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自汗」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自汗是中醫學上的一個病症,是指患者在沒有運動或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汗液不自主地大量分泌。自汗在中醫學上有「自汗」、「盜汗」之分,自汗多發生在白天,而盜汗則多發生在夜間。

自汗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陰虛內熱:陰虛內熱是自汗的主要病因之一,由於陰虛內熱,導致津液虧虛,汗液不能正常地固攝,從而出現自汗的症狀。
  • 氣虛:氣虛也是自汗的常見病因,由於氣虛,導致衛氣不足,不能固攝汗液,從而出現自汗的症狀。
  • 血虛:血虛也是自汗的常見病因,由於血虛,導致血液不能濡養肌膚,從而出現自汗的症狀。
  • 心脾兩虛:心脾兩虛也是自汗的常見病因,由於心脾兩虛,導致心氣和脾氣不足,不能固攝汗液,從而出現自汗的症狀。
  • 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病因之外,自汗還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例如發熱、感染、藥物等。

自汗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 滋陰降火:如果自汗是由於陰虛內熱引起的,可以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知母、黃柏、生地等。
  • 補氣固表:如果自汗是由於氣虛引起的,可以使用補氣固表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黃芪、白朮、黨參等。
  • 養血潤燥:如果自汗是由於血虛引起的,可以使用養血潤燥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當歸、熟地、阿膠等。
  • 健脾益氣:如果自汗是由於心脾兩虛引起的,可以使用健脾益氣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山藥、白朮、茯苓等。
  • 其他治療方法:如果自汗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據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越婢湯

  • 1.《本經疏證》:「說者謂「麻黃得石膏,則發散不猛」,此言雖不經見,然以麻杏甘膏湯之汗出而喘,越婢湯之續自汗出證之,則不可謂無據矣。麻黃為用,所以從陰通陽。然陽厄於陰,其源不一,有因寒凝,有因熱壅。故其佐之者,不用桂枝,則加石膏。桂枝文理,有縱有橫,石膏則有縱無橫。
  • 2.《皇漢醫學》:「**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越婢湯主之。(《金匱要略》)**
  • 3.《金匱方歌括》:「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此湯主之。

桂枝湯

  • 1.《奇經八脈考》:「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矣;營衛不諧,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何以知之?仲景云:病常自汗,是衛氣不與營氣和也,宜桂枝湯和之。又云:服桂枝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
  • 2.《皇漢醫學》:「是以太陽病者,為病毒集中於上半身之體表,則治之者,用發汗解熱藥而自汗腺排除之,然病者之體質,各不相同,則處方亦隨之而各異也。大凡人之體質,千差萬別,若窮極之,則為二大別,其一皮膚粗疏而弛緩,有此稟賦之人,若患太陽病則為脈浮弱、自汗等之症狀,以桂枝為主藥之桂枝湯治之可也。
  • 3.《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4.《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傷寒論》)**
  • 5.《經方實驗錄》:「_師曰_,江陰繆姓女,予族侄子良婦也,自江陰來上海,居小西門寓所,偶受風寒,惡風自汗,脈浮,兩太陽穴痛,投以輕劑桂枝湯,計桂枝二錢,芍藥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二片,大棗三枚。汗出,頭痛差,寒熱亦止。不料一日後,忽又發熱,脈轉大,身煩亂,因與白虎湯。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黃耆建中湯條曰:「此方加當歸名歸耆建中湯,治諸瘍膿潰之後,荏苒不愈,虛羸煩熱,自汗盜汗,稀膿不止,新肉不長者。若惡寒下利,四肢厥冷者,更加附子。又治痘瘡淡白而不灌膿之際,及灌膿之際平塌灰白,或內陷外剝,下利微冷,聲啞脈微者,兼用伯州散。」
  • 2.《類證治裁》:「〔自汗〕,黃耆建中湯,見本卷衄血。
  • 3.《奇效良方》:「治男子血氣不足,體常自汗。
  • 4.《仁術便覽》:「脈弦氣弱,自汗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脫落等症。
  • 5.《醫學入門》:「如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也,以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泄瀉,毛枯發落,從黃耆建中湯。
▼ 展開更多

