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金匱方解篇 (1)

回本書目錄

金匱方解篇 (1)

1. 金匱方解篇

仲景先師著傷寒雜病論,為中醫方藥祖本。金匱要略,即雜病也。

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為一整個病。因傷寒病的表裏,是一整個的。榮衛為臟腑之表,臟腑為榮衛之裏。裏氣調和,表即不病。表氣一病,裏即失和。學傷寒論須表裏作一整個學。而後得知一百一十三方之所以然。

金匱各方,是一個病一個方。學明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之後,再學金匱方,輕而易舉。學完之後,再看王潛齋醫書五種之王氏醫案,學其養陰活絡之妙,以運用仲聖之法,便能避免偏熱之弊。未讀傷寒論,必須先讀本書原理上篇古方上篇,乃可讀此篇。

著者識

原方分量,載在世行本《金匱要略》。漢時一兩,合今三錢四分,亦嫌太重。原方一兩,用今之一錢可也。原方大棗十二枚,用小棗十枚,或八枚可也。河南山西陝西大棗,一枚有小棗四枚之多。最好是用棗肉稱分量,古方大棗十二枚,用紅棗肉三錢為安。

半夏 六錢,白蜜 五錢,人參 三錢

分量係普通常用分量。治胃反嘔吐者。

飲食入胃,原樣吐出,名曰胃反。此病肛門乾燥,屎若羊矢,中氣虛津液少,大便不下,升降停頓,是以胃反。半夏降胃,人參補中生津,白蜜潤腸。大便潤下,中氣旋轉,胃反乃愈也。此病屬胃,吐多嘔少。

嘔有聲無物,吐有物無聲,吐乃胃經之逆,嘔乃膽經之逆也。此病以吐為主。

茯苓 四錢,澤瀉 二錢,白朮 三錢,桂枝 二錢,生薑 四錢,甘草 二錢

治胃反,吐而渴,能飲水者。

此吐乃水濕阻格,胃氣不降之故。苓澤白朮以泄水濕,生薑炙草降胃止嘔,桂枝達木氣以行小便也。水濕阻格反渴能飲,相火不降傷灼肺津之故。然既有停水,所飲之水,仍然吐出也。

炙草 二錢,乾薑 一錢半 附片 三錢

治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手足厥者。

嘔而脈弱,陽盡於上。小便過多,陰盡於下。陽虛身熱,陽越於外。四肢秉氣於脾胃,身熱肢厥,陽將亡矣。乾薑炙草補中土之陽,附子補腎家之陽也。

生薑 四錢,半夏 四錢

治諸嘔吐,穀不得下者。

半夏生薑,降胃止吐也。

柴胡 四錢,黃芩 三錢,半夏 三錢,人參 三錢,炙甘草 三錢,生薑 三錢,大棗 四錢

治嘔而發熱者。

嘔為膽經之逆,小柴胡湯和少陽升降之氣,以降膽經也。膽逆者胃氣必逆,膽胃逆者,中氣必虛。膽經逆相火不降而中虛,故發熱。

半夏 六錢,黃芩 三錢,黃連 一錢,乾薑 三錢,人參 三錢,炙草 三錢,大棗 六錢

治嘔而腸鳴,心下痞者。

膽經相火,生熱上逆則嘔。火逆於上,中氣虛寒則痞。火逆中寒,升降停滯,水走腸間則腸鳴。乾薑炙草人參大棗溫中寒補中虛,連芩降相火,半夏降逆氣也。

吳茱萸 二錢,人參 三錢,生薑 六錢,大棗 六錢

治嘔而胸滿者。

嘔而胸滿,中虛胃寒而膽逆也。人參大棗補中,生薑吳茱萸溫寒而降膽胃也。吳茱萸溫胃,最益肝膽,最潤木氣。與乾薑專溫燥中土有別。

如非膽胃寒證,誤用萸殺人。

又治乾嘔吐涎沫頭痛者。此頭痛,乃頭頂痛。乃膽經上逆之故。中氣虛寒,膽胃寒逆,故此湯主之。吐涎沫胃寒也。

半夏,乾薑 各等分**,**每服,各一錢

治乾嘔吐涎沫者。

此胃氣濕寒,乾薑半夏溫寒除濕,溫中降胃也。

黃芩 三錢,芍藥 一錢,大棗 六錢,炙草 三錢,半夏 六錢,生薑 三錢

治乾嘔而利者。此利乃木熱疏泄之利。

芩芍清木熱,草棗補中,薑夏降胃止嘔也。膽木逆於上,肝木陷於下,中氣大傷,草棗補中此方要藥。

小半夏湯分量不同,半夏 四錢 生薑 八錢 取汁

治病人胸中似喘非喘,似嘔非嘔,似噦非噦,心中憒憒然無可奈何者。

胃氣上逆,濁瘀填塞,故現諸證。薑夏溫中降胃也。

橘皮 四錢,生薑 八錢

治乾嘔噦,手足逆冷者。

肺氣阻滯,故手足逆冷。胃寒上逆,故乾嘔而噦。橘皮降肺氣,生薑溫降胃寒也。噦者,似嘔非嘔,俗所謂噁心是也。

橘皮 六錢,竹茹 六錢,生薑 八錢,人參 三錢,甘草 五錢,大棗 八錢

治噦逆者。

噦逆之病,乃肺氣與胃氣不降。橘皮竹茹專降肺逆,生薑治胃逆,參棗甘草補中氣以降肺胃也。吐屬於胃,嘔屬於膽,噦屬於肺,皆由中虛。中氣乃諸經升降之軸心也。病久之人,胃氣將絕,亦有噦者。

炙草 一錢半 乾薑 三錢,附子 三錢,四逆湯加乾薑

治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汗出而肢冷,此裏陽將亡。下利見之,宜速用四逆湯加重乾薑以溫補中氣以回陽也。中氣為諸脈之根本,故加溫補中氣之藥。下利有寒熱之別。用薑附乃寒利,用連芩乃熱利。

訶藜勒 十枚 煨為散和粥食

治氣利者。

木氣為濕所滯,故下利而放屁。訶藜勒行滯達木也。

紫參 八錢,炙草 三錢

治下利肺痛者。

大腸金氣陷於下則利,肺金之氣逆於上則痛。下陷上逆,中氣之虛,甘草補中,紫參理金氣之滯,以復升降也。

梔子,香豉,各四錢

治下利後心煩,按之心下濡者。

下利不應上煩。今利止而煩,乃利止陽復。陽復生熱。熱生而心下按之濡,乃虛煩也。當用梔子以清虛熱,豆豉宣滯和中以去濡也。

大黃 四錢,枳實 三錢,厚朴 二錢

治下利譫語者。

下利譫語是胃中有燥屎。小承氣湯下其燥屎,腸胃氣和則利止也。

大黃 四錢,枳實 四錢,厚朴 八錢,芒硝 二錢

治下利心堅者。

胃土燥實,則心下自堅。大承氣湯下燥實也。燥熱結實於中,則稀水旁流故下利也。

又治下利脈遲滑實者。

遲乃不數之意。氣虛則脈數,氣實則脈不數。滑實者,如鼎水沸騰,重按有力。下利見此,乃腸胃燥實。大承氣下其燥實也。

又治下利脈反滑,當又所去者。

宿食結在腸胃,則下利而脈滑。大承氣下去宿食,則利止也。

又治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發者。

人身一小宇宙。至其年月日時,病仍復發,是有老積。大承氣下其老積也。

白頭翁 三錢,黃柏 三錢,黃連 三錢,秦皮 三錢

治熱利下重者。

下利而渴,濕熱之利。濕熱傷肝木之陰,木氣升不上來,故下重也。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清肝木之濕熱也。

乾薑 二錢,粳米 三錢,赤石脂 一兩六錢

治下利便膿血者。

中寒下利,腸中脂膏下脫,則便膿血。乾薑溫中寒,赤石脂固滑脫。粳米補脂膏也。此與白頭翁湯證,為對待之法。乾薑證則不渴也。膿血係紅色。

附子 三錢,粳米 六錢,炙甘草 二錢,大棗 六錢,半夏 六錢

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肋逆滿,嘔吐者。

內寒阻礙木氣,木氣衝擊,則雷鳴切痛,胸肋逆滿,而兼嘔吐。附子溫寒,粳米草棗補中氣,半夏降逆氣也。

乾薑 四錢,蜀椒 二錢,人參 三錢

治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皮起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者。

寒極而木氣鬱衝,則胸中大痛,腹皮痛不可觸,而有頭足上下。薑椒溫寒,人參補中氣補津液也。薑椒並用,燥熱傷津,人參補氣生津,是為大法。痛有頭足上下,木氣寒極鬱動之象。

