 3.《軒岐救正論》:「有病而氣血乍損。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 4.《三指禪》:「(結促止無常數,或二動一止,或三五動一止即來。代脈之止有常數,必依數而止,還入尺中,良久方來。滑伯仁曰:「若無病羸瘦,脈代者危。」有病而氣不能續者,代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 5.《千金翼方》:「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心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二十一日死方:
▼ 展開更多

生脈散

  • 1.《廣瘟疫論》:「此證必得之屢經汗、下,或兼多汗、心悸、耳聾,急宜大劑六味合生脈散加牛膝、枸杞,或可百救一、二。
  • 2.《廣瘟疫論》:「若揉按作響者,痰水結於中焦,脾胃受困,津液不能上潮,改用平胃、二陳溫燥之劑即愈。又腎陰竭涸,愈下愈亡其陰,燥苔不回,目無神,耳聾,心悸,腰萎,再下必死,宜六味地黃湯合生脈散。至無苔而燥,須辨其色。正赤或深紫,熱歸心包,血分熱極,石膏、知母、黃連、犀角、羚羊角、牛黃為主。
  • 3.《廣瘟疫論》:「至若屢經汗、下、清理,二便已清利,胸腹無阻滯,六脈虛散、結、代、微弱而譫語者,陰陽兩虛,神無所倚也。虛在上焦,必心悸、神倦,生脈散加棗仁、天王補心丹。虛在中焦,必面色萎黃,四肢倦怠,歸脾湯。虛在下焦,必耳聾、目直視,六味地黃湯加遠志、五味、龍骨、茯神。

清骨散

  • 1.《醫學心悟》:「治肝經血虛,煩躁,口渴,胸脅刺痛,頭眩,心悸,頰赤,口苦,發熱盜汗,食少嗜臥。又治女人經血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並治室女經閉,痰嗽潮熱,肌瘦勞熱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