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1)

1.

榆白皮散

治五淋結痛

白話文:

榆白皮散

**功效:**治療五淋(小便不利、尿血、尿痛、尿急、尿頻)、結痛(小腹疼痛)。

通草(十二分) 榆白皮 雞蘇 茯苓(赤者各六分) 當歸 葵子(一大合) 瞿麥(四分) 大黃(六分) 芍藥(赤者六分) 滑石(三分) 芒硝(十二分) 麥門冬(八分)

白話文:

  • 通草(十二份)

  • 榆白皮

  • 雞蘇

  • 茯苓(赤色的各六份)

  • 當歸

  • 葵子(一大合)

  • 瞿麥(四份)

  • 大黃(六份)

  • 芍藥(赤色的六份)

  • 滑石(三分)

  • 芒硝(十二份)

  • 麥門冬(八份)

(重校定此方內當歸無分兩其太平聖惠方內木通散與此方治療一同納當歸用一兩)

白話文:

重新校訂這個藥方,當歸不用分兩數,太平聖惠方中的木通散與這個藥方治療相同,也用當歸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滑石散

治石淋血淋

白話文:

滑石散

用於治療石淋、血淋。

服用方法:

每服二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六分之一的量,去除藥渣,於飯前溫熱服用。

王不留行 滑石(各五分) 甘遂(三分) 石葦(四分) 葵子(六分) 通草(十分) 車前子 芍藥(赤者) 蒲黃 桂 當歸(各六分)

白話文:

王不留行、滑石(各五錢) 甘遂(三錢) 石葦(四錢) 葵子(六錢) 通草(十錢) 車前子、芍藥(赤色)、蒲黃、桂、當歸(各六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茶湯下

當歸湯

治勞淋小便淋瀝疼痛不可忍者

白話文:

當歸湯

治療勞累導致的尿淋,小便淋瀝疼痛劇烈難忍。

用法:

每劑二錢重,空腹時用茶水送服。

陳皮 當歸 熟地 白芍藥(各一兩) 阿膠 桃膠 赤茯苓(各三分) 人參 芒硝 香附子(各半兩) 甘草(一分)

白話文:

陳皮:一兩

當歸:一兩

熟地:一兩

白芍藥:一兩

阿膠:三分

桃膠:三分

赤茯苓:三分

人參:半兩

芒硝:半兩

香附子:半兩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陳皮滑石散

治氣淋腹脅脹滿臍下氣結小腸疼痛

白話文:

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

陳皮 滑石 川芒硝 葵子(各一兩) 赤茯苓 赤芍藥 子芩 瞿麥 石葦 蒲黃(各半兩)

白話文:

陳皮、滑石、川芒硝、葵子(各 60 克),赤茯苓、赤芍藥、子芩、瞿麥、石葦、蒲黃(各 30 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調下

瞿麥散

治熱淋澀痛熱極不解

白話文:

【瞿麥散】 治療熱淋澀痛,熱到極點也不能緩解

細末,每服二錢,飯前用米湯調下服用

瞿麥 桑白皮 滑石 木通 赤芍藥 甘草 榆白皮 川芒硝 子芩(各一兩)

白話文:

瞿麥、桑白皮、滑石、木通、赤芍藥、甘草、榆白皮、川芒硝、子芩(各50公克)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榆白湯

治勞淋熱淋

白話文:

榆白湯

治療勞累引起的淋病和熱性淋病。

粗末每次服四錢,用一杯水煎煮,煎至剩六分之一,去掉渣滓,飯前服用。

榆白皮 黃芩 瞿麥 茯苓(赤者) 通草 郁李仁 梔子 雞蘇葉(等分)

白話文:

  • 榆白皮:益氣固表,生津止渴,涼血止血。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

  • 瞿麥:涼血止血,清熱化瘀。

  • 茯苓(赤者):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

  • 通草:清熱利咽,潤肺止咳,利尿通淋。

  • 郁李仁:瀉火通便,清熱化痰。

  • 梔子: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鎮驚安神。

  • 雞蘇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咳平喘。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石葦飲子

治氣淋小遺澀痛

石葦 瞿麥 木通(各一兩) 陳皮(黃者) 茯苓(赤者) 芍藥(赤者) 桑白皮 人參(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一分水一大盞煎至七分溫服早食後臨臥各一服忌冷物

熟地黃散

治虛勞內傷小便出血陰道中痛時加寒熱

白話文:

石葦飲子

治療氣淋小便不順、排尿困難和疼痛

  • 石葦 1 兩
  • 瞿麥 1 兩
  • 木通 1 兩
  • 陳皮(黃色的)3 分
  • 茯苓(紅色的)3 分
  • 芍藥(紅色的)3 分
  • 桑白皮 3 分
  • 人參 3 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 2 錢藥粉,加入 1 大盞水和 1 分生薑同煎,煎至七分水量後濾渣,溫服。每日取 2 次,早飯後和臨睡前各服用一次。忌食生冷食物。

熟地黃散

治療虛勞內傷、小便出血、陰道疼痛,有寒熱症狀時加重

材料:

  • 熟地黃(10 克)
  • 山茱萸(6 克)
  • 牡丹皮(6 克)
  • 澤瀉(6 克)
  • 白朮(6 克)
  • 當歸(6 克)
  • 桂枝(3 克)
  • 茯苓(3 克)
  • 炙甘草(3 克)

用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 6 克藥粉,用溫水沖服。每日服用 2 次。

乾地黃 柏葉 黃芩 當歸 阿膠 黃耆 車前葉(各一兩) 甘草(半兩)

白話文:

  • 熟乾地黃: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生津的作用。

  • 柏葉:具有清熱利尿、止血止瀉的作用。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 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作用。

  • 黃耆:具有補氣益中、升陽固表的作用。

  • 車前葉:具有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的作用。

  • 甘草: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的作用。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沉香散

白話文:

【沉香散】

每劑取沉香三錢,水一碗,煎煮至六分之一,去除雜質,趁溫熱服用。服藥時間不拘。

建安林回甫秘校熙寧中與子同客龍門李氏家林一日下血李兄弟煎八正散與服既服不勝其苦小腹前陰痛益甚余教林服菟絲山藥丸林病去氣血亦小充實蓋不可專以熱藥血得熱則盈溢為說也沉香散治冷淋臍下痛小腹妨悶方

白話文:

建安林回甫祕校在熙寧年間,和兒子一起寄住在龍門李氏家裡。有一天林回甫下血,李姓兄弟煎制八正散給他服用。服用後,林回甫覺得痛苦難忍,小腹和下陰的疼痛更加劇烈。我教林回甫服用菟絲山藥丸,他的病情得以治癒,氣血也得到了些許的補充。可見,不能單純地以熱藥來治療血癥,因為血遇熱則盈溢。沉香散可以治療冷淋、臍下疼痛、小腹妨悶等症狀。

沉香 石葦 滑石 當歸 王不留行(各半兩) 葵子 白芍藥(各三分)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煎大麥飲調下食前日二三服

瞿麥散

利小便治膀胱伏熱小便赤澀淋瀝疼痛

瞿麥(一兩) 葵子 木通 大黃 車前 桑皮 滑石(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氣盛有熱者可服

甘草滑石散

行下焦滯熱陰中疼痛小便難

白話文:

古代文獻

沉香、石葦、滑石、當歸、王不留行(各半兩) 葵子、白芍藥(各三分) 甘草(一分)

現代翻譯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一錢,用大麥水煎煮,服用前空腹服用,每日二至三次。

瞿麥散

**主治:**利小便,治療膀胱伏熱、小便赤紅、小便灼熱刺痛。

組成:

瞿麥(一兩) 葵子、木通、大黃、車前、桑皮、滑石(各半兩)

用法: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二錢,用白開水調服。氣盛有熱者可服用。

甘草滑石散

**主治:**行下焦滯熱,治療小腹疼痛、小便困難。

組成:

甘草、滑石(各半兩)

用法: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一錢,用白開水調服。

甘草 大黃 黃耆(各半兩) 滑石(一兩) 山梔子(半兩) 乳香(一錢) 地椒(半兩)

白話文:

甘草、大黃、黃耆(各 25 公克)、滑石(50 公克)、山梔子(25 公克)、乳香(5 公克)、地椒(25 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前乳香酒調下未愈再服

七寶散

治久新砂石熱結淋疾

白話文:

七寶散

治療長期或新發的尿路結石、熱淋疼痛。

用法用量:

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於飯前以乳香酒調服。若症狀未癒,可繼續服用。

南蕃琥珀 沒藥 乳香 蒲黃 桃膠 百部 郁李仁(湯浸出皮研如油入面少許同研干勻稍硬入溫水三兩滴和作餅子焙乾炙令黃用之以上藥各等分停用之一味味別研)

白話文:

南蕃琥珀、沒藥、乳香、蒲黃、桃膠、百部、郁李仁(煮熟,剝皮,研成油狀,加入少許麵粉,混合研磨均勻,稍硬後,在溫水中滴入三兩滴,製成餅子,焙乾,烤至金黃色即可使用。以上藥物各等分,每味藥分別研磨)

上件藥一味味別研極細如面再同拌勻再研千餘度極細勻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服腹空時服初服一服未知夜加一服先服藥引使

白話文:

把上面各味藥材都分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一起混合均勻,再研磨一千多次直到極為細膩均勻為止。每次服用一錢(約 3.7 克),用溫酒調和後服用。在肚子空的時候服用,一開始先服用一劑,如果不知道效果如何,晚上再加服一劑。在服用藥物之前,先服用藥引(一種引導藥物發揮作用的藥物)來做好準備。

引使方

上用實好胡桃一個燒令存性細研溫酒一銀盞調服一服後服七寶散三日中效後只每日服七寶散一服永安

白話文:

用一個完整的胡桃放在火上燒烤,使其完整,之後搗成粉末。然後加入一杯溫酒調服。服用一次後,再服用七寶散,連續服用三天。三天後,只需每天服用一次七寶散,就可以永保安康。

巨用散

治淋尋常小便澀則服之

白話文:

**處方:**巨用散

**主治:**治療淋病,小便不通暢,服之。

當歸(二兩) 桔梗 瞿麥穗 桂府滑石 海蛤(各一兩) 燈心(十束) 甘草(半兩)

白話文:

當歸(四十分之一公斤) 桔梗(二十公克) 瞿麥穗(二十公克) 桂府滑石(二十公克) 海蛤(二十公克) 燈心(一百根) 甘草(十分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燈心煎至七分食後冷服澀甚者加車前子一兩

陳皮石葦散

治下焦有熱淋閉不通小腹妨悶

石葦(一兩) 赤芍藥(三分) 瞿麥穗 木通(各一兩) 陳皮 茯苓 桑白皮(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二三服以利為度

白茅根湯

治血淋痛不可忍

白茅根 滑石 葵子(各一兩) 白芍藥 木通 車前子 亂髮(各分)

白話文:

陳皮石葦散

用於治療下焦有熱,小便不通、腹脹悶痛。

成分:

  • 石葦(1兩)
  • 赤芍藥(3分)
  • 瞿麥穗
  • 木通(各1兩)
  • 陳皮
  • 茯苓
  • 桑白皮(各3分)

用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2錢,加入1碗水,用燈芯煎煮至剩7分,趁熱服用,一天服用2-3次,以排尿順暢為止。

白茅根湯

用於治療血尿,疼痛難忍。

成分:

  • 白茅根
  • 滑石
  • 葵子(各1兩)
  • 白芍藥
  • 木通
  • 車前子
  • 亂髮(各1分)

用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服2錢,加水1盞,煎至7分,去渣,飯前溫服。

(重校定此方內三味無分兩此方太平聖惠方內亦載之名白茅根散納芍藥木通車前子三味各三分亂髮灰用一分)

白話文:

這方藥內的三味藥沒有分兩數,此方也在太平聖惠方裡載明,藥名為白茅根散,加入芍藥、木通、車前子三味藥各三分,亂髮灰用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二三服

木通子芩湯

治尿血水道中痛不可忍

白茅根(三兩) 赤芍藥(一兩) 滑石 木通(各二兩) 子芩 亂髮灰(各一兩半) 葵子(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候溫服之

榆皮通滑泄熱煎

治腎熱應胞囊澀熱小便黃赤苦痛不通方

榆白皮 葵子(各一升) 車前子(五升) 赤蜜(一升) 滑石 通草(各三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三斗煮取七升去滓下蜜更煎取三升分三服婦人亦同此方

茅根飲子

治小便赤澀痛

白茅根 木通 生乾地黃(各二兩) 赤茯苓 人參 葵子(各一兩)

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山梔子湯

治五淋及血淋

當歸 芍藥(赤者) 茯苓(赤者) 甘草 山梔子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服

子芩伏龍肝散

解血淋

甘草 芎 伏龍肝(各一兩) 子芩 赤芍藥

(重校定此方內二味無分兩其太平聖惠方內有瞿麥散一方與此方治療一同納子芩赤芍藥二味各用一兩)

上為粗末用水一升藥半兩煎至七分去滓分作三服溫服

滑石湯

治膀胱急熱小便黃色

滑石(八兩) 子芩(三兩) 榆白皮(四兩) 車前子 冬葵子(各一升)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作三服不以時

石葦瞿麥散

治五淋

瞿麥 石葦 車前子 滑石 葵菜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服

蠟丸子

治淋經效

白話文:

木通子芩湯

治療尿血、水道疼痛劇烈,難以忍受。

白茅根(120克) 赤芍藥(40克) 滑石 木通(各80克) 子芩 亂髮灰(各60克) 葵子(2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16克,加入一大杯水同煎,煎至剩七分之三,去除渣滓,於飯前溫熱服用,每天服用兩到三次。

榆皮通滑泄熱煎

治療腎熱導致膀胱澀熱、小便黃赤疼痛不通。

榆白皮 葵子(各400克) 車前子(2000克) 赤蜜(400克) 滑石 通草(各120克)

以上六味藥材粗切,加入三鬥水煎煮,取七升藥液,去除渣滓,加入赤蜜,再煎煮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婦人也適用此方。

茅根飲子

治療小便赤澀疼痛。

白茅根 木通 生乾地黃(各80克) 赤茯苓 人參 葵子(各40克)