當歸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黃耆建中湯條曰:「此方加當歸名歸耆建中湯,治諸瘍膿潰之後,荏苒不愈,虛羸煩熱,自汗盜汗,稀膿不止,新肉不長者。若惡寒下利,四肢厥冷者,更加附子。又治痘瘡淡白而不灌膿之際,及灌膿之際平塌灰白,或內陷外剝,下利微冷,聲啞脈微者,兼用伯州散。」
  • 2.《仁齋直指方論》:「血氣虛損,腰腹疼痛,當歸建中湯加南木香,若自汗則去木香,加人參、白朮。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無,為「有」之反對,宜有汗處,其汗無也,是因表有瘀水之隔,故曰無汗,葛根湯證及麻黃湯證是也。不發汗者,用發汗劑而不發汗也。然則此大青龍湯證,首句冠以太陽中風,是示素無重病,肌表之水,不汗可愈,但今其水不自汗出,故腠理閉塞。脈中有勢,而現浮緊,及發熱惡寒,身疼痛而煩躁也。
  • 2.《古今名醫方論》:「治頭項強痛,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無少陰症者,用此發汗。若脈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服之必厥逆,筋惕肉振也。
  • 3.《傷寒纘論》:「藏機若風傷衛。則自汗惡風。寒傷營則無汗而喘。此云不汗出而煩躁則知其證略。有微汗不能透出故生煩燥。於此可見其兼有風證而脈見浮緊是風見寒脈加以惡寒身疼。知寒重於風。故於麻桂二湯中除去芍藥。倍麻黃而加石膏設不並力圖之。速令外泄則風挾寒威內攻。鼓動君相二火。
  • 4.《傷寒六書》:「發汗過多,或虛弱人微發汗,或傷風自汗,妄用大青龍湯,便有厥逆,筋惕肉瞤之證,並屬真武湯;羸者,去芍藥;有熱者,去附子。應發而腹中左右有動氣者,並不可汗。汗之,則筋惕肉瞤,或頭眩,汗出不止,其候最逆,先宜防風白朮牡蠣湯,次服小建中湯,十救一二。
  • 5.《醫學衷中參西錄》:「至大青龍湯乃合麻、桂為一方,又去芍藥之酸收,益以石膏之辛涼,其與胸中所蘊之燥熱化合,猶如冶紅之鐵沃之以水,其熱氣自然蓬勃四達,此乃調燮其陰陽,聽其自汗,此中精微之理,與服桂枝、麻黃兩湯不可過汗者,迥不侔也。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論》)**
  • 2.《經方實驗錄》:「_師曰_,江陰繆姓女,予族侄子良婦也,自江陰來上海,居小西門寓所,偶受風寒,惡風自汗,脈浮,兩太陽穴痛,投以輕劑桂枝湯,計桂枝二錢,芍藥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二片,大棗三枚。汗出,頭痛差,寒熱亦止。不料一日後,忽又發熱,脈轉大,身煩亂,因與白虎湯。
  • 3.《湯液本草》:「《象》云: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燥熱,日晡潮熱,自汗,小便濁赤,大渴引飲,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此有餘證,勿用。
  • 4.《仁術便覽》:「治暑厥腹滿身重,自汗脈沉滑者。
  • 5.《醫方集宜》:「二陽並病,潮熱譫語,大便難,宜用 大承氣湯;三陽合病,頭痛燥熱,自汗譫語者,宜用 白虎湯;陽明病惡熱狂言而渴,宜用 黃連解毒散;瘀血內結,譫語煩躁,大便硬,宜用 桃仁承氣散。
▼ 展開更多

