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1)

回本書目錄

(1)

1. 陰虛症門問答

問曰: 頭腦獨發熱,心煩熱,小便短赤,咽乾者,何故?

答曰: 此心熱移於小腸,小腸熱移於腎也。夫腎上通於腦,腦熱由腎熱也。腎為水臟,統攝前後二陰,前陰即小腸膀胱,後陰即陽明大腸。肺與大腸為表裡,心與小腸為表裡。今因心熱移於小腸,小腸受熱,故便短;小腸血液為熱所灼,勢必乞救於腎水,熱及於腎。腎水為邪火所擾,不能啟真水上騰,故咽乾;真水不能上交於巔,故腦熱。法宜養陰、清熱、降火為主,方用導赤散

白話文:

有人問:

回答: 心熱傳到小腸,小腸熱傳到腎。腎向上通達大腦,大腦熱是由腎熱引起的。腎屬水,統管前陰後陰,前陰是小腸和膀胱,後陰是陽明大腸。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現在由於心熱傳到小腸,小腸受到熱,所以小便短赤;小腸血液被熱灼傷,一定會向腎水求助,熱邪到達腎。腎水被邪火擾亂,無法運化真水向上蒸騰,所以咽喉乾澀;真水無法上達頭部,所以大腦發熱。治療方法應該以滋陰、清熱、降火為主,方劑可用導赤散。

赤散

生地一兩木通五錢甘草三錢竹葉二錢

白話文:

生地黃一隻兩 木通半兩 甘草三錢 竹葉兩錢

用藥意解

按導赤散一方,乃養陰、清熱、降火和平之方也。夫生地黃甘寒入腎,涼血而清熱,腎熱清而腦熱自解。木通甘淡,能降心火下行,導熱從小便而出,故曰導赤。竹葉甘寒,寒能勝熱。甘草味甘,最能緩正,亦能清熱。此方行氣不傷氣,涼血不傷血,中和之劑,服之無傷,功亦最宏,苟能活法圓通,發無不中也。

白話文:

按導赤散這個藥方,是滋養陰分、清熱降火,調和身體的方子。生地黃甘寒入腎,能清涼滋養血液,清熱降火,腎熱清除了,腦熱自然就能緩解。木通甘淡,可以把心火往下降,引導熱氣從小便排出,所以被稱為導赤。竹葉甘寒,寒性可以剋制熱性。甘草味甘,最能調和補益正氣,也能清熱。這個方子能疏通氣機而不會損傷正氣,能清熱涼血而不會傷害血液,是一個調和中和的藥方,服用後不會有副作用,療效也非常顯著。如果能靈活運用此方,對症下藥,治療任何病症都能有效。

【闡釋】本條所問病癥,全屬邪熱傷陰,不能專治局部的腦、咽、心、腎,其傳變雖不一定如鄭氏所雲,但從整體觀點,用導赤散以養陰、清熱、降火,確是對症良方。本方選自《小兒藥證直訣》,為錢仲陽所訂。鄭氏用藥意解,正確簡要。

白話文:

說明: 這段話描述的病症都是由邪氣、燥熱損傷陰液所致,不能只針對局部的大腦、咽喉、心臟或腎臟治療。雖然病症的發展變化不一定完全符合鄭氏所說的,但從整體來看,使用導赤散滋陰、清熱、降火,確實是對症的良方。這個方劑來自《小兒藥證直訣》,由錢仲陽提出。鄭氏對所用藥物的解讀簡潔且正確。

問曰: 兩上眼皮紅腫痛甚,下眼皮如常,漸漸煩渴,飲冷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於胃之上絡,胃中之火,遂發於上而津液傷也。

夫上眼皮屬陽明胃,下眼皮屬太陰脾。今病在胃而不在脾,故上腫而下不腫,胃火太盛,漸傷津液,故口渴飲冷。然未至飲冷,陰血尚未大傷;若已至飲冷,陽明之腑症悉具。苟謂風、寒之時氣所作,必有風、寒之實據可驗。此則無故而發,現於陽明地界,故知其元陰不足於胃之上絡,胃中之火,得以襲之也。法宜滅火救陰為主,方用病機。

白話文:

上眼皮歸屬於陽明胃經,下眼皮歸屬於太陰脾經。現在的病情在胃而不在脾,所以上眼皮腫而下眼皮不腫,這是因為胃火太盛,逐漸損傷了津液,因此口渴想喝冷飲。不過,還沒有到想喝冷飲的程度,說明陰血還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如果已經到了想喝冷飲的程度,表示陽明腑的症狀已經全部出現。如果說是風寒時氣導致的,那麼肯定有風寒的實證可以證明。但是,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發生這種情況,而且出現在陽明胃經的位置,因此知道是胃上方的絡脈中元陰不足,胃中的火氣得以蔓延至此。治療方法應該以熄火救陰為主,方劑應該根據病機來使用。

人參白虎湯

如無人參,即以洋參、沙參代之。

人參五錢,粳米一撮石膏八錢知母六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人參 15 克 粳米 1 小撮 石膏 24 克 知母 18 克 甘草 6 克

古方分兩,石膏用至一斤,知母六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米六合。因陽明胃火燎原,盤踞中宮,周身精血,頃刻有灼盡之勢,非杯水可救,故施猛劑,取其速滅也。若此病雖屬胃火,不得照此例以施之,故改用分兩,不失經旨,可也。

白話文:

這個古老的處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使用石膏一斤、知母六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大米六合。由於陽明胃火像燎原大火一樣強勁,佔據了身體中央,體內的精血隨時都有被燒盡的危險,不能用杯水車薪的方式來治療,因此使用猛藥,以求快速撲滅火勢。如果這個病雖然也是胃火引起,但不能按照這個例子來用藥,所以改為分兩使用,不違背醫經的旨意,也是可以的。

用藥意解

按人參白虎湯一方,乃滅火救陰之神劑也。夫病人所現病形,未見陽明之實據,不得妄施;若已現陽明之實據,即當急投。今病人上眼皮紅腫痛甚,又見口渴飲冷,明明胃火已盛,津液已傷,此際若不急用人參以扶元陰,石膏以清胃熱,知母以滋化源,甘草、粳米以培中氣,勢必灼盡津液,為害匪輕。此等目疾,不得不用此方。

白話文:

根據人參白虎湯這個藥方,它是一個撲滅胃火、救護陰液的神奇方劑。這個病人所表現出的病症,還沒有看到胃火旺盛的明確證據,不能隨便使用;如果已經表現出胃火旺盛的明確證據,就要趕緊使用這個藥方。現在這個病人上眼瞼紅腫疼痛劇烈,又有口渴愛喝冷飲,這明顯是胃火旺盛,津液受傷,如果此時不趕緊用人參來扶助元陰,用石膏來清涼胃火,用知母來滋養津液來源,用甘草和粳米來培補中氣,必定會灼傷津液,造成嚴重的危害。像這樣的眼疾,非用這個藥方不可。

若視此方專為傷寒之陽明症立法,則為固執不通。不知仲景立法,方方皆是活法,凡屬陽明之燥熱為病者,皆可服也。妙處即在分兩輕重上顛倒。今人過畏石膏不用,往往誤事,實由斯道之不明,六經之不講也。

白話文:

如果把這個藥方只當作針對傷寒的陽明病症而制定,那這種看法就太僵化了。不知道仲景制定藥方,每一個方子都是靈活運用的,凡是屬於陽明燥熱導致的疾病,都可以服用。巧妙之處就在於加減藥量的輕重。現在的人過於害怕使用石膏而不敢用,常常因此誤事,這都是因為對這個道理理解不透徹,六經辨證法沒有掌握熟練的原因。

【闡釋】此症斷為元陰不足於胃之上絡,胃火遂發於上而津液虧傷,故用人參白虎湯改定分量以滅火救陰。並謂此方非僅為傷寒之陽明立法,凡陽明之燥熱為病皆可服,時人過畏石膏不用,往往誤事,均具有卓識。

白話文:

根據中醫診斷,此病症是因為胃以上絡脈中的元陰不足,導致胃火上升,體內津液受損。因此,使用人參白虎湯,在調整劑量後,以達到滅火益陰的效果。

並表示此方不僅適用於傷寒的陽明證,凡是陽明燥熱引起的疾病都可以服用。當時的人過於忌憚使用石膏,常常誤事。這兩句話都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見解。

前人少有用本方治目疾者,現人加以推廣,不僅治赤、熱、腫、痛、外障、瘀滯較甚之目疾往往取效,並用以治肺炎、腦炎、糖尿病,尤其對夏月小兒高熱、多渴、多尿綜合症療效最好。一般認為凡屬里熱傷津,氣陰兩虧之老年及諸不足者,皆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而本方的退熱作用,主要在於適當地配伍了石膏,可見鄭氏謂過畏石膏不用誤事,是確有見地的。現將近代名醫張鍚純用石膏的經驗,及筆者對白虎加人參湯的推廣應用附後。

白話文:

過去很少人用這個方子來治療眼睛疾病,現在有人把它發揚光大,不只可以治療發紅、發熱、腫脹、疼痛、障礙物、瘀血嚴重等眼疾,常常都能奏效,還用來治療肺炎、腦炎、糖尿病,特別是對夏季兒童高熱、口渴、尿多的綜合徵療效最好。一般認為凡是內熱傷津液、氣陰兩虛的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都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而且這個方子的退熱作用,主要是適當搭配了石膏,由此可見鄭氏所說的過度害怕石膏而不用,是一種誤解,是有道理的。現在附上近代名醫張鍚純使用石膏的經驗,以及筆者對白虎加人參湯的推廣應用。

張著《醫學衷中參西錄》謂:“石膏其性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為清陽明胃腑實熱之聖藥,無論內傷、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臟腑有實熱者用之亦效。……石膏醫者多誤認為大寒而煅用之,則宣散之性變為收斂,以治外感有實熱者,竟將其痰火斂住,凝結不散,用至一兩即足傷人,是變金丹為鴆毒也。

白話文:

張仲景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石膏性寒,有發散的作用,可以透過肌表疏散熱邪,是清除陽明胃腑熱證的良藥,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用它都有效,即使其他臟腑有熱證,用它也能見效。……很多醫生誤以為石膏很冷,就用煅製的方法來使用,這樣會使石膏的發散作用變成收斂作用,用來治療外感熱證,反而會把痰火收住,凝結不散,用一兩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就像把金丹變成毒藥一樣。

迨至誤用煅石膏僨事,流俗之見,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轉謂石膏煅用之其猛烈猶足傷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於是一倡百和,遂視用石膏為畏途。……餘用以治外感實熱,輕症亦必至兩許,若實熱熾盛,又恆重用至四、五兩,或七、八兩。……蓋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實熱,斷無傷人之理,且放膽用之,亦斷無不退熱之理。

白話文:

到了錯誤地使用煅燒石膏的誤事年代,世俗的看法,不知道過錯在於(煅燒)而不在石膏,反而認為煅燒石膏服用很猛烈,很可能傷害人體,而沒有煅燒的石膏就更不用說了。於是一呼百應,於是都把使用石膏視為畏途。……我用石膏來治療外感實熱,輕症也一定用(石膏)兩許(當歸),如果實熱較盛,又常常加大用量至四、五兩,或七、八兩。……因為生石膏用於治療外感實熱,絕無傷害人的道理,而且大膽使用,也絕無不退熱的道理。

惟熱實脈虛者,其人必實熱兼有虛熱,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以人參佐石膏,亦必能退熱。”又雲:“且嘗歷觀方書,前哲之用石膏,有一證而用至十四斤者**(見《筆花醫鏡》);有一證而用至數十斤者(見吳鞠通醫案);有產後亦重用石膏者(見徐靈胎醫案,然須用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生山藥代粳米)**。然所用者皆生石膏也。

白話文:

對於同時有熱實和虛熱的脈虛證,必須兼用退實熱和虛熱的方藥。仿效白虎加人參湯的原理,加入人參佐石膏,也能退熱。另有觀點說:「我曾看過許多醫書,前輩使用石膏,有使用到十四斤的病例(見《筆花醫鏡》);也有使用到幾十斤的病例(見吳鞠通醫案);有產後大量使用石膏的病例(見徐靈胎醫案,但必須使用白虎加人參湯,玄參代替知母,生山藥代替粳米)。但所使用的都是生石膏。

筆者近二十年來,對治外感風熱之邪,無論成人或小孩,身大熱**(體溫 39℃以上)**,雖註射青、鏈黴素而身熱不退,即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屢用屢驗。又曾治尿崩症,患者一日一夜飲水達五十磅,石膏用量初服 100 克,一劑而飲水量減少五磅,二劑石膏增至

白話文:

我最近二十年來,在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疾病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體溫高達39℃以上,即使注射青黴素或鏈黴素後仍不退燒,我就會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屢試屢驗。我也曾治癒過尿崩症患者,患者一天一夜喝了五十磅的水,我開的石膏用量是第一次服用100克,一劑藥後飲水量減少五磅,第二劑石膏增加到

200 克,飲水又有所減少,其後石膏用量增至

300 克,連服五劑而全愈。

問曰: 兩耳前後紅腫痛甚,口苦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於少陽之經,少陽經之陽氣旺而為病也。夫兩耳前後,俱屬少陽地界,今紅、腫、痛甚,少陽之火旺可知。如系風、寒阻滯所作,必現頭痛、身痛、寒熱往來之候;內有抑鬱所作,必有憂思不解之情;審察內外無據,則元陰之不足無疑。元陰之不足,亦有由生。有因脾胃久傷,而生化太微;有因房勞過度,元陽不足,而轉運力微,陰血漸虛,即不能滋榮於木,木燥而木病叢生,此紅、腫、疼、痛、耳聾、口苦、脅痛、筋攣諸症作矣。茲揭出於兩耳前後,不言脅痛、筋攣,舉一隅也。其中更有至要者,人身上下四旁,全憑元陰、元陽二氣充塞,元陰不足,無論在於何部,元陽之氣即旺於元陰不足之部而成病。元陽不足,亦無論在於何部,元陰之氣即旺於元陽不足之部而成病。然二氣寓於凡精凡氣之中,凡精氣盛,元陰元陽自盛,凡精氣衰,元陰元陽自衰,此二氣盈虛消息機關,發病主腦。論二氣,論部位,六經自在其中;驗外感,察內傷,戕伐之機關自定。知得此理,仲景之心法可通,明澈無疵,調和水火之方有據。此病可與小柴胡湯倍人參、黃芩

白話文:

答:這是因為元陰不足於少陽經,少陽經的陽氣旺盛而導致疾病。

兩耳的前後都屬於少陽的範圍,現在出現紅腫、疼痛厲害的症狀,可以看出少陽之火旺盛。如果是由風寒阻滯引起,一定會出現頭痛、身痛、寒熱交替的症狀;如果是由內心鬱結引起,一定會有憂鬱不舒暢的情緒。仔細診察後沒有發現內外因素,那麼元陰不足是無疑的。

元陰不足也有它產生的原因。有的因為脾胃受損已久,生化功能低下;有的因為房事過度,元陽不足,導致轉運能力減弱,陰血逐漸虛弱,不能滋養肝木,肝木乾燥,各種疾病就會產生,這就是出現紅腫、疼痛、耳聾、口苦、脅痛、筋攣等症狀的原因。這裡只說出兩耳前後的症狀,沒有提到脅痛和筋攣,只是舉個例子而已。

其中還有更重要的,人體上下四肢百骸,全部依靠元陰和元陽這兩種氣充盈。如果元陰不足,無論在什麼部位,元陽之氣就會在元陰不足的地方旺盛而導致疾病。元陽不足也是如此,元陰之氣就會在元陽不足的地方旺盛而導致疾病。

但是,這兩種氣寄寓在所有的精氣之中,精氣盛,元陰和元陽就旺盛;精氣衰,元陰和元陽就衰弱。這兩種氣的盛衰變化,是發病的主要緣故。討論這兩種氣,討論部位,六經就包含在其中;辨別外感,探查內傷,治病的方法也就有所依據了。

如果掌握了這個道理,張仲景的醫學思想就可以貫通,明察秋毫,調和水火的方法就有依據。

這個疾病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倍加人參和黃芩。

人參八錢柴胡六錢,黃芩七錢半夏四錢,甘草三錢大棗四枚生薑三錢

白話文:

人參:8 錢 柴胡:6 錢 黃芩:7 錢 半夏:4 錢 甘草:3 錢 紅棗:4 枚 生薑:3 錢

古方柴胡用至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是因寒傷太陽之氣,不能從胸出入,逆於胸脅之間,留於少陽地界,少陽居半表半里之間,從表則熱,從里則寒,故少陽主寒熱往來。今為太陽未解之邪所侵,中樞不運,仲景立小柴胡一法,實以伸少陽之木氣,木氣伸,而太陽未解之邪,亦可由中樞之轉運而外出矣。

白話文:

古時候的柴胡方包括半斤柴胡、三兩黃芩、三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兩生薑、半升半夏、十二枚大棗。之所以使用這些藥材,是因為寒氣損傷了太陽之氣,使氣無法在胸部暢通運行,而逆留在胸肋之間,停留在少陽經的範圍內。

少陽經位於半表半里之間,從外表看是熱的,從內部看是寒的,因此少陽經主導寒熱交替。現在由於太陽經的邪氣尚未消散而侵襲了少陽經,導致中樞氣機不暢。因此,仲景創立了小柴胡方,目的是疏通少陽經的木氣,當木氣疏通之後,太陽經未解的邪氣就可以通過中樞的運轉排出體外。

用藥意解

按小柴胡湯一方,乃表裡兩解之方,亦轉樞調和之方也。夫此方本為少陽之經氣不舒立法,實為太陽之氣逆胸脅立法。仲景以治太陽,實以之治少陽,治少陽即以治太陽也,人多不識。餘謂凡屬少陽經病,皆可服此方,不必定要寒傷太陽之氣逆於胸脅,不能外出者可服。若此病紅腫,確實已在少陽,無外感,無抑鬱,非元陰之不足而何。

白話文:

小柴胡湯是一種表裡兩解的方劑,也是一種轉樞調和的方劑。這個方劑原本是為少陽經氣不順暢而制定,但實際上是針對太陽之氣逆於胸脅的情況而制定。張仲景用來治療太陽經的病症,其實是用來治療少陽經的病症,治療少陽經的病症也就是治療太陽經的病症,很多人都不明白這一點。我認為所有屬於少陽經的病症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劑,不一定非要是寒邪損傷了太陽之氣,逆於胸脅,不能外出才能服用。如果這種病症出現紅腫,的確已經處於少陽經的階段,沒有外感,沒有抑鬱,這不是元陰不足是什麼呢?

將古方改用分兩,以人參之甘寒為君,扶元陰之不足,柴胡苦平為臣,舒肝木之滯機,佐黃芩之苦以瀉少陽之里熱,佐半夏、生薑之辛散,以宣其脅聚之痰水,棗、甘為使,以培中氣。然棗、甘之甘,合苦寒之品,可化周身之陰,合辛散之品,可調周身之陽,化陽足以配陰,化陰足以配陽,陰陽合配,邪自無容,故能兩解也。然古方重柴胡,功在轉其樞,此方倍參、芩,功在養陰以清其熱。

白話文:

這個中藥方劑以甘寒的人參為君藥,用來補益身體的陰氣;以苦平的柴胡為臣藥,用來疏通肝氣的鬱滯;佐以苦寒的黃芩,用來清除陽明經中的裡熱;佐以辛散的半夏和生薑,用來化解聚集在脅肋的痰飲;以甘棗為使藥,用來調補中氣。

雖然棗和甘草都是甘味藥物,但與苦寒藥物搭配,可以化解全身的陰氣;與辛散藥物搭配,可以調理全身的陽氣。化解陽氣可以調和陰氣,化解陰氣可以調和陽氣,陰陽調和,邪氣自然無處容身,所以這個方劑能同時解除陰證和陽證。

雖然古方中柴胡的用量較重,其作用在於轉化樞機(即疏通肝氣);而這個方劑中,人參和黃芩的用量加倍,其作用在於滋陰清熱。

變化在人,方原無定。總在活活潑潑天機,陰陽輕重處顛倒,不越本經界限,可也。

【闡釋】此條答問重要有兩點:一是從整體觀點辨病,二是善於活用成方。因此病兩耳前後紅腫疼痛,口苦,全屬少陽火旺症象,不必定要脅痛,筋攣諸症全備,始為少陽經病,而病者又外無感染,內無抑鬱徵象可憑,故斷定此種火旺系由於元陰不足於少陽之經,致少陽經之陽氣旺而為病,並說明元陰、元陽俱根於凡精、凡氣及互為消長的發病機理,以為處方用藥的實據。此病既由於少陽經之元陰不足,故主以小柴胡湯倍人參、黃芩而調整其分量。

白話文:

在理解這段問答時,重要的是兩點:一是從整體角度辨別疾病,二是善於應用成方。

因此,患者雙耳前後紅腫疼痛、口苦,這些都是少陽火旺的症狀。不必一定要出現脹痛、筋攣等所有症狀,才能判斷為少陽經病。而且患者沒有外在感染或內在鬱結的徵象,所以判斷這種火旺是因為少陽經的元陰不足,導致少陽經的陽氣旺盛而發病。

並說明瞭元陰、元陽都根植於腎精、腎氣,並且相互消長的發病機理,作為處方用藥的依據。由於這種疾病是由於少陽經的元陰不足,因此主要使用小柴胡湯,加倍人參、黃芩的劑量進行調整。

並謂小柴胡湯乃表裡兩解之方,亦轉樞調和之方,凡少陽經病皆可服。不過古方重柴胡,功在轉其樞,此方倍參、芩,功在養陰以清其熱,可謂善於活用成方。又說明本方配伍之精,在於甘、棗培中,合柴、芩之苦寒以化陰,合薑、夏之辛散以化陽,陰陽合配,邪自無容,故能兩解,亦極扼要。

白話文:

小柴胡湯是一種既可以疏通表證,又能調理裏證的方劑,它也能起到轉換樞機,調和氣血的作用,凡是少陽經絡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服用。不過古方中重視柴胡,其作用在於轉換樞機,而這個方子加重參、芩的劑量,其作用在於滋養陰液以清熱,可以說是擅自活用既成方劑。此外,說明這個方劑配伍的精妙之處,在於甘草、大棗能補養中氣,配合柴胡、黃芩的苦寒之性化陰,配合生薑、半夏的辛散之性化陽,陰陽相配,邪氣自然無處容身,因此能達到表裡兩解的效果,這也是非常簡要的說法。