將以上藥材細切混合均勻,每次取20克,加入一大杯水煎煮,煎至剩五分之二,去除渣滓,於飯前溫熱服用。

山梔子湯

治療五淋和血淋。

當歸 芍藥(赤色) 茯苓(赤色) 甘草 山梔子

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細末,每次取8克,加入一大杯水煎煮,煎至剩八分之一,溫熱服用。

子芩伏龍肝散

治療血淋。

甘草 芎 伏龍(各40克) 子芩 赤芍藥

(重新校定的此方中,兩味藥材沒有分量記載,太平聖惠方中有一瞿麥散,與此方治療效果相同,含有子芩、赤芍藥兩味藥材,各用4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加入一升水,半煎至剩七分之三,去除渣滓,分三次服用,溫熱服用。

滑石湯

治療膀胱急熱、小便黃色。

滑石(320克) 子芩(120克) 榆白皮(160克) 車前子 冬葵子(各400克)

以上五味藥材粗切,加入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石葦瞿麥散

治療五淋。

瞿麥 石葦 車前子 滑石 葵菜子(各2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8克,加入一大杯水同煎,煎至剩七分之三,於空腹時服用。

蠟丸子

治療淋症,效果顯著。

黃蠟(二兩) 燈心(二束) 木香 肉豆蔻(各一分) 硇砂(半兩)

白話文:

黃蠟(兩百克) 燈心(兩束) 木香 肉豆蔻(各十克) 硃砂(五十克)

上件藥並燈心併入蠟油銚子內鐵箸攪候煙盡放冷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溫酒調舶上茴香末一錢下先炒燈心欲煙盡後入三味藥更炒移時稍丸服之

白話文:

將藥材跟燈芯一起放入蠟油銚子裡,用鐵筷子攪拌直到冒煙結束,放涼後取出藥丸,以梧桐子的大小為準,每次服用三顆,用溫酒送服,並在藥丸上撒上茴香末一錢。事先將燈芯炒至冒煙結束後,再加入三種藥材繼續炒一段時間,稍做成丸劑服用。

石葦散

通利小便

石葦 木通 瞿麥(各半兩) 桂府滑石(一兩) 揀甘草(半兩)

白話文:

石葦散

利尿通小便

石葦、木通、瞿麥(各半兩) 桂府滑石(一兩) 揀選過濾的甘草(半兩)

上五味都為末每服四錢水半升燈心一束同煎至一半去滓徐徐呷之立效如水透快一晝夜可下數斗便覺身體輕快行步如常但極清瘦皮骨相連蓋膜間病氣去盡故也然牙齦微動紅腫牙齒間腥臭涎黏出三兩日出得有次第以綿塞子裹治牙藥塞之即已更用青黛棗穰固濟甚佳蓋水本腎病須當撓腎方得病退早覺無妨恐不知有此應驗故先敘述

白話文:

把五味藥研成粉末,每服四錢,加半杯水,和一束燈心草一起煎,煎到一半時去渣,慢慢地喝下去,很快就會見效,就像水貫穿身體一樣痛快。一天一夜可以喝好幾鬥,就能感覺到身體輕快,走路如常,但是會非常瘦,皮包骨頭。因為膜間的病氣全部消失了,所以才這樣。但是牙齦會輕微地動搖腫脹,牙齒之間腥臭,涎液黏糊糊地流出來。三兩天之後,這種情況會逐漸消失。可以用棉花塞住牙縫,塗上治牙的藥,就會好了。再用青黛、棗穰和固濟丸一起服用,效果很好。水是腎臟病的根源,所以必須要調理腎臟,病才能痊癒。早點發現問題沒有什麼妨礙,只是恐怕不知道有這種驗證方法,所以先敘述一下。

石燕子煎

治砂石淋每發不可忍者

石燕子(一兩) 滑石 石葦 瞿麥穗(等分)

白話文:

石燕子煎

治療砂石淋病,每次發作都難以忍受

石燕子(一兩) 滑石 石葦 瞿麥穗(等分)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煎瞿麥燈心湯下十丸食前日進二三即以後湯下丸子

白話文:

將麵糊煮成細小的湯麵,和如梧桐子大小的湯丸一起烹煮,加入瞿麥燈心草湯,一次服用十丸,在飯前服用,每天服用兩到三次,之後服用湯藥即可。

石葦 瞿麥 木通(各四錢) 陳皮 白茯苓(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前丸子

長將散

治五淋小便常不利陰中痛日十數起皆勞損虛熱所致宜服

石葦 滑石(各五兩) 瞿麥 葵子(各一兩) 車前子(三兩)

(重校定此方內瞿麥葵子無分兩其太平聖惠方內亦載之名石葦散納瞿麥葵子各用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熟水調下不以時

又方

葵子 白朮 茯苓 當歸(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芍藥煎

治勞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

當歸 芍藥(白者) 鹿茸 熟地黃(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阿膠湯下三十丸

石葦散

治血淋

石葦 白芍藥 當歸(各二兩) 蒲黃(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以時

茯苓散

治血淋

五味子 阿膠 茯苓(各半兩) 黃耆(一兩)

(重校定此方無每服數目其本方內又有瞿麥散一方治療一同每服二錢以米飲調下)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不以時

固脬丹

治脬寒小便頻數

白話文:

長將散 石葦、瞿麥、木通(各 4 錢),陳皮、白茯苓(各 3 分) 以上研成細末,每次取 2 錢,加水 1 杯煎至剩七分,去渣,送服前面丸藥。 功效:治療五淋(小便困難、疼痛),陰中疼痛,每日發作十數次,皆因勞損虛熱所致。

石葦散 石葦、滑石(各 5 兩),瞿麥、葵子(各 1 兩),車前子(3 兩) 以上研成細末,每次取 2 錢,用熟水調服。 功效:治療小便不利。

白芍藥煎 葵子、白朮、茯苓、當歸(各 1 兩) 以上研成粗末,每次取 3 錢,加水 1 杯煎至剩六分,去渣,食前溫服。 功效:治療勞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

大阿膠湯 當歸、白芍藥、鹿茸、熟地黃(各 1 兩) 以上研成細末,用煉蜜和成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用大阿膠湯送服 30 丸。 功效:治療勞淋,小便不利。

石葦散 石葦、白芍藥、當歸(各 2 兩),蒲黃(1 兩) 以上研成細末,每次取 2 錢,用溫酒調服。 功效:治療血淋。

茯苓散 五味子、阿膠、茯苓(各半兩),黃耆(1 兩) 以上研成細末,用米飲調服。 功效:治療血淋。

固脬丹 治療脬寒小便頻數。

益智仁(二兩半) 石菖蒲(一兩) 白龍骨(三分) 川烏頭(一兩)

白話文:

  • 益智仁:250公克

  • 石菖蒲:100公克

  • 白龍骨:15公克

  • 川烏頭:100公克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四十丸煎益智鹽湯下一方加覆盆子二兩

滑石石葦散

治熱淋小便澀痛

石葦 榆白皮(各一兩) 滑石(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蔥白生薑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菩薩散

治血淋

菩薩蛻 犀角末(各半兩) 獨掃(二十穗)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空心服

通秘散

治氣淋

陳皮 香附子 赤茯苓(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生茶散

治暴患小便不通

蓬莪朮 茴香 生茶(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鹽二錢蔥白二寸煎至六分和滓空心服

木通散

治熱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

木通 甜葶藶 赤茯苓(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以溫蔥白湯調下

抵聖散

治五淋

赤芍藥(一兩) 檳榔(一個)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空心溫服立瘥

車前草湯

治熱淋及小便不通

車前草

上取汁服半盞不以時

發灰散

治卒得淋及血淋

上燒發灰為末酒調服一錢匕空心食前

香格散

治五種淋疾勞淋血淋氣淋熱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宜服

硝石(一兩)

上一味生研為細末每服二錢諸淋各依湯使如後

勞淋勞倦虛損則發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末煎

濃湯調下通後便須服補虛丸散忌慎將息

血淋小便不出時時下血疼痛滿急

熱淋小便赤色淋瀝不快臍下急痛並用冷水調下

氣淋小腹滿急尿後常有餘瀝木通湯放溫調下

白話文:

滑石石葦散

治療熱淋尿道疼痛:

  • 石葦、榆白皮(各 30 克)
  • 滑石(60 克)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6 克,加入一杯水,放入蔥白和生薑同煮,煎煮至剩六分之一,濾渣,飯前溫服。

菩薩散

治療血淋:

  • 菩薩蛻、犀角末(各 15 克)
  • 獨掃(60 根)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3 克,用米湯沖服,空腹服用。

通祕散

治療氣淋:

  • 陳皮、香附子、赤茯苓(各等比例)

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 6 克,加入一杯水,同煮至剩六分之一,濾渣,飯前服用。

生茶散

治療突發性小便不通:

  • 蓬莪朮、茴香、生茶(各等比例)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6 克,加入一杯水,加入 6 克鹽和 30 克蔥白,煎煮至剩六分之一,連渣服下,空腹服用。

木通散

治療熱淋、小腸不通、小莖疼痛:

  • 木通、甜葶藶、赤茯苓(各 30 克)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6 克,飯前用溫熱的蔥白湯沖服。

抵聖散

治療五淋:

  • 赤芍藥(30 克)
  • 檳榔(1 個)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3 克,加入一杯水,煎煮至剩七分之一,空腹溫服,即可痊癒。

車前草湯

治療熱淋和小便不通:

  • 車前草葉

取汁服用半杯,不限時間。

發灰散

治療突發淋病和血淋:

將頭髮燒成灰,研磨成細末,用酒調服 3 克,空腹飯前服用。

香格散

治療五種淋疾,包括疲勞淋、血淋、氣淋、熱淋、石淋,以及嚴重的小便不通:

  • 硝石(30 克)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6 克,根據不同的淋症,加入以下湯劑:

  • 疲勞淋:葵子末煎的濃湯調服,服用後再服補虛丸,注意休息。
  • 血淋:冷水調服。
  • 熱淋:冷水調服。
  • 氣淋:木通湯放溫調服。

覆盆子

覆盆子(60 克)

石淋莖內痛尿不能出內引小腹膨脹急痛尿下砂石令人悶絕將藥末先入銚子內用紙隔炒至紙焦為度再研令極細溫水調下小便不通小麥煎湯調下

白話文:

石淋莖內部疼痛,小便不能排出,內部引發小腹脹大,急痛,尿液中帶砂石,令人昏悶不省人事。將藥末先放入銚子內,用紙隔著炒,直到紙燒焦為止。再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溫水調和服用。若小便不通,用小麥煎湯調和服用。

卒患諸淋並只用冷水調下並空心先調使藥消散如水後即服之更以湯使送下諸藥不效者服此立效淋有五種一者莖中痛溺不得卒出者心淋也二者溺有白汁肥如脂膏淋也一名肉淋三者溺難澀常有餘瀝者氣淋也四者溺留莖中數起不止引小腹痛勞淋也五者如豆汁或有血有結不通者一名血淋一名癃淋也

白話文:

淋病患者凡有五種,病症都有不同:

一、小便疼痛,而小便不能立刻排出,這是「心淋」。

二、小便混有白色液體,像膏脂一樣,這是「膏淋」,也稱「肉淋」。

三、小便困難,排尿後尿道仍有殘留,這是「氣淋」。

四、小便停留在膀胱中,不能排淨,且經常引起小腹疼痛,這是「勞淋」。

五、小便混有血絲或膿汁,並且結塊難以排出,這是「血淋」,也稱「癃淋」。

凡有以上症狀,可以用冷水調合藥物,空腹服用,讓藥物散開融化如水後立刻服用,並用熱湯送服。如此治療,淋病大多都能痊癒。

葛氏療淋下血方麻根十個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血止神驗

淋閉之病不可一向作熱治亦有胞囊有寒而便溺不通者亦有胞系了戾而不小便者宜審別之

燈心湯

治熱淋疼痛

燈心 乾柿

上等分銼碎水煎服不以時。

定磁散

治砂石淋

真定磁 赤芍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燈心湯調下不以時

緩中湯

治肉淋勞淋

熟地黃 當歸 人參 白朮 阿膠 芍藥 芎藭(各二兩半) 甘草 桂(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肉汁二盞生薑十片煎至十分去滓食前服

枳殼湯

治小便不通小腹脹滿

白話文:

葛氏治療淋病合併血尿的方劑:麻根 取麻根十斤,以五升水煮沸後,取兩升濃縮液服用。此方對止血有奇效。

淋病的治療 淋病不可一概而論為熱性,也有可能是膀胱受寒所致,導致排尿不暢;亦有可能是泌尿系統失調,導致排小便困難。應仔細辨別再行治療。

燈心湯 治療熱性淋病,伴有疼痛。 燈心、乾柿 以上等量切碎,以水煎服,不拘時。

定磁散 治療砂石淋。 真定磁、赤芍藥(各等量) 以上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以濃燈心湯送服,不拘時。

緩中湯 治療肉淋、勞淋。 熟地黃、當歸、人參、白朮、阿膠、芍藥、芎藭(各二兩半)、甘草、桂(各一兩半) 以上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以肉汁二碗、生薑十片煎煮至十分鐘,去渣後於飯前服用。

枳殼湯 治療小便不通,小腹脹滿。

厚朴 桂 枳殼 滑石(各一兩) 膩粉(三分)

白話文:

厚朴、桂皮、枳殼、滑石(各一兩)、膩粉(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冷米飲調下食前服

地黃鹿茸丸

治虛淋(入桃膠煎亦得)

熟地黃 赤芍藥 當歸 赤茯苓 桃膠(各一兩) 鹿茸(半兩) 血餘(四兩)

上為細末白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燈草湯下

絳宮丸

治心經熱小便淋澀不通及諸淋

生地黃(四兩) 木通 黃芩(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不以時

五淋絳宮湯

治三焦氣滯腹脅注痛因服熱藥引入下焦膀胱受熱小便淋澀臍下脹痛

露蜂房 血餘(各三錢) 白茅根(五錢)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空心食前溫酒下淋止不須服甚者不過三五服立效

鹿茸地黃煎

治血淋

鹿茸 熟地黃 當歸 蒲黃(各半兩) 龍骨 發灰(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入青鹽一捏食後服

石葦湯

治產後卒淋血淋石淋

白話文:

地黃鹿茸丸

治療虛性小便淋漓(加入桃膠煎煮亦可)

熟地黃、赤芍藥、當歸、赤茯苓、桃膠(各一兩)、鹿茸(半兩)、血餘(四兩)