芍藥甘草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2.《傷寒六書》:「拘急者,手足不能自如,屈伸不便,如蜷臥惡風之貌。四肢諸陽之本,因發汗亡陽,陽虛而有此證。自汗,脈浮,小便數,心煩惡寒,足攣拳急,芍藥甘草湯。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惡風,小便難,拘急者,桂枝加附子湯。吐利後汗出發熱,惡寒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溫之也。
  • 3.《傷寒六書》:「太陽病,心煩自汗,小便數者,不可與桂枝湯,宜芍藥甘草湯。服桂枝湯後,出汗後煩渴者,脈洪大,白虎加人參湯。
  • 4.《傷寒纘論》:「此即桂枝湯去桂枝薑棗也。甘酸合用。專治營中虛熱。以其陰虛陽實。至夜發熱血虛。筋攣頭面赤。色或汗之甚發熱不止。或誤用辛熱擾其營血。不受補益者。並宜用之。真血虛挾熱之神方也。設見脈浮自汗。營衛不和。縱非外感。仍屬桂枝湯證矣。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年四十許,病疫,經三日,舌苔已黑,獨語絕穀,醫與三消飲,下利十餘行。病婦不知其下劑,驚愕更醫,醫與人參養榮,湯服一日,下利即止,而自汗出,煩渴引飲,病狀似更危篤,因又迎醫,與柴胡白虎合方,諸證稍瘥,食亦少進,病婦少安,以為漸愈矣。未幾,險證復發,殆不可救。
  • 2.《經方實驗錄》:「_佐景又按_,陸自量先生作《桃核承氣湯之治驗》篇云:「張姓之女,年方二九,患病匝月,仍未少差。延余診治,證得形瘦色白,神識雖清,兩耳失聰,入夜則神昏譫語,日間則其狀若失。如此見象,蓋已旬日。盜汗自汗,日夜無間,舌無苔。余以

柴胡桂枝湯

  • 1.《皇漢醫學》:「《三因方》曰:「柴胡加桂湯(余曰:『是即本方也』)治少陽傷風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口苦而渴,自汗,其脈陽浮陰弦者。」
  • 2.《玉機微義》:「柴胡桂枝湯治傷寒發熱潮熱脈弦自汗或渴或利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醫史‧攖寧生傳》曰:「宋可與之妻,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躁,欲臥泥水中。伯仁診其脈,浮而數,內之,豁然而虛數。曰:『…此為陰盛格陽,得之於飲食生冷,坐臥風露者。』煎真武湯,使冷飲之。一進汗止,再進煩躁去,三進而平復如初。」
  • 2.《証治準繩‧幼科》:「_錢氏白朮散_(見渴),_黃耆六一湯_(見自汗),_真武湯_(見自汗),_六神散_(見夜啼)

理中湯

  • 1.《皇漢醫學》:「《直指附遺》曰:「理中湯,治柔痙之厥冷自汗。」
  • 2.《祖劑》:「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汗,勿發揭衣被。成無己曰:心肺在上為陽,腎肝在下為陰,此上下臟也。
  • 3.《祖劑》:「即理中湯加黃耆、白芍藥,治傷寒兩感、陰盛、陰虛、自汗等症。
  • 4.《醫方集宜》:「一、少陰腹痛,自汗嘔吐,宜用 理中湯。
  • 5.《成方切用》:「)加枳實茯苓,蜜丸,名枳實理中丸。(崔行功)治寒實結胸欲絕,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崔行功曰:此是下後虛逆。氣已不理,而毒復上攻,氣毒相搏結於胸者,用此丸先理其氣,次療諸疾,其效如神。渴者,加花粉。自汗者,加牡蠣粉。)去甘草,加茯苓川椒烏梅,名理中安蛔丸。
▼ 展開更多

通脈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前證,心胸氣閉,乾嘔甚,或發呃逆者,宜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無豬膽時,可用極上熊膽),此證多死。若下利乾嘔皆止,厥冷煩躁,轉筋自汗,呃逆不止,小便不利者,宜茯苓四逆湯,此證亦多死。然用此方,而小便通利,至於大便帶黃色,諸證漸退,有回生者。」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傷寒論》)**

