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3)

回本書目錄

(3)

1. 痰飲

痰飲者,水濕之別名也。脾無濕不生痰,水道清則飲不作。痰清而不膠者,胃陽不足以行水也**(宜溫中、理中湯。痰黃而膠,喜生冷者,火旺而津枯也(宜雞子黃連湯)。痰白、痰青、痰咸,皆由於陽不足(宜溫、宜補)。痰臭、痰吐如絲不斷,痰結如砂石者,皆由於陰虧火旺(宜五味子湯養血湯)**。

白話文:

痰飲是水濕的別名。脾臟沒有濕氣就不會產生痰,水液流動通暢就不會產生飲。

痰清稀不黏稠: 胃陽不足,無法運行水液。(可服用溫中湯、理中湯)

痰黃稠黏,喜歡吃生冷食物: 陽氣旺盛,津液不足。(可服用雞子黃連湯)

痰白、痰青、痰鹹: 都是因為陽氣不足。(可溫補)

痰臭、痰如絲狀不斷,痰結塊像砂石: 都是因為陰液虧損,陽氣旺盛。(可服用五味子湯、養血湯)

《金匱》列五飲之名,亦當熟看。

2. 咳嗽

咳而兼發熱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龍、麻黃湯之類)。咳而不發熱身痛,飽悶噯腐臭者,飲食為病也,亦間有發熱者(宜平胃散加麥、曲)。咳而身大熱,喜極熱湯,唇舌青白者,元陽外越,陰氣上乾清道也(宜吳萸四逆湯。咳而身如瓮中,欲飲熱者,肺為寒痰閉塞也(宜苓桂術甘湯加細辛乾薑五味子。咳而口乾喜冷飲,二便不利者,肺為火逼也(宜瀉白散中加蘇葉、桅子)**。

白話文:

咳嗽同時發燒、身體疼痛:這是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可用小青龍湯或麻黃湯等中藥方劑治療。

咳嗽但沒有發燒或身體疼痛,伴有飽脹、打嗝有酸腐臭味 :這是因飲食不當引起的咳嗽,偶爾也會出現發燒的症狀,可以用平胃散加入麥芽、神曲治療。

咳嗽同時身體發高燒,喜歡喝極熱的湯,嘴脣和舌頭發青發白 :這是由於元陽外越,陰氣上升導致的咳嗽,可以用吳萸四逆湯治療。

咳嗽時感覺身體像在甕中,想要喝熱飲 :這是由於肺部被寒痰阻塞造成的咳嗽,可以用苓桂術甘湯加入細辛、乾薑、五味子治療。

咳嗽時口乾、喜歡喝冷飲,小便和大便不通暢 :這是由於肺部被火熱逼迫引起的咳嗽,可以用瀉白散加入蘇葉、桅子治療。

乾咳而無痰者,肺燥血虛也**(宜補血湯合黑薑甘草湯,加五味子)。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陽不運也(宜理中加砂、半、吳萸、茯苓)**。咳症雖多,總以陰、陽兩法辨之即可。

白話文:

**乾咳無痰:**是由於肺部乾燥、氣血不足造成的 (建議使用補血湯搭配黑薑甘草湯,並加入五味子)

**咳出大量痰液:是由於脾臟機能不佳引起的 ** (建議使用理中湯,並加入砂仁、半夏、吳茱萸、茯苓)

雖然咳嗽症狀有很多種,但總的來說,可以用陰陽兩法來辨別。

3.

喘而發熱、身疼者,寒邪閉塞肺竅也**(宜麻黃湯倍麻)。喘而不發熱、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氣上騰也(宜潛陽丹)。喘而身大熱,面赤如硃,口不渴,唇、舌青、白者,元陽外越也(宜吳萸四逆湯)**。

白話文:

氣喘伴隨發燒、身體疼痛:

原因: 寒邪阻滯肺部,導致肺氣鬱滯。

治療: 使用麻黃湯,加倍麻黃的用量。

氣喘但不發燒、身體疼痛:

特徵: 舌頭發青、小便和大便通暢。

原因: 元氣上逆。

治療: 使用潛陽丹。

氣喘且身體發熱嚴重:

特徵: 臉色鮮紅如硃砂、口不渴、嘴脣和舌頭發青或發白。

原因: 元陽外泄。

治療: 使用吳茱萸四逆湯。

4. 嘔吐

嘔吐水谷,尚欲飲冷者,熱隔於中也**(宜黃連生薑湯。嘔吐而欲飲極熱者,寒隔於中也(宜理中加吳萸)。嘔吐身熱頭痛者,挾外感也(宜桂枝湯生薑、加吳萸)。嘔吐身大熱而無外感,尚欲飲熱者,脾陽外越也(宜附子理中加吳萸)**。凡吐症發熱者多,因吐氣機向外,故身亦發熱,以身不痛為據。

白話文:

嘔吐食物,還想喝冷水:胃中過熱**(建議服用黃連生薑湯)**。

嘔吐而想喝很熱的水:胃中過寒** (建議在理中湯中加入吳茱萸)**。

嘔吐、發熱、頭痛:同時感染外邪** (建議服用桂枝湯,加倍生薑,再加入吳茱萸)**。

嘔吐、發高燒但沒有外感,還想喝熱水:脾陽外泄** (建議在附子理中湯中加入吳茱萸)**。

一般而言,嘔吐症狀伴有發熱很常見,因為嘔吐會使氣機向外,所以身體也會發熱。但如果身體不疼痛,則為判斷要點。

5. 雜問

問曰: 吐血一症,其陽虛乎?其陰虛乎?

答曰:吐血一症,其要有三:有陽虛者,有陰虛者,有因外邪阻滯者,不可不知,亦不可不辨也。夫人身不外氣、血兩字,氣為陽,天也、夫也;血為陰,地也、妻也。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陰、陽自然之定理,氣、血相依而行,氣法乎上,血法乎下,流通無滯,均平不偏,何吐血之有乎?至於吐血,乃氣機之逆也。陽虛之逆血者,緣由陽氣衰弱,不能統血,陰氣太旺,勢必上僭,漸乾清道,以致外越,如今之懦弱丈夫,不能約束其妻也。陰虛之逆血者,由於陽氣獨旺,陽氣過旺,勢必上沖,沖之過節,血亦因而外越,如今人之丈夫酷烈,而妻不敢安其室也。外邪阻滯之逆血者,或因風、寒之邪,阻其升、降之氣機,而循行經絡之血液,失其常度,或留胸膈,或停胃口,一觸即發,血故外越。如溝渠之水,流行自如,忽從中閘定,上流欲下之水,勢必逆行上涌,亦氣機自然之理也。又曰:吐血三要,已得聞矣,敢問三要之症,如何辨認?如何施治?曰:凡陽虛吐血之人,言語無神,脈息無神,面色無神,氣衰力竭,困倦喜卧,不思飲食,咳多清痰,又須審察上、中、下三部,何處病情獨見,便可按法治之也。法宜辛甘化陽之品,調其中土,扶其元陽,如甘草乾薑湯、理中、建中之類。陰虛吐血之人,言語有神,面色有神,脈息有神,吐雖多不覺其病,咳多膠粘之痰,又貴察其上、中、下三部,何處病形獨現,便可識其臟腑之偏,而用藥自有據也。法宜苦甘化陰之品,如瀉心湯導赤散雞子湯(即《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之類。風寒阻滯而吐者,必現發熱、頭疼、身痛,脈浮或緊,看定提綱,按法治之。法宜升散清涼為主,如桂枝麻黃葛根湯之類。桂、麻、建中、理中、甘草諸方,見陽虛門;瀉心、導赤、雞子諸方,見陰虛門。

白話文:

回答者說:吐血有三大成因:陽虛、陰虛和外邪阻滯。這三者必須瞭解,也必須分辨清楚。人體的運作不外乎氣血兩字,氣為陽,代表天和丈夫;血為陰,代表地和妻子。男子應居於外,女子應居於內,這是陰陽自然的定律,氣血相依而行,氣屬於上,血屬於下,運行通暢無滯,均衡不偏,怎麼會吐血呢?至於吐血,那是氣機逆亂的緣故。

陽虛逆血: 是因為陽氣衰弱,不能統領血液,陰氣過旺,勢必上侵,逐漸侵乾清道,導致外溢,就像懦弱的丈夫無法約束自己的妻子一樣。

陰虛逆血: 是因為陽氣過旺,陽氣過旺,勢必上衝,衝擊過度,血液也因此外溢,就像暴戾的丈夫,妻子不敢安居在家一樣。

外邪阻滯逆血: 可能是因為風寒之邪阻礙氣機升降,而沿經絡流動的血液失去常態,或滯留胸膈,或停留在胃口,一觸即發,血液因此外溢。就像水渠的水,原本流通自如,突然中間被堵塞,上游想要流下的水,勢必逆行上湧,這也是氣機自然運行之道。

再說:吐血有三要,已經請教過了,敢問三要的症狀,如何辨認?如何治療?回答者說:凡是陽虛吐血的人,言語無力,脈息無力,面色無力,氣衰力竭,睏倦喜臥,不想飲食,咳嗽多清痰,還需要審查上、中、下三部,哪一處病情特別明顯,就可以依法治療。適合使用辛甘化陽的藥物,調和中土,扶助元陽,例如甘草乾薑湯、理中湯、建中湯等。

陰虛吐血的人,言語有神,面色有神,脈息有神,吐血雖多也不覺得病情嚴重,咳嗽多黏稠的痰,也需要察看上、中、下三部,哪一處病形特別明顯,就可以知道臟腑偏性,而用藥自然有據。適合使用苦甘化陰的藥物,例如瀉心湯、導赤散、雞子湯(即《傷寒論》中的黃連阿膠湯)等。

風寒阻滯而吐的人,一定會發燒、頭痛、身痛,脈象浮或緊,找出主要病因,依法治療。適合使用升散清涼的藥物為主,例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等。

桂、麻、建中、理中、甘草等方,見於陽虛類;瀉心、導赤、雞子等方,見於陰虛類。

葛根

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甘草二錢,芍藥一錢桂枝二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

白話文:

葛根 60 克 麻黃 45 克 甘草 30 克 芍藥 15 克 桂枝 30 克 生薑 45 克 大棗 3 顆

古方分兩太重,取其直達太陽膀胱之經輸,而祛邪早出也。若用以治吐血,務要果真有太陽病,項背几几,無汗惡風,與陽明合病,下利方可,不然未可輕試也。今改用分兩,從俗之意,亦當察病輕重,再為酌量。

白話文:

古方藥物分量較重,目的是為了讓藥物直接到達太陽經和膀胱經,以便及時驅除邪氣。如果用來治療吐血,一定要確定是太陽經病症,患者有項背痠痛、無汗惡風,並與陽明經病症同時並發,同時有大便稀溏的症狀,纔可以使用。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則不可輕易嘗試。現在改用調整分量的方式,符合近代習慣,但也應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再做斟酌。

用藥意解

按葛根湯一方,乃肌、表兩解之方,亦太陽、陽明合解之方也。夫風寒之邪,一從肌腠而入,則為桂枝湯症,一從膚表而入,則為麻黃湯症,今以桂枝湯加麻黃、葛根,是從肌腠以達膚表,俾邪直出。太陽與陽明接壤,太陽之邪已在經輸,逼近陽明,此刻陽明不病亦病也。去太陽之邪,即所以救陽明也。

白話文:

根據《葛根湯》這個方劑,它既能解除肌表兩方的問題,也能同時解除太陽經和陽明經的問題。

當風邪寒邪從肌膚腠理進入時,就會產生桂枝湯的症狀;從皮膚表面進入時,就會產生麻黃湯的症狀。現在用桂枝湯加上麻黃和葛根,就是從肌腠通達皮膚表面,讓邪氣直接出去。

太陽經和陽明經交界的地方,太陽經的邪氣已經在經絡中流動,逼近陽明經,此時陽明經雖然還沒有生病,但也會感到不適。去除太陽經的邪氣,同時也能救治陽明經的問題。

師取葛根,乃三路進剿之法,葛根為陽明之主藥,用之以截陽明之路,而邪不敢入,又能鼓胃氣上騰,足以助桂、麻發散祛邪之力,是以攻無不勝,戰無不克也。吐血門中,罕用此方,此方原不治此病,設有因風、寒閉塞,以致吐血,兼見項背几几,自汗惡寒者,此方亦未始不可用也。

白話文:

葛根這個方子,是中醫內科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劑,它採用三路進攻的策略。葛根是陽明經的代表藥物,用它來截斷陽明經的道路,讓邪氣無法入侵。同時,葛根還能提振胃氣,將胃中的氣往上輸送,幫助桂枝和麻黃等藥物發散邪氣。因此,葛根這個方子攻無不勝,戰無不克。

在吐血的治療中,中醫很少使用葛根這個方劑,因為葛根原本不是治療吐血的藥物。但是,如果吐血是因為風寒閉塞造成的,而且還同時出現項背僵硬、自汗惡寒等症狀,這個方劑也可以使用。

【闡釋】本條論吐血有三因,即陽虛、陰虛、與外邪阻滯,並各就其病理、病象、治則及方藥,詳加論列,明白切實,易於遵循,無煩細說。惟現今獨重陰虛,一見血出,紅光遍地,皆謂之火。處方用藥,舉半都是六味地黃湯生地四物湯,以及炒荊芥藕節、茅根、茜草、仙鶴草大黃蒲黃之類,專主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白話文:

這一段論述中指出吐血有三個原因:陽氣虛弱、陰血虛損和外邪阻滯。文中詳細地討論了每種類型的病理、症狀、治療原則和藥方,條理清晰,易於理解和遵循,不需要再作贅述。

然而,目前臨牀上往往過分重視陰虛。只要看到出血,無論血色如何,都認為是火氣上炎。在處方用藥時,常常使用六味地黃丸、八珍散、炒荊芥、藕節、茅根、茜草、仙鶴草、大黃、蒲黃等藥物,主要目的在於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近代名醫曹穎甫指出用涼藥之害,謂:“人之一身,惟血最熱,少年血盛則耐寒,老年血衰則畏寒,血虛故也。婦人血敗,雖當盛暑,亦必寒戰,此其明驗也。故無論吐血、衄血、便血及婦人崩漏,其體必屬虛寒。至於亡血而身熱,則里陰不能抱陽,陽盪而無歸矣。至是而用涼血之藥,十不活一,所以然者,為其陰中之陽氣,一戕於亡血,再戕於涼藥故也。”又謂:“吐血無止法,強止之則積為淤血,而病變不測。

白話文:

