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保命歌括》~ 卷之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

1. 火病

水為精氣火為神,水火陰陽各半勻,

及至真陰日衰耗,火邪欻起自焚身。

金丹歌》云:涕唾精津氣血液,七般神物總皆陰。吾嘗考之,《內經》云:腎為水臟,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在本臟為精,入心為血,入肝與膽為液,入肺為涕,入脾為涎唾,入胃與大小腸、膀胱為津。《難經》云:命門者,元氣之所也。故曰腎生氣。由此觀之,則七般神物之生腎也可知矣。

又考之周子《太極圖》云:形既生矣,神發智矣。則神者陽之動也。以二氣言,則曰陰陽;以五行言,則曰水火;以人身中言,則曰心腎。人受天地陰陽五行之氣以生,一陰一陽,水火平等,未嘗有太過不及也。自形生神發之後,精太用則竭,神太役則勞。真陰之物以漸衰耗,此陰之所以不及其初,而見其不足。

陰不足,則陽有餘矣。一身之中,惟火獨存,老苦病死,非火之害歟?

火有真邪不一般,莫將邪火作真看,

真陰原是生身本,邪火常從生後生。

丹溪云: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動而見,故謂之相。天主生物,固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

其所以恆於動者,皆相火之所為也。見於天者為雷,則木之氣;出於海者為龍,則水之氣也。具於人者,寄於肝腎二部。肝屬木,腎屬水也。膽者,肝之腑,心包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在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愚按運氣,天分六氣,下主乎地,地列五行,上應乎天者。火亦有二:曰少陰君火,曰少陽相火。君火者,靜而守位,故不主歲,而相火代之;相火者,行君火之令者也,所以流行變化,生長萬物者,皆相火主之也。在人之身,心為君火,膽與三焦為相火。故經云:十一臟皆取決於膽。

又曰火遊行乎其間。可見心為君主,其位至尊,而膽與三焦,則皆稟受而行者,火雖有二,其實一也。自其寂然不動者,則曰君火,其感而遂通者,則相火之謂焉。

滑伯仁曰:華佗云,三焦者,相火也。相火之相,譬如丞相之相也。善政之導,輔佐周身,維持綱紀,交接元陽,以為一身之統領,使百脈舒和。上焦曰膻中之屬,宣行氣血;中焦曰中脘之緣,腐熟水穀;下焦曰膀胱之所,下溲便精溺。無形而有用焉,故曰三焦。蓋三焦者,為諸陽升降之方,呼吸發源之所。

三元有道,九竅流通,神志相關,命脈相繼,周身有倚,氣血無偏,治化宣和,是無虞矣。

此以上皆敘真火之主。

劉宗厚云: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症甚異。何者?蓋能熏灼焚焰,飛走狂越,銷鑠於物,莫能御之。遊行乎三焦,虛實之兩途。曰君火者,猶人火也;曰相火者,猶龍火也。火性不妄動,能不違於道,常以稟位聽命,運行造化生存之機矣。夫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欲不妄動,其可得乎?故凡動者皆屬火化,火亦妄行,元氣交傷,勢不兩立。偏勝則病,移害他經,事非細故,動之極也,病則死矣。

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出於天造,君相之化。又有陰陽臟腑之火,根於五志之內,六慾七情激之,其火隨起。蓋大怒則火起於肝,暴喜則火起於心,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悲哀動中火起於肺,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

此敘邪火之害。

二火難言一水勝,水中真火火真陰,

順之水火常相濟,逆則元陽被賊侵。

經言:一水不勝二火,勢不兩立。自吾觀之,一水二火,陰陽之分數也。火多水少,陽道常饒,陰道常乏也。水之勝火,五行之正理也,有不能勝者,豈水之罪哉?故以卦言之,坎肩屬水,坎外陰內陽,水中之真火也;離屬心火,離外陽而內陰,火中之真水也。一水一火,互為其根。

以六氣言之,少陰君火,手少陰心火,足少陰腎水,腎之配心,火中有水也。以五臟言之,五臟各一,惟腎有二,左為腎屬水,右為命門屬火,左右相對,水中有火也。心包絡之從心,三焦之從腎,水火相蕩,陰陽相對,初無彼此之分,水升而上,火降而下,以成既濟之功。蓋心曰帝君,腎曰帝后,君後常為一身之主,而神臟形臟,皆聽命焉。