歸脾湯

  • 1.《本草綱目》:「),龍眼(安志強魂,主思慮傷脾,健忘怔忡,自汗驚悸,歸脾湯用之。),蓮實(清心寧神,末服。),乳香(心神不足,水火不濟,健忘驚悸,同沉香、茯神,丸服。),茯神,茯苓,柏實,酸棗,〔鱗獸〕白龍骨(健忘,同遠志末,湯服。),虎骨(同龍骨、遠志,末服。
  • 2.《本草綱目》:「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虛煩不眠,自汗驚悸。用龍眼肉、酸棗仁(炒)、黃耆(炙)、白朮(焙)、茯神各一兩,木香、人參各半兩,炙甘草二錢半,㕮咀。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鍾,煎一鍾,溫服。(《濟生方》)
  • 3.《女科撮要》:「一產婦失治,腫潰不已,形體消瘦,飲食不思,朝寒暮熱,自汗盜汗半年矣,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以健脾胃,膿水漸少,飲食漸進,用歸脾湯以解脾郁,共五十餘劑,元氣復而瘡亦愈矣。
  • 4.《保嬰撮要》:「一小兒驚悸,睡臥不安,發熱飲冷。用治要茯苓散而愈。又因勞役恚怒,發熱吐痰自汗,用溫膽湯二劑而安,又用歸脾湯、寧志丸而愈。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直指方》小柴胡湯主治曰:「治男女諸熱,出蘊隆(蘊隆者,鬱熱之意),又傷暑,發大熱,頭痛,自汗,咽疼,煩躁,腹中熱緩,諸藥無效者,最良。」
  • 2.《証治準繩‧幼科》:「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溫服。量大小加減。(海藏云:地骨皮散、即小柴胡湯加減法,自汗者、地骨皮散,無汗者柴胡湯、三黃湯,仲景所用,錢氏改諸丸散,加減並出古法。)
  • 3.《慈幼便覽》:「_小柴胡湯_,治裡熱惡熱,出頭露面,揚手擲足,口氣熱臭,煩渴自汗。
  • 4.《正體類要》:「治一切撲傷等症,因肝膽經火盛作痛,出血自汗,寒熱往來,日晡發熱,或潮熱身熱,咳嗽發熱,脅下作痛,兩胠痞滿。
  • 5.《增訂葉評傷暑全書》:「論曰:風溫尺寸俱浮,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其外證四肢不收,身熱自汗,頭疼喘息,發渴昏睡,或體重不仁,慎勿發汗,汗之則譫語煩躁,目無精彩,病在少陰厥陰二經,葳蕤湯、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選用。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三因方》曰:「夫喜傷心者,自汗,不能疾行,不可久立,故《經》曰:『喜則氣散。』怒傷肝者,上氣不可忍,熱來而蕩心,短氣欲絕不得息,故《經》曰:『怒則氣擊(一本“擊”作“上”。求真按恐作“上”為是)。』憂傷肺者,心係急而上焦閉,榮衛不通,夜臥不安,故《經》曰:『憂則氣聚。

防己黃耆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風濕表虛者,故自汗久不止,表分常有濕氣者,用之有效。蓋此方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有虛實之分,彼湯用於脈浮、汗不出、惡風者,以發汗;此方用於脈浮、汗出、惡風者,解肌而愈。即如傷寒、中風有麻黃、桂枝之分。身重者,濕邪也。
  • 2.《雞峰普濟方》:「治營衛虛弱,風濕相乘,關節煩疼,一身盡重,惡風自汗,灑淅,不欲去衣,及治風水客搏,腰腳浮腫,上輕下重,不能屈伸,大便不利

三黃瀉心湯

  • 1.《皇漢醫學》:「《芳翁醫談》曰:「凡癇家雖有數百千證,然治之莫如三黃瀉心湯。其眼泡惰而數瞬,呼吸促迫如唏之類,用之則最效。欲使其長服,宜為丸與之,但效稍緩耳。癇家衝突(卒然衝膈,似衝心而非者),甚有見異證者,宜辰砂丸。其自汗甚者,亦因衝突而然,宜三黃瀉心湯,甚者加牡蠣主之。」

茯苓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前證,心胸氣閉,乾嘔甚,或發呃逆者,宜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無豬膽時,可用極上熊膽),此證多死。若下利乾嘔皆止,厥冷煩躁,轉筋自汗,呃逆不止,小便不利者,宜茯苓四逆湯,此證亦多死。然用此方,而小便通利,至於大便帶黃色,諸證漸退,有回生者。」