近人推廣應用,謂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表裡雙解、上下分消,有和解少陽、疏利三焦、宣通內外,運行氣血的功效,是和解的首要方。用以治療多種慢性發熱病,都收到滿意效果。鄭氏在百餘年前,即能不拘於《傷寒論》原文而加以活用,是頗為難得的。

白話文:

現代醫學廣泛使用此方,認為它能同時使用寒性藥和熱性藥、攻邪兼補虛、疏通外感和內傷、上焦和下焦同時調理,具有調節少陽經、疏通三焦、調和內外、疏通氣血的功效,是調和各種症狀的首選方劑。用於治療各種慢性發熱疾病,都能收到滿意的效果。鄭重先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能不拘泥於《傷寒論》原文而靈活運用此方,這是很難得的。

問曰: 鼻尖紅腫,上牙齦腫痛,大便不利,煩躁譫語,口渴飲冷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於胃,胃火旺盛,陰血又反傷也。夫元陰之氣,若無一臟不足,必無紅腫火症之虞,人只知為風邪、火邪所作,而不知元陰之早虧於內也。陰虛則火旺,故火症叢生。今病人所現症形,已具陽明之里症,此刻胃火旺極,陰血衰甚也。須知凡血之內寓元陰,凡氣之內寓元陽,病人元陰先不足而火生,火生太烈,更足以傷其凡血。故曰:“壯火食氣”,食氣者,食盡元陰之氣也。世醫以桂、附為壯火,不知桂、附補元陽之衰,陽虛人之要藥,非陽旺陰虛之所宜也。此病法宜瀉火救陰為主,方用大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答覆:**這是因為脾胃中的元陰不足,胃火旺盛,陰血又被反過來傷害的緣故。元陰之氣,只要一臟不足,就一定沒有發紅發腫、發熱症狀的隱患;人們只知道這是風邪、火邪造成的,卻不知道元陰早就虧虛於體內了。陰虛則火旺,所以才會產生火症。現在病人的症狀,已經具備陽明經腑的病症,此刻胃火極盛,陰血極衰了。要知道,凡是血液之中都寓含元陰,凡是氣息之中都寓含元陽,而病人元陰先不足而火生,火生得太旺,更足以傷害凡血。所以說:“壯火食氣”,食氣是指消耗殆盡元陰之氣。世間醫家以肉桂、附子來壯火,不知道肉桂、附子是補元陽衰弱的良藥,適合陽虛陰盛的人,並不是陽旺陰虛的人所適宜的。這個病應該以瀉火救陰為主,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芒硝六錢大黃五錢枳實三錢,厚樸八錢

白話文:

芒硝 60 克 大黃 50 克 枳實 30 克 厚樸 80 克

古方厚樸用至半斤,大黃四兩,枳實五枚,芒硝五合,是因太陽之邪流入燥地,已經化為熱邪,大實、大滿、大聚、大便不通,狂叫、腹痛,脈沉、實。陽明至此,非清涼、升散可解,惟有下奪一法。仲景故立此方,以為陽明之將壞立法。然未至里實之盛者,亦可改分兩以施之,不失本經里症宗旨,可也。

白話文:

古方中使用厚樸至半斤,大黃四兩,枳實五枚,芒硝五合。這是因為太陽經的邪氣進入燥熱部位,已經轉化為熱邪,導致嚴重便祕、狂叫、腹痛,脈象沉實。當陽明經受累時,如果不使用清涼、升散的治療方法,無法緩解症狀,唯有採用瀉下的方式。張仲景因此制定了這個方劑,作為治療陽明經將要惡化的基準。然而,如果裏症還沒有發展到最嚴重的地步,也可以調整劑量來使用這個方劑,不偏離本經治療裏症的原則。

用藥意解

按大承氣湯一方,乃起死回生之方,亦瀉火救陰之方也。夫病人胃已經實,元陰將亡,已在瞬息之間,苟不急用大黃、芒硝苦寒之品,以瀉其亢盛之熱,枳實、厚樸苦溫之味,以破其積滯之邪,頃刻元陰灼盡,而命即不生。仲景立法,就在這元陰、元陽上探盛衰,陽盛極者陰必亡,存陰不可不急,故藥之分兩,不得不重。陰盛極者陽必亡,回陽不可不急,故四逆湯之分兩,亦不得不重。

白話文:

根據大承氣湯的處方,這是一個起死回生、瀉火救陰的方劑。當病人的胃部已經積滿熱證,陽氣過旺,陰液將要枯竭,這樣的情況非常緊急,如果不趕快使用大黃、芒硝這類苦寒的藥物來瀉去過剩的熱氣,枳實、厚樸這類苦溫的藥物來破除積滯的邪氣,那麼頃刻之間,體內的陰液就會被灼燒殆盡,生命也將不保。張仲景制定這個方劑的原則,就在於探求病人的陰陽盛衰狀況,陽氣過於旺盛,陰液必然會耗損,所以急需要保全陰液,因此用藥的劑量必須重。陰氣過於旺盛,陽氣必然會衰竭,所以急需要回陽,因此四逆湯的用藥劑量也不得不重。

二方皆有起死回生之功,仲景一生學問,陰陽攸分,即在二方見之也。他如一切方法,皆從六氣變化而出,六經主氣為本,各有提綱界限;六氣為客,各有節令不同,不得混視。至於此病,雖具陽明裡症,尚未大實之甚,而即以此方改分兩治之,不失本經里症治法,分兩雖殊,時勢亦異,學者苟能細心體會,變化自有定據也。

白話文:

這兩種藥方都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仲景一生的學問都在陰陽的區分,從這兩種藥方就能看出來。其他所有療法都源於六氣變化,以六經主氣為依據,都有明確的條綱界限。六氣是客氣,有不同的節令,不能混淆。至於這個病,雖然有陽明裡症,但還沒有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這個藥方立足於本經的裡症治療方法,對症下藥進行治療。分兩治的方法雖然不同,但時勢情況也不同。學者如果能仔細體會,變化就有了一定的依據。

【闡釋】此症外現鼻尖、牙齦紅腫、疼痛,內具陽明裡症,非僅一般風邪、火邪所作,實由元陰不足於胃,致胃火旺極而陰血虛傷。所謂壯火食氣,即食盡元陰之氣,如以桂、附施治,適得其反。只宜瀉火救陰,故主以大承氣湯。但此病里實未至大盛,須減輕分兩,始為適當,均具卓見。

白話文:

說明: 這種疾病在外表現出鼻尖、牙齦紅腫疼痛,在內有陽明胃經裡熱的症狀,不僅僅是普通的風寒或火邪造成的,實際上是由於胃裡的元陰不足,導致胃火過旺而損傷了陰血。所謂「壯火食氣」,就是火勢旺盛,消耗了元陰之氣。如果用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治療,反而會適得其反。

治療此病只宜瀉火救陰,所以可以用大承氣湯為主。但此病裡熱還未嚴重到很盛的地步,需要減輕藥物用量,才適當。這些觀點都很有見地。

本方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樸組成,大黃、芒硝苦寒泄熱,芒硝咸寒,又能軟堅,枳實苦寒,厚樸苦溫,二藥性降,能疏解氣機,以破積滯之邪,故合為滅火、救陰之神劑。原方量重,有滅火救陰,起死回生之力,與四逆湯之用大劑量以回陽救逆是同一機杼,為仲景一生學問分陰分陽之重點所在,亦鄭氏一生最得力處。

白話文:

這個配方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四味藥組成。其中,大黃和芒硝味苦性寒,具有瀉熱通便的作用;芒硝還性鹹寒,能軟化硬塊;枳實味苦性寒,厚樸味苦性溫,這兩味藥都具有降氣作用,可以疏通氣機,破除積滯的病邪。因此,它們組合在一起,成為治療熱盛傷陰的良方。

原方的藥量很大,有滅火救陰、起死回生的功效。與四逆湯大量使用藥物以回陽救逆的原理相同,是張仲景畢生學問中分陰分陽的重點所在,也是鄭氏醫學中最擅長的地方。

問曰: 兩目兩眥,赤脈縷縷,痛甚,舌腫厚,小便不利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而少陰火沸也。夫大小眼角屬心與小腸,二經之元陰不足,元陽之氣便盛而為病,即為客邪,不必定要風寒閉塞而作,才為客氣。知得此理,便得二氣盈虛消息主客之道。況目窠乃五臟精華所聚之地,原著不得一毫客氣,著一毫客氣,則目病叢生。客氣二字,外指風、寒、暑、濕、燥、火時氣,內指元陰、元陽偏盛所現,與風、寒、暑、濕、燥、火時氣不同。從外感來者,必有發熱、頭痛、清涕、畏寒等情;從內二氣發者,必無外形可徵。元陰不足為病者,火必旺,即為實邪,多紅、腫、痛甚;元陽不足為病者,陰必盛,即為虛邪,多不腫痛。即有腫痛甚者,乃元陽外脫之候,必現陰象以為據。若無陰象可驗,便是實火,此認症之要也。目科雖雲七十二種,總不出陰、陽、虛、實四字,目科以五臟所屬,名為五輪。風輪主肝,黑珠也;血輪主心,兩眥也;氣輪主肺,白睛也;水輪主腎,瞳子也;肉輪主脾,上下皮也。又分八廓,八廓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是也,其要原不在此,學者務要在二氣偏盛上求之,六氣上求之,可也。此病兩眥與舌腫,小便不利者,心與小腸皆熱也。法宜養陰清熱為主,方用大劑導赤散,加洋參、黃連主之,解見上。

白話文:

(醫生答道:)這是因為體內的陰氣不足,而少陰之火亢盛。兩眼角與心和小腸相應,這兩個經絡的陰氣不足,陽氣就會旺盛而導致疾病,這就是致病的外邪,不一定非要受風寒閉塞才會形成。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掌握陰陽盈虛和內外病因的變化。

況且眼睛是五臟精華匯聚的地方,本來不應該有外邪入侵。一旦有外邪入侵,就會產生各種眼疾。這裡的外邪,既可以指風、寒、暑、濕、燥、火等外來時氣,也可以指人體內部陰陽偏盛所表現出來的現象,與外來的時氣有所不同。

從外部感染而來的外邪,必定會出現發熱、頭痛、流清鼻涕、畏寒等症狀;從內部陰陽失衡而產生的疾病,則不會有明顯的外在徵象。陰氣不足導致的疾病,火氣必定旺盛,表現為實證,常常伴有紅腫熱痛;陽氣不足導致的疾病,陰氣必定旺盛,表現為虛證,多不腫不痛。即使有腫痛明顯的情況,也是體內陽氣外脫的徵兆,必定伴有陰盛的現象作為依據。如果沒有陰盛的現象,那就是實火,這是症狀識別的關鍵。

眼科疾病雖然多達七十二種,但總離不開陰陽虛實四個字。眼科疾病按照五臟所屬,分為五輪:風輪主肝,就是黑珠;血輪主心,就是兩眼角;氣輪主肺,就是白睛;水輪主腎,就是瞳孔;肉輪主脾,就是上下眼皮。

再細分,可以分為八廓,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但關鍵不在於此,學習者要著重從陰陽偏盛和六氣方面去探求。這個病症涉及兩眼角,還有舌頭腫大,小便不利,表明心和小腸都有熱證。治療原則應該是滋陰清熱,方劑中可以使用大劑量的導赤散,加上洋參和黃連作為君藥,具體使用方法請參閱上文。

【闡釋】此答首先說明元陰、元陽二氣盈虛、消息、主客之道,客氣二字,外指風、寒、暑、濕、燥、火,內指元陰、元陽偏盛,不必定要如一般所說由風、寒閉塞而作始為客氣。認症之要,在於分清內外、陰陽、虛實。目科雖有七十二種及五輪、八廓之分,仍須在元陰、元陽二氣偏盛上探求、始能握其樞要。

白話文:

解釋:

這段話首先闡述了元陰和元陽這兩種能量的盈虧、衰盛、主客關係。這裡所說的「客氣」,不僅指外來的風、寒、暑、濕、燥、火,還包括元陰和元陽偏盛的情況,不一定總是像一般人所說的那樣,由外來風寒閉塞造成的才稱為「客氣」。辨別疾病症狀的關鍵在於區分內外、陰陽、虛實。即使眼科有七十二種疾病和五輪、八廓的分類,但仍需從元陰和元陽這兩種能量的偏盛上探尋,才能掌握其關鍵。

此病兩目兩眥,赤脈縷縷,痛甚,舌腫厚,小便不利,實由於元陰不足而少陰火沸,致心腎兩經皆熱,治宜養陰清火,故主以大劑導赤散加洋參、黃連。導赤散乃養陰清熱降火和平之方,此症少陰火沸,陰虛較甚,故加洋參黃連以扶正祛邪,而加強其療效。

白話文:

這種病的雙眼和雙眼角膜都有赤紅的血絲,疼痛劇烈,舌頭又腫又厚,小便不順暢,實際上是因為體內的陰氣不足,而少陰之火過盛,導致心腎兩條經脈都發熱,治療宜滋養陰氣、降火清熱,因此主要用大劑量的導赤散,加上西洋參和黃連。導赤散是用來滋養陰氣、清熱降火、保持平和的方法,這種症狀是少陰火過盛,陰氣虛弱比較嚴重,因此加了西洋參和黃連,以扶正祛邪,加強其療效。

問曰: 咽喉痛,乾咳無痰,五心煩熱,欲飲冷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而少陰火旺逼肺也。夫少陰之脈挾咽喉,喉之痛由於火旺,肺之咳由於火逼,無痰者,火盛而津枯,五心煩熱者,元陰虛而為邪火灼,欲飲冷者,陰欲陰以救也。法宜清熱潤燥救陰為主。方用黃連阿膠湯主之。

白話文:

他說:這是因為元陰不足,少陰之火旺盛,逼迫肺部的緣故。少陰脈絡與咽喉相連,喉嚨疼痛是由於火氣旺盛,肺部咳嗽是由於火氣逼迫。沒有痰,是因為火勢過旺,津液乾枯。五心煩熱,是因為元陰虛弱被邪火灼傷。想要喝冷飲,是因為陰氣衰弱,需要用陰氣來救助。治療方法應該是清熱潤燥,救護元陰為主。方劑使用黃連阿膠湯。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錢,黃芩四錢,芍藥二錢阿膠二錢雞子黃二枚

白話文:

黃連 12 克 黃芩 12 克 芍藥 6 克 阿膠 6 克 雞蛋黃 2 枚

用藥意解

按黃連阿膠湯一方,乃交陰陽之方,實養陰、清熱之方也。夫此方本為少陰熱化症而為心煩不得卧者立法。蓋心煩者,坎中之精不能上交於心;不得卧者,離中之陰不能下降於腎。方中芩、連、芍藥之苦,直清其熱,又得雞子黃以補離中之氣,阿膠以補坎中之精,坎、離得補,陰、陽之氣自調,升、降不乖,而水、火互為其根矣。

白話文:

黃連阿膠湯這個方子,是一種平衡陰陽的方子,能養陰、清熱。這個方子本來是針對少陰熱盛導致的煩躁,無法入睡的病症而制定。因為心煩是因為腎水(坎中之精)無法上升到心;無法入睡是因為心火(離中之陰)無法下降到腎。方子中的黃芩、黃連、芍藥具有苦味,能直接清熱;雞子黃可以補充心火(離中之氣);阿膠可以補充腎水(坎中之精);腎水和心火得到補充後,陰陽之氣自然能調和,升降功能正常,水火也能互相滋養。

今病人所現症形,全系元陰虧損,元陽變為客邪所作,故取苦寒柔潤之品,以滋其枯涸之區,俾火熄而陰可立復,病可立瘳也。古方分兩,立意不同,故所用甚重,今病勢稍異,故改用之。

白話文:

現在病人的症狀,都是由於元陰虧損,元陽化為病邪造成的。因此我們採用寒涼溫潤的藥物,來滋潤他乾燥的部位。讓火氣熄滅,陰氣自然就能恢復,疾病也能馬上痊癒。古方分成兩類,立意不同,所以用藥很重視。現在病情的變化稍有不同,所以才改變用藥。

【闡釋】此症根據病象病理之逐步分析,而斷為元陰不足,少陰火旺逼肺,治以清熱、潤燥、救陰之黃連阿膠湯,均極恰當。方中芩、連苦寒泄熱,芍藥清斂,阿膠甘潤,雞子黃滋補,共奏清熱、潤燥,扶陰、抑陽之效。故能使咽喉痛、乾咳、飲冷、五心煩熱諸症立解。又因本方能育陰制陽,使心、腎相交,升、降協調,故能治多種失眠症,酌去黃芩而加龍骨牡蠣、棗仁,尤為有效。

白話文:

闡述:

根據病人的症狀和病理逐步分析,可以診斷為腎陰不足,腎陰虛火旺盛侵犯肺部,治療方法使用清熱、滋潤、養陰的黃連阿膠湯,是非常合適的。

藥方中的成分及其作用:

  • 黃芩和黃連:苦寒瀉熱

  • 芍藥:清熱收斂

  • 阿膠:甘潤養陰

  • 雞子黃:滋補營養

以上各藥合用,共同發揮清熱、滋潤、扶助腎陰、抑制腎陽的作用。因此,能有效緩解咽喉痛、乾咳、喜飲冷水、五心煩熱等症狀。

此外,由於本方能滋養腎陰,抑制腎陽,使心腎相交,氣血升降協調,因此也能治療多種失眠症。適當去掉黃芩,加入龍骨、牡蠣、棗仁,治療效果會更好。

筆者治陽虛陰盛之患者,用大劑扶陽藥品,病者服此等熱藥,服至周身發熱難安時,然後與以一劑滋陰之藥,以斂其所復之陽,陽得陰斂,而陽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濟,而病愈矣。所選用之方劑,即此黃連阿膠湯,屢用而屢效者。

白話文:

我在治療陽氣虛弱、陰氣過旺的患者時,會使用大量的扶陽藥物。當患者服用這些溫熱藥物後,感到全身發熱難受時,我再給他們服用一劑滋陰藥物,以收斂他們復發的陽氣。陽氣得到陰氣的收斂,就會有依託,自然彼此根生相濟,從而使得疾病痊癒。所選擇的中藥方劑,就是這個屢試不爽的黃連阿膠湯。

問曰: 產婦二三日,偶有小疾,服行瘀破滯之藥不效,延至月餘,釀成周身腫脹,又服消脹之藥,更加乳腫不食,肛門逼脹,痛欲死者,何故?

白話文:

答曰: 此服藥不當,釀成血脫之候也。夫產後之人,血暴下註,每多血虛,即有瘀滯、腹痛、乳腫、血暈之症,只宜溫中、活血、行氣之品,不可大施破血、破滯之味,昧者專以破瘀滯為主,不知氣得溫而瘀滯自行,血得活而瘀滯自散。此病因誤服消導,釀成壞症,獨不思產婦血既大虛,全賴扶陽氣以生之,今不扶其陽而更耗其陽,陽氣既耗,陰血何由得生?瘀滯何由得行?今成血脫,而元氣無依,周身散漫,故腫脹叢生。此刻只宜收納元陽,猶慮不及,尚服見腫消腫之藥,更加乳腫,肛門逼脹欲死,其下脫之機已經暴露。法宜峻補其血,血得補而氣有所依,氣有依而腫脹自然不作。方用當歸補血湯,加鹿茸、黑薑、麥芽、甘草、蔥酒。

回答說:這是因為服用藥物不當,導致了氣血兩虛的狀況。產後婦女氣血大量流失,往往容易出現氣血虛弱的症狀,即便有氣血瘀滯、腹痛、乳腺腫脹、頭暈目眩等問題,也應該使用溫補脾胃、活血化瘀、疏通氣機的藥物,而不宜大量使用破血、破瘀的藥物。有些人卻專門以破血化瘀為原則,卻不知道氣血得到溫補,瘀滯自然會自行化解,氣血得到活絡,瘀滯自然會散開。這個病人是因為誤服了消導的藥物,導致病情惡化。難道不知道產婦氣血本來就虛弱,必須依靠扶助陽氣才能生血養氣嗎?現在不扶助陽氣,反而耗損陽氣,陽氣既然耗損,氣血怎麼能生養出來?瘀滯又怎麼能化解呢?現在氣血兩虛,元氣不能依附,全身鬆散,因此才會出現腫脹。此時應該收斂固護元陽之氣,還來不及呢,如果再服用消腫的藥物,乳腺腫脹會更加嚴重,肛門也會脹痛難忍,瀕臨死亡,氣血下脫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治療方法應該是大量補氣補血,氣血得到補益,元氣就有所依附,元氣有所依附,腫脹自然會消退。方子使用當歸補血湯,再加鹿茸、黑薑、麥芽、甘草、蔥酒等藥。

當歸補血湯

當歸四錢,黃芪一兩,鹿茸三錢,麥芽五錢,黑薑四錢,炙草二錢,甜酒半杯,蔥頭子四個

白話文:

當歸 20克 黃芪 50克 鹿茸 15克 麥芽 25克 黑薑 20克 炙草 10克 甜酒 100毫升 蔥頭 4個

用藥意解

按補血湯一方,乃活血、行氣之方,實補氣、補血之方也。夫當歸味苦入心能補心,心者生血之源也;黃芪甘溫補肺,肺者正氣之宗也。當歸得黃芪而血有所附,黃芪得當歸而氣有所依,即名補血湯亦可,即名豬心亦可。古人稱為補血湯者,取陽生陰長之義。餘謂氣血雙補,欲補氣者,當倍當歸而輕黃芪,從陰以引陽法也;欲補血者,當倍黃芪而輕當歸,從陽以引陰法也。此方倍黃芪,故名補血湯。

白話文:

這帖補血湯,是活血行氣的方子,其實也是補氣補血的方子。當歸味苦,性涼,能入心經補心,心主血,是生血之源;黃芪味甘溫,能補肺,肺主氣,是正氣之本。當歸配上黃芪,血液有了依附,黃芪配上當歸,氣有地方歸附,所以既可以稱為補血湯,也可以稱為豬心。古人之所以稱它為補血湯,是因為取了陰生陽長的意思。我認為補氣補血應該同時進行,如果想補氣,就應該多加當歸,少加黃芪,這是陰引陽的方法;如果想補血,就應該多加黃芪,少加當歸,這是陽引陰的方法。這個方子因為有多加黃芪,所以稱為補血湯。

