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1)

1. 卷第十

此一卷,首論結胸與痞。蓋十棗湯,下之早,即為結胸;發於陰,下之早,即為痞。然結胸與痞相似,但以痛不痛為異耳。心下滿而硬痛者為結胸,但按之滿不痛者為痞。醫家不審,一有差互,立致危殆。結胸屬陷胸證,痞屬瀉心證,其詳各於逐問備論之矣。

白話文:

這卷書中,首先討論結胸和痞。結胸是由於十棗湯過早地服用下藥造成的,是一種實證。痞是由於陰證虛弱,過早服用下藥造成的,是一種虛證。結胸和痞很相似,但疼痛與否是兩者間的區別。心胸以下部位脹滿且按壓有疼痛感的是結胸,脹滿但按壓不痛的是痞。醫生如果不仔細辨別,稍有差錯,就會導致危重情況。結胸屬於陷胸證,痞屬於瀉心證,具體情況在逐條問答中已經詳細討論過了。

(七十五)問心下緊滿,按之石硬而痛

此名結胸也。傷寒本無結胸,應身熱下之早,熱氣乘虛而入,痞結不散,便成結胸。若已誤轉了,初未成結胸者,急頻與理中湯服(正七十四),自然解了,更不作結胸,蓋理中治中焦故也。此古人亦說不到,後人因消息得之。若大段轉損,有厥證者,兼與四逆湯(正七十五)便安。

白話文:

這叫作結胸病。由於傷寒原本沒有結胸,應該及早熱身驅邪,熱氣乘虛而入,痞氣凝聚不散,就形成結胸。如果已經誤診轉變,初期還未形成結胸,就要趕緊服用理中湯(方劑請參考正方第 74 條),自然就會解除,不再形成結胸,這是因為理中湯治療中焦的緣故。這些古人也沒提到,是後人經過驗證纔得到的。如果病情嚴重惡化,出現厥證,就再搭配四逆湯(方劑請參考正方第 75 條)即可安康。

胃中雖和,傷寒未退者,即候日數足,可下,卻以承氣再下之,(正四十二)蓋前來下得未是故也。其證心下緊滿,按之石硬而痛,項強如柔痓狀(發熱汗出不惡寒,名曰柔痓)。其脈寸口浮,關尺皆沉,或沉緊,名曰結胸也。治結胸,大率當下(仲景云:下之則和)。然脈浮與大,皆不可下,下之則死,尚宜發汗也。

白話文:

胃氣雖然恢復正常,但傷寒尚未完全退去,在等待時機已滿後,就可以再次使用承氣湯來瀉下。(條文第 42 條)因為之前施下的瀉法並不恰當。

其症狀為心下緊脹,按壓時石頭般堅硬且疼痛,項部強直像柔痓病(發熱出汗而不畏寒,稱為柔痓)。其脈象浮於寸口,沉於關尺,或沉緊,稱為結胸。

治療結胸,通常應該瀉下。(仲景說:瀉下則可以調和。)但是,脈象浮而有力,都沒有辦法瀉下,瀉下就會死。此時,還應該發汗。

仲景云:結胸脈浮者,不可下,只可用小陷胸湯(正方四十)。大抵脈浮,是尚有表證,兼以小柴胡湯(正二十九)等先發表,表證罷,方用下結胸藥便安。西晉崔行功云:傷寒結胸欲絕,心膈高起,手不得近,用大陷胸湯。(正三十八)皆不瘥者,此是下後虛逆,氣已不理,而毒復上攻,氣毒相搏,結於胸中,當用枳實理中丸,(雜八十一)先理其氣,次療諸疾。古今用之如神,應手而愈。

白話文:

仲景說:脈象浮動的結胸病人,不能用下法治療,只能用小陷胸湯(方子編號四十)。一般來說,脈象浮動表示還有表證存在,可以用小柴胡湯(方子編號二十九)等先發散表邪。表邪消除後,再用下結胸的藥物,這樣效果才會好。西晉時期的崔行功說:傷寒結胸快要昏迷,心膈高高隆起,無法用手靠近,可以用大陷胸湯(方子編號三十八)。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見效,那是因為病人在服了下藥後虛火上逆,氣息紊亂,毒熱又再度上攻,氣毒交搏,結聚在胸中。這時應當使用枳實理中丸(方子編號八十一)先調理氣息,然後再治療其他症狀。古往今來,用這種方法治療結胸,常常立竿見影,藥到病除。

然結胸有三種:有大結胸(不按而痛,胸連臍腹堅硬為大結胸,大陷胸丸主之),(正三十九)有小結胸(按之心下痛為小結胸,小陷胸湯主之),(正四十)有水結在胸脅間,亦名結胸。頭微汗出,但結胸無大熱,此水結在胸脅證,小半夏加茯苓湯、(雜八十二)小柴胡去棗加牡蠣主之。