麻黃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為粗末,入杏仁膏令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汗出為度。若病自汗者,不可服。不計時候。
  • 2.《長沙方歌括》:「桂枝證病在肌腠。肌腠實則膚表虛。故以自汗為提綱。此證病在膚表。邪在膚表則膚表實。故以無汗為提綱。無汗則表氣不通故喘。痛而曰疼痛之甚也。此經與氣並傷。視桂枝證較重。故以麻黃大開皮毛為君。以杏仁利氣。甘草和中。桂枝從肌以達表為輔佐。覆取似汗而不啜粥。
  • 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而痛,肌熱鼻乾,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汗之證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
  • 4.《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凡表證脈浮,身體肢節疼痛,惡風、惡寒者,可汗之不可下也。傷寒無汗麻黃湯(一),傷風自汗桂枝湯(二)。一法不問風寒通用雙解散(五十四),或天水散(五十二)最妙。
  • 5.《傷寒纘論》:「若脈微弱自汗者不可用也。今人但執一二日在表。並宜發汗。設尺中弦數虛大。為陰虛多火汗之則亢陽熱厥而死尺中遲弱足冷。為陽虛夾陰汗之。則亡陽。厥逆而死。可不慎歟。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普濟本事方》:「僧垣曰:脈洪而實,必有宿食,不用大黃,必無瘥理。元帝從之,果下宿食乃愈。合用與不合用,必心下明得諦當,然後可。又記有人患傷寒,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大便不通。尺寸脈俱大,已數日。一夕汗出,予謂速以大柴胡下之。醫駭曰:陽明自汗,津液已漏,法當行蜜兌,何苦須用大黃藥。
  • 2.《傷寒六書》:「沉數有力,則為陽明之本,表證解而熱入於裡,惡寒頭疼悉除,反覺怕熱,欲揭衣被,揚手擲足,譫語狂妄,燥渴,或潮熱自汗,五六日不大便,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選用。
  • 3.《傷寒六書》:「若是脈來沉實有力,外證則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或潮熱自汗,或揚手擲足,揭去衣被,五六日不大便,明其熱入里而腸胃燥實也,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選用,大便通而熱愈矣。
  • 4.《傷寒六書》:「微惡寒,自然目眶痛,鼻乾不眠者,用柴葛解肌湯。(即加減葛根解肌湯。)渴而有汗不解者,如神白虎湯。(即加減白虎湯。)潮熱自汗,譫語發渴,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斑黃狂亂,不惡寒反惡熱,大便實者,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選用,俱在秘方六乙順氣湯內,加減治之。

小建中湯

  • 1.《仁術便覽》:「治虛,裡急腹痛,遺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自汗等症。
  • 2.《奇效良方》:「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自汗者。
  • 3.《醫方集解》:「此證因過汗耗損陰氣,血少不能營養筋骨,故痛;陽虛故脈遲;汗後故脈弱;用黃耆、甘草之甘以補中氣,芍藥之酸以收陰氣,桂枝辛熱,外以益衛而實表,內以和榮而補虛,使中氣建立,則能生育榮衛,通行津液,表不虛而身痛自汗皆止,虛勞不足可愈矣)。
  • 4.《成方切用》:「陽虛,故脈遲,汗後故脈弱。用黃耆甘草之甘,以補中氣。芍藥之酸,以收陰氣。桂枝辛熱,外以益衛而實表,內以和營而補虛。使中氣建立,則能生育營衛,通行津液,表不虛而身痛自汗皆止,虛勞不足可愈矣。)
  • 5.《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小建中湯,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 展開更多

四物湯

  • 1.《祖劑》:「即四物湯加乾薑、附子,治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便清白。
  • 2.《祖劑》:「即四物湯加人參、黃耆、蒼朮、甘草,治妊娠傷風自汗。
  • 3.《祖劑》:「即四物湯去地黃、芍藥,加精羊肉(一兩),治虛損羸乏,腹中疼痛,往來寒熱,呼吸少氣,不能支持,頭暈自汗。
  • 4.《奇效良方》:「,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加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涼微汗,加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
  • 5.《周慎齋遺書》:「頭痛,自汗屬氣虛,四物湯去生地,加人參,再隨經加止痛藥;發熱屬血虛,四物湯主之,亦隨經加止痛藥。風熱宜用血藥,不可用寒藥,四物湯加羌活、防風、蔓荊子,各對證加止痛之藥。