上藥磨成細末,用白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食前用溫酒或燈草湯送服。

絳宮丸

治療心經熱症,小便淋澀不通及各種淋病

生地黃(四兩)、木通、黃芩(各二兩)

上藥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水送服,不拘時間。

五淋絳宮湯

治療三焦氣滯,腹脅脹痛。因服用了熱性藥物而引火入下焦膀胱,導致小便淋澀,臍下脹痛。

露蜂房、血餘(各三錢)、白茅根(五錢)

上藥磨成細末,加入少許麝香。每次服用一錢,空腹食前用溫酒送服。淋症停止後無須再服。病情較重者,服用三到五服即可見效。

鹿茸地黃煎

治療血淋

鹿茸、熟地黃、當歸、蒲黃(各半兩)、龍骨、發灰(各一分)

上藥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水一盞,加一小捏青鹽,食後服用。

石葦湯

治療產後急淋、血淋、石淋

石葦 黃芩 通草 甘草(各二兩) 榆皮(五兩) 大棗(三十個) 葵子(二升) 白朮 生薑(各三兩)

白話文:

石葦、黃芩、通草、甘草(各 80 公克),榆樹皮(200 公克),大棗(30 顆),葵花籽(900 公克),白朮、生薑(各 120 公克)

上九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集驗無甘草生薑又有不用薑棗者

痰 飲

芫花散

治一切風冷痰飲癥癖無所不治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上九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集驗無甘草生薑又有不用薑棗者

繁體中文翻譯:

上方九味藥材粗碎,加入八升的水煎煮,取二升半的水藥,分三次服用。效驗顯著,此方不加甘草、生薑。另有不用薑棗的配法。

現代白話文:

芫花散:

治療各種由風寒引起的痰飲、食積等疾病,無所不治。

芫花 桔梗 紫菀 大戟 烏頭 附子 天雄 白朮 蕘花 狼毒 五加皮 𦬣草 栝蔞根荊三稜 躑躅 麻黃 白芷 荊芥 茵芋(各七分) 石斛 車前子 人參 石長生 石南(各七分) 萆薢 牛膝 蛇床子 菟絲子 狗脊 蓯蓉 秦艽(各四分) 藜蘆 山藥 細辛當歸 薏苡仁 芎藭 杜仲 厚朴 熟乾地黃 黃耆 乾薑 芍藥 山茱萸 桂 吳茱萸黃芩 防己 五味子 柏子仁 遠志 川椒 獨活 牡丹 陳橘皮 木通 柴胡 藁本 菖蒲 茯苓 續斷 巴戟 石茱萸(各二分) 王不留行(十分)

白話文:

芫荽、桔梗、紫菀、大戟、烏頭、附子、天雄、白朮、蕘花、狼毒、五加皮、珍珠草、栝蔞根、荊三稜、躑躅、麻黃、白芷、荊芥、茵芋(各七分);石斛、車前子、人參;石長生、石南(各七分);萆薢、牛膝、蛇牀子、菟絲子、狗脊、蓯蓉、秦艽(各四分);藜蘆、山藥、細辛、當歸、薏苡仁、芎藭、杜仲、厚朴、熟乾地黃、黃耆、乾薑、芍藥、山茱萸、桂、吳茱萸、黃芩、防己、五味子、柏子仁、遠志、川椒、獨活、牡丹、陳橘皮、木通、柴胡、藁本、菖蒲、茯苓、續斷、巴戟、石茱萸(各二分);王不留行(十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或米飲白湯調下亦可丸服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白湯米飲溫酒下

五飲丸

白話文:

本藥丸每服一錢,以溫酒或米湯調服,也可以捻成丸劑,加入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服五到七顆,以白湯、米湯或溫酒送服。

治五飲留滯停痰癖飲結在兩脅心腹脹滿羸瘦不能飲食食不消化喜唾乾嘔大小便或秘或利腹中動搖作水聲腹內熱口乾好飲水漿卒起頭眩欲倒胸脅下痛

白話文:

  1. 治療五種飲留滯、痰癖飲結於兩脅、心腹,導致脹滿、羸瘦、食慾不振、不能飲食、食不消化、愛吐唾液、乾嘔、大小便時而便祕時而腹瀉、腹中動搖伴有水聲、腹部發熱、口乾、喜歡喝水、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身體欲倒、胸脅下疼痛。

遠志 苦參 藜蘆 白朮 甘遂 五味子 大黃 石膏 桔梗 半夏 紫菀 烏賊骨 前胡芒硝 芫花 當歸 人參 栝蔞根 大戟 貝母 茯苓 芍藥 黃芩 葶藶 桂(各一兩)恆山 薯蕷 厚朴 細辛 附子(各一兩半) 巴豆(三十個) 蓯蓉(一兩) 甘草(三分)

白話文:

遠志、苦參、藜蘆、白朮、甘遂、五味子、大黃、石膏、桔梗、半夏、紫菀、烏賊骨、前胡、芒硝、芫花、當歸、人參、栝蔞根、大戟、貝母、茯苓、芍藥、黃芩、葶藶、桂皮(各一兩) 恆山、山藥、厚朴、細辛、附子(各一兩半) 巴豆(三十粒) 生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臨臥時以熟水下

赤茯苓散

治風虛痰飲頭痛惡心

白話文:

赤茯苓散

治療風虛痰飲導致的頭痛、噁心。

用法: 將藥粉細細研磨成蜜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1-2 丸,睡前用溫水送服。

赤茯苓 細辛 半夏 藁本(各三分) 蔓荊子 旋覆花 防風 芎 枳殼 甘草(各一兩) 人參 前胡 羌活(各一兩半) 天麻(二兩) 菊花(半兩)

白話文:

赤茯苓、細辛、半夏、藁本(各 1.8 公克),蔓荊子、旋覆花、防風、芎、枳殼、甘草(各 6 公克),人參、前胡、羌活(各 9 公克),天麻(12公克),菊花(3 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寬中沉參散

消飲止渴養肺

白話文:

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加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將渣滓去除),溫服,不拘時服用。

(寬中沉參散)

功效:消解口渴、滋養肺部

半夏(五分) 五味子 鹿角膠 茯苓(各三分) 白朮 沉香 款冬花 芎 紫菀 石斛 山藥(各二分) 人參(四分)

白話文:

  • 半夏:五分

  • 五味子:三分

  • 鹿角膠:三分

  • 茯苓:三分

  • 白朮:二分

  • 沉香:二分

  • 款冬花:二分

  • 芎:二分

  • 紫菀:二分

  • 石斛:二分

  • 山藥:二分

  • 人參:四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生薑湯調下內有一方減人參一味

延年白朮丸

主除風痰消積聚胃中冷氣逢秋髮動令嘔吐食後吐清水食飲減少不作肌膚

白話文:

延年白朮丸

主治:去除風痰,消滯積聚在胃中的寒氣。每逢秋天寒氣發作,導致嘔吐。食後吐出清水,食慾減少、肌膚消瘦。

服法:

每次服二錢,餐前用生薑湯調服。內附一方,減去人參一味。

白朮(五分) 白芷(三分) 乾薑 石斛(各六分) 五味子 細辛 橘皮 厚朴 桂 防風 茯苓 甘草(各四分)

白話文:

  • 白朮(十分之一兩)

  • 白芷(六分之一兩)

  • 乾薑、石斛(各四分之一兩)

  • 五味子、細辛、橘皮、厚朴、桂、防風、茯苓、甘草(各四分之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日二服加至二十丸忌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生菜酢物等

白話文:

(上)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煉過的蜂蜜和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服用兩次,每次十丸,用米湯送服。逐漸增加藥丸數量,直至每天服用二十丸。(忌吃)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生菜、酢物等食物。

小五飲丸

治五種痰飲

白話文:

治五種痰飲

【原文】 小五飲丸

【白話文】 小五飲丸

【主治】 治療五種痰飲

半夏 甘遂 大戟 牽牛(白者) 芫花 紫菀 附子 澤瀉(各一兩) 木香 沉香(各一分)

白話文:

半夏:具有化痰、降逆、止咳的功能。

甘遂:具有瀉下、逐水、攻積的功能。

大戟:具有瀉下、逐水、攻積的功能。

牽牛(白者):具有瀉下、逐水、攻積的功能。

芫花:具有瀉下、逐水、攻積的功能。

紫菀: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的功能。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的功能。

澤瀉:具有利尿、通淋、滲濕的功能。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止瀉的功能。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止瀉的功能。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微嚼破橘皮湯

細辛橘皮湯

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氣汪洋嘈煩或水鳴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脅肋急脹膨疼不思飲食

半夏(五兩) 茯苓(四兩) 芍藥(三兩白者) 細辛 陳皮 桔梗 旋覆花 甘草 人參 桂(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十味大半夏湯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一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至七丸,輕微咀嚼後吞服,搭配橘皮湯服用。

橘皮湯:

治療胸膈、心腹中的痰水冷氣,導致胸悶、嘈雜、水鳴、多唾液、口中湧出清水、脅肋急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

  • 半夏(五兩)
  • 茯苓(四兩)
  • 芍藥(三兩,白色)
  • 細辛
  • 陳皮
  • 桔梗
  • 旋覆花
  • 甘草
  • 人參
  • 桂皮(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五片生薑,煎煮至一盞水量,去渣後,於飯前溫熱服用。

十味大半夏湯:

這是治療氣喘、痰多等症狀的方劑。

半夏 大黃(各五兩) 吳茱萸 朴硝 桂(各二兩) 牡丹皮 柴胡 乾薑 細辛 白朮(各三兩)

白話文:

半夏:五兩

大黃:五兩

吳茱萸:二兩

朴硝:二兩

桂枝:二兩

牡丹皮:三兩

柴胡:三兩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白朮: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半夏煮散

治胃冷有痰嘔逆不思飲食及中酒後大宜服

白話文:

半夏煮散

治療胃寒有痰,嘔吐反胃,食慾不振,以及飲酒後不適。

用法

每次取細末二錢,加入一杯水和三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剩餘七分之水。去除渣滓,於飯前溫服。

半夏 木通(各十六分) 前胡 白朮 茯苓 陳皮 檳榔(各六分) 桂(五分) 枳殼(五分)旋覆花(五分)

白話文:

半夏 木通(各八公克) 前胡 白朮 茯苓 陳皮 檳榔(各三公克) 桂(二公克半) 枳殼(二公克半)旋覆花(二公克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余滓再可煎日午服

旋覆花湯

治榮衛虛弱或胃風寒胃氣衰微停留宿飲頭旋體倦痰唾如膠嘔逆噁心不思飲食

旋覆花 細辛 前胡 甘草 茯苓(各二兩) 半夏(五兩) 桂(四兩) 烏頭(四個) 生薑(八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金箔鉛粉丹

治風痰膈脘上盛心神煩熱驚悸心忪眠睡不寧口苦舌澀頭旋噁心精神昏倦

白話文:

旋覆花湯

治療因氣血虛弱或胃部受寒而導致的胃氣衰弱,出現消化不良、頭暈乏力、痰液粘稠如膠、嘔吐反胃、噁心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藥方:

  • 旋覆花
  • 細辛
  • 前胡
  • 甘草
  • 茯苓(各兩兩)
  • 半夏(五兩)
  • 桂枝(四兩)
  • 烏頭(四個)
  • 生薑(八兩)

使用方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藥末,加入一茶杯水,放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八分剩藥液,去掉藥渣,空腹服用。剩下的藥渣可以再煎一次,在中午服用。

金箔鉛粉丹

治療因風痰上盛而導致的胸悶心悸、精神煩躁、失眠多夢、口苦舌澀、頭暈噁心、精神萎靡等症狀。

藥方: 本方不提供藥方

鉛白霜 鐵引粉(各一兩) 金箔(五十片留三十片為衣) 乳香 白礬 神錦硃砂 半夏 酸棗仁(各一兩) 人參(半兩) 銀箔(五十片)

白話文:

鉛粉 鐵鏽粉(各一兩) 金箔(五十片,留下三十片做為衣物) 乳香 白礬 天然的硃砂 半夏 酸棗仁(各一兩) 人參(半兩) 銀箔(五十片)

上為細末研藥同拌勻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更入蜜少許丸如小豆大以前金箔三十片為衣每服二十丸煎人參薄荷湯任下食後臨臥服米飲亦得

白話文:

將研磨成細末的藥材和麵粉混合均勻,加入生薑汁和少許蜂蜜,一起揉成小丸子,每個丸子大小如綠豆。用金箔包住丸子,每次服用 20 丸,用人參和薄荷熬成湯送服。可以在飯後或睡前服用。也可以用米湯送服。

前胡半夏湯

治痰氣客於上焦嘔逆不思飲食頭目昏眩

白話文:

前胡半夏湯

治療痰氣鬱積在上焦,導致嘔吐、噁心、不想吃東西、頭暈目眩。

前胡 人參(各三分) 陳橘皮 半夏曲 枳殼 甘草 木香(各半兩) 紫蘇葉 茯苓(各三分)

白話文:

前胡、人參(各三分)

陳橘皮、半夏曲、枳殼、甘草、木香(各半兩)

紫蘇葉、茯苓(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一盞去滓取七分熱服日二三服

薑汁湯

治胸中痰飲積聚不消咳嗽逆吐飲食不下脾胃久虛肌體羸瘦或自下者

半夏(半兩) 桔梗 橘皮(黃者) 茯苓(各二兩) 附子 甘草 桂(各一兩) 椒(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薑汁半醋杓再煎食前服

白雪丸

治痰壅胸膈嘈逆及頭目昏眩困倦

白話文:

薑汁湯

適用於胸中痰飲積聚,導致咳嗽、嘔吐、飲食不化,脾胃虛弱,身體瘦弱,或有腹瀉等症狀。

配方:

  • 半夏:一兩
  • 桔梗:兩兩
  • 橘皮(黃色):兩兩
  • 茯苓:兩兩
  • 附子:一兩
  • 甘草:一兩
  • 桂枝:一兩
  • 胡椒:一兩半

使用方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之一,過濾掉渣滓,加入半勺薑汁和半勺醋,再次煎煮。在飯前服用。每天服用二至三次。

白雪丸

適用於痰氣壅塞胸膈,導致胸悶、嘔逆,以及頭昏腦脹、睏倦乏力等症狀。

配方:

