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藕節
中藥名稱:藕節 相關方劑
寒熱指數:
拼音名稱:OU JIE
英文名稱: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Lotus Rhizome Node
其他名稱:光藕節(《江蘇植藥志》),藕節疤(《中藥志》)。
古籍來源:
《藥性論》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藥品來源:
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根莖的節部。秋、冬或春初挖取根莖(藕),洗凈泥土,切下節部,除去須根,曬幹。
主治功效:
- 散瘀止血。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3~5錢:搗汁或入散劑。
外觀:
幹燥的藕節,呈短圓柱形,長約2~4厘米,直徑約2厘米。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中央節部稍膨大,上有多數殘留的須根及根痕,有時可見暗紅棕色的鱗葉殘基;節兩端殘留的節間部表面有縱紋,橫切面中央可見較小的圓孔,其周圍約有8個大孔。體輕,節部質堅硬,難折斷。氣無,蛛微甘澀。以節部黑褐色、兩頭白色、幹燥、無須根泥土者為佳。
藥理作用:
止血:藕節熱水提取物1g/kg腹腔註射,可以縮短小鼠切尾出血的時間。
化學成分:
藕節含天酰胺(asparagine)及鞣質。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