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口苦」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口苦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症候,指口腔內有苦味或辛辣味,或舌苔厚膩,舌面有黃色苔垢。口苦的原因可能包括:

  • 脾胃不和:脾胃主運化,如果脾胃功能失調,會導致水谷精微運化不暢,從而導致口苦。
  • 肝膽鬱熱:肝膽主疏泄,如果肝膽功能失調,會導致氣機不暢,從而導致口苦。
  • 陰虛火旺:陰虛火旺,會導致津液虧損,從而導致口苦。
  • 外感熱邪:外感熱邪,會導致口腔黏膜乾燥,從而導致口苦。

口苦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其原因,如果是由於脾胃不和引起的,可以服用健脾益胃的藥物,如參苓白朮散、保和丸等;如果是由於肝膽鬱熱引起的,可以服用疏肝解鬱的藥物,如柴胡疏肝散、龍膽瀉肝湯等;如果是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可以服用滋陰降火的藥物,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如果是由於外感熱邪引起的,可以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如銀翹散、桑菊飲等。

口苦的預防方法包括:

  •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口腔清潔,定期刷牙、漱口。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口苦 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如果出現口苦的情況,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以下是古代醫學中對口苦** 的描述:**

**《黃帝內經》**中記載:「口苦者,肝膽之症也。」 **《本草綱目》**中記載:「口苦者,為肝火上炎,膽汁犯肺,故苦也。」 **《醫學入門》**中記載:「口苦者,為脾胃濕熱,不能運化,故苦也。」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名醫方考》小柴胡湯主治曰:「瘧發時,耳聾脅痛,寒熱往來,口苦喜嘔,脈弦者,名曰風瘧,此方主之。」
  • 2.《醫方集宜》:「一發熱胸滿脅痛耳聾口苦此少陽症宜用 小柴胡湯
  • 3.《醫方集宜》:「少陽往來寒熱,胸滿而咳,心煩喜嘔,口苦作渴,宜用 小柴胡湯加 五味子
  • 4.《醫方集宜》:「治少陽病往來寒熱而嘔或耳聾口苦
  • 5.《醫方考》:「傷寒,寒熱往來,脅痛,口苦,脈弦者,此邪在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證也,本方主之。
▼ 展開更多

逍遙散

  • 1.《皇漢醫學》:「《和劑局方》曰:「逍遙散,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頭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者。」
  • 2.《古今名醫方論》:「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頰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 3.《兒科要略》:「(十二)逍遙散,治肝氣抑鬱,血虛火旺,頭痛目眩,頰赤口苦,倦怠煩渴,寒熱咳嗽,兩脅作痛,臍部脹痛,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 4.《時方歌括》:「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頰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 5.《重樓玉鑰》:「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頰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咽喉干痛無形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 1.《皇漢醫學》:「《三因方》曰:「柴胡加桂湯(余曰:『是即本方也』)治少陽傷風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口苦而渴,自汗,其脈陽浮陰弦者。」
  • 2.《醫學入門》:「風瘧,口苦,嘔吐,惡習,脅痛,屬少陽,寒熱相等者,柴胡桂枝湯;風盛筋脈抽搐者,烏藥順氣散加柴胡、黃芩;身疼者,敗毒散;咳嗽者,參蘇飲。以上三陽氣分受病。發在處暑前者,俱謂之暴瘧,乃傷之淺者。

黃芩湯

  • 1.《皇漢醫學》:「太陽與少陽合病者,有太陽病之頭項強痛而惡寒(發熱自包在內),與少陽病之口苦、咽乾、目眩併發也。自下利者,非由藥力,自然下痢也。前半段之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口苦、咽乾、目眩,及自然的下痢者,可與黃芩湯也。後半段若更加噁心嘔吐者,以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為主治也。
  • 2.《古今名醫方論》:「程郊倩曰:此之合病者,頭痛,胸滿,口苦,咽乾,目眩,或往來寒熱,脈或大而弦。半表之邪,不待太陽傳遞,而即合太陽並見,經氣不無失守,所以下利;陽熱漸勝,表實裡虛,則邪熱得乘虛而攻及裡氣,故用黃芩湯清熱益陰,半里清而半表自解矣。
  • 3.《嬰童百問》:「_黃芩湯_,治下利而頭痛胸滿,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專治協熱而利者。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合病者,謂有太陽證之身熱頭痛脊強,又有少陽證之耳聾脅痛,嘔而口苦,寒熱往來也。自利者,不因攻下而泄瀉也。)
  • 5.《証治準繩‧幼科》:「_黃芩湯_,治下利而頭痛胸滿,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者,或協熱而利者。
▼ 展開更多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林億、程應旄二說,考證明備,援引詳確,宜拳拳服膺焉。張璐《纘論》遵奉之,可謂『見善從善』者矣。表有寒者,以時時惡風,背微惡寒,及厥冷等證而言。裡有熱者,以脈滑大,發熱汗出,身重而喘,咽燥口苦等證而言,蓋僅舉其略證耳。」