經所謂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者是也。如神太勞則傷心,精太泄則傷腎。君失其職,故相火僭妄專主之權,五官六賊之火,莫不倚相火之勢,乘其所勝,侮所不勝,其所生者受病也,此水之所以不能勝火,而火為元氣之賊也。經所謂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者是已。

邪火常生妄動中,聖人主靜制其沖,

下愚不識蒼天氣,一妄能招百病攻。

按周子《太極圖》論云:形既生矣,神發智矣。形者形臟也,神者五神臟也,所謂君火相火者是已。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善者真火也,所謂既濟者也;惡者邪火也,即水所不能勝者也。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是以上古聖人,知其人生而靜,天之性無有不善也。

感於物而動,善惡分矣。於是教人主靜之法,勿使妄動之火暗長於幾微之間。故曰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也。經云: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蒼天之氣,即元氣也,志意者,即君相二火也。非主靜之功,則蒼天清靜之氣何以能常清常靜,而不為志意所亂耶。

經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後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知御神,務快其心,耽於逸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丹溪云:周子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朱子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此善處乎火者,人心聽命於道心,而火能主之以靜。彼五火將寂然不動,而相火者,惟有裨補造化,而為生生不息之運用矣,何賊之有。

火邪為病狀難名,怪症奇形未慣經,

熟讀河間原病式,令人心目自開明。

《原病式》云:諸病喘嘔吐酸,麻黃,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癢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脹腫,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衊血汗,此皆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小腸之所為也。

諸病瞀瘈,暴暗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疼痠,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眛不明,暴注瞤瘈,暴病暴死,此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也。

人有痰火從腳起入腹者,此虛極也,蓋火起於九泉之下也,此病十不救一。治宜四物湯加降火藥,如黃柏知母之類,外用附子末津調貼腳心湧泉穴,以引火下行。

人有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並脅下少陽脈一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經曰:逆氣上行,滿脈去形,謂七神昏絕,離去其形而死矣。其症:氣上衝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臥。此病隨四時為治法,春夏宜以酒黃連、酒柏、酒知母;秋冬宜以吳茱萸加入所主之方,左金丸主之。

丹溪云:考諸《內經》,少陽病為瘈瘲,太陽病為眩僕,少陰病瞀,暴瘖,鬱冒不知人,非諸熱瞀瘈之屬火者乎?少陽病惡寒鼓慄,膽病振寒,少陰病灑淅振寒振慄,厥陰病灑淅振寒,非諸振鼓慄,如喪神守之屬火者乎?少陽病嘔逆,厥氣上行,膀胱病玄參,太陽病厥氣上衝胸,少腹控睪及腰脊上衝心,少陰病,氣上衝胸,嘔逆,非諸逆衝上之屬火者乎?少陽病譫妄,膀胱病癲疾,非諸躁狂越之屬火者乎?少陽病胕腫善驚,少陰病瞀熱,足酸胕腫不能久立,非諸病胕腫痛酸驚駭之屬火者乎?又諸風掉眩屬於肝,肝火之動也。諸痛癢瘡之屬於心,心火之用也。

諸濕腫滿之屬於脾,脾火之甚也。諸氣膹郁之屬於肺,肺火之郁也。諸寒收引屬於腎,腎火之伏藏於至陰之下,火極而似水也。是皆火之為病,出於臟腑者然也。以上諸症治法於各病下求之。

人火偏宜正法攻,若逢天火術須窮,

能將脈症分虛實,治不乖違是上工。

君火者,人火也,遇草而爇,遇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滅,故逆其性氣以折之、攻之。相火者,天火也,得濕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濕折之,適足光焰詣天,物窮方止矣;識其性者,得當之理,以火逐之,則燔灼自消,焰火撲滅也。

劉宗厚云:火之為脈,虛則浮大,實則洪數。藥之所主,各因其屬。君火者,人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水濕折之,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此論治君、相二火之法也。瀉火之法,虛實多端,各以臟氣司之。

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也。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火不能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耆甘草人參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