今產婦病四十餘日,既釀成血虛欲脫而未脫之際,忽得補血之品,而血虛可復,又得補氣之物,而血有統制。血既有統,而欲下者不下,則肛門逼脹之症可除。加鹿茸者,取純陽之質,以助真陽之氣;佐薑、草者,有溫中之功,又有化陰之意;用蔥頭以降離陰而下交;用甜酒以鼓坎陽而上行,使麥芽從中以消散其壅滯之氣血,不寒不燥,故治此病易也。況當歸重用,有活血之能,黃芪重用,有行氣之妙。

白話文:

現在的產婦生病超過四十天,已經演變成氣血虛弱快要脫力的狀態,這時忽然得到補血的藥物,那麼氣血虛弱就可以恢復,又得到補氣的藥物,這樣氣血就能得到控制。氣血有了控制,想要往下走的就不會往下走,那麼肛門緊繃脹痛的症狀就可以消除了。加入鹿茸,是取它純陽的性質,以幫助身體的真陽之氣;用薑、草做輔助藥,具有溫暖中焦的作用,又有化解陰氣的用意;用蔥頭來疏散離位的陰氣而下行;用甜酒來鼓舞坎位的陽氣而上升,讓麥芽在中間消散壅塞的氣血,不寒不燥,所以治療這個病是很容易的。況且當歸用量多,有活血的作用,黃芪用量多,有行氣的功效。

前賢往往用於血虛發熱之症頗效。餘謂血虛氣虛,皆可,不必固執。

【闡釋】此條對病程進展中服藥不當,致成壞症、危症之逐層分析,及治則、治法,處方,用藥之隨宜解說,均極精當,非老有經驗者不能。誤服消導而致腫脹叢生之危候,只宜峻補氣血以扶其陽,是一條重要的經驗。補血湯中歸、芪二藥之功用,歸、芪份量之論述,亦極切實用。

白話文:

這段古文闡述了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如果用藥不當,會導致疾病加重為壞病和危病。古文逐層分析了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原則、方法和藥方。

如果誤用了消導藥,導致身體出現腫脹等危急症狀,此時應當採取峻補氣血的方法,以扶助陽氣。這是一個重要的經驗。

補血湯中的人參和黃芪這兩味藥,有重要的作用。古文對於它們的用量和比例也做了詳細的論述,非常切實有用。

鄭氏以善於運用成方,廣治多種疾病著名,少有自己立方。而此方加入鹿、麥、薑、草、蔥、酒六味,每味各有作用,不寒不燥,氣血雙補,誠為此病對症之良方,故能使病者轉危為安。

白話文:

鄭氏擅長使用現成的藥方,治療過很多疾病,很少自己創方。而這個藥方加入鹿角、麥門冬、生薑、紫蘇、蔥白、黃酒六種藥材,每種都有不同的作用,不寒不熱,既能補氣又能補血,真是這個病的對症良方,因此能讓患者轉危為安。

問曰: 病人口臭、色黃,飲冷,呃逆不休,水瀉不止,步履如常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胃火旺甚也。夫口臭有二,有先天精氣發泄者,口雖極臭,而舌滑潤微黃,人無神而陰象全現,決不飲冷。胃火旺者,口臭,舌必乾黃,口渴飲冷。呃逆者,火之上沖,瀉不(“不”:原書作“水”) 止者,火之下降,步履如常者,火之助也。法宜下奪為主,方用大承氣湯主之,解見上。此條上、中、下三部俱備,學者不必定要全見,而始用此方,活法圓通,人貴於知機耳。

白話文:

回答說:這是因為元陰不足,而胃火旺盛造成的。口臭有兩種情況:

  • 先天精氣外泄:口臭極其嚴重,但舌頭光滑潤澤、略呈黃色,人體現出陰虛的徵象,不愛喝涼水。
  • 胃火旺盛:口臭,舌頭一定乾燥發黃,口渴喜飲涼水。
  • 打嗝:是胃火向上沖;嘔吐不止:是胃火向下流;走起路來一切正常:是胃火旺盛的佐證。

治療方法宜以瀉下為主,使用大承氣湯治療,具體用法見上文。這條辨證包含上、中、下三部,學習者不必等所有症狀都出現才使用此方,應活學活用,善於把握病機。

【闡釋】此答先判明口臭有兩種:“舌潤滑微黃而無神者,元陽不足,治以白通、四逆等方,可以告愈;舌乾黃而口渴飲冷者,是元陰不足,胃火旺盛,治當清胃火,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一般人尚容易明瞭。至謂呃逆為火之上沖,瀉不止為火之下降,步履如常為火之助,法宜下奪為主,而以大承氣湯治之,則與一般見解不同。

白話文:

這個回答首先確定口臭有兩種:

  1. 「舌頭濕潤光滑、微黃沒有神采」的人,表示元陽不足,治療方法可以用白通湯、四逆湯等方劑,一般都能治癒。
  2. 「舌頭乾燥發黃、口乾想喝冷水」的人,表示元陰不足,胃火旺盛,治療方法應該是清除胃火,可以使用白虎湯加人參湯來治療,這個方法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

然而,關於呃逆是火氣上沖、拉肚子不止是火氣下行的說法,以及步伐如常是因為火邪幫助,治療方法應該是以下奪法為主,使用大承氣湯治療,這與一般見解不同。

大承氣湯本治胃燥熱、實、滿、積聚不通之重劑,此症水瀉而步履如常,可知胃火雖旺,尚未大甚,用此方以瀉火救陰固可,但分量宜輕不宜重。

白話文:

大承氣湯原本用來治療胃裡燥熱、食物滯留、腹部滿悶、消化不良等嚴重症狀。這個病症會導致腹瀉,但患者仍能正常行走,這表明胃火雖然旺盛,但還沒有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可以用這個方子來瀉火救陰,但是用量應該輕一些,不宜過重。

問曰: 平人乾咳無痰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而肺燥也。夫肺為金,生水之源也。元陰不足,由於肺燥不能生水,肺燥實由於元陰不足而邪火生,火旺克金,故肺燥。肺氣燥,斯乾咳作矣。法宜苦甘化陰養血為主,方用甘草乾薑湯,合當歸補血湯,加五味子治之。

白話文:

回答:這是因為元陰不足,導致肺部乾燥的緣故。肺屬金,是滋生水液的源頭。元陰不足,肺部就會因無法滋生水液而乾燥。而肺部乾燥的本質原因是元陰不足,導致邪火產生。火氣旺盛剋制金氣,所以肺部乾燥。肺氣乾燥,就會出現乾咳的症狀。治療的方法應以苦味甘味化陰養血為主,可以服用甘草乾薑湯,搭配當歸補血湯,再加五味子來治療。

甘草乾薑湯

炙甘草二兩乾薑五錢炮

用藥意解

按甘草乾薑湯一方,乃辛甘化陽之方,亦苦甘化陰之方也。夫乾薑辛溫,辛與甘合則從陽化,乾薑炮黑,其味即苦,苦與甘合則從陰化。仲景以此方治誤吐逆煩躁而厥者,取大甘以化熱、守中而復陽也。又治吐血,治中寒,取辛甘以化陽。陽氣也,氣能統血,陽能勝寒,陽能溫中也。

白話文:

「甘草乾薑湯」方劑,既是辛甘化陽的方劑,也是苦甘化陰的方劑。乾薑性辛溫,辛味和甘味結合後,從陽化;炮製發黑的乾薑,味道變成苦味,苦味和甘味結合後,從陰化。張仲景用這個方劑治療誤吐、反胃、煩躁不安,以至於昏厥的人,用大量甘草來化解熱氣,保住中氣,從而使陽氣復甦。此外,這個方劑還可以用於治療吐血、中寒,用辛甘味來化陽。陽氣具有統攝血液、抵禦寒氣、溫暖中焦的作用。

又用以治拘急,治筋攣,治肺痿,治腸燥,取苦甘以化陰。陰血也,血能勝熱,血能潤燥,血能養筋也。今病人既現乾咳無痰,肺氣之燥明矣。即以化陰之法,合當歸補血湯,加五味子治之,俾燥熱解而肺氣清,肅令行而乾咳自不作矣。

白話文:

這帖藥還可以治療拘急、筋攣、肺痿、腸道乾燥等症狀,採集苦甘味的藥材來化解陰虛。陰虛也就是血虛,而血可以勝熱、潤燥、養筋。現在的病人出現乾咳無痰的現象,肺氣乾燥的情況很明顯。因此使用化解陰虛的方法,配合當歸補血湯以及加上五味子來治療,讓燥熱消除、肺氣清澈,氣血運行順暢,乾咳自然就會停止。

【闡釋】肺由元陰不足,火旺致燥,乾咳無痰,是常見病,而治以甘草乾薑湯,則非經驗有得者不能。主要由於深研仲景用此湯治療多種疾病而受到啟示。乾薑辛溫,炮黑即苦,辛甘化陽,而苦甘化陰。陽屬氣,能統血,能勝寒,能溫中;陰屬血,能勝熱,能潤燥,能養筋,明確這些要義,即能活用此方。

白話文:

肺部疾病常因體內陰虛不足,導致虛火旺盛,造成口乾舌燥、乾咳無痰。針對這種情況,使用甘草乾薑湯進行治療是有效的,但這需要豐富的臨牀經驗才能掌握。

甘草乾薑湯治療多種疾病的原理,是根據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中的理論。乾薑辛溫,炮製後轉為苦味,辛甘之性可以化生陽氣,而苦甘之性可以化生陰液。陽氣具有統血、勝寒、溫中的作用;陰液具有勝熱、潤燥、養筋的作用。

明確這些理論,就能靈活運用甘草乾薑湯這種藥方。

今病人肺燥乾咳,法宜苦甘化陰養血為主,故治以炙甘草炮薑湯,但須重用甘草,並加入當歸、黃芪、五味,清、補、斂並重,而其效始速,斯亦鄭氏善於化裁之一例。筆者對治多種肺、胃虛寒病癥,常用甘草乾薑湯加味而獲效。對治血症,無論其為血熱妄行,或陰虛火動,或陽不統血,皆先選用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以止其血,然後才對症下藥,屢屢獲效。

白話文:

現在的病人有肺氣燥熱導致乾咳,治療方法應該是採用苦味甘味藥物滋陰養血,因此使用炙甘草和炮製的薑湯進行治療。但是甘草的用量要大,還要加入當歸、黃芪、五味子,清熱、補氣、收斂都並重,這樣才能快速見效。這也是鄭氏善於變通的一個例子。

我在治療肺胃虛寒的各種病症時,經常使用加入了其他藥物的甘草乾薑湯,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於治療出血症,無論是熱性出血,還是陰虛引起的上火,或者陽氣不能控制血液,我都首先選用加入血餘炭的甘草乾薑湯來止血,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用藥,多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問曰: 婦女病,忽喜忽笑,言語異常,似顛非顛,似狂非狂者,何故?

答曰: 此真水不能上交於心,心熱生而神無主也。夫人一身,全賴水、火兩字,水、火相依而行,彼此互為其根,火下降則腎臟溫,水上升則心臟涼,此陰、陽顛倒之妙也。今病人所現症形,明系真陰不足,不能上交於心,則心熱生。心者,神之主也,熱甚則神昏,故喜笑言語異常,而人若顛也。諸書稱為熱入血室,尚未窺透此理,不知心者,生血之源也,血室者,沖脈之所居也。沖為血海,即有熱入,未必即若顛狂也,當以熱甚神昏為確。法宜養陰清熱,交濟陰、陽為主,方用梔豉湯主之。

白話文:

**答:**這是因為真正的水液無法上達心臟,導致心臟發熱,精神失常。一個人全身的健康都依賴於「水」和「火」兩字,水火相依而行,互相為根基。火下降則腎臟溫暖,水上升則心臟涼爽,這就是陰陽顛倒的奧妙之處。現在病人的症狀明顯是真陰不足,導致水液無法上達心臟,於是心火旺盛。心是精神的主宰,火過旺則精神昏迷,所以才會出現喜笑言行異常,就像發瘋了一樣。諸多醫書中所說的「熱入血室」,還沒有透徹理解這個道理。不知心臟是生血的源頭,血室是沖脈所在的地方。沖脈是血海,即使有熱進入,也不一定會發狂,應該以熱盛神昏為準。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陰清熱,調和陰陽為主,方可用梔豉湯治療。

梔豉湯

梔子一兩,豆豉二兩

用藥意解

按梔豉湯一方,乃坎、離交濟之方,非涌吐之方也。夫梔子色赤、味苦、性寒,能瀉心中邪熱,又能導火熱之氣下交於腎,而腎臟溫。豆形象腎,製造為豉輕浮,能引水液之氣上交於心,而心臟涼。一升一降,往來不乖,則心、腎交而此症可立瘳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是取其有既濟之功。

白話文:

梔豉湯是由坎卦(水)和離卦(火)相交而成的方劑,不是催吐的方劑。梔子,顏色紅色、味道苦、性質寒涼,可以清除心中的邪熱,還可以引導火熱之氣向下交接於腎臟,使腎臟溫熱。豆豉外形像腎臟,製作過程中變得輕飄,可以引導水液之氣向上交接於心臟,使心臟涼爽。梔子升清降濁,豆豉升濁降清,兩藥相輔相成,往來不息,則心腎交合,這個症狀就可以很快痊癒了。仲景用這個方劑治療汗出、嘔吐、腹瀉後出現虛煩失眠、心中懊惱的症狀,是取其有既濟(水火相濟)的功效。

前賢以此方列於涌吐條,未免不當。獨不思仲景既列於汗、吐、下後虛煩之症,猶有復吐之理哉。

【闡釋】此症所現病徵,多屬精神異常,斷為真陰不足,腎水不能上交於心,致心熱甚而神昏,是正確的。因心為生血之源,營養於腦而藏神,諸書稱此等精神癥候為熱入血室,實未窺透此理。而以梔豉湯治此病,更具卓識。

白話文:

【解說】這個疾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大多屬於精神異常。判斷為真陰不足,腎水不能上升到心臟,導致心火旺盛而神志昏迷,這一點是正確的。因為心臟是產生血液的源頭,負責滋養大腦和儲藏精神。各種醫書稱這種精神症狀為熱入心室,實際上並沒有深入理解這個道理。而用梔豉湯來治療這種疾病,更顯示出卓見。

原仲景立此方本以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只因方後註明“得吐者止後服”,致許多註家以此方為涌吐之劑,名家如柯韻伯亦因襲其說,鄭氏能據原文反證其不當,謂此方是心腎交濟之方,而非涌吐之劑,誠屬難能可貴。其用藥意解亦簡明扼要,有獨到之處。

白話文:

原本仲景創立這個方劑,本意是用來治療出汗、嘔吐、腹瀉後,出現心神煩躁、不能入睡,以及心中鬱悶的症狀。只因為方劑後面註明瞭「服後有嘔吐現象者停止服用」,導致許多註解家將這個方劑視為催吐的藥物。像柯韻伯這樣的名家也沿用了這個說法。鄭氏能夠根據原文反駁他們的觀點,說這個方劑是調和心腎的方劑,而不是催吐的藥物,實在難能可貴。他對用藥的意圖和解釋也簡明扼要,有獨到的見解。

推原鄭氏治法,當亦從仲景原文“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悟出。虛是正虛,煩為邪擾,因非有形之實邪引起,而為無形之鬱熱所致,故稱虛煩,懊憹是心煩不可名狀,反覆顛倒,則身心躁擾不寧之甚,可以想見。故用以治本症之言笑異常,如顛似狂之輕度精神病是適當的。

白話文:

仔細推究鄭氏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根據仲景的原文「虛煩不得眠,如果嚴重時,一定會反覆翻轉,心中懊惱不快」而得到的體悟。虛指真正的虛弱,煩指邪氣擾亂,並不是有形的具體邪氣所引起,而是由無形的鬱結熱氣所造成的,因此稱為虛煩。懊憹是指心中煩躁難以形容,反覆翻轉,則身心騷動不安更加嚴重,可以想像。因此用來治療這種症狀出現言笑異常,類似輕微精神病的癲狂狀態是很適當的。

此種虛煩之發,多由於胸膈之鬱熱,與一般實邪不同,非汗、吐、下、和可解,只有清透、宣達為宜。梔子苦寒,豆豉辛甘微寒,既能導熱下行,又能透熱外散,藥只二味,有升有降,能使上下相交,鬱熱得解,而疾病自愈。

白話文:

這種虛煩的發作,大部分是因為胸中和橫隔膜的鬱熱,與一般的實邪不同,不能用發汗、催吐、瀉下或和解的方法來治療,只能用清熱和宣通的方法。梔子性苦寒,豆豉性辛甘微寒,既能引熱向下行,又能將熱氣透發出來。藥材只有這兩種,一升一降,可以讓上下相通,鬱熱化解,疾病就會自然痊癒。

問曰: 每日早飯後即咳吐黃痰數口,五心潮熱,心煩、口渴,大熱飲冷,六脈細、數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虛極,火旺而津液欲竭也。夫大熱、口渴、飲冷,心煩、咳吐黃痰,症象白虎之形,然六脈細、數,細為血虛,數為血熱,明明血虛生內熱,則又非白虎之的症也。醫於此際,不可猛浪,務要審確。餘細推究病情,傷寒陽明症之煩躁、口渴、飲冷、發熱,是從外感得來,脈必長大,定有頭疼、身痛、惡寒等情。血虛之大渴、飲冷、煩躁、發熱,從內傷得來,或吐血,或久咳,或產後血暴虛,或抑鬱損傷心脾,脈必細微,甚則細、數,定少頭疼、身痛、惡寒等情,切切不可輕用白虎。誤用白虎,為害匪輕。法宜峻補真陰為主,方用口臭,或當歸補血湯亦可,解見上。

白話文:

醫師回答: 這名患者的體質是元陰嚴重虛弱,火氣旺盛,體內的津液快耗盡了。口渴、喜歡喝冷飲、心煩意亂、咳嗽吐黃痰,這些症狀很像「白虎湯證」,但患者的脈象細數,細表示血虛,數表示血熱,明明是血虛導致內熱,又不像典型的「白虎湯證」。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不可以貿然使用白虎湯,一定要仔細辨別。

我根據患者的病情仔細分析,傷寒陽明病造成的煩躁、口渴、喜歡喝冷飲、發熱,是由外感引起的,脈象一定會洪大,還會伴有頭痛、全身疼痛、怕寒等症狀。血虛導致的口渴、喜歡喝冷飲、煩躁、發熱,是由內傷引起的,患者可能吐血、久咳、產後大出血,或因抑鬱導致心脾受損,脈象一定會細微,甚至又細又數,一定很少有頭痛、全身疼痛、怕寒等症狀。千萬不可以隨便使用白虎湯,誤用白虎湯的後果很嚴重。

治療方法應該是主要以滋補真陰為主,方子可以用「參耆附桂湯」或「當歸補血湯」,具體用法請參考前面所述。

獨參湯

人參即以洋參代之

洋參二兩

用藥意解

按獨參湯一方,乃補陰之第一方也。今人用為補陽、回陽,大悖經旨,由其不知水、火立極之妙,藥性功用之專。餘為活人計,不得不直切言之。夫人身所恃以立命者,惟此水、火而已,水、火即氣、血,即陰、陽,然陽之根在乎坎,天一生水,一點元陽含於二陰之中是也;陰之根在乎離,地二生火,一點元陰藏於二陽之內是也。水、火互為其根,乾、坤顛倒,各有妙用。

白話文:

「獨參湯」是補陰的最佳方劑。現今有人將它用來補陽或復陽救急,這完全違背了經典的旨意,因為他們不瞭解「水」、「火」立極的奧妙,以及藥物功效的專一性。為了救人,我不得不直言相告。人命賴以生存的,只有「水」、「火」這兩個元素。它們既是氣、血,也是陰、陽。陽的根源在「坎卦」,天始生水,一絲元陽孕育在二陰之中;陰的根源在「離卦」,地二生火,一絲元陰隱藏在二陽之內。水、火相互為根,乾、坤顛倒,各具妙用。

故經雲:“善補陽者,於陰中求陽;善補陰者,於陽中求陰。”今人罕明此理,一見陽虛症,用藥即著重心,而不知著重腎;一見陰虛症,用藥即著重腎,而不知著重心。究其所用藥品,陽虛重在人參,陰虛重在熟地。查熟地甘寒補陰,尚不為錯,而人參甘寒,近來所出洋參味苦,苦寒之品,皆補陰之品,非補陽之品。故仲景不用參於回陽,而用參於大熱亡陰之症以存陰,如人參白虎湯、小柴胡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因此中醫經典說:「善於補充陽氣的人,會在陰中找到陽;善於補充陰氣的人,會在陽中找到陰。」現在的人很少明白這個道理。一見到陽虛症狀,用藥就注重補心,卻不知道應該注重補腎。一見到陰虛症狀,用藥就注重補腎,卻不知道應該注重補心。究其所用的藥物,補陽氣主要用人參,補陰氣主要用熟地黃。熟地黃味甘性寒,補陰沒有錯。但是人參味甘性寒,近年來的洋參味苦,苦寒之物都是補陰的,不是補陽的。因此張仲景不會在回陽時用人參,而是在大熱導致陰虛時用人參來保全陰液,例如人參白虎湯、小柴胡湯等。

大凡藥品,性具苦、寒、酸、濇、鹹味者,功專在陰;具甘、溫、辛、淡、辣味者,功專在陽。今人著重在後天坎、離之陰、陽,而不知著重坎、離中立極之陰陽,故用藥多錯誤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中藥的性質包括苦、寒、酸、淡、鹹,這些功效主要針對陰性部分;甘、溫、辛、淡、辣的性質,功效主要針對陽性部分。現代人過於注重後天的陰陽(坎離),卻忽略了坎離中平衡的陰陽,因此用藥時容易出錯。

