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瀉白散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相同名稱方劑:
瀉白散, 出處:《杏苑》卷三。 組成:桑白皮2兩,地骨皮2兩,生甘草1兩。 主治:肺熱。
瀉白散,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乾葛、石膏。 主治:外感嗽血,熱邪伏內者。
瀉白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組成: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人參、茯苓、知母、黃芩。 主治:晨嗽。
瀉白散, 出處:《醫方簡義》卷二。 組成:桑白皮2錢,地骨皮3錢,知母2錢(炒),甘草1錢。 主治:肺火喘咳者。
瀉白散, 出處:《幼科發揮》卷四。 組成:甘草、桔梗、陳皮、桑皮、地骨皮。 主治:肺熱。小兒久嗽,兩眼黑腫,白珠如血。
瀉白散, 出處:《醫統》卷六十一。 組成:黃芩、梔子、當歸、生地黃、赤芍藥各等分。 主治:風熱翳膜血筋,一切肺熱外障。
瀉白散,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三。 組成:桑白皮(薑汁和蜜炙)1兩,地骨皮1兩,甘草(炙)5錢。 主治:肺熱咳,手足心熱。
瀉白散, 出處:《一盤珠》卷八。 組成:桑皮、杏仁(去油)、川貝母、黃芩、甘草、膽星各等分。 主治:小兒咳嗽,火鬱肺金,聲不轉。
瀉白散, 出處:《麻症集成》卷三。 組成:黃芩、骨皮、黑梔、竹葉、連翹、蔞仁、玄參、川連、兜鈴、炙桑皮。 主治:心肺實火,咳嗽喘促。
瀉白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桑白皮(蜜炙)、地骨皮(去梗)、甘草,淡竹葉20片,燈心30根,馬兜鈴。 主治:麻疹咳嗽。
瀉白散,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桑皮、地骨皮、甘草、荊芥穗、防風、柴胡、葛根。 主治:外感嗽血,表邪外束,身發寒熱,咳嗽帶血者。
瀉白散, 出處:《麻症集成》(破愚齋本)卷上。 組成:桑皮、骨皮、花粉、連翹、元參、川連、燈草。 主治:麻疹喘嗽煩渴,毒在心肺,發未盡者。
瀉白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組成:桑皮、地骨皮、黃芩、燈心、馬兜鈴、山梔、黃連、桔梗、竹葉、大青、玄參、連翹。 主治:肺盛不寐。
瀉白散,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桑白皮(炒黃)2錢,地骨皮2錢,五味子21個,甘草1錢,貝母(去心)1錢,天門冬(去心)1錢,麥門冬(去心)1錢。 主治:肺經發熱。
瀉白散, 出處:《脈因證治》卷中。 組成:桑白皮1兩,青皮、五味、甘草、茯苓、參、杏仁、半夏、桔梗(上2味,痰涎嘔逆加之),地骨皮7錢。 主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喘嘔逆。
瀉白散,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組成:地骨皮1兩,桑白皮(炒)1兩,甘草(炙)1錢。 主治:化痰止咳,寬氣進食,瀉肺清熱,平喘。主治:肺熱咳嗽,甚則氣喘,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瀉白散, 出處:《濟生》卷二。 組成:桑白皮(炙)、桔梗(去蘆,銼,炒)、地骨皮(去木)、半夏(湯洗7次)、瓜蔞子、升麻、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肺臟實熱,心胸壅悶,咳嗽煩喘,大便不利。
瀉白散, 出處:《癰疽驗方》別名:瀉甘湯。 組成:桑白皮(炒)2錢,地骨皮1錢,甘草(炙)1錢,貝母(去心)1錢,紫菀1錢,桔梗(炒)1錢,當歸(酒拌)1錢,瓜蔞仁1錢半。 主治:瀉肺定喘。主治:肺癰,咳嗽喘急,脅肋疼痛,胸滿氣促;肺經蘊熱,肺火咳嗽,久嗽喘息。
瀉白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桑白皮(炙)1兩,紫蘇葉1兩,人參(去蘆頭)1兩,漢防己1兩,甜葶藶(微炒)1兩,半夏(湯洗7次)1兩,麻黃(去根節)1兩,甘草半兩(炙),陳橘皮(去白)3分,吳茱萸(湯洗7次,焙乾)3分。 主治:肺氣上奔咽膈,胸脅隘滿,喘急不止。甚者頭面浮腫,腹脹,小便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瀉白益元散
相似度 100%
家秘瀉白散
相似度 85%
防風瀉白散
相似度 85%
瀉心各半湯
相似度 85%
石膏瀉白散
相似度 75%
知石瀉白散
相似度 75%
枳桔瀉白散
相似度 75%
麻黃瀉白散
相似度 75%
青金瀉白散
相似度 75%
瀉青各半湯
相似度 75%
地仙散
相似度 66%
蠟煎散
相似度 66%
葶藶清肺飲
相似度 66%
神朮瀉肺湯
相似度 66%
石膏知母湯
相似度 66%
加味地骨皮散
相似度 60%
清白散
相似度 60%
羌防瀉白散
相似度 60%
芎蘇瀉白散
相似度 60%
旋覆花散
相似度 60%
瀉白消毒散
相似度 60%
麻黃甘草湯
相似度 57%
六物胡粉敷方
相似度 57%
羊腦煎
相似度 57%
小白朮散
相似度 57%
白金湯
相似度 57%
防葵散
相似度 57%
止咳散
相似度 57%
加味瀉白散
相似度 54%
省味金花丸
相似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