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玄參之屬。若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甘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不明諸此之類,而眾火為病,施治何所依據哉。

丹溪云:實火可瀉,如黃連解毒之類。脈沉而實大者為實火,邪氣盛則實也。

虛火可補,參、朮、生甘草之類。脈浮而洪數者,為虛火,真氣奪則虛也。

鬱火可發,當看在何經,凡火盛者不可驟用寒涼,必須瀉散,如火急甚者,必緩之,生甘草、參、術之類。有補陰則火自降,炒黃柏、熟地黃之類。柴胡瀉肝火,黃芩佐之;片芩瀉肺火,桑白皮佐之;黃連瀉心火;豬膽汁炒,以膽草佐之,能瀉膽中之火;白芍瀉脾火,冬月酒炒,蓋其性酸寒也;青黛瀉五臟之鬱火,玄參瀉無根之遊火,人中白瀉肝火,又能瀉三焦及膀胱之火。

實火無過瀉火良,三焦四治有奇方,

脈虛形弱還宜補,五法經中貴審詳。

人有病熱者,形氣壯實,其脈浮大滑數,按之有力,或沉實者,此實火也,宜瀉之。瀉者,謂發汗,吐、下,利小便也,謂之四治。如桂枝麻黃之輩,在皮者,汗而發之;葛根、升麻之輩,因其輕而揚之法也;承氣、陷胸之輩,下者引而竭之法也;瀉心、十棗之輩,中滿者瀉之於內之法也;瓜蒂、梔豉之輩,高者因而越之法也。故明此四治之輕重,可謂中治火之繩墨矣。

有脈浮,惡風寒而熱者,謂之表熱,宜發之,十神湯人參敗毒散

有脈沉實,惡熱而渴,大便秘者,謂之裡熱,宜下之,如大柴胡、三乙承氣湯。脈洪大有力,大熱,大渴者,人參白虎湯。心煩不得眠者,宜梔子豉湯。(方見傷寒)。

病有暴熱者,病在心脾,以瀉心為主。蓋諸熱之屬,皆自心生,宜三黃瀉心湯清心湯主之。

病有積熱者,病在腎肝,以瀉肝為主。蓋腎主虛,不可瀉,宜當歸龍薈丸主之。

以上治實火之法也。

有病熱者,形氣衰弱,其脈浮大而虛,按之無力,此虛火也,宜補之。雖有可發汗,吐、下之症,不可便攻,宜用《內經》治熱五法,依次行之。

經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如竹葉湯、錢氏地骨皮散是也。甚熱之氣,則汗發之,如升陽散火湯、拔萃地骨皮散是也。大熱之氣,寒以取之,如柴胡飲子清臟潤燥丸是也。

發之不盡,則逆治之。如丹溪治產後陰虛生內熱,用人參當歸散內加炒乾姜,東垣治癃閉,用滋腎丸肉桂是也。制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乃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六味地黃丸。(方見虛勞。)

以上治虛火之法也。

諸治火熱之藥,苦者,以治五臟,五臟屬陰而居於內,內者下之,必以苦也。辛者,以治六腑,六腑屬陽而在於外,外者發之,必以辛也。

上焦熱者,病在心肺也。實者,河間涼膈散既濟解毒湯主之;虛者,宜木通散清心蓮子飲主之。上清丸時時噙化。

中焦熱者,病在脾胃。實者,調胃承氣湯主之;虛者,宜人參白虎湯五蒸湯主之。

下焦熱者,病在腎肝。實者八正散,虛者八物湯、六味地黃丸、丹溪補陰丸主之。(二方見虛勞。)

三焦熱者,病在臟腑。實者,黃連解毒湯大金花丸神芎丸主之;虛者,宜三補丸龍腦雞蘇丸。(方見血病。)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者,是陽氣自升於陽分也。實則柴胡飲子,虛則小柴胡湯。此晝行陽二十五度,氣病也。

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下陷陰中也。實則四順清涼飲,虛則四物二連湯。此夜行陰二十五度,血病也。

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當亟瀉其陽,峻補其陰。宜河間法,先以黃連解毒合調胃承氣湯以下之,後以黃連解毒湯作丸服,以養其血,名金花丸