仲景一生學問,即在這先天立極之元陰、元陽上探求盈虛消長,揭六經之提綱,判陰陽之界限,三陽本乾元一氣所分,三陰本坤元一氣所化,五臟六腑,皆是虛位,二氣流行,方是真機,陰陽盈縮,審於何部,何氣所乾,何邪所犯,外感由三陽而入內,六客須知,內傷由三陰而發外,七情貴識,用藥各用實據,如六經主方是也。

白話文:

仲景一生的學問,都在於探索先天立極的元陰、元陽的盈虧消長,揭示六經的綱目,判明陰陽的界限。三陽本源於乾元一氣所分,三陰本源於坤元一氣所化。五臟六腑都是虛體,兩氣流行纔是真正的機理。陰陽盈縮應該審查在哪一部位,哪種氣出了問題,哪種邪氣侵犯了身體。外感邪氣從三陽而入內,六種外邪必須瞭解。內傷從三陰而發出外,七種情志必須認識。用藥時都要有實據,就像六經的主方一樣。

然補坎陽之藥,以附子為主;補離陰之藥,以人參為先,調和上下,權司中土,用藥又以甘草為歸。此皆立極藥品,奈人之不察何!餘細維世之用人參以補心,即為補陽也,不知心雖屬陽,外陽而內陰,功用在陰,周身陰血俱從火化得來,故色赤。經雲:“心生血”。又曰:“火味苦。

白話文:

但是補腎陽的藥物,以附子為主;補心陰的藥物,以人參為首,調和上下,取決於脾胃,用藥又以甘草為重要原料。這些都是重要的藥物,但是很多人卻不瞭解!另外,世人用人參來補心,也就是補陽,不知道心雖然屬陽,外表陽而內在陰,功能在陰,全身的陰血都是從心火燃燒而來的,所以心是紅色的。經書上說:“心生血”。又說:“火味苦。

”以苦補心,即是補離中之陰也,而非補真陽也。千古以來,用參機關,惟仲景一人知之,而時珍本草雲:“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推斯意也,以為水火互為其根。經雲:“陽欲脫者,補陰以留之”,獨參湯是也。“陰欲脫者,補陽以輓之”,回陽飲是也。至於陰盛逼陽於外者,用參實以速其陽亡也。

白話文:

使用苦味的藥物來滋補心臟,就是滋補陰虛,而不是滋補陽虛。歷代以來,使用人參來平衡身體機能,只有張仲景一人瞭解這個原理,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人參能使元氣回歸到無形無相的境界」。推究這個意思,就是說人參可以調和水火平衡。經書上說:「如果陽氣將要離散,就用滋補陰氣來使它留住」,像獨參湯就是這樣的用法。「如果陰氣將要離散,就用滋補陽氣來挽留它」,像回陽飲就是這樣的用法。至於陰氣過盛,逼迫陽氣外泄的情況,使用人參實就會加速陽氣的耗散。

陽盛灼陰將盡者,回陽實以速其陰亡也。凡用參以冀回陽,總非至當不易之理,學者宜知。若此症所現,乃陽旺陰虛之甚,正當用參以扶立極之元陰,元陰盛而周身之陰血自盛,血盛而虛者不虛,病者不病矣。

白話文:

陽氣太旺而灼傷陰氣、陰氣將盡的人,用參茸等溫補藥來回陽,只會加速陰氣的衰竭。所有用參茸企圖回陽的做法,總是不太妥當、不容易持久的道理,學習中醫的人應該知道。像這種情況出現的症狀,是陽氣過旺而陰氣極度缺乏導致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使用參茸之類的補品來扶持極度衰敗的元陰。元陰旺盛了,周身的血陰自然就旺盛了。血脈充足,虛弱的人就不再虛了,生病的人也不會再生病了。

【闡釋】此條辨證精確,單憑大熱、口渴、飲冷,心煩、咳吐黃痰,頗似白虎湯證,但其脈細、數(細為血虛,數為血熱),又無外感頭痛、身熱等情,故判為陰虛生內熱,火旺而津虧。若白虎湯證之熱渴,其脈必長大,且有外感病情,必須細審,方不致誤。繼又反覆說明坎陽、離陰、氣血、水火的相互關係,治病務在元陰、元陽二氣上探求。

白話文:

【註解】這個辨證很精確,只看患者有大熱、口渴、愛喝冷水、心煩、咳出黃痰的症狀,很像需要服用白虎湯。但患者的脈象又細又數(細脈代表血虛,數脈代表血熱),而且沒有外感導致的頭痛、發燒等症狀。因此,判斷患者是陰虛內熱,火氣旺盛但津液不足。如果是白虎湯證的熱渴,患者的脈象必定是又長又大,還會伴有外感病症。醫師必須仔細診斷,才能避免誤診。接著,文章又反覆說明坎陽、離陰、氣血、水火的相互關係,強調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調理元陰、元陽兩氣。

外感六客由三陽而入內,內傷七情由三陰而發外,必須分辨明白,用藥始有實據。又指出凡藥品性具苦、寒、酸、濇、鹹味者,功專在陰,具甘、溫、辛、淡、辣味者,功專在陽,補陽以附子為主,補陰以人參為先,調和上下,權司中土,以甘草為歸。均系他人少有道及的重要經驗之言。

白話文:

外在的六種病邪從陽經進入體內,內在的七情會從陰經發出影響到外在。一定要分清楚這些,用藥才會有依據。又指出所有藥物的特性如果是苦、寒、酸、澀、鹹的話,作用都在陰經,而甘、溫、辛、淡、辣的話,作用都在陽經。補陽的藥以附子為主,補陰的藥以人參為主。調和上下,把控中土,以甘草作為依歸。這些都是別人很少提到過的重要經驗之談。

但謂“獨參湯一方,乃補陰之第一方也,今人用為補陽、回陽,大悖經旨。”似未免言之過甚。查人參《神農本草經》謂“主補五臟,安精神。”未言其性味。

白話文:

有人說:「獨參湯是滋補陰氣的最佳方劑,現在有人用它來補陽、回陽,完全違背了經方的本意。」這話似乎有些言過其實。查閱《神農本草經》對人參的記載,文中提到「主補五臟,安精神」,並沒有提到它的性味。

《名醫別錄》謂其性溫。張元素、李東垣俱言甘溫,能補氣清熱。李時珍《本草綱目》謂“人參甘微寒,治男婦一切虛證”,此所引眾說對人參之寒、溫、陰、陽,所言互異,而功專在補則同。如言聞謂“人參生用氣涼,熟用氣溫,味甘補陽,微苦補陰”。白飛鵬謂“人參熬膏服,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凡病後氣虛及肺虛嗽者並宜之。

白話文:

《名醫別錄》中記載人參性溫暖。《醫學啟源》的張元素和李東垣都認為人參味甘溫和,能補氣清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人參味甘、微寒,能治療男女所有的虛證」,這些引用的說法對於人參的寒、溫、陰、陽屬性,說法不一,但都強調了人參在補益方面的作用。比如《醫學真傳》提到:「人參生用時氣涼,熟用時氣溫,味甘補陽,微苦補陰」。白飛鵬認為:「熬製人參膏後服用,能將元氣恢復到無形無相的境界,凡是生病後氣虛以及肺虛咳嗽的人,都適合服用。

”及清柯韻伯亦謂“先哲於氣幾息,血將脫之證,獨用人參二兩,濃煎頓服,能輓回性命於瞬息之間,非他物所可代也”。都認為人參陰、陽、氣、血俱能補,這是一般的原則。鄭氏指出當時醫界用藥陽虛重在人參,陰虛重在熟地的風氣,實際在明代即已流行,張景岳新方八陣兩儀膏,即由此兩味組成。

白話文:

到了明朝,柯韻伯也說:「古代醫家在病人氣息奄奄、即將失血的時候,單獨使用人參二兩,濃煎一口氣喝下,可以在一瞬間挽救性命,沒有其他藥物可以代替。」大家都認為人參能補充陰、陽、氣、血,這是普遍的原則。鄭欽安指出,當時醫界流行用人參治療陽虛,用熟地治療陰虛,這種風氣實際上在明代就已經流行。張景嶽的新方——八陣兩儀膏,就是由這兩種藥材組成。

鄭氏加以非議,並指出“仲景不用參於回陽,而用參於大熱亡陰之症以存陰,如人參白虎湯、小柴胡湯之類是也。”至於辨霍亂病脈症治篇的四逆加人參湯,是既有無熱惡寒而脈微的亡陽徵象,而又見亡血亡津液的癥狀,故用四逆以回陽,而加人參以補陰養血。景岳書中的四味回陽飲,實即本於仲景的四逆加人參湯。

白話文:

鄭氏對此提出質疑,並指出「仲景不用人參來溫陽,而是用人參來治療大熱耗損陰液的疾病,以保存陰氣,例如人參白虎湯、小柴胡湯等。」至於辨霍亂病脈症治篇中所提到的四逆加人參湯,是既有發冷無熱,脈搏微弱的陽氣衰竭徵象,又見到失血失液的症狀,所以使用四逆湯來溫陽,並加入人參來補陰養血。景嶽書中所載的四味回陽飲,實際上就是以仲景的四逆加人參湯為基礎。

宋嚴用和《濟生方》的參附湯,實亦從此套出,其中的人參均重在陰,故鄭氏謂“用參以冀回陽,總非至當不易之理”是有相當見地的。不過不能強調過甚,謂參只能補陰。根據陰、陽、水、火互為其根的原理,及古今的實施,人參確有補陰以益陽兩相的功能,故能救急脫、回元氣、有顯效,是比較適當的。

白話文:

宋代醫家嚴用和在《濟生方》中的參附湯,實際上也是從這個原則發展而來。其中的人參主要用於滋陰,所以鄭氏說「用參來冀望回陽,總是不太適當也不會改變的道理」,是有道理的。不過也不能過於強調,說參只能補陰。根據陰陽、水火互為其根的原理,以及古今的實踐,人參確實具有滋陰益陽的雙重功能,所以能急救脫證、回元氣,有顯著的效果,這是比較合理的。

鄭氏又謂“陽欲脫者,補陰以留之,獨參湯是也”,是說陽太旺而將脫離微弱之陰,故當用獨參湯大補元陰以留之。“陰欲脫者,補陽以輓之,回陽飲是也,”是說陰太盛而將脫離微弱之陽,故當用回陽飲大補真陽以輓之。不用四逆湯而用回陽飲,當系善補陽者於陰中求陽之義。

白話文:

鄭氏也說:「陽氣想要脫離身體的人,用補陰的方法來留住陽氣,獨參湯就是這種情況。」意思是說,陽氣太旺盛,將要脫離虛弱的陰氣,所以應該用獨參湯來大補元陰,留住陽氣。

「陰氣想要脫離身體的人,用補陽的方法來挽留陰氣,回陽飲就是這種情況。」意思是說,陰氣太旺盛,將要脫離虛弱的陽氣,所以應該用回陽飲來大補真陽,挽留陰氣。鄭氏不使用四逆湯而使用回陽飲,應該是善於補陽的人在陰氣中尋求陽氣的意思。

如遇陰盛逼陽於外,更專用參以補其陰,則將加速其陽亡。前人所記服參數兩,頃刻即息高而逝,當即此類。至於陽盛灼陰將盡者,回陽將加速其陰亡,四逆輩皆屬禁藥,應如鄭氏所說:“陽旺陰虛之甚,正當用參以扶立極之元陰,元陰盛而周身之陰血自盛。血盛而虛者不虛,病者不病矣。

白話文:

如果陰氣過盛壓迫陽氣外泄,更專門使用參來補陰,這樣只會加速陽氣衰亡。前人記載服用人參數兩,沒多久就停止呼吸死去,就屬於這種情況。至於陽氣過盛灼傷陰氣將近耗盡時,急救陽氣將會加速陰氣衰亡,像四逆湯這類藥都禁止服用。應該像鄭氏所說的那樣:“陽氣旺盛、陰虛嚴重的時候,正好應該用參來扶助機體最根本的陰氣,陰氣旺盛了,全身的陰血自然也會旺盛。血氣旺盛,虛弱的就不再虛弱,有病的就不再有病了。”

”人參單用起源很早,陶弘景《肘後百一方》、孫思邈《千金方》都有用人參來(“來”:原書為“末”)治病的記載。唐、宋以後,民間煎湯熬膏,單用者益多,實因其功用雖重在補陰補血,而亦能補陽益氣,具有比他藥特殊的兩相性作用。不過人參之益陽是通過補陰而實現,如專用以補陽、回陽,則效力不著。

白話文:

人蔘單獨使用的方法流傳很早,陶弘景的《肘後百一方》和孫思邈的《千金方》中都記載了用人蔘治病的例子。唐朝和宋朝以後,民間開始煎湯熬膏,單獨使用人蔘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因為人蔘雖然主要功效是滋陰補血,但也能補陽氣,具有其他藥物所沒有的雙重功效。但是,人蔘的補陽作用是通過滋陰來實現的,如果專門用來補陽或回陽,效果就不明顯。

故一般危急癥候,應用參附湯益陰回陽兼顧,最為適當。現在參的種類較多,性味各有不同,尤須善於選用,始能盡其功效。

白話文:

因此,對於一般危急的症狀,最適合使用參附湯來同時增強陰氣和恢復陽氣。目前人參的種類較多,性味各不相同,尤其需要擅長選擇,才能發揮其功效。

問曰: 酒客病,身大熱而喘,口渴飲冷,無頭疼、身痛、畏寒者,何故?

答曰:此積濕生熱,熱盛(“盛”:原書為“其”) 而傷血也。夫嗜酒之人,易生濕熱症,因酒性剛烈發散,入腹頃刻,酒氣便竄於周身皮膚,烈性一過,濕氣便留中脘。中土旺者,濕氣易去;中氣弱者,濕氣難消,久久中氣更虛,濕氣因而成疾,濕氣流註四肢,便成痰火手腳。醫生一見痰火手足,便照痰火治之,鮮有愈者。以餘主治,法宜溫中除濕,辛甘化陽之品。若此症由濕聚日久,因而生熱,熱氣逼肺,則喘症生,熱傷津液,則口渴作。法宜清熱、燥濕、升解為主,方用葛根黃連黃芩湯

白話文:

醫生回答說:這是由於體內濕氣積聚,產生熱氣,熱氣旺盛而損傷了血液。喜歡喝酒的人容易產生濕熱症狀,因為酒性強烈,散發快,喝了以後,酒氣很快散佈到全身皮膚上,酒勁一過,濕氣就停留在中焦(脾胃)。中氣強壯的人,濕氣容易消退;中氣虛弱的人,濕氣難以消除,時間久了中氣會更虛,濕氣因此變成疾病,在四肢流注,就形成了痰熱手腳(即濕熱鬱積在四肢)。醫生一見到痰熱手腳,就按照痰熱的病症來治療,很少有治好的。按照我的主治方法,應該用溫中除濕、辛甘化陽的藥材。如果這種病症是由於濕氣積聚時間長久,而產生熱氣,熱氣逼迫肺部,就會產生喘息症狀;熱氣損傷津液,就會口渴。治療方法應該以清熱、燥濕、升解為主,方劑可以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一兩,黃連五錢,黃芩五錢,甘草五錢

古方葛根用至半斤,芩、連、草各二兩,因太陽桂枝症誤下,邪陷於中土,下利不止,脈促喘汗者,內陷之邪,尚欲從肌腠而外出不能出,涌於脈道,則脈促,涌於華蓋,則氣喘。仲景故用葛根以升騰胃氣,鼓邪仍從外出,佐以芩、連之苦,苦以堅之,堅毛竅以止汗,堅腸胃以止瀉,又以甘草調中,邪去而正立復,病自不難解矣。今改用分兩,藉以治酒客之積濕生熱,大熱而喘者,亦更妙也。

白話文:

葛根用量達半斤,黃芩、黃連、黃芪各二兩。由於誤用了治療太陽桂枝證的方劑,導致邪氣侵入體內,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氣喘、出汗。此時,邪氣已深入體內,仍想從皮膚毛孔排出但無法排出,而會湧入脈道,導致脈搏急促;湧入肺部,導致氣喘。所以張仲景使用葛根升提胃氣,使邪氣仍然從體外排出,並輔以黃芩、黃連的苦味,苦能收斂,收斂毛孔以止汗,收斂腸胃以止瀉。再用甘草調和中氣,邪氣祛除,正氣恢復,疾病自然容易好轉。如今將分量改用分兩,用來治療酒客因積濕生熱、發高燒而氣喘的病症,效果也非常好。

用藥意解

按葛根黃連黃芩湯一方,乃表裡兩解之方,亦宣通經絡、燥濕、清熱之方也。夫葛根氣味甘辛,稟秋金之氣,乃陽明胃經主藥也。陽明主燥,肌肉屬陽明胃,胃熱甚故肌肉亦熱,胃絡上通心肺,熱氣上涌於肺故喘,熱傷脾中陰血故渴。今得葛根之升騰,宣通經絡之邪熱,熱因濕積者,熱去而濕亦去矣。

白話文:

葛根黃連黃芩湯劑,是一種能同時處理身體內外問題的藥方,也可以疏通經絡、化解濕氣、清除熱氣。

葛根這種藥材,味道甘辛,具有秋季金屬的特性,是陽明胃經的主要藥材。陽明胃經主導化解濕氣,而身體的肌肉也屬陽明胃經;胃熱嚴重時,肌肉也會感到發熱。此外,陽明胃經的經絡向上連接心肺,熱氣會往上衝到肺部,因此會喘息。熱氣也會損傷脾臟陰血,導致口渴。

使用葛根後,可以疏通經絡中的邪熱,熱氣消散後,濕氣也一併消除了。

況得芩、連之苦,苦以清熱,苦能燥濕,復得甘草和中以培正氣,內外兩解,濕熱自化為烏有矣。此方功用尚多,學者不可執一。

白話文:

加上黃芩、連翹的苦味,苦味可以清熱,乾燥濕氣。再加入甘草調和身體,培養正氣。內外兼顧,濕熱自然消散。這個方子的作用還有很多,學習者不要只執著於某一方面。

【闡釋】酒客易生濕氣,久久可致中虛。濕積未致生熱,治宜溫中除濕。若積濕生熱,熱甚傷津傷血,而大熱、喘、渴、飲冷,則只宜清熱、燥濕、升解,故治以葛根黃連黃芩湯。方中葛根氣味甘辛,性升散,能升騰津液而宣達經絡之邪熱,芩、連性味苦、寒、善降,能清除在里之濕熱,復得甘草和中以培正氣,升降協調,表裡兩解,濕熱自除。此方功用尚多,《皇漢醫學》謂酒客病,火症,熱瘡,湯火傷等,均可以此方施治。

白話文:

經常喝酒的人容易生濕氣,時間久了會導致身體虛弱。濕氣積聚但還沒有發熱,這時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溫暖中部(脾胃)並去除濕氣。但如果濕氣積聚已經生熱,熱氣會嚴重傷津(津液)和傷血(氣血),導致高燒、喘息、口渴、愛喝冷飲等症狀,這時就只能清熱、燥濕、解熱,所以應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來治療。這個方子中的葛根具有甘辛的味道,升散的性質,可以升騰津液、宣達經絡中的邪熱;黃芩和黃連具有苦寒的味道,降下的性質,可以清除體內的濕熱;再加甘草來調和中部(脾胃)並培補正氣,升降協調,表裡兩解,濕熱自然就會消除。這個方子的作用還有很多,《皇漢醫學》記載,酒客的疾病,發炎狀況,熱瘡,燙傷等,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現代藥理實驗,本方殺菌消炎之力強,已廣泛應用於急慢性腸炎、小兒泄瀉、菌痢、傷寒、乙型腦炎、發疹、口瘡等疾患。

白話文:

根據現代藥理實驗,此古方具有強大的殺菌消炎效果,廣泛應用於急性和慢性腸炎、小兒腹瀉、痢疾、傷寒、乙型腦炎、皮疹、口腔潰瘍等疾病。

問曰: 老人大便艱澀不出者,何故?

