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越鞠丸
方劑名稱:越鞠丸 更多圖表
拼音名稱:Yue Ju Wan
出處典籍: 丹溪心法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鬱證(六鬱:氣 血 痰 火 食 濕),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噁心嘔吐,飲食不消化食積,行氣解鬱之用。
現代運用於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膽石症、膽囊炎、肝炎、肋間神經痛、痛經、月經不調等辨證屬「六鬱」者。
李氏用本方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68例,獲得滿意療效。基本方:香附、梔子、川芎、蒼朮、神曲各12g,加大黃log,三七粉3g(沖服),隨證加減。每日1劑,分3次,飯前20分鐘服。忌冷、辣食物2個月,6劑為1個療程,治療中停服其他藥物。結果:治癒 198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93.65%.[李志謙,等.越鞠丸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68例。山東中醫雜誌 1996;15(2):67]
現代運用於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膽石症、膽囊炎、肝炎、肋間神經痛、痛經、月經不調等辨證屬「六鬱」者。
李氏用本方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68例,獲得滿意療效。基本方:香附、梔子、川芎、蒼朮、神曲各12g,加大黃log,三七粉3g(沖服),隨證加減。每日1劑,分3次,飯前20分鐘服。忌冷、辣食物2個月,6劑為1個療程,治療中停服其他藥物。結果:治癒 198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93.65%.[李志謙,等.越鞠丸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68例。山東中醫雜誌 1996;15(2):67]
傳統服藥法:
蒼朮、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解諸郁。
上為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上為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證乃因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所致氣、血、痰、火、濕、食六郁之證。六郁之中以氣郁為主。氣郁而肝失條達,則見胸膈痞悶;氣郁又使血行不暢而成血郁,故見胸脅脹痛;氣血郁久化火,則見噯腐吞酸吐苦之火郁;氣郁即肝氣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氣滯,運化失司,升降失常,則聚濕生痰,或食滯不化而見惡心嘔吐。反之,氣郁又可因血、痰、火、濕、食諸郁導致或加重,故宜行氣解郁為主,使氣行則血行,氣行則痰、火、濕、食諸郁自解。
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氣解郁為君藥,以治氣郁;川芎辛溫入肝膽,為血中氣藥,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氣解郁;梔子苦寒清熱瀉火,以治火郁;蒼朮辛苦性溫,燥濕運脾,以治濕郁;神曲味甘性溫入脾胃,消食導滯,以治食郁,四藥共為臣佐。因痰郁乃氣滯濕聚而成,若氣行濕化,則痰郁隨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晶,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丹溪立方原義:「凡郁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調理中焦而升降氣機。然臨證難得六郁並見,宜「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應視何郁為主而調整其君藥並加味運用,使方證相符,切中病機。本方的配伍特點:以五藥治六郁,貴在治病求本;諸法並舉,重在調理氣機。
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氣解郁為君藥,以治氣郁;川芎辛溫入肝膽,為血中氣藥,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氣解郁;梔子苦寒清熱瀉火,以治火郁;蒼朮辛苦性溫,燥濕運脾,以治濕郁;神曲味甘性溫入脾胃,消食導滯,以治食郁,四藥共為臣佐。因痰郁乃氣滯濕聚而成,若氣行濕化,則痰郁隨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晶,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丹溪立方原義:「凡郁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調理中焦而升降氣機。然臨證難得六郁並見,宜「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應視何郁為主而調整其君藥並加味運用,使方證相符,切中病機。本方的配伍特點:以五藥治六郁,貴在治病求本;諸法並舉,重在調理氣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因虛引起的鬱症不適用
相同名稱方劑:
越鞠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蒼朮、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 主治:解諸鬱。主治:六鬱。
越鞠丸, 出處:《女科切要》卷二。 組成:香附、山梔、半夏、神曲、川芎、郁金、膽草。 主治:婦女思想無窮,所欲不遂,帶脈不約,發爲白淫。
越鞠丸, 出處:《口齒類要》。 組成:蒼朮(炒)、神曲(炒)、香附子、山楂、山梔(炒)、撫芎、麥芽(炒)各等分。 主治:六鬱牙齒痛,口瘡,或胸滿吐酸,飲食少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火郁越鞠丸
相似度 90%
清中蠲痛湯
相似度 83%
食郁越鞠丸
相似度 83%
秘丹
相似度 80%
熱郁湯
相似度 80%
解毒六郁丸
相似度 76%
香砂達郁湯
相似度 76%
散郁丸
相似度 75%
附梔煎
相似度 75%
氣郁湯
相似度 75%
五郁湯
相似度 72%
蒼梔丸
相似度 72%
痰郁湯
相似度 72%
食郁湯
相似度 71%
沈氏止衄丹
相似度 66%
痰火越鞠丸
相似度 66%
加味越鞠丸
相似度 66%
家傳枳朮越鞠丸
相似度 66%
星芎丸
相似度 66%
拔去病根丸
相似度 66%
開郁導氣湯
相似度 62%
越鞠湯
相似度 62%
清郁散
相似度 62%
開胃通滯湯
相似度 62%
抑肝清氣飲
相似度 62%
異功散
相似度 61%
托裏越鞠湯
相似度 61%
平木湯
相似度 61%
加味六郁湯
相似度 58%
清郁二陳湯
相似度 58%
六郁湯
相似度 58%
曲附丸
相似度 57%
芎附飲
相似度 57%
香茗散
相似度 57%
加味二陳湯
相似度 57%
舒郁丸
相似度 57%
引方六郁湯
相似度 57%
婦寶丸
相似度 57%
點頭散
相似度 57%
連蘿丸
相似度 57%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