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中醫資料庫
中醫電子書
經絡奇經
經絡穴道
中藥單方
中藥方劑
中醫證候
經方資料庫
經絡檢測
個人版(基本版)
個人版(進階版)
個人版(經絡體質)
個人版(比較經絡圖)
經絡型態類型
登入
虻蟲
Tabanusmandarinusschiner Gadfly
中藥名稱:虻蟲
中文名稱
虻蟲
英文名稱
Tabanusmandarinusschiner Gadfly
拼音名稱
MENG CHONG
其他名稱
蜚虻(《本經)),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綠頭猛鑽(《青海藥材》),牛蒼蠅(《浙江中藥手冊》),瞎虻蟲、瞎螞蜂(《河北藥材》),瞎蠓(《中藥志》),牛魔蚊(《四川中藥志》)。
性味
苦
鹹
涼
有毒
歸經
足厥陰肝經
相關方劑
查看相關方劑
寒熱指數
24
-24
本文目錄
1. 古籍來源
2.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3.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4.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5. 藥品來源
6. 主治功效
7.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8. 服用方法
9. 外觀
10. 炮製
古籍來源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疏
本經逢原
藥徵
神農本草經
名醫別錄
日華子本草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藥品來源
虻科昆蟲复帶虻 TabanusbivittatusMatsumura或鹿虻 T.chrysurusLoew.的干燥雌虻成蟲。夏秋捕捉雌蟲,捏其頭部致死,曬乾或陰乾。
主治功效
破瘀散結,痛經墮胎。用於血瘀經閉,跌打損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氣血虛者、孕婦及月經期均禁服。孕婦忌服。
《藥性論》:惡麻黃。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服之墮胎。
《本草經疏》:傷寒發黃,脈沈急,少腹鞕,如小便不利者為無血證,非蓄血也,不宜用;瘀血未審的者不宜用;女子月水不通,由於脾胃薄弱,肝血枯竭,而非血結閉塞者不宜用;孕婦腹中有癥瘕積聚,不宜用。凡病氣血虛甚,形質瘦損者忌之。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1.5g-3g;研末,0.3-0.6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敷或調搽。
外觀
乾燥的蟲體呈長橢圓形,長1.5~2厘米,寬5~10毫米。頭部呈黑褐色,複眼大多已經脫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殼狀而光亮,翅長超過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對,多碎斷。腹部棕黃色,有6個體節。質鬆而脆,易破碎。氣臭,味苦鹹。以個大、完整、無雜質者為佳。
炮製
揀淨雜質,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