白話文:

結胸有三大類:

  1. 大結胸(不按壓就會痛,胸部連接腹部堅硬,稱為大結胸,以大陷胸丸治療)。
  2. 小結胸(按壓心腹部會痛,稱為小結胸,以小陷胸湯治療)。
  3. 積水在胸脅之間,也稱為結胸。頭部微微出汗,但結胸沒有嚴重發熱,這是積水在胸脅之間的症狀,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或小柴胡去掉大棗加牡蠣治療。

(正二十九)又有寒熱二證:有熱實結胸(胸中煩躁,心內懊憹,舌上燥渴,脈沉滑者,皆熱證也,大陷胸湯主之)(正三十八),有寒實結胸。寒實結胸,無熱證者,三物白散、(正八十八)枳實理中丸主之。(雜方八十一)。近世治結胸,多行金針丸,用硫黃、陽起石者。

白話文:

正二十九

另外還有寒熱兩種證狀:

  • 熱證結胸:胸中煩躁,心內懊惱,舌燥口渴,脈沉而滑,這些都是熱證。可用大陷胸湯治療。(參正三十八)
  • 寒證結胸:結胸而無熱證,可用三物白散或(參正八十八)枳實理中丸治療。(參雜方八十一)

現在治療結胸,多用金針丸,成分包括硫磺和陽起石。

若寒實結胸,行之或有瘥者;若熱實結胸,行之必死也。又問:大陷胸湯與大陷胸丸如何?大陷胸用甘遂太峻,不可輕用,須量虛實輕重,不得已,即大陷胸丸最穩。又問:聖餅子灸臍中如何?此尤不可用也。又云: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白話文:

如果寒氣實結在胸中,針灸治療後可能會好轉;如果熱氣實結在胸中,針灸治療後必定會死亡。

又有人問:大陷胸湯和大陷胸丸有什麼區別?大陷胸湯使用甘遂太過猛烈,不能輕易使用,必須按照虛實強弱的狀況用藥,不得已時才使用大陷胸丸較為安全。

又有人問:聖餅子灸臍中如何?這種療法更加不可使用。

另外還說:臟腑有結塊但沒有陽氣的證狀,沒有寒熱交替的狀況,病人反而很平靜,舌頭上苔滑的人,不能用攻伐的方法治療。

二者病人脅下舊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亦名臟結,死不治。又問:臟結者何也?臟結者死,仲景無治法。大抵臟結,其證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陽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也。

白話文:

這兩種病人都患有肋下痞塊,與肚臍附近的組織相連,疼痛會延伸至小腹,並進入陰經脈絡,這種情況也稱為「臟結」,症狀嚴重者無法治癒。

再問:什麼是「臟結」?臟結就是死結,仲景也沒有治療的方法。

一般來說,臟結的症狀類似結胸,但飲食不受影響,偶爾會有腹瀉,陽脈浮現,關脈細小、沉降且緊繃,稱為「臟結」。舌頭上有白色滑苔的,難以治癒。

(七十六)問心下滿而不痛

此名痞也。傷寒本無痞,應身冷,醫反下之,遂成痞,枳實理中丸(雜八十一)最良。仲景治痞氣,諸湯中有生薑瀉心湯(正六十三)、半夏瀉心湯,(正六十一)此二方平和,宜常用之。仲景云:滿而不痛者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半夏瀉心湯主之(此湯藥味,蓋本理中人參黃芩湯方也)。審知是痞,先用桔梗枳殼湯尤妙。

白話文:

這是痞病。傷寒本來沒有痞病,應該感到身體發冷,卻被醫生誤用瀉藥,因此變成痞病,枳實理中丸(雜方81)最有效。仲景治療痞氣,在各種方劑中,生薑瀉心湯(正方63)、半夏瀉心湯(正方61)這兩個方劑比較平和,適合經常使用。仲景說:腹部脹滿但不疼痛的是痞病,柴胡方劑不適合使用,應當使用半夏瀉心湯(這個方劑的藥物組成,實際上就是理中丸的人參、黃芩方)。確定是痞病,首先使用桔梗枳殼湯效果更佳。

(雜八十三)緣桔梗枳殼,行氣下膈,先用之,無不驗也。結胸與痞關脈須皆沉,若關脈浮者,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正方五九)主之(關浮則結熱,三黃以瀉肝)。若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正方六十)主之。病人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發渴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正六十六)主之。

白話文:

桔梗、枳殼這些藥材可以疏通氣機,幫助藥物輸送至膈以下。在治療胸腹痞悶時,先用這些藥物,幾乎都能見效。

如果胸腹痞悶的患者,脈象沉細,可能是寒證。如果脈象浮而有力,則是熱證,可以用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正方五十九)治療(脈象浮表示有肝熱,用三黃瀉肝)。