答曰: 此血虛甚而不能分潤溝渠也。夫年老之人,每多氣、血兩虛,氣旺則血自旺,氣衰則血自衰。然年老之人,稟賦原有厚薄,不得概謂氣血兩虛。亦有素稟陽旺者,精神不衰,出言聲厲,飲食不減,此等多由火旺陰虧。亦有稟賦太薄,飲食不健,素多疾病,乃生機不旺,運化太微,陰血漸衰,不能澤潤腸胃,腸胃枯槁,此真血虛之侯。二條乃言老人之稟賦。亦有因外邪入陽經,變為熱邪,伏於腸胃而閉結者。亦有陰盛陽微,下焦無陽,不能化陰而閉結者,亦有肺內伏熱而閉結者,認症總宜清耳。若老人大便艱澀,無外症者,即是血枯居多,法宜苦甘化陰為主,方用當歸補血湯加蜂蜜,或甘草乾薑湯,解見上。或麻仁丸

白話文:

**解答:**這是因為血虛嚴重,無法潤澤腸道。老年人通常氣血兩虛,氣旺則血旺,氣虛則血虛。但是,老年人的體質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氣血兩虛。也有人天生陽氣旺盛,精神不衰,說話洪亮,飲食不減,這往往是由於火旺導致陰虛。還有的人體質太弱,飲食不良,經常生病,那是因為生機不旺,運化太差,導致陰血逐漸衰弱,無法潤澤腸胃,腸胃乾枯,這是真正血虛的徵兆。這兩條是關於老年人的體質。也有人是因外邪入侵陽經,轉化為熱邪,潛伏於腸胃而導致閉結的。也有人是因陰盛陽虛,下焦陽氣不足,無法化解陰邪而閉結的。還有人是因肺中潛伏熱邪而閉結的。辨別症狀時,總要以清熱為主。如果老年人大便乾結,沒有其他外因,大多是血虛所致,治療方法宜以苦甘化陰為主,可以使用當歸補血湯加蜂蜜,或甘草乾薑湯,具體用法見上。也可以用麻仁丸。

麻仁丸

麻仁二兩,芍藥八錢,枳實八錢,大黃一兩六錢,厚樸二錢杏仁一兩,白蜜一兩

白話文:

芝麻仁 2 兩 芍藥 8 錢 枳實 8 錢 大黃 1 兩 6 錢 厚朴 2 錢 杏仁 1 兩 白蜂蜜 1 兩

用藥意解

按麻仁丸一方,乃潤燥行滯之方,實苦甘化陰之方也。夫人身精血,俱從後天脾胃化生,脾與胃為表裡,胃主生化,脾主轉輸,上下分佈,脈絡溝渠,咸賴滋焉。今胃為伏熱所擾,生化之機不暢,伏熱日熾,胃土乾燥,漸漸傷及脾陰,脾陰虛甚,津液不行於大腸,腸、胃火旺,積糞不行,故生窮約。窮約者,血枯而無潤澤,積糞轉若羊矢也。

白話文:

麻仁丸這一藥方,是一種去燥通便的藥方,其實也是一種以苦甘之味來滋陰的藥方。人體的精血,都是從後天的脾胃消化吸收來的。脾和胃是表裡關係,胃主導消化吸收,脾主導運化吸收的物質,這些物質再輸送至全身的經脈和臟腑。現在,我們的胃部受到潛伏的熱邪侵擾,本來應該生化津液的功能受到了阻礙,潛伏的熱邪日漸熾盛,胃部變得乾燥,逐漸損傷了脾陰。脾陰嚴重不足時,津液無法滋潤大腸,腸胃火氣旺盛,宿便無法排出,因此出現了「窮約」的症狀。所謂「窮約」,就是血液枯竭無以滋潤,宿便乾結如羊糞。

故仲景立潤腸一法,使溝渠得潤,窮約者,自不約也。藥用麻仁、杏仁,取多脂之物,以柔潤之,取大黃、芍藥之苦,以下降之,取厚樸、枳實之苦溫,以推盪之,使以白蜜之甘潤,與苦合而化陰。陰得化而陽生,血得潤而枯榮,腸胃水足,流通自如,推盪並行,其功迅速。

白話文:

因此,中醫先人張仲景創立了滋潤腸道的治療方法,讓腸道得以滋潤。腸道狹窄者,自然就不會狹窄了。藥物使用麻仁、杏仁,取其富含油脂,以滋潤腸道;使用大黃、芍藥的苦味,以瀉下通便;使用厚樸、枳實的苦溫之性,以推動腸道運行;再用白蜜的甘潤,與苦味藥物結合,轉化為陰性。陰性得到轉化,陽氣就會產生,血脈得到滋潤,就能恢復健康。腸胃得水充足,運行暢通,推動和通便並行,效果非常顯著。

此方宜用為丸,緩緩柔潤,以治年老血枯,實為至當之法。今改用分兩為湯,取其功之速,亦經權之道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適合做成藥丸,緩慢溫和地滋養身體,用於治療年老體弱、血氣不足的狀況,是非常恰當的方法。現在改用分成份量相等的湯藥,是為了追求藥效的快速,也是權宜之計。

【闡釋】老人大便艱澀不出,多為火旺血虧,津液不能敷布,以致腸、胃燥熱,大便結澀,自以麻仁丸為正治。方中厚樸、枳實、大黃,即清泄燥熱之小承氣湯,再加甘潤之麻仁、白蜜,溫潤之杏仁,苦斂之芍藥,其泄熱、潤燥之力更強,為治多種便秘習用之良方。惟應緩下者則宜用丸劑,改用湯劑,則攻下之力較猛,故須減輕分量。

白話文:

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大便困難排不出,通常是因為體內火氣旺盛導致血液不足,津液無法滋潤全身,因此讓腸胃變得乾燥燥熱,導致大便乾燥難解。使用麻仁丸作為主要治療方法。

麻仁丸中的厚樸、枳實、大黃等成分具有清熱通便的作用,就像小承氣湯一樣。再加入甘潤的麻仁、白蜜,溫潤的杏仁,苦澀收斂的芍藥,加強清熱潤腸的作用。這是治療多種便祕的常用良藥。

但是,對於需要緩下瀉藥的人,建議使用丸劑。如果改用湯劑,瀉下的作用會更強,所以需要減少劑量。

當歸補血湯及炮薑甘草湯加白蜜,亦能潤燥行滯,故均可以治此病。筆者在臨症中,常見老年人大便艱澀難出,積糞若羊矢,其人全現陰症病形,治以附子理中湯加大黃、麻仁,先通其便,或用大黃附子細辛湯亦可。惟大黃性味薄,不能久煎,用水沸一二分鐘即可,久煎則藥效損失較大。

白話文:

當歸補血湯以及加入白蜂蜜的炮薑甘草湯,也能潤滑乾燥、促進排便,因此都可以治療這種疾病。我在臨牀上經常看到老年人排便困難,積存的糞便就像羊糞一樣,患者呈現出明顯的陽虛症狀。治療時可以採用附子理中湯加上大黃和麻仁來進行通便,或使用大黃附子細辛湯也可以。但是大黃的藥性較弱,不能長時間煎煮,沸水煮一兩分鐘即可,時間過長會導致藥效大量流失。

其後即用附子理中湯加麻仁、杏仁連服數劑,或十餘劑,其人飲食日增,精神飽滿,而大便暢通,至一日一次。凡屬此類病癥,均可用此法治之。

白話文:

之後就使用附子理中湯加入麻仁和杏仁連續服用好幾劑,大約十幾劑左右。患者的飲食量逐漸增加,精神狀態也飽滿了,大便也通暢,大約每天一次。凡是屬於這種類似症狀的,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來治療。

問曰: 男子陽物挺而不收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將絕,陽孤無匹也。夫陽物之舉,乃陽旺也。陽旺極宜生陰,陰生陽自痿,乃陰陽循環不易之理。今出乎至理之外,挺而不收,明明有陽無陰象也。此際法宜救陰,大補先天元陰為主,方用獨參湯主之,解見上。或六味地黃湯亦可。

白話文:

醫生回答說:這是因為體內的陰氣即將耗盡,陽氣孤單無依造成的。陽氣旺盛時,會生出陰氣;陰氣生出後,陽氣自然會減弱,這種陰陽消長的過程是恆久不變的道理。現在的情況卻超出了這個規律,陽氣外露卻無法收回,正說明體內有陽無陰。此時,治療的方法應該是補救陰氣,主要通過大補先天陰氣。可以採用獨參湯,具體用法請參閱上面的內容。或者也可以使用六味地黃湯。

六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棗皮八錢,淮藥五錢茯苓五錢,丹皮六錢澤瀉三錢

白話文:

熟地:一兩(約 30 公克) 棗皮:八錢(約 16 公克) 淮藥:五錢(約 10 公克) 茯苓:五錢(約 10 公克) 丹皮:六錢(約 12 公克) 澤瀉:三錢(約 6 公克)

用藥意解

按地黃湯一方,乃利水育陰之方也。夫地黃甘寒,滋腎水之不足;二皮酸寒,斂木火之焰光;山藥、茯苓,健脾化氣行水,澤瀉甘寒,補養五臟,又能消濕。此病由水虛而火旺,又加木火助之,故不收。今得地黃補水,又能滋肝,肝主宗筋,乃陽物之根也。宗筋得潤,而陽物立痿,佐二皮一斂一瀉,火光即滅。

白話文:

地黃湯這個方劑,是滋養陰分、利水祛濕的藥方。地黃性味甘寒,能滋補腎臟的水分;山茱萸、牡丹皮兩味藥性味酸寒,能收斂肝火;山藥、茯苓能健脾利氣、行水,澤瀉性味甘寒,能補益五臟,還能消除濕氣。這個病是由於水液不足而導致火熱旺盛,再加上肝火助長,所以引起陽痿。現在用地黃來補水,還能滋養肝臟,肝臟主導宗筋,是男性生殖功能的根本。宗筋得到滋潤,陽痿就能夠得到改善,再輔以山茱萸、牡丹皮一斂一瀉,肝火就能夠熄滅。

又得山、苓、澤瀉,健脾化氣以行津液,庶幾此病易瘳。古人雲:“補陽以配陰”,乃為陽痿不舉**(柱)〔註〕腳,為一切陽虛(柱)〔註〕腳。“補陰足以配陽”,乃為陽挺不收(柱)〔註〕腳,為一切陰虛(柱)**〔註〕腳。此條應專以滋陰為是。

白話文:

再加上山藥、茯苓、澤瀉這三味藥,可以健脾利氣以運行津液,這樣一來,這個病就有可能容易被治癒。古人說:「補陽纔能夠配合陰」,這是因為陽痿不舉的人,是陽氣虛弱的。而「補陰纔能夠配合陽」,這是因為陽挺不收的人,是陰氣虛弱的。這個方子應該專注於滋補陰氣。

不應利水,利之似反傷陰,不知用利藥於地黃之內,正取其利,以行其潤之之力也。學者不可執一,分兩與古方不同,改用也。

白話文:

一般情況下不適宜使用利水藥,因為利水藥用多了似乎會損傷陰液。不知道在使用地黃的同時使用利水藥,正是取用利水藥的作用,來幫助地黃發揮滋潤的作用。學者不能拘泥於一種觀點,中藥配伍和古代方劑不同,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闡釋】此病又稱陽強、或強中,多因房事過度,腎陰虧損,陰虛不能制陽,虛陽妄動者所致。亦即腎水不足,常出現陽物堅挺不收,是陽極而不能生陰,自當救陰以配陽,故以大補元陰之獨參湯治之。人參功重在陰,前已詳解。至六味地黃湯,乃利水育陰之方,亦能治愈此病,則因此病是水虛而火旺,又加肝木之火助之,故堅挺不收。

白話文:

此方劑中,地黃具有補水滋陰的作用,為君藥。此外,還加入了五種具有清熱收斂、瀉利通便作用的輔藥,進一步增強了滋陰潤澤的效果。這些輔藥可以讓筋脈得到潤澤,陽器自然萎縮,因此能迅速達到治療效果。 方中地黃補水滋陰為君,佐以清斂瀉利之品五種,滋陰潤澤之力更強,宗筋得潤,陽物自痿,故能迅速取效。

問曰: 病人每日半夜候,兩足大熱如火至膝,心煩,至午即愈者,何故?

答曰: 此血虛陽旺也。夫人身以陰、陽兩字為主,陽生於子至已時,屬三陽用事,正陽長陰消之時,陰虛不能配陽,陽旺故發熱。至午即愈,乃陰長陽消,陽不勝陰,故熱退。世人以為午後發熱為陰虛,是未識陰、陽消長之道也。餘治一易姓婦,每日午初,即面赤發熱,口渴喜熱湯,至半夜即愈,諸醫概以補陰不效,餘以白通湯,一服而愈。此病法宜補陰以配陽為主,方用補血湯,或地黃湯,解見上。

白話文:

答: 這是血虛陽盛所致。人的身體以陰、陽二氣為主,早上7點至中午12點陽氣旺盛,屬三陽主事,此時陽氣正盛,陰氣消退,陰虛無法配合陽盛,所以發熱。到了下午12點就會好轉,因為此時陰氣漸長,陽氣消退,陽不勝陰,所以熱退。一般人認為下午發熱是陰虛,這是因為不懂得陰、陽消長的道理。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易姓婦人,每天中午12點左右,就會臉紅發熱,口渴喜飲熱湯,到了半夜纔好轉。其他醫生都認為她陰虛,補陰無效,我用白通湯一劑而癒。這種病症宜以補陰配陽為主,方用補血湯或地黃湯,配伍見上。

【闡釋】此條所論涉及時間醫學,按照祖國醫學理論,半夜至正午為陽長陰消之時,正午至半夜為陰長陽消之時,半夜後陽漸長而尚大熱為病,是由於陰虛不能配陽,至正午即退熱,是由於陰長陽消,故此病宜補陰以配陽,反之若正午發熱而夜半退熱,則由於陽虛不能配陰,又當補陽以配陰。

白話文:

這段話探討了時間醫學。在中醫理論中,半夜到正午是陽氣上升、陰氣減弱的時候,正午到半夜是陰氣上升、陽氣減弱的時候。半夜後,陽氣逐漸上升,但仍然過於火熱而致病,這是因為陰虛不能抑制陽氣造成的。到了正午,熱度就會退去,這是因為陰氣上升、陽氣減弱的緣故。因此,對於這種疾病,應當補陰以平衡陽氣。相反,如果正午發熱而夜半退熱,則是因為陽虛不能抑制陰氣,此時應當補陽以平衡陰氣。

鄭氏持此說而分別用補血湯、地黃湯、及白通湯施治,各有效驗,與一般認為午後發熱是陰虛之說正好相反,這是自己經驗之談。

白話文:

鄭氏根據這個理論,分別使用補血湯、地黃湯和白通湯治療,各有療效。這與一般認為下午發燒是陰虛的說法正好相反,這是他自己的經驗之談。

問曰: 秋月人忽然腹痛水瀉,日數十次,完谷不化,精神不倦者,何故?

答曰: 此肺中之元陰不足,肺氣燥甚也。夫大便水瀉至完谷不化,誰不以為脾胃之敗也。不知肺氣燥極,亦有此症。肺與大腸為表裡,大腸主傳送,飲食入胃,不待消化,隨燥熱之氣下降,而直趨大腸,故日瀉數十次,腹痛飲冷不倦。若果脾敗完谷不化,精神之倦極可知,決然病久非暴也。至於水瀉一症,有瀉出色黃極者,胃火旺也。瀉出色白者,下元無火也。瀉出色青者,厥陰之寒化也。瀉出色如醬汁者,太陰之濕化也。瀉出如溏鶩者,臟有寒也。亦有瀉出色白如涎者,肺有熱也。有瀉出淡赤色者,陽不統陰也。以上數症,臨症時再察虛、實、新、久,脈息有神、無神,用藥自有據也。此症法宜清燥為主,方用甘桔湯,加二冬、地骨、桑皮、黃芩、杏仁、白蜜治之。

白話文:

回答是:肺中的元陰不足,肺氣乾燥嚴重。大便水瀉到連完穀物(未消化的食物)都瀉出來,誰不認為是脾胃壞了?但是不知道肺氣乾燥到極點,也會出現這種症狀。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大腸負責傳送食物,飲食進入胃中,不待消化,就隨著燥熱之氣下降,直接進入大腸,所以會腹瀉數十次,腹痛並喜飲冷水。如果真是脾胃虛弱,完穀物不消化,精神會非常倦怠,肯定是長期慢性病,不會突然發作。至於水瀉這個症狀,有瀉出黃色極深的,是胃火旺盛。瀉出白色的是下元沒有火氣。瀉出青色的,是厥陰經的寒氣化成。瀉出像醬汁顏色的,是太陰經的濕氣化成。瀉出像稀溏的鴨蛋湯一樣的,是臟腑有寒氣。還有瀉出白色像涎液的,是肺有熱氣。有瀉出淡紅色的,是陽氣不能統攝陰氣。以上這些症狀,在臨牀上還要再觀察虛證、實證、新病、久病,脈息是否有力,用藥纔能有依據。這種症狀的方法主要是清肺燥,可用甘桔湯,加入天冬、麥冬、地骨皮、桑皮、黃芩、杏仁、白蜜治療。

甘桔湯

甘草一兩桔梗八錢天冬四錢,麥冬四錢,地骨三錢,桑皮三錢,黃芩二錢,杏仁二十粒,白蜜五錢

白話文:

甘草:60 克 桔梗:40 克 天冬:20 克 麥冬:20 克 地骨皮:15 克 桑白皮:15 克 黃芩:10 克 杏仁:約 20 粒 白蜜:25 克

用藥意解

按甘桔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此方仲景用以治少陰之咽痛症,因少陰之火上浮於咽,少陰之絡挾咽故也。得甘桔之合化,而少陰得養,故愈。今用以治太陰,取桔梗之苦以開提肺氣,而伏熱立消,取甘草之甘,大甘足以化熱,苦與甘合,又能化陰,化陰足以潤肺,又加以二冬、二皮、黃芩、杏仁、白蜜,一派甘寒、苦降之品以助之,而肺燥立止,水瀉自不作矣。

白話文:

根據甘桔湯的方劑,它是以苦味和甘味化解陰虛的方劑。張仲景用這個方劑來治療少陰證的咽喉疼痛,因為少陰之火上升到咽喉,少陰之絡脈牽涉到咽喉。加入甘桔後陰陽調和,少陰得到滋養,所以咽喉疼痛就能痊癒。現在用這個方劑來治療太陰證,取桔梗的苦味來宣提肺氣,就能讓潛藏的熱氣消退,取甘草的甘味,甘性充足就能化解熱氣,苦味和甘味結合,還能化解陰虛,化解陰虛就能潤肺,再加入天冬、麥門冬、陳皮、山梔、黃芩、杏仁、白蜜,這些都是甘寒、苦降的藥材來輔助,就能讓肺燥立刻停止,水瀉自然也會消失。

【闡釋】此條辨症精細,腹痛水瀉至完谷不化,一般都易認為是脾胃之病。鄭氏以其是秋月忽病,精神不倦,而判為肺中元陰不足,燥熱移於大腸,治以加味甘桔湯,下病上治,具有精義。

白話文:

這條記載鑑別病症很精細,肚子痛、拉肚子,嚴重到吃下多少飯就拉出多少飯不消化,一般人容易認為是脾胃的毛病。鄭氏因為患者是在秋季忽然發病,精神卻不錯,判斷是肺部陰氣不足,燥熱蔓延到大腸,使用加強版的甘桔湯治療,從下半身疾病上半身治療,體現了精湛的醫術。

甘桔湯原方只甘、桔二味,取其苦甘化陰,以治咽喉熱痛有良效,今用以治肺燥、腸熱,故加二冬、二皮、黃芩、杏仁、白蜜一派甘寒、苦降、清潤之品以助之,燥熱得除,諸症自可速愈。至於就水瀉顏色之不同,而分析其病因之各異,臨床還須審其虛實、新久,及脈息之表現而分別用藥,均切實明慎,使人易於掌握。

白話文:

甘桔湯原本配方只有甘草和橘紅兩味中藥,利用它們的苦味和甘味來化解陰邪,對於治療咽喉疼痛有很好的效果。現在用它來治療肺部燥熱、腸胃熱,所以加了麥冬、天冬、陳皮、橘皮、黃芩、杏仁、白蜜等一些甘涼、苦降、清潤的藥材來輔助治療。等燥熱被清除後,各種症狀自然可以快速痊癒。至於針對水瀉症狀的顏色差異,而分析導致這些症狀的不同病因,在臨牀治療中還需要仔細區分患者的虛實、病情的長久程度,以及脈搏的表現而分別用藥,這些方法都非常切實謹慎,讓人很容易掌握。

問曰: 病人乾咳,周身皮膚癢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虛不能潤肺,肺燥而不能行津液於皮膚也。夫病人乾咳,乃血虛肺燥之驗。肺主皮毛,肺氣清,則節令行而不乖,臟腑咸賴;肺氣燥,則節令失,而津液不行,百病叢生。津液不行於內,則肺痿、臟結、腸燥、痿躄、筋攣、骨蒸等症即起;津液不行於外,則皮毛、肌膚、爪甲、枯搞、燥癢之症立作。此條言血虛肺燥,有如是等症,法宜清燥、養營為主,方用補血湯,合甘草乾薑湯,加五味、白蜜治之,解見上。業斯道者,須知人身氣血運用機關,氣血之根皆在下,培養在中,發用在上。根即此○也,培養即此◎也,發用即此⊙也。肺主氣,即發用之外圈,心主血,即發用之內圈。外圈本乾體所化,內圈本坤體所生,天包乎地,地成乎天,混然一物。地氣上騰,指坎中一陽,由下而中而上,一呼即起;天氣下降,指離中真陰,由上而中而下,一吸即入。故曰呼、吸者,陰、陽之橐籥也。呼則氣行而血隨,吸則血行而氣附。呼吸雖判乎陰陽,其實升則二氣同升,降則二氣同降,升降循環不已,故即上、下以判陰、陽也。先聖恐人不明,故畫卦以明陰、陽,乾坤則稱為先天,六子乃為後天,今人專在後天論陰陽生克固是,而不在先天論陰陽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苟有知得陰陽升降之道者,庶可與共學適道矣。

白話文:

回答說:這是因為體內的陰液不足,無法滋潤肺,導致肺氣乾燥,不能將津液運行到皮膚上。病人持續乾咳,是血虛肺燥的徵兆。肺主皮毛,肺氣清和,則四時氣候變遷順利,臟腑各司其職,身體健康。若肺氣乾燥,則四季失調,津液運行不暢,各種疾病就會產生。津液在體內運行不暢,就會出現肺萎縮、臟器結塊、腸道乾燥、肌肉萎縮、筋脈攣縮、骨骼發熱等症狀。津液在體外運行不暢,就會出現皮膚乾燥、肌膚粗糙、指甲乾裂、脫皮、瘙癢等症狀。本條所說的血虛肺燥,就會產生這些症狀。治療方法應以清燥、養血為主,方可用補血湯、合甘草乾薑湯,再加五味子、白蜜等藥物治療,詳見上文。

從事醫道的人,必須瞭解人體氣血運行的規律,氣血的根源都在下方,培養氣血在中間,發揮作用在上方。根源就是○,培養就是◎,發揮作用就是⊙。肺主氣,是發揮作用的外圈,心主血,是發揮作用的內圈。外圈本來是由乾體轉化而來,內圈本來是由坤體所生,天包覆地,地承載天,天地渾然一體。地氣上升,是指坎卦中的一陽,從下到中再到上,一呼氣就升起。天氣下降,是指離卦中的真陰,從上到中再到下,一吸氣就下降。所以說呼氣和吸氣,是陰陽像風箱一樣運作的。呼氣時氣運行,血跟著運行,吸氣時血運行,氣依附著血運行。呼吸雖然分為陰陽,但實際上上升時兩氣同時上升,下降時兩氣同時下降,升降循環不已,所以用上方和下方來區分陰陽。古聖先賢擔心人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畫八卦來闡明陰陽,乾坤卦稱為先天,六卦稱為後天。現在的人只從後天來論述陰陽生剋,卻不從先天來論述陰陽盛衰,這只知其末流,而不知其根源。如果能懂得陰陽升降的規律,那麼就可以一起學習得道了。

【闡釋】病人乾咳而周身皮膚發癢,斷為陰血虛衰不能潤肺,肺燥而不能行津液於皮膚,以及因津液不行於內外而引起的各種病理症象,所說均極切當。主以清燥養營之補血湯合甘草炮薑湯加五味、白蜜,亦屬對症之治法,方中當歸補血,黃芪固氣,炮薑、甘草苦甘化陰,五味、白蜜清滋潤斂,共奏清燥養營之功。與其後段所論陰陽氣血升降,呼吸循環的理論,亦極合拍。

白話文:

這個病人乾咳,全身皮膚發癢。醫生判斷是陰血不足,不能滋潤肺部,導致肺部乾燥,無法輸送津液到皮膚。由於津液不能在身體內外運行,所以產生了各種疾病症狀。

醫師開出的方劑包括清燥養營湯,加上甘草炮薑湯、五味子和白蜜。這些藥物都是針對症狀的治療。方劑中:

  • 當歸補血
  • 黃芪固氣
  • 炮薑和甘草苦甘化陰
  • 五味子和白蜜清熱滋潤止咳

這些藥物共同發揮清燥養營的作用。醫師提出的後一段理論,關於陰陽氣血的升降和呼吸循環,也與這個方劑的治療作用相符。

老年人周身皮膚發癢,其病因與此相同,筆者用此方治之多效。

問曰: 筋縮不伸者,何故?