現代名醫曹穎甫指出使用寒涼藥物對身體的危害,說道:「人體中,血液是最熱的。年輕時氣血旺盛,能耐受寒冷;年老時氣血衰弱,就容易怕冷,這是因為血液虛弱的緣故。婦女氣血不足,即使在大熱天,也可能會發冷發抖,這是明顯的證據。因此,無論是吐血、流鼻血、便血,還是婦女崩漏,身體都必定虛寒。至於失血而發熱的,那是因為體內的陰氣無法擁抱陽氣,導致陽氣浮動無依。如果這時再使用寒涼的藥物,十個人中難保活命。這是因為失血後人體內的陰中之陽氣已經受損,再用寒涼藥物損害,就雪上加霜了。」曹穎甫還說:「吐血沒有什麼特效的止血方法,強行止血只會讓血液積聚成淤血,導致病情變化難以預測。

嘗見四明某患吐血,西醫用止血針止之,遂至瘀結大腸,大便不通。後用豬膽汁導下其燥糞,投之水中,化為血色。又有用鮮生地、地骨皮止之者,其人腹中常痛。”又言“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湯以治血症,非深明此理者,不足與言亡血之治法也。”較鄭氏闡發更詳。筆者每治血症,無論其為吐血、衄血、牙血、二便血,先不分其陰陽,都先止其血,用大劑甘草乾薑湯血餘炭,屢用屢效。取其辛甘化陽,苦甘化陰之用也。

白話文:

我曾見過一位四明的患者患有吐血癥,西醫使用止血針來止血,結果導致大腸瘀結,大便不通。後來,患者使用了豬膽汁來導出乾燥的糞便,將糞便投入水中,糞便變成血色。還有患者使用鮮生地和地骨皮來止血,但患者之後出現經常腹痛的情況。又有人說:「丁甘仁經常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血癥,如果沒有深入瞭解這種原理,就不適合與人討論失血的治療方法。」這比鄭氏的闡述更加詳細。我每次治療血癥,無論是吐血、流鼻血、牙齦出血、大小便出血,都不會先區分這些症狀是屬於陰症還是陽症,而是先止血,使用大量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多次使用,屢見成效。這是因為甘草和乾薑具有辛甘化陽的作用,而血餘炭具有苦甘化陰的作用。

然後審察病情,按法治之。如李某牙齒出血,經年累月治療,非但牙血不止,反而牙齒鬆動,嚼食痛,擬全拔其牙而安假牙。連服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五劑而血止。因齒屬腎,繼治以金匱腎氣丸,續服十劑,齒牙鬆動及嚼食痛諸症悉愈。惟論外感風寒阻塞氣機而致吐血者,宜以升散清涼為主,治以桂枝、麻黃、葛根諸方,則一再告誡,要審病確實,減輕原方分量,始可應用。

白話文:

診斷病情後,按照法則治療。例如李某牙齒出血,長時間治療後,不僅出血不止,反而牙齒鬆動、咀嚼疼痛,打算全部拔掉牙齒並安裝假牙。他服用了甘草乾薑湯加上血餘炭五劑後,出血停止。由於牙齒屬於腎臟,於是接著使用金匱腎氣丸治療,連續服用十劑,牙齒鬆動和咀嚼疼痛等症狀都痊癒了。

但如果出血是因外感風寒阻滯氣機所致,應以升散清涼為主,使用桂枝、麻黃、葛根等方劑治療。但要反覆告誡,必須準確診斷病情,酌減原方劑量後才能使用。

一般吐血病,純由外感而發者少,常多伏有內因,鄭氏只論其大要,唐容川《血證論》,較為詳實,可以參看。

白話文:

一般吐血癥,由外感病邪引起的很少,大多是由於內部潛藏的因素造成的。鄭氏只論述了吐血癥的大致內容,唐容川的《血證論》比較詳細,可以參考。

問曰: 大便下血如註,其有要乎?

答曰:下血之症,論因則多,論要則二。二者何?即陰、陽兩字也。陰、陽即氣、血,夫血固以下行為順,是順行其經絡之謂,非妄行之謂也。陽虛之人,下血如註,是下焦之陽不足,而不能統攝也;陰虛之人,下血如註,是下焦之陰不足,陰虛則火旺,火旺遂逼血外溢也。陽虛陰虛,察脈察色,與上辨吐血法同。陽虛之下血,宜培中下之陽,方用四逆湯理中湯,見陽虛門。陰虛之下血,宜培中下之陰,方用瀉心湯、六味、補血湯(即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 ,見陰虛門。或又曰:糞前血、糞後血,何謂也?曰:糞前血者,循行大腸之血失度也;糞後血者,脾胃之陰失度也。亦不必細分,總在這糞之鞕、溏,以判腸胃之虛、實,又要察其人平日起居,外形之有神無神,而虛、實自判也。先血而糞鞕者,胃火旺而致也,人參白虎、麻仁丸可用;先血而糞溏者,脾不攝血也,理中、建中可用;糞鞕而血後來者,心火旺也,導赤散可用;糞溏而血後來者,心血之虛也,補血湯、參棗湯可醫。仲景以先便後血為遠血,主以黃土湯;先血後便為近血,主以赤小豆當歸散

白話文:

譯文:

答覆: 下血的病症,論其原因有很多,論其要點只有兩個。哪兩個?就是「陰」和「陽」。陰陽就是指氣和血。血原本就是向下行走的,這纔是順著經絡運行的正常狀態,而不是亂流。陽虛的人,下血如水,這是因為下焦的陽氣不足,無法控制血流;陰虛的人,下血如水,這是因為下焦的陰氣不足,陰虛火旺,火氣旺盛就會逼迫血液外溢。陽虛陰虛,可以通過切脈和觀察氣色來判斷,與辨別吐血的方法相同。陽虛導致的下血,宜溫補中下焦的陽氣,可以選用四逆湯、理中湯,詳見陽虛證。陰虛導致的下血,宜滋養中下焦的陰氣,可以選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詳見陰虛證。

有人又問:糞便前出血、糞便後出血,是什麼意思?答:糞便前出血,是循行大腸的血量失常;糞便後出血,是脾胃的陰氣失常。也不必細分,總的來說要通過糞便的乾濕,來判斷腸胃的虛實,還要看患者平時的起居狀況和外在的精氣神,這樣就可以判斷虛實了。先出血後大便乾結的,是胃火旺盛所致,可以用人參白虎湯、麻仁丸;先出血後大便稀溏的,是脾不攝血所致,可以用理中湯、建中湯;大便乾結後出血的,是心火旺盛所致,可以用導赤散;大便稀溏後出血的,是心血虛弱所致,可以用補血湯、參棗湯來治療。仲景認為先大便後出血是遠血,主用黃土湯;先出血後大便為近血,主用赤小豆當歸散。

黃土

地黃八錢,白朮一兩,附片一兩阿膠八錢黃芩五錢,甘草八錢,黃土二兩

白話文:

地黃 40 克 白術 60 克 附片 60 克 阿膠 40 克 黃芩 25 克 甘草 40 克 黃土 120 克

赤小豆三升、即小紅豆,非太極豆。當歸十兩

白話文:

赤小豆三升(即小紅豆,不是太極豆)。 當歸十兩。

用藥意解

按黃土湯一方,乃先、後並補之方也。夫先便後血,是脾陽之衰,補脾必先助火,故用附子以壯元陽而補脾陽,又以白朮、甘草、黃土,專助脾中之氣,最妙在地黃、阿膠、黃芩,甘寒苦寒,以滋脾中之陰,水土合德,火土生成,不寒不燥,乃溫和之妙方,可使脾陰立復,而無漏血之虞,何憂此病之不除哉!

白話文:

按照黃土湯的配方,它是一個兼補脾陽和脾陰的方子。

因為先便血後便血,是脾陽虛衰的表現。補脾陽就要先助陽氣,所以用附子來壯旺元陽,同時補脾陽。再用白朮、甘草、黃土,專門幫助脾中的氣。而地黃、阿膠、黃芩都是甘寒苦寒之品,用來滋養脾中的陰。水土相合,滋生火土,既不寒也不燥,是一個溫和補益的妙方。這樣就能讓脾陰得到及時恢復,不會再有漏血的隱患,何必擔心這種病好不了呢?

按赤小豆當歸散一方,乃解毒清熱之方也。病人既先血後便,是濕熱蘊釀已在大腸,而不在脾胃,大腸血液為熱所傷,失其常度。當大便欲出,氣機下行,而腸中之血,不啻若溝渠之水,得一團土草以趕之,而流行不已也。此方重在赤小豆,以清腸中之濕熱,又佐以當歸活血行氣之品,自然病可立瘳。仲景又立此方於狐惑門,詳《金匱要略》。

白話文:

赤小豆當歸散這個藥方,是一種解毒清熱的方劑。患者首先出現血便,然後腹瀉,這說明濕熱已經積聚在大腸,而不是脾胃。大腸的血管被熱氣灼傷,喪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當大便將要排出時,氣機向下運行,而腸道中的血液又像是溝渠中的水,如果有一團泥土雜草堵住它,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出來。

這個方劑中,赤小豆是主要的藥材,用來清瀉腸道中的濕熱,同時加入當歸活血行氣,自然可以治癒疾病。仲景將此方歸類於「狐惑」門,詳細記載於《金匱要略》中。

【闡釋】本條論下血主要在察下焦之陰虛或陽虛。陽虛者宜用四逆湯,理中湯之類,以培中、下焦之陽;陰虛者宜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及當歸補血湯以培中、下焦之陰。而糞前血與糞後血,則須由糞之溏、鞕,以判腸胃之虛、實。細析為胃火旺、脾不攝血、心血旺、心血虛四種,分別以病機、麻仁丸、建中湯、理中湯、導赤散及補血湯、參棗湯施治。

白話文:

解釋:

本條討論血便時,主要著眼於觀察下焦是陰虛還是陽虛。

  • **陽虛:**應該使用四逆湯、理中湯等藥方,以溫補中、下焦的陽氣。
  • **陰虛:**應該使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和當歸補血湯等藥方,以滋養中、下焦的陰液。

而血便出現在便前還是便後,則需要根據糞便的溏或硬,來判斷腸胃的虛證或實證。

具體來說,可以細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 **胃火旺盛:**使用麻仁丸治療。
  • **脾虛不攝血:**使用建中湯治療。
  • **心血旺盛:**使用理中湯治療。
  • **心血虛弱:**使用導赤散、補血湯和參棗湯治療。

末復引《金匱》以黃土湯治遠血,赤小豆當歸散治近血之例,而加以申說,謂前者為先後並補,溫涼併進,不寒不燥之妙方,功專在脾、胃。後者為解毒、清熱、活血、行氣之妙方,功專在大腸,故能對遠血、近血,各擅其長,均屬切要之論。祖國醫學對下血,或稱便血、瀉血、結陰,有腸風、臟毒、遠血、近血之分。

白話文:

接著引用《金匱要略》用黃土湯治療遠血(便血的遠端因素),赤小豆當歸散治療近血(便血的近端因素)的例子,並加以說明。認為前者是先後補益,溫涼相併,不寒不燥的妙方,專門作用於脾胃。後者是解毒、清熱、活血、行氣的妙方,專門作用於大腸,所以能夠分別治療遠血和近血,各有專長,都是切合要害的論述。中國醫學對下血,也稱便血、瀉血、結陰,分為腸風、臟毒、遠血、近血。

近血不專在大腸,亦有小腸出血的腸炎;遠血即現代醫學的上消化道出血,尤以胃及十二指腸出血為多見。其主要病機不外是火熱熏灼,胃、腸脈絡受阻,或中氣不足,脾、胃虛寒,血失統攝而溢入腸道,以致發生便血。筆者常按鄭氏所析要點,及方藥化裁以治此類病癥,無不應手取效。

白話文:

便血不只是發生在大腸,也有小腸出血的腸炎。而遠血就是現在醫學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和十二指腸出血最常見。主要病因不外乎熱氣燻灼,胃腸脈絡受阻,或是中氣不足,脾胃虛寒,血液失去控制,流入腸道,導致便血。我經常根據鄭氏分析的重點,以及方藥的化裁來治療此類疾病,幾乎都能順利見效。

問曰: 小便下血者,何故?

答曰:小便下血,其要有二,有痛不痛之分,痛則為血淋,照上治淋法治之,不痛則為尿血,多由脾中之陽不能攝脾中之陰血,流註闌門,(秘) 〔泌〕清別濁之處,與水谷之濕氣,同滲入膀胱,而與尿俱出,故曰尿血。飲食定然減少,人困無神,法宜理中湯加桂元,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以復脾中陰陽,自然尿血不作。若渴喜飲冷,善消食者,則為胃中風火妄動,逼血下行,法宜清胃,如人參白虎湯之類。亦有心移熱於小腸,而致血下行者,法宜清心,如導赤散之類。亦有沖、任有伏熱,逼血而致者,法宜清熱,如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之類是也。學者即在上下四旁搜求病情,便可識也。

白話文:

小便出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疼痛,一種沒有疼痛。有疼痛的是血淋,按照治療血淋的方法治療。沒有疼痛的是尿血,大多是脾陽不能固攝脾陰,導致陰血流入闌門(泌尿系統),通過腎臟分清濁,與水谷濕氣一起進入膀胱,再與尿液一起排出,所以稱之為尿血。

尿血的人通常飲食減少,精神萎靡。治療方法宜用理中湯加桂圓,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子,以恢復脾臟的陰陽平衡,這樣尿血自然會停止。

如果患者口渴喜飲冷飲,消化能力好,可能是胃中風火過盛,導致血向下流動。治療方法宜清胃,例如人參白虎湯等。

還有心熱轉移到小腸,導致血下行的,治療方法宜清心,例如導赤散等。

另外,沖脈和任脈有伏熱,逼血而致的,治療方法宜清熱,例如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黃芩、連翹等。

醫生在治療時,需要全面查詢患者的病情,才能正確辨證論治。

【闡釋】此條先就小便下血痛與不痛分為血淋及尿血兩種。血淋為五淋之一,按照前述治淋法,須以扶陽固本,交通上下為主。而尿血則有多種,務鬚根據全身病情,仔細判定。由於脾陽不能統攝脾中陰血,致與尿混出者,法宜調理脾中之陰陽,用理中湯加桂元,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誠屬妙著。

白話文:

這條論述首先將小便帶血疼痛與不疼痛的情況區分為血淋和尿血兩種。血淋是五淋病症之一,根據前面治療淋病的方法,應以扶助陽氣、固固根本、疏通上下為主要原則。

而尿血則有多種原因,應根據全身的病情,仔細判斷。如果因為脾陽不足,無法控制脾中的陰血,導致陰血與尿液混雜排出,則應調理脾中的陰陽平衡,可以使用理中湯加桂圓,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更有由於胃中風火妄動,逼血下行者,由於心移熱於小腸而致血下行者,由於沖、任有伏熱逼血而致者,則又宜分別以人參白虎湯、導赤散及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湯等施治,審因用藥,頭頭是道,不可執一。

白話文:

此外,還有

  • 由於胃中風火妄動,逼迫血液下行
  • 由於心火移熱到小腸,導致血液下行
  • 由於沖脈、任脈有伏熱逼迫血液下行

等因素引起的。針對這些不同的原因,需要分別使用人參白虎湯、導赤散、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湯等藥物進行治療。要根據具體原因用藥,不可拘泥於單一的藥方。

問曰: 反胃之病,起於何因?