大建中湯

  • 1.《奇效良方》:「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 2.《醫燈續焰》:「_大建中湯_,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 3.《証治準繩‧類方》:「_大建中湯_,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 4.《活人事證方後集》:「_大建中湯_,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 5.《醫方選要》:「大建中湯,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大柴胡湯

  • 1.《醫方考》:「表證未除者,寒熱往來、脅痛、口苦尚在也;里證又急者,大便難而燥實也。表證未除,故用柴胡、黃芩以解表;里證燥實,故用大黃、枳實以攻裡。芍藥能和少陽,半夏能治嘔逆,大棗、生薑,又所以調中而和榮衛也。
  • 2.《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辛未六月,浦東門人吳雲峰患間日瘧,發則手足攣急麻木,口苦吐黃水,午後熱盛譫語,中夜手足不停,脈滑數而弦,用大柴胡湯下之,一劑而差。此可證當下之瘧脈,不定為弦小緊矣。遲為血寒,故弦遲者可溫之。弦緊為太陽傷寒之脈,水氣留著皮毛,故可發汗。留著肌腠,故可針灸。
  • 3.《感症寶筏》:「至於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後猶如常飲食之故。雖症見耳聾、脅痛、發熱、口苦,非少陽病,勿用小柴胡,宜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加消導藥。
  • 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足少陽膽經傷寒,胸脅痛,耳聾,口苦咽乾,往來寒熱,目眩乾嘔。其脈流注與傷風同,以少陽主膽,屬半表半裡,故三傳之。
  • 5.《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傳少陽,脈弦而急,口苦,咽乾,頭暈,目眩,往來寒熱,熱多寒少,宜小柴胡湯,不差與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平胃散

  • 1.《祖劑》:「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肉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翻胃等症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並宜服。
  • 3.《嬰童百問》:「_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噯氣吐酸,面色痿黃,體弱肌瘦,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霍亂痞噎隔氣翻胃,並宜服之。
  • 4.《兒科要略》:「(二)平胃散,治濕滯脾胃,不能運化,積飲痞膈,不思飲食,心腹脹痛,口苦短氣,反胃噁心,噯氣吞酸,面黃體瘦,體痛嗜臥,壯熱自利,霍亂吐瀉。能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
  • 5.《証治準繩‧幼科》:「_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脹痛,口苦短氣,噁心噯氣吞酸,面黃體瘦,嗜臥體痛,霍亂吐瀉等證。
▼ 展開更多

梔子豉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乾,不得臥。
  • 2.《丹溪手鏡》:「脈浮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治宜梔子豉湯。
  • 3.《傷寒論(宋本)》:「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麻黃湯

  • 1.《傷寒論類方》:「太陽與陽明合病,陽明之病象甚多,如身熱不惡寒,口苦鼻乾之類,但見一、二症即是,不必全具也。太陽病即上文所指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病俱在上焦。宜麻黃湯主之。喘而胸滿,此麻黃症之太陽合陽明也。

小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宋(五十歲),《內經》曰:中氣不足,溲便為變。不飢口苦,脾陽不得旋轉,運行胃津,脈絡久已呆鈍,乃勞傷氣分,暑邪虛實藥中,議縮脾飲(脾挾濕熱則緩大弛長,不司旋轉,縮之以甘補酸收,辛開淡滲。則健運矣。)
  • 2.《傷寒論讀》:「心中煩悸是將傳少陽之徵少陽主方本是小柴胡湯因未見口苦咽乾目眩尚在將入夫入之際故用小建中湯少陽論中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與小柴胡湯即此意也

