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3)

1. 驚熱第三

《聖惠》論:夫小兒驚熱者,由血氣不和,熱實在內,心神不定,所以發驚,甚者掣縮變成癇也。又小兒變蒸亦微驚。所以然者,亦熱氣盛所為者也。

白話文:

《聖惠》的理論中提到:小兒發熱驚恐,是因為血氣不調和,體內有熱氣,心神不穩定,所以出現驚嚇,嚴重的話會抽搐變成了痙攣的症狀。另外,小兒突然出現或加重驚嚇的症狀,也是因為體內熱氣旺盛所造成的。

《顱囟經》治孩子驚熱入心,擬成癇疾,面色不定,啼哭不出,潮熱無度,不吃乳食,大假眼翻露白,手足逆冷,呼喚不應。牛黃丸

白話文:

《顱囟經》中記載,當小孩出現驚熱入心,有發展成癲癇的徵兆,臉色不定,哭鬧不止,體溫過高,拒絕吃奶,眼白外露,手腳冰冷,即使呼喚也沒有反應。這時可以使用牛黃丸來治療。

牛黃(研),大黃獨活(各一分),升麻琥珀(炙,別研),綠豆粉,大麻仁(別研。各半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粉),大黃,獨活(各取一份),升麻,琥珀(先炙熱,再研磨成粉),綠豆粉,大麻仁(研磨成粉,各取半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熟水下一丸,頓服之,食後再服一丸。至十歲加金銀箔各五片。忌爆炙毒物。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蜜丸做成梧桐子般大小。空腹時溫水送服一丸,一次性服完,飯後再服一丸。十歲以後,每丸加入金箔和銀箔各五片。忌食辛辣、炙烤、有毒的食物。

《外臺》劉氏療小兒眠睡不安,驚啼不吃乳。虎睛丸,方(小兒熱甚效)

白話文:

《外臺祕要》記載的劉氏治療小兒睡眠不安,驚醒啼哭並且不吃奶的方子。虎睛丸,這個方子(對小兒發熱引起的上述症狀特別有效)。

犀角(十二分,屑,《聖惠》用一兩),子芩(二分,《聖惠》用半兩),梔子仁(十分,《聖惠》用半兩),大黃(十分,《聖惠》用半兩),虎睛(一枚,《聖惠》用二枚)

白話文:

犀牛角(十二分,磨成屑,《聖惠》用一兩),黃芩(二分,《聖惠》用半兩),梔子仁(十分,《聖惠》用半兩),大黃(十分,《聖惠》用半兩),虎睛(一顆,《聖惠》用兩顆)

上五味搗、篩,蜜和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大小量之。乳母忌熱面。小兒熱風癇,以乳汁或竹瀝,研三丸服之。漸增,以瘥為度。小兒百日以下,蓐內壯熱,以奶汁研四丸與服即瘥。

白話文:

  • 將上列五種中藥材搗碎、過篩,再與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

  • 每一次服用七丸,依個人情況調整劑量。哺乳的母親應避免食用溫熱性質的食物。

  • 若小兒患有熱風癇,可使用乳汁或竹瀝研磨三丸藥粉服用。逐漸增量,直至病情痊癒。

  • 對於出生百日以內的小兒,若在襁褓中出現壯熱症狀,可用奶汁研磨四丸藥粉給予服用,即可痊癒。

陶隱居治小兒驚熱,時氣煩悶,止渴。

瓦屋上青苔衣,名屋遊,剝取煮服之。

陶隱居《本草》療小兒驚熱。

雞子煎,用發雜熬,良久得汁,與兒服。

陳藏器《本草》治小兒心熱驚癇,止消渴,除痰唾。

荊木取莖截,於火上燒,以物盛取瀝,飲之良。

《食療》治小兒驚熱。

犀牛角可以水磨取汁,與小兒服。

《聖惠》治小兒夜啼,多驚煩熱。牛黃丸方

牛黃(細研入),硃砂(細研入),蘆薈(細研),麝香(細研),龍齒(細研),當歸(銼,微炒),赤芍藥,鉤藤,蝸牛(麩炒令黃),代赭,牡蠣(燒為粉。各一分),白殭蠶(半兩,細研)

白話文:

牛黃(磨成細粉並加入),硃砂(磨成細粉並加入),蘆薈(研磨),麝香(研磨),龍齒(研磨),當歸(切碎,微炒),赤芍藥,鉤藤,蝸牛(用麩皮炒至金黃色),代赭石,牡蠣(燒成粉末,各一份),白僵蠶(半兩,研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月及百日兒,每服用薄荷湯下三丸。半年至一歲兒,每服五丸,連夜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拌勻,然後用蜂蜜和藥粉搓成芝麻大小的藥丸。一個月到一百天的嬰兒,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湯送服。六個月到一歲的嬰兒,每次服用五丸,連續服用三天。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服用。

《聖惠》治小兒驚熱,睡臥不安,筋脈抽掣。宜服,犀角散

犀角屑,人參(去蘆頭),茯苓