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中醫資料庫
中醫電子書
經絡奇經
經絡穴道
中藥單方
中藥方劑
中醫證候
經方資料庫
經絡檢測
個人版(基本版)
個人版(進階版)
個人版(經絡體質)
個人版(比較經絡圖)
經絡型態類型
登入
鱉甲
Carapax Amydae Sinensis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Shell - Dorsal Aspect, Carapaxtrionycis
中藥名稱:鱉甲
中文名稱
鱉甲
英文名稱
Carapax Amydae Sinensis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Shell - Dorsal Aspect, Carapaxtrionycis
拼音名稱
BIE JIA
其他名稱
上甲(《證治要訣》),鱉殼(《醫林纂要》),團魚甲(《河北藥材》),鱉蓋子(《山西中藥志》)。
性味
平
鹹
無毒
微寒
歸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相關方劑
查看相關方劑
寒熱指數
25
-25
本文目錄
1. 古籍來源
2.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3.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4.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5. 藥品來源
6. 主治功效
7.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8. 服用方法
9. 外觀
10. 炮製
11. 毒性
古籍來源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本草衍義
神農本草經疏
本草匯言
本草述鉤元
名醫別錄
藥性論
日華子本草
本草衍義
醫學入門
本草綱目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藥品來源
鱉科動物鱉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的背甲。主產河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全年均可捕捉,殺死後置沸水中燙至背甲上硬皮能剝落時取出,除去殘肉。曬乾,以沙炒後醋淬用。
主治功效
陰虛發熱,陰虛陽亢,陰虛風動等證。能滋陰清熱,潛陽息風。治陰虛發熱作用較龜甲為優,為治陰點發熱的要藥,常配青蒿,秦艽,知母等,如青蒿鱉甲湯、秦艽鱉甲散等;治陰虛陽亢,頭暈目眩,配生地、牡蠣,菊花等同用;治熱病傷陰,陰虛風動、舌乾紅絳,手足蠕動,常配生地黃、龜甲、牡蠣等同用。用於癥瘕積聚、瘧母等。能軟堅散結。常配柴胡、丹皮、蟅蟲等,如鱉甲煎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禁服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10-30g,先煎;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摻或調敷。
外觀
完整的幹燥鱉甲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7~15厘米,厚約5毫米。背面微隆起,灰褐色或黑綠色,並有皺褶及突起狀的灰黃色或灰白色斑點,甲中央有不顯明的骨節隆起,兩側各有8條明顯的橫向的鋸齒狀銜接縫,左右邊緣可見8對齒狀突起,呈類白色。甲里面白色,中央有突起的脊椎骨,兩側各有8條肋骨。質堅硬,銜接縫處易斷裂。氣微腥,味鹹。以個大、甲厚、無殘肉、潔凈無腐臭味者為佳。
炮製
鱉甲:用水浸泡,去淨皮岡,沈淨,曬乾。醋鱉甲:先取淨砂入鍋內炒熱,然後加入淨鱉甲,炒至表面微黃色為度,取出篩去砂子,置醋盆內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曬乾。(每鱉甲100斤,用醋30斤)《品匯精要》:常用酥炙黃色。
毒性
鱉多醣口服100g/kg,給藥後14天,未見有死亡,解剖動物,肉眼未見有病理變化。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