  • 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一盞去滓取七分熱服日二三服

使用方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加入七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八分之一,過濾掉渣滓,取七分之一的量,趁熱服用。每天服用二至三次。

天南星 烏頭 白附子 半夏(各二兩) 滑石 石膏 龍腦 麝香(各一分)

白話文:

天南星、烏頭、白附子、半夏(各二兩)

滑石、石膏、龍腦、麝香(各一分)

上為細末極稀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姜蠟茶或薄荷茶下食後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其細微的粉末,調和成糊狀,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以姜蠟茶或薄荷茶送服,飯後服用。

開胃正氣散

治痰和胃

白話文:

開胃正氣散

**功效:**調和胃氣,化痰。

厚朴 半夏(各一兩) 生薑(四兩) 陳橘皮 藿香葉 甘草 人參 白朮(各三分)

白話文:

厚朴、半夏:各一兩。

生薑:四兩。

陳橘皮、藿香葉、甘草、人參、白朮: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五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水煮丸

治久病不思飲食胸膈痰滿痰多咳嗽

白話文:

水煮丸

治療長期生病導致食慾不振、胸悶痰多、痰多咳嗽。

粗末,每次取二錢,加水一碗,放入生薑五片、紅棗一枚,一起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湯液。過濾掉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

半夏 藿香葉 白朮 人參 山藥 茯苓(各一兩) 粟米末(七兩) 白麵(一兩)

白話文:

  • 半夏:1兩

  • 藿香葉:1兩

  • 白朮:1兩

  • 人參:1兩

  • 山藥:1兩

  • 茯苓:1兩

  • 粟米末:7兩

  • 白麵:1兩

上同研勻每服旋以冷水和為劑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先以生薑五片水一盞煮姜至七分然後入藥並蜜一皂大煮藥令熟以匙緩緩抄吃用煮藥湯下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一起研磨均勻,每次取一劑,用冷水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30 丸。先用五片生薑和一杯水煮至水剩七分,然後加入中藥和一塊皁角大小的蜂蜜,繼續煮至中藥熟透。用湯匙慢慢舀起藥丸,用煮藥的湯送服。

酒癥丸

治酒積開胃取痰

白話文:

治療酒積開胃化痰

巴豆(一百六十個內一百五十個去皮膜紙上炒去油一十個不去皮生用) 半夏 粉霜(各一錢半) 神麯(半兩) 乳香(一錢) 面一斤 硇砂(一分半) 輕粉(一分半)

白話文:

巴豆(160個,其中150個去皮,在紙上炒去油,10個不去皮生用) 半夏 粉霜(各1錢半) 神麯(半兩) 乳香(1錢) 麵粉1斤 硃砂(1錢半) 輕粉(1錢半)

上將麥糵末半兩用水半碗熬麥糵末至八分一盞濾去滓再入黃連三二錢熬成水黃和硬軟得所少水只熬黃連水添和丸如小豆大曬乾用陳粟米半升炒藥丸子如銀褐色為度每服一丸食前開胃口食後止痰涎嗽生薑酒下至二丸消食濃煎蘿蔔湯下中酒嚼丁香生薑酒下二丸如要動取積嚼破一丸相臟腑加減大有神效

白話文:

將麥麩粉末半兩,用水半碗熬煮麥麩粉末,熬到剩下八分之一碗,過濾掉渣滓,再加入黃連三至四錢,熬煮成水,混合麥麩粉末,熬成軟硬適中的膏狀,如果水太少,就只熬煮黃連水,加入混合物中,搓成小丸子,大小如同綠豆,曬乾後儲存。

使用陳年小米半升,炒製藥丸子,炒到呈銀褐色即可。每次服用一丸,飯前服用,可以開胃口;飯後服用,可以止痰涎咳嗽,用生薑酒送服。服用至二丸,可以消食,用濃煎蘿蔔湯送服。服用至二丸,可以治療中酒,用丁香、生薑酒送服。如果要快速治療積食,可以將一丸藥丸嚼碎服用,根據臟腑的不同酌情加減,效果奇佳。

乾薑芎藭丸

治冷嗽

白話文:

乾薑芎藭丸

**主治:**治療因受寒引起的咳嗽

蜈蚣(二個) 芫花根(五分) 躑躅花(四分) 乾薑 芎藭 桂(各四兩) 人參 細辛(各二兩)

白話文:

蜈蚣(兩隻) 芫花根(五分) 躑躅花(四分) 乾薑、當歸、桂皮(各四兩) 人參、細辛(各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日三稍加至十丸忌生蔥菜等

半夏藿香丸

白話文:

細末煉蜜(將半夏和藿香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

丸如大豆大(將煉好的藥膏搓成大小如大豆的丸子)

每服五丸(每次服用五粒丸子)

米飲下(用米湯送服)

日三(一日服用三次)

稍加至十丸(逐漸增加服用量,直到每次服用十粒丸子)

忌生蔥菜等(服用期間忌食生蔥、生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治脾胃久虛寒痰壅滯嘔吐苦水噦逆清涎胸背氣刺脅肋牽疼頭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響㾏悶噁心飲食不下宿食難消又名丁香半夏丸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寒、痰液壅滯,導致嘔吐苦水、噯氣、清涎逆流,胸背氣刺,脅肋牽疼,頭痛目眩,咳嗽氣喘,腹中水響、痞悶、噁心,飲食不消化,宿食難以消化的方劑,又名丁香半夏丸。

半夏(三兩) 陳皮(黃者半兩)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參(各一分) 肉豆蔻(二個)

白話文:

半夏(三錢) 陳皮(黃色的半錢)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參(各一錢) 肉豆蔻(兩個)

上為細末姜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不以時一方半夏(二兩) 天南陳皮(各一兩) 甘松(半兩)一方無豆蔻有檳榔茯苓一分藿香半兩

白話文:

  1. 上方為細小的姜糊,做成像梧桐種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不限定服用時間。

  2. 另一方中包含半夏(二兩)、天南陳皮(各一兩)和甘松(半兩)。

  3. 另一方中不含有豆蔻,但含有檳榔茯苓一分,藿香半兩。

款肺丸

治支飲上乘上氣喘急痰涎不利咳嗽不得臥宜服此

白話文:

方名:款肺丸

主治:

治療支氣管炎上蔓延,導致氣喘急促、痰涎排出不暢、咳嗽不止、無法成眠者,宜服用此方。

黑牽牛(六兩) 檳榔 半夏曲 青皮(各一兩) 五靈脂(二兩) 紫蘇子(三分) 木香(一兩)

白話文:

黑牽牛(六兩):一種具有瀉火、通便作用的中藥。

檳榔:一種具有驅蟲、殺菌作用的中藥。

半夏曲:一種具有化痰、止咳作用的中藥。

青皮:一種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中藥。

五靈脂:一種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藥。

紫蘇子:一種具有潤肺、止咳作用的中藥。

木香:一種具有行氣、止痛作用的中藥。

上為細末冷水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一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大半夏湯

治痰冷癖飲胸膈不利

半夏(五升法制) 白朮 茯苓 人參 甘草 附子 桂(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半夏茯苓飲子

治痰飲嘔吐

半夏(二兩) 附子 赤茯苓 白朮 人參 黃橘皮 丁香(各一分)

上為細末空心姜煎五錢心躁者去丁香飲甚者加細辛葶藶一分枳殼實四個

烏頭丸

治停飲

草烏頭(半斤) 青鹽(四兩) 青橘皮 陳皮 良薑 乾薑 茴香(各二分)

白話文:

漢語拼音:Xi mei leng shui he wan ru wan dou da mei fu yi shi wan shi hou sheng jiang tang xia

白話翻譯:細末冷水送服,丸子大小如豌豆,每次服 10 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大半夏湯】 主治:痰飲冷癖,胸膈不舒。 組成:半夏(五升法制)、白朮、茯苓、人參、甘草、附子、桂枝(各二兩) 用法:上為細末,每次服 2 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飯後服用。

【半夏茯苓飲子】 主治:痰飲嘔吐。 組成:半夏(二兩)、附子、赤茯苓、白朮、人參、黃橘皮、丁香(各一分) 用法:上為細末,空心姜煎五錢,心躁者去丁香,飲甚者加細辛、葶藶(各一分)、枳殼實(四個)。

【烏頭丸】 主治:停飲。 組成:草烏頭(半斤)、青鹽(四兩)、青橘皮、陳皮、良薑、乾薑、茴香(各二分)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丸以漸加至三十丸忌熱物羊血蘿蔔生蔥

白話文:

  1. 將醋煮到很細膩,加上麵糊和丸,做成梧桐子大小的空心丸。

  2. 將空心丸溫酒或鹽湯送服,先服用三丸,逐漸增加,最多服用到三十丸。

  3. 服藥期間忌諱食用以下食物:熱性食物、羊血、蘿蔔、生蔥。

青龍丸

治痰涎壅盛咽喉作聲胸膈不利頭痛惡心

硝石(四兩) 滑石 白礬(各三兩) 赤粉腳 青黛(各一兩) 鉛白霜(二分各別研)

上六味合和勻用湯浸蒸餅和丸梧桐子大生薑湯下十丸

丁香餅子

治痰涎嘔逆吐瀉不止飲食不進

沉香 丁香 人參(各半兩) 藿香葉 柿蒂(各一兩) 甘草(一分)

白話文:

青龍丸

治療痰液壅塞,導致喉嚨有異音,胸悶膈壅,頭痛噁心。

藥材:

  • 硝石(四兩)
  • 滑石(三兩)
  • 白礬(三兩)
  • 赤粉腳(一兩)
  • 青黛(一兩)
  • 鉛白霜(二分,研磨細)

製法:

以上六味藥材混合均勻後,用湯汁浸泡蒸餅,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時,以生薑湯送服十丸。

丁香餅子

治療痰液嘔吐、腹瀉不止,導致飲食無法進食。

藥材:

  • 沉香(半兩)
  • 丁香(半兩)
  • 人參(半兩)
  • 藿香葉(一兩)
  • 柿蒂(一兩)
  •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晉棗二十枚蒸熟取肉和搜得所用蒸餅劑三二個包裹蒸熟去面入臼搗三五百下丸如彈子大捏作餅子如不進食用生薑二大片夾藥在內以麻縷纏定麵裹煨熟放冷去面細嚼空心米飲下如咳逆用水一盞藥二餅子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空心服立效

白話文:

將二十枚大小棗子蒸熟,取果肉和已蒐集到的所有蒸餅劑,包入饅頭蒸熟,去掉麵,放入研缽中搗三五百次,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捏成餅子。如果不能直接食用,就夾兩片生薑片在藥裡面,用麻線纏好,麵粉包好,用文火煨熟,放涼後去掉麵,細細地嚼碎,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如果咳嗽逆氣,就用水一杯、藥餅子兩個、生薑三片一起煎至藥液剩七分,空腹服用,立見成效。

延年茯苓飲子

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吐水出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人飲食

白話文:

延年茯苓飲子

功效: 針對胸中積存痰液、宿水。嘔吐出痰液、宿水後,胸中出現氣虛脹滿,無法進食、消化痰氣,導致飲食不振。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枳實(二兩) 黃橘皮(一兩半)

白話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枳實:二兩

黃橘皮:一兩半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仲景傷寒論同出第十七卷中

小溫中丸

暖胃腑消寒痰利咽膈止嘔逆進飲食定咳嗽

乾薑(五兩) 半夏 天南星(各一兩) 茯苓(一兩半) 丁香(半兩) 陳橘皮(三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食後稍空煎生薑湯下

海藻丸

治酒癖因酒後飲水停留於胸膈之間及兩脅下痛短氣而渴

海藻 漢防己 吳茱萸 川椒 芫花 甜葶藶(各一兩) 甘遂(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二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七丸日三服

鍾乳丸

治脾胃受寒中焦停飲咳嗽喘滿沖氣奔急背冷麵浮嘔吐白沫呀呷有聲乘秋風冷多作喘急而咳

白話文:

小溫中丸

溫暖胃腸,消除寒痰,利咽膈,止嘔吐,促進食慾,平定咳嗽。

乾薑(五兩) 半夏 天南星(各一兩) 茯苓(一兩半) 丁香(半兩) 陳橘皮(三兩)

以上藥材研細末,加水煮成糊狀,和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至五十丸,飯後稍等一些時間,用煎煮過的生薑湯送服。

海藻丸

治療酒癖,因為飲酒後飲用過多水,導致停留在胸膈之間和兩脅下方,出現疼痛、呼吸急促、口渴等症狀。

海藻 漢防己 吳茱萸 川椒 芫花 甜葶藶(各一兩) 甘遂(半兩)

以上藥材研細末,用蜂蜜煉製,搗杵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丸,用溫酒送服,一天三次。

鍾乳丸

治療脾胃寒氣入侵,中焦停滯水飲,導致咳嗽喘滿,氣息急促奔走,背部發冷,面部浮腫,嘔吐白色泡沫,伴有呼吸音異常。多在秋風寒涼時發作,導致喘急、咳嗽。

上藥為細末,水煮六升,取一升八合,去渣,溫熱分三次服用。若感到身體不適,可行進八九里左右,再服用。忌食醋味食物、桃李、雀肉等。出處:《傷寒論》第十七卷

團參 細辛 乾薑 當歸 附子(各半兩) 鍾乳粉(一兩) 吳茱萸(一分)

白話文:

  • 團參:40 克

  • 細辛:40 克

  • 乾薑:40 克

  • 當歸:40 克

  • 附子:40 克

  • 鍾乳粉:80 克

  • 吳茱萸:8 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桂心丸

治咳嗽咽喉乾燥語無聲音

白話文:

細緻地熬煮蜂蜜,將梧桐子丸製成較大,每次服用一至兩粒,空腹時配以溫熱的酒服用。

功效: 治療咳嗽、咽喉乾燥、失聲等症狀。

杏仁 桂(各一兩) 麥門冬(半兩) 乾薑 甘草 百合(各一分)

白話文:

  • 杏仁:1 兩

  • 桂皮:1 兩

  • 麥門冬:半兩

  • 乾薑:1 分

  • 甘草:1 分

  • 百合:1 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羊棗大綿裹含化一丸不以時

二姜丸

溫胃破痰

良薑 乾薑 青皮 陳皮 半夏(各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不以時

消痰飲丸

治酒癖飲酒停痰水食不消化嘔逆不欲聞食氣腹中水聲

乾薑(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白朮(四兩) 枳殼 半夏(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以粥飲下日三服

