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湯

ZHI K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下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胃經 22%
肝經 14%
大腸經 14%
心經 11%
膽經 11%
脾經 2%
肺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枳殼湯

枳殼湯是一個中醫中藥組合方劑,具有理氣行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積化痰等功效。方劑組成包括枳殼、桔梗、黃芩三味藥材,每味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搭配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治療痰濕蘊結、胸膈痞滿、口渴煩悶等癥狀。

枳殼:枳殼性微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

桔梗: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黃芩: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總結

枳殼湯是一個中藥組合方劑,具有理氣行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積化痰等功效。方劑組成包括枳殼、桔梗、黃芩三味藥材,每味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搭配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治療痰濕蘊結、胸膈痞滿、口渴煩悶等癥狀。

傳統服藥法


枳殼、陳皮、厚朴、山楂、杏仁、蘇子、大腹皮。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肺經。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膈痰阻、胸悶氣喘、咳嗽痰多、口噤不語等症狀。

桔梗味辛、苦,性平,歸肺、胃經。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胸悶氣喘等症狀。

黃芩味苦、寒,歸肺、膽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胸悶氣喘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有較強的降氣作用,氣虛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心絞痛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胰臟炎霍亂癲癇排尿困難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尿道炎胃潰瘍五十肩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枳殼湯,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枳殼3兩(炒),黃芩1兩。 主治:婦人懷胎腹脹。

枳殼湯,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皂角黃仁半兩,枳殼半兩,青皮半兩。 主治:腸風痔疾。

枳殼湯, 出處:《誠書》卷八。 組成:檳榔、枳殼、防風、橘皮、木通、紫蘇、赤芍藥。 主治:驚癇陡作。

枳殼湯,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組成:枳殼、陳皮、厚朴、大腹皮、甘草。 主治:痘疹誤服參、耆,喘急腹脹。

枳殼湯,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枳殼半兩,黃芩半兩,白朮1兩。 主治:進食和中。主治:婦人胎漏,及因事下血;惡阻。

枳殼湯,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枳殼(麸炒,去瓤)3兩,桔梗3兩,黃芩1兩半。 主治:久痰胸膈不利,上焦發熱者,胸前熱結,口噤不語,右脈沉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