烏頭 二錢,茯苓 四錢,半夏 四錢,細辛 一錢,朱砂 不拘多少為衣

治寒氣厥逆,手足逆冷者。

陽敗內寒,故四肢逆冷。附子細辛回陽溫寒,茯苓半夏除濕氣。朱砂護心火也。

大黃 三錢,附子 三錢,細辛 二錢

治肋下偏痛發熱,脈弦緊者。

弦緊為寒,偏痛者,寒積也。緊乃聚結之象。發熱者,內寒而陽氣外越也,大黃附子細辛,溫下寒積也。寒積故用溫下之法。此肋下偏痛,多係右肋。

厚朴 八錢,枳實 二錢,大黃 二錢,桂枝 二錢,甘草 二錢,大棗 五錢,生薑 五錢

治腹滿痛,發熱脈浮數,飲食如故者。

腹滿痛為內實裏證,發熱脈浮為外感表證。表裏並見,當先解表,然後攻裏。此傷寒之定法。然傷寒表病,飲食不如故。且必身痛項強。

今飲食如故,身不痛項不強,雖脈浮發熱而腹滿痛,自應以裏證為主。故宜厚朴枳黃以攻裏實,桂草薑棗以和表起也。

厚朴 八錢,枳實 二錢,大黃 三錢

治腹痛而閉者。腹痛而大便不通,內熱必實。

宜厚朴枳實大黃以下實,不宜溫下之法也。

方見前,治腹滿不減者

內寒則腹滿時減時滿。今腹滿雖少減,而不足言減。此非內寒,而係內實。當用大承氣下其實也。大承氣湯下內實,必有腹滿痛拒按之證。

柴胡 五錢,黃芩 三錢,芍藥 三錢,半夏 八錢,生薑 五錢,大棗 六錢,枳實 二錢,大黃 二錢

治按之心下滿痛者。

按之心下滿痛,此為少陽膽經,鬱阻陽明胃腑,經腑相逼之實證。然實在胃腑,不在膽經。故用枳實大黃,以下胃腑,而以柴芩芍半薑棗和少陽之經也。少陽膽經無實證。

大烏頭 八錢

治寒疝繞臍痛,手足厥冷,發則白津出,脈沉緊者。

肝腎寒極,則痛繞臍,手足厥冷,而脈沉緊。白津出者,腎氣無陽而精自下也。沉緊乃寒極不運之象,烏頭溫補腎陽以生肝木也。

烏頭 八錢,桂枝 三錢,芍藥 三錢,炙草 三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

治寒疝腹痛,手足不仁,身體疼痛逆冷者。

肝腎皆寒,榮衛陽氣運達不到,故病如此。桂枝以和榮衛,烏頭補肝腎之陽,以達全身也。

當歸 三錢,生薑 三錢,羊肉 四兩

治寒疝腹痛肋痛裏急者。

肝經血寒,肝陽下陷,升不上來,故現以上諸病。當歸羊肉生薑溫肝血補肝陽也。

方見前,治有宿食,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者。

食宿阻塞,中氣不運,故脈澀。故當下之。浮大二字是陪辭。注意反字。然必腹痛無有輕時按之更痛,然後可下。如脈數而滑,為有宿食,下利不欲食,亦有宿食,皆宜下之。滑有沉實之意。

瓜蒂 一分,赤小豆 三分

此赤小豆乃半黑半紅者,紅如朱黑如漆。治宿食在上脘者。

宿食在上脘,當用吐法。瓜蒂與赤小豆均味苦有毒,服下之後,胃不能留,故吐出。宿食亦即隨之吐出。非此二物能將宿食吐出也。宿食在上脘,若誤下之,中氣受傷,食仍在胸,則下利而死。

栝蔞 四錢,薤白 八錢,白酒 半斤

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者。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皆氣不降之病,氣不下降,濁氣填胸。栝蔞薤白降濁,白酒性溫力大,助其下降也。栝蔞性涼,薤白性溫,合而用之為降濁之妙品。

即前方加半夏

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此濁氣不降之甚者,加半夏以降濁也。

枳實 二錢,薤白 八錢,厚朴 四錢,栝蔞 四錢,桂枝 一錢

治胸痞肋下氣逆搶心者。

膽胃之氣上逆,濁氣不降,風木上衝。枳實厚朴降膽胃,栝蔞薤白降濁逆,桂枝達肝陽以平風衝。肋下為肝膽經氣升降之路,故於升濁之中,加調和木氣之法。肝陽下陷,則風氣上衝。肝陽上達,風氣自平。

此桂枝平風衝之義。

人參 三錢,白朮 三錢,炙甘草 二錢,乾薑 三錢

枳實薤白桂枝湯證者。理中氣之旋轉以升降四維也。

此方全是溫補中氣之藥,其脈必虛而不實,枳實薤白桂枝湯證,其脈必實而不虛也。是此證有脈實者有脈虛者。

茯苓 三錢,杏仁 五錢,甘草 二錢

治胸中痹塞短氣者。

濕凝於肺,氣不下行,故痹塞短氣。茯苓泄濕,杏仁潤肺降氣,甘草補中。治濕氣用潤品,此法不可忽。

桔梗 四錢,枳實 四錢,生薑 四錢

治茯苓杏仁甘溫湯證者。

此方治脈氣較實之胸痹短氣。桔梗枳實降濁下氣,生薑溫降肺胃也。脈不如實,枳實忌用。

薏苡 一兩,附子 三錢

治胸痹緩急者。

病有時緩有時急,是為虛證。陽虛土濕,故胸痹有緩急。附子溫陽,薏仁補土去濕也。

桂枝 三錢,生薑 三錢,枳實 五錢

治諸痞逆,心懸痛者。

肝陽不能上達,則心中懸痛。肺胃濁氣不降,則胸中痞逆。桂枝達肝木之陽,薑枳降肺胃之濁也。如薏苡附子散證,誤服枳實即死。其脈必有虛實之別也。

烏頭 二錢,附子,乾薑,蜀椒,赤石脂,各一錢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

寒淩火位,故痛如此。烏附椒薑溫寒,赤石脂護心也。凡用溫藥之痞痛,必有緩急,時痛時減。

茯苓,桂枝,白朮,各三錢,炙甘草 二錢

治胸中有痰飲,胸脇支滿目眩者。

濕聚而成痰飲,停於胃間,則胸脇支滿,甲木之氣不能下降,乙木之氣不能上升,則目眩。苓朮補土泄濕以通木氣升降之路,甘草補中,桂枝疏泄小便以除痰飲之根也。凡病痰飲當以溫藥和之。惟陰虛之痰,不宜溫藥。短氣有微飲,此飲當從小便去之。此方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腎氣丸培木氣以行小便也。腎氣丸詳下文。此方陰虛忌用。

甘遂 三錢,半夏 四錢,芍藥 三錢,炙草 二錢,白蜜 二兩

治痰飲,脈伏,心堅滿者。

飲停心下,故脈伏堅滿。甘遂半夏,逐水降痰,芍藥甘草培土疏木,蜜蜂滑潤以行水也。世以甘遂甘草相反,不然也。

防己 一錢,椒目 一錢,葶藶 一錢,大黃 一錢

治腸間有水飲,腹滿口舌乾燥者。

腸間有水飲,中氣不運,升降不通,故腹滿於下,口舌乾燥於上。椒目防己泄濕,大黃葶藶排水也。

芫花大戟 各等分研末**,大棗** 一兩 煎湯吞送一錢。

治飲懸在肋,咳嗽內痛,脈沉而弦者。

芫花大戟攻下水飲,紅棗保中氣保津液也。木氣被水飲陰格不能疏泄,則鬱而現弦象。此可下之證,脈必沉伏。不伏不沉,不可言下,此大法也。

麻黃 三錢,桂枝 二錢,炙甘草 三錢,杏仁 三錢,石膏 一兩,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

麻黃 三錢,桂枝 三錢,炙甘草 二錢,芍藥 三錢,半夏 四錢,細辛 三錢,乾薑 三錢,五味 四錢

治溢飲者。水飲歸於四肢,則為溢飲。當發汗而去水,其陽盛而內熱者,宜大青龍湯;陰盛而內寒者,宜小青龍湯,陽盛脈必有力而燥,陰盛脈必虛小而寒也。

防己三 錢,生石膏 一兩,桂枝 三錢,人參 四錢

治飲停胸膈,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者。

飲停胸膈,陽氣不能上達,而內結化燥,故面色黧黑,飲停而肺氣不降,故喘滿。其脈沉緊,燥熱內結之象。木防己泄水飲,石膏清燥開結,桂枝達陽氣,人參補中氣保津液也。

即前方去石膏加茯苓芒硝

木防己湯證不愈者。

石膏清燥開結,其治在上。如其不愈,宜從下治。則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以下水,得微利則愈。