答曰:反胃者,胃中之氣,逆而不下也。有因胃火上沖,阻其下行之機者,法宜下奪,如大、小承氣等湯之類是也。有因胃陽不足,中寒頓起,蔽其下行之機者,法宜溫中降逆,如理中湯加吳萸、半夏之類是也。有沖、任氣逆,挾肝氣而致食上逆者,法宜疏肝、降逆,如大半夏湯小柴胡湯加吳萸、半夏之類是也。有朝食而暮吐者,下元無火不能薰蒸脾胃也,法宜補火,如吳茱萸湯、吳萸四逆湯之類是也。有食而即吐者,胃氣不降,因火上沖也,法宜清胃、降逆,如人參白虎重加半夏之類是也。有為胃槁而作,賁門不展者,法宜柔潤,如啟(隔) 〔膈〕飲之類是也。總而言之,反胃是一個逆字,雖十二經皆能致逆,不出陰陽兩法,用藥之妙,在人變通。

白話文:

回答:

反胃是指胃中的氣逆行而不能下降。

有可能是胃火上衝,阻擋了下降的管道,應當採用瀉下的方法,例如大、小承氣湯等。

也有可能是胃陽不足,突然受寒,遮蔽了下降的管道,應當採用溫中降逆的方法,例如理中湯加吳茱萸、半夏等。

還有可能是沖、任二脈的氣逆,夾雜肝氣,導致食物上逆,應當疏肝、降逆,例如大半夏湯、小柴胡湯加吳茱萸、半夏等。

有的是早上吃東西,晚上吐出來,是因為下元虛火不能溫暖脾胃,應當補火,例如吳茱萸湯、吳萸四逆湯等。

有的是吃東西就吐出來,是因為胃氣不降,加上火氣上衝,應當清胃、降逆,例如人參白虎湯加半夏等。

有的是因為胃燥而發作,賁門無法打開,應當柔潤胃氣,例如啟膈飲等。

總的來說,反胃是一個「逆」字,雖然十二經都會導致氣逆,但不外乎陰陽兩法,用藥的巧妙之處在於靈活變通。

【闡釋】此條論反胃這病,總由胃中之氣逆而不下,細析之約有六種:一為胃火上沖;二為胃陽不足,中寒頓起;三為沖、任氣逆,挾肝氣而上;四為下元無火,朝食暮吐;五為胃氣不降,食而即吐;六為胃槁,賁門不展。皆就其病機而分別論述其治則及方藥,使人一目瞭然。

白話文:

【解釋】這段文字討論反胃的疾病,其病因總的來說是胃中的氣往上逆而不下降。仔細分析,大約有六種類型:

  1. 胃火上沖:胃中的火氣往上衝。
  2. 胃陽不足,中寒頓起:胃陽虛弱,受寒氣侵襲導致的反胃。
  3. 沖脈、任脈的氣逆行,帶著肝氣一起上升。
  4. 下元沒有火氣,早晨吃的東西到了晚上會吐出來。
  5. 胃氣不下降,剛吃下去的東西就會吐出來。
  6. 胃部乾枯,賁門無法打開。

針對不同的病機,分別論述了治療方法和方藥,讓人一目瞭然。

末段謂“十二經皆能致逆,不出陰陽兩法,用藥之妙,在人變通。”尤為提綱挈領,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筆者在臨症中,見有檢查為賁門癌者,實即寒凝賁門,食不得下,即以大劑附子理中湯加味治之,數劑見效。至於胃陽不足,中寒頓起,及下元無火,朝食暮吐之症,以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亦常收到良好效果。

白話文:

文章的末段提到「十二經絡都能導致逆證,但都不脫離陰陽兩法,用藥技巧在於靈活變通。」這句話是文章重點,告訴我們要靈活運用,不拘泥於教條。在臨牀上,我發現有些診斷為賁門癌的患者,實際上是寒凝賁門,食道不通,無法進食。我就用大劑量的附子理中湯加味來治療,幾劑藥後就見效了。對於胃陽不足、受寒後突然腹痛,以及下元虛寒、早上吃進的食物晚上吐出來的症狀,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也都常有很好的效果。

問曰: 自汗、盜汗,其由何也?

答曰: 自汗、盜汗者,陰、陽兩虛之候也。其說有二,諸書稱自汗為陽虛,盜汗為陰虛,總未暢言其旨,餘特為解之。夫陽虛自汗者,是衛外之陽不足,而不能統衛外之血液也,大象從う;盜汗為陰虛,是陰不足,而陰中之火浮於外,血亦隨之外出,大象從ぅ。人身立命,就是這二物。凡人晝起目張從う,則真氣行於陽分,陰在內而陽在外,陽不足則不能統內之陰,故自汗出;夜卧目瞑從ぅ,則真氣行於陰分,陰在外而陽在內,陰不足,則真氣上浮,而液隨之,故盜汗作,此二汗之實據也。自汗者法宜補陽,如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之類是也;盜汗者法宜補陰,如參棗湯、補血湯之類是也。亦有陽盛而逼陰於外者,如陽明之白虎症是也;亦有陰盛逼陽於外者,如厥陰之四逆回陽是也。汗症雖多,不出此列。

白話文:

答: 自汗、盜汗都是陰陽兩虛的徵兆。關於這一點,有兩種說法。諸多醫書將自汗歸為陽虛,盜汗歸為陰虛,但都不曾詳細說明其原理。我特地為大家解讀一下。

陽虛自汗,是因為衛外之陽不足,無法統帥保護外表的血液,所以血液就會外溢。盜汗屬於陰虛,是因為陰液不足,導致陰中之火浮游在外,血液也會隨之流出。

人體的生命依靠陰陽二氣。白天人睜開眼睛活動,真氣運行於陽分,陰氣在內而陽氣在外。陽氣不足,就無法統攝內部的陰氣,所以就會出現自汗。

夜晚人閉上眼睛睡覺,真氣運行於陰分,陰氣在外而陽氣在內。陰氣不足,真氣會上浮,液體也會隨之流出,所以就出現盜汗。這兩種汗症的具體原因是如此。

自汗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補陽,比如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等藥方。盜汗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補陰,比如參棗湯、補血湯等藥方。

但也有一種情況是陽氣過盛,迫使陰氣外洩,比如陽明白虎症。還有一種情況是陰氣過盛,迫使陽氣外洩,比如厥陰四逆回陽。汗症雖然種類繁多,但都脫離不了這些範疇。

【闡釋】本段謂自汗是陽虛,不能統衛外之血液,故宜用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之類以補陽。盜汗是陰虛,致血隨陰中之火溢於外,故宜用參棗湯、補血湯之類以補陰,可謂握要之論。如有陽盛逼陰於外及陰盛逼陽於外之汗症,則又須分別用白虎湯以抑陽,四逆湯以回陽。汗症雖多,總不出陰陽二字,握其要點,自可隨宜施治。

白話文:

解釋:

這段文字說明出汗是由於陽氣虛弱,無法控制外表的血液,因此需要使用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等補陽藥物。盜汗是由於陰氣虛弱,導致血液隨著陰火逸散到外在,因此需要使用參棗湯、補血湯等補陰藥物。這可以說是掌握了要點的理論。

如果有陽氣太盛逼迫陰氣外出的陽亢出汗或陰氣太盛逼迫陽氣外出的陰亢出汗,則需要分別使用白虎湯來抑制陽氣,四逆湯來恢復陽氣。

出汗的症狀雖然很多,但都離不開陰陽兩個字。掌握了這個要點,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治療。

明代張景岳謂:“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綱領矣。

白話文:

明代醫家張景嶽說:「不要認為自汗一定是陽氣不足,盜汗一定是陰氣不足。既然陰陽有區別,如何分辨呢?只要觀察是否有火氣,就能看出是陰虛還是陽虛。因為發熱出汗的人,是火氣灼傷陰氣,所以是陰虛;不發熱出汗的人,是表氣不固,所以是陽虛。明白了這兩點,汗出的原理就沒有什麼遺漏了,治療的方法也能把握要領。」

”其所提出之治療方劑,亦可供臨症選用。

問曰: 三消症起於何因?

答曰: 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消者化之速,如風前之燭,易於化燼。諸書稱渴而多飲者為上消,為心包之火挾肝風而上刑於肺,肺金受克,不能資其化源,海枯水涸,不能上升,欲乞外水為援,故渴而多飲,古人用人參白虎湯以救之。心包之火挾肝風而刑於胃,胃中風火相煽,食入猶如轉輪,食而易飢,故為中消,以調胃承氣湯治之。心包之火挾肝風而攪動海水,腎氣不能收攝,遂飲一溲二而為下消,以大劑麥味地黃湯治之。此皆對症之方,法可遵從。更有先天真火浮游於上,而成上消,浮游於中,而成中消,浮游於下,而成下消,即以辨陽虛訣辨之,法宜導龍歸海,如潛陽、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查此病緣因風、火為本,厥陰風木在下,厥陰心包在上,風借火勢,火借風威,澈上澈下,而消症從此生矣。但治其火,火熄而風亦熄;治其風,風散而火亦亡。推其至極,風即是氣,氣即是火,以一火字統之便了,即以一風字括之亦可。風字宜活看,一年六氣,即是六風,佛家以風輪主持大世界,人之一呼一吸,便是風,離風人即死,人活風猶魚之活水,魚離水頃刻即死,學者須知。

白話文:

回答者說:消渴證起源於厥陰經,風木之氣為主導。因為厥陰經屬下木上火,風火相互煽動,所以產生消渴等症狀。消渴是指體內物質消耗速度快,就像風前的蠟燭,容易化為灰燼。

諸多醫書中提到口渴多飲為上消,這是因為心包之火夾帶肝風上侵犯肺臟,肺金受到剋制,無法提供化源,導致體液來源枯竭,無法上升,所以需要向外尋求水源援助,因此口渴多飲。古人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這種情況。

心包之火夾帶肝風侵犯胃部,胃中風火相互煽動,食物進入胃中就像轉動的輪子,吃了很快就餓,所以為中消,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心包之火夾帶肝風攪動腎水,腎氣無法收斂,導致飲一溲二,形成下消,用大劑麥味地黃湯來治療。

這些都是針對具體症狀的方劑,方法可以遵循。另外,還有先天真火上浮於上,形成上消;浮游於中,形成中消;浮游於下,形成下消。可以用辨陽虛訣來辨別,治療方法是引導真火歸於腎水,如潛陽丹、封髓丹,或四逆散、白通湯,都可以酌情使用。

檢查這種疾病的病因,以風火為主,厥陰風木在下,厥陰心包在上,風借火勢,火借風威,上上下下貫通,消渴證由此產生。只要治療火氣,火熄則風也熄;治療風氣,風散則火也亡。推究其根本,風就是氣,氣就是火,用一個「火」字涵蓋一切即可,用一個「風」字概括也可以。風字要靈活理解,一年六氣,就是六風,佛家以風輪主宰大千世界,人的一呼一吸就是風,離開風人就會死,風猶如魚之於水,魚離開水片刻即死,學者必須知道。

【闡釋】此答首先闡明“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實即將消渴之病責之於肝,成為前所未有的本病從肝論治的理論依據。因厥陰肝木之風與心包之火,風火相煽,消化加速,故易飢易渴。風火刑於肺則化源竭,故渴而多飲,為上消;風火刑於胃則化食如轉輪,故食而易飢,為中消;風火刑於腎則不能收攝,故飲一溲二,為下消。分別以人參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及大劑麥味地黃湯治之,均屬對症之方,是為正治。

白話文:

解說:

這個說法首先說明「消渴的症狀是源於厥陰經,風木之氣主導」,認為厥陰經是下木上火的經絡,而風火互相煽動,因此產生消渴的各種症狀。這實際上將消渴的病因歸咎於肝臟,成為前所未有的從肝臟治療此病的理論依據。

由於厥陰肝木之風和心包之火相互煽動,消化就會加速,因此容易飢餓和口渴。風火刑及於肺部,則水分來源枯竭,所以口渴而多喝水,稱為「上消」;風火刑及於胃部,則食物的消化像車輪轉動一樣快,所以進食後容易飢餓,稱為「中消」;風火刑及於腎臟,則無法收斂水分,所以喝一次水,就要小便兩次以上,稱為「下消」。

分別使用了人參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和大劑麥味地黃湯來治療,這些都屬於對症的藥方,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至於真火浮游於上、中、下而成之三消症,則多陽虛症象,即不可囿於風火一說,而須用潛陽、封髓二丹,或白通、四逆一類方劑治之,始能取效。此為鄭氏的創見,特別值得重視。因本病與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尿崩症亦具有本病的一些特點,其中實有不少陽虛型病例,而一般多用傳統方法治之,故不見效。筆者照鄭氏所用諸方加減施治此類病癥數十例,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白話文:

至於真火在人體上下浮動而導致三消症的,多表現為陽虛的症狀,不能侷限於風火之說,而應使用潛陽、封髓二丹,或白通、四逆一類藥方來治療,才能見效。這是鄭氏提出的創見,特別值得重視。因為此種疾病與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基本相似,尿崩症也具備此病的一些特徵,其中有不少屬於陽虛型病例,而一般多用傳統方法治療,所以不見效。筆者按照鄭氏使用的各種方劑加減使用,治療此類病癥數十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問曰: 吐蛔之症,起於何因?