如果患者又有惡寒和出汗的症狀,可以用附子瀉心湯(正方六十)治療。

如果患者胸腹痞悶,服用瀉心湯後仍未緩解,並且出現口乾舌燥、心煩、小便不暢等症狀,可以用五苓散(正方六十六)治療。

汗出表解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正六十三)。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此以醫下之也,若復下之,其痞益甚,甘草瀉心湯主之(正六十二)。蓋此非結熱,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白話文:

第一段: 如果出汗後表邪得以解除,但胃部不調和,心腹部位有硬塊,乾嘔氣味惡臭,肋骨下方有積水,腹部鳴響且腹瀉,可用生薑瀉心湯治療。(《正體類要》卷六十三)

第二段: 如果腹瀉每天幾十次,食物不能消化,腹部鳴響,心腹部位有硬塊且脹滿。這是因為醫生過度使用瀉法導致的,如果繼續瀉,硬塊會更加嚴重。此時應改用甘草瀉心湯治療。(《正體類要》卷六十二)

請注意:以上兩段中所提到的疾病,都不是由於熱邪結聚造成的,而是由於胃部虛弱,導致客氣(邪氣)上逆,從而引起硬塊。

下利而心下痞,服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利不止者,當治其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正一百九)。蓋生薑瀉心、甘草瀉心,皆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若只治中焦,則利益甚耳。服赤石脂禹餘糧湯利復不止,當利其小便,五苓散主之。凡痞服瀉心湯不愈,然後可用陷胸丸(正三十九)下之(不可用陷胸湯,蓋太猛,只用陷胸丸)。大抵結胸與痞,皆應下,然表未解者,不可攻也。

白話文:

腹瀉且心下痞悶,服用生薑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腹瀉不止的,應該治療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治(正一百九)。因為生薑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都治療中焦,而這次的腹瀉在於下焦,如果只治療中焦,腹瀉會更加嚴重。服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後腹瀉仍不止,應利小便,五苓散主治。凡是痞悶服用瀉心湯無法治癒的,纔可以吃陷胸丸(正三十九)瀉下(不能用陷胸湯,太猛烈了,只能用陷胸丸)。整體來說,結胸和痞悶都應該瀉下,但是表症尚未痊癒的,不能攻下。

仲景云: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正方一)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正五十九)外證未解,心下妨悶者,非痞也,謂之支結,柴胡桂枝湯主之。(正三十一)胸脅滿微結,小柴胡湯乾薑牡蠣湯主之。(正二十九)若太陽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正方十六)。

白話文:

仲景說:應該先疏散外感,外感疏散後才能治療腹脹。疏散外感宜用桂枝湯(《傷寒論》正方一),解除腹脹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論》正五十九)。如果外感未解,心下悶塞的,不是腹脹,而是叫支結,應選用柴胡桂枝湯(《傷寒論》正三十一)治療。胸脅部位有脹滿感,微有結塊,應選用小柴胡湯合乾薑牡蠣湯(《傷寒論》正二十九)治療。如果太陽症狀未解除,反覆腹瀉,腹瀉與身熱同時出現,腹瀉不止,心下痞硬,外感和內證都未解除的,應選用桂枝人參湯(《傷寒論》正方十六)治療。

十棗湯(正八十九)、大柴胡湯(正三十),皆治心下痞,此方尤難用,須是表證罷,不惡寒,身涼,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疼,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疼,乾嘔短氣者,乃可行十棗湯;表未解者,慎不可用也。大柴胡湯,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非大柴胡湯不可也(正方三十)。若發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正方一百十)。

白話文:

十棗湯(古方89)大柴胡湯(古方30),都用於治療心下痞塞。其中,十棗湯的使用更為困難。需要等到表證(風寒等外感症狀)已經消失,不畏寒,身體涼爽,患者時常出汗,發作時有時間性,頭疼,心下痞硬脹滿,疼痛蔓延到脅下,乾嘔氣短,纔可以服用十棗湯。如果表證尚未解除,則謹慎使用十棗湯。

大柴胡湯 ,用於治療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腹瀉的患者,必須使用大柴胡湯(古方30)。

如果在服用發汗或瀉下藥物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則改用旋覆代赭湯(古方110)。

有旋覆代赭湯證,其人或咳逆氣虛者,先服四逆湯(正七十五);胃寒者,先服理中丸(正七十四),次服旋覆代赭湯為良(旋覆花代赭湯,是解後心下痞硬證。

白話文:

