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湯

Huang L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心經 17%
肺經 17%
胃經 16%
肝經 11%
腎經 7%
膀胱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連湯」,由桂枝、甘草、大棗、半夏、乾薑、黃連、人參七味藥材組成,用於調理寒熱,和胃降逆,適用於慢性膽囊炎,腹瀉,胃痛,胎動不安等症狀。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黃連湯」由桂枝、甘草、大棗、半夏、乾薑、黃連、人參七味藥材組成,具有調理寒熱,和胃降逆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膽囊炎,腹瀉,胃痛,胎動不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鷹爪黃連7莖(去毛節),杏仁7粒(去皮尖),北棗7枚(大棗)。上用新瓦盆存貯,入水八分,以紙覆蓋,慢火熬,存三分,放地上去火毒,候冷,存在湯瓶上,蒸溫不要熱。
病者仰臥,令人滴藥汁在眼尖角近鼻者,候口中有苦味,即是藥透。如未知苦,則一面滴數次即安。

相關疾病


上腹胃脘痛在晚上或夜間會發熱心胸煩熱大便出血下腹部痛右下腹側部痛身體發熱四肢冰冷痔瘡肚臍周圍腹痛手腳冰冷手心腳心發熱發燒腦鳴幼兒痿證嘔吐肛門裂肺結核胰臟炎結膜炎消化不良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湯, 出處:《廣嗣紀要》卷十三。 組成:黃連3錢,甘草1錢。 主治:妊婦兒在腹中哭。

黃連湯, 出處:《誠書》卷十一。 組成:黃連、烏梅、天花粉、杏仁、蓮肉、茯苓。 主治:疳渴。

黃連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黃連、麥冬、當歸、黃柏、黃芩、黃耆、生地黃。 主治:痘疹發熱,自汗多。

黃連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黃芩、黃連、赤芍、生地、木通、枳殼、甘草、當歸梢、人參。 主治:疹毒發熱滯下。

黃連湯, 出處:《保命集》卷中。 組成:黃連(去須)半兩,當歸半兩,甘草2錢(炙)。 主治:濕毒下血,大便後下血,腹中不痛。濕毒便血,不痛,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豆汁。

黃連湯,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黃連1錢,山梔1錢,生地黃1錢,麥門冬(去心)1錢,當歸1錢,芍藥1錢,薄荷5分,犀角5分,甘草5分。 主治:心火舌上生瘡,或舌上腫,燥裂,或舌尖出血,或舌硬。木舌。由心脾熱壅,舌腫粗大,漸漸硬塞滿口,氣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