答曰: 吐蛔之症,生於濕熱,化於厥陰。蓋以厥陰者,生生化化之首也。胎卵濕化四生,形體固屬不同,推其旨歸,俱從一片春風鼓盪,萬物賴以化生。仲景列蛔蟲於厥陰,雖道一個蟲字,隱隱將天地化生萬物機關,露其圭角也。要知人即百蟲之長,天地包羅萬物,人身一小天地,卻含天地之至理。故孟子雲:萬物皆備於我,豈特化生一蟲而已哉。故病有千端,漫雲易為窺測,苟能識得陰、陽兩字,而萬變萬化之機,亦可由此而推也。仲景剖晰三陰、三陽,配六經以明乾坤之功用,各部發病不同。此症小兒居多,由於過食生冷,損傷脾胃,脾胃受傷,不能傳運水谷之濕氣,積濕生熱,得肝風鼓舞,而蛔蟲食蟲遂生矣。故曰蛔蟲稟風木之氣所化也。仲景立烏梅丸一方以主之。

白話文:

答: 蛔蟲病的發生,源於濕熱,化生於肝經。因為肝經是生命生長化育的源頭。

胎兒的形成和萬物的生長,雖然形態各異,但追溯其根源,都來自春風的催化,萬物由此而生。

張仲景將蛔蟲歸為肝經,雖然只用了「蟲」字,但隱約揭示了天地萬物化生的原理。

要知道,人身是萬蟲之首,天地包含萬物,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蘊含著天地的至理。

因此,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豈止是化生一隻蟲?

所以疾病千變萬化,並非容易洞悉,但如果能理解「陰、陽」二字,就能以此推演萬物變化的規律。

仲景將人體分為三陰三陽,對應六經,闡明瞭乾坤的功用,各部位發病不盡相同。

蛔蟲病多見於兒童,是因過食生冷,損傷脾胃,脾胃功能受損,不能運化水谷中的濕氣,積聚的濕氣化熱,受肝風鼓動,於是產生食蟲的蛔蟲。

因此,蛔蟲是由風木之氣所化。仲景制定烏梅丸一方來治療此病。

烏梅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川椒四兩,當歸四兩,桂枝六兩,附子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白話文:

烏梅 300顆,細辛 6兩,乾薑 10兩,黃連 1斤,川椒 4兩,當歸 4兩,桂枝 6兩,附子 6兩,人參 6兩,黃柏 6兩

用藥意解

按烏梅丸一方,乃寒熱互用,補肝燥濕殺蟲之方也。夫手厥陰居上主心包,足厥陰居下主肝木,其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本經手足全體為病提綱。至於蟲症,論其一端也。推其生蟲之源,由於風木所化,仲景立烏梅丸一方,並非專為蟲設,凡屬厥陰之為病,皆可服也。

白話文:

根據烏梅丸的方劑,這是一個同時使用寒性藥物和熱性藥物,以滋養肝臟、去除濕氣、殺死寄生蟲的方劑。手厥陰經位於上半身,主導心包;足厥陰經位於下半身,主導肝臟。當它們生病時,會導致消渴、氣往上衝擊心臟、心中灼熱疼痛、飢餓卻不想進食、進食後嘔吐蛔蟲、下痢不止。這些都是本經中手足厥陰經全體生病的綱要。至於寄生蟲症狀,只不過是其中一項症狀而已。探究寄生蟲產生的根源,是因為風木所化。仲景創立烏梅丸方劑,並不是專門針對寄生蟲而設立的,凡是屬於厥陰經的疾病,都可以服用。

然蟲多因內有濕熱,挾肝木之氣而化生,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酸乃木之味,木性喜酸,木為至陰之臟,一陽在下,其卦象為ぃ。木氣不舒,一陽之氣上浮,而與濕熱混合,上撞則心疼,侮土則不食,吐蛔尚輕,下利為重。仲景著重烏梅,取大酸之氣,以順木之性,佐以桂、附、辛、薑、川椒,一派辛熱之品,導一陽之氣下降,又能溫中殺蟲。復得連柏瀉心包無形之熱,更兼燥濕,苦寒藥品,惟此二味,能清能燥。

白話文:

寄生蟲問題多半源於體內有濕熱,夾帶著肝脈的氣血而產生。木屬性具有彎曲和伸直,彎曲和伸直就會產生酸味,酸味是木頭的味道,木頭性質喜愛酸味。木臟性屬至陰,一陽在下,其卦象為「ぃ」。木氣不舒暢,一陽之氣會上浮,與濕熱相結合,上沖就會心痛,侵犯土臟就會不思飲食,吐出蛔蟲情況還算輕,腹瀉則較為嚴重。仲景很注重烏梅,取其大酸之氣,以順應木的性質,輔以桂枝、附子、乾薑、川椒等辛溫熱性中藥材,引導一陽之氣下降,還能溫中殺蟲。再加入連翹和柏子瀉出心包中無形的熱氣,更兼燥濕,苦寒藥品中,只有這兩種中藥材,既能清熱又能燥濕。

繼以參歸,滋養脾陰,庶幾蟲去而中土立復,厥陰之氣暢達而無滯機矣。

【闡釋】本段所述蛔蟲起因理論,誠為歷史局限,不免過時。但烏梅丸古方,確有治蛔之實效。鄭氏謂為寒熱互用,補肝燥濕殺蟲之方,桂、附、辛、薑溫中,烏梅、川椒殺蟲,連柏瀉熱燥濕,參歸滋養脾陰,使蟲去而正復,從整體觀點施治,深得仲景立方之精義。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謂:“厥陰陰極生陽,故多寒熱錯雜,……烏梅丸並非專為蟲設,凡厥陰一切症侯,莫不備具。

白話文:

【翻譯】

說明:

這段文字所描述的蛔蟲致病理論,由於歷史侷限性,顯得有些過時了。但是,烏梅丸這個古老的方劑,確實對治療蛔蟲病有明顯效果。鄭氏認為烏梅丸是寒熱並用的方劑,既能補肝殺蟲,又能燥濕殺蟲。桂枝、附子、辛夷、生薑能夠溫暖中焦,烏梅、川椒能夠殺蟲,連翹和柏子仁能夠清熱燥濕,人參和當歸能夠滋養脾陰。通過這種整體治療的方法,可以驅除蛔蟲,恢復正氣。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厥陰為陰極生陽,所以容易寒熱錯雜,……烏梅丸並非專門治療蛔蟲的,凡是厥陰經的各種症狀,它都能夠治療。”

”因其能治寒熱錯雜,陰陽升降失調的吐蛔、下利、疼痛諸症,直至現在,一般醫家仍認為是寒熱並用、溫補兼施,扶正驅蛔的首選方。尤以治療膽道蛔蟲病,能起到驅蟲、止痛、解痙、除煩、抗感染的協同作用,效果顯著,治療慢性菌痢、慢性腸炎、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亦佳。

白話文:

由於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治療寒熱交錯、陰陽升降失調導致的嘔吐蛔蟲、腹瀉、疼痛等症狀,所以直到現在,一般醫家仍然認為這是兼用寒熱藥物、溫補兼施,扶正驅除蛔蟲的首選方。尤其是在治療膽道蛔蟲病時,能夠產生驅蟲、止痛、解痙、止煩、抗感染的協同作用,療效顯著。治療慢性菌痢、慢性腸炎以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也非常好。

更有用本方加貫仲炭、棕炭以治寒熱錯雜之崩漏症,亦取得滿意效果,更遠遠超出厥陰的範圍了。筆者曾取本方之烏梅、川椒加雷丸榧子、梹榔、鶴虱、苦楝子使君子青皮,以加強殺蟲能力,用治各種蟲症,均有著效。

白話文:

此外,將本方加入貫仲炭、棕炭來治療寒熱交錯的崩漏症,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這已經大大超出厥陰的範圍了。我曾取用本方的烏梅、川椒加入雷丸、榧子、梹榔、鶴蝨、苦楝子、使君子、青皮,以增強殺蟲能力,用來治療各種蟲症,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問曰: 癲癇起於何因?

答曰: 癲癇二症,緣由先天真陽不運,寒痰阻塞也。夫癲者,神之亂也,癇者,痰之阻也。二症大同小異,癲者言語重覆不止,癇者不言不語若痴。按人身立命,無非活一口真氣,真氣一足,萬竅流通,一切陰邪,無從發起,真氣一衰,寒濕痰邪頓生,陽虛為痰所擾,則神志不清,頑痰流入心宮,則癇獃並起。古人立五癇之名,因其有作羊犬豬牛馬聲之情形,以決癇之由來也。以餘所論,真氣衰為二病之本,痰阻是二病之因,治二症貴宜峻補元陽,元陽鼓動,陰邪痰濕立消,何癲癇之有乎?

白話文:

回答: 癲癇這兩種疾病,都是因為先天陽氣不足,寒痰阻塞所致。癲病是神魂錯亂,癇病是痰液阻塞。這兩種疾病雖然有細微差別,但總體上是相同的。癲病患者會不停地重複言語,而癇病患者則不言不語,像癡呆一樣。

人體的生存靠的是一股真氣,真氣充足時,全身氣血暢通,一切邪氣都無法侵入。一旦真氣衰弱,寒濕痰邪就會產生,陽氣虛弱被痰邪所擾,就會導致神志不清。當頑痰流入心臟時,就會同時出現癲病和癇病。

古代醫家將癇病分為五種,因為患者會發出像是羊、狗、豬、牛、馬的聲音,以此判斷癇病的來源。依據我的見解,真氣衰弱是這兩種疾病的根本原因,痰阻是這兩種疾病的誘因。治療這兩種疾病,需要大力補益元陽,讓元陽充沛,陰邪痰濕就會立即消除,癲癇自然也會消失。

【闡釋】癲癇是神經性疾病,發作前常有頭痛重,神思不安,身體違和等預兆,臨發時多有幻視幻聽、面色蒼白、心悸、發汗等癥狀。隨即突然喪失意識,卒倒,常發出如羊豬馬聲等大聲怪叫,陷於人事不省,全身發強直性拘攣,稍後即轉變為間代性痙攣,全身肌肉劇烈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大小便失禁,顏面發紺,出冷汗,約數分鐘即入昏睡狀態。因發作時有五種怪聲,故有五癇之名。

白話文:

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發作前,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疼加重、心神不寧、身體不適等預兆。發作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視、幻聽、面色蒼白、心悸、出汗等症狀。

接著,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倒地。此時,患者通常會發出如羊、豬或馬般的怪聲,意識不清。全身肌肉開始僵直抽搐,隨後轉為間歇性痙攣,全身肌肉劇烈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大小便失禁。患者的面部發紺,出冷汗。幾分鐘後,患者會進入昏睡狀態。

由於發作時有五種怪聲,因此這種疾病也被稱為「五癇」。

未發時則健康如常人,但多次發作後,常有精神異常,智力減退,性情暴躁,甚至變為痴獃。鄭氏推其本因為真氣不足,寒痰阻塞,治宜峻補元陽,原則是正確的。至於實際治療,則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白話文:

發病之前,患者的身體和普通人一樣健康。但多次發作後,患者常常會出現精神異常、智力下降、脾氣暴躁等症狀,甚至變得癡傻。鄭氏認為,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是真氣不足,寒痰阻塞。治療時應該加強補陽,這個原則是正確的。至於具體的治療方法,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

問曰: 病有關有格,何也?

答曰: 關格者,氣之有升無降也。前賢雲:上不得入為格,下不得出為關,為中樞不運所致。又雲:食不得入,是有火也;下不得出,是有寒也。喻嘉言先生之進退黃連湯,即可用於此病。餘謂上不得入,胸有逆也;下不得出,火不降也。人身以氣血兩字為主,氣機運轉,百脈流通,關竅開闔有節。今病人氣機有升無降,全是一個逆字為主。食不得入,未必盡皆是火;下不得出,未必盡皆是寒。務要審察的確。若唇口紅活,舌黃喜冷,脈息有神,精神不倦,則是陽旺火逆,以致氣之有升無降也,但去其火之逆,則氣機自然下降,氣機降而下竅自開也。若病人唇口面舌青白無神,則為陰氣上乾為逆,陰盛則陽衰,即不能化下焦之陰,故下竅閉而不開也。火逆而致者,法宜瀉火,以大承氣湯主之。陰寒上逆而致者,法宜溫中降逆,以吳萸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答: 所謂關格,就是氣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前人說:氣上升受阻,稱為「格」;氣下降受阻,稱為「關」,這是中央機關(指脾胃)不順暢所導致的。

又有人說:食物吃不下,是熱火上亢;排便困難,是寒氣下阻。喻嘉言先生的治療方法,就是進退黃連湯,適用於這種情況。

我認為:氣上升受阻,表示胸中有逆氣;氣下降受阻,表示火氣不能下降。人體以氣血為根本,氣機運轉通暢,全身脈絡才會流通無阻,關竅也會適時開合。

現在的病人,氣機只升不降,主要原因就是逆氣。食物吃不下,不一定都是火氣;排便困難,也不一定都是寒氣。一定要仔細辨證。

如果嘴脣和口腔紅潤有光澤,舌頭發黃喜歡冷飲,脈搏有力,精神不疲倦,那麼是陽氣旺盛,火氣逆行,導致氣只升不降。只要祛除火氣的逆行,氣機自然就會下降,下部的關竅也會自然打開。

如果病人的嘴脣、口腔、舌頭和臉色蒼白、沒有光澤,表示陰氣上逆為逆,陰氣盛則陽氣衰,就不能溫化下焦的陰寒,因此下部的關竅閉塞而不能打開。

火氣逆行導致的,可以用瀉火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陰寒上逆導致的,可以用溫中降逆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吳茱萸四逆湯。

【闡釋】關格之病,由於氣之有升無降,致上不得入,下不得出,純屬氣血不調,逆而不降。但須分別陰陽,陽旺火逆者,法宜瀉火,治以大承氣湯,陰寒上逆者,法宜溫中降逆,治以吳萸四逆湯,是為正治。

白話文:

解釋: 關格病是因為氣有上升沒有下降,導致氣血上不去,下不來,完全是因為氣血失調,氣逆而不下降。但是必須分清楚是陰虛還是陽旺。陽盛火逆的,方法應該瀉火,用大承氣湯治療。陰寒上逆的,方法應該溫中降逆,用吳萸四逆湯治療,這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喻嘉言之進退黃連湯,由乾薑黃連人參桂枝半夏大棗六味組成,進法用生藥,性較強烈,退法用熟藥,性較溫和,主要是用黃連引諸溫熱藥以通調周身氣血,使升降平衡而關格自止。

白話文:

喻嘉言提出的「進退黃連湯」,由乾薑、黃連、人參、桂枝、半夏、大棗六種藥材組成。

「進法」使用生藥,藥性較強,目的是利用黃連來引導其他溫熱藥物,疏通全身氣血,讓氣血升降平衡,從而消除關格的症狀。

「退法」使用熟藥,藥性較溫和,主要是緩解進法藥性的強烈效果。

問曰: 怔忡起於何因?