如果症狀符合旋覆代赭湯的證狀,但是患者有咳嗽、呼吸急促、氣虛等情況,可以先服用四逆湯(方見《中醫正傳》第 75 頁)。如果是胃寒的患者,可以先服用理中丸(方見《中醫正傳》第 74 頁),然後再服用旋覆代赭湯,效果較佳。(旋覆代赭湯是用來治療胸口以下僵硬疼痛的症狀。)

(七十七)問嘔者(乾嘔附)

無陽則厥,無陰則嘔。嘔者,足陽明胃之經。足陽明之氣下行,今厥而上行,故為氣逆,氣逆則嘔。仲景云:嘔多雖不大便,不可下,可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浹然汗出而解。大抵嘔證不一,各有治法,要之小柴胡湯,尤相主當耳。與小柴胡湯,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者,可小柴胡湯加芒硝也。

白話文:

沒有陽氣就會昏厥,沒有陰氣就會嘔吐。嘔吐是由胃經引起的,胃經的氣血應該往下走,現在卻往上逆行,所以引起氣逆,氣逆則會嘔吐。張仲景說:嘔吐很厲害儘管沒有大便,也不能用瀉藥,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正方二十九),讓上焦通暢,津液往下流,胃氣也變得和順,就會全身出汗而緩解症狀。總的來說,嘔吐的症狀很多,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小柴胡湯是最常用的。使用小柴胡湯時,如果胸脅部位滿脹嘔吐,下午發熱有潮熱感,可以加芒硝在小柴胡湯裡。

(正方三十四)若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與大柴胡湯也。(正方三十)大便秘者,方加大黃(大柴胡治嘔最妙,為內有枳實故也。枳實去穢;壓虛氣,須是去大黃。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證,慎不可下,官局桔梗湯最良,亦用枳實耳方具第十七卷中)。古人治嘔,多用半夏、生薑。

白話文:

(正方34)如果嘔吐不止,心煩氣躁,感到心急、煩躁不安,這時就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正方30)有大便不通症狀的,可以在方劑中加入大黃。(大柴胡湯治療嘔吐最有效,是因為方劑中含有枳實。枳實有清除穢物、抑制虛氣的作用,所以需要去掉大黃。仲景說:嘔吐過多即使出現陽明證,也不能用瀉下藥。官局桔梗湯是最佳選擇,其中也使用了枳實。具體方劑請參閱第十七卷。)古代治療嘔吐,經常使用半夏和生薑。

孫真人云:生薑是嘔家聖藥,仲景治嘔皆用之。太陽與陽明合病,必下利,若不利,但嘔者,葛根半夏生薑湯(正二十七)主之。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欲嘔者,黃連湯主之(正八十三)。太陽與少陽合病,而自利,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正八十六)。

白話文:

孫真人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良藥,張仲景治療嘔吐時都使用它。

如果太陽經與陽明經同時發病,一定會腹瀉;如果不腹瀉,只嘔吐,可以用葛根湯加上半夏和生薑(「葛根湯」第 27 條)。

如果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肚子疼痛想嘔吐,可以用黃連湯(「黃連湯」第 83 條)。

如果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發病,且自主性腹瀉;若有嘔吐,可以用黃芩湯加上半夏和生薑(「黃芩湯」第 86 條)。

《金匱》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雜八十二)、小半夏加橘皮湯,皆可選用也;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正二十九);嘔而發渴者,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急與之水;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仲景云: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宜治膈間,有水,赤茯苓湯主之(雜八十四)。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各種嘔吐,食物無法下行的情形,可以使用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加橘皮湯等藥方。

  • **嘔吐伴有發熱:**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 **嘔吐伴有口渴:**使用豬苓湯治療。

如果先嘔吐後口渴,表示病情將要好轉,可以趕緊給病人喝水。如果先口渴後嘔吐,表示水停留在心下,屬於愛喝酒的人。

仲景說:原本口渴喝水後嘔吐的,不適合使用柴胡,應該治療膈膜之間的水氣,可以使用赤茯苓湯治療。

若少陰證而嘔者,真武湯附子加生薑也(正一百五)。若汗若吐若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嘔者,梔子生薑湯主之(正四十七)。傷寒瘥後嘔者,有餘熱在胃脘,竹葉湯加生薑主之。

白話文:

少陰證嘔吐

  • 若出現少陰證(發熱、畏寒、脈微細)且伴有嘔吐,使用真武湯,移除附子,加入生薑。(正方百草湯卷一十五)

虛煩不眠

  • 若在出汗、嘔吐、腹瀉後出現虛煩不眠,若有嘔吐,可以使用梔子生薑湯。(正方百草湯卷四十七)

傷寒癒後嘔吐

  • 傷寒癒後出現嘔吐,表示胃脘中還有餘熱,使用竹葉湯加入生薑治療。(正方百草湯)