小承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真武湯


黃耆建中湯

  • 1.《是齋百一選方》:「治虛勞有熱,胸中煩,手足熱,心怔忡,口苦咽乾,咳嗽,潮熱等疾,服之能美飲食。陸彥安方,唐仲舉家屢效。

葛根黃芩黃連湯

  • 1.《傷寒括要》:「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陽明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緊。(麻黃湯)陽明脈浮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白虎湯五苓散)脈沉喘滿。沉為在裡。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

四物湯

  • 1.《赤水玄珠》:「熱邪傳裡,口燥渴大便不通,脈沉實,或熱甚譫語,宜下之。輕則蜜導法,重則用四物加柴胡、炒黃芩、枳殼、熟大黃徹下,就用四物湯加乾薑少許,參朮大用,以溫補其血氣。若熱邪傳至半表半裡,證寒熱嘔口苦,脈洪數者,四物湯合小柴胡主之。

四逆湯

  • 1.《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如診陰寒夾暑,其人不食,不大便,不小便,但欲寐不能寐,口渴而苦,舌無苔,六脈洪大異常,沉按虛空,而關脈洪大中藏有弦細之象。洪大虛空,陰寒之脈,口苦而關脈內藏弦細,是乃暑脈,方用重劑四逆湯以回陽,兌入冬瓜蒸自然汗以清暑也,無冬瓜汁麥冬二三錢亦可。

左金丸

  • 1.《王孟英醫案》:「阮範書明府令正,患腹痛欲厥。醫見其體甚弱也,與鎮逆通補之法,而勢日甚。孟英察脈弦數左溢,是因忿怒而肝陽勃升也。便秘不飢,口苦而渴,與雪羹、梔、楝、旋、絳、元胡、丹皮、茹、貝,下左金丸而愈。逾年以他疾歿於任所。
  • 2.《醫學實在易》:「_左金丸_,怒動肝火,逆於中焦,其症口苦脈弦,脅及小腹脹滿,或痛發則身熱氣逆是也。

涼膈散

  • 1.《沈氏尊生書》:「心熱則口苦,或生瘡(宜涼膈散、瀉心湯)。肝移熱於膽亦口苦。

清心蓮子飲

  • 1.《濟陽綱目》:「_清心蓮子飲_,治勞淋及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並治之。
  • 2.《扶壽精方》:「如酒後恣欲而得者,則小便將出而痛,既出而癢,以八正散主之。如上盛下虛,口苦咽乾,煩熱將淋者,清心蓮子飲,倍加地膚子,效。
  • 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清心蓮子飲_,治上盛下虛、心火上炎、口苦煩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或下白濁。
  • 4.《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清心蓮子飲_,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喉煩苦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並皆治之。(方見便濁門)
  • 5.《醫方選要》:「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淋閟不通。
▼ 展開更多

溫膽湯

  • 1.《慎五堂治驗錄》:「又,寒熱如瘧,口苦納少,用溫膽湯。
  • 2.《醫燈續焰》:「腎痛,引胸中腰脊,心如飢、上氣、喝喝而喘、善恐,宜半硫丸、烏藥順氣散之類。心包痛,引包絡胸脅,胸脅支滿、心動、心煩、喜笑,宜二陳湯、鐵甕先生交感丹之類。三焦,痛引心包膻中,耳鳴,宜二陳湯、越鞠丸之類。膽痛,引胸膈脅肋、口苦、善太息、振寒,宜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之類。
  • 3.《馮氏錦囊秘錄》:「或因怒氣傷肝,或因驚氣入膽,母令子虛,因而亡血不足,又或遇事繁冗,思想無窮,則心陰耗損,而神明為之不安矣。然更有由於膽虛者,蓋膽以溫為候,虛則寒,寒則不眠,而多驚悸,口苦嘔涎,所以有溫膽湯也。
  • 4.《醫述》:「或精不凝神而龍雷震盪,當壯水之主,合靜以制動法。或肝血無藏而魂搖神漾,有咸補甘緩法。胃病則陽蹺穴滿,有半夏秫米湯。膽熱則口苦心煩,有溫膽湯及桑葉、丹皮、山梔輕清少陽法。營氣傷極,人參、人乳並行。陽浮不攝,七味、八味可選。余如因驚宜鎮,因怒宜疏。
  • 5.《中西溫熱串解》:「十六、濕熱證,雄按:「吳本」下有「身熱口苦」四字,嘔吐清水,或痰多,濕熱內留,木火上逆,宜溫膽湯(九十七)加瓜蔞、雄按:「吳本」作「黃連」。碧玉散(五十九)等味。評:溫膽湯嫌其大溫,以有吐水、痰多,故可用。
▼ 展開更多