桔梗杏仁丸

治腹中冷癖水穀癊結心下停痰兩脅痞滿按之鳴轉逆害飲食

桔梗 桂(各四兩) 杏仁(五分) 芫花(十二分) 巴豆(八分)

上除別研者外為末後與巴豆杏仁同研勻水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丸臨臥米飲下

桂杏丸

治肺胃氣不調上膈痰滯喘滿氣促語聲不出

白話文:

二姜丸

溫暖胃部,化痰止咳

良薑、乾薑、青皮、陳皮、半夏(各一兩)

以上磨成細末,用薑汁和成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三十丸,用薑湯送服。不限時間服用。

消痰飲丸

治療酒癮、因飲酒而導致的痰飲停滯、水食不化、嘔吐反胃、不想聞食物氣味、腹部有水聲

乾薑(一兩)、赤茯苓(一兩半)、白朮(四兩)、枳殼、半夏(各一兩半)

以上磨成細末,用蜂蜜和在一起,搗三、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三、四十丸,用粥飲送服。一日三次。

桔梗杏仁丸

治療腹中寒邪、水穀不化、心下痰滯、兩脅飽滿、按壓時有響聲、逆轉飲食

桔梗、桂(各四兩)、杏仁(五分)、芫花(十二分)、巴豆(八分)

除了巴豆和杏仁需要另外研磨外,其餘全部磨成細末。最後將巴豆和杏仁一起研磨均勻,用水煮熟的麵糊和在一起,搓成綠豆大小的丸。每次服二、三丸,臨睡前用米飲送服。

桂杏丸

治療肺胃氣血失調、上膈痰多、喘息氣促、語言不清

桂皮、杏仁(各一兩)

將杏仁去皮,與桂皮一起磨成細末,用水和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三、五丸,用米湯送服。

款冬花(半兩) 馬兜鈴(一分) 杏仁(一兩) 苦葶藶(半兩) 桂心(一錢)

白話文:

  • 款冬花(10克)

  • 馬兜鈴(5克)

  • 杏仁(20克)

  • 苦葶藶(10克)

  • 桂心(3克)

上為細末蒸棗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溫水下臨臥服

枳殼橘皮湯

治痰氣停積胸中痞滿嘔吐不思飲食

茯苓 白朮(各一兩半) 人參 枳殼(各一兩) 陳橘皮(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二服

辰砂丸

墜風痰進飲食

辰砂 白礬(各半兩) 半夏(三兩) 人參 天南星(各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食前臨臥生薑湯下

黑神丸

治氣消食化痰

皂角(一斤) 杏仁 半夏(次入) 知母(次入) 貝母(各一兩)

白話文:

枳殼橘皮湯

治療痰氣停滯在胸中,導致胸悶、嘔吐、食慾不振。

  • 茯苓、白朮(各 1.5 兩)
  • 人參、枳殼(各 1 兩)
  • 陳皮(0.3 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 3 錢,加入 1.5 碗水和 7 片生薑同煎,煮至剩餘 7 分,濾渣後趁溫熱飲用。每日服用 2-3 次。

辰砂丸

治療痰氣墜阻,導致進食困難。

  • 辰砂、白礬(各 0.5 兩)
  • 半夏(3 兩)
  • 人參、天南星(各 1 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和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15 丸,飯前或睡前,用生薑湯送服。

黑神丸

治療氣虛、消化不良、化痰。

  • 皁角(1 斤)
  • 杏仁、半夏(後加入)
  • 知母(後加入)、貝母(各 1 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適量,蒸煮成膏狀。每次取 20 丸,用溫水送服,於睡前服用。

上一一炒令黑色便入蘇一兩攪令勻後更入巴豆半兩摻藥在上更不得攪動便急著器物蓋令不得出煙四面以濕紙固濟其縫候冷便出於地上以紙襯攤勻蓋覆出火毒一宿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薑醋湯茶酒任下無時候服

白話文:

將以上所有藥材炒至藥材變成黑色,然後加入 15 克蘇,攪拌均勻後再加入 7.5 克巴豆,將藥物混合在一起後,不可再攪拌,立即蓋上器皿蓋子,務必不要讓煙霧跑出來,並在器皿四周用濕紙巾封住縫隙,等待藥物冷卻後,將藥物倒在地板上,用紙張鋪平並將藥物均勻攤開,讓藥物的火毒釋放出來,經過一晚後,將藥材磨成粉末,再用醋煮麵糊,將麵糊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顆藥丸,可以搭配生薑醋湯、茶或是酒來服用,沒有服用時間的限制。

人參半夏丸

墜痰化涎

半夏 北礬 人參 赤茯苓(各一兩) 天南星(半兩)

白話文:

化解痰液

半夏、北礬、人參、赤茯苓(各一兩)、天南星(半兩)

上為末以水浸蒸餅了卻用紙裹煨熟和藥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後夜臥用淡生薑湯下十五丸開胃口薑棗湯下風痰皂角一寸姜三片蘿蔔三片同煎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冷水浸泡在饅頭裡,包好後用紙包起來蒸熟。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在睡前服用15粒,用淡生薑湯送服。如果想要開胃,可以用薑棗湯送服。如果想要祛除體內的風痰,可以用皁角1英寸、生薑切片3片、蘿蔔切片3片一同煎煮湯汁,然後用湯汁送服藥丸。

半夏白朮丸

治酒癖留滯脅肋堅痛胸腹滿悶飲食進退及嘔逆噁心

白朮(二兩) 半夏 乾薑 枳實 赤茯苓(各一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不計時候

羌活散

治咳逆

羌活 附子 茴香(各半兩) 木香 乾薑(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鹽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候

深師消飲丸

白話文:

半夏白朮丸

用於治療酒癮所造成的肋下疼痛,胸腹脹滿,飲食不振、嘔吐噁心。

材料: 白朮(二兩) 半夏 乾薑 枳實 赤茯苓(各一兩)

做法: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用煮好的麵糊為丸,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服藥時間。

羌活散

用於治療咳嗽、呃逆。

材料: 羌活 附子 茴香(各半兩) 木香 乾薑(各三分)

做法: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盞並加入鹽,煎煮至七分量,濾去藥渣,溫服。不限服藥時間。

深師消飲丸

(原文未提供)

治脾土衰弱水飲不消停積胸膈伏留脅下喘滿氣逆嘔吐噁心吞酸噦苦飲食遲化短氣心忪酒癖腸鳴腹中瀝瀝有聲目視䀮䀮眩暈大便鴨溏小便不利

白話文:

治療脾土虛弱,水液不運化停滯在胸膈,鬱積在肋下,出現氣喘、氣逆、嘔吐、噁心、吞酸水、呃逆苦水,飲食難以消化,呼吸短促、心悸,喜歡喝酒,腸鳴腹中瀝瀝有聲,眼睛昏花眩暈,大便溏薄,小便不利。

白朮(半斤) 枳殼(半兩) 乾薑 茯苓(各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熱米飲下

化痰玉壺丸

白話文:

白朮(半斤) 枳殼(半兩) 乾薑 茯苓(各三兩)

上記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調和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搭配溫熱米湯服用。

玉壺丸:化痰

治丈夫婦人積年久嗽一切風痰頭目昏眩胸膈不利喘滿嘔噦喉中介介及吐逆不能下食四肢倦悶肌體煩熱不思飲食悉能治之

白話文:

本藥方可以治療多年累積的咳嗽,以及一切由風痰引起的頭痛、頭暈、胸悶、呼吸困難、嘔吐、噁心、喉嚨有痰液無法順利吞嚥和吐出,以及飲食困難、四肢痠痛、身體發熱、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天南星 半夏(各一兩) 天麻(半兩) 白麵(四分)

上滴水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水一盞先煎令沸入藥煮熟漉出別以生薑湯下

白朮茯苓湯

白話文:

天南星、半夏(各一兩) 天麻(半兩) 白麵粉(四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滴水調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每次服用十五丸,用一杯水先煮沸,再放入藥丸煮熟。 撈出藥丸,用生薑湯送服。

治脾胃氣弱痰飲不消嘔吐酸水噫醋噁心胸膈膨悶腹脅脹滿轉側水聲虛氣痞寒不能飲食脅下急痛咳唾尤甚臍下堅滿心忪悸動頭眩喘咳及療時行發汗或下之後仍頭項強痛熻熻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痰飲不消、嘔吐酸水、噯氣噁心、胸膈脹悶、腹脅脹滿、轉動身體時有水聲、虛氣阻滯、寒氣凝結,導致不能飲食、脅下急痛、咳嗽吐痰尤其嚴重、臍下堅硬脹滿、心中悸動不安、頭暈喘咳;以及治療時行病發汗或瀉下後,仍有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微痛、小便不利的症狀。

白朮 茯苓 甘草 白芍藥

上件等分停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不以時入生薑五片棗二個煎服

半夏湯

治急下涎痰

半夏(七個) 皂角(一寸半) 甘草(一寸) 生薑(兩指大)

上水一碗煮去半頓服亦名十緡湯一方減甘草一味

龍膽丸

解暴熱化痰涎涼心膈清頭目

龍膽草 白礬(各四兩) 天南星(片切) 半夏(片切各二兩)

上為細末用極稀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臘茶清下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並宜服

皂角丸

消食破氣治嗽化痰

皂角(四兩) 乾薑(一兩) 巴豆 杏仁(各十二個)

上除皂角外將三味以沙炒黑色存性同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臨臥熟水下

良薑丸

治中寒痰唾

高良薑 乾薑(各一兩) 桂 黃橘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百丸空心生薑湯下

粉霜半夏丸

化痰涎利胸膈

半夏(四兩) 白礬(三兩) 黑牽牛子(二兩) 粉霜(一兩)

上為細末合和勻以生薑自然汁煮糊為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丸食後白湯下

半夏丸

治積痰不散上衝心臟變為風癇不問長幼服之

半夏(五兩) 白礬 硃砂 虢州黃丹(各三兩)

白話文:

熟地、茯苓、甘草、白芍藥

上述藥材等分,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後去除藥渣,稍加熱後服用,不受時間限制。加入生薑五片、紅棗兩個一起煎煮服用。

半夏湯

治療急性的流涎、吐痰。

半夏(七個)、皁角(一寸半)、甘草(一寸)、生薑(兩指大)

以上藥材加水一碗煮沸,煮至剩下一半後服用。也可稱為「十緡湯」。另一種做法是減少甘草這味藥。

龍膽丸

解除暴熱、化解痰涎、清涼心肺、清目明心。

龍膽草、白礬(各四兩)、天南星(切片)、半夏(切片)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極稀的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冷茶水送服。適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皁角丸

消食、破氣、治療咳嗽、化解痰涎。

皁角(四兩)、乾薑(一兩)、巴豆、杏仁(各十二個)

去除皁角後,將剩下的三味藥材用砂炒至黑色但保留藥性後研磨成末。用醋煮沸麵糊,將藥末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丸,臨睡前用熱水送服。

良薑丸

治療因體內寒氣引起的痰液咳唾。

高良薑、乾薑(各一兩)、桂皮、黃橘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煮沸的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至一百丸,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

粉霜半夏丸

化解痰涎、疏通胸膈。

半夏(四兩)、白礬(三兩)、黑牽牛子(二兩)、粉霜(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生薑的自然汁液煮沸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硃砂做藥衣。每次服用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半夏丸

治療積痰不散、上衝心臟,轉化為癲癇。不分年齡都可服用。

半夏(五兩)、白礬、硃砂、虢州黃丹(各三兩)

上為細末研勻以粟米飯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參湯下不以時(氣虛者將黃丹白礬以柳木柴煅過方在博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與粟米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20 丸,用人參湯送服。不分時間限制。如果是氣虛的人,需要將黃丹和白礬用柳木柴煅燒過,然後再加入丸劑中。

半夏厚朴湯

下痰涎養脾腎

半夏(五分) 茯苓(四分) 厚朴(三分) 紫蘇子(二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甘松香丸

治痰眩

半夏曲 天南星(各二兩) 甘松(一兩) 陳橘皮(一兩半)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黃耆散

通流榮衛調適陰陽治久嗽痰多虛煩食少

黃耆(一兩) 薏苡仁(半兩) 人參(一分) 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丁香半夏丸

溫益肺胃思進飲食治咳嗽嘔吐胸膈痞滿消痰飲癖止心嘈煩

半夏(二兩) 白朮(一兩) 丁香(一分)

上為細末姜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不以時

玉液化痰丸

治風壅化痰涎清頭目止久嗽利咽嗌定煩躁安神魂調心肺

寒水石(三兩) 半夏 白礬(各一兩一半生一半熟)

上為細末用湯浸蒸餅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或人參竹葉湯

倍術丸

治五飲酒癖宿冷停寒嘔逆痰水忪悸頭眩咳逆支滿喜唾清涎膈中痞悶腹內寒清(自汗)

腸鳴濕勝濡瀉兩脅脹痛心腹時痛身胕腫色黃短氣心下盤結如杯動按瀝瀝有聲常服健脾胃進飲食散寒滲濕逐飲溫中

白朮(八兩) 乾薑 桂(各四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下

白朮茯苓湯

白話文:

半夏厚朴湯

用於排出痰涎,保養脾腎。

半夏(5錢) 茯苓(4錢) 厚朴(3錢) 紫蘇子(2錢)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2錢,加入一碗水,放入生薑3片煎煮,煎至剩七分水,濾渣後溫熱服用,時間不限。

甘松香丸

用於治療痰多眩暈。

半夏曲 天南星(各2兩) 甘松(1兩) 陳橘皮(1兩半)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煮麵糊水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20丸,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黃耆散

用於暢通氣血,調節陰陽,治療久咳、痰多、虛煩、食慾不振。

黃耆(1兩) 薏苡仁(半兩) 人參(1錢) 甘草(2錢)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1錢,加入一碗水煎煮,煎至剩七分水,濾渣後溫熱服用,飯後服用。

丁香半夏丸

用於溫補肺胃,增進食慾,治療咳嗽嘔吐、胸膈痞滿,化解痰飲積滯,止心煩躁。

半夏(2兩) 白朮(1兩) 丁香(1錢)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姜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20丸,用薑湯送服,時間不限。