答曰: 此心陽不足,為陰邪所乾也。夫心者,神之主也,心君氣足,則百魅潛蹤,心君氣衰,則群陰並起。今病人心內怔忡,怔忡者,不安之象也。陽虛之人,心陽日虧,易為陰邪所侮,上侮故心不安,覺有忡之者,忡乃自下而上之謂,明明陰邪自下而上為殃,非大補心陽不可,方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再重加附子。亦有水停心下而作悸者,悸亦心動不安之貌,與怔忡相同,怔忡重在心陽不足,悸則重在水停心下,必有水聲為據。水停甚者,心下痛峻,仲景主以十棗湯,悸而不痛,芩桂術甘湯,悸而兼喘咳者,小青龍湯。芩桂術甘湯見陽虛門。

白話文:

回答說:這是因為心陽不足,被陰邪侵襲所致。心是神明的主宰,心陽充足,邪魔就會隱匿;心陽衰弱,各種陰邪就會乘虛而入。現在這個病人,心裏總覺得忐忑不安,這種不安定的現象,就是心陽不足的表現。陽虛體質的人,心陽一天比一天虛弱,容易被陰邪侵襲。心神受到侵擾,所以心神不安,感覺心裏發慌,這發慌的感覺是由下往上升的。這說明是陰邪從下往上作祟,如果不大力補益心陽,是不能治癒的。所以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再多加附子補陽。

還有一種情況,是水液停留在心臟下方,也會引起心悸。心悸也是心神不安的表現,與怔忡相似,但怔忡主要是心陽不足,心悸主要是水停留在心臟下方,這一定要有水聲作為依據。水停得很嚴重的人,會感到心臟下方疼痛劇烈,仲景用十棗湯來治療。心悸但不痛的人,可以用黃芩桂枝術甘草湯。心悸合併喘咳的人,可以用小青龍湯。黃芩桂枝術甘草湯可以在陽虛的條目中找到。

桂枝龍骨牡蠣

桂枝一兩白芍六錢,龍骨四錢,牡蠣四錢,甘草二錢,生薑五錢,大棗六枚,附子四錢

白話文:

桂枝 15 克,白芍 9 克,龍骨 6 克,牡蠣 6 克,甘草 3 克,生薑 7.5 克,大棗 6 枚,附子 6 克

十棗湯

芫花二錢甘遂一錢大戟一錢,大棗十枚

白話文:

芫花2 錢,甘遂1 錢,大戟1 錢,紅棗10 顆

麻黃六錢,白芍六錢,細辛六錢,乾薑六錢,甘草六錢,桂枝六錢,半夏半升,五味半升

白話文:

麻黃 6 錢 白芍 6 錢 細辛 6 錢 乾薑 6 錢 甘草 6 錢 桂枝 6 錢 半夏 半升(約 300 克) 五味子 半升(約 300 克)

用藥意解

按桂枝龍骨牡蠣湯一方,乃調和陰陽,交通上下之方也。夫此方乃桂枝湯加龍骨、牡蠣耳。桂枝本方,乃調和陰陽之第一方,凡氣血不調之人,外感易生,內傷亦易生,仲景立此方內外通治,不專重在發汗一節也。果有外邪傷及太陽營、衛,閉其氣、血外出之機,遏鬱而為熱為疼,取此方協和陰陽,鼓動運行之機,俾外入者,仍從外出,故一汗而病可立解。

白話文:

桂枝龍骨牡蠣湯這個方子,是調節陰陽、溝通上下的方法。這個方子是桂枝湯加上龍骨、牡蠣。桂枝湯是調節陰陽的第一個方子,凡是氣血失調的人,容易感染外邪,也容易產生內傷。張仲景創立這個方子,可以同時治療內外病症,並非只注重發汗。如果外邪侵犯了太陽經的營衛,阻礙了氣血向外運行的途徑,造成鬱積而產生發熱和疼痛,可以使用這個方子調和陰陽,促進運行。這樣一來,外邪就會從原來的途徑排出,所以出汗後疾病就能立即解除。

若無外邪,而用桂枝湯,必不出汗,何也?氣機原未閉塞,血液暢流,何汗之有?此方本意,非專為太陽而設,實為陰陽不調而設,要知陰陽調和之人,六邪不侵,七情不損。陽不調之人,必有陽不調之實據,以辨陽虛法辨之;陰不調之人,必有陰不調之實據,以辨陰虛法辨之。

白話文:

如果沒有外在邪氣,而使用了桂枝湯,一定不會出汗。為什麼?因為氣機本來就沒有閉塞,血液流通暢通,出什麼汗?這個方劑的本意,不是專門針對太陽證而設立的,實際上是針對陰陽不調的情況而設立的。要知道陰陽調和的人,六種外邪不能侵犯,七種情緒不傷及身體。陽氣不調的人,一定有陽不調的具體證據,可以辨別陽虛;陰氣不調的人,一定有陰不調的具體證據,可以辨別陰虛。

陽不調之人,用此方,桂、甘、薑、棗宜重,稍加白芍以斂陰;陰不調之人,芍藥、甘、棗宜重以調陰,少加桂以宣陽。陰陽兩不足之人,分兩平用,彼此不偏,此立法之苦心,亦變通之道。如大、小建中與此方,皆桂枝湯之變局也。識得陰陽至理者,始信餘非妄說也。今加龍、牡二物,又加附子,以治怔忡,取龍、牡有情之物,龍稟陽之靈,牡稟陰之靈,二物合而為一,取陰、陽互根之意,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壯君火也。君火壯而陰邪立消,怔忡自然不作矣。

白話文:

對於陽氣失調的人,使用這個方劑時,肉桂、甘草、生薑、大棗應重用,稍加白芍以收斂陰氣。對於陰氣失調的人,芍藥、甘草、大棗應重用以調和陰氣,少加肉桂以振奮陽氣。對於陰陽兩虛的人 ,各味藥材分量平用,不偏不倚,這是制定這個方劑時的一片苦心,也是靈活變通之道。

像大建中湯、小建中湯等方劑,都是桂枝湯的變通應用。真正懂得陰陽至理的人,才會相信我說的不是空話。現在加上了龍骨、牡蠣這兩味藥,並加入了附子,用來治療心悸怔忡。選擇龍骨和牡蠣這兩種有情之物,龍骨具有陽氣靈氣,牡蠣具有陰氣靈氣,二物合用,取陰陽互根之意。加入附子,是取其幫助真火以壯大君火的作用。君火強旺,陰邪自然消散,心悸怔忡也會自然消失。

此方功用最多,治遺精更妙,世人謂龍、牡濇精,失二物之性,並失立方之意也。

按十棗湯一方,乃決堤行水第一方也。本方原因風寒傷及太陽之氣,太陽主寒水,氣機閉塞,水道不利,逆行於上,聚於心下,水火相搏,故作疼,非五苓散可治。蓋五苓之功獨重在下,此刻非直決其水,為害匪輕,故取芫花、大戟、甘遂三味苦寒辛散之品,功專瀉水行痰。又慮行之太烈而傷中。

白話文:

十棗湯的配方は、決壊した堤防から水が流れ出すのを防ぐための最高の処方です。この処方は、風寒が太陽の気を傷つけたことが原因で生じます。太陽は冷たい水(寒水)を主宰しており、気が閉塞すると水の通り道が阻害され、上半身に逆流して心窩部に溜まります。水火が爭うことで痛みが発生し、五苓散では治りません。というのは、五苓散は水の下行を促進する働きに偏っているためです。この場合、水の流れを押し止めるだけでは深刻な害が生じる恐れがあります。そこで、芫花、大戟、甘遂という3種類の苦寒で辛散する生薬を用いて、水を取り除くと同時に痰を排出します。ただし、瀉下が激しすぎると內臓を傷める恐れがあるため、配慮が必要です。

欲用甘草以守中,甘草與甘遂相反,用之恐為害。仲景故不用甘草,而擇取與甘草相同而不與甘遂相反者,莫如大棗。大棗味甘,力能補中,用於此方,行水而不傷中,逐水而不損正,立法苦心,真是絲絲入彀之方也。

白話文:

原本想用甘草來滋養中氣,但是甘草與甘遂性味相反,恐怕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仲景沒有使用甘草,而是選擇了與甘草有相似作用,但不會與甘遂相沖的食材,而大棗就是最好的選擇。大棗味甘,可以補益中氣。用於這個方劑中,能夠利尿而不傷中氣,驅水而不損耗正氣。這個配方的設計真是用心良苦,絲絲入扣。

小青龍一方,乃發汗、行水之方也。因太陽表邪未解,以致水氣不行,聚於心下,為咳、為喘、為悸,是皆水氣上逆之咎也。今得麻、桂、細辛,發太陽之表,行少陰之水,(甘)〔乾〕薑、半夏、五味,降上逆之水下行,甘草補土,白芍斂陰,最為妥切。此方重在解表,表解而水自不聚,以龍名湯。

白話文:

小青龍湯是一劑讓表邪外出,讓水氣流動的方劑。因為太陽經的表邪尚未解開,導致水氣無法正常運作,聚積在心臟下方,引起咳嗽、喘鳴、心悸等症狀,這些都是水氣逆流導致的。現在使用麻黃、桂枝、細辛來發散太陽經的表邪,讓少陰經的水氣運行;乾薑、半夏、五味子讓逆流的水氣向下運行;甘草補益脾土,白芍收斂陰氣,是最妥當的搭配。此方重點在於解表,表邪解除後,水氣自然不會聚集,因此以「龍」為名來代表此湯。

是取麻黃輕清發汗行水,如龍之得雨水而飛騰變化莫測也。豈果若龍哉?

【闡釋】此段所論,都屬心臟病。怔忡不安為心陽虛,宜治以桂枝龍牡加附子湯,以大補心陽。心悸不安則有三種情況,由於水停心下而痛劇者,宜治以十棗湯;悸而不痛者,宜治以苓桂術甘湯;悸而兼喘咳者,多由外感表不解,故宜治以小青龍湯。鄭氏對此數症之病因病理及處方、用藥之深義,均有精辟的解說,發人深省,尤其論桂枝湯調和陰陽之用法及變通之道,誠如所雲,須識得陰陽至理,始信其言之不謬。筆者每用桂枝加龍、牡、附子湯以治心虛怔忡,遺精及失眠等病,常獲得顯著療效。

白話文:

【翻譯】

此段討論的都是心臟病。心煩意亂是心陽虛弱,應以桂枝龍牡加附子湯治療,以大補心陽。心悸不安有以下三種情況:因水停在心下而劇烈疼痛的,應以十棗湯治療;悸動但沒有疼痛的,應以苓桂術甘湯治療;悸動並伴有喘咳的,多因外感表不解,故應以小青龍湯治療。鄭氏對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處方和用藥的深刻意義都有精闢的解釋,令人深思,尤其是論及桂枝湯調和陰陽的使用方法和變通之道,正如他所說,必須認識陰陽至理,才能相信他的話沒有錯。我經常使用桂枝加龍、牡、附子湯治療心虛怔忡、遺精和失眠等病,常獲顯著療效。

又曾治一馮姓病人,腹大如鼓,能聽見水響,用峻劑十棗湯,一服而解大小便半桶,腹鼓脹頓失,繼以獨參湯善其後。至小青龍湯,系麻桂合方後的加減方,應用頗廣,除治此病外,又能治咳嗽、哮喘、痰飲諸病。

白話文:

我還曾經治療過一位姓馮的病人,他的肚子大得像鼓一樣,還能聽到水聲。我用了一劑強效的十棗湯,一服下去,他大小便排出半桶,腹脹頓時消失。接著用獨參湯來調理他的身體。至於小青龍湯,它是麻黃桂枝合方後的加減方,用途很廣泛,除了治療這種病症外,還能治療咳嗽、哮喘、痰飲等疾病。

問曰: 婦女另列一科何也?

答曰: 男子稟乾之體,女子稟坤之質,乾主施化,坤主生成,以其有胎前、產後、經期之殊耳。餘病皆同,惟此三者,動關生死,不可不知,不可不亟講也。先以經期言之。經期者何?經者常也,期者信也,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經脈始通,經血一月下行一次,以象月之盈而缺,缺而復盈,循環不已。但人之稟賦不齊,盛衰損傷不一,故有先期而血即下行者,氣之有餘也,氣有餘便是火,法宜清熱。有後期而血始下行者,氣之不足也,氣不足便是寒,法宜溫中。中也者,生化精血之所也,言調經之大主腦也。他如經水來而色淡者,火化不足也,法宜補火;經水來而黑紫塊者,火化太過也,法宜清熱;經來過多而心煩者,血驟虛也,法宜養血;經來少而腹痛者,氣之滯也,法宜調氣;經行衍期,淋漓不斷者,氣衰脾弱,不能統約也,法宜甘溫扶陽;經過後而腹空痛者,氣血之驟虛也,法宜調和氣血;當期過月而不行者,有妊有不妊也,妊者不必治,不妊者經之閉也。閉者宜開,因氣而閉者,法宜行氣;因寒而閉者,法宜散寒;因熱而閉者,法宜清熱;因血枯而閉者,法宜補血。病原不一,審其因而治之。至於帶下、崩、漏,婦女之大症也,十有八九。帶分五色,不出陰陽,照陰陽辨法治之。凡帶症之脈,餘閱之甚多,往往兩寸浮大無力。兩關、兩尺細微甚者,是陽竭於上,而下元無火也,以溫中回陽法治之多效。有兩寸大實有力,兩關滑而兩尺細者,心肺移熱於下,脾濕下註也,以除濕、清熱法治之甚效。崩症與漏症有別,漏者病之淺也,亦將崩之兆也,崩者勢大而來如決堤,漏則勢小而淋漓不止,二症俱當照陽虛、陰虛辨法治之,便得有餘不足之機關也。至於逆經而吐血者,照上吐血條法辨之,治法自在其中矣。胎前者何?以其夫婦交媾,精血凝聚,二五合一,具生生化化之道,人之性命有始基矣,故曰胎。俗語云:“胎前不宜熱”,此語舉世信之,而不知非確論也。夫坤厚載物,全賴二氣維持,一動一靜,陰陽互相化育,元陰化生五臟,合包絡則為六也,元陽化生六腑,合之則為十二官也,故曰陽六六,陰六六.陽六六,即乾為天卦,陰六六,即坤為地卦。乾坤化生五行,五行不出二氣之中,二氣不出五行之內,故曰天數五,地數五。嬰兒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十月功圓,性與命立,打破一元,坎、離立極。未生以前,寒、熱各別。胎寒不溫,胎亦易損;胎熱不清,胎亦易墮。以此為準,經旨方暢。前賢有逐月養胎之說,其實在可從、不可從之間。以餘細維,陰、陽合一,養於坤宮,此刻十二經經血,無時無刻不在,真不啻北辰居所而眾星拱之也。其中有惡阻者,胎初凝結,養於坤宮,土氣卒然不舒,故生嘔吐等情,法宜溫中而行脾氣。有子眩者,胎氣之上逼也,法宜平氣。有子滿者,氣之壅也,法宜破滯行氣。有子瘖者,胞胎壓少陰連舌本之脈絡也,法宜升舉胎氣,如不應,生娩自能言。有子鳴者,因卒伸手取物,母之呼吸,驟不與嬰兒接也,法宜掬身片刻以就之。有腹痛小便點滴不出者,胞胎下壓膀胱之腑也,法宜升舉。有胎尚漏下血者,審是火逼而下行者,法宜清火;審是元陽不足而不能收束者,法宜補陽。有子腫者,水停而不行也,法宜化氣行水。有子嗽者,肺氣為胎火所逼也,法宜清胎熱。有胎不長者,母之氣血不足也,法宜大補氣血。有挾食而吞酸者,法宜消食。有因外邪閉塞而大熱身痛者,照外感六經法治之。有吐瀉交作而胎不安者,法宜溫中。有大渴飲冷,訁嚴語、大熱、汗出、便閉者,法宜攻下。有身冷汗出,人事昏沉,精神困倦,喜極熱湯者,法宜回陽。胎前諸症,略舉數端,學者宜留心討究。產後者何?以其嬰兒下地,周身百脈開張,努力送出,十二經護胎之血,一齊下註,此刻氣血兩虛,與常不同,用藥不可錯誤。嬰兒下地,即有昏暈而人事不省者,血瘀之不下行而反上也,法宜行瘀。有腹硬而痛劇者,血瘀滯而無陽以運化也,法宜溫中行滯。有空疼而腹不硬者,氣血之驟虛也,法宜大補氣血。有冷汗出而昏暈甚者,陽欲脫也,法宜回陽。有大熱、大渴而思冷飲者,血虛陽無所附,而外越也,法宜峻補其血。有頂巔痛頭如火焚者,血驟虛,陽無所依,而暴浮於上也,法宜大補其血。有氣喘息高,寒戰汗出,身冷者,陰陽不交,陽欲脫也,法宜回陽。有胎未全而即產者,俗名小產,較正產更甚。正產乃瓜熟自落,得陰陽之正,調養貴乎得宜。小產如生果摘下,損傷太甚,一切諸症,治法與正產同,而調養更宜周密。愚夫愚婦,視為尋常,不知保養,而致死亡者,不勝慨嘆也。亦有胎兒死腹中而不下者,必有所傷也,法宜下之。病癥亦多,何能盡述?舉其大綱,不越規矩,學者再為廣覽。至於方藥,《濟陰綱目》甚詳,亦可參看。

