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蟲

虻蟲

MENG CHONG

  • 英文名稱: Tabanusmandarinusschiner Gadfly
  • 別名:綠頭猛鑽,牛魔蚊,牛蠅,牛蚊子,瞎蒙,瞎螞蜂,牛蒼蠅,牛虻,瞎蠓,蜚虻,瞎虻蟲
  • 藥品來源:虻科昆蟲复帶虻 TabanusbivittatusMatsumura或鹿虻 T.chrysurusLoew.的乾燥雌虻成蟲。夏秋捕捉雌蟲,捏其頭部致死,曬乾或陰乾。
  • 道地藥材:山西, 四川, 廣西, 遼寧, 河南, 江蘇, 浙江, 湖南, 湖北
  • 生長環境:草叢, 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02-11

虻蟲的傳統功效


1. 活血化瘀

虻蟲入藥,主治血瘀諸症。其性辛、溫,歸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祛風濕之功效。虻蟲之活血化瘀作用,在於其升散開鬱,走竄經絡,達於病所,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故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之疼痛、麻木、腫脹等症。

2. 通經

虻蟲性寒,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古人認為,婦人經水不利下,皆因少腹有瘀血,故可用虻蟲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配丹皮,清熱涼血,破血逐瘀,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兼有發熱者。配當歸,一溫一寒,一補一瀉,相得益彰,可治月經不調,瘀血經閉,腹部包塊等。

3. 破血消癥

破血消癥,乃虻蟲之要義也。其性辛、溫,入心、肝、大腸經。一潛一飛,皆吸血之物,逐惡血,散瘀結,治血結上下俱病者,功傚尤彰。

古代典籍

虻蟲的現代功效


1. 抗菌、抗病毒

虻蟲含多酚和脂肪酸,可抗菌,抑菌活性強,能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另外,虻蟲亦具抗真菌與抗病毒活性。

2. 預防腫瘤或抗癌

虻蟲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多醣體、蛋白酶、多酚和脂肪酸等。其中,多醣體被認為是虻蟲抗腫瘤的主要成分。多醣體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免疫細胞活性,抑制腫瘤生長和擴散,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達到抗腫瘤效果。

3. 抗凝血

虻蟲之抗凝血功能殊異,其內涵之蛋白酶類活性物質,能助纖維蛋白之溶解,抑血液之凝固。故此,虻蟲被廣泛應用於心腦血管疾之預防兼治療。此外,虻蟲抗凝血之功用,亦能杜絕血栓之形成,減卻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之發生。

虻蟲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g-3g;研末,0.3-0.6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敷或調搽。

虻蟲的炮製


揀淨雜質,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藥性論》:惡麻黃。
  •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服之墮胎。
  • 《本草經疏》:傷寒發黃,脈沈急,少腹鞕,如小便不利者為無血證,非蓄血也,不宜用;瘀血未審的者不宜用;女子月水不通,由於脾胃薄弱,肝血枯竭,而非血結閉塞者不宜用;孕婦腹中有癥瘕積聚,不宜用。凡病氣血虛甚,形質瘦損者忌之。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虻蟲中的活性成分對胎兒或嬰兒有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 出血傾向者:虻蟲具有抗凝血作用,因此對於已經存在出血傾向的人士應禁用。
  • 腎功能不全者:虻蟲中的成分需要通過腎臟代謝和排出,對於腎功能不全的人士應禁用。
  • 體虛多汗者:虻蟲中的成分有一定的溫熱作用,容易使體虛多汗的人士出現發熱、心煩等症狀。

虻蟲相關的方劑


虻蟲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虻蟲含有的化學成分


蛋白質(Protein), 氨基酸(aminoacids), 鈣(calcium), 鎂(magnesium), 磷(phosphorus), 鐵(iron), 鈷(Cobalt), 銅(Copper), 錳(manganese), 鍶(Strontium), 鋅(Zinc), 鋁(aluminum)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