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瀉黃散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上銼,用蜜、酒炒香,焙為末。
每服3錢,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相關文獻:
瀉黃散(《濟生》卷五。)出處:《濟生》卷五。組成:藿香葉7錢,石膏(煅)半兩,縮砂仁半兩,山梔子仁半兩,甘草(炙)半兩,防風(去蘆)4兩。主治:脾胃壅實,口內生瘡,煩悶多渴,頰痛心煩,唇口乾燥,壅滯不食。
瀉黃散(《金鑑》卷六十五。)出處:《金鑑》卷六十五。組成:石膏(煅)5錢,梔子仁(生)1兩,甘草(生)3兩,防風(酒拌,微炒香)2兩,豨簽草(酒蒸,曬乾)4兩。主治:皮翻證。眼皮外翻,狀如舌舐唇,因胃經血壅氣滯,胞腫睫緊所致者。
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別名:瀉脾散、瀉黃湯組成:藿香葉7錢,山梔子仁1錢,石膏5錢,甘草3兩,防風4兩(去蘆,切,焙)。功效:瀉脾胃伏火。主治:脾胃伏火,口瘡口臭,煩渴易饑,口燥唇乾,舌紅脈數,以及脾熱弄舌等。
瀉黃散(《醫方集解》引錢乙方。)出處:《醫方集解》引錢乙方。別名:瀉黃飲子、瀉黃飲組成:白芷錢半,防風錢半,升麻錢半,枳殼錢半,黃芩錢半,石斛1錢2分,半夏1錢,甘草7分。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渴易饑,熱在肌肉,或唇口皴瞤燥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玉芝飲
相似度 88%
加減瀉黃散
相似度 83%
正翻散
相似度 80%
越桃飲
相似度 75%
清黃散
相似度 72%
龍腦飲子
相似度 72%
解毒瀉肝湯
相似度 66%
涼心煮散
相似度 66%
神朮湯
相似度 66%
防風神朮湯
相似度 66%
加味瀉黃散
相似度 66%
防風牛蒡湯
相似度 61%
解毒瀉脾湯
相似度 61%
金蓮飲子
相似度 60%
防風葛根石膏湯
相似度 60%
鴨通湯
相似度 60%
玉泉散
相似度 57%
通閉湯
相似度 57%
清胃降火湯
相似度 57%
防風加葛根湯
相似度 54%
栝樓葛根湯
相似度 54%
栝樓根湯
相似度 54%
防風蒼朮湯
相似度 54%
還睛散
相似度 54%
防葛石膏湯
相似度 54%
解毒升麻散
相似度 54%
漱口藥
相似度 54%
茯苓石膏湯
相似度 54%
加減衝和湯
相似度 54%
柴胡防風湯
相似度 54%
人參白虎合黃連解毒湯
相似度 54%
苓澤石膏湯
相似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