若癲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而陰不足之症也。人壯氣實,可用正治,宜當歸承氣湯滾痰丸主之。人虛火盛者,切不可用正治,犯之必死,宜牛黃膏生薑湯下。

如實熱能食者,胃實也,宜小承氣、三黃枳朮丸。(方見內傷。)

如虛熱不能食者,脾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厚朴青皮

火病生於五臟中,仲陽補瀉可旁通,

內傷自有東垣法,陰火丹溪自有功。

肺熱者,輕手捫之則熱,重手按之則不熱,日間熱甚,乃皮毛之熱。其脈浮,其症喘咳寒熱。輕者,錢氏瀉白散,重者東垣涼膈散、拔萃地骨皮散。虛則錢氏阿膠散、東垣參朮調中湯補之。(方見內傷。)

心熱者,微按至皮毛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其脈洪,其症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嘔噦,宜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方見內傷。)虛則以錢氏安神丸,天王補心丹。(方見虛勞。)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亦不熱,不輕不重乃得之。此熱在肌肉,遇夜尤甚。其脈緩,其症急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宜錢氏瀉黃散,虛者以補中益氣湯、瀉陰火升陽湯。手心熱甚者,火鬱湯主之。

肝熱者,重按肌肉之下,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時尤甚。其脈洪,其症四肢滿悶,脅下痛,大小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病不能起於床,宜瀉青丸,柴胡飲子。虛則以錢氏地黃丸補之,乃虛則補其母,母能令子實也。

腎熱者,輕手重手俱不熱,如重手按至骨,其熱蒸手如火。其脈沉澀,其人骨蘇蘇如蟲蝕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宜錢氏地黃丸、東垣滋腎丸、丹溪補陰丸。(方見勞損門。)

人有病內傷發熱者,此因飲食勞倦得之。治在脾胃,乃陽虛症也,從東垣之法治之。(詳見內傷門。)

飲酒發熱人難治,不飲酒人,因飲酒發熱亦難治。

人有病陰虛發熱者,此因房勞色欲得之,治在腎肝,乃血虛症也,從丹溪之法治之,詳內傷門。陰虛火動者難治。

黃連解毒湯,治一切火熱毒,狂躁,煩心,口燥,咽乾,熱勢之甚者,此瀉實火之要藥也。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仁(各等分)

水煎。此太倉公火劑湯也。

小金花丸方

即上解毒湯方。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百丸,溫水下,日三服。

大金花丸,治內外諸熱,寢汗,咬牙,睡語,驚悸,溺血,淋閉,咳嗽,衄血併骨蒸實熱,肺痿喘嗽者。即前小金花丸方加將軍等分。滴水丸,小豆大,每三十,新汲水下。

糯米方內加硃砂、雄黃(水飛),與大黃各減半,為丸,名涼驚丸。治小兒壯熱,大小便不通及急驚風、痘疹、丹熱毒熱症,神效。

河間涼膈散,治上焦積熱,煩躁多渴,面赤面熱,頭昏咽燥,咽喉腫痛,口瘡,便溺赤澀,狂言譫語,睡臥不安。此瀉實火之劑也。

大黃,朴硝,甘草(各二兩),連翹(四兩),梔仁,黃芩,薄荷葉(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半兩,水煎,竹葉十二片,煎一盅,入蜜一匙,微煎溫服。

咽膈不利,腫痛及涎嗽者,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咳而嘔者,加半夏二錢半,生薑煎

鼻衄嘔血者,加當歸、生地、赤芍各半兩。

淋閉,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

清心湯,即上涼膈散方加黃連,又分兩不同也。

連翹,大黃,山梔仁,薄荷葉,黃芩(各五錢),甘草(一兩半),朴硝(二錢半),黃連(半兩)

為細末,每五錢,煎法同。

東垣涼膈散,退六經熱。即上涼膈散除硝、黃加桔梗,又分兩不同也。

連翹(一錢),甘草(五分),山梔仁,薄荷葉,黃芩,桔粳,淡竹葉(各半錢)