答曰: 此血虛不能養筋,筋燥故也。夫筋之燥也有由生,雖雲水能生木,其實水、火之功用在心、肺,肺主氣,心主血,肺氣行於五臟,血亦行於五臟,肺氣行於六腑,血亦行於六腑。肺氣燥極,則運用衰,津液不潤於筋,則筋燥作。筋燥甚,故縮而不伸也。法宜清燥養血為主,方用芍藥甘草湯主之,或加二冬、白蜜亦可。

白話文:

答: 患者是因為血虛無法滋養筋脈,導致筋脈乾燥。筋脈乾燥是有原因的,雖然說水可以滋生木,但實際上水、火的作用主要在於心和肺。肺主氣,心主血,肺氣運行全身,血液也運行全身。肺氣運行於六腑,血液也運行於六腑。肺氣過於乾燥,就會導致運作失常,津液無法滋潤筋脈,筋脈就會乾燥。筋脈過於乾燥,就會收縮而不舒展。因此,治療方法應以滋陰養血為主,方可用芍藥甘草湯,也可以加冬瓜籽、蜂蜜。

芍藥甘草湯

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

用藥意解

按芍藥甘草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夫芍藥苦平入肝,肝者陰也。甘草味甘入脾,脾者土也。苦與甘合,足以調周身之血,周身之血既調,則周身之筋骨得養,筋得血養而燥氣平,燥氣平則筋舒而自伸矣。然亦不必拘定此方,凡屬苦甘、酸甘之品,皆可以化陰。活法圓通之妙,即在此處也,學者須知。

白話文:

芍藥甘草湯這個方劑,是屬於苦甘化陰的方劑。芍藥味苦性平,歸於肝經,肝屬陰。甘草味甘,歸於脾經,脾屬土。苦味與甘味相合,足以調和全身的血液,全身血液調和以後,全身的筋骨就能得到滋養,筋得到血液滋養後乾燥的氣息就會緩和,乾燥的氣息緩和後筋就會舒展而自行伸展。不過也不一定要拘泥於這個方劑,所有屬性苦甘、酸甘的藥物,都可以化陰。活用的巧妙之處就在這裡,學醫的人一定要知道。

【闡釋】筋縮不伸,固由於血虛不能養筋,以致筋燥,而推原其本,則筋燥實由肺燥。因肺主氣,心主血,血隨氣行,肺失節令而運用衰,致津血不潤於筋而縮不能伸,故治以清燥養血之加味芍藥甘草湯。芍藥苦平入肝,甘草味甘入脾,苦與甘合,足以化陰而調周身之血,血調而筋得養,自然由縮而伸。加入二冬、白蜜,則清潤養陰之力更強。

白話文:

說明: 筋縮不伸,主要是因為血虛沒辦法滋養筋,導致筋變乾;但追根究底,筋乾的根本原因是肺乾。因為肺主氣,心主血,血跟著氣運行,肺一旦失衡衰弱,就會導致津血無法滋潤筋,筋就會縮緊無法伸展。因此,可以用清熱滋養血液的加味芍藥甘草湯來治療。芍藥性苦平,能入肝;甘草味甘,能入脾;苦味和甘味合用,足夠化陰並調和全身的血液,血液調和後,筋就能得到滋養,自然就能由縮緊轉為伸展。加入天冬、麥冬和白蜜,就能進一步加強清潤滋陰的效果。

末謂凡屬苦甘、酸甘之品俱足以化陰,不必拘定此方治此病,更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

問曰: 年老之人多健忘,言語重覆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虛極,而神無主也。夫心生血,神藏於血之中,神者火也、氣也,即坎中一陽,而寓於血之中,氣與血相依,故別其名曰心藏神,即此可知鬼神之用也。書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良能二字,即真陰、真陽之本性也,神稟陽之靈,天體也,位尊,故曰神;鬼稟陰之靈,地體也,位卑,故曰鬼。人之為善,則性從陽,光明氣象;人之為惡,則性從陰,黑暗氣象。人死而為神,為鬼,即在平日修持上判也。將死之際,善氣重者,元神從天門而出,定為神道;惡氣重者,元神從地戶而入,定為鬼道。若老人氣血已衰,精神自然不足,不足故神昏也。然又非熱甚神昏之謂也,法宜養血為主,氣、血雙補亦可。方用補血湯、獨參湯,或參棗湯亦可,補血、獨參二湯,解見上。

白話文:

回答說:這是元氣陰虛達到極點,而神氣無依的緣故。心生血,神藏於血中,神就是火和氣,是坎卦中唯一的陽爻,寄寓於血中。氣與血相互依存,所以特別稱之為心藏神,這就能理解鬼神的作用了。古書上說:"鬼神是天地二氣的良能。"良能二字,就是真陰、真陽的本性。神稟受陽之靈,屬於天體,地位尊貴,所以稱之為神;鬼稟受陰之靈,屬於地體,地位卑賤,所以稱之為鬼。人做善事,則性情從陽,光明正大;人做惡事,則性情從陰,陰暗邪惡。人死後成為神或鬼,就是在平日修養行為時決定的。將死之際,善氣重的,元神從天門而出,必定成神;惡氣重的,元神從地戶而入,必定成鬼。如果老年人的氣血已經衰敗,精神自然不足,不足所以神志昏迷。但是又不是熱證導致的神志昏迷,治療方法宜以養血為主,也可以氣血雙補。可用補血湯、獨參湯,或參棗湯也可以,補血湯和獨參湯的用法見前。

參棗湯

洋參一兩,棗仁一兩,甘草五錢豬心一個

白話文:

人參一兩、酸棗仁一兩、甘草五錢、豬心一個

以上三味為細末,同豬心燉服,或同豬心搗為丸俱可。

用藥意解

按參棗湯一方,乃苦甘化陰,酸甘斂陰之方也。因元陰虛極,不能養神,神無所主,故時明時昧,猶若殘燈將滅,而火光不明,苟能更添其膏,火光自然復明也。今以洋參之甘苦,棗仁之酸斂,以扶其元陰。元陰斂而真氣即斂,故曰藏神。又得豬心同氣相求,庶幾心神明而不昧。

白話文:

參棗湯這個方子,是用苦味和甘味來調和陰虛,用酸味和甘味來收斂陰氣的。由於元陰極度虛弱,無法滋養精神,精神無所歸依,所以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就像殘燈即將熄滅,燈火不明一樣。如果能再添加燈油,燈火自然會再次明亮。現在用洋參的甘苦味,棗仁的酸味和收斂作用,來扶助元陰。元陰收斂了,真氣就會收斂,所以說能夠藏神。再加上豬心同氣相求,希望心神能明而不昏。

復取甘草從中合化,而真血有源源不竭之妙也。此方不獨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闡釋】年老之人健忘,言語重覆,多由於氣血虛衰,不能充分營養於腦,影響及記憶、思維能力所致。祖國醫學所謂心藏神,實指心血營養於腦而生知慮的作用,解已見於第一卷,茲不再贅。至於心藏神而論及鬼神之用一段,則由於時代所限,不合科學,應予揚棄。但其所出治法與處方,則是切當的。

白話文:

【解釋】老年人健忘、說話重複,大多是因為氣血不足,無法充分滋養大腦,影響到記憶力和思考能力所導致的。傳統的中醫認為「心藏神」,實際上是指心血滋養大腦而產生認知和思考能力的作用,解釋已經在第一卷中提到,這裡就不再重複。至於認為心藏神與鬼神有關的部分,受限於時代,與科學不符,應該予以捨棄。但是其中提出的治療方法和處方,卻是切實可行的。

補血湯及獨參湯俱系古方,解已見前。參棗湯頗有新義,洋參甘苦,棗仁酸斂,甘草和中,苦酸甘合而化陰,復得豬心同氣相求,有藥補、食補兼備之妙。故鄭氏雲:“此方不獨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白話文:

補血湯和獨參湯都是古方,詳細解說前面已經講過。參棗湯的功效頗有新意,洋參甘甜微苦,棗仁酸澀收斂,甘草調和中氣,三味合用化生陰液。加入豬心,因其與人體心氣相通,所以既有藥物滋補,又有食物滋養的雙重功效。所以鄭氏說:「這個方劑不僅治療老年人健忘,凡是思慮過度損傷陰血的人,都可以服用。」

問曰: 大腸脫出數寸,肛門如火,氣粗而喘,欲飲冷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於肺,肺火旺而大腸之火亦旺也。夫脫肛一症,原有陽虛陰虛之別。陽虛之脫肛者,由元氣衰極,不能約束也。其人必困倦無神,渴必飲熱,陰象全見,法宜溫中。陰虛之脫肛者,由於下焦火旺,逼出也。其人精神不衰,渴喜飲冷,熱象全見。然此二症,多起大瀉大痢之後,治者務要認定陰、陽實據,自然獲效。此症即陰虛火旺也,火上逼肺,故喘,火下逼腸,故肛出。法宜滋陰瀉火,方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或葛根黃連黃芩湯亦可,解見上。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這個方劑,是治療熱症的藥方。仲景使用這個方劑來治療「心下痞滿」,也就是按壓會感覺到有液體的狀況。這是因為無形的熱邪潛伏在心下,所以用這個方劑瀉掉它。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一兩,黃連五錢

用藥意解

按大黃黃連瀉心湯一方,乃瀉火之方也。仲景以此方治心下痞滿,按之濡者。是因無形之熱邪,伏於心下,而以此方瀉之也。今藉以治此症,似亦未切,不知大黃、黃連苦寒,能瀉三焦邪熱,此病既因熱上攻肺,而喘症生,熱下攻腸,而脫肛作,得大黃、黃連之苦寒瀉火。火邪一去,上下自安,亦握要之法也。

現在用這個方劑來治療這個症狀,似乎不太合適。不過,大黃和黃連都是苦寒的藥物,能瀉掉三焦的邪熱。這個疾病是因為熱氣上攻肺部,而產生了喘症;熱氣下攻腸道,而產生了脫肛。使用大黃和黃連的苦寒性質瀉掉熱火,熱邪一消退,上下就能得到安寧,這也是抓住了病情的關鍵。

【闡釋】脫肛有陰虛陽虛兩種,陽虛宜溫中,陰虛重瀉火,必須辨症用藥。此病肛門如火,兼氣喘飲冷,故斷為元陰不足於肺,肺火旺而為腸之火亦旺,法宜滋陰瀉火,而治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或葛根黃連黃芩湯,亦可謂善於活用成方。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原本記載於《傷寒論》,用來治療心窩以下感到脹滿,按壓後濕潤的情況。這個處方可以瀉掉心窩以下無形的熱邪,因為大黃和黃連這兩味藥都具有苦寒瀉火的作用,可以消散三焦的邪熱。具體來說,大黃擅長瀉掉腸胃之火,而黃連則清心肺之熱。因此,這帖藥方用來治療脫肛合併喘息,確實是對症下藥。近來,醫學界擴大了此方方的應用範圍,用來治療多種炎性腸胃疾病,以及一般突然發生的充血性疾病,例如痔瘡出血,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見,此處方具有很強的消炎作用。 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論》原以治心下痞滿,按之濡者,是瀉心下無形之熱邪,二藥均苦寒瀉火,能消三焦邪熱,分言之則大黃善泄腸胃之火,黃連能清心肺之熱,用以治脫肛兼喘,誠屬對症之方。近人推廣應用此方以治療多種炎性腸胃病,和一般突發的充血性疾病,包括痔瘡出血,均有良效,可見本方消炎之力是很強的。

葛根黃連黃芩湯,如前所解,亦清熱瀉火之良方,方中葛根苦寒而能升散,用治此病,似更合適。至於陽虛之脫肛,筆者經驗,用補中益氣湯重加升麻,再加粟殼,治無不效。或用附子理中湯加升麻、粟殼治之亦可。此二方對治婦女子宮脫垂亦有良效。

白話文:

白朮:60 克 □

問曰: 小便便時痛甚,口渴飲冷,其淋症乎?非淋症乎?

答曰: 此膀胱之元陰不足,為邪火所灼,乃太陽腑症之甚者也。因邪犯太陽,從太陽之標陽而化為熱邪,伏於膀胱,故口渴、飲冷而便痛,法宜化氣行水,方用五苓散主之。其實近似淋症,淋症亦皆膀胱之症也。前賢有血淋、氣淋、沙淋、石淋、勞淋五淋之別,總而言之,不出陰、陽兩字。有陽衰不能化停滯之精而作者,十有七八。推其源,多起於夢中遺精,忽覺而提其氣以留之,不能複位,發泄不暢,當心氣下降而便溺,敗精欲出而不能出,故小便痛甚,此受病之根也。此病法宜大助元陽,鼓之化之,俾氣化行而精氣暢。世人一見便痛為火,不敢輕投桂、附,是未識透此中消息也。亦有精停日久,阻滯氣機,鬱而為熱,灼盡膀耽陰血,敗精為邪火所熬,故有砂、石之名,總緣火由精停起見。陽虛之人,得此者多,方宜白通湯、三才、潛陽諸方。陰虛之人,火旺太甚,宜滋腎丸、六味丸、五苓散之類,解見上。或附子瀉心湯亦可。

五苓散

白朮一兩,茯苓八錢豬苓五錢,澤瀉五錢,桂枝六錢

茯苓:40 克 豬苓:25 克 澤瀉:25 克 桂枝:30 克

附子瀉心湯

附子一枚,黃芩五錢,黃連五錢,大黃一兩

用藥意解

按五苓散一方,乃化氣行水之方也。因寒傷太陽之腑,氣化不宣,水道不利而生邪熱。熱傷津液,不能上升,故渴;氣化不行,尿欲出而不即出,故痛。今得二苓、術、澤,專行其水以培中,最妙在桂枝一味,化膀胱氣機,氣機化行,自然鬱熱解而寒邪亦解。此方重在化氣,不重在去熱一面,可知氣化行,即是去熱也,世多不識。

白話文:

根據五苓散的藥方,它是一個化解氣滯、行利水道的方劑。由於寒氣損傷太陽經的腑臟,導致氣化失暢,水道不暢,產生邪熱。邪熱灼傷津液,津液不能上行,所以口渴;氣化運行不暢,尿液想排出卻無法立即排出,所以小便疼痛。現在使用茯苓、澤瀉,專門行利水道,以滋養脾胃,最妙在於桂枝一味,可以化解膀胱的氣機,氣機循環,自然鬱結的熱邪和寒邪都消除了。這個方劑的重點在於化解氣滯,而非單純去熱,要知道氣化運行暢通,本身就是去熱的方法,很多人都不瞭解這點。

按附子瀉心湯一方,乃寒、熱並用之方也。仲景以此方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是少陰無形之熱,伏於心下而作痞,復見太陽之寒,又見汗出,有亡陽之慮,故用芩、連、大黃以瀉少陰無形之伏熱,又用附子以固根蒂而追元陽,寒熱互用,真立方之妙也。今藉以治停精而生熱為淋者,用附子以鼓先天之陽,佐芩、連、大黃以瀉伏熱,是不固之固,不利之利也。方書多用利水清熱之品,是治熱結一法,而遺化精一法。

白話文:

再加上兩三錢的桂枝,可以加強附子的療效,同時也能化氣。氣化後,精氣就能通達,熱氣消除、邪氣排出,還有什麼淋病之苦呢?像是三才封髓丹加上桂枝,以及滋腎丸加倍桂枝,都可以酌情使用,切勿只以利潤為考量。 餘意方中再加安桂二、三錢,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化氣,氣化精通,熱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如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滋腎丸倍安桂,皆可酌用,切勿專以分利為主也。’

【闡釋】此答認為小便痛甚而口渴飲冷,系由邪犯太陽從太陽之標陽而化為熱邪,伏於膀胱,是太陽腑症之重者,法宜化氣行水,方用五苓散,俱屬正確。但認為由於敗精停滯而作,則未必恰當。因精屬精竅所司,不與膀胱相通,當非膀胱鬱熱之主因。五苓散中豬苓、澤瀉利水於下,白朮、茯苓燥濕於中,桂枝通陽。

白話文:

促進氣血運行、利尿,同時使用此藥讓上下腑臟一起發揮作用,達到表裡同時治療的效果。這樣一來,鬱熱會消退,寒邪也能解除,小便疼痛和口渴想喝冷飲等症狀自然能夠快速痊癒。附子瀉心湯是寒熱並用的方劑,《傷寒論》用來治療惡寒、出汗,心下痞塞,《醫宗金鑒》說它的病症“不是不解表,而是表陽虛弱”,所以用大黃、黃連、黃芩瀉去痞熱,附子溫暖表陽,內外兼治。妙處在於用麻沸湯浸泡三黃一會兒,擰出渣滓,再用另外煮好的附子汁送服,意思是在瀉痞方面力度輕柔,在扶陽方面力度較強。 化氣行水,協同此藥共奏上下兩解,表裡同治之功,使鬱熱降而寒邪亦解,小便痛與口渴飲冷諸症自可速愈。附子瀉心湯系寒熱並用之方,《傷寒論》以治惡寒、汗出之心下痞,《醫宗金鑒》謂其病“非不解,乃表陽虛也,故以大黃、黃連、黃芩瀉痞之熱,附子溫表之陽,合內外而治之。其妙在用麻沸湯漬三黃須臾,絞去滓,納別煮附子汁,義在瀉痞之意輕,扶陽之意重”。

鄭氏認為用三黃是瀉少陰無形之伏熱,用附子是固根蒂而追元陽,故藉以治此近似淋症而小便痛甚,口渴飲冷之患者,是可以的。惟用此方治此病,只宜偏於陽虛之人,不若五苓散偏於陰虛、陽虛者皆可用。

白話文:

鄭氏認為三黃藥可以去除少陰潛伏的虛熱,附子可以鞏固腎陽,因此用這兩種藥治療近似淋病但小便疼痛劇烈、口渴愛喝冷飲的患者是可行的。不過,用這個方子治療這種病,只適合陽虛之人,不像五苓散偏於治療陰虛、陽虛的人都能用。

問曰: 五更後常夢遺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則七、八次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陽虛而神不為主也。夫遺精一症,與遺尿有些微之別。尿竅易開,精竅不易啟。然二竅之開闔,總屬心氣下降,輕重、淺深不同耳。然而夢遺之症,諸書所論紛紛,未有實據,以餘細揆其理,人身以神為主,神居二氣之中,晝則寄於心,夜則寄於腎。遺精之症,戌亥以前者,病在於腎,子時以後者,病在於心,此人神從陰、從陽之道也。人身上下關竅,總在一神字統之。神即火也,氣也,坎中之真陽也。真陽配真陰,神始有主;真陰配真陽,神始有依。夢遺之病,務審究在上半夜,或下半夜,以定神之所在。病於上半夜者,主陰盛陽衰,陽虛不能統攝精竅,而又兼邪念之心火動之,故作,法宜扶陽為主,如潛陽丹、白通湯、桂枝龍骨牡蠣湯之類是也。病在下半夜者,主陽盛陰衰,陰虛不能配陽,陽氣既旺,而又有邪念之心火助之,神昏無主,而不能鎮靜,故作,法宜扶陰以抑陽,如封髓丹倍黃柏、參棗湯加黃連,補血湯、將軍蛋、洋參蛋之類是也。其中受病之根,由於素多淫念,或目之所見而心思,耳之所聞而慕切,念頭輾轉不斷,一片淫情,不覺已固結於神之中也。一經熟睡,元神游於夢幻之鄉,或有見,或有聞,或有交,邪念一動,心火下流,兼以相火助之,直衝精竅,竅開而精自泄也。此病而雲血虛神無主者,是遺泄在五更後,正陽長陰消之時,故知其血虛也,法宜補陰以配陽,方用參棗湯,解見上。

白話文:

【闡釋】夢遺一症,謂在上半夜者為陰盛陽衰,下半夜為陽盛陰衰,系就時間醫學的觀點立言,是一般原則,但仍須參驗個別患者的體質,究屬陰虛陽虛而施治,始為適當。陽虛者宜扶陽以配陰,陰虛者宜補陰以配陽,所選方劑,解已見前。其中將軍蛋、洋參蛋二方,即分別用大黃、洋參蒸蛋,藥治而兼食補,以治此病,更屬相宜。

**闡述:**

夢遺是一種疾病,在天黑到半夜之間發生的,稱為陰盛陽衰,半夜到天亮發生的,稱為陽盛陰衰。這是從時間醫學的角度來看,是一個一般原則。

但是,在治療時,還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的體質,來區分是陰虛還是陽虛,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案。陽虛的患者需要溫補陽氣,搭配滋陰;陰虛的患者需要滋補陰液,搭配溫陽。

之前提到的「將軍蛋」和「洋參蛋」兩個方劑,就是分別用大黃、洋參蒸蛋,既有藥物治療,又有食療補養,對於治療夢遺的疾病,特別合適。

而推原其“受病之根,由於素多淫念,……邪念一動,心火下流,兼以相火助之,直衝精竅,竅開而精自泄”一段,尤為精切。此病必須結合精神治療,講究心理衛生,斷絕各種淫念,治療效果始佳。如不能剋制邪念,雖長久服藥,亦難望治愈。

白話文:

溯其病根,在於長久以來縱慾過度,......只要邪念一起,心火就會下行,再加相火助力,直衝精竅,精竅打開後精氣就會自行外泄」這段話尤其精闢。這種病症必須結合心理治療,注意心理健康,斷絕各種邪念,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如果不能控制邪念,即使長期服藥,也很難痊癒。

問曰: 平人精神不衰,飲食健旺,常口渴而欲飲冷,小便亦常覺不快,夜夜遺尿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而下焦有伏熱也。世多以遺尿屬下元無火,其實不盡然。有真下元無火者,乃陽虛不能統束關竅,其人必精神困倦,飲食減少,有陽虛之實據可憑,法宜收納元陽,補火為要。此則精神不衰,飲食如常,定是膀胱素有伏熱,亦有心移熱於小腸,肝移熱於脬而遺者,是熱動於中,關門不禁也。即在心、肝兩部脈息上求之便了。若果心移熱而作者,導赤散可用;肝移熱於脬而作者,小柴胡倍黃芩亦可醫。再審其上半夜與下半夜,以探陰陽消長機關,而按法治之,必不失也。此症直決為膀胱伏熱,是因其人精神飲食有餘,渴常飲冷,便常不快,是以知之也。法宜滋腎、瀉火為主,方用六味地黃湯,加知、柏,解見上。

白話文:

醫生回答說:這是因為元陰不足,而下半身有潛伏的熱。一般人都認為遺尿是下半身沒有火,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真正下半身沒有火的人,應該是陽氣虛弱無法控制關竅,這種人一定會精神疲倦、食慾減退,有陽虛的實質證據。治療方法應以收斂元陽、補益陽氣為主。而這種情況精神不衰退,飲食正常,肯定是膀胱長期以來就有潛伏的熱,也有可能是心臟將熱傳給小腸、肝臟將熱傳給膀胱而導致遺尿。這是因為熱在身體內部活動,而關門(括約肌)不能禁止。從心臟、肝臟的脈象上就可以判斷出來。如果真的是心臟將熱傳給小腸所導致,可以用導赤散治療;如果是肝臟將熱傳給膀胱所導致,可以用小柴胡加上加倍的黃芩治療。再根據上半夜和下半夜的遺尿情況,來探查陰陽消長的規律,根據這些規律來治療,一定不會出錯。直截了當地說,這個症狀就是膀胱有潛伏的熱,這是因為這個人的精神和食慾都很好,經常口渴想喝冷飲,大便也不爽快,因此可以知道。治療方法應以滋養腎臟、瀉熱為主,使用的藥方是六味地黃湯,加上知母、柏子仁,具體用法見上面。

【闡釋】此答說明遺尿有兩種:由於陽虛不能統率關竅者,宜補火以收納元陽;由於陰虛下焦伏熱者,宜滋腎、瀉火以扶元陰。病人所現癥狀,全屬後者,故直判為膀胱有伏熱,而治以知柏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功能利水育陰,再加苦寒之知、柏以加強其堅腎清熱之力,故能使遺尿止而口渴飲冷、小便不利諸症悉去。

白話文:

說明: 這個回答說明遺尿有兩種情況:

  • **陽虛型:**陽氣虛弱,無法統領各個關口,需要補陽氣以收斂元陽。
  • **陰虛型:**下焦陰虛火旺,需要滋補腎陰、瀉火以扶助元陰。

這位患者表現的症狀完全屬於陰虛型,所以直接判斷為膀胱有虛火,採用知柏地黃湯治療。

六味地黃湯具有利水滋陰的功效,再加入苦寒的知母、柏子仁,加強其滋補腎陰、清熱的力量,這樣就能讓遺尿停止,口渴、喜飲冷水、小便不利的症狀也都能消除。

但下焦伏熱之症,亦有由心熱下移者,則宜治以導赤散,由肝熱下移者,則宜治以小柴胡湯倍黃芩,是又須在脈、症上下細分辨而施治,不可專執一方。至於一般遺尿,尤其睡中遺尿,多由下元不固,腎與膀胱虛冷,不能制約於水所致,小兒素稟不足,及老年腎虛,多見此症,治宜兔絲子丸、縮泉丸八味丸之類,隨症加減。

白話文:

但是下腹部有隱藏熱症的情況,有些是由於心臟的熱氣下降所引起的,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導赤散治療。有些是由於肝臟的熱氣下降所引起的,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小柴胡湯增加黃芩的劑量來治療。因此,治療時必須仔細分辨脈象和症狀,不能只執著於某一種方法。至於一般的遺尿,尤其是睡覺時遺尿,大多是由於下半身氣血虛弱,腎臟和膀胱虛寒,無法控制水液所導致的。兒童體質虛弱以及老年人腎虛常出現這種症狀,治療時宜使用兔絲子丸、縮泉丸、八味丸等藥物,並根據症狀調整用量。

問曰: 兩足冷如冰,不能步履,服桂、附、除濕藥不效,而更甚者,何故?

答曰: 此非陽衰濕侵於下,實血虛肺燥,不能行津液於至下也。夫人身上下,全賴二氣布護,真陽不足,亦有冷者,服桂、附以助之即愈。脾虛不能轉運水濕而作者,服健脾除濕藥必效。此則不然,知非陽虛濕盛,乃由血虛肺燥也。肺乃百脈之宗,出治節者也。肺氣行,則津液流通貫註,百脈增榮;肺氣燥,則津液不行,百脈失養。今兩足冷如冰,乃水衰火極之象,人身水居其一,火居其二,火甚則津枯而骨髓失養,其實由肺之燥而津液不充,津液不充,邪火立起。火未甚時,猶覺內熱;火既極時,卻又作冷。古人雲:“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病機之顛倒如是,淺見者何能一一周知。此病法宜苦甘化陰潤燥為主,方用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二冬、白蜜,或黃連阿膠湯俱可,解見上。

白話文:

我回答說:這不是陽氣衰弱、濕氣侵襲下焦,而是血虛肺燥,導致津液不能下行滋潤。人的身體上下,完全依賴氣血的滋養,真陽不足的人也會出現怕冷的現象,服用桂枝、附子等補陽藥物即可痊癒。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導致水濕停留的人,服用健脾祛濕藥物一定有效。但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我知道這不是陽虛濕盛,而是血虛肺燥。肺是百脈之宗,負責調節水液代謝。肺氣通暢,津液就會流通貫通,濡養百脈;肺氣乾燥,津液就不會通行,百脈就會失養。現在雙腳冰冷如冰,這是水液衰竭、火氣極盛的表現。人體中水液佔一,火氣佔二,火氣過盛,津液枯竭,骨髓失養,這其實是因為肺燥津液不足,津液不足,邪火就會升起。火氣不盛時,還會感到體內發熱;火氣極盛時,反而會感到寒冷。古人說:"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病理的轉變就是如此,見識淺薄的人怎麼能一一瞭解呢。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應以苦寒滋陰潤燥為主,可以使用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上麥冬、玉竹、白蜜,或黃連阿膠湯都可以,詳細用藥見上文。

【闡釋】觀此答可知足冷如冰,不能步履,實有三種:由於腎陽不足者,宜治以桂、附;由於脾虛濕盛者,宜服溫中除濕之藥;由於陰虛血虧,肺燥津枯,陰極生陽而致者,服桂、附除濕藥,不惟不效,反而更甚,亦猶熱深厥深之症,不可因厥而即回陽,必須治以苦甘化陰潤燥之劑,始能奏效。這也是一條不同尋常的重要經驗。

白話文:

【解釋】從這封回信可以看出,腳冰冷如冰,無法行走,實際上有三種原因:

  1. 由於腎陽不足導致的,宜用桂圓、附子等溫陽藥物治療。
  2. 由於脾虛濕氣過盛導致的,宜服溫中祛濕藥物。
  3. 由於陰虛血虧,肺部乾燥,津液不足,陰極化陽而導致的,如果服用桂圓、附子等祛濕藥物,不僅不會見效,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就像發熱嚴重而厥逆嚴重的情況一樣,不能因為厥逆而急於回陽,必須用苦甘之藥滋陰潤燥,才能見效。這也是一條不同尋常的重要經驗。

如前所解,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二冬、白蜜,及黃連阿膠湯,俱有此諸種功能,故可隨宜選用以治此症。

白話文:

如前所述,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入二冬、白蜜,以及黃連阿膠湯,都具有以上所述的效果,因此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來治療這類型疾病。

問曰: 四肢肌肉皮膚乾粗瘦削,奄奄欲絕,常思冷飲,人俱以為疳病也,不知是否?

答曰: 此胃有伏熱,而食盡脾陰之血液也。夫周身肌肉,統於脾胃,脾氣充則肉盈,脾陰足則肉活,周身肌肉紅活充盈,乃後天健旺之徵。脾與胃為表裡,彼此皆不可偏,偏則病作。今病人四肢乾枯飲冷,乾枯乃火之象,亦不足之象,飲冷是病之情,亦陰枯乞救之情,以此推求,知其胃有伏熱未解,食盡脾陰所致。此等病癥,小兒居多,由飲食損傷脾胃,久久元氣日落,或食生冷鮮物,停滯於內,邪熱叢生,服藥未當,漸漸而成者,十居其八。婦女憂郁,損傷肝脾,漸漸而成者亦多。世醫一見枯槁,便以疳症目之,而立五疳之名,總非至當。此症法宜甘潤養陰為主,方用甘草黑薑湯,加五味,解見上。如因內有積熱者,審輕重治之。

白話文:

答: 這是因為胃中有潛伏的熱,而飲食耗盡了脾臟的陰血。全身肌肉的運作都受到脾胃控制,脾氣充足,肌肉就豐滿;脾陰充足,肌肉就紅潤活絡。全身肌肉紅潤飽滿,纔是後天氣血旺盛的表現。脾胃是表裡關係,彼此不能偏廢,偏廢則生病。

現在病人的四肢枯槁,愛喝涼水,乾枯是火熱的徵象,也是氣血不足的徵象。愛喝涼水是疾病的表現,也是陰液枯竭求救的表現。由此推斷,可以知道病人的胃中有潛伏的熱邪沒有消除,耗盡了脾臟的陰液,導致了這種情況。

這種病症,小兒較多,主要是由飲食損傷脾胃,久而久之元氣日益衰落;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滯留在體內,邪熱叢生,服藥不對症,逐漸形成的,佔了十之八九。婦女憂愁鬱悶,損傷肝脾,逐漸形成的也不少。世俗的醫生一看到枯槁,就認為是疳症,而給它安上五種疳症的稱號,總是不太恰當。

這種病證的治療方法以滋陰潤燥為主,方用甘草黑薑湯,加五味,具體見上。如果因為體內有積熱,則要辨別輕重,再進行治療。

【闡釋】按祖國醫學理論,周身肌肉統於脾胃,脾與胃為表裡。此症是胃有伏熱,損傷脾陰,津液不行,故四肢肌肉皮膚乾枯瘦削,常思飲冷而後快。此種伏熱,多由食積或憂郁而生,不一定是一般所說的疳病,只宜甘潤養陰以清胃熱而固脾陰。甘草黑薑湯乃苦甘化陰之方,再加五味之斂潤,養陰清熱之力益強,故可以治愈此病。

白話文:

根據中醫理論,人體肌肉都受脾胃支配,脾胃是表裡關係。這種疾病是由於胃中有潛伏的熱氣,損傷了脾中的津液,導致津液運行不暢,所以四肢肌肉和皮膚乾枯瘦削,常想喝冷飲才能緩解。

這種潛伏的熱氣,大多是由於飲食積滯或憂慮鬱積所產生,不一定是一般所說的疳疾。這種情況應該用滋潤補陰的方法來清除胃熱,同時固護脾陰。

甘草黑薑湯是一種以苦甘化陰的方劑,再加入五味的滋潤作用,滋陰清熱的效果會更強,所以能治療這種疾病。

問曰: 病赤白痢日數十次,腹痛拘急者,何故?

答曰: 此元陰不足以致肺燥,復感客燥而移燥於大腸也。諸書俱稱赤白為濕熱病,以白屬濕,以赤屬熱,照方施治,應效者少。餘細維此理,人身以坎、離立極,運用機關全在心、肺,心屬火,化血而居肺下;肺屬金,化氣而居心上。肺位最尊,氣機運轉,外充皮膚肌肉,內充筋骨臟腑,有天包乎地之義。肺氣一行,心血隨之,下而覆上,上而復下,循環不已,二氣調和,百節無傷;肺氣、血氣偶乖,諸症蜂起,豈獨痢疾為然。查痢疾多生於秋,乃燥金主氣之時,復感外來之燥邪,客於肺金,閉塞清道,轉輸失職,津液不行於大腸,大腸亦生燥熱,故曰肺移燥於大腸也。肺氣壅則大腸之氣壅,而血亦與之俱壅,故痢症作。白者重在氣之滯,赤者重在血之澀,赤、白相兼,心、肺俱受燥也。治痢者當在心、肺二處求之,切勿惑於夏傷於暑,秋必成痢。推是說也,以為夏日炎天,暑濕大行,交秋之際,暑濕未盡,膠固大腸,欲出不出而成痢。餘謂人之腸胃糟粕,有一、二日換一次者,有三、五日換一次者,豈盡濕熱之膠固大腸耶?以白為濕,濕甚宜瀉;以赤為熱,熱甚宜閉。今則不瀉不閉,而欲出不出,其為肺氣之滯,心血之澀也明甚,何得即以濕、熱蘊釀加之?此說亦近理,但濕、熱合病亦多,何不成痢?獨於秋月乃痢,明明燥邪客於肺。要知白者,氣也、火也,亦大腸之精也;赤者,血也、水也,亦大腸之液也。赤色雖似火象,其實周身血液,俱從火化得來,故曰血為陰,又曰血雖陰類,運從陽,指肺氣行而血隨之也。餘謂治痢當著重肺燥為主,雖赤、白有淺深之分,其源總歸於燥之一字,但治其燥,則二臟之氣即舒,不治痢而痢自止,不治赤白而赤白自消,握要之法也。舒馳遠以痢為四綱,其說亦可從,但未將受病根處明明指出,概謂白屬濕成,赤屬血因,紛紛聚訟,愈出愈奇,總非確論,惟有調氣、行血一語,略可遵從。法宜清燥、救肺為主,方用杏、冬二皮白蜜甘桔湯主之。至於似痢非痢,亦不可不辨。痢之為病,腹痛拘急,逼脹異常,欲出不出,出亦無多,日數十次。似痢非痢者,腹雖痛而不甚,便雖逼脹而所出尚多,日三、五次,甚七、八次,一痛即瀉,四時皆有,多得於大病久病之後。乃由中氣大衰,大腸失職,腸、胃稍有存積,氣虛不能載之,故似痢而實非痢也。法宜大健中土,中土氣足,自能載之,而不失節也。方用附子理中湯,加吳茱萸、安桂最妙。治痢諸書,皆雲調氣、行血,餘亦立一方,亦可酌用,名大黃木香湯

白話文:

回答: 這是因為元陰不足造成肺燥,再受到外來燥邪的影響,燥熱轉移到大腸所致。各種醫書都說赤白痢疾是因為濕熱,認為白色代表濕氣,紅色代表熱氣,照此方針治療,效果好的人很少。我仔細研究這個道理,人體以心和肺為主軸,心肺的運作關係著全身的機能。心屬火,作用在化生血液,在肺的下方;肺屬金,作用在化生氣體,在心的上方。肺的位置最為重要,氣機運轉,向外滋養皮膚和肌肉,向內滋養筋骨和臟腑,有天包覆地的道理。肺氣一動,心血隨之,從下包覆到上,從上回到下,循環不息,二氣調和,全身無恙;肺氣、血氣偶爾失衡,各種症狀就會蜂擁而至,痢疾只是其中之一。

根據觀察,痢疾多發生在秋天,這是燥金主令的季節,再受到外來燥邪的侵襲,客於肺金,阻塞清氣的通路,轉輸失職,津液不能輸布到大腸,大腸也因此產生燥熱,所以說肺燥轉移到大腸。肺氣壅塞,大腸的氣也就壅塞,而血氣也會跟著壅塞,所以會產生痢疾。白色便主的氣滯,紅色便主的血澀,赤白便兼見,說明心肺同時受燥。治療痢疾應該在心肺兩處著手,切勿誤認為夏季傷暑,秋天一定會變成痢疾。這種說法認為,夏季炎熱,暑濕之氣盛行,到了秋天,暑濕之氣還沒完全消散,膠結在大腸,想排出排不出來就變成痢疾。但在我看來,人體的腸胃糟粕,有的隔一兩天換一次,有的隔三四天換一次,難道全都是濕熱膠結在大腸嗎?認為白色便主濕,濕氣嚴重應該瀉;認為紅色便主熱,熱氣嚴重應該閉。現在既不瀉也不閉,而想排便又排不出來,這說明是肺氣壅滯,心血澀阻,顯然與濕熱蘊釀無關。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濕熱合病的情況也很多,為何不形成痢疾?只有在秋月才會痢疾,這說明明顯是燥邪侵襲了肺。要知道,白色便主氣,也主火,也是大腸的精;紅色便主血,也主水,也是大腸的液。紅色雖然類似火象,但其實全身血液,都來自於火氣的化生,所以說血屬陰,又說血雖屬陰類,但運作從於陽,指的是肺氣運行,血氣就跟著運行。

在我看來,治療痢疾應該以肺燥為重點,雖然赤、白顏色有深淺之分,但其根源總歸於燥字,只要治療其燥,則心肺二臟之氣就會舒展,不用治療痢疾,痢疾自然會停止,不用治療赤白便,赤白便自然會消失,這纔是抓住了治療要領的方法。舒馳遠將痢疾患為四綱,其說可從,但沒有明確指出受病的根源,籠統地說白色便主於濕成,紅色便主於血因,爭論紛紛,說法越來越多,卻都不是確論,只有調氣、行血之說,略可遵循。治療方法宜以清燥、救肺為主,方可用杏、冬二皮白蜜甘桔湯主治。

至於類似痢疾但又非痢疾的,也需要辨別清楚。痢疾發作時,腹痛拘急,脹滿異常,想排便排不出來,排出來也很少,一天有十幾次。類似痢疾的,腹雖痛但不甚,便雖脹滿但排便量還多,一天三四次,嚴重時七八次,一痛就瀉,一年四季都有,多見於大病久病之後。這是因為中氣大衰,大腸失職,腸胃稍有積滯,氣虛不能承載,所以像痢疾但實際不是痢疾。治療方法宜大健中土,中土之氣足,自然能承載,而不會失調。方可用附子理中湯,加上吳茱萸、安桂效果最好。治療痢疾的各種醫書,都說調氣、行血,我也立一方,也可以酌情使用,名為大黃木香湯。

杏冬二皮甘桔白蜜湯

杏仁五錢,天冬四錢,麥冬四錢地骨皮三錢,桑皮五錢,桔梗四錢,甘草三錢,白蜂蜜半杯

白話文:

杏仁:5 分 天冬:4 分 麥冬:4 分 地骨皮:3 分 桑皮:5 分 桔梗:4 分 甘草:3 分 白蜂蜜:半杯

大黃木香

大黃六錢,木香六錢,當歸五錢,蘇葉三錢,甘草三錢,白蜜半杯

白話文:

大黃 30 克,木香 30 克,當歸 25 克,蘇葉 15 克,甘草 15 克,白蜜 半杯

用藥意解

按杏冬二皮湯一方,乃清燥、潤肺之方也。因燥邪客肺,肺氣壅塞,津液不行於大腸,以致氣機滯澀,故取杏仁之苦以降之利之,又佐二冬、二皮、甘、桔、白蜜以開之、潤之,俾燥邪去而肺氣清,肅令行而氣機暢,何痢之有哉?

白話文:

「杏冬二皮湯」這個方子,是清熱潤肺的。這是因為熱邪侵犯肺臟,導致肺氣壅塞,津液不能運行於大腸,這樣會造成氣機運行不暢通,因此使用苦味的杏仁來瀉下、通利,並且加入二冬、二皮、甘草、桔梗、蜂蜜來疏通、潤澤,這樣一來熱邪就會消散,肺氣清爽,氣機暢通,哪裡還會腹瀉呢?