茯苓 二錢,豬苓 二錢,澤瀉 二錢,白朮 二錢,桂枝 二錢

治瘦人有水飲,臍下悸動,吐涎沫而癲眩者。

水飲木鬱,則臍下跳動,水飲而肺胃之氣不降,則吐涎沫,水飲阻格,膽經不降,則癲眩。五苓散泄水濕,達木氣也。

半夏 四錢,生薑 三錢,茯苓 三錢

治崔卒然嘔吐,心下痞,眩悸者。

水在膈間,膽胃之氣不將。故心痞,眩,悸,而嘔吐,半夏生薑茯苓降泄水飲也。

白朮 二錢,澤瀉 五錢

治冒眩者。

心下有水,陽氣不降,浮於上部,故苦冒眩。白朮澤瀉泄水也。

方見前,治嘔而不渴者

嘔傷津液,故嘔後作渴,今嘔而不渴,此心下有水飲,半夏生薑降水也。若先渴後嘔,停水較深,宜小半夏加茯苓以厚藥力也。

厚朴 八錢,枳實 二錢,大黃 四錢

治膈間有水飲胸滿者。

此由胃土壅實,阻塞水之降路,故使胸滿。脈必沉實。厚朴枳實大黃下胃氣之壅實也。胸滿忌下。脈不沉實,下傷中氣,易於致花。膈間有水必有水聲。

葶藶 三錢熬黃色搗丸,大棗 一兩

治支飲不得息者。

飲阻肺氣,呼吸困難,葶藶瀉水飲而降肺氣,大棗補中氣保津液也。

人忽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飲後水流脇下,咳唾引痛為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為溢飲。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為支飲,痰飲之象,飲食精華,變而成痰,故人忽瘦也。

方見前,治咳逆倚息,不得臥者。

支飲在胸氣不下降,故咳嗽氣逆,倚物作息。水格陽逆,故睡臥不下。小青龍,麻桂芍藥發汗泄水,五味薑辛溫降水氣,乾草補中,半夏降逆。

茯苓 四錢,桂枝 四錢,五味子 八分,炙草 三錢

治水飲,服小青龍湯汗出後,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面如醉狀,氣從少腹上衝胸咽,小便難,熱流陰股,時眩冒者。

汗後陽亡,木氣失根,風氣上衝,股口燥氣衝咽喉。腎陽虛故唾多,手足厥逆。風木上衝,熱浮於上,故面如狀醉。肝風衝於上,肝陽陷於下,故熱流陰股。風衝於上故冒。木氣下陷不能疏泄,故小便難。風傷肺氣,肺氣傷故寸脈沉。風由少腹衝上,腎氣拔根,故尺脈微。五味子補腎陽以安肝木之根而斂風。

桂枝茯苓達肝陽而平衝。肝陽即是肝風,陽達則風平也。炙甘草補中氣也。

茯苓 四錢,炙甘草 三錢,五味子 八錢,乾薑 三錢,細辛 三錢

治服桂枝五味甘草湯衝氣既低,反更咳嗽胸滿者。

服桂枝風衝既平,反更咳嗽,此咳嗽乃寒水上淩火位,仍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去桂枝加乾薑溫中寒,加細辛降寒水,寒水下降,咳嗽自止。中氣溫運,胸自不滿。風衝能耗散水氣。故風衝既平,水氣又作,而咳加胸滿。自來皆謂五味斂肺止咳。誤人多矣。肺病總忌五味,因其性大斂大熱之故。

只因傷寒論小青龍湯治咳有五味,世人讀書,不按事實。遂以五味為治咳之藥。小青龍之咳乃腎寒得水上衝之咳,五味溫腎寒也。

茯苓 四錢,甘草 二錢,五味子 八錢,乾薑 二錢,細辛 二錢,半夏 八錢

治支飲冒而嘔不渴者。

冒眩嘔水不渴,寒水上淩。五味乾薑細辛半夏茯苓,溫降寒水,甘草養中氣也。

茯苓 四錢,炙甘草 三錢,五味 四錢,乾薑 三錢,細辛 三錢,杏仁 四錢,半夏 四錢

治水氣嘔止,其人形腫者。

服苓甘五味薑辛半夏湯後,其人形腫。此衛氣不舒,不能收斂。雖水去嘔止,以腫之故,水圍全去。宜仍用茯苓甘草五味薑辛半夏以去水,加杏仁以舒衛氣也。不用麻黃而用杏仁,麻黃泄衛力大,甚敗陽也。

於前方加大黃 三錢

治服苓甘五味薑辛半夏杏仁湯後,面熱如醉者。

此寒水上衝,又有胃熱故加大黃以清面熱如醉之胃熱也。

炙草 四錢,乾薑 三錢

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不渴,遺尿小便數者。

此肺中寒冷,上中虛不能攝下。乾薑炙草溫補上中之氣也。

桔梗 二錢,炙甘草 二錢

治肺癰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時濁唾腥臭,吐膿如米粥者。

中虛不運,肺家濕熱不能下行,久而成膿,故現上列諸證。桔梗排膿,甘草補中,膿去中復,肺氣得降,故愈也。桔梗是降肺排膿藥。自來認為載藥上行,肺家藥皆下降也。

方見前,治肺癰喘不得臥者。

濕熱薰蒸,肺液成膿。肺氣不降,故喘而睡臥不下。葶藶排膿,大棗補中氣,補津液也。

麻黃 六錢,生石膏 八錢,炙甘草 二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半夏 四錢

治肺脹,咳而上氣,其人喘,目如脫,脈浮大者。

肺氣脹滿不能下行,故喘而目如脫伏。脈浮大是肺氣燥實。麻黃泄肺實,石膏清肺燥,生薑大棗甘草半夏補中降逆也。上氣者,氣不下降也。脈浮大,此大字乃有力之大,非虛大也。肺癰脈虛,肺脹脈實。脈實故用麻黃石膏

小青龍方中加石膏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心下有水者。

肺脹而煩躁,此肺氣實燥。咳喘而脈浮,則心下有水矣。此中上實燥,中下虛寒,故用麻黃泄實,石膏清燥以治中上。薑辛五味溫寒水以治中下。桂枝芍藥升降木氣,甘草補中氣也。脈浮有表邪,故用調和榮衛之法,心下有水者,心下必有水聲。用薑辛五味之咳,喉中必作癢,痰必清而夾水。

人參 三錢,甘草 三錢,生薑 五錢,半夏 四錢,紫參 五錢,白前 五錢,桂枝 三錢,黃芩 三錢,澤瀉 三錢

治咳而脈沉者。

中虛胃逆,熱閉於肺,故咳而脈沉。參草補中,薑夏降胃,紫參白前黃芩舒肺清熱,澤瀉泄水,桂枝達木氣助疏泄以利尿也。此方治水,但憑脈實。沉脈之中,必有熱閉在肺之象。

厚朴 五錢,杏仁 四錢,石膏一兩,麻黃 四錢,乾薑 二錢,細辛 二錢,五味 四錢,半夏 四錢,小麥 八錢

治咳而脈浮者。

水飲阻格,故咳而脈浮。此病上實下虛,上燥下寒,其脈之浮必有力,其咳必多清水,咽喉必癢,喉中必作水雞聲,麻黃石膏厚朴杏仁小脈半夏以治實燥,乾薑五味以治虛寒,細辛逐水於下,麻黃泄水於外也。

此方治水,但憑脈浮,浮脈之中,必有上實下虛,上燥下寒之象。

射干 三錢,紫苑 三錢,款冬 三錢,半夏 四錢,麻黃 四錢,五味 四錢,乾薑 四錢,細辛 三錢,大棗 六錢

治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者。

寒水上逆,喉中作癢,呼吸如水雞之聲。麻黃射干紫苑款冬半夏降肺泄水,薑辛五味溫降寒水之衝,大棗補中氣,補津液。因諸藥皆傷津液,故以大棗補之。

麥門冬 六錢,人參 三錢,半夏 六錢,炙草 三錢,粳米 四錢,大棗 六錢

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者。

中氣不足,相火與金氣不能順降。相火刑金,肺液受傷。降氣更衰,故氣上而不下,咽喉不利而作乾咳。參草米棗補中氣,麥冬潤肺降氣,半夏降胃以降肺也。此與麻黃薑辛之治法,是相對的。

皂莢 八錢,蜜為丸,梧子大,以大棗炙甘草湯送,日三丸

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能坐不能眠者。

此肺家濁氣壅閉之病,皂莢利氣破壅也。力量太大,慎用。

注:《金匱要略》: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黃耆 二錢,桂枝 三錢,白芍 三錢,生薑 三錢,紅棗 六錢

