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湯

BAI MAO G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25%
心經 18%
脾經 16%
膀胱經 5%
肝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白茅根湯

組成

白茅根、麥門冬、橘皮、竹茹、赤茯苓、甘草、生薑、枇杷葉。

整體功效

熱化痰,和胃止嘔。

主治

乳石發動,虛熱,痰飲嘔逆,不可飲食。

乳石發動,即乳石結石移動,引起疼痛。虛熱,即體內虛弱而有熱象。痰飲嘔逆,即痰液和胃液一起嘔吐。不可飲食,即不能吃東西。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白茅根湯,治乳石發動,虛熱,痰飲嘔逆,不可飲食。方中白茅根清熱利尿,化痰止嘔;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橘皮理氣化痰,和胃止嘔;竹茹清熱化痰,和胃止嘔;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生薑溫中散寒,止嘔;枇杷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和胃止嘔之功。」

傳統服藥法


白茅根、 瞿麥、 茯苓、 車前、 人參、 滑石、 通草、 麥冬、 炙甘草。
血淋,加淮牛膝。
加燈心數莖,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茅根清熱利尿,化痰止嘔。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橘皮理氣化痰,和胃止嘔。竹茹清熱化痰,和胃止嘔。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生薑溫中散寒,止嘔。枇杷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排尿困難心內膜炎膀胱炎心包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二尖瓣狹窄嘔吐腎盂腎炎尿道膿傷黃熱病頻尿小便顏色偏黃多痰小便疼痛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白茅根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八。 組成:白茅根(細銼)5兩。 主治:熱淋,小便赤澀不通。

白茅根湯, 出處:《胎産秘書》卷下。 組成:白茅根、瞿麥、茯苓、車前、人參、滑石、通草、麥冬、炙甘草。 主治:産後小便數淋。

白茅根湯, 出處:《聖惠》卷五十八。 組成:滑石半兩,芭蕉根半兩,蓮子草1兩,白茅根1兩半(銼)。 主治:熱淋澀痛,熱極不解。

白茅根湯, 出處:《聖惠》卷三十八。 組成:白茅根1握,麥門冬1兩(去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半兩,赤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生薑半兩,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主治:乳石發動,虛熱,痰飲嘔逆,不可飲食。

白茅根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白茅根(銼)3兩,秦艽(去苗土)1兩半,茵陳蒿1兩半,犀角(鎊)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朴消(研)2兩,赤芍藥2兩,大黃1兩,麥門冬(去心,生用)2兩半。 主治:心脾熱壅,小便赤澀,皮肉發黃,目黃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