導赤散

  • 1.《醫學集成》:「口苦,心熱也,芩連導赤散。兼膽熱,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膽草。

龍膽瀉肝湯

  • 1.《大方脈》:「_龍膽瀉肝湯_,治肝膽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尿血。
  • 2.《大方脈》:「右邊脅痛,總屬痰氣。輕者,服枳橘散;脹痛,服木香順氣湯(見理氣門);水飲攻甚,服十棗湯(見攻裡門);痰飲走注,服控涎丹。余按後法。左右兩脅諸痛,有因肝火盛而木氣實,脅痛口苦者,服龍膽瀉肝湯。若肝實火旺,兩脅痛引小腹,躁擾暈眩,服當歸龍薈丸(見瀉火門)。
  • 3.《濟陽綱目》:「_龍膽瀉肝湯_,治肝氣熱,色青,爪枯,口苦,筋膜乾而攣急者,名曰筋痿,此方主之。
  • 4.《外科備要》:「_龍膽瀉肝湯_,治肝膽實火濕熱,耳聾脅痛,膽溢口苦,諸瘡脈症實者。
  • 5.《蒼生司命》:「_龍膽瀉肝湯_,治謀慮不決,肝熱膽溢,口苦熱盛。
▼ 展開更多

百合知母湯

  • 1.《醫方選要》:「百合知母湯,治百合傷寒已經汗後,病人慾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欲行復不能行,有寒如無寒,有熱如無熱,飲食或美不美,如強健人而臥,不能行,口苦,小便赤,藥入口即吐利。此因虛勞大病之後不平復,變成此疾,名百合病,宜服。
  • 2.《奇效良方》:「治百合傷寒,已經汗後,病人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欲行復不能行,有寒如無寒,有熱如無熱,飲食或美不美,如強健人而臥不能行,口苦小便赤,藥入口即吐利。此因虛勞大病之後,不平復,變成此疾,名百合病,宜服。

柴胡加芒硝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咽乾口苦(耳聾目眩,口苦咽乾,貼切少陽樞機病象。)白胎濃。(舌上白胎,邪在半表半裡;若全入里,則焦黃矣。)諸證不必皆全具,雜病風寒俱可庸。(《傷寒論·太陽篇》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太(陽)少(陽)並病略兼表,(合病一時俱見,並病以次相傳。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咽乾口苦(耳聾目眩,口苦咽乾,貼切少陽樞機病象。)白胎濃。(舌上白胎,邪在半表半裡;若全入里,則焦黃矣。)諸證不必皆全具,雜病風寒俱可庸。(《傷寒論·太陽篇》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太(陽)少(陽)並病略兼表,(合病一時俱見,並病以次相傳。

柴葛解肌湯

  • 1.《廣瘟疫論》:「半表半裡發熱,脈多弦,胸脅滿,或熱或止,或口苦咽乾,目眩耳聾,或目赤,或喜嘔心煩,或兼見表裡證,達原飲、柴葛解肌湯、小柴胡湯選用。

荊防敗毒散

  • 1.《羊毛瘟證論》:「申明溫邪出三陽病治溫邪自里達表邪出少陽則微作寒熱口苦作噦舌微現白苔苔中有紋夾雜紅點頭忽眩暈胸脅脹悶方用荊防敗毒散合溫證解毒散治之繼以加減雙解散

百合地黃湯

  • 1.《神農本草經疏》:「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其證神思常默然,飲食不美亦不惡,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百合地黃湯主之。汗後者,百合知母湯。下後者,滑石代赭湯。吐後者,百合雞子湯。