治血痹身體不仁者。

此榮衛雙敗,氣血運行不能流通之病。黃耆大補衛氣,桂芍薑棗大補榮氣,榮衛俱足,運動迅速,自然流通,血自不痹,而無不仁也。

桂枝 三錢,白芍 三錢,炙甘草 二錢,牡蠣 三錢,生薑 三錢,紅棗 三錢,龍骨 三錢

治虛勞,遺精,少腹急,陰頭寒者。

膽經相火不降,則肝陽不能上升,肝陽不升,則少腹急。相火不降,則陰頭寒。木氣滯而升降不交,則子半陽生,木氣疏泄而遺精。白芍降膽經降相火,桂枝升肝經,甘草薑棗調補中氣,以助升降之能。龍牡通滯氣,並固精氣也。此方通滯調木補中三法並重。尤重降膽經也。婦人夢交,亦用此方,病原同也。

白芍 六錢,桂枝 三錢,炙草 三錢,紅棗 六錢,生薑 三錢,飴糖 二兩

治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中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者。

此方全在降膽經相火,下交於腎水之中。水火俱足,則生元氣。元氣上奉,則生中氣。建中之義,即是降膽經相火,下交腎水而已。虛勞之病,土木枯燥榮衛腠理,多滯澀不通,芍藥善通滯澀,滯澀通後,陰陽氣血乃易調和,誠為此方要藥。飴糖所以潤土木二氣之枯燥,而和芍藥之苦味也。

陰虛不受甘藥之虛勞家,用白朮黨參白芍各等分,每日服之,亦能得奔豚之效。土木兼醫。小建中亦土木兼醫也。

即小建中加黃耆

治虛勞裏急諸證不足者。

於小建中加黃耆以補衛陽。白芍調榮陰,黃耆補衛陽,使榮衛運行速度增加,然後病癒。人身中氣如軸,四維如輪,軸運輪行,輪運軸靈。榮衛乃臟腑整個之外維,外維運動,臟腑乃和,脈虛者宜此方,此方所以補小建中之義也。

山藥 四錢,熟地黃 六錢,丹皮 三錢,山茱萸 三錢,茯苓 二錢,澤瀉 一錢,附子 一錢,桂枝 一錢

治虛勞腰痛,小便不利者。

腎家水火均虧,故腰痛。木氣失根不得疏泄,故小便不利少腹拘急。腎氣丸,補水火二氣,木氣得根,故愈。

薯蕷 八錢,麥冬 四錢,桔梗 二錢,杏仁 二錢,阿膠 四錢,地黃 四錢,紅棗 四錢,人參 四錢,甘草 四錢,白朮 四錢,茯苓 四錢,神麯 二錢,乾薑 二錢,柴胡 二錢,白斂 二錢,桂枝 二錢,白芍 二錢,防風 二錢,川芎 二錢,黃豆 二錢,當歸 二錢

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者。

肺金不降,收斂氣衰。於是疏洩氣旺,風木肆動,津液被劫,腠理枯滯,而成虛勞,此方以薯蕷補金氣之收斂,而平木氣疏泄為主,為虛勞病整個治法。

酸棗仁 六錢,知母 四錢,川芎 四錢,炙甘草 四錢,茯苓 四錢

治虛煩不得眠者。

膽經相火,充足下降,交於腎水,則善眠睡。川芎溫肝木以培膽經相火,棗仁補膽經相火,知母降相火以除煩,茯苓甘草補中也。

大黃,黃芩,白芍,地黃,杏仁,桃仁乾漆水蛭虻蟲,蠐螬,蟅蟲 各二錢,炙甘草 三錢

治虛勞羸瘦,腹滿不能飲食,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內有乾血者。

此方乃磨化乾血之法,不可急治。

內傷驚悸吐衄下血瘀血

桂枝 三錢,炙草 三錢,生薑 三錢,紅棗 六錢,蜀漆 二錢,龍骨 三錢,牡蠣 三錢

治傷寒誤用火逼,驚狂起臥不安者。

火逼之苦,能將人身陽氣引而外出。陽氣失根,故驚狂而起臥不安。龍骨牡蠣收攝陽氣,桂枝炙草生薑紅棗,解傷寒之表邪。蜀漆蕩胸中之濁逆也。芍藥性寒,極敗陽氣,故去之。

半夏 四錢,麻黃 二錢

治心下悸者。

此土濕胃逆,痰阻上焦,心包相火不能下降之病。心包厥陰之氣不將,則跳動作悸。半夏麻黃,泄降濕逆。心包之氣得降,則病癒也。其脈必重按不虛,如重按脈虛,有須兼用參草以補中氣也。

大黃 一錢,黃連 一錢,黃芩 一錢

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

心屬火,主下降。心氣不足,降氣不足也。三黃瀉火故愈。其脈必重按不虛也。

柏葉 三錢,艾葉 一錢,乾薑 一錢,馬尿一杯

治吐血不止者。

此中氣虛寒,肺金失斂之病。柏葉溫中寒,艾葉溫降肺胃,馬尿助金氣之降斂也。此病之脈必重按虛微也。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治吐血熱證。梔子,治吐血寒證。熱性向上,故上熱則血不下降而吐出。寒性向下,不應吐血。寒則中土氣虛,旋轉無力,四維不能升降。上不降則吐血。

故用乾薑以溫中寒。中氣旋轉,降氣復原,則血下行也。凡上逆之病,服熱藥而愈者,皆中寒不運之故。且有下陷熱證,亦因中寒者。所以經方有乾薑炙草黃連黃芩並用之法。

赤小豆 三錢,當歸 二錢,赤小豆即紅飯豆

治先血後便者。

木氣虛則疏泄盛,故未便而血先下。濕阻木氣之病也。當歸大補木氣,赤小豆泄濕調木也。

灶心土 八錢,炙甘草 二錢 白朮 三錢,阿膠 四錢,地黃 三錢,黃芩 三錢,附子 三錢

治先便後血者。

此土濕木燥水寒之病也。灶中黃土白朮,補土除濕。阿膠地黃黃芩,清潤木燥以止疏泄。附子溫水寒以培木氣上升之根,故病癒也。凡木氣疏泄之病,多兼土濕水寒而本氣燥熱。因濕鬱則木氣被遏而風動,風動傷津,故生燥熱。水寒之脈,必重按虛微也。

炙甘草 三錢,半夏 三錢,生薑 三錢,芍藥 三錢,當歸 一錢,川芎 一錢,黃芩 二錢,葛根 二錢,李根白皮 八錢

治氣上衝胸,寒熱往來,腹痛作奔豚者。

木氣下鬱,鬱極而發,升而不降,則氣上衝胸。肝木上衝,膽木不降,則發寒熱。肝木上衝,其力極猛,勢如奔豚。肝木鬱故腹痛。歸芎溫補肝木。芍藥黃芩清降膽木,葛根生薑半夏甘草養中降胃以調其升降之機。李根白皮大補木氣,而達木鬱也。葛根是陽明大腸經之藥,手陽明升則足陽明降也。

即桂枝湯加重桂枝

治外感發汗後,復用燒針。針處被寒,核起面赤,欲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

燒針能拔腎陽外出。腎陽外出,木氣失根,則化風上衝。針處赤核,即外出之陽也。桂枝湯調木氣。加重桂枝者,桂枝善降木氣之衝。木氣之風上衝,因木之陽下陷。木陽上達,則木風不衝。桂枝降木氣之衝者,乃達木氣之陽之故。若非腎陽虛敗,而係肝熱上衝之病,則忌桂枝。

茯苓 四錢,桂枝 三錢,炙草 三錢,大棗 六錢

治發汗後心下悸,欲作奔豚者。

發汗亡陽,肝木下陷,風衝於胸,則心下悸動,茯苓草棗扶土補中,桂枝升達肝陽以降衝氣。凡風木上衝之病,中氣必虛。故須土木兼治,此大法也。奔豚湯證,乃風木正當上衝,中土補藥,壅滿不受。故舒木之藥多,補中之藥少。此欲發奔豚,木邪未盛,故補土之藥,較奔豚湯多。木邪克土,於木邪未盛之前,補足土氣,土氣不受木克,木邪亦起不大也。

生石膏 八錢,粳米 四錢,知母 四錢,炙甘草 三錢,人參 四錢

治消渴能飲水,口乾舌燥者。

消渴之病,風燥傷津。所飲之水,被風消去。津傷則燥。故雖飲而口仍乾舌仍燥。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清燥以保津,人參補氣以生津也。凡用石膏之病,脈必實而不虛也。

方見前

治消渴飲水,水入即吐者。

飲水仍吐,是水逆於上,不能下行。茯苓豬苓澤瀉白朮以去水,桂枝達木氣以行小便也。又治傷寒,脈浮,微熱,消渴,未發汗,小便不利者。傷寒未得汗解,水濕阻格榮衛,故消渴,脈浮發熱,小便不利。五苓散泄去水濕,榮衛得通,故汗出而愈。