玉液化痰丸

用於治療風氣阻滯,化解痰涎,清利頭目,止久咳,利咽喉,定煩躁,安神魂,調和心肺。

寒水石(3兩) 半夏 白礬(各1兩半,一半生,一半熟)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湯浸透蒸餅,製成丸子,大小如豌豆。每次服用10丸,用生薑湯或人參竹葉湯送服。

倍術丸

用於治療各種水腫、酒癖、久寒停飲、嘔吐痰水、心悸頭暈、咳嗽嘔逆、支脹滿、喜出清涎、膈中痞悶、腹中寒清(自汗)、腸鳴濕盛、腹瀉、兩脅脹痛、心腹時痛、身體浮腫發黃、氣短、心下盤結如杯狀,按壓時有水聲。常服可健脾胃,增進食慾,散寒滲濕,逐飲溫中。

白朮(8兩) 乾薑 桂(各4兩)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煉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20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白朮茯苓湯

治飲積胸痞痰停膈上頭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煩忪悸喘咳嘔逆體重脅痛腹痛腸鳴倚息短氣身形如腫觸逐支飲通利小便及療時行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振振身搖

白話文:

治療胸部積飲,痰氣積聚在隔肌之上,導致頭痛、頭暈、打嗝、吞酸水、煩躁不安、心悸、喘息、咳嗽、嘔吐、身體沉重、脅痛、腹痛、腸鳴、氣短、呼吸困難、身體像腫脹一樣,觸摸四肢時有積液流動的聲音,小便通暢。以及治療時行病,症狀有嘔吐、腹瀉、心下逆滿、氣往上衝到胸部,站起來就會頭暈目眩、身體搖晃。

白朮(四兩) 茯苓 甘草(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不以時

對姜丸

治膈有寒痰嘔逆眩暈

半夏 天南星(各半斤) 乾薑(一斤)

上為細末薑汁糊和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三五十丸不以時

三倍丸

治痰飲不熱不冷者嘔吐不已

木香(一兩) 陳皮(二兩) 半夏曲(三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後白湯下

丁香丸

治胃冷有痰

半夏(二兩) 白礬(半兩) 丁香(一分)

上為細末薑汁煮麵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後鹽湯下膈上有痰涎只服三服墜下立見效

玉液散 治胃虛有痰

半夏(一兩) 生薑(二兩) 陳粟米(一合約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非時)

桂苓丸

白話文:

白朮(四兩) 茯苓 甘草(各二兩)

用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三錢,加一盞半水煎煮至剩八分,去除渣滓後,稍稍加熱服用,不拘時間。

對姜丸

用於治療胸隔有寒痰,引致嘔吐、眩暈

半夏 天南星(各半斤) 乾薑(一斤)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水薑汁糊成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用米湯送服三十到五十丸,不拘時間服用。

三倍丸

用於治療痰濕不分寒熱,導致嘔吐不止

木香(一兩) 陳皮(二兩) 半夏曲(三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汁糊成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三四十丸,於飯後以白水服用。

丁香丸

用於治療胃寒有痰

半夏(二兩) 白礬(半兩) 丁香(一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煮麵糊和成丸,每丸大小如小豆子,每次服五到七丸,於飯後以鹽湯服用。若胸隔有痰涎,只須服用三帖,痰涎即能排出,立刻見效。

玉液散 用於治療胃虛有痰

半夏(一兩) 生薑(二兩) 陳粟米(一合,約三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一大錢,加一盞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渣滓後,溫服(不拘時間)。

桂苓丸

治水飲不消停留胸腹短氣上喘頭眩心忪面目壅痝心胸注悶不思粥食兩脅脹滿小便不利腰腿沉重足脛浮腫遍身黃色時復自汗

白話文:

治療水飲停留胸腹,導致呼吸短促、氣喘、頭暈、心悸、面部浮腫、心胸悶塞、食慾不振、兩脅脹滿、小便不利、腰腿沉重、足脛浮腫、全身發黃,有時還自發出汗。

桂 茯苓(等分一方減桂倍茯苓)

上為細末熬稠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陳皮湯下熟水亦可

小半夏湯

治心腹虛冷避痰氣上胸脅脹滿不欲飲食嘔逆噁心頭疼眩暈臂痛背寒嘈煩多睡

半夏(四兩) 陳皮絲(一兩)

上攪勻每服一分水一盞生薑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大半夏丸

墜痰涎

半夏 生薑(各半斤同研如泥焙乾為細末)

上用生薑汁煮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不能食

治痰悸

半夏(二兩半) 茯苓(一兩)

上銼每服二錢水二盞姜半兩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神應散

治痰涎

白話文:

桂茯苓(桂與茯苓等分,減去桂,增加倍量的茯苓)

上藥研成細末,熬製成稠糊,搓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30丸,可以用陳皮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開水送服。

小半夏湯

治療心腹虛寒,痰氣上攻胸脅,導致胸脅脹滿,不思飲食,噁心嘔吐,頭暈目眩,臂膀疼痛,背部發冷,煩躁不安,多夢睡眠。

半夏(4兩) 陳皮絲(1兩)

上藥攪拌均勻,每次服用1分(約3克),加水1盞(約200毫升),放入生薑10片,煎煮至剩6分(約120毫升),濾去渣滓,溫服,不拘時服。

大半夏丸

化解痰涎

半夏生薑(各半斤,同研成泥,焙乾後研成細末)

上藥用生薑汁煮成糊狀,搓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30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不能食

治療痰悸

半夏(2兩半) 茯苓(1兩)

上藥切碎,每次服用2錢(約6克),加水2盞(約400毫升),放入生薑半兩,同煎至剩7分(約140毫升),濾去渣滓,溫服,不拘時服。

神應散

治療痰涎

膽礬(半兩納一分刀上枯一分生為末) 鉛丹(一分)

白話文:

膽礬(半兩,用刀片將其敲碎,取三分之一研磨成粉)

鉛丹(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以淡烏梅湯

厚朴天南星丸

治脾虛停飲兼治瘧疾

厚朴 天南星(等分)

上為細末薑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以時

鐵刷散

治痰神效

白朮皮(一味不犯鐵器)

白話文:

將每服半錢重的藥粉以稀釋的烏梅湯送服。

厚朴天南星丸

治療脾虛停飲兼治瘧疾。

厚朴、天南星(等分)。

將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薑汁煮成糊狀,再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生薑湯送服,不拘時間。

鐵刷散

治療痰症效果顯著。

白朮皮(一味,不忌諱與鐵器接觸)。

上件藥去粗皮搗羅為末用白麵不用赤滓也每服一大錢匕米飲調下並不拘時候空心服至三服取下痰氣虛者食後服之化痰為妙

白話文:

將藥材最外層的粗皮去除,搗碎研成末狀。使用白麵,不要混入赤色殘渣。每次服用一大錢,兌以米湯送下。服用時間不限,空腹服用至三次,即可去除痰濁。體虛的人宜飯後服用,具有化痰的功效。

天門冬丸

治勞嗽發熱涕唾稠黏

天門冬(湯浸軟去心竹刀子切焙)

上末之煉蜜和丸梧桐子大臨臥熟水下三五十丸

大半夏湯

白話文:

天門冬丸

用於治療咳嗽發熱、痰液粘稠。

材料:

  • 天門冬(用熱水浸泡軟,取出種子,用竹刀切片,烘焙)

製法:

將天門冬研磨成細粉,加入煉製的蜂蜜和丸,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睡前用溫開水送服 30-50 丸。

合用:

一大半夏湯

治心中溫溫欲嘔惡聞飲食有時吞酸此由宿寒在胃胃寒則不能運化水穀胃屬土而惡濕故常欲嘔其脈關上小弦而短宜服此

白話文:

治療胸悶想吐,不喜歡聞到飲食的味道,有時吞酸水,這是由於胃裡寒氣積聚,胃寒則不能消化食物,胃屬土而怕濕氣,所以經常想嘔吐。其脈象關脈和小腸脈弦細而短,應該服用此藥方。

半夏 白朮(各五兩) 人參(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入白蜜皂子大停少時溫服

大藿香散

白話文:

半夏、白朮(各五兩)、人參(半兩)

上三味研成粗末,每服五錢,取水三碗煎煮至一碗,去掉藥渣,加入白蜜和皁角,小停片刻,溫熱服用。

治心下虛滿不入飲食時時欲嘔嘔無所出惙惙短氣此由他病瘥後寒邪傷氣氣不復常漿粥不入胃胃無以養其脈微弱宜此

白話文:

治療心下虛滿,吃不下東西,時時想吐卻又吐不出來,胸悶氣促,說話無力。這是由於其他疾病痊癒後,寒邪損傷了元氣,元氣沒能恢復正常,所以即使吃粥也吸收不到胃裡,導致胃部沒有東西可以供給身體所需,脈搏虛弱,此時應該用這個藥方。

藿香葉 人參 茯苓 桔梗 桂 木香 白朮 半夏(各半兩) 枇杷葉(十片)

白話文:

藿香葉、人蔘、茯苓、桔梗、桂皮、木香、白朮、半夏(各半兩)、枇杷葉(十片)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三盞先炒薑絲一分與藥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乾葛湯

白話文:

服用方法:

藥材每服五錢重,加上水三碗,先用生薑絲一分炒香,然後加入藥材,煎到剩一碗即可。過濾藥渣後,溫熱服用。建議餐前服用。

治心下微煩惡聞熱物得熱即嘔時時喜渴此由邪熱蓄於胃中胃中得熱則氣不清氣不清則陰陽渾其脈虛數或細而疾宜此

白話文:

治療心下微煩,厭惡聞到熱氣的東西,一旦受到熱就嘔吐,時時感到口渴。這是由於邪熱積聚在胃中,胃中受到熱的影響,氣就不清。氣不清,則陰陽混亂,其脈象虛數,或細而疾。此時應該用這個方子。

乾葛(三兩) 甘草 半夏(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竹茹棗許大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乾葛(三兩)、甘草、半夏(各三分)

上藥粗末研為細粉,每服取五錢,加水二碗,薑三片,大棗一枚,煎至一碗,去渣取汁,溫服。

若心下悶亂嘔吐不止夜臥不安手足躁擾水漿不下此由冷熱失和邪正相干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喜冷者因熱惡冷者因寒名曰霍亂寒者其脈弦大宜理中湯(方見別門)半硫丸熱者其脈疾數宜小藿香散不止者宜服青金散

白話文:

如果感到胸口悶亂、嘔吐不止,晚上睡不好、手足不安分,不能進食水或湯汁,這是因為寒熱失去平衡,邪正相互幹擾,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喜歡冷的人是因為熱,厭惡冷的人是因為寒,這種情況叫做霍亂。寒證的人,脈象弦而大,適合服用理中湯(配方請參閱其他章節)、半硫丸。熱證的人,脈象急促而數,適合服用小藿香散。如果症狀一直沒有好轉,應該服用青金散。

半硫丸

下痰

半夏(三兩) 硫黃(二兩)

上為細末生薑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飲下不以時

青金散

墜痰

硫黃 水銀(等分)

上二味同研不見水銀為度生薑汁調一錢不以時

金針丸

治卒然嘔吐胸中痞悶氣不下行此由飲食失宜過傷胃氣胃氣滯而不行水穀不化氣逆則吐其脈沉疾而短滑宜此

巴豆 硃砂(等分)

上用白麵糊和丸如麻子大遂旋用針穿一竅子每服一丸以針扎定於燈上燒少時熟水下

青金木香丸

白話文:

半硫丸

止痰

半夏(三兩) 硫磺(二兩)

研磨成細末,用生薑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不拘時間吞服。

青金散

化痰

硫磺 水銀(等分)

將以上兩味藥材研磨,研磨到看不到水銀為止,用生薑汁調服一錢,不拘時間服下。

金針丸

治療突然嘔吐、胸中痞悶、氣息不通暢,這些症狀是由於飲食不當,過度損傷胃氣,導致胃氣鬱結不通暢,水穀無法消化,氣息逆行導致嘔吐,脈象沉疾而短滑,適合服用此丸。

巴豆 硃砂(等分)

用白麵糊和成芝麻大小的丸子,隨即用針穿出一個小孔,每次服用一丸,用針固定在燈上燒烤一小段時間,烤熟後用溫水吞服。

青金木香丸

治嘔吐日漸羸瘦氣上促急此由陰陽痞隔不下降內無陽以溫之水穀津液反出其脈浮之即有按之全無上部有而下部無宜此

白話文:

治療嘔吐,日漸消瘦,氣息短促、急促,這是因為陰陽痞隔不通,營養不能下降,體內沒有陽氣溫暖,水穀津液反而排出。這種病人的脈象,浮起來的時候就有,按下去就完全沒有了,上部有脈搏,下部沒有脈搏,應當這樣治療。

硫黃 水銀(各半兩二味同研不見水銀為度) 木香 吳茱萸(各一分)

上同研勻生薑汁煮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

紫蘇半夏湯

治喘嗽痰涎寒熱往來

紫蘇 半夏 紫菀茸 五味子 陳橘皮(各半兩) 杏仁(一兩) 桑白皮(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煎至一盞去滓熱服日三

甜葶藶丸

白話文:

硫黃水銀丸

硫磺、水銀(各半兩,兩者一起研磨,直到看不到水銀為止) 木香、吳茱萸(各一分)

上述藥材一起研磨均勻,加入生薑汁煮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生薑湯送服。

紫蘇半夏湯

治療喘咳、痰涎、寒熱交替。

紫蘇、半夏、紫菀茸、五味子、陳橘皮(各半兩) 杏仁(一兩) 桑白皮(一兩半)

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薑片七片,煎煮至一盞,去渣,趁熱服用,每日三次。

甜葶藶丸

(藥方內容未提供)

順氣寬中破堅祛積遂痰水行結氣消除腹脹通利痞塞療肺氣壅滯喘悶不快胃中停飲腹脹鼓痛或嘔逆涎痰呼吸短氣或脅氣牢滿骨間刺痛又治咳逆腫滿背脊拘急大便秘滯小水赤澀

白話文:

順氣寬中,破堅祛積,痰水運行,結氣消除,腹脹通利,痞塞消除,治療肺氣壅滯,喘悶不快,胃中有飲,腹脹鼓痛或嘔逆涎痰,呼吸短氣,或脅氣牢滿,骨間刺痛,又治咳逆腫滿,背脊拘急,大便祕滯,小便赤澀。

