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散

MU L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寶》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16%
肺經 15%
腎經 14%
脾經 14%
膀胱經 6%
三焦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牡蠣散,中醫方劑一種,由牡蠣、人參、黃耆、當歸、熟地黃、麻黃等六味中藥組成,各具功效,相輔相成。

牡蠣,性寒味鹹,歸腎經,具有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人參,性甘味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熟地黃,性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麻黃,性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牡蠣散,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固表、益氣養血、滋陰清熱之效,用於產婦分娩後,身體虛弱,陰液不足,盜汗不止,睡著時出汗,醒來汗就會停止。這是一種體虛自汗、盜汗的症狀。常常出汗,晚上睡覺時出汗更厲害,心悸驚恐,呼吸短促,身體倦怠,舌頭淡紅色,脈搏細弱。

傳統服藥法


牡蠣(煅)、小麥面(炒黃)。
研末。
豬膽汁調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牡蠣、人參、黃耆、當歸、熟地黃、麻黃組成。牡蠣、人參、黃耆、當歸、熟地黃均具有滋陰補血、益氣養血之功,可用於治療陰虛盜汗、體虛自汗、盜汗等症。麻黃有發汗解表之功,可用於治療自汗、盜汗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滋陰補血、益氣養血之功,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產後多汗氣喘心絞痛尿失禁肺結核瘧疾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牡蠣散, 出處:《得效》卷七。 組成:牡蠣末。 主治:不渴而小便失利。

牡蠣散, 出處:《得效》卷十二。 組成:牡蠣粉。 主治:外腎腫大,莖物通明。

牡蠣散, 出處:《得效》卷十九。 組成:牡蠣1塊(用破草生包縛,入火內煅令通紅,去火候冷取出研)。 主治:收斂瘡口。主治:臁瘡。

牡蠣散, 出處:《局方》卷八。 組成:黃耆(去苗土)1兩,麻黃根(洗)1兩,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1兩。 主治:斂汗固表。主治:虛勞不足,自汗盜汗,心悸遺精。

牡蠣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 組成:枯白礬4兩,黃丹(炒)2兩,牡蠣粉2兩。 主治:陰囊兩傍生瘡,或陰濕水出,甚癢甚苦,夜則抓之無足,後必自痛,或兩腋及腳心常汗濕者。

牡蠣散, 出處:《産寶》。 組成:牡蠣2錢,人參2錢,黃耆(生)2錢,當歸3錢,熟地3錢,麻黃根(麻黃發汗,根止汗,宜用根)1錢,小麥麸皮(炒黃)2錢。 主治:婦人産後,陰虛盜汗,睡中汗出,覺則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