竹葉石膏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竹葉石膏湯粳米,麥冬半夏草人參。三陽合病(太陽頭項痛,陽明目痛鼻乾,少陽口苦咽乾脅痛,一時並見,謂之合病。)關脈大,(邪在陽明居多,故關脈浮大。)寐則盜汗此能任。(三陽合病而盜汗出,是胃火盛而肝火乘之也。厥陰為里之闔,陽明為表之闔,二經有火,則反開而不闔,故盜汗出。
  • 2.《退思集類方歌注》:「竹葉石膏湯粳米,麥冬半夏草人參。三陽合病(太陽頭項痛,陽明目痛鼻乾,少陽口苦咽乾脅痛,一時並見,謂之合病。)關脈大,(邪在陽明居多,故關脈浮大。)寐則盜汗此能任。(三陽合病而盜汗出,是胃火盛而肝火乘之也。厥陰為里之闔,陽明為表之闔,二經有火,則反開而不闔,故盜汗出。

二陳湯

  • 1.《醫燈續焰》:「腎痛,引胸中腰脊,心如飢、上氣、喝喝而喘、善恐,宜半硫丸、烏藥順氣散之類。心包痛,引包絡胸脅,胸脅支滿、心動、心煩、喜笑,宜二陳湯、鐵甕先生交感丹之類。三焦,痛引心包膻中,耳鳴,宜二陳湯、越鞠丸之類。膽痛,引胸膈脅肋、口苦、善太息、振寒,宜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之類。

加味逍遙散

  • 1.《醫碥》:「此正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理也。凡郁證吐血,(六淫七情,皆能鬱氣成熱,鬱於經則衄,鬱於腑則吐。)脈多枯澀,證惡風寒,誤以為虛,溫補之,殆矣。觀其面色多滯,喜作嘔噦,口苦酸,即當散郁,加味逍遙散(見郁)主之,後用六味(見虛損)滋陰。楊仁齋曰:血遇熱則流,故止血多用涼藥。
  • 2.《雜病源流犀燭》:「如冷而小腹痞痛,小便赤澀(宜龍膽瀉肝湯)。如冷而內熱寒熱,經候不調(宜加味逍遙散)。如冷而寒熱體倦,飲食少思(宜加味四君子湯)。如冷而鬱怒發熱,少寐懶食(宜加味歸脾湯)。如冷而口苦脅脹寒熱,小便黃澀,必先祛利濕熱(宜龍膽湯),再調補氣血(宜加味逍遙散)。
  • 3.《女科撮要》:「一婦人項結核,寒熱頭痛,脅乳脹痛,內熱口苦,小便頻數,症屬肝火血虛,用四物加柴胡、山梔、膽草而愈,又用加味逍遙散而安。
  • 4.《癘瘍機要》:「一婦人性急善怒,月經不調,內熱口苦,患時瘡,服敗毒之藥,膿水淋漓,熱渴頭眩,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遙散,服之漸愈。因大怒,月經如湧,眼赤出淚,用四物湯加山梔、柴胡、連、芩數劑而愈。

一貫煎

  • 1.《冷廬醫話》:「)再傳而魏玉璜之治脅痛用一貫煎,(沙參、麥冬、生地、歸身、枸杞、川楝子,口苦燥者加酒連),葉天士之治脘痛用石決明、阿膠、生地、枸杞子、茯苓、石斛、白粳米等以養胃汁,則又化而裁之。法益詳備,學者不可忘所自來也。

附子湯

  • 1.《奇效良方》:「治虛勞,咳嗽膿血,口苦咽乾,咯血,痰涎壅盛。

三子養親湯

  • 1.《仁術便覽》:「上各洗淨紙上,微炒搗碎,視何證多以所為主,餘次之。每服三錢,用生絹作一囊盛之,水鍾半煎沸即服。如煎久,則苦辣,口苦。若大便實,加熟蜜一匙。如大便秘甚,去紫子,減芥子,加小麻子。

防風通聖散

  • 1.《世醫得效方》:「治一切風熱,頭目昏痛,肢體煩疼,咳嗽喘滿,涕唾稠黏,口苦咽乾,腸胃結燥。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 1.《皇漢醫學》:「太陽與少陽合病者,有太陽病之頭項強痛而惡寒(發熱自包在內),與少陽病之口苦、咽乾、目眩併發也。自下利者,非由藥力,自然下痢也。前半段之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口苦、咽乾、目眩,及自然的下痢者,可與黃芩湯也。後半段若更加噁心嘔吐者,以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為主治也。

六物黃芩湯

  • 1.《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男子患痢,日三十餘行,自不知其利(求真按:『無裡急後重可知』),腹痛,乾嘔,不能食,胸中煩,心下痞硬,身熱,微渴,口苦,唇乾,舌上無苔,脈微數(求真按:『舌上無苔,脈微數為陰虛證之徵』),不能起臥。醫以為困極。先生與六物黃芩湯而愈。」