文蛤

治消渴飲水不止者。

飲水而吐出為水逆,飲水不止為內濕。文蛤性澀,除濕潤肺也。

內濕而飲水,濕阻相火下降之路,相火灼金也。

豬苓,茯苓,滑石 各三錢,澤瀉,錢半 阿膠 三錢

治消渴,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

濕盛風生,則脈浮發熱。二苓滑泄以去濕,阿膠以清風也。五苓散性剛,豬苓湯性柔,豬苓湯證,脈有剛象。

方見前,治消渴小便多者。

木氣失根,疏泄妄行,故小便多。腎氣丸補水與補水中之陽,木氣得根故愈。

茯苓,薯蕷,栝蔞 各四錢,附子 二錢

治小便不利而渴者。

上有燥熱則渴,下有濕寒則小便不利。瞿麥栝蔞清上,附子溫下,茯苓薯蕷除濕也。此脈心存澀而尺微,右尺必較左尺更微也。

蒲灰 五錢,滑石 五錢

茯苓 三錢,戎鹽 三錢,白朮 三錢,戎鹽即青鹽

滑石 五錢,白魚 一兩,亂髮灰 一錢

治小便不利者。

均除濕之法。蒲灰滑石濕熱之法,戎鹽濕寒之法,白魚亂髮灰開竅利水之法。

麻黃 四錢,炙甘草 二錢

統治水病。

麻黃通腠理以散水。甘草保中氣也。

麻黃 六錢,生石膏 八錢,炙甘草 二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

治風水。惡風身腫,脈浮不渴,自汗,身無大熱者。

汗出當風,閉其汗孔,水停皮膚,則成風水。病因於風,故惡風,內熱故汗出。熱盛於內。故外無大熱。水在皮膚之表,故脈浮。熱在水中,故身腫不渴,石膏清內熱,麻黃炙草生薑大棗發汗乃內熱蒸出之汗。此方之用麻黃,乃用以發散水氣。用石膏乃清內熱以止汗也。

防己 三錢,黃耆 三錢,白朮 三錢,炙草 二錢

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汗出當風,汗孔復閉,濕不得出,骨節疼痛,身重惡風,是為風水。防己散濕泄水,黃耆補衛氣,以開汗孔,以助防己之功。朮草補中除濕也。防己散水,力量特大。與黃耆同用,水去而人不傷。白朮除濕生津,為治水濕要藥。津液與水濕,原是一物。故治水濕以顧津液為要。

防己 三錢,茯苓 六錢,炙甘草 二錢,黃耆 三錢,桂枝 三錢

治皮水。治肢腫,轟轟動者。

水在皮膚,肢腫而動。防己黃耆發汗去水。動乃風木之鬱,桂枝達木氣。茯苓甘草扶土養中氣也。

即使越婢加白朮

治水病,一身面目黃腫,脈沉,小便自利而渴者。

水病小便當不利。尿利傷津,內熱作渴。越婢湯散水清熱,加白朮以止小便也。小便自利,乃小便太多,非小便不短也。前證脈浮,此證脈沉。浮沉皆兼實意,故皆用麻黃石膏。津液傷故脈沉,水阻腠理故脈浮。麻黃石膏皆能傷中,故皆用甘草薑棗以補中氣。

方見前,治皮水而厥者。

內熱故外厥,滑石清內熱,蒲灰利小便也。

麻黃 三錢,附子 六錢,炙甘草 二錢

治水病脈沉者。此脈沉,乃沉而無力。

沉而無力,腎陽不足,附子溫腎陽。麻黃散水,甘草保中也。

杏仁 三錢,麻黃 三錢,生石膏 六錢,炙甘草 三錢

治水病脈浮者。

此脈浮必浮而有力,肺熱充實。石膏清肺熱,杏仁降肺氣,麻黃甘草泄水保中也。

桂枝 三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炙草 二錢,麻黃 二錢,附子 六錢,細辛 二錢

治水病。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者。

下焦陰寒之氣,逆塞上焦陽位。凝聚不動,則成此證。附子細辛降陰寒,桂枝麻黃發散榮衛,甘草薑棗調補中氣也。

枳實 三錢,白朮 二錢

治水病,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者

此證與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證有別。前證用附子細辛,脈當沉微,現寒之象。此證脈當濡實,現濕痞之象。白朮除濕,枳實消痞也。

黃耆 五錢,芍藥 三錢,桂枝 三錢,苦酒 六錢,苦酒即醋

治黃汗。身重,發熱汗出而渴,汗沾衣色黃如藥汗者。

瘀熱在裏,水與熱合,則出黃汗。此水病,名黃汗。黃耆桂枝發散榮衛以去水,芍藥苦酒泄瘀熱也。

即桂枝湯加黃耆

治黃汗。腰以上汗出,腰以下無汗。腰髖痛,如有物在皮膚中,身體疼痛煩躁者。

熱瘀於水,榮衛阻滯,則腰上汗出,腰下無汗,而腰痛身重煩躁。桂枝加黃耆以通調榮衛也。此方服後,如不得微汗,再服必得微汗,榮衛乃通,黃汗乃愈。凡病腰以上有汗,腰以下無汗,皆有膽熱。此方之芍藥,為清熱要藥。

茵陳蒿 六錢,梔子 四錢,大黃 二錢

治穀疸。寒熱不食,食則頭眩,心胸不安發黃者。

濕熱瘀於脾胃,故食則頭眩,而心胸不安。榮衛根於脾胃,脾胃熱瘀,升降不和,則榮衛鬱阻而發寒熱。食則熱增故頭眩。茵陳梔子,除濕清熱,大黃下瘀。雖發寒熱,不治榮衛也。

梔子 四錢,香豉 八錢,枳實 二錢,大黃 二錢

治酒疸。心中懊惱,或熱痛者。

飲酒發生濕熱,則懊惱熱痛。梔子香豉,蕩滌懊惱,枳實大黃,攻下熱痛也。

硝石熬黃,礬石燒 等分

治黃汗之得於女勞者。

女勞傷損肝腎,不能化水,則成黃汗。其證足下熱,額上黑,腹滿,日晡發熱而反惡寒。木氣下陷,則足下熱而腹滿,陽氣不能上達,則額上黑,日晡陽氣入於土下,增其瘀熱,則發熱,病屬腎虛,腎陽不達於外則惡寒。雖屬腎虛,此時卻不能治腎,惟當治其瘀熱。硝石礬石去其瘀熱也。瘀熱去後,乃可治腎。

五苓散加茵陳

統治黃汗病者。

茵陳最能去黃,故於五苓去濕之中,加之以統治黃病也。

豬膏即豬油 八錢,亂髮雞子大三枚 燒灰

治諸黃病者。

濕熱瘀阻,尿道不通,豬油髮灰利尿道以去濕熱也。

即桂枝湯加黃耆

治黃病脈浮者。

治黃病,當利小便以去濕熱。脈浮則當汗解。桂枝湯加黃耆以發汗也。

大黃 四錢,硝石 四錢,梔子 四錢,黃柏 四錢

治黃疸。腹滿,小便短赤,自汗出者。

自汗出為裏氣熱,腹滿尿赤為裏氣實。大黃硝石梔子黃柏,下裏實之濕熱也。

方見前

治黃疸誤服下藥而噦者。

黃疸之病,若小便色不變赤,腹滿而喘,欲自下利者,乃脾腎寒濕,不可用大黃梔子寒下之藥以除熱。若熱除去,則陽敗作噦。噦者,用半夏生薑以溫降胃陽也。

方見前

治黃疸腹滿而嘔者。

嘔為少陽膽經不和之病,黃為膽經上逆之色。膽經不和,是以腹滿。小柴胡和膽經也。

方見前

治諸黃疸,小便自利者。

小便利則無濕,既無濕而病黃,此膽經上逆之病,與濕熱無關。宜小建中湯降膽經也。黃疸之病,亦有屬於濕寒者。傷寒論曰,當於濕寒中求之是也。乾薑最要,乾薑白朮與茵陳並用為宜。

腨足肚也。刺入一寸。古時一寸合今五分,只刺五分可也。

治趺蹶病,但能前不能卻者。

但能前走,不能後移。太陽膀胱經,傷於寒濕之故。膀胱經自頭足行身之後,刺腨以泄膀胱經之寒濕也。

藜蘆 三錢,炙甘草 三錢

治手指臂腫,其人身體瞤瞤者。

痰阻經絡,故手指臂腫。風木之氣不能流通,故動而瞤瞤。藜蘆吐痰,甘草保中也。

雞屎白

治轉筋為病。臂腫硬值,脈上下行,微弦者。

此病經風盛,木氣結聚之病。雞屬木氣,屎能通結。木氣之結病,用木氣之通藥以通之也。雞屬木氣,白屬金色,金能制木故效,亦通。

蜘蛛 十四枚熬 桂枝 二錢

治陰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

疝結陰囊,上下不定,有如狐妖。此肝木結陷,陽氣不能上達之病。蜘蛛散木氣之結,桂枝達木氣之陽而升木氣之陷也。

炙甘草 二錢,白粉 一錢,蜂蜜 四錢,白粉即是鉛粉。

治蛔蟲為病,吐涎心痛,發作有時者。

蛔乃木氣所生,蛔動而上行,故心痛而吐涎沫。蛔動不定,故發作有時。白粉殺蟲,甘草蜜蜂保中氣也。

烏梅 三十個 細辛 六錢,桂枝 六錢,川椒 六錢,當歸 六錢,乾薑 一兩,附子 六錢,黃連 一兩六錢,黃柏 六錢,黨參 六錢

治吐蛔心煩者。

吐蛔心煩,此蟲病之虛證。故用烏梅丸。心病吐涎,不煩,不吐蛔,此蟲病之實證。故用甘草粉蜜湯。虛證而用殺蟲之法,非將人殺死不可。烏梅丸,寒熱並用,乃調木氣之法,亦即治蟲之法。治蟲者,治木氣也。