按大黃木香湯一方,乃調氣、行血之方也。大黃同當歸、甘草,能瀉血分之燥熱而化陰,木香、蘇葉、白蜜,能調氣分之滯而化陽,氣、血兩化,陰、陽不偏,自然痢疾不作矣。

白話文:

按照大黃木香湯這個方劑,它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大黃配合當歸、甘草,可以排出氣血中的濕熱,轉化為陰性物質;木香、蘇葉、白蜜可以調理氣滯,轉化為陽性物質。氣血陰陽都化解,就不會再出現痢疾了。

【闡釋】一般多謂赤白痢系由濕熱而生,偏重於治腸胃,此則斷為元陰不足,以致肺燥,復感客邪,而移燥於大腸。復申論心、肺、血、氣運行之道,而謂治痢當著重清燥、潤肺,調氣、行血,實有獨到之見,亦探本求源之論。至於治療,除用杏冬二皮甘桔白蜜湯外,並自擬大黃木香湯,著重於潤燥瀉熱以化陰,調氣行滯以化陽,使氣、血兩化,陰、陽不偏,藥味少而方義精,故能應手取效。鄭氏以善用成方見長,自立方亦少而精要。

白話文:

論述:

一般認為赤白痢疾是由濕熱引起的,主要治療腸胃,但鄭氏認為是由於元陰不足,導致肺燥,又受到外邪侵襲,將燥熱轉移到大腸。他又進一步探討心肺、血氣運行的規律,認為治療痢疾應著重清熱潤肺、調氣行血,有獨到的見解,也探索了病因的根本。

治療:

除了使用杏冬二皮甘桔白蜜湯之外,鄭氏還自創了大黃木香湯,重點是潤燥瀉熱以化陰,調氣行滯以化陽,使氣血兩化,陰陽平衡,藥味簡便,但方義精妙,因此可以迅速取得療效。鄭氏擅長使用成方,自己創制的方劑也精要少見。

至其辨明痢症與似痢而非痢症,在病象、病因、病理上之各不相同,而用附子理中湯加吳萸、安桂,大建中土以治似痢非痢之症,均屬寶貴的經驗。

白話文:

辨別痢疾與類似痢疾但非痢疾的症狀,在病症、病因和病理上都有不同。而使用附子理中湯加上吳茱萸、桂枝,大力補益脾胃來治療類似痢疾但非痢疾的症狀,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

問曰: 病人每日早飯後心煩,兩手、足心痛癢異常,至午初即愈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心陽氣有餘也。夫人身上下四旁,莫非二氣充塞,二氣皆不可偏,偏於陽則陰虛,偏於陰則陽弱。今病人兩手心癢,兩足心癢,陰虛、陽虛皆有此候,不得概謂血虛。此病而斷為陰虛者,見其病之在上半日也。人身就是這一團真氣,出陰入陽,出陽入陰,一日之內,上半日屬三陽,陽有餘,陰即不足,故易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下半日屬三陰,陰有餘,陽即不足,故易曰:“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君子、小人,即陰、陽之謂也。其實推其至極,還是這一團真氣,由盛而衰,由衰而盛也,故聖人雲:“老子其猶龍乎!"反之吾身,不亦有猶龍之老子乎!此病法宜補陰以配陽,方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補血湯,解見上。查陰虛發癢,外形手、足心肉必乾枯,起粗白皮。陽虛發癢者,手、足心肉柔潤不枯,無白皮乾粗色,但癢極而欲重按重壓,以此定之,再參看各部氣色(更) 〔便〕了。陽虛宜收納回陽為主,方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解見陽虛門。

白話文:

回答:這是元陰不足,心陽過盛造成的。人體上下四面,都是陰陽二氣充滿,二氣不可偏頗。偏於陽氣,則陰虛;偏於陰寒,則陽弱。現在病人兩手掌心癢,兩腳心癢,陰虛陽虛都會出現這個症狀,不能籠統地說血虛。把這個病斷為陰虛,是因為看到病人症狀出現在上半天。人體就是一團真氣,從陰氣轉變成陽氣,從陽氣轉變成陰氣。一天之內,上半天屬於三陽,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所以《易經》說:“君子之道發展,小人的之道衰落”;下半天屬於三陰,陰氣有餘,陽氣不足,所以《易經》說:“小人的之道發展,君子的之道衰落”。君子、小人,就是陰氣和陽氣。其實推究到極致,還是這一團真氣,從旺盛到衰弱,從衰弱到旺盛。所以聖人說:“老子就像龍一樣啊!”反過來看我們自身,不也有像龍一樣的老子嗎!這個病症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補陰以調和陽氣,可以使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者補血湯,詳解見上面。檢查陰虛發癢,從外表看手腳掌心肉一定乾枯,長出粗糙的白皮。陽虛發癢的,手腳掌心肉柔軟不枯,沒有白皮乾糙的顏色,但是癢到極點會想用力按壓,以此來判斷,再參照各部位氣色。陽虛宜收斂陽氣為主,可以使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的藥方,詳解見陽虛那部分。

【闡釋】此條辨手、足心發癢,應依手、足心外形而定,肉乾枯起粗白皮者是陰虛,肉柔潤不枯無白皮乾粗色,癢極而欲重按重壓者是陽虛。還須結合第一卷論陰虛陽虛症象,參看其各部氣色表現,始作決定。至於上半日病屬陰虛,下半日病屬陽虛之說,系本於時間醫學的理論,亦宜作為辨症的參考。

白話文:

解說:

本條古文是關於手足心發癢的辨證。根據手足心外觀的表現,可以分為陰虛和陽虛兩種情況:

  • 肉質乾枯,出現粗糙發白的皮屑,這是陰虛。
  • 肉質柔軟滋潤,沒有乾燥粗糙的皮屑,即使很癢也會想要用力按壓或重壓,這是陽虛。

在辨證時,還需要結合第一卷中關於陰虛陽虛證象的論述,觀察病人的氣色表現,才能做出最終的判斷。

至於上半日發病屬於陰虛,下半日發病屬於陽虛的說法,是基於時間醫學的理論,也可以作為辨證的參考。

果屬陰虛者,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補血湯,果屬陽虛者,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是穩妥的。

問曰: 吐血後,頭眩暈不止者,何故?

答曰: 此血虛而不能榮於上也。夫頭暈一症,有上實下虛者,有上虛下實者,有清陽不升者,有濁陰上乾者,有挾虛風者,有挾虛火者,有臟腑偏盛而致者,種種不一,括其旨歸,總不出陰、陽兩字。凡治此病,察其人面白無神,飲食減少,二便自利,困倦欲卧,喜熱畏冷,或氣短而心悸不寧,或飽悶而腹痛泄瀉,或遺尿不禁而自汗頻添,脈浮無力而空,諸如此類,都屬陽虛,清氣不充所作,法宜辛甘扶陽之品,按定上、中、下病情消息以斟酌之便了。察其人精神不衰,舌黃、喜冷,飲食易消,二便短少,或心煩熱而咳吐黃痰,或飽食而即刻昏暈,或暈數刻而依舊如常,脈實有力而長,諸如此類,都屬陰虛火旺,上乾所作,法宜苦甘化陰之品,按定上、中、下病情消息以酌量之便了。此病既由吐血而後眩暈,明明陰血暴虛,不能上榮於巔,血虛亦能風生,故作眩,法宜養血為主。方用補血湯主之,加味隨機而施。如外感六淫之氣,只作痛不作眩,學者須知。

白話文:

回答: 這是因為血虛,無法滋養頭部。頭暈這個病症,有上實下虛的,有上虛下實的,有清陽不升的,有濁陰上行的,有夾雜虛風的,有夾雜虛火的,有臟腑偏盛導致的,種類繁多,歸根結底不外乎陰、陽二字。凡是治療這個病症,觀察病人的臉色蒼白無神,食慾減弱,二便自利(大便稀溏,小便次數多),睏倦想睡,喜暖怕冷,或者氣短心悸不安,或者飽脹腹痛泄瀉,或者遺尿和自汗頻繁增加,脈搏浮動無力而空虛,諸如此類,都屬於陽虛,清氣不足所致,治療方法應當使用辛甘溫補陽氣的藥物,根據上、中、下病情的輕重緩急權衡用藥即可。觀察病人的精神不差,舌頭發黃,喜歡冷飲,食物容易消化,二便量少,或者心煩發熱且咳吐黃痰,或者吃飽後立刻頭暈,或者頭暈持續幾刻鐘後又恢復正常,脈搏有力而有力而長,諸如此類,都屬於陰虛火旺,上行乾燥所致,治療方法應當使用苦甘滋陰的藥物,根據上、中、下病情的輕重緩急權衡用藥即可。這個病症既然是因為吐血後才頭暈,顯然是陰血驟然不足,不能滋養頭部,血虛也會生風,因此造成眩暈,治療方法應當以補血為主。方用補血湯治療,加用其他藥物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外感六淫之氣,只會頭痛不會頭暈,學者們需要知道這一點。

【闡釋】此條鄭氏舉出種種頭暈癥狀,推其病因、病理,謂無論風、火、虛、實,臟、腑偏盛,總不外陰、陽兩字,並將所現陰虛、陽虛病情,亦分別詳細列出,實屬握要之法,依法施治,定不致誤。至於此條所問,病者是吐血後頭暈不止,顯系陰血暴虛不能上榮於巔,以致血虛生風而作眩,自宜以養血扶陰為主,故用補血湯隨症加減治之。末復指出由外感六淫而病者,只作痛而不作眩,亦系一條重要的辨症經驗。

白話文:

闡釋: 鄭氏在這句話中舉出了各種頭暈症狀,推斷其原因和病理,認為無論是風、火、虛、實,還是臟腑偏盛,都離不開陰陽兩個字。同時,他還詳細列出了陰虛和陽虛的病情表現,這是一種掌握要領的方法,根據這個方法治療,肯定不會出錯。

至於文中所問的病症,患者是吐血後頭暈不止,顯然是陰血突然虛弱,不能上行滋養頭部,導致血虛生風,從而引起眩暈。因此,治療時應以養血扶陰為主,所以採用補血湯根據症狀加減來治療。

最後,鄭氏還指出,由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而引起的病症,只會疼痛而不會頭暈,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辨證經驗。

眩暈《內經》已幾處提到,主要是屬於腦、肝、腎的病癥,主要癥狀為頭昏、眼花、腦旋。歷代醫家多以虛、火、痰立說,用除痰、降火、平肝、補虛諸法,分別施治,各有許多方劑,可供臨症參考。

白話文:

暈眩在《內經》中已多次提到,主要與腦、肝、腎等臟腑的病變有關。其主要症狀為頭暈、眼花、腦部旋轉。歷代醫家多根據虛、火、痰的理論進行分析,分別採用化痰、降火、平肝、補虛等方法進行治療,並逐漸形成了許多可供臨牀參考的藥方。

問曰: 女病血崩後,忽頂巔痛甚者,何故?

答曰: 此血虛甚而陽無所附,暴浮於上也。夫氣、血兩字,彼此互為其根,不可稍有缺陷,陽氣暴虛,陰血即無所主,陰血暴虛,陽氣即無所托。今病人血驟下奔,海底枯涸,龍無水養,飛騰於上,故頂巔痛甚。此際若不細察受病之因,而見痛治痛,則既竭於上之陽,傾刻即滅也。法宜峻補其水,海中有水,龍即能返於淵,此真陰、真陽互根之妙用也。方用補血湯主之,解見上。或補水湯可。

白話文:

病人的回答: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得厲害,陽氣沒有依靠,所以猛地浮上了頭部。氣血兩個字,互相作為對方的根本,不能有絲毫的不足。陽氣猛地虛弱了,陰血就會失去依託;陰血猛地虛弱了,陽氣就會失去寄附。現在病人氣血突然下行,腎精枯竭,猶如沒有水的龍一樣,只能飛騰在空中,所以頭頂的疼痛特別厲害。此時如果不能仔細找出患病的原因,而只針對疼痛進行治療,就會竭盡頭部的陽氣,很快就會危及生命。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迅速補充腎精,腎中有水,龍就能回到深潭,這正是陰陽互相依存的妙用。方子可以用補血湯,方劑組成請參閱前面的內容。也可以用補水湯。

補水湯

貧者以沙參易洋參

洋參二兩,黃柏一兩,白蜜一兩

用藥意解

按補水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夫洋參色白味苦,苦能補心,心者、生血之源也;黃柏味苦,苦能堅腎,腎者,註水之區也;又得白蜜之甘,能潤肺而生金,金者、水之母也。況苦與甘合,足以化陰,陰得化生,而源不竭,龍雖屬陽而性喜水,既有其水,則龍潛於淵,太空廓朗,而上、下咸安矣,何頂痛之有哉?

白話文:

這個滋陰補水的湯方,是一個用苦味和甘味來轉化陰氣的方子。洋參色白味苦,苦味可以補心,心是生血的源頭;黃柏味苦,苦味可以強腎,腎是儲水的部位;再加上白蜜的甘味,可以滋潤肺部而生金,金是水的母親。苦味和甘味結合在一起,可以化生陰氣,陰氣得到化生,源頭就不會枯竭,龍雖然屬陽,但喜水,有了水,龍就會潛伏在深淵中,天空開闊明亮,上下都安定,哪裏會有頭頂疼痛的毛病呢?

【闡釋】女病血崩後,忽巔頂痛甚,斷為血虛甚而陽無所附,暴浮於上,系本陰、陽、氣、血互根之理,採取陽病治陰,上病治下之法,用補血湯或補水湯以治之,而不能用一般治頭痛之藥,希圖見痛止痛,實屬精辟之論。

白話文:

當女性產後大出血後,突然出現劇烈頭頂痛,診斷為極度血虛,導致陽氣無所依附,浮於頭頂。這與陰陽、氣血相互依存的原理有關。治療方法應採取陽病治陰、上病治下的原則,使用補血湯或補水湯。不能照一般治療頭痛的方法,只求止痛,這是一針見血的論述。

補血湯用藥意解已見於前,補水湯僅洋參、黃柏、白蜜三味,洋參苦能入心以強生血之源,黃柏苦能堅腎以壯水之主,白蜜甘能潤肺生金以補水之母,苦甘化陰而水源不絕,陰得補而陽有所托,上下咸安而頂痛自止,誠屬探本求源之治法。

白話文:

關於補血湯的藥理作用,前面已經說明過了。補水湯只有人參、黃柏和蜂蜜三種藥材。

人參味苦,能進入心臟以增強血液的來源; 黃柏味苦,能加強腎臟以壯大水液的主宰; 蜂蜜味甘,能滋潤肺臟生津液以補水液的來源。

苦甘化陰,所以水液來源不會斷絕;陰得補,陽有所依託。上下都安定,所以頭痛自然會停止。這的確是從根本上尋找原因的治療方法。

□□□□□□□□

以上數十條,專論陰虛,指出元陰不足一句,反覆推明。要知元陰即血也、水也,真火寓於其中,則為太極,則為氣、血相依,又為水、火互根,又為心藏神。凡血虛之症,所現純是一派枯槁、憔悴、燥熯,乾粗之火形,何也?血中寓火,火旺自然陰虧,陰虛自然火旺,以此推求,便得陰虛之主腦也。

白話文:

上述幾十條內容,特別討論陰虛證,反覆強調元陰不足。要知道,元陰就是血液和津液,真火蘊藏在其中,就形成了太極,也形成了氣血相依,又形成了水火互根,還形成了心藏神。所有血虛的症狀,表現的都是一派枯槁、憔悴、乾燥灼熱、粗糙的火熱的象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血液中蘊藏著火,火旺了自然陰氣虧損,陰虛了自然火旺,以此推究,就能得到陰虛的根本原因。

三陰與三陽,病形各殊,三陽不足之症,所現純是陰色,為其陽不足,而陰有餘也;三陰不足之症,所現全是陽色,為其陰不足,而陽有餘也,此辨認陰虛、陽虛之切法也。歷代以來,著作者數十餘家,皆含糊不清,並未將陰、陽底蘊明明指出,一味在後天五行生剋上論,鋪張滿紙,究竟人身立極,一元妙義,二氣消長機關,全未說透,宗旨不明,源頭不澈,故知斯道之精者寡矣。可惜仲景一生心法,無一人道破,定六經之旨歸,罕能了了。

白話文:

三陰三陽,病症不同。三陽不足時,症狀都是陰色,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三陰不足時,症狀都是陽色,這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有餘。這就是辨別陰虛、陽虛的關鍵方法。歷代以來,許多著作都對此含糊不清,並沒有明確指出陰陽的真諦,只是在後天的五行生剋上大做文章,鋪張紙面。卻沒有深入探討人體的根本,一元妙義,以及二氣消長的機制。宗旨不明確,源頭不清晰,所以很少有人掌握這門學問的精髓。遺憾的是,仲景一生的心法,無人能徹底參透,對六經要義的理解,也非常罕見。

甚至有著瘟疫,著痢症,自詡專家,欲與仲景並駕,不知立法之祖,定六經早已判乾坤之界限,明六氣業已括萬病之攸歸。六氣即是六經之體,外感六氣,便是六經之客。三百九十七法,法法神奇;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絕妙。全是活活潑潑天機,絕無一毫礙法。知其妙者,以四逆湯、白通湯、理中、建中諸方,治一切陽虛癥候,決不有差;以黃連雞子阿膠、導赤散、補血、獨參諸方,治一切陰虛癥候,定不能誤。

白話文:

即使是患有疫病、痢疾,自稱是專家的人,也想與張仲景齊名。他們卻不知張仲景是醫學立法的始祖,奠定了六經辨證的基礎,而六氣更是涵蓋了所有疾病的歸屬。六氣就是六經的根本,外感六氣就是六經的表證。三百九十七個治療法則,每個都充滿了神妙;一百一十三個方劑,每個都極其精妙。這些都是生機勃勃的天機所在,沒有絲毫違背法則。懂得其精妙的人,用四逆湯、白通湯、理中湯、建中湯等方藥,治療一切陽虛證,決不會有錯。用黃連雞子阿膠湯、導赤散、補血湯、獨參湯等方藥,治療一切陰虛證,必定不會誤診。

雖然陰虛所備諸方,尤貴圓通,有當柔潤以扶陰者,獨參、黃連、當歸補血之類是也;有當清涼以扶陰者,導赤、人參白虎之類是也;有當苦寒以扶陰者,大、小承氣、三黃石膏之類是也。此皆救陰、補陰之要訣也。補陽亦然,有當輕清以扶陽者,大、小建中之類是也;有當溫養以扶陽者,甘草乾薑湯、理中湯之類是也;有當辛溫、辛熱以扶陽者,四逆、白通之類是也。此皆治陽虛之要訣也。

白話文:

儘管針對陰虛的各種方劑中,尤為珍貴的是靈活通達。有的適合用柔潤的方法扶助陰氣,比如獨參湯、黃連阿膠湯、當歸補血湯之類;有的適合用清涼的方法扶助陰氣,比如導赤散、人參白虎湯之類;有的適合用苦寒的方法扶助陰氣,比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三黃石膏湯之類。這些都是拯救和補充陰氣的重要方法。

補充陽氣也是如此,有的適合用輕清的方法扶助陽氣,比如大建中湯、小建中湯之類;有的適合用溫養的方法扶助陽氣,比如甘草乾薑湯、理中湯之類;有的適合用辛溫、辛熱的方法扶助陽氣,比如四逆湯、白通湯之類。這些都是治療陽虛的重要方法。

他如外感六氣,按節令,掣提綱,隨邪變化,細詳六經貫解。須知仲景傷寒之六經,並非專為傷寒說法,而六步之法已經說明。即以太陰一經而論,太陰主濕而惡濕,主濕是本經之氣,惡濕即外之客氣,濕土旺於長夏,故六月末**(“末”:原書為“未”)**土旺而濕令大行,人之本氣弱者,感外來之濕邪,每多腹痛、吐、瀉。

白話文:

另外,像外感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一樣,根據節令的變化,抓住病情的要害部位,順應外邪的變化,仔細詳解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貫通和理解。要知道,中醫經典《傷寒論》中仲景提出的六經,並非專門針對傷寒而言,而其辯證六步法已經有所說明。就以太陰經來說,太陰主濕而惡濕,主濕是本經之氣,惡濕就是外來的客氣。濕土在長夏旺盛,所以每年六月末土氣旺盛而濕邪盛行,人體本氣虛弱的人,容易受到外來的濕邪,往往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仲景故立理中湯一法,後賢改用香砂、四君、六君,以調脾土一切諸症,皆是套理中湯一方出來也,又何常不可用哉?千百年來,名賢迭出,立方亦多,而仲景之法,遂晦而不明,不得不宣揚之也。

白話文:

張仲景制定了理中湯的治療方法。後世醫家在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各種疾病時,使用香砂、四君子、六君子等藥方,這些藥方都是根據理中湯的原理制定出來的,因此理中湯的用途廣泛,不可或缺。

歷經千年,名醫輩出,創立的藥方眾多,但是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卻被逐漸忽視,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宣揚和推廣。

【闡釋】此段總結以上諸問答,說明陰虛即元陰不足,血不足,水不足,所現全是一派枯槁、憔悴、燥熯、乾粗之火形,與陽虛之氣不足,火不足,所現全是一派陰冷之象,迥然不同,只要按照一卷所論陰虛、陽虛症象加以辨別,定無差誤。其次說明專在五行生、克上立論,不若在元陰、元陽二氣盈、虛、消、長,及人身立極一元之妙義上探求。

白話文:

闡述:

這段總結了前面的問答,說明陰虛就是元陰不足、血不足、水不足,表現出來的都是一派枯槁、憔悴、乾燥、粗糙的火象,與陽虛的氣不足、火不足所表現的全是一派陰冷的表象,截然不同。只要按照第一卷討論的陰虛、陽虛徵狀進行辨別,一定不會有誤。

其次,說明只根據五行生剋來診斷疾病的理論不如從元陰、元陽這兩股氣的盛、衰、消、長,以及人體立極的一元精髓上探求。

仲景一生心法,全在於此,定六經已判明三陰、三陽、六步之界限,明六氣已括盡內、外、主、客諸病之旨歸,所立諸法諸方,全是活潑潑天機,絕無一毫礙法,知其義者,妙用無窮。約而言之,扶陰有柔潤、清涼、苦寒三類方劑,扶陽有輕清、溫養、辛熱三類方劑,可以隨宜選用。

白話文:

仲景一生的醫學心得,全部體現在這裡。六經的分類,已經明確了三陰、三陽、六步的界限;六氣的分類,已經囊括了內、外、主、客各種疾病的歸屬。他創立的各種治療方法和方劑,都是生動活潑的應變措施,完全沒有任何拘泥於條文的限制。懂得這些原則的人,就能靈活運用,妙用無窮。簡單來說,扶助陰氣的方劑有柔潤、清涼、苦寒三種類型;扶助陽氣的方劑有輕清、溫養、辛熱三種類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至於外感六氣,按六經提綱,隨邪變化而施治,亦不致誤,鄭氏舉太陰一經主濕惡濕之病理變化及治法為例,以說明後賢調脾、溫中諸法,皆從理中一法套來。其它諸經各按提綱推尋,亦復如是。故後世立方立法雖多,皆可推本於仲景。即瘟疫、溫熱學派諸人,自詡專門名家,實亦仲景之支與流裔,不能與仲景並駕齊驅。

白話文:

關於外在邪氣入侵身體,應該根據六經的理論綱要,隨著邪氣的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法,這樣就不會出錯。鄭氏以太陰經主濕、惡濕的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為例,來說明後世調理脾胃、溫暖中焦等方法,都是從「理中」法演變而來的。其他經絡也可以按照提綱來推敲,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後世建立的方劑和制定治療原則雖然很多,但都可以追溯到仲景的醫學理論。即使是瘟疫、溫熱學派的專家,自稱是獨門名家,但實際上也是仲景的後裔和傳人,無法與仲景相提並論。

末謂“千百年來,名賢迭出,立方亦多,而仲景之法遂晦而不明。”誠不免言之過當。但鄭氏對於《傷寒論》之深崇、篤信、精研、活用,實有其卓越獨到之處。近人推為清末傷寒名家,實可當之無愧。

白話文:

後人說“千年來,傑出的人才層出不窮,創立治療方法的人也不少,但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卻逐漸沒落而失傳了。”這話有失偏頗。鄭欽安對《傷寒論》的敬重、篤信、鑽研、運用,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後人推崇他為清末傷寒名家,確實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