(正九十五)又問:有乾嘔者何也?大凡嘔者,飲食不下;乾嘔者,今人所謂啘也,或因汗出,或因有水,或因下利,脾胃有熱,故使乾嘔,官局中桔梗湯最佳(雜方一百二十一)。

白話文:

又問:為什麼會乾嘔?一般來說,嘔吐是食物不下;乾嘔就是現在人所說的打嗝。可能是出汗過多、喝了水、拉肚子,脾胃有熱,所以乾嘔。官局中的桔梗湯對這個症狀最有效。(雜方一百二十一)

仲景治法,汗自出,乾嘔者,桂枝證也(正方一);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者,小青龍也;(正三十六)身涼汗出,兩脅痛,或乾嘔者,十棗湯也;(正八十九)少陰下利脈微,與白通湯,(正方九十八)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也(正九十八);少陰下利,裡寒外熱,脈干欲絕,或乾嘔者,通脈四逆湯也(正八十一);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也(正方一百)。

白話文:

仲景的治療方法:

  1. **自汗、乾嘔:**桂枝證(《傷寒論》正方一)
  2. **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小青龍證(《傷寒論》正三十六)
  3. **身涼汗出、兩脅痛、乾嘔:**十棗湯證(《傷寒論》正八十九)
  4. **少陰證、下利、脈微弱:**白通湯(《傷寒論》正方九十八)
  5. **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亂:**白通加豬膽汁湯(《傷寒論》正九十八)
  6. **少陰證、下利、裡寒外熱、脈微弱、乾嘔:**通脈四逆湯(《傷寒論》正八十一)
  7. **乾嘔、吐涎沫、頭痛:**吳茱萸湯(《傷寒論》正方一百)

《傷寒論》云: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仲景無治法。大抵吳茱萸湯治少陰證也,谷入胃而嘔屬陽明,宜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若病人直患嘔吐而復腳弱或疼,乃是腳氣,當作腳氣治之。(法在第七卷五十四問)

白話文:

《傷寒論》中記載:吃了東西就想吐的,屬於陽明經的問題,用吳茱萸湯治療;喝了湯之後病情加重的,屬於上焦的問題,張仲景沒有記載治療方法。一般來說,吳茱萸湯用於治療少陰經的疾病,但吃東西後嘔吐屬於陽明經的問題,應該使用小柴胡湯(請參閱正篇第二十九條)。如果病人單純出現嘔吐的症狀,同時腳部無力或疼痛,這屬於腳氣病,應該按照腳氣病來治療。(治療方法請參閱第七卷第五十四條問答)

(七十八)問吐

吐有冷熱二證。寸口脈數,手心熱,煩渴而吐,以有熱在胃脘,五苓散主之(正六十六)(傷寒有表證,渴欲飲水也,水入口即吐者,名曰水逆,由心經受熱而小腸不利故也,宜服五苓散。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湯、大半夏加橘皮湯主之)。曾經汗下,關脈遲,胃中虛冷而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正方一百七)。

白話文:

嘔吐有冷熱兩種情況:

熱證: 寸口脈搏數(快),手心發熱,口渴,嘔吐。這是因為胃脘有熱,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同傷寒六十六方)。(如果傷寒有外感證狀,口渴想喝水,但水一入口就嘔吐,這種情況叫做水逆。這是因為心經受熱,小腸不通暢所致,應服五苓散。發汗後,水藥無法入口而嘔吐,如果再發汗,就會導致嘔吐不止。這時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或大半夏加橘皮湯治療。)

寒證: 曾出過汗或瀉下,關脈脈搏慢(遲),胃中虛寒而嘔吐。這時可以使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組成的湯劑治療(同傷寒一百七方)。

寒多不飲水而吐者,理中湯去朮加生薑主之(正七十四)。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正方七五)吐利,手足逆冷,煩躁甚者,吳茱萸湯主之(正方一百)。

白話文:

寒多不飲水而吐者: 可以用理中湯,去掉白朮,加上生薑來治療(《正方七十四》)。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 這是胸中實熱,不可用瀉法治療,應當催吐;如果膈上有寒飲,乾嘔不止的,不可催吐,應當溫暖治療,可用四逆湯(《正方七十五》)。

吐利,手足逆冷,煩躁甚者: 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正方一百》)。

若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正方九十五)。

(七十九)問嘔吐而利

嘔吐而下利,有兩證。仲景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又有霍亂證,霍亂嘔吐而利,熱多而渴者,五苓散(正方六十六);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正七十四)(或有寒,腹滿痛,或四肢拘急,下利,腳轉筋,理中湯加附子一枚生用,並粗末作湯服之)。(正方七十四)

白話文:

會嘔吐又會腹瀉,有兩種情況。

情況一:因傷寒造成

  • 症狀:發燒、出汗不止、心窩發硬、嘔吐、腹瀉
  • 治療:服用大柴胡湯。

情況二:霍亂

  • 症狀:

  • 嘔吐和腹瀉

  • 體內熱氣較多,口渴

  • 治療:服用五苓散。

  • 症狀:

  • 體內寒氣較多,不想喝水

  • 可能伴隨腹脹疼痛、四肢緊繃、腹瀉、腳抽筋

  • 治療:服用理中丸。

(補充說明:如果情況二有寒氣,則可在理中丸中加入生附子一顆,研磨成粉後煮湯服用。)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主之。(正方一百)吐利止而身體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正方一)(仲景大柴胡一證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即非霍亂也)。吐利已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

白話文:

中醫古文: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正七十五)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主之。(正方一百) 吐利止而身體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正方一)(仲景大柴胡一證雲: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即非霍亂也)。 吐利已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

1. 嘔吐、腹瀉同時伴有出汗、發熱、畏寒、四肢抽搐、手足冰冷等症狀,服用四逆湯治療。

2. 少陰病症狀,同時出現嘔吐、腹瀉、手足冰冷、煩躁不安、幾乎快死,服用吳茱萸湯治療。

3. 嘔吐、腹瀉停止後身體疼痛持續,應疏通和緩解體外病症,建議服用桂枝湯。

4. 嘔吐、腹瀉後出汗但仍有手足厥冷、四肢抽搐的症狀,且脈搏微弱幾乎快斷,服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湯治療。

(正八十二)若夏月中暑霍亂,上吐下利,心腹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筋,宜服香薷散(雜八十五)。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效(香薷散,夏月預宜合下,以備此證,其他藥不能救,仍須極冷並服之)。

白話文:

(正82條)如果在夏季中暑或得了霍亂,會出現嘔吐、腹瀉、心腹劇烈絞痛、口渴心煩、四肢冰冷、冷汗直流、小腿抽筋等症狀,應服用香薷散(雜方85條)。需要把香薷散放到井水中浸泡得極冷,然後一口頓服纔有效。(香薷散在夏季應事先配製好備用,以應對這種情況,其他藥物無法治療,仍然需要極冷服用。)

(八十)問咳嗽

傷寒咳嗽有兩證:有太陽證咳嗽,小青龍(正三十六)、小柴胡也(正二十九);有少陰證咳嗽,真武湯(正一百五)、四逆散(正七十六)、豬苓湯也(正六十七)。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仲景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乾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主之(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往來寒熱,胸脅滿痛,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小柴胡去人參、大棗,加五味子、乾薑)。

白話文:

傷寒引起咳嗽有兩種證型:

  • **太陽證咳嗽:**使用小青龍湯(正方三十六帖)或小柴胡湯(正方二十九帖)。
  • **少陰證咳嗽:**使用真武湯(正方一百五帖)、四逆散(正方七十六帖)或豬苓湯(正方六十七帖)。

一般來說,熱氣在胸部,患者會感到口渴,水停留在心下,肺就會浮起來。肺主咳,水氣影響肺,所以咳嗽並伴有輕微喘息。仲景說:傷寒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會導致乾嘔、發熱、咳嗽,需要用小青龍湯治療(小便不通,小腹脹滿的,去麻黃,加茯苓)。反覆發冷發熱,胸脅部位脹痛,或伴有咳嗽的,用小柴胡湯治療(小柴胡去參、棗,加五味子、乾薑)。

若少陰證咳嗽,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而咳,真武湯主之(真武湯加五味子、乾薑。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則小青龍湯主之;病在陰,則真武湯主之)。四肢厥逆,腹中痛,或泄利而咳,四逆散主之(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

白話文:

少陰症咳嗽

  • 四肢沉重疼痛
  • 小便不利
  • 伴隨腹瀉
  • 使用「真武湯」治療(真武湯加入五味子、乾薑)

大體上,寒邪侵襲水氣導致的咳嗽,都是因為喝水過多。

古代治療「水氣」導致的咳嗽方式如下:

  • **病在陽(熱):**使用「小青龍湯」治療
  • **病在陰(寒):**使用「真武湯」治療

四肢逆冷,腹中疼痛,或腹瀉同時咳嗽

  • 使用「四逆散」治療(四逆散加入五味子、乾薑)

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古今錄驗》橘皮湯治嗽佳。(雜方一百二十四)

白話文:

腹瀉六七天後,出現咳嗽、嘔吐、口渴,心煩意亂睡不著覺,用豬苓湯治療。(《正六十七》)

《古今錄驗》記載,橘皮湯對於治療咳嗽效果很好。(《雜方一百二十四》)