離開木氣而曰治蟲,所以只知殺蟲了。

大黃 四錢,芒硝 三錢,瓜子,桃仁,各三錢

治腸癰。其脈遲緊,膿未成,可下者。

薏苡 五錢,附子 三錢,**敗醬**一兩,敗醬即苦菜,即做冬菜之青菜。

治腸癰,其脈數,膿已成不可下者。

大黃牡丹湯證之脈遲,言不數也。不數而緊為實,數為虛。膿未成而脈緊,熱聚脈緊,故下之。膿已成故脈虛。故薏苡附子以補之。敗醬能滌膿也。

炙甘草 二錢,桔梗 三錢,生薑 一錢,大棗 五錢

治膿已成者。

此方薑棗補中氣,甘草桔梗排膿。

枳實,芍藥,桔梗 為散**,雞子黃**一枚 調服。藥與黃相等。

治瘡癰膿已成者。

此方枳芍桔梗,皆無補性。故以雞子黃以補之。

王不留行 十分,炙甘草 十八分,厚朴 二分,黃芩 二分,芍藥 二分,桑白皮 十分,乾薑 二分,川椒 三分

小瘡則粉之,大瘡但服之。

治金瘡者。

金瘡失血,內寒木燥,脈絡滯澀,椒薑溫寒,芍芩潤燥,桑白皮厚朴王不留行活脈絡,甘草扶中氣也。

黃連一味作粉

治浸淫瘡者。

濕熱之氣,淫於四肢為浸淫瘡。黃連收濕清熱也。

桂枝 四錢,白芍 三錢,麻黃 二錢,防風 四錢,生薑 五錢,炙甘草 二錢,白朮 四錢,知母 四錢,附子 二錢

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痛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

榮衛閉澀,則肢痛身羸。下焦陽少,則腳痛如脫。肺胃熱逆,則頭痛短氣,溫溫欲吐。桂枝白芍麻黃防風生薑甘草以調理榮衛,知母清降上逆之熱。附子以補下焦之陽,白朮補中土以資旋轉而培榮衛升降之力也。

烏頭 一兩,炙草 三錢,白芍 三錢,麻黃 三錢,黃耆 三錢,白蜜 一兩

治歷節疼痛,不可屈伸者。

濕寒傷筋著骨,榮衛不通則疼痛不可屈伸。烏頭溫寒逐濕,白芍麻黃調理榮衛,黃耆大補衛陽以利關節,白蜜潤養津液,炙草補中以資榮衛之運行也。歷節之證,肢節腫大,體肉瘦削。

栝蔞根 四錢,桂枝,白芍,炙草,生薑,各三錢,大棗 六錢

治榮衛外感,身體強,幾幾然汗出惡風,脈反沉遲,病柔痙者。

(衛外感,發熱惡寒,身強而背幾幾反折,——刪去)惡風汗出,此中風之桂枝湯證,而背卻幾幾欲向後折,此津液虧傷,是為痙病。惡風汗出,痙病之柔者。脈反沉遲津虧之象。桂枝調和榮衛,栝蔞清熱生津降足陽明也。

葛根 四錢,麻黃,桂枝,白芍,生薑,炙甘草,各三錢,紅棗 六錢

治榮衛痙病,狀如栝蔞桂枝湯證。不惡寒而惡風,不汗出,小便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者。

榮衛病而惡寒無汗,仍傷寒麻黃證。小便少,津液傷而膀胱氣不降也。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津液傷而胃經膽經不降也。是欲作剛痙。此病衛氣閉而不降,陽明胃經不降,少陽膽經不降。麻桂甘草薑棗,以開衛氣之閉,而降膀胱之經。芍藥以降膽經,葛根以降胃經,葛根之降胃經,乃升大腸經之作用。

手陽明經上升,足陽明經自然下降。幾幾反折,乃手陽明後陷之象。手陽明後陷,故足陽明前逆也。幾幾反折,津液虧傷之證。芍藥葛根最生津液。

方見前

治痙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齘齒者。

痙病在榮衛,不速汗解,表鬱裏急,津液胃熱,故現以上諸證。大承氣下胃熱也。此即剛痙。

麻黃 四錢,杏仁,桂枝,炙甘草,各三錢,白朮 四錢

治濕家身煩痛者。

濕鬱經絡,則生煩疼。麻黃湯發汗以去濕加白朮補土氣以去濕氣也。

麻黃 四錢,杏仁,薏苡,炙甘草,各三錢

治濕家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

此病由於汗出當風,閉其皮毛,榮衛阻滯,故身痛發熱。日晡乃申酉之時,陽明金氣當旺,將風濕收斂。榮衛難於流通,故日晡加劇。麻黃杏仁發散金氣之收斂,薏苡甘草泄濕補土,則榮衛和而風濕去也。

防己 三錢,黃耆,白朮,各四錢,炙草 三錢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衛氣不足,不能收斂,故脈浮汗出,惡風。濕凝經絡,故身重。黃耆大補衛氣,收斂作用與疏泄作用調和,榮衛運行能圓,濕氣乃能流通。此與麻黃散衛閉,為相對之治法。白朮防己補土除濕,炙草補中也。防己除濕有散性,故與黃耆之補衛氣同用。

桂枝,生薑,各三錢,紅棗 六錢,炙草,附子,各三錢

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

風濕相搏,榮衛不通,故身痛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言無熱也。脈浮虛而澀,言無陽也。桂草薑棗,補中氣達肝陽,以調榮衛。附子補陽氣也。若小便利,大便堅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因濕家木氣不能疏泄,當小便不利,大便不堅。今尿利便堅,木氣疏泄傷津,宜與附子桂枝湯內,加白朮以補中土之津液,去桂枝之疏泄木氣,以減少尿量,而潤大便也。白朮能去土濕,又能生津,乃白朮之特長。

凡濕病,大便溏者濕易去,大便堅者濕難去,最宜注意。

炙草,白朮,桂枝,附子,各三錢

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痛而煩,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

身微腫,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腎陽虛也。小便不利,骨節煩痛,土濕也。白朮除土濕,附子補腎陽,桂枝固表陽以止汗,並利小便以除濕,炙草補中氣也。濕病朮附子為要藥。骨內陽虛,故近之痛劇。汗出而又惡風之證,腎陽虛者居多,必不渴,其脈必重按虛微。

生石膏 八錢,知母 四錢,炙甘草 三錢,粳米 四錢,人參 五錢

治暍病。感冒風寒,身熱而渴,汗出惡風者。

暍病即暑病。內熱蒸發則汗出。內燥熱則外惡寒。暑傷肺氣,津液枯燥,則身熱而渴。白虎養中氣清肺燥,加人參益氣生津也。暑病之脈甚虛,身熱又復惡寒,內氣必有燥結。石膏善清暑熱,最開燥結。凡用石膏之病,必有燥熱在肺之證。惡寒而渴是也。暑脈雖虛,而用石膏之脈,必重按滑而有力。最宜細辨。

瓜蒂

治暍病,身熱重痛,而脈微弱者。

此夏月浴於冷水,水入汗孔,閉住內熱。熱傷肺氣,故脈微弱,此微字,作虛字看。瓜蒂能泄皮中之水。使汗孔仍開,暑熱仍散。病身重,即肺熱之故。

白虎湯加桂枝。

治瘧病,脈如平人,身無寒但熱,骨節時痛,煩而嘔者。

無寒但熱而煩嘔,乃肺胃腎皆熱之象,石膏清熱。瘧病必結,石膏又能散結。故治之。骨節時痛,此必由於外感榮衛不調而來,故加桂枝以和榮衛也。謹按此方,經文謂治溫瘧。此溫字作熱字解。非溫病之溫字也。