白話文:

醫生回答說:

男性稟承陽剛之氣,女性稟承陰柔之質。陽剛之氣主導施化,陰柔之質主導生育。除此之外,男性和女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懷孕前、產後、經期這幾個方面。其餘疾病基本相同,只有這三種因關係生死,所以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急著講解。

先來說說經期。

經期是什麼?經是常規,期是準時。女子十四歲時,天癸來潮,經脈開始通暢。經血每月流一次,就像月亮盈虧一樣,虧而復盈,循環往復。但人的體質不同,強弱損傷也不同,所以有的人經期提前,一到時間就來血,這是氣血過剩。氣血過剩就是火氣大,治療時應清熱。有的人經期推遲,很長時間後才來血,這是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就是寒氣過盛,治療時應溫補脾胃。脾胃是生化精血之所,是調經的主要根據。

其他如經血色淡,是火化不足,治療時應補火;經血黑紫成塊,是火化過度,治療時應清熱;經血過多,同時心煩,是血氣驟然虛弱,治療時應養血;經血少,同時腹痛,是氣血瘀滯,治療時應調氣;經期延長,經血淋漓不止,是氣衰脾弱,不能約束經血,治療時應溫補陽氣;經後腹空痛,是氣血驟然虛弱,治療時應調和氣血;經期過後,一個月都不來,可能是懷孕了,孕婦不必治療;不孕是經閉。經閉應打開,因氣血閉結的,治療時應行氣;因寒氣閉結的,治療時應散寒;因熱氣閉結的,治療時應清熱;因血枯閉結的,治療時應補血。病因不一,應審查病因再治療。

至於帶下、崩漏,是婦女常見的病症,十有八九。帶下可分為五種顏色,不外乎陰虛陽虛,參照陰陽辨證法治療。所有帶下的脈象,我見過很多,往往是關脈和尺脈浮大無力,兩關脈和兩尺脈細微甚者,這是陽氣耗竭,下元沒有火,用溫補脾胃回陽法治療效果佳。有的是關脈大而有力,兩關脈滑,兩尺脈細者,是心肺移熱於下,脾濕下注,用清熱祛濕法治療效果佳。

崩漏證有不同,漏症比較輕,是崩症的徵兆;崩症來勢兇猛,如堤決一般。漏症來勢較小,淋漓不止。兩種證型都應根據陽虛、陰虛辨證法治療,這樣就能掌握餘不足之機要。至於逆經而吐血的,照上面的吐血條目辨證,治療方法自見其中。

懷孕前指什麼?

指的是夫婦交媾,精血凝結,兩者合一,具備生生化化的機能,人的生命有了開始,因此稱為胎。俗話說:“懷孕前不能熱”,這句話世人多信,但不知這是錯誤的說法。

坤德厚載萬物,全賴陰陽二氣維持,一動一靜,陰陽互相化育。元陰化生五臟,加上包絡就是六腑;元陽化生六腑,加上奇經八脈就是十二官,所以說陽六六,陰六六。陽六六,就是乾卦;陰六六,就是坤卦。乾坤化生五行,五行不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不出五行,所以說天數五,地數五。

嬰兒在母腹中,母親呼氣她也呼氣,母親吸氣她也吸氣,十月懷胎,性與命確定,打破元氣一體,坎離立極。出生之前,寒熱是分開的。胎寒不溫,胎兒容易損傷;胎熱不清,胎兒也容易墮胎。以此為標準,經旨才能暢達。

前輩有按月養胎的說法,其實可從可不用。依我細想,陰陽合一,養於坤宮,此時十二經的經血,無時無刻不在,真好像北辰居所,眾星拱衛。其中有惡阻的,是胎氣初結,養於坤宮,土氣突然不舒,所以嘔吐等情況,治療時應溫補脾胃,行氣舒脾。有子眩的,是胎氣上逼,治療時應平心氣。有子滿的,是氣血壅滯,治療時應破滯行氣。有子瘖的,是胞胎壓迫少陰經絡,連接舌本,治療時應升舉胎氣,如不應時,生娩後自然會說話。有子鳴的,是因為突然伸手取物,母親的呼吸,突然和嬰兒中斷了,治療時應摟緊胎兒片刻以就之。有腹痛小便一點一滴出不來的,是胞胎下壓膀胱,治療時應升舉。有胎尚漏下血的,審查是火氣逼迫而下的,治療時應清火;審查是元陽不足而不能收束的,治療時應補陽。有子腫的,是水氣停滯不行,治療時應化氣行水。有子嗽的,是肺氣受胎火逼迫,治療時應清胎熱。有胎不長的,是母親氣血不足,治療時應大補氣血。有挾食而吞酸的,治療時應消食。有因外邪閉塞而大熱身痛的,照外感六經法治療。有吐瀉交作而胎不安的,治療時應溫補脾胃。有大渴飲冷,說話言語障礙,大熱、汗出、便閉的,治療時應攻下。有身冷汗出,人事昏沉,精神睏倦,喜歡極熱湯水的,治療時應回陽。懷孕前的各種證型,簡略舉出幾點,學習者應留心探討。

產後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嬰兒出生後,周身百脈開張,努勁用力產出,十二經護胎之血,一起下注,此時氣血兩虛,與平常不同,用藥不能錯誤。

嬰兒出生後,有昏暈而人事不省的,是血瘀不下行而反上的,治療時應行瘀。有腹硬而痛劇的,是血瘀滯而無陽氣運化的,治療時應溫中行滯。有空疼而腹不硬的,是氣血驟然虛弱的,治療時應大補氣血。有冷汗出而昏暈甚的,是陽氣欲脫的,治療時應回陽。有大熱、大渴而思冷飲的,是血虛陽無所附,而外越的,治療時應峻補其血。有頂巔痛頭如火焚的,是血驟然虛弱,陽無所依,而暴浮於上的,治療時應大補其血。有氣喘息高,寒戰汗出,身冷的,是陰陽不交,陽氣欲脫的,治療時應回陽。有胎未全而即產的,俗名小產,比正產更甚。正產是瓜熟蒂落,得陰陽之正,調養貴乎得宜。小產如生果摘下,損傷太甚,一切諸症,治療法與正產同,而調養更應周密。愚夫愚婦,視為尋常,不知保養,而致死亡者,不勝慨嘆。

還有胎兒死在腹中而不下的,必定有所損傷,治療時應下之。這種病症也很多,怎麼能全部說完?舉其大綱,不越規矩,學習者再廣泛閱讀。至於方藥,《濟陰綱目》記載得很詳盡,也可以參看。

【闡釋】中醫專列婦科,因其有經期、胎前、產後三者與男子不同。鄭氏對此三者分別述其大要,頗為明晰。論經期則有先期、後期、色淡、色濃、過多、過少、愆期、腹痛、妊閉、帶下、崩、漏、及逆經吐血諸症,俱一一述其病因及治法。

白話文:

中醫中專門分出一科專門研究婦女疾病,這是因為女性在經期、懷孕前和產後,身體狀況與男性不同。鄭氏對這三種情況分別做了簡要的說明,非常清晰。他認為,在經期會出現以下症狀:經期提前、延後、經血顏色淡、濃、過多、過少、經期不準、腹痛、不孕、陰道分泌物異常、崩漏、以及月經倒流吐血等。對於這些症狀,鄭氏都一一說明瞭原因和治療方法。

論胎前則指出“胎前不宜熱”之片面性,而謂胎寒亦易墮,併列舉惡阻(嘔吐)、子眩、子瘖、子鳴、小便不出,妊後漏血、子腫、子嗽、胎不長、挾食、外邪閉塞、吐瀉交作、大渴大熱及身冷汗,昏沉諸症之病因及治法。論產後則舉昏暈、腹硬痛劇、腹空疼、冷汗出、大熱大渴、巔頂痛甚,喘息、寒戰、小產及胎死腹中諸症,亦一一述其病因及治則,便於初學有所遵循。至於方藥,則當參閱婦科專書《濟陰綱目》,比較詳備。

白話文:

關於懷孕前的注意事項,文中指出「懷孕前不宜過熱」的觀點過於片面,認為胎寒也容易流產。並列舉了妊娠嘔吐、頭暈目眩、耳鳴、小便不通、懷孕後陰道出血、身體水腫、咳嗽、胎兒發育不良、食慾不振、受外邪閉塞、嘔吐腹瀉交替、口渴發熱或身體冷汗、昏迷等症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關於產後的注意事項,文中列舉了昏迷、腹部劇烈疼痛、腹空虛痛、冷汗、高熱口渴、頭頂劇烈疼痛、氣喘、發冷、流產、胎死腹中等症狀,也一一說明瞭其原因和治療原則,方便初學者遵循。

至於具體的藥方,文中建議參照婦科專著《濟陰綱目》,其中記載得比較詳細。

現代醫學昌明,婦產科疾病,多用新法醫治,但祖國醫學所積累的文獻寶貴經驗,無論是調經、帶下、崩、漏、胎前、產後諸症,亦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仍須進一步研究闡發。

白話文:

雖然現代醫學發達,婦科疾病通常使用新的治療方法,但中華醫學累積的豐富文獻經驗,對於調節月經、白帶異常、大量出血、少量出血、懷孕前和產後等各種症狀,仍然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因此,我們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闡述這些文獻的內容。

問曰: 小兒另列一科何也?