日三服,熱退即止。

易老云:涼膈散減硝黃加桔梗,同為舟楫之劑,浮而上之治胸膈中與六經熱,以其手足少陽之氣俱下胸膈中,三焦之氣同相火遊行於身之表,膈與六經乃至高之分,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故能於無形之中而走,去胸膈中及六經熱也。

硃砂涼膈丸,治上焦虛熱,咽膈有氣如煙搶上。

黃連,山梔,人參,白茯苓(各等分),腦子(少許),硃砂(減半,水飛為衣)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硃砂為衣,每五十,溫水下。

神芎丸,治一切熱症,非氣脈實熱甚者,不可輕服,常服宜少不宜多。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頭末),滑石(各四兩),川芎,薄荷葉(各半兩)

上為細末,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

三黃瀉心湯,治積熱蘊隆三焦,皆屬大小便秘。

黃連,黃芩,大黃(煨,各等分)

每三錢,姜三片煎。或細末煉蜜丸,小豆大,每三十,食後溫水下,名三黃丸

洗心散,治熱氣上衝,口苦唇焦,咽喉腫痛,心神煩躁,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秘滯,口舌生瘡。

大黃(煨),甘草,當歸,赤芍,麻黃,芥穗(各六分),白朮(五分),薄荷葉(五分)

水煎,姜引。

此方以白朮合大黃,故名洗心。

當歸龍薈丸,治腎水陰虛,肝熱蘊積,時發驚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寧,榮衛壅滯,頭目昏眩,肌肉瞤瘈,腦膈咽嗌不利,腸胃燥澀,躁擾狂越,罵詈驚駭火熱等症。

蘆薈(五錢),當歸,膽草,山梔,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煨),真青黛(各半兩),木香(一錢),麝香(半錢)

上末,煉蜜丸,小豆大,薑湯下二、三十丸。

竹葉湯(又名人參竹葉石膏湯),治虛損之要藥也。

人參,甘草(各五分),石膏(四錢),麥門冬(一錢),半夏(七分),淡竹葉(七片),粳米(一撮)

姜一片,水煎,米熟服。

體虛寒而躁者,加熟附子,名既濟湯

錢氏地骨皮散,治虛熱潮作。

知母,柴胡,甘草(炙),地骨皮,人參,赤茯苓,半夏(等分)

姜煎服。

拔萃地骨皮散,治渾身壯熱,脈長而滑,陽毒火熾發渴。

地骨皮,茯苓(一錢五分),柴胡,黃芩,生地黃,知母(各一錢),羌活,麻黃(各七分半),石膏(二錢,有汗並去之)

姜引,水煎。

柴胡飲子,解一切肌熱,蒸熱,積熱,脈洪實弦數。

黃芩,甘草,大黃,芍藥,柴胡,人參,當歸(等分)

水姜煎。

清涼飲子,治大人小兒血脈壅實,臟腑生熱,面赤煩渴,睡臥不安。即上柴胡飲子去柴胡、人參、黃芩是也。水煎服。

當歸承氣湯,治躁熱,裡熱火鬱為病,或皮膚枯燥,或咽乾鼻乾,或便溺結秘,並宜用此,乃調胃承氣湯加當歸也。

當歸,大黃(各四兩),甘草,朴硝(各二錢)

水二盅,姜三片,棗十枚,煎服。

若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以大黃、朴硝去胃中實熱,當歸補血益陰,甘草緩中;加薑棗者,胃屬土,此引至於胃中也。經所謂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此之謂也。

清臟潤燥丸,專治熱毒臟躁,老人血少,陽臟便難。此藥解熱養血潤腸。

黃連,當歸,大黃,郁李仁(去殼),枳殼,連翹,川芎,薄荷葉,芍藥,麻仁(去殼),條芩(各等分)

上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六七十。食前茶湯下。

東垣瀉陰火升陽湯,治肌熱,煩熱,面赤,食少,喘咳痰盛,脈右關緩弱,或弦,或浮數。

羌活,炙草,炙耆,蒼朮(各五分),升麻(四分),柴胡(七分半),人參,黃芩(各三分半),黃連(酒炒),石膏(各二分半)

水煎。

升陽散火湯,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肉筋痹熱,骨髓中熱,困熱如燎、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則發之。