蜀漆即常山雲母,龍骨 各等分為散

治瘧多寒者。

寒主收斂,收斂則結聚。蜀漆雲母龍骨,掃除結聚,使陰陽之氣易於通調也。

鱉甲 十二分,桃仁 二分,蟄蟲 五分,鼠婦 三分,螳螂 六分,蜂巢 四分,葶藶 一分,大黃 五分,厚朴 五分,石葦 五分 赤硝 十二分,烏扇 三分 即射干,紫威 五分即淩霄,半夏 五分,柴胡 六分,黃芩 三分,桂枝 五分 白芍 五分,瞿麥 二分,阿膠 五分,人參 三分,丹皮 五分,乾薑 五分

治瘧病,日久必發,名瘧母者。

此瘧邪內結,成為症瘕,名為瘧母。治以消結為治,而以溫補中氣為主。丹皮桃仁烏扇紫威螳螂鼠婦蜂巢蟄蟲破瘀以消結。葶藶石葦瞿麥赤硝利濕以消結。大黃厚朴泄胃熱滯氣以消結,桂枝白芍阿膠鱉甲調木氣以消結。半夏黃芩清相火調膽胃以消結。

人參乾薑溫補中氣以運行結聚也。用人參不用炙草,炙草壅滿助結之故。用丸緩緩治之,病去人不傷也。

百合 一兩,知母 三錢

治百合病。欲食不能食,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有美時或不欲聞欲食臭時,常默默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舌小便赤,諸藥不能治者。

肺朝百脈,肺熱百脈皆熱,故現諸證。百合知母清除肺熱,故諸病癒也。

百合 一兩,赭石 三錢,滑石 三錢

治百合病。得之於下之後者。

下傷中氣,濕動胃逆,熱鬱於肺,故成此病。代赭石降胃逆,滑石除濕氣,百合清肺熱,故愈。

百合 一兩,雞子黃 一枚

治百合病。得之於吐之後者。

吐傷津液又傷陽氣。雞子黃補津液,補陽氣,百合清肺熱也。

百合 一兩,地黃汁 三錢

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

吐下發汗,可以解除內熱。今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內熱瘀塞,地黃滌蕩瘀熱。百合清百脈之熱也。

百合,水浸一宿,取水洗身。洗畢,將百合煮研淡食。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瘡者。

脈熱溢於皮膚,嫧變成瘡。百合洗瘡以去熱也。煮研淡食,內外並清。鹽性熱,故忌之。

栝蔞 五錢,牡蠣 五錢

治百合病渴者。

相火刑金故渴。栝蔞清肺金潤燥,牡蠣斂肺止渴也。

百合 五錢,滑石 五錢

治百合病變發熱者。

濕熱瘀住肺氣,故病變熱,滑石清利濕熱,百合清肺也。

炙草 五錢,人參 三錢,大棗 六錢,乾薑 三錢,黃連 二錢,黃芩 二錢,半夏 三錢

治狐惑,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開,起臥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面目乍赤乍白乍黑,上部被蝕聲啞者。

此病中氣虛寒,土濕木鬱,木鬱生熱,則蟲生焉。濕熱入肺,則有默默欲眠等證。蟲時動時靜,則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起臥不安。蟲蝕上部則聲啞。炙草人參大棗,補中氣之虛。乾薑溫中氣之寒。黃連黃芩半夏除濕熱也。此病實際是蟲,病狀則如狐之惑人也。有謂惑字乃蜮字之誤者。

苦參 二兩

治狐惑蝕於下部,咽乾者。

腎脈上循喉咽。蟲蝕前陰則咽乾。苦參洗前陰以去蟲。仍服甘草瀉心湯,以治病本也。

雄黃 二兩

治狐惑蝕於肛門者。

雄黃燒熏肛門以去蟲也,仍服甘草瀉心湯。

方見前

治狐惑汗出目赤如鳩眼,四眥皆黑者。

狐惑汗出,木氣疏泄。濕熱蒸熏,故目赤眥黑。赤小豆除濕調木,當歸養木氣也。此赤小豆乃紅飯豆。

升麻 二錢,鱉甲 一片 甘草 二錢,當歸 一錢,蜀椒 一錢,雄黃 四錢

治陽毒為病。面赤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者。

此病膽經上逆,相火刑金,故面赤咽喉痛而吐膿血。升麻甘草清利咽喉,鱉甲當歸排除膿腐,蜀椒降膽經相火,雄黃泄濕氣也。此方升麻上升之性,對於咽痛吐膿,恐有疑義。吐膿咽痛,皆上逆之病。升麻升之,豈不更逆,後學慎用,毒之由來,不得其解。

即前方去雄黃蜀椒。

治陰毒為病。面目青,咽喉痛,身痛如被杖者。

此病肝經下陷,肝陽不能上達,故面目皆青。肝經下陷,則膽經上逆,故咽喉痛。肝陽不能運於全身,故身痛有如被杖。升麻當歸,升肝陽之下陷,甘草清利咽喉,鱉甲調木通滯也。謹按,咽痛用升麻,危險。曾見咽喉痛用升麻,半日即死者。

桂枝,茯苓,芍藥,各三錢,桃仁 二錢,丹皮 二錢

治婦人妊娠三月,血漏不止者。

婦人宿有症瘕之病,胎氣漸大,與症瘕相礙,則血不止。桃仁丹皮去症瘕,桂芍調木,茯苓培土。症瘕去則血流通而不漏也。

附子,白朮,人參,茯苓,各三錢

治懷胎六七月腹痛惡寒,腹脹如扇,脈弦發熱者。

腹痛惡寒而加腹脹,脾腎陽虛之象。弦乃木寒之脈。內寒而熱發於外,陽氣外泄。附子溫腎陽,神術茯苓補脾土也。胎熱誤服附子,則陽動而胎墮。胎寒則宜用附子以溫寒也。此湯即傷寒少陰附子湯去芍藥。

阿膠 四錢,艾葉 一錢,炙甘草 二錢,當歸 一錢,川芎 一錢,地黃 一錢,芍藥 一錢

治妊娠下血,或妊娠腹中痛者。

血虛風動,則下血腹痛。歸芍芎地以養血,阿膠以息風。艾葉溫養木氣,使經脈流通以復其常,溫而不熱,最和木氣,甘草(補)中氣也。

當歸,芍藥,川芎 各一錢,茯苓 二錢,白朮 二錢,澤瀉 一錢

治懷孕腹中瘀痛者。

懷孕之病,多在肝脾。肝脾之氣不足,則生瘀痛。歸芍川芎以補肝經。苓朮澤瀉以補脾經。土木二氣充足,則升降調而瘀痛止也。土木兼醫婦科要訣。

乾薑 二錢,人參 四錢,半夏 二錢

治妊娠嘔吐者。

妊娠而嘔吐,乃胎氣阻礙胃氣之故。薑參溫補胃氣,半夏降逆也。謹按,妊娠嘔吐,諸藥不效時,用烏梅六枚,冰糖二兩,頻服即愈。因嘔吐既久,膽經受傷,膽逆不降,木氣根虛。烏梅大補木氣,大降膽經,冰糖補胃氣也。

當歸 二錢,貝母 二錢,苦參 一錢

治懷孕小便難,飲食如故者。

肝氣虛陷,肺氣熱逆,則小便難。當歸補木氣以升陷,貝母清肺熱以降逆,金降則木升,木升則尿利也。苦參泄濕利水。飲食如故,中氣不虛也。

葵子 五錢,茯苓 五錢

治懷孕身重,小便不利,惡寒頭眩者。

小便不利而身重,此有水氣。頭眩惡寒者,水阻經絡,陽氣不達,茯苓泄水,葵子滑竅以利小便也。

當歸 二錢,白朮 三錢,黃芩 一錢,芍藥 一錢,川芎 一錢

妊娠常服此散最宜。

胎藥以土木為主,白朮補土,當歸川芎補木,芍藥黃芩清熱以養血固胎也。胎熱則動而不固,故於當歸川芎溫性之中,加芍芩以調之。

白朮 三錢,川芎 二錢,蜀椒 一錢,牡蠣 二錢

養胎之方。

土濕水寒,木氣鬱結,則胎動失養。白朮補土除濕,川芎溫達木氣,蜀椒溫水寒,牡蠣散木結也。

方見前

治產後大便堅,嘔不能食者。

產後血去津虧,則大便艱難。膽火上逆,則嘔不能食。黃芩清降膽經上逆之相火,火降則津液得下。參草薑棗補中生血,半夏降胃,柴胡升三焦相火之陷也。足少陽相火上逆,手少陽相火即陷。小柴胡湯之柴芩,所以能解少陽之結者,升降並用之法也。

方見前

治產後便難,嘔不能食,病已解,七八日更發熱,胃實者。

胃中熱實,故病解後又復發熱。故宜大承氣湯下胃實也。胃實者,有宿食也。產後三病,一曰病痙二曰鬱冒三曰便難。皆血去津虧使然。血去津虧,木氣疏泄,易於出汗傷風,則病痙。津虧不能養陽,陽氣上浮,則鬱而昏冒。津虧則大便艱難也。

