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黃連阿膠湯
方劑名稱:黃連阿膠湯 更多圖表
拼音名稱:HUANG LIAN E JIAO TANG
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春溫內陷,赤痢傷陰。
現代應用於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症、諸出血症,肺炎、腸炎、丹毒、猩紅熱、腦膜炎、腦溢血、高血壓,乾癬、皮膚搔癢症。
現代應用於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症、諸出血症,肺炎、腸炎、丹毒、猩紅熱、腦膜炎、腦溢血、高血壓,乾癬、皮膚搔癢症。
傳統服藥法:
黃連5-10 黃芩10 白芍10 阿膠15g 雞蛋黃2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適用於內熱血虛,心悸、心煩而不能安臥之證。本方有少陰病的瀉心湯之稱,意即用於虛證的瀉心湯證。方中黃連、黃芩原為瀉心湯的基礎藥,因證已虛故無大黃,而加入阿膠、白芍、雞子黃。為心腎血虛而設,芍藥補血和陰並收歛心腎;阿膠補血滋陰兼調和血行;雞子黃則補腎益心。諸藥合用,共奏滋體液,祛內熱,除心煩之功。
《傷寒論》經方條文:
- 傷寒論(宋本)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一云三挺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阿膠湯, 出處:《鎬京直指》卷二。 組成:川連1錢,中生地5錢,炙甘草8分,炒地榆3錢,阿膠珠3錢,炒黃芩2錢,當歸6錢,生白芍5錢。 主治:春溫內陷,赤痢傷陰。
黃連阿膠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二。 組成:黃連1錢(炒),阿膠(炒)1錢,木香7分,乾薑(炒)5分,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炙草5分,烏梅3個。 主治:清熱和胎。主治:妊娠痢久不止。
黃連阿膠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黃連4兩,黃芩2兩,芍藥2兩,雞子黃2枚,阿膠3兩(1雲3挺)。 主治:扶陰散熱,降火引元。主治:少陰病,心中煩,不得卧;邪火內攻,熱傷陰血,下利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豬膚湯合黃連阿膠湯加茄楠香汁方
相似度 88%
阿膠黃連湯
相似度 80%
止經丸
相似度 66%
柏公湯
相似度 66%
雞子黃連膏
相似度 66%
黃連阿膠二味丸
相似度 66%
加減黃連阿膠湯
相似度 66%
安胎止痛湯
相似度 60%
小阿膠丸
相似度 57%
黃芩黃連甘草湯
相似度 57%
瀉心湯
相似度 57%
乾葛黃芩黃連湯
相似度 57%
黃連苦參湯
相似度 57%
聚金丸
相似度 57%
三黃朱砂煎
相似度 57%
黃連清膈丸
相似度 57%
酒煎飲
相似度 57%
加味三補丸
相似度 57%
三黃調經湯
相似度 57%
芩連二陳湯
相似度 57%
芩朮湯
相似度 57%
洗瘡湯
相似度 57%
三黃瀉心湯
相似度 57%
去積阿膠丸
相似度 57%
黃葉湯
相似度 57%
黃鍾丸
相似度 57%
柏皮湯
相似度 57%
三黃瀉心丸
相似度 57%
雞屎礬丸
相似度 57%
神驗黃連丸
相似度 57%
三味黃連湯
相似度 57%
抑心清肺丸
相似度 57%
五色丸
相似度 57%
清熱安胎飲
相似度 54%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