甜葶藶 杏仁 半夏 檳榔(各二兩) 神麯(一兩) 黑牽牛(四兩半生半熟) 皂莢(五鋌)

白話文:

甜葶藶:二兩

杏仁:二兩

半夏:二兩

檳榔:二兩

神麯:一兩

黑牽牛:四兩(一半生,一半熟)

皁莢:五鋌

上為細末後入葶藶杏仁再研勻調浸皂莢酒為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溫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加入葶藶和杏仁,研磨均勻後,用皁莢酒調成麵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20 至 30 粒,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

頭面(頭痛附)

旋覆花丸

白話文:

旋覆花丸

功效:

  • 頭痛,兼有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狀。

組成:

  • 旋覆花
  • 荊芥
  • 薄荷
  • 防風
  • 白芷
  • 川芎
  • 羌活
  • 細辛
  • 甘草

治頭眩欲嘔心下溫溫胸中不利但覺旋轉此由痰飲飲聚上乘於腦三陽之經不得下行盤鬱於上其脈兩手關上沉弦而急或細謂之痰眩宜此旋覆花丸

白話文:

治療頭暈想嘔吐、心下溫熱、胸口不舒服,只覺得頭在旋轉。這是因為痰飲聚集在腦部,三陽經絡的氣血無法往下運行,鬱積在上面。其脈象是左右手的關脈沉弦而急,或細小,稱為痰眩。宜服用此旋覆花丸。

桂 枳實 人參 乾薑 赤芍藥 白朮(各五分) 茯苓 狼毒(各一分) 烏頭 礬石(各二分) 細辛 大黃 黃芩 厚朴 葶藶 吳茱萸 芫花 黃橘皮(各四分) 甘遂(二錢) 旋覆花(五分)

白話文:

  • 桂皮、枳實、人參、乾薑、赤芍藥、白朮(各 5 分)

  • 茯苓、狼毒(各 1 分)

  • 烏頭、礬石(各 2 分)

  • 細辛、大黃、黃芩、厚朴、葶藶、吳茱萸、芫花、黃橘皮(各 4 分)

  • 甘遂(2 錢)

  • 旋覆花(5 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三丸加至七丸食後但暈而不眩發則伏地昏昏食頃乃蘇此由榮衛錯行氣血溷亂陽氣逆行上下相隔氣復通則蘇脈虛大而澀謂之氣暈宜流氣飲子草烏頭湯

白話文: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三丸加至七丸,飯後服用。只暈眩而不昏迷,發作時昏昏伏地,飯後即可醒來。這是因為榮衛錯行,氣血溷亂,陽氣逆行,上下相隔,氣息不通。一旦氣息恢復通暢,人就會清醒。脈虛大而澀,叫氣暈。適宜服用流氣飲子、草烏頭湯。

白話文:

流氣飲 (子)

組成:

  • 草果 10g
  • 山藥 15g
  • 茯苓 15g
  • 扁豆 15g
  • 蓮子 15g
  • 白朮 10g
  • 澤瀉 10g
  • 陳皮 10g
  • 木香 10g
  • 砂仁 10g
  • 乾薑 10g
  • 附子 10g(炮)
  • 炙甘草 6g

功用:

  • 健脾益肺,益氣固表,溫中散寒,利水消腫。

適應症:

  • 脾肺氣虛,中氣不足,嘔吐泄瀉,倦怠乏力,水腫腹脹。

紫蘇葉 青橘皮 當歸 赤芍藥 烏藥 茯苓 桔梗 半夏 川芎 黃耆 枳實 防風(各半兩) 甘草 橘皮(各三分) 木香(一分) 連皮大腹(一兩)

白話文:

  • 紫蘇葉

  • 青橘皮

  • 當歸

  • 赤芍藥

  • 烏藥

  • 茯苓

  • 桔梗

  • 半夏

  • 川芎

  • 黃耆

  • 枳實

  • 防風(各 25 公克)

  • 甘草

  • 橘皮(各 15 公克)

  • 木香(5 公克)

  • 連皮大腹(50 公克)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烏頭湯

草烏頭 細辛 茶牙(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細細服不以時

降真丹

治風痰偏正頭痛項背拘急或傷風不可忍者

白話文:

烏頭湯

烏頭、細辛、茶牙(各適量)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 3 錢,加水 1 碗,加入薑片 3 片、紅棗 1 顆,煮沸至藥液剩下 7 分滿,過濾渣滓,溫熱服用。

降真丹

治療風痰導致偏頭痛、項背僵硬,或傷風疼痛難忍。

石膏(一兩半) 烏頭(半兩) 白附子 白殭蠶 天南星 藿香(各一兩) 辰砂(一兩研半為末) 芎 甘草(各一分) 白芷(半兩) 細辛(一分) 麝香(半兩別研)

白話文:

石膏:一兩半

烏頭:半兩

白附子:一兩

白殭蠶:一兩

天南星:一兩

藿香:一兩

辰砂:一兩,研磨成細末後,取一半

芎:一分

甘草:一分

白芷:半兩

細辛:一分

麝香:半兩,另研

上為細末滴水和丸如雞頭大於風陰處浪幹一服一丸細嚼臘茶下食後

白話文:

細微的滴水和雞頭大小的丸子,用於風寒陰盛導致的浪乾病症。服用時將一服一丸細嚼後,用臘茶送服,並在飯後服用。

論曰頭眩者謂身如旋轉不能仰仰則欲倒頭重不能舉至有視物不正或身如車舡上由此肝虛血弱而風邪乃生蓋風氣通於肝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其脈左右關上虛弦謂之風弦宜香芎散桃紅散

白話文:

談到頭暈的人,會覺得身體像旋轉一樣,不能仰頭,仰頭就會感到好像要倒下,頭重得抬不起來,甚至看東西都不正視,或者感到身體像在車舡上,這是因為肝虛血弱而引起的風邪。因為風氣通於肝,那麼身體頭暈和眩暈都跟肝臟相關。這種情況下,左右關脈上的脈象虛弱而弦緊,稱為風弦。宜服用香芎散或桃紅散來治療。

香芎散

芎藭 獨活 旋覆花 藁本 細辛 蔓荊子(各一兩) 石膏 甘草 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不以時

桃紅散

辛羅白附子 黃丹(等分二味同炒黃色丹紫色去丹不用)

上將白附子為末茶酒調一錢匕不以時

白附子散

治頭痛連齒時發時止連年不已此由風寒留於骨髓二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宜服此

白話文:

香芎散

川芎、獨活、旋覆花、藁本、細辛、蔓荊子(各一兩) 石膏、甘草、荊芥穗(各半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和三片生薑煎煮,煎至剩七分,溫熱服用,不受時辰限制。

桃紅散

辛羅、白附子、黃丹(將這三味藥材等分炒黃,黃丹變成紫色,將黃丹去除不用)

將白附子磨成細末,用茶水或酒調服一錢匕匙,不受時辰限制。

白附子散

治療多年來時發時止的頭痛,連帶牙齒疼痛。這是因為風寒之氣積聚在骨髓,導致腦中氣血逆亂,引起頭痛和牙痛。服用此方可以緩解不適。

麻黃(不去節) 烏頭 天南星(各半兩) 乾薑(一分) 蠍(五個) 白附子(一兩) 硃砂(一分研) 麝香(一分研)

白話文:

麻黃(不要節,只取枝葉):半兩

烏頭:半兩

天南星:半兩

乾薑:一分

蠍子:五隻

白附子:一兩

硃砂:一分(研磨成粉末)

麝香:一分(研磨成粉末)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酒調服訖去枕臥少時又灸曲鬢一穴在耳上將耳掩前正當尖上可灸七壯左痛灸左右痛灸右

清神散

乾洗頭藥

川芎 川烏頭 蒼朮 滑石 栝蔞根 白芷(各半兩) 綠豆(一合)

上為細末每用二錢擦於頭上候少時篦之

聖餅子

治偏正頭痛

川烏頭 天南星 乾薑(各一兩) 甘草(以上並生) 川芎(各二兩) 防風(一分) 天麻(半兩)

白話文:

清神散

將川芎、川烏頭、蒼朮、滑石、栝蔞根、白芷(各半兩)、綠豆(一合)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二錢,擦於頭上,等一會兒再梳乾淨。

聖餅子

治療偏正頭痛。

將川烏頭、天南星、乾薑(各一兩)、甘草、川芎(各二兩)、防風(一分)、天麻(半兩)研磨成細末。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丸如芡子大蔭一夕來日曝乾每服三兩餅子先嚼荊芥三兩穗方嚼藥茶清送下不以時

白話文:

把荊芥切成末,用熱水浸泡蒸餅,然後把藥丸捏成芡實大小,在陰涼處放置一晚,第二天曬乾。每次服用三兩蒸餅,先嚼三兩穗荊芥,然後嚼藥丸,用茶水送服。一天可以服用多次,不必拘泥於固定的時間。

黃耆膏

治頭面生瘡

綿黃耆 吳白芷 槐角 防風 當歸(各半兩) 杏仁(二兩)

白話文:

黃耆膏

用於治療頭面生瘡

黃耆 白芷 槐角 防風 當歸(各半兩) 杏仁(二兩)

上用麻油四兩木炭火慢慢熬候藥焦漉出不用入黃蠟二兩熬成稀膏入垍器中收密封旋取如面油用之

白話文:

  1. 先用四兩麻油在木炭火上慢慢熬煮,直到藥材焦黑後,將藥渣濾出,不要使用。

  2. 加入二兩黃蠟,熬煮成稀糊狀。

  3. 將稀糊狀藥膏放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4. 取適量藥膏,像麵油一樣塗抹在皮膚上使用。

細辛丸

治頭痛久不瘥

烏頭 藁本 川芎 細辛(各半兩)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用石膏半斤研細入坩堝子內大火煅過飛去石末滴石膏水和丸如彈子大茶酒任下一丸不拘時候

石膏丸

治傷寒偏正頭疼噁心痰逆

石膏(四兩) 玄精石(二兩) 硝石(一兩半) 烏頭(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荊芥湯下重者不過三服

香茶散

治痰癖頭痛

細辛 草烏頭(各一分) 陳茶牙(二分) 麝香(少許候熟入)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八分麝香臨熟入少許不過三服愈

硃砂丹

治一切頭痛

辰砂(水飛極細) 石膏(燒赤地內出火毒取末) 白附子(各一兩炮) 生腦子(半錢)

上為細末粟米飯為丸梧桐子大薄荷湯細嚼下五丸日中曬硃砂內養一方無石膏

神聖散

治頭痛不可忍者

乾蠍(半生半熟去刺) 藿香葉 細辛 麻黃(去根節)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薄荷酒或荊芥茶調下非時

茯苓椒目丸

治身面浮腫凡此病或是虛氣或是風冷氣或是水飲氣或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

葶藶子(七兩) 椒目 茯苓(各三兩) 吳茱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日三

芍藥黃耆湯

白話文:

細辛丸

治療頭痛長久不癒

烏頭、藁本、川芎、細辛(各半兩)、甘草(一分)

以上藥材研成細粉,用半斤石膏研細放入坩堝中,大火煅過後,飛去石末,滴入石膏水,調和成藥丸,大小如彈子,用茶或酒送服一丸,不拘時間服用。

石膏丸

治療傷寒偏正頭痛、噁心、痰逆

石膏(四兩)、玄精石(二兩)、硝石(一兩半)、烏頭(一兩)

以上藥材研成細粉,用薑汁煮麵糊為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服十五丸,用荊芥湯送服,病情嚴重者不過三服即可痊癒。

香茶散

治療痰癖頭痛

細辛、草烏頭(各一分)、陳茶牙(二分)、麝香(少許,在煮熟後加入)

以上藥材研成細粉,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八分,將麝香在快煮熟時加入少許,不過三服即可痊癒。

硃砂丹

治療一切頭痛

辰砂(水飛極細)、石膏(燒赤後取出,去除火毒,研成粉末)、白附子(各一兩,炮製)、生腦子(半錢)

以上藥材研成細粉,用粟米飯為丸,大小如梧桐子,薄荷湯送服,細嚼五丸,中午服用,曬硃砂內養一方沒有石膏。

神聖散

治療頭痛難以忍受

乾蠍(半生半熟,去刺)、藿香葉、細辛、麻黃(去根節)

以上藥材等分,研成細粉,每服一錢,用薄荷酒或荊芥茶調服,不拘時間服用。

茯苓椒目丸

治療身面浮腫,包括虛氣、風冷氣、水飲氣或腫脹入腹、苦滿、急害飲食

葶藶子(七兩)、椒目、茯苓(各三兩)、吳茱萸(二兩)

以上藥材研成細粉,用煉蜜調和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服十丸,米飲送服,一日三次。

芍藥黃耆湯

治療頭痛、頭重、身重、口乾、氣喘、小便不利、舌苔黃

頭但能仰視目不能開而眩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由腎氣不足動作勞損風搏於肺腎氣不足則膀胱不榮於外故使強上瞑視因其勞動而受風在肺故唾出若涕而惡風謂之勞風宜此

白話文:

頭只能仰視,眼睛不能睜開,並眩暈,唾液像鼻涕一樣流出,厭惡風吹且寒顫,這都是由腎氣不足、動作勞損、風邪侵襲肺部引起的。腎氣不足,則膀胱失去滋潤,所以讓頭部強行上抬而不能閉眼。由於勞動而受風侵犯肺部,因此唾液如鼻涕般流出,而且厭惡風寒,這就是勞風。應該予以治療。

白芍藥(二兩) 黃耆(三兩) 川芎(二兩) 烏頭(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通頂散

白話文:

通頂散

白芍藥(二兩) 黃耆(三兩) 川芎(二兩) 烏頭(半兩)

以上藥材粗略研磨,每劑取五錢,加水二碗、生薑三片、棗子一顆煎煮,煎至剩一碗,濾去渣滓,溫熱服用。

治頭痛不可忍不問偏正頭痛諸藥無效者及治天麻牙痛神效方

白話文:

治療頭痛劇烈無法忍受,不論是偏頭痛還是正頭痛,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的人,以及治療天麻引起的牙痛,有奇效的方如下:

  1. 已奴散:

將膽南星(已奴)焙乾後研成細未,用清酒送服,一次一錢,一日二次,睡前服用效果更好。

  1. 天麻散:

將天麻烘乾研成細粉末,用黃酒送服,一次三錢,一日三次服,可以治好牙痛。

  1. 《神農本草經》:

以澤蘭二升,浸一宿,取汁半升,和羊肉一斤、粳米三升,煮粥食之,可治頭痛、偏頭痛、風寒頭痛、血虛頭痛等。

  1. 《千金方》:

取白花蛇舌草二斤,搗爛後取汁,加水一碗,煮至一碗半,分三次服用,可治頭痛、眩暈、目赤、齒痛等。

  1. 《本草綱目》:

取防風、菊花、白芷、川芎、薄荷、甘草各一錢,水煎服用,可治頭痛、鼻塞、流涕、惡寒等。

  1. 《證類本草》:

取羌活、防風、獨活、川芎、白芷、藁本、荊芥、薄荷各一錢,水煎服用,可治頭痛、眩暈、目赤、鼻塞等。

乾薑 香白芷(各半兩) 蒿角子(一分)

上為細末每日用半錢許作三次細細搐之入鼻內揉動兩太陽穴其痛立止

硝石丸

治腎厥頭痛

硫黃(別研) 石膏(水飛過候乾略入坩堝子火煅赤) 天南星

上等分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如未效加作五十丸

硫黃丸

治頭痛

硫黃(二兩) 硝石(一兩)

上為細末水和丸梧桐子大空心臘茶嚼下十五丸凡頭痛如破及暑暍皆治之

黑散子

治頭風痛不可忍

天南星(一個重一兩) 不蚛皂莢(二鋌)

上二味同入瓶子燒令通赤放冷再入川芎荊芥穗與燒藥等分用納川芎減半同杵為細末臘茶清調下蜜水亦可

麝香散

治通耳疼不止

尿咸 麝香(各少許)

上研細乾摻耳中其痛即減膿亦可

治膿耳

白礬(枯) 虢丹

上等分入麝香少許研為細末每服用少干貼

治頭痛

附子 石膏(煅赤)

上等為為細末入龍麝少許茶酒調下

藁本散

治鼻上面上赤

上藁本一味細末先以皂角水擦動赤處拭乾以冷水或蜜水調塗干再用

又方

上用硫黃末水調塗亦佳

雞卵膏

治耳聾

白話文:

乾薑、香白芷、蒿角子

乾薑、香白芷各半兩,蒿角子一分。 研成細粉,每日取半錢,分三次細細吹入鼻中,同時按摩雙側太陽穴。頭痛立止。

硝石丸

治療腎厥頭痛。

硫磺(另研細)、石膏(水飛後晾乾,放入坩堝中用火煅燒至發紅)、天南星。 等分研成細末,用水和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3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如無效,可加倍至50丸。

硫黃丸

治療頭痛。

硫磺(二兩)、硝石(一兩)。 研成細末,用水和丸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用臘茶嚼服15丸。凡是頭痛如破裂感,以及暑氣引起的頭痛,都能治療。

黑散子

治療頭風痛劇烈難忍。

天南星(一個,重一兩)、不蚛皁莢(二鋌)。 將上述兩味藥材放入瓶中,燒製變通紅後晾涼。再加入川芎、荊芥穗,與燒製過的藥材等量。用納川芎減半,搗成細末。用臘茶調水或蜜水送服。

麝香散

治療耳朵疼痛不止。

尿鹼、麝香(各少量)。 研成細末,晾乾後摻入耳中,疼痛立減。化膿亦可治療。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白礬(煅燒後)、虢丹。 等分研末,加入少許麝香,研成細末。每次取少量,貼敷於患處。

治療頭痛

附子、石膏(煅燒至發紅)。 等分研成細末,加入少許龍麝,用茶酒調服。

藁本散

治療鼻面部發紅。

取藁本,研成細末。先用皁角水輕輕擦拭發紅處,擦乾後,再用冷水或蜜水調和藁本散塗抹。待乾後,可重複塗抹。

另一種方法

直接用硫磺末調水塗抹患處,效果亦佳。

雞卵膏

治療耳聾。

上用雞子一個於頭邊打一眼子內入小蝦蟆一個以麻纏腳巴豆二個去皮蠟紙封合炮雞子候熟研細點入耳中

白話文:

  1. 取一個雞蛋,在頭端輕敲一個小洞。

  2. 將一隻小青蛙放入雞蛋內。

  3. 再加入兩個去皮的巴豆。

  4. 用蠟紙將雞蛋封好,以蒸烤的方式使其熟透。

  5. 將雞蛋研磨成細粉。

  6. 將粉末點入耳中。

蚯蚓散

治耳聾

蚯蚓(去土) 川芎

上二味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臨臥茶清調下

延年去風令光潤桃仁洗面方

白話文:

治療耳聾

蚯蚓(去掉泥土) 川芎

以上兩種藥材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臨睡前以茶水送服。

延年去風令光潤桃仁洗面方

上取桃仁五合去尖用糯米飯漿水研之令細以漿水搗取汁令桃仁盡即休微溫用洗面時長用極妙

白話文:

取上好的桃仁五合,去除尖端後用糯米飯漿水研磨得非常細膩,再用漿水搗壓取汁,一直到把桃仁的汁液都榨取出來為止,最後微微加熱,用於洗臉,長期使用效果非常顯著。

千金療面䵟

二方

白話文:

千金療面䵟

第二方

上以李子仁和雞子白塗上則落夜塗面曉以漿水洗便塗胡粉不過五六日有效慎出入

白話文:

使用李子仁和雞蛋白塗抹在臉上,晚上塗抹,早晨用漿水洗淨,然後再塗上胡粉,連續塗抹五、六天就會有效。注意防寒保暖,不要頻繁出入寒冷的地方。

又方

上以美酒浸雞子三個密封面七日成塗面淨無比

羌活湯

治風痰頭痛

白話文:

另有一方: 用美酒浸泡雞蛋三個,封上口七天後製成,塗抹面部能將臉部清潔得無比乾淨。

方劑:羌活湯

主治:風痰頭痛

昔年有進士李龔病三年每發頭痛即心煩或嘔少痰涎即頭痛少減居常驚恐意不樂不柰勞役大便秘結或嗔怒即覺左手少力以羌活湯治之

白話文:

從前有個進士名叫李龔,病了三年。每次頭痛都會心煩或嘔吐,有一點痰的時候頭痛就會減輕。平常總是膽怯害怕,提不起精神,受不了勞累,大便也便祕。有時發脾氣,就會覺得左手沒力氣。通過羌活湯治療。

羌活(三兩) 芎藭 防風(去苗) 麻黃(去節) 赤芍藥 大黃 人參 甘菊(各三兩) 茯苓紫菀 遠志(去心) 桂心 檳榔 蟬殼 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羌活(120克) 川芎 防風(去掉根鬚) 麻黃(去掉節) 赤芍藥 大黃 人參 甘菊(各120克) 茯苓 紫菀 遠志(去掉芯) 桂心 檳榔 蟬殼 甘草(炙制過,各60克)

上為粗末每日秤一分水三盞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半去滓溫分二服食後久服乃效

治中風面腫

白話文:

治療中風而造成臉部腫脹

每日量取一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杯半的水量。過濾掉渣滓,溫熱後分兩次服用。飯後長期服用才會見效。

有男子年六十一腳腫生瘡忽食豬肉不安醫以藥利之稍愈時出外中風汗出後頭面暴腫起紫黑色多睡耳上有浮泡小瘡黃汁出乃與小續命湯加羌活一倍服遂愈

白話文:

有個61歲的男人,腳腫生瘡,突然想吃豬肉。但吃了以後吃壞了肚子,因此找了醫生開了藥給他吃。雖然稍微好一點了,但之後他外出時遇寒而中風,頭頸部劇烈浮腫,並呈現紫黑色的浮腫,並且不停睡覺。耳上長了小瘡,流出黃色的分泌物。於是服用改良的小續命湯,並增加一倍的羌活,之後病情痊癒了。

如神散

治夾腦風及一切頭痛不可忍

獨頭乾薑 草烏頭

上等分入香白芷少許同為細末先令痛人噤水一口鼻內搐藥一字不移刻便止

治偏頭痛

上取仙人骨細搗為末煎湯沃之澄清以水左痛右點鼻中右痛左點鼻中立瘥仙人骨是放花枯蘿蔔也

輕金散

治太陽厥逆偏正頭痛夾腦風

甘菊花(二分) 川芎 白芷 旋覆花 川烏頭 藿香 天南星(並生用各二錢)

白話文:

如神散

治療偏頭痛和各種劇烈頭痛

獨頭乾薑、草烏頭

等量共研細末,先讓頭痛者閉口閉氣,然後將藥粉吹入鼻孔中,字不離口,即可止痛。

治療偏頭痛

取仙人骨(即枯萎的花椰菜)細搗成末,煮湯後澄清,將水滴入左眼(右眼偏頭痛),或滴入右鼻孔(左眼偏頭痛),立即痊癒。

輕金散

治療太陽厥逆偏正頭痛、夾腦風

甘菊花(二錢)、川芎、白芷、旋覆花、川烏頭、藿香、天南星(均為生藥,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臘茶清調下不拘時候不可多服只一兩服病瘥便止如患偏頭疼不問年深但只聞合此藥氣味其病已自半愈服之神驗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臘茶清調劑,不拘時間,但不可服用過多,只服用一到兩劑,病情好轉後就停止服用。例如患有偏頭痛,不管病齡有多長,只要聞到此藥的氣味,病情就會好一半,服用後效果顯著。

川芎湯

治頭目昏重肢體乏倦

白話文:

川芎湯

主治:頭部昏沉沉重,四肢乏力倦怠

川芎(七兩) 防風(二兩半) 龍腦薄荷葉(七兩半) 桔梗(十兩) 細辛(半兩) 甘草(三兩半)

白話文:

川芎(350公克) 防風(125公克) 龍腦薄荷葉(375公克) 桔梗(500公克) 細辛(25公克) 甘草(175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二十五丸每服一丸食後細嚼茶清下

神散

治頭目不清精神昏憒

川芎 荊芥穗 香附子(各一兩) 防風 澤瀉 甘草 石膏 蒺藜(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茶清調下不以時

真丹

治風虛痰盛上攻偏正頭疼腦痛項背拘急或傷風頭痛不可忍者

白話文:

清神散

治療頭腦不清、精神恍惚

川芎、荊芥穗、香附子(各一兩)、防風、澤瀉、甘草、石膏、蒺藜(各一兩)

以上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茶水調服,不分時間。

降真丹

治療風虛痰盛上攻引起的偏頭疼、腦痛、項背拘急,或因傷風引起的劇烈頭痛

石膏 川烏頭 白附子 白殭蠶 天南星 藿香葉 辰砂(一半為衣) 川芎 甘草 白芷 細辛(各半兩) 麝香(一分)

白話文:

  • 石膏: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

  • 川烏頭: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濕、活血止咳的功效,但有毒性,需謹慎使用。

  • 白附子:具有補陽回陽、溫經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但有毒性,需謹慎使用。

  • 白殭蠶:具有清熱解毒、熄風定驚的功效。

  • 天南星:具有消腫止痛、祛痰平喘的功效,但有毒性,需謹慎使用。

  • 藿香葉:具有解暑化濕、消暑止汗、醒脾開胃的功效。

  • 辰砂(一半為衣):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止痛鎮經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解藥性、調和諸藥的功效。

  • 白芷:具有祛風散寒、通鼻開竅、消炎止痛的功效。

  • 細辛(各半兩):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 麝香(一分):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上為末薑汁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丸臘茶嚼下不瘥加丸數

大愈風丹

治上焦風熱頭疼腦痛無時

白話文:

大愈風丹

**用途:**治療上焦風熱引起的頭痛、腦痛,不分時間。

用法:

  • 末薑汁麵糊:調製薑末與麵粉糊,敷於患部。
  • 丸梧桐子:大顆的丸梧桐子,每次服用兩丸。
  • 臘茶:嚼服臘茶。

注意事項:

  • 若病情未好轉,可以增加丸梧桐子的數量。

薄荷葉 牛膽 天南星 防風(各三兩) 甘草(炙或生用) 乾生薑(各一兩)

白話文:

薄荷葉、牛膽、天南星、防風(各 15 克)、甘草(炒或生用)、乾生薑(各 6 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一兩作十五丸食後茶清嚼下

氈根煎

治肺經風熱上衝面生痤痱及赤癢皶刺

白話文:

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五丸,食後以茶清嚼下

[氈根煎]

治療肺經風熱上衝,導致臉部生出痤瘡、痱子,以及發紅、發癢、刺痛的症狀。

殭蠶(三兩) 蟬殼 柴胡(各二兩) 天麻(三兩) 皂角(一挺) 牛黃 腦子(各一字)

白話文:

  • 僵蠶(三兩):僵蠶是一種中藥材,由僵死的蠶蛹製成。

  • 蟬殼(二兩):蟬殼是蟬蛻下的外殼,中醫用其入藥。

  • 柴胡(二兩):柴胡是一種中藥材,由柴胡植物的根部製成。

  • 天麻(三兩):天麻是一種中藥材,由天麻植物的塊莖製成。

  • 皁角(一挺):皁角是一種中藥材,由皁角樹的果實製成。

  • 牛黃(一字):牛黃是一種中藥材,由牛的膽結石製成。

  • 腦子(一字):腦子是一種中藥材,由豬或牛的腦組織製成。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一服三十丸食後荊芥湯下

開胃散

治婦人洗頭風及牙關緊急

白話文:

開胃散

治療女性的洗頭風和牙關緊閉

製法:

  1. 細末煉蜜
  2. 丸梧桐子,每服30丸

服用方法:

服後以荊芥湯送服

天南星(一個重半兩者酒同生薑汁浸四十九日切破曝曬乾用) 半夏 川烏頭 白附子 芎 防風 雄黃 硃砂(各半兩) 牛黃 麝香(各一分)

白話文:

天南星(一錢半,與酒和生薑汁一起浸泡四十九天,切碎曬乾後使用)、半夏、川烏頭、白附子、羌活、防風、雄黃、硃砂(各一錢)、牛黃、麝香(各半分)

上為細末酒服半錢小兒急慢驚風薄荷湯調下一字

白話文:

細末酒服半錢,小兒急性或慢性的驚風,可加入薄荷湯調服,效力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