答曰:小兒初生下地,不能言語,食則母之精血,即有病癥,醫家全是猜想,並無幾個一見便知。未食五穀者,外感尚多,內傷即少;食五穀者,外感內傷俱有。更有痘、麻,動關生死,所以小兒科之外,又有痘科也。俗雲啞科,真是不謬。最可怪者,小兒初生下地,世俗皆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之類,以下胎毒、血糞,餘深為不然。凡人皆稟二氣所生,有自然之理,小兒初生,猶若瓜果初出土之萌芽,以冷水灌之不可,以熱湯灌之亦不可,生機原是自然,換肚換腸亦是自然,何待大黃、銀花之類,以(催) 〔摧〕之毒之?只要小兒不偏於寒、熱兩字,即不可妄施藥品,以種病根。苟有胎中受熱者,小兒必面赤、唇紅,氣粗、口熱,以苦甘一二味投之便了。有胎中受寒者,小兒必面青,唇、口淡白,氣微、口冷,以辛甘一二味投之便了。至於外感一切,務察時令,小兒雖不能言,而發熱之有汗、無汗,口熱、不熱,二便之利、不利,只此數端,亦可以知其病矣。其至要者,太陽主皮膚,統營衛,為第一層,六客中人,必先犯此,學者須知。切勿惑於小兒穉陽之體,原無傷寒之說,不知小兒氣輕力薄,正易傷寒也。傷寒二字,四時皆有,蓋所謂傷寒者,傷及太陽地界也。太陽本氣主寒,六氣從太陽而入內,故皆可以名傷寒也。其中有稱為驚風者,有稱為慢脾風者,是皆不經之論也。餘為活人計,不得不直切言之。所謂驚風者,因小兒發熱抽掣,角弓反張,項強、搖頭、吐舌,有時卒然掣動,若驚之狀,前人不按經旨,見其驚狀,即以驚風名之,而不知是外邪客於太陽之經絡也。太陽之經絡為外邪蔽束,氣機不暢,抑鬱為熱,熱甚則風生,而抽掣角弓等情所以有也。此際正當用桂、麻二湯,或麻杏石膏等湯,以解太陽之邪,邪氣解而風熱即不生,何抽掣等症之有乎?市醫遵守驚風一語,更立無數名目,以訛傳訛,妄擬一派鎮驚祛風逐痰之方,小兒屈死於此者,不知幾百億兆矣。況人身皮膚第一層,屬太陽主事,豈有外邪入內,而不傷及者乎?業斯道者,何不於此經三致意也!至於慢脾風者,因小兒素病,調養失宜,飲食不健,自汗、盜汗不覺,嘔、吐、瀉、利不覺,積之久久,元氣日薄,釀成虛極之候,元氣虛極,則神無主,不能支持上下四旁,故有戰動、發熱、汗出不止,似驚之狀,其實非驚風也。外驗人必無神,面青、唇白,困倦、目瞑,此刻正當大補元陽,元陽氣足,則神安而體泰,何動搖之有乎?若以驚風治之,是速其亡也。前人稱曰慢脾,因其來之非驟也。論驚多在三陽,乃有餘之痾,論慢脾屬三陰,乃不足之候。驚風從外感得來,六氣須知,氣即風也,風字宜活看。慢脾由內傷所積,吐瀉汗出,停滯食少,釀久生端,分陰分陽,察之辨之,不可不密,用方用藥,補之瀉之宜清。此乃活人之業,性命生死攸關之際,學者毋忽視之。更有痘、麻,動關生死,《幼幼集成》,《活幼心法》二書,講說最詳,宜閱。以餘拙見,和平、有餘、不足,三法盡之矣。但痘出於臟,麻出於腑,痘喜溫和,麻喜清解。痘本胎毒,藏於命根,初起由太陽真機鼓動,運毒外出,法宜用桂枝湯調和陰陽,以助太陽外出之氣機,使無一毫毒邪之滯於內;次歸陽明,血水化為膿漿,未出透時,法宜用升麻葛根湯以解肌,而使毒氣發透;已出透時,法宜用理中湯以培中氣;中氣健旺,易於化血為膿,熟透結疤,欲結疤時,法宜用回陽、封髓等方,使這一點真氣復還於內。此四法者,乃順其陰陽氣機出入之道,為治痘用藥不易之法也。至於和平之痘,二便、飲食如常,微燒而精神不倦,瘡根紅活,頂潤充盈,顆顆分明,粒粒精光,乃和平第一等痘,勿藥有喜。最可憂者,有餘不足兩症,有偏餘於氣而不足於血者,如氣至而血不至之白泡無紅根是也;有偏餘於血而不足於氣者,如血至而氣不至之紅泡無膿是也。偏於氣而不足於血者,法宜養陰以配陽;偏於血而不足於氣者,法宜補陽以配陰。蓋有餘者氣之盈,如暴出,一齊涌出,紫紅頂乾,焦枯、便閉、煩躁、飲冷,訁嚴語之類,法宜清火養陰,甚極者宜下。不足者氣之縮,如慢出,下陷平塌,色嫩、二便自利,飲熱、目瞑,困倦已極之類,法宜補火。火即氣,補火一字,人多忽略,一味在後天肺氣上用藥,而不知在人身立命之火種上用藥。故近來痘科,一見下陷不足之症,用藥總在這參、芪、鹿茸、歸、芍,以為大補氣血,究竟致死者多,深為可慨也,由其未得仲景之心法耳。觀於仲景之用四逆湯,薑、附、草三味,起死回生,易如反掌,非專補立極之火種,何能如斯之速乎?世醫不求至理,以為四逆湯乃傷寒之方,非痘科之方,不知此方正平塌下陷痘症之方,實補火種之第一方也。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認之不定,即用四逆,而又加以參、歸、熟地,羈絆附子回陽之力,亦不見效,病家待斃,醫生束手,自以為用藥無差,不知用藥之未當甚矣。麻疹一條,較痘症稍異,麻疹往往兼時氣傳染而成,為病發熱、咳嗽,目如醉人,鼻流清涕,乃將出之候也。太過色紫紅,不及則色淡,始終治法,只宜升解清涼發透為主,所有一切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幼幼集成》說最妥,茲不贅。

白話文:

回答者說: 嬰兒剛出生,不會說話,靠母乳為生。這時如果出現疾病,醫生們只能猜測診斷,很少能一眼看出來。沒有吃過穀物的嬰兒,多為外感病,內傷病少;吃過穀物的嬰兒,則外感病和內傷病都有。此外,還有天花、麻疹,攸關生死,因此除了小兒科之外,還有痘科。俗話說「啞科」,真是不假。最令人驚訝的是,嬰兒出生後,人們都會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等藥物,以排除胎毒和血便。我認為這種做法大錯特錯。天下人都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生,有自然的道理。嬰兒剛出生,就像瓜果剛剛出土的嫩芽,澆冷水不行,澆熱水也不行。生命力原本就是自然的,換腸換肚也是自然的,何必用大黃、銀花之類的藥物來摧殘毒害呢?只要嬰兒不偏於寒熱,就不要亂用藥物,以免種下病根。如果有胎中受熱的情況,嬰兒必然會面紅、脣紅、呼吸粗重、口熱,用苦甘兩味藥物治療就可以了。如果有胎中受寒的情況,嬰兒必然會面青、脣口淡白、呼吸微弱、口冷,用辛甘兩味藥物治療就可以了。至於外感病,務必察看時令。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發燒是否出汗、口熱與否、二便是否通利,根據這些症狀也可以判斷其病情。其中,最重要的太陽經,主皮膚,統御營衛,是第一層。六種外邪侵犯人體,一定會首先犯傷太陽經。學者們必須瞭解這一點。不要被嬰兒嬌嫩的陽氣所迷惑,認為沒有傷寒的說法。殊不知嬰兒氣虛力弱,正是容易傷寒。傷寒二字,四季皆有。所謂傷寒,就是太陽經受到侵襲。太陽經本氣主寒,六種外邪從太陽經入侵,所以都可以稱為傷寒。其中有稱為驚風的,有稱為慢脾風的,都是不遵循經旨的說法。我為了活人,不得不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所謂驚風,是因為嬰兒發燒抽搐、角弓反張、項強、搖頭、吐舌,有時突然抽動,像受驚一樣。前人沒有遵循經旨,看到其驚嚇的症狀,就稱之為驚風,而不知道這是外邪侵犯太陽經絡。太陽經絡被外邪蔽束,氣機不暢,鬱結為熱,熱甚則風生,所以出現抽搐角弓等症狀。這時,應該使用桂枝麻黃湯或麻杏石膏湯等湯劑,以解太陽經之邪氣。邪氣解除,風熱自然就不會產生,抽搐等症狀還會存在嗎?庸醫們沿用驚風一詞,又立了無數的名目,以訛傳訛,妄擬出一派鎮驚祛風逐痰的方劑,導致無數嬰兒因此而夭折。況且人體的第一層皮膚屬太陽經主事,外邪入侵,豈能不傷及太陽經?學醫者,為何不在此經上用心鑽研呢!至於慢脾風,是因為嬰兒體質虛弱,調養不當,飲食不健,自汗、盜汗而不自知,嘔吐、瀉利而不自知,久而久之,元氣日漸衰弱,釀成虛極之症。元氣虛極,則神無主,不能支持上下四旁,所以有戰動、發熱、汗出不止,似驚之狀,但其實不是驚風。外觀上,人必然精神萎靡,面青、脣白,睏倦、目瞑。此時,應當大補元陽,元陽氣足,則神安而體泰,哪會有戰動呢?如果以驚風治療,只會加速其死亡。前人稱之為慢脾,是因為它不會突然發生。論驚風多在三陽經,是餘邪之病,論慢脾風屬三陰經,是不足之症。驚風是外感所致,六氣須知,氣即風也,風字宜活看。慢脾風是內傷所積,吐瀉汗出,停滯食少,釀久生端,分陰分陽,察之辨之,不可不密,用方用藥,補之瀉之宜清。這纔是救人的醫業,攸關性命生死。學者們不可忽視。更有天花、麻疹,攸關生死,《幼幼集成》、《活幼心法》兩書,講述得很詳細,宜閱。以我淺見,和平、有餘、不足,三法盡之矣。但是,天花出於臟,麻疹出於腑,天花喜溫和,麻疹喜清解。天花本為胎毒,藏於生根,初起由太陽真機鼓動,運毒外出,方法應當用桂枝湯調和陰陽,以助太陽經外出之氣機,使無一毫毒邪之滯於內;其後歸入陽明經,血水化為膿漿,未出透時,方法應當用升麻葛根湯以解肌,而使毒氣發透;已出透時,方法應當用理中湯以培中氣;中氣健旺,易於化血為膿,熟透結疤,欲結疤時,方法應當用回陽、封髓等方劑,使這一點真氣復還於內。這四法,乃順其陰陽氣機出入之道,為治療天花用藥不易之法。至於和平的天花,二便、飲食如常,微燒而精神不倦,瘡根紅活,頂潤充盈,顆顆分明,粒粒精光,乃和平第一等天花,勿需用藥。最令人擔憂的是,有餘不足兩症。有偏餘於氣而不足於血者,如氣至而血不至之白泡無紅根是也;有偏餘於血而不足於氣者,如血至而氣不至之紅泡無膿是也。偏於氣而不足於血者,方法應當養陰以配陽;偏於血而不足於氣者,方法應當補陽以配陰。所謂有餘者氣之盈,如暴出,一齊湧出,紫紅頂乾,焦枯、便閉、煩躁、飲冷、訁嚴語之類,方法應當清火養陰,甚極者宜下。不足者氣之縮,如慢出,下陷平塌,色嫩、二便自利,飲熱、目瞑,睏倦已極之類,方法應當補火。火即氣,補火一字,人多忽略,一味在後天肺氣上用藥,而不知道在人身立命之火種上用藥。故近來痘科,一見下陷不足之症,用藥總在這參、芪、鹿茸、歸、芍,以為大補氣血,究竟致死者多,深為可慨也,由其未得仲景之心法耳。觀於仲景之用四逆湯,薑、附、草三味,起死回生,易如反掌,非專補立極之火種,何能如斯之速乎?世醫不求至理,以為四逆湯乃傷寒之方,非痘科之方,不知此方正平塌下陷痘症之方,實補火種之第一方也。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認之不定,即用四逆,而又加以參、歸、熟地,羈絆附子回陽之力,亦不見效,病家待斃,醫生束手,自以為用藥無差,不知用藥之未當甚矣。麻疹一條,較天花症稍異,麻疹往往兼時氣傳染而成,為病發熱、咳嗽,目如醉人,鼻流清涕,乃將出之候也。太過色紫紅,不及則色淡,始終治法,只宜升解清涼發透為主,所有一切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幼幼集成》說最妥,茲不贅。

附,不解說

俗傳出痘一事,餘甚不解,沿古及今,俱稱痘為胎毒,人人俱要出痘,方可無憂,未出痘者,務要借出痘之苗,以引之外出,取其知是出痘,按痘法治之有準,以免用藥錯誤。此說一開,而嬰兒之夭亡者,不啻恆河沙數矣。

白話文:

民間流傳關於出痘的說法,我一直很疑惑。自古至今,大家都認為痘疹是胎毒所致,每個人都必須出痘,才能無憂無慮。沒有出痘的人,一定要借用已經出痘者的痘苗,引發自己出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是出痘,然後按照痘瘡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避免用藥錯誤。這個說法一經流傳,導致嬰兒夭折的數量已經多得無法計數了。

餘深謂不然,人俱要出痘,何以有不放而終身不出者?有放而亦不出者?又何得遽謂人人俱要出痘?即要出痘,亦當聽其自然,何必定要用痘以引之哉?竊念人稟二氣以立命,風、寒、飲食,一切俱要謹慎,惟恐疏虞,以致外邪深入,有戕生命,獨於此痘,何不避之,而偏要使之從鼻竅以入內,明明叫出痘,何嘗**(“何嘗”:原書為“何常”)**是痘一定要出哉?人之一身,如一穴空地,種麻即麻,種豆即豆,此理之常,但種瘡痘一法,仲景尚且不具,而獨於六氣立法,蓋六氣即是六經,主一年之事,循環不已,人身二氣不調,六邪始能入內為病,故法可立而病可窮,方可定也。

白話文:

我認為並不是這樣,如果所有人都要出水痘,為何會有終身不出水痘的人?還有人出水痘後也不會傳染給別人?又憑什麼倉促地說每個人都一定會出水痘?即使要出水痘,也應該順其自然,為何一定要用種痘的方式引發水痘呢?

我認為人靠著陰陽二氣而生存,對於風、寒、飲食等一切都要謹慎,唯恐疏忽而導致外邪入侵,危及生命。唯獨在水痘這件事上,為何不避開它,反而要讓它從鼻孔進入體內?明明稱之為「出水痘」,難道水痘非出不可嗎?

人的身體就像一個空地,種下麻就會長麻,種下豆就會長豆,這是自然規律。但是種痘這種方法,醫聖張機都沒有記載,他只制定了六氣立法。六氣就是六經,主宰一年的運轉,循環不息。人體陰陽失調,六邪才會入侵而致病,因此可以制定法則來瞭解疾病,也可以確定處方。

今之痘、麻,又列一科,以其知得痘、麻之始終,如人之種瓜果,而知其結實時也,法雖可從,而陋習不可不急正也。嗟乎!俗染成風,牢不可破,猶人之愚而甘於愚也。餘目見鄰裡小兒,康健嬉嬉,以痘瘡之毒苗種之,十數日而即死者,不勝屈指矣。想來不種痘苗,未必即死,雖曰天命,又豈非人事哉!