升麻,葛根,獨活,羌活,人參,白芍(各五分),防風(二分半),柴胡(八分),生甘草(三分),炙草(二分)

水煎熱服。

火鬱湯,治手足心發熱。

升麻,葛根,柴胡,白芍(各一錢),防風,甘草(各五分),蔥須(三寸)

水煎。

滋腎丸,降腎火。

黃柏(酒拌陰乾,三兩),知母(酒浸陰乾,三兩),肉桂(去皮,一錢)

上為細末,以熟水丸,百沸湯下。

黃柏、知母氣味俱陰,以同腎氣,故能補腎而瀉下焦火也。桂與火邪同體,故以熱因寒用。

木通,治諸熱,利小便。導赤、瀉白二方合也。

生地,木通,地骨皮,荊芥,炙草,桔梗,桑白皮(炒,各等分)

姜水煎。

既濟解毒湯,治上熱,頭目赤腫而痛,胸膈煩悶,不得安臥,大便秘。

大黃(酒煨),黃連(酒炒),炙草,桔梗(各一錢),柴胡,升麻,連翹,當歸(各五分)

水煎,食後服。

清心蓮子,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

車前子,條芩,麥冬,炙草,地骨皮(各五分),炙耆,白茯苓,人參,石蓮子肉(各七分半)

水煎。

如發熱,加柴胡、薄荷葉。

五蒸湯,治骨蒸,潮熱,自汗。

甘草,人參,知母,黃芩(各五分),白茯苓,生地,葛根(各七分半),石膏(一錢二分半),竹葉(五片),粳米(二勺)

水煎,米熟服。

上清,治心肺有熱,上焦痰火咳嗽。

龍腦(另研,二分),硼砂(另研,三錢),薄荷(末,一兩),川芎(末,五錢),甘草(末),桔梗(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大,每一丸,臨臥含化,清茶下。

八正散,治下焦積熱,二便秘澀,多渴咽乾,口熱生瘡腫痛,淋血。

大黃,瞿麥,木通,滑石(末),萹蓄,山梔,甘草,車前子(等分)

燈心水煎。

三補丸,治三焦火。

黃芩,黃連,黃柏(等分)

上細末,新汲水丸。

四物二連湯,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明瞭,夜則發熱。

當歸,生地,白芍,川芎,黃連,胡黃連

水煎。

牛黃,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

牛黃(另研,二錢半),硃砂(水飛),丹皮,真鬱金(各二錢),腦子(另研),甘草(各一錢)

上末,煉蜜丸,皂子大,新汲水下。

錢氏瀉青丸,瀉肝火。

當歸,膽草,川芎,大黃(煨),山梔,羌活,防風(各等分)

上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竹葉湯下。

瀉心湯,治心熱。

黃連(一兩)

為細末,每二三分,新汲水調服。

赤散,治小腸實熱。

甘草,木通,地黃,竹葉

水煎。

黃散,治脾熱,口臭、咽乾。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半兩),甘草(三兩),防風(四兩)

為末,同蜜酒拌。炒微香,每服一錢。

白散,治肺熱。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末,每服三二錢。

以上錢氏方也。

丹溪大補丸,治陰火。

黃柏(酒、鹽拌炒褐色)

上為細末,粥丸或水丸,梧桐子大,四物湯下。

錢氏阿膠,治咳無津液。

真阿膠(蛤粉炒,一兩半),黍黏子(炒,二錢半),馬兜鈴(半兩),杏仁(去皮、尖,七個),炙草(一錢),糯米(一兩)

上為末,每二錢,水煎,食後服。

錢氏安神丸,治心虛,邪熱頰赤。

麥冬,馬牙硝,白茯苓,寒水石(煅,水飛),山藥,甘草(各半兩),硃砂(飛,一兩),龍腦(二分半)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一丸,沙糖水下。

六味地黃丸,治腎虛發熱。

地黃(八兩),山萸肉,山藥(各四兩),白茯苓(去膜),丹皮(去木),澤瀉(去毛,各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五十,空心鹽湯下。

左金丸,治肝火及厥氣上衝之火,神效。

黃連(六兩),吳萸(湯泡濕半時,焙乾,一兩)

上為末,粥丸,煎白朮、陳皮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