方見前

治產後腹中寒痛者。

產後肝陽不足,故易寒痛。當歸羊肉,溫潤滋補,以益肝陽。生薑散寒也。

枳實,芍藥,各二錢

治產後腹中熱痛,煩滿不得臥者。

膽胃熱逆,氣實不降,故腹痛煩滿不得眠臥,芍枳清降膽胃之熱也。

大黃 二錢,桃仁 三錢,蟅蟲 一錢

治產後瘀血腹痛者。

枳實芍藥散,腹痛不愈,此為瘀血著於臍下。大黃桃仁蟅蟲下瘀血也。謹按此病,吞服五靈脂五分最效。

方見前

治產後七八日少腹墜痛不大便,煩躁,發熱,日晡為甚,食則譫語,夜半即愈,熱結膀胱者。

熱結在裏,故食即譫語,夜半之後,陽氣上升,熱結得鬆,故愈。大承氣下裏熱也。凡陰液不足,而病陽熱之病。皆夜半前重,夜半後輕。夜半前陽氣實,夜半後陽氣升,升則虛矣。此亦冬至後下陽虛之理。

即桂枝湯

治產後外感。續續數十日不解,微惡寒發熱,頭痛汗出,短氣,乾嘔,心悶者。

外感而惡寒發熱汗出頭痛,此為桂枝湯證,膽經上逆,故亦短氣心悶乾嘔。桂枝湯補中氣而解榮衛之鬱,芍藥降膽經也。

竹葉 三錢,葛根 二錢,桔梗 一錢,桂枝 二錢,防風 一錢,附子 三錢,人參 三錢,炙甘草 二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

治產後外感,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者。

面赤乃陽戴於上之證。陽戴於上,則虛於下,附子補下虛之陽。喘而發熱頭痛,肺胃不降,竹葉桔梗葛根以降肺胃。桂枝防風以解榮衛,人參甘草薑棗以補中氣也。

生竹茹 三錢,生石膏 三錢,桂枝 二錢,白薇 一錢,炙甘草 二錢

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者。

乳子之中,而病嘔煩,此中虛而肺胃之熱上逆。甘草安中,竹茹石膏白薇清降肺胃,桂枝達肝陽以降逆衝也。

即白頭翁湯加阿膠炙甘草。方見前

治產後下利虛極者。

產後血去木熱,疏泄下利,中氣與津液極虛。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清木熱,阿膠補津液以止疏泄,甘草補中氣也。

方見前

治婦人外感,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

此為熱入血室。小柴胡升降少陽之氣,以解血室之熱也。又治婦人外感,經水適來,晝日明瞭,夜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亦熱入血室,故小柴胡湯治之。經水適來適斷,三焦相火發動之時。故外感即熱入血室。戌亥時,三焦相火主事,故夜則譫語。此病之脈,右尺必特別緊動也。

旋覆花 三錢,新絳 三錢,蔥白 三個

治婦人半產樓下者。

此病瘀血使然。旋覆花新絳,善行瘀血。蔥白舒達血中陽氣,使經脈調和,仍復升降運動之常,則半產漏下均愈也。

阿膠 三錢,乾薑 一錢

治婦人經陷,漏下色黑者。

此中寒不運,木氣下陷,木鬱生風之病。乾薑溫運中氣以升木氣,阿膠平疏泄以止漏也。木氣通達,中氣運化,清陽四布,血色不黑。色黑為陰寒,故用乾薑。用乾薑之脈,必有寒象。因色黑亦有熱者。

水蛭 二錢,蟄蟲,桃仁,各三錢,大黃 二錢

治婦人經水不利者。

經水不利,有氣血虛者,有瘀血壅阻者,抵當湯下瘀血也。虛實之分,以脈為主。

當歸 二錢,川芎 一錢,桂枝,芍藥,阿膠,半夏,麥冬,各二錢,人參,炙草

各三錢,丹皮 二錢,生薑,吳茱萸,各一錢

治婦人經水諸病。

歸芎桂芍,以調木氣。阿膠冬夏,以降金氣。參草生薑,以調中氣。丹皮吳萸,以調血分之滯氣。整個得運動圓,然後經調也。麥冬能開腹中一切結氣。

土瓜 一兩,蟄蟲,桂枝,白芍,各二錢

治婦人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

血瘀於下,則少腹痛滿。經脈熱滯,則一月再見。蟄蟲去瘀血,桂枝芍藥調肝膽以和木氣。木氣調和,血行無阻,則經來照常也。土瓜根,性涼,善清血熱。

礬石 一錢,杏仁 三錢

治婦人經水下利,下白物者。

濕凝氣滯則下白物。礬石除濕,杏仁滯理氣也。

方見前

治婦人吐涎沫者。

中下寒,則寒水上逆而吐涎沫,小青龍湯,泄寒水也。

半夏 四錢,乾薑,炙甘草,人參,各三錢,大棗 六錢,黃連,黃芩,各二錢

治婦人吐涎沫。誤下傷中,心下即痞者。

誤下傷中,中寒上熱,心下即痞。乾薑甘草人參溫補中氣以助旋轉,連芩降熱,半夏降逆也。吐涎沫而不痞者,宜小青龍湯輕劑,發汗逐水以除涎沫之來源也。

炙草 三錢,小麥 四錢,大棗 六錢

治婦人悲傷欲哭,喜欠伸者。

中虛肺熱,則成此病。草棗補中,小麥清肺熱也。

半夏 四錢,厚朴,生薑,茯苓,蘇葉,各二錢

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者。

濕凝胃逆,則咽中有物不下,有如臠肉。朴夏薑蘇皆降胃逆,茯苓除濕氣也。

當歸 一錢,芍藥 二錢,川芎 一錢,茯苓 二錢,澤瀉 一錢,白朮 三錢

治婦人腹中痛諸疾痛者。

婦人之病,多在土木二氣。歸芍川芎以治木氣,苓朮澤瀉以治土氣也。脾胃肝膽,升降調和,則諸病不生。

方見前

治婦人腹中痛者。

膽經下降,肝經上升,中氣不虛,則痛自止。

紅花 一錢

治婦人腹中氣血刺痛者。

血瘀則氣滯,紅花去瘀活血,則氣行無阻也。

大黃 二錢,阿膠 四錢,甘遂 一錢

治婦人產後,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者。

此治水與血俱結,熱在血室。大黃甘遂逐水開結,阿膠養血也。

方見前

治婦人煩躁不得臥,倚物作息,不得小便,飲食如故,名曰轉胞者。

肝陽下陷,故小便不得。肝陽下陷,則膽陽上逆,故煩躁不得臥。膽木不降,阻礙肺氣下行之路,故倚物始能呼吸。此名轉胞。乃肝腎陽陷,尿胞不舉之病。腎氣丸,補肝腎之陽也。

方見前

治婦人陰吹者。

此病前竅喧鳴,後竅不通。此緣大腸乾澀,胃家濁氣不得後泄,肝木之氣因而阻滯,故迫而向前竅疏泄,則作喧鳴。豬膏滑大腸而通後竅,發灰泄木氣之阻滯也。

蛇床子

治婦人陰寒者。

蛇床子溫暖腎肝,納入陰中,其寒自去也。

狼牙 四錢

治婦人陰中生瘡,癢爛者。

此病少陰尺脈滑而兼數。乃木氣陷於腎水之中,鬱生下熱之病。狼牙湯洗之,以去熱達木也。

謹按:金匱原文肺中風,肺中寒,肝中風,肝中寒,心中風,心中寒。云云。下列病證,所謂中風中寒,實是病熱病寒。大氣之中有兩種對恃作用,寒熱是也。熱則疏泄,寒則收斂。風亦疏泄,故熱性與風性相通。獨病熱不可稱為中風,否則無法用藥。原文,以病熱的事實,冠以中風之名。

中風者,乃中外來之風。五臟中外來之風,豈有不經過全身整個榮衛,而直入五臟之理。又豈有臟中風,腑不中風之理,此原文之疑點也。讀肺中風肺中寒,應認為肺病熱肺病寒。五臟風寒積聚,應認為五臟寒熱積聚。

金匱原文要略所載: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云云一條,與上條「惟治肝也」以下各句,筆法俚俗不類西漢文字。又其議論淺陋,恐係王叔和所加,讀者注意。其文曰: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

豈有金不生水水不生木,病能自愈者。後之人不聞有以正之,且認為仲聖之法,怪哉!王叔和於傷寒論篇首妄加序列,將寒字搗個大亂。使後人治溫病,治麻疹認錯原理。又欲於金匱篇首搗風字的亂,遺禍後世,不可不辨。王叔和收集仲聖傷寒雜病全文,其功大矣。愚妄多事,以誤後人,其罪亦不小。

金匱方解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