白虎加人參湯

  • 1.《傷寒括要》:「日晡潮熱。心腹硬滿痛。(大陷胸湯)陽明病。口乾燥。漱水不欲咽。必衄。(犀角地黃湯)陽明汗下後。口乾舌燥渴。(白虎加人參湯)少陽口苦。咽乾。目眩。(小柴胡湯)少陰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急下之。(大承氣湯)少陰病。二三日。便口燥咽乾。
  • 2.《醫學綱目》:「陽明病脈浮緊,口苦腹滿而喘,若下後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瀉青丸

  • 1.《目經大成》:「如左偏風,脈浮數有力,心煩口苦,目紅狂痛,淚熱如湯,二便不利,逐客飲、導赤各半湯,有翳兼服瀉青丸;右偏風,脈如左,加大實,目赤腫,眵多,二便秘澀,通氣利中丸、涼膈散、清胃散,有痰,清氣化痰丸用亦得。依此主持,厥目未必就損。不損,再對病選方,十亦可全五六。

甘露飲

  • 1.《景岳全書》:「一、口瘡口苦,凡三焦內熱等證,宜甘露飲、徙薪飲主之。火之甚者,宜涼膈散、玄參散主之。胃火盛者,宜竹葉石膏湯、三黃丸之類主之。若心火肝火之屬,宜瀉心湯、龍膽瀉肝湯之類主之。多酒濕熱口糜,宜導赤散、大分清飲、五苓散之類主之。若勞傷心脾兼火者,宜二陰煎、清心蓮子飲之類主之。

達原飲

  • 1.《增訂葉評傷暑全書》:「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於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於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稜骨痛,眼眶痛,鼻乾不眠,此邪熱溢於陽明經也,本方加葛根一錢。但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滯。
  • 2.《廣瘟疫論》:「半表半裡發熱,脈多弦,胸脅滿,或熱或止,或口苦咽乾,目眩耳聾,或目赤,或喜嘔心煩,或兼見表裡證,達原飲、柴葛解肌湯、小柴胡湯選用。

升陽益胃湯

  • 1.《雜病心法要訣》:「內傷升陽益胃湯,濕多熱少抑清陽,倦怠懶食身重痛,口苦舌乾便不常,洒洒惡寒屬肺病,慘慘不樂乃陽傷,六君白芍連澤瀉,羌獨黃耆柴與防。
  • 2.《醫方集解》:「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升也(陽氣受於胸中,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
  • 3.《景岳全書》:「(東垣),升陽益胃湯,治秋燥令行,濕熱少退,脾胃虛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四肢不收,口苦舌乾,飲食不消,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胃。《良方》無黃耆、甘草、半夏、芍藥四味。

雙解散

  • 1.《祖劑》:「即小柴胡湯加陳皮、芍藥。近法加生艾汁三匙,治少陽經受病,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脈弦數,屬半表半裡,宜和解。

瀉黃散

  • 1.《古今醫統大全》:「_瀉黃散_,治脾熱口苦,身體蒸熱,皮膚如橘之黃,困倦喜睡。

秦艽鱉甲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男子、婦人氣血勞傷,四肢倦怠,肌體消弱,骨節煩疼,頭昏頰赤,肢體枯槁,面色萎黃,唇焦口乾,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臥,夢寐不寧,神情恍惚,時有盜汗,口苦無味,不美飲食;及治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並能治之。

敗毒散

  • 1.《奇效良方》:「治風寒,暑濕外搏肌膚,發為癮疹,遍身瘙癢,或赤或白,口苦咽乾,或作寒熱,用敗毒散(一兩半),加天麻薄荷(各三錢),蟬蛻(二十個,去足翼),分作六服,每服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溫服取效。

升麻葛根湯

  • 1.《醫學實在易》:「然太陽主表中之表,而陽明主肌亦表也,其證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時法用升麻葛根湯,少陽主胸脅,亦表也,其證胸脅痛,目眩,口苦而耳聾,《傷寒論》用小柴胡湯加減。是三陽皆屬於表,故列於表證。

天王補心丹

  • 1.《蒼生司命》:「_天王補心丹_,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降煩熱,定驚悸,療嗌乾口苦,養育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