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湯

HUAG TU TANF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2%
腎經 8%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土湯」,主要成分為:甘草、生地黃、白朮、附子、阿膠、黃芩、黃土,主治功效是:脾臟虛弱,陽氣衰退,大便帶血,或者吐血,流鼻血,婦女崩漏,血色暗淡,四肢冰冷,面色蠟黃,舌頭淡白並且發苦,脈搏沉細無力。現代醫學中用於消化道出血和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屬於脾陽不足的疾病。

組成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1.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1. 阿膠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1.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1.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1.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黃土湯」,主要成分是:甘草、生地黃、白朮、附子、阿膠、黃芩、黃土,主治功效是:脾臟虛弱,陽氣衰退,大便帶血,或者吐血,流鼻血,婦女崩漏,血色暗淡,四肢冰冷,面色蠟黃,舌頭淡白並且發苦,脈搏沉細無力。現代醫學中用於消化道出血和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屬於脾陽不足的疾病。

傳統服藥法


當歸3兩,甘草3兩(炙),芍藥3兩,黃芩3兩,芎藭3兩,桂心1兩,生地黃1斤,釜月下焦黃土(如雞子大)1枚(碎,綿裹),青竹皮5兩。
去五臟熱結。
上切。
以水1鬥3升,煮竹皮,減3升,去滓,納諸藥,煮取3升,分4服。
忌海藻、菘菜、生蔥。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證因脾陽不足,統攝無權所致。脾主統血,脾陽不足失去統攝之權,則血從上溢而為吐血、衄血;血從下走則為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沈細無力等皆為中焦虛寒,陰血不足之象。治宜溫陽止血為主,兼以健脾養血。方中灶心黃土(即伏龍肝),辛溫而澀,溫中止血,用以為君。白朮、附子溫陽健脾,助君藥以復脾土統血之權,共為臣藥。然辛溫之朮、附易耗血動血,且出血者,陰血每亦虧耗,故以生地、阿膠滋陰養血止血;與苦寒之黃芩合用,又能制約朮、附過於溫燥之性;而生地、阿膠得朮、附則滋而不膩,避免了呆滯礙脾之弊,均為佐藥。甘草調藥和中為使。諸藥合用,共呈寒熱並用,標本兼顧,剛柔相濟的配伍特點。此方為溫中健脾,養血止血之良劑,故吳瑭稱本方為「甘苦合用,剛柔互濟法」(《溫病條辨》)。 黃土湯與歸脾湯兩方均可用治脾不統血之便血、崩漏。黃土湯中以灶心黃土合炮附子、白朮為主,配伍生地、阿膠、黃芩以溫陽健脾而攝血,滋陰養血而止血,適用於脾陽不足,統攝無權之出血證;歸脾湯重用黃耆、龍眼肉,配伍人參、白朮、當歸、茯神、酸棗仁、遠志補氣健脾,養心安神,適用於脾氣不足,氣不攝血之出血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凡熱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上腹胃脘痛大便出血痔瘡吐血月經期間大便出血手腳冰冷霍亂小兒驚巒子宮崩漏蕁麻疹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腸出血四肢抽搐心情煩燥流鼻血上吐下瀉面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黃土湯,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四引錢仲陽方。 組成:黃土適量。 主治:小兒急驚、慢驚。

黃土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引《旅捨方》。 組成:伏龍肝(即竈下黃土)。 主治:赤疹瘙癢,煩躁昏悶。

黃土湯,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伏龍肝半升,甘草3兩,白朮3兩,阿膠3兩,乾薑3兩,黃芩3兩。 主治:卒吐血及衄血。

黃土湯, 出處:《醫略十三篇》卷十一。 組成:淨黃土2兩,廣藿香2錢,生木香8分,宣木瓜2錢,陳橘皮1錢,紫厚朴8分,白扁豆3錢,活水蘆根2兩。 主治:霍亂吐瀉及轉筋霍亂。

黃土湯, 出處:《外台》卷三引《深師方》。 組成:當歸3兩,甘草3兩(炙),芍藥3兩,黃芩3兩,川芎3兩,桂心1兩,生地黃1斤,釜月下焦黃土(如雞子大)1枚(碎,綿裹),青竹皮5兩。 主治:去五臟熱結。主治:鼻衄或吐血。

黃土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甘草3兩,乾地黃3兩,白朮3兩,附子3兩(炮),阿膠3兩,黃芩3兩,竈中黃土半斤。 主治: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主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苦白,脈沉細無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