白話文:

【闡釋】小兒另列一科,主要是小兒不能言語,無從得知其主觀感覺,故俗名啞科。診斷主要憑醫者經驗,在望、聞、問方面多下功夫,而切法亦與成人不同。鄭氏所論數點,俱頗重要。一是小兒初生下地,不可妄施藥品,力斥世俗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之類以下胎毒、血糞之類。

孩童單獨列為一個科別,主要是因為孩童不會說話,無法表達主觀感受,所以俗稱「啞科」。診斷主要依靠醫生的經驗,在觀察、聽覺、詢問方面花費較多功夫,而觸診的方法也與成年人不同。鄭氏所提到的幾點非常重要。第一點是孩童剛出生時,不可隨意用藥,鄭氏嚴厲批評民間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等藥物來去除胎毒、血便的習俗。

至於胎中受熱受寒,及生後外感致病,皆有外象可憑,須細察其面、唇、口、氣、汗、便諸端之表現而用藥。二是力斥世俗所謂小兒是純陽之體,原無傷寒之說,而認為小兒氣輕力薄,正易傷寒,六客風、寒、暑、濕、燥、火從皮膚侵入為病,一如成人無異。

白話文:

對於在母體中受熱受寒,以及出生後遭受外邪而致病的情況,都有一定的外在徵象可以憑藉。需要仔細觀察患兒的臉色、嘴脣、口氣、汗液、大便等方面的情況再用藥。不同的是,要大力駁斥世俗流傳的所謂「小兒是純陽之體,本來不受傷寒」的說法。我們認為小兒氣力薄弱,更容易傷寒。六種致病外邪(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可以通過皮膚入侵人體致病,和成年人沒有什麼區別。

三是斥世俗所謂驚風及慢脾風,用鎮驚、祛風、逐痰方藥之非,而細析其成因症象及應用之方藥,並歸結為驚風多在三陽,從外感得來,乃有餘之痾;慢脾風多屬三陰,由內傷所積,乃不足之候,務須細察其陰陽而用藥,所論俱極允當。現今醫學進步,兒科醫院林立,小兒死亡率已大大減少。

白話文:

本文針對世俗上稱之為「驚風」和「慢脾風」的病症,提出反對使用安神、祛風和化痰藥物的傳統療法,並詳細分析其成因、症狀和適用的治療方法。作者指出,「驚風」主要發生在陽氣旺盛的「三陽」部位,多是由外感風邪所致,屬於多餘的疾病;而「慢脾風」則多發生在陰氣較盛的「三陰」部位,是由內傷積鬱所致,屬於不足的疾病。因此,在治療時必須仔細辨別陰陽屬性,再用藥。作者的論述非常合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兒童醫院林立,小兒死亡率已經大幅降低。

但仍有少數病兒,幾經新法治療不愈,筆者用鄭說變通施治,對小兒傷寒咳嗽、氣喘,用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而獲愈。又對小兒患慢脾風、小便淋漓,遺溺諸病,用附子理中湯加味而愈。可見鄭氏之論,仍有一定價值。至於論痘、麻一段,亦條述其病程、症象、治則及方藥,對一切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

白話文:

儘管有一些患兒經過新方法治療仍然無法痊癒,作者使用鄭氏理論變通治療,對小兒傷寒咳嗽、氣喘,使用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患者皆獲得痊癒。此外,針對小兒患慢脾風、小便淋漓、遺溺等疾病,使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也有效。可見鄭氏的理論仍然具有臨牀價值。至於論述痘疹、麻疹一段,條理清晰地說明瞭病程、症狀、治療原則和方藥,對於各種變症,總是以陰、陽、虛、實四個字涵蓋。

對當時醫生一見出痘下陷平塌不足之症,只知用參、芪、鹿茸、歸、芍以大補氣血,而不知用薑、附、草以補立極之火種,即有用的,亦雜以參、歸、熟地而牽制附子回陽之力,而不見效,所論亦頗特出。

白話文:

當醫生看到痘瘡凹陷平坦萎靡不振的情況時,只知道用人參、黃芪、鹿茸、當歸、芍藥來大補氣血,卻不知道用生薑、附子、草烏來補益立極的火種。即使有用的,也被參、歸、熟地等藥物牽制,附子的回陽之效無法發揮,所以看不到效果。這番議論確實獨特。

附不解說所論各點,系由時代所限,不知免疫之理,應予揚棄。當時因引種痘苗而致死者多。當系手術不佳,消毒亦不善所致。今則新法接種已遍及世界,天花已全絕跡,這要歸功於醫學科學之進步。

白話文:

那些中醫古籍中討論的關於免疫力的事情,因為受時代限制,不知道免疫的原理,應該拋棄。當時因為引入牛痘疫苗而導致死亡的人很多,可能主要是因為手術技術不佳和消毒做得不好。現在,新的接種方法已經普及到全世界,天花已經完全絕跡,這要歸功於醫學科學的進步。

不解說所論各點:

  • 中醫古籍中關於免疫力的討論因受時代限制,缺乏科學依據。
  • 引入牛痘疫苗初期死亡率高,可能與手術技術和消毒技術不足有關。
  • 現代醫學科學的進步,尤其是新的接種方法,使得天花得以絕跡。

問曰: 外科工專金、瘡諸症,其故何也?

答曰: 凡一切瘡症,皆起於二氣不調,氣、血偏盛,壅滯流行不暢之過,病原從內出外,以其有金、瘡、折骨,化腐生肌一事,稍不同耳。然瘡形已具,即當分辨陰、陽,不可忽略。陽症,瘡色紅腫痛甚,高凸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閉結,喜冷,用藥重在活血行氣,養陰清火為主。陰症,瘡色不紅活,皮色如常,慢起不痛,或微痛,二便自利,精神短少,用藥大補元陽為主。大凡瘡症,《內經》雲:“皆屬於火”。人身立命,就是這一個火字,火即氣,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氣有餘之瘡,即陽症,必由阻滯而成,用藥故要清火養陰,活血行氣,方用桂枝湯倍白芍,加麥芽香附、枝子主之。氣不足之瘡,即陰症,必由陽不化陰而成,法當大補元陽,方用桂枝湯倍桂,加麥芽、附子、香附主之。此乃調和氣血之妙法,原不在芩、連、銀花、山甲、大黃之類,專以清火。要知氣血壅滯,方得成瘡,調氣即是行氣,調血即是行血,桂枝重在調陽,白芍重在調陰,氣有餘則陰易虧,故倍芍藥加枝子,氣不足則陰更盛,而陽愈弱,故倍桂而加附子。學者切勿以此方為傷寒之方,非瘡科之方。仲景以此方,冠一百一十三方之首,而曰調和陰陽,試問人身陰陽調和,尚可得生病也否?尚可得生瘡也否?若刀傷、折骨,跌打、閃挫,另有治法,又有手法,不與內因同治,故曰外科。

白話文:

回答:凡是一切瘡症,都是由於人體內的氣血不調和所致,氣血偏盛,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病因從內部發出到外部,以產生金瘡、外傷、骨折,以及化腐生肌等不同的情況。

然而,一旦瘡症形成,就必須分辨它的陰陽屬性,不能忽略。

陽症:瘡色鮮紅腫脹,疼痛劇烈,隆起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乾燥,喜食寒涼食物。治療應以活血行氣、養陰清火為主。

陰症:瘡色不紅,皮膚顏色與正常部位相同,發作緩慢,疼痛微弱或不痛,二便通暢,精神萎靡。治療應以大補元陽為主。

概括來說,瘡症在《內經》中被認為“皆屬於火”。人體的生存與健康依賴於一個“火”字,火指的就是氣,氣過盛就會化為火,氣不足就會變成寒。氣過盛的瘡症,即陽症,必然是由於氣血阻滯而成,因此治療需要清火養陰,活血行氣,因此使用桂枝湯加倍白芍,再加入麥芽、香附、枝子來治療。

氣不足的瘡症,即陰症,必然是由於陽氣不能轉化為陰氣所致,治療方法應當是大補元陽,因此使用桂枝湯加倍桂枝,再加入麥芽、附子、香附來治療。

這是調和氣血的妙法,並不在於芩、連、銀花、山甲、大黃等專門清熱涼血的藥物。要知道氣血壅滯才會形成瘡症,調氣就是行氣,調血就是行血,桂枝重在調陽,白芍重在調陰,氣過盛則陰氣容易虧損,故加倍芍藥和枝子,氣不足則陰氣更盛,而陽氣更弱,故加倍桂枝和附子。

學習者切勿把這個方劑當成治療傷寒的方劑,它不是治療瘡科的方劑。仲景把這個方劑放在一百一十三個方劑之首,並且說它可以調和陰陽,試問人體的陰陽調和了,還會生病嗎?還會生瘡嗎?至於刀傷、骨折、跌打、閃挫,則有另外的治療方法和手法,不與內因引起的疾病相同治療,所以稱為外科。

【闡釋】中醫外科範圍頗廣,若刀傷、骨折、跌打、閃挫,俱另有治法、手法。惟諸瘡症,則病雖在外,而多由內發,故仍須分辨陰陽,參以內科治法。清初林屋山人王洪緒著《外科證治全生集》對瘡症分辨陰陽較精,治法亦多。

白話文:

中醫外科的範圍很廣,對於刀傷、骨折、跌打、扭傷等症狀,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手法。但是,對於各種皮膚潰瘍的疾病,雖然表現在外部,但多半是由於體內發病而引起的,因此仍然需要分辨陰陽之氣,輔以內科的治療方法。清朝初年,林屋山人王洪緒所著的《外科證治全生集》對皮膚潰瘍疾病的陰陽分辨較為精準,治療方法也較多。

鄭氏所述陰、陽症象治則,亦不外是,惟用方則主以加味桂枝湯,陽症倍芍加枝子、香附、麥芽,陰症倍桂加附子、香附、麥芽,主要在調和氣血而補元陰、元陽,不專在芩、連、銀花、山甲、大黃之類以清火,自是探本求源之論,但具體治療,仍須隨症用藥為是。

白話文:

鄭氏提出的陰陽症狀與治療原則也遵循此理,只是在用藥時主要以加味桂枝湯為基本,陽症加倍芍藥、枝子、香附、麥芽,陰症加倍桂枝、附子、香附、麥芽。主要是調和氣血,補元陰、元陽,不專注於使用黃芩、連翹、銀花、山甲、大黃等清熱藥物。這是一種探究根本的治療理論。但在實際治療中,仍需要根據症狀用藥。

問曰: 目病皆原內起,何以另列一科也?

答曰: 醫門一十三科,皆內科之恆事,不獨眼科為然也。目病一切,皆從五臟、六腑發出,豈有能治內症,而不能治眼症者。然目之為病,亦千變萬化,有工於此者,取其專於此,而辨症清,用藥有據,無奈今之眼科主,有眼科之名,無眼科之實者多矣。目症有雲七十二症,有雲三百六十種,名目愈多,旨歸即晦。今為之總其大綱,括以陰、陽兩字為主,餘不足錄。陽症兩目紅腫,羞明,眵翳障霧,赤脈貫睛,目淚、痛甚,小便短,大便結,喜冷飲者是也。陰症兩目微紅,而不羞明,即紅絲縷縷,翳霧障生,而不覺痛甚,二便如常,喜飲熱湯者是也。務看先從何部發起,即在此處求之便了。部位亦不可不知,上眼皮屬胃,下眼皮屬脾,白睛屬肺,黑睛屬肝,瞳子屬腎,兩眥屬心。再審系外感時氣傳染者,照外感發散、升解、清涼法治之,亦必有發熱、頭疼、身痛可憑。審是內傷,以致清氣不升,濁陰不降而作者,看何部之病情獨現,即在此求之,或宜甘溫,或宜辛溫,或宜收納,或宜降逆,如法施之,便可盡目之事矣。

白話文:

答覆: 醫學中有十三科,都是內科的固定科目,不只是眼科才這樣。所有眼疾,都源自於五臟六腑的病變。怎麼會有能治療內科疾病,卻不能治療眼科疾病的情況呢?然而,眼疾的種類千變萬化,有些專門從事這一科的醫生,專精於此,能夠辨別清晰症狀,用藥有依據。可惜的是,現在的眼科醫生大多隻有虛名,沒有實力。

眼疾有七十二種、三百六十種的說法,名稱越多,反而讓人難以理解。現在對這些眼疾作一個總綱的分類,以陰、陽兩字為主,其他的就不必一一列舉了。陽性症狀包括兩眼紅腫、怕光、視物模糊、眼睛布滿血絲、眼睛刺痛明顯、小便少而色黃、大便乾燥、喜歡喝冷飲。陰性症狀包括兩眼微紅、不怕光、眼角布滿紅血絲、視物模糊但不覺得特別痛、二便正常、喜歡喝熱湯。

治療時務必找出病症最初發生的部位,然後針對這個部位進行治療。部位的知識也很重要:上眼皮屬於胃,下眼皮屬於脾,眼白屬於肺,眼珠屬於肝,瞳孔屬於腎,兩眼角屬於心。

再仔細判斷這些眼疾是外感風寒所致,還是傳染而來。如果是外感,根據外感病的治療原則,採用發散、升解、清涼等方法。此時病人一定會有發燒、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如果是內傷所致,導致清氣不能上升,濁陰不能下降而引發眼疾,就要觀察哪個部位的病症特別明顯,然後針對這個部位進行治療。有的需要用溫補的藥物,有的需要用辛溫的藥物,有的需要用收斂的藥物,有的需要用降逆的藥物。根據病情進行恰當的治療,就能治癒大部分的眼疾。

【闡釋】關於眼疾,《靈樞·大惑論》謂:“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註於目,而為之精,……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接著對其生理及病變,均有論述。後世托名於孫思邈所輯之《銀海精微》二卷,更敘述了赤脈轉睛等八十種眼疾,並載有手法、方藥,眼疾遂逐漸形成了專科,出現了許多專著。如明王肯堂《證治準繩》的“五輪八廓說”,即是比較精詳而著名的。

白話文:

關於眼疾,《靈樞·大惑論》中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匯聚到眼睛,形成眼睛的精華,……上通於大腦,後出於頸項。"接著對眼睛的生理功能和病變進行了論述。

後世有人假借孫思邈之名,編寫了《銀海精微》兩卷,記載了包括赤脈轉睛在內的八十種眼疾,並載有治療方法和藥方。因此,眼疾逐漸形成了一門專科,出現了許多專著。例如明代王肯堂的《證治準繩》中的"五輪八廓說",就是比較詳細和著名的論著。

鄭氏這裡只是總其大綱,提出陰陽、部位及外感、內傷的分辨,教人細審各部病情而用藥施治,是簡要易明的。一般眼科醫家多就虛、實分論,大凡外眼部有充血、腫脹、疼痛或眼眥、流淚等刺激癥狀者,多為實症,比較易治;無外眼部癥狀而視力逐漸低下者,多為內部疾患,屬虛症,系由體內臟器機能減弱或障礙所致。如白內障即系較為常見多發的一種內虛症,進行緩慢,治療亦難期速效。

白話文:

鄭氏在此文僅概述中醫原理,提出陰陽、部位以及外感與內傷的區別。他教導我們仔細審查各部的病情,根據診斷用藥治療。這是一個簡潔易懂的方法。

一般眼科醫生多依虛實症狀來區分病情。凡是外眼部出現充血、腫脹、疼痛或眼角分泌物、流淚等刺激性症狀的,多為實症,相對容易治療。而沒有外眼部症狀,但視力逐漸下降的,多為內部疾患,屬於虛症,是由於體內臟器功能減弱或障礙所致。例如白內障就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內虛症,進行緩慢,治療也不容易快速見效。

有一種金針撥內障法,唐代《千金》、《外台》已有記載,清初張飛疇擅長其術,並有專著。現代對成熟期的白內障進行割治,更是一種進步。至於一般眼疾的診治,過去文獻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中醫眼科學現在仍為中醫內科一重要部門。亦可按六經辨證,成都中醫學院眼科專家陳達夫著有《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可以參閱。

白話文:

古代有種金針撥內障的方法,唐朝的《千金方》、《外臺祕要》中就有記載。清朝初期的張飛疇擅長這項技術,還寫了專門著作。現在,對成熟期的白內障進行手術治療,是一種更進步的方法。

至於一般眼疾的診治,過去的中醫文獻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中醫眼科學現在仍然是中醫內科的重要一門。也可以根據六經辨證的方法進行診治,成都中醫學院眼科專家陳達夫寫的《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