平胃散

  • 1.《祖劑》:「即平胃散加藁本、桔梗治四時傷寒,寒熱頭痛,吐利,煩躁,自汗,咳嗽,及瘴病初作,胸腹滿悶。

十全大補湯

  • 1.《醫方集宜》:「大補湯(即十全大補湯) 治瘡瘍腫潰而清瘡口不合聚腫色白肌寒肉冷自汗 加附子
  • 2.《保嬰撮要》:「_十全大補湯_,治稟賦不足,寒熱自汗,食少體瘦,發熱作渴,頭痛眩暈。(方見氣促)
  • 3.《保嬰撮要》:「_十全大補湯_(二方見自汗)
  • 4.《保嬰撮要》:「一小兒年十四歲,用心過度,飲食失節,患喜笑不休,脈洪大而虛,面色赤而或白,余用補中益氣湯而愈。次秋科舉,飲食勞倦,前症復作,或兼譫語,脈洪大,按之微細如無,用人參一兩,薑、棗煎服稍定,又三劑而愈。又勞役用心,自汗作渴,煩躁似癇症,先用當歸補血湯,二劑頓安,又十全大補湯而尋愈。
  • 5.《保嬰撮要》:「_八珍湯_(即十全大補湯去黃耆、肉桂,方見自汗)
▼ 展開更多

桂枝加附子湯

  • 1.《普濟本事方》:「《第十六證》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一則漏風小便難,一則自汗小便數,或惡風,或惡寒,病各不同也。予用第七證桂枝加附子湯,三啜而汗止。復佐以甘草芍藥湯,足便得伸。

甘草湯

  • 1.《仁齋直指方論》:「濕熱內深發黃,茵陳湯下之,或佐以防己、黃耆。一身盡腫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官桂、蒼朮,微汗之,不可大汗。若自汗出多,熱燥津液,內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損津液也,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其濕證有二,濕熱證多,濕寒證少,當以脈證明辨之。

大承氣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傷寒陽明腑證,熱邪入里,胃實不大便,潮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痞滿燥實堅全具;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滑數者;及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結痛,口乾舌燥者;亦治陽明剛痙,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
  • 2.《驗方新編》:「大承氣湯:治傷寒陽邪入里,胃實,不大便,發熱譫語,自汗,不惡寒,痞、滿、燥、實、堅全見。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者。亦治陽明剛痙,大黃五錢,芒硝三錢,厚朴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五分。
  • 3.《醫方集解》:「治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里,胃實不大便,發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痞滿燥實堅全見;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者(陽明外證,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是也,此為在經,仍當汗散。若熱邪已入胃腑,痞滿燥實堅全見者,為當下。實則譫語亂言無次也。虛則鄭聲一語頻言也。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里。胃實不大便,發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痞滿燥實堅全見,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者。(陽明外證,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是也。此為在經,仍當汗散。若熱邪已入胃腑,痞滿燥熱堅全見者,為當下。實則譫語,亂言無次也。虛則鄭聲,一語頻言也。
  • 5.《傷寒括要》:「初硬後溏未可攻。如小便已利。(大承氣湯)陽明自汗。更發汗。小便自利。為津液內竭。屎雖硬。不可攻。(蜜煎導)小便自利而大汗。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四逆湯)脈浮自汗。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慎不可行桂枝湯。(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脈浮而澀。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五苓散,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 2.《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五苓散,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 3.《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五苓散,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 4.《醫方集解》:「治暑毒入心,發熱大渴,小便不利;及暑濕相搏,自汗身重(方見利濕門)。渴者,去桂,加黃連(朱丹溪:滑伯仁每疑暑病不當發汗,蓋暑傷心,熱傷氣,汗為心液,汗多必致亡陽,惟用香薷飲、五苓散利水之藥,使暑氣從小腸、膀胱下降,則病易愈,而元氣無損矣。)