(八十一)問咽喉痛

咽喉痛有陰陽二證:脈浮數,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者,此陽毒也;(在第四卷中二十一問)脈沉遲,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陰證也。《病源》云:此為下部脈都不至,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毒氣上衝,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也。傷寒脈陰陽俱緊,及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

白話文:

咽喉痛分為陰證和陽證:

陽證:

  • 脈搏浮數,臉色發紅似錦,咽喉疼痛,吐出膿血。這是陽氣過盛造成的。

陰證:

  • 脈搏沉細緩慢,手腳冰冷,或嘔吐腹瀉,伴有咽喉痛。這是少陰證。
  • 《病源》中說:這是因為下部的脈搏都不到達,導致陰陽隔絕,邪氣侵襲足少陰經絡,毒氣上衝,所以咽喉不適,或者疼痛生瘡。

傷寒證:

  • 脈搏陰陽都緊,並且出汗的,這是陽氣虛弱。這屬於少陰證,通常會出現咽喉痛,同時又嘔吐腹瀉。出現這種情況時,出汗、瀉下、燻蒸都不可取。

汗出者,藁本粉敷之;咽喉痛者,甘草湯、(正五十四)桔梗湯(正方一百二)、豬膚湯(正方一百一)、半夏散(正方一百三)、通脈四逆去芍藥加桔梗湯(正方八十一)、麻黃升麻湯(正二十五)可選而用之。

白話文:

出汗的人,可以用藁本粉敷上;喉嚨痛的人,可以使用甘草湯、桔梗湯、豬膚湯、半夏散、去掉芍藥並加入桔梗的通脈四逆湯、麻黃升麻湯等藥方,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

又有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草湯(雜五十三),次四逆散主之(正七十六)。此病只一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一種「伏氣」的疾病,指在非適當的時節,有寒氣入侵人體,潛伏在少陰經中,一開始沒有明顯症狀,過了一個月才會發病。脈象微弱,病症通常從咽喉痛開始,類似傷寒,但並非喉嚨發炎。接著會腹瀉,此時應先用半夏桂甘草湯(見《傷寒論》卷53)治療,再用四逆散(見《傷寒論》卷76)對症下藥。這種疾病通常在幾天內就能痊癒,古人稱之為「腎傷寒」。

(八十二)問口燥咽乾

脾臟有熱,則津液枯少,故令口燥而舌乾。仲景云: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而煩,背微寒者,白虎湯加人參也(正六十五)。又云:陽明病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咽乾者,慎不可發汗,發汗則重亡津液。少陽證口苦咽乾者,小柴胡主之;(正二十九)少陰證,口燥咽乾者,急下之。

白話文:

如果脾臟有熱,體內津液就會減少,導致口乾舌燥。仲景說:如果傷寒沒有高燒,但口乾口渴而心煩,背部微微發冷,可以用白虎湯加人參(方見《傷寒雜病論》第65條)。他又說:陽明病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的,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如果是咽喉乾燥,切不可發汗,因為發汗會進一步消耗津液。少陽證口苦咽乾的,可用小柴胡湯治療(方見《傷寒雜病論》第29條);少陰證口乾咽乾的,需要緊急下泄治療。

病人默默欲眠,目不能開,起居不安,其聲嘎,或咽乾者,當作狐惑治之。(狐惑證在第十一卷九十九問)

(八十三)問病人但漱水不欲咽

陽明證頭疼,身熱口燥,但漱水不欲入咽者,必衄也。若病人無表證,不發寒熱,胸腹滿,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為有瘀血,必發狂也,輕者犀角地黃湯,(雜八六)甚者抵當湯。(正九十一)

白話文:

陽明證(熱症)的病人出現頭痛、發燒、口乾,但漱口時不願意嚥下水,必定會流鼻血。如果病人沒有表證(風邪入侵引發的症狀),不發冷發燒,但胸腹脹滿、嘴脣乾裂,只願意漱口不願意嚥下水,表示有瘀血,必定會發狂。病情較輕的用犀角地黃湯(清熱涼血、養陰止血),嚴重的用抵當湯(破血通絡、化瘀止痛)。

(八十四)問不欲眠

太陽證發汗,大汗出,胃中干,煩燥不得眠,欲飲水者,當少少與之,胃中和即愈;若脈浮,小便不利,發渴者,五苓散(正六十六)主之。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正七十三)若發汗,若吐,若下後,虛煩不得眠,劇則反復顛倒,心中懊憹者,宜梔子豉湯(正四十五)吐之(梔子豉湯一盞半為一劑,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後服)。傷寒大熱,乾嘔,呻吟錯語,不得眠,黃連解毒湯主之(雜八十七)。

白話文:

太陽證 如果發熱出汗,汗很多,胃裡乾燥,煩躁不安睡不著,想喝水,應該少量喝,胃裡舒適了就能好;如果脈浮,小便不利,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下過後又發熱 白天煩躁不安睡不著,晚上能安靜下來,不嘔吐不口渴,沒有表證(發熱怕冷),脈沉而微弱,身上沒有明顯發熱的,可以用乾薑附子湯治療。

如果發熱、嘔吐、下痢後 虛弱煩躁睡不著,嚴重時會翻來覆去,心中懊悔不安的,可以用梔子豉湯催吐(梔子豉湯一盞半為一劑,分成兩次喝,喝一次能催吐,吐後就別再喝了)。

傷寒高燒 乾嘔,呻吟胡言亂語,睡不著,可以用黃連解毒湯治療。

傷寒吐下後,心煩乏氣,晝夜不得眠,酸棗湯主之(雜八十八)。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眠,黃連阿膠湯主之(雜一百四)。若少陰病,下利而渴,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又問傷寒瘥後不得眠,何也?蓋熱氣與諸陽相併,陰氣未復,所以病後仍不得睡也,梔子烏梅湯主之。(雜八十九)

白話文:

  • 傷寒吐瀉後,心中煩悶、疲乏無力,日夜不眠,服用酸棗湯可以治療。(《雜病八十八》)
  • 少陰病,發病兩三天以上,心中煩躁,無法入眠,服用黃連阿膠湯可以治療。(《雜病一百零四》)
  • 如果少陰病,腹瀉口渴,無法入眠,服用豬苓湯可以治療。(《正方六十七》)
  • 又問:傷寒痊癒後無法入睡,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熱氣與陽氣並存,陰氣未恢復,所以病後仍然無法入睡,服用梔子烏梅湯可以治療。(《雜病八十九》)

(八十五)問多眠

多眠有四證:有風溫證,有小柴胡證,有少陰證,有狐惑證。病人尺寸脈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者,風溫證也。風溫不可發汗,宜葳蕤湯。(雜四十五)(在第六卷中第四十五問)病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太陽證也。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

白話文:

多眠有四種證候:

  • **風溫證:**病人脈象浮,頭疼身熱,經常出汗,體重,呼吸急促,四肢不能收縮,昏昏欲睡。風溫不適合發汗,可以使用葳蕤湯。

  • **小柴胡證:**病人脈象浮,頭頸疼痛,怕冷。十天後,脈象浮細,嗜睡。胸滿脅痛,可以使用小柴胡湯。

  • **少陰證:**病人脈象浮,頭疼身熱,怕冷。

  • **狐惑證:**病人脈象浮,頭疼身熱,怕冷。

(正二十九)脈但浮者,麻黃主之(正二十)。病人尺寸脈俱沉細,但欲寐者,少陰證也,急作四逆湯,(正七十五)復其陽,不可緩也。若狀如傷寒,四肢沉重,忽忽喜眠,須看上下唇,上唇有瘡,蟲蝕五臟;下唇有瘡,蟲蝕下部,當作狐惑治之。(在第十一卷中第九十九問)

白話文:

(正二十九)脈象只浮浮的,用麻黃湯治療。(正二十)病人寸關尺三部脈都沉滯而細小,而且只想睡覺的,是少陰證,應急用四逆湯,(正七十五)恢復病人的陽氣,不可拖延。如果症狀像傷寒,四肢沉重,忽然昏昏沉沉想睡覺,需要觀察病人上下嘴脣,上脣有瘡,是蟲子侵蝕了五臟;下脣有瘡,是蟲子侵蝕了下半身,宜用狐惑湯治療。(在第十一卷中第九十九條問題)

(八十六)問身涼汗出兩脅疼痛或乾嘔

此十棗湯證也。仲景云: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中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白話文:

這是十棗湯適用的證候。仲景說:太陽病中風,出現腹瀉嘔吐,外邪解除了才能治療。病人大汗淋漓,發作有時間性,頭痛,胸口、脅肋下方脹滿疼痛,乾嘔、氣短,出汗但沒有惡寒,說明外證已解,但內證仍未平復。這種情況就用十棗湯來治療。

(正八十九)大抵脅下痛者,此為有飲,須分表裡,乾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湯加蕘花主之;(正三十六)身體涼,表證罷,乾嘔而脅下痛,為里有水,十棗湯主之。十棗湯非小青龍湯之比,須量人虛實,不可妄投。

白話文:

(正八十九)一般來說,脇肋疼痛的人,是因為體內有積水,需要區分表證和裡證。如果乾嘔、輕微腹瀉、發熱、咳嗽,是外證有積水,可用小青龍湯加蕘花治之;(正三十六)身體冰冷,外證已沒有,乾嘔而脇肋疼痛,是內證有積水,可用十棗湯治之。十棗湯的用法不同於小青龍湯,必須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斟酌使用,不能隨便亂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