參苓白朮散

  • 1.《幼科類萃》:「脾虛泄瀉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時遇瀉則無,瀉過則有此候,大虛急當補脾,宜益黃散、參苓白朮散、附子理中湯之類。

逍遙散

  • 1.《女科切要》:「薛古愚曰:產後發熱,因去血過多則血虛,血虛則陰虛,陰虛則生內熱,心胸悶煩,氣短頭疼眩亂,骨節痠疼,晡時轉甚,與大病後虛煩悶相類者,宜人參當歸散主之。如血虛生熱而自汗者,逍遙散。若產後臍下發熱,非熟地不能治。若產後發熱不已,必用炒黑乾薑,詳見丹溪治產後日晡發熱轉甚,非柴胡不能治。

麻杏石甘湯

  • 1.《兒科要略》:「(十一)麻杏石甘湯,治風溫表裡俱熱,無汗自汗,頭疼身痛,身重多眠,鼻鼾艱語,煩悶惡熱,脈浮者。

麻黃附子湯

  • 1.《金匱方歌括》:「客問曰。金匱水氣篇。杏子湯方闕。諸家注說。疑為麻杏甘石湯。不知是否。犀答曰。非也。麻杏甘石湯。傷寒論治發汗後汗出而喘。主陽盛於內也。本節云。水之為病發其汗即已。未云熱之為病自汗出也。蓋麻杏甘石湯治內蘊化熱自汗出之症。此水之為病發其汗為宜。則麻杏甘石湯不可用矣。

葛根黃芩黃連湯

  • 1.《嬰童百問》:「議曰:凡初生至周晬之兒,不可自汗,自汗則亡陽氣怯,脈虛神散,驚風有作。凡乳動自汗,切勿止之,宜用白朮二錢半,小麥一撮,煮令乾,去麥為末,煎黃耆湯調與服,以愈為度。有傷寒熱症自汗,當以小柴胡加龍膽治之。夏月自汗多,宜白虎湯主之。熱多自汗而喘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炙甘草湯

  • 1.《醫方簡義》:「治邪去陰虛。自汗潮熱。口微渴。

調胃承氣湯

  • 1.《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調胃承氣湯,(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附子理中湯

  • 1.《幼科類萃》:「脾虛泄瀉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時遇瀉則無,瀉過則有此候,大虛急當補脾,宜益黃散、參苓白朮散、附子理中湯之類。

四逆湯

  • 1.《成方切用》:「)除附子,用甘草四兩,乾薑二兩,名甘草乾薑湯。治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微惡寒,腳攣急。用桂枝湯誤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與此湯以復其陽。(脈浮自汗,便數惡寒,陽不足也。攻表重虛其陽,得之便厥。故與甘草益氣,乾薑助陽。)俟厥愈足溫,重與芍藥甘草湯,(各四兩)以和陰。
  • 2.《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四逆湯,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 3.《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四逆湯,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保嬰撮要》:「_桂枝麻黃各半湯_,治發熱,自汗或無汗。

小承氣湯

  • 1.《傷寒括要》:「陽明病。譫語。潮熱。脈滑而疾。與小承氣湯。轉失氣者更服。不轉失氣者。勿服。陽明病。譫語潮熱。反不能食。必有燥屎。(大承氣湯)陽明病。汗多胃燥。便硬則譫語。(小承氣湯)脈浮自汗。微惡寒。攣急。誤與桂枝攻表。胃不和而譫語。(調胃承氣湯)三陽合病。
  • 2.《張卿子傷寒論》:「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小青龍湯

  • 1.《張卿子傷寒論》:「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當歸四逆湯

  • 1.《研經言》:「論曰: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此症比諸四逆略輕。所以改用當歸者,在一「細」字上勘出。諸四逆皆脈微,無言細者。微、細雖皆亡陽脈,而微為無氣,細為無血,其指不同。本論云下之後復發汗,脈微細。以微自汗來亡陽,細自下來亡陰。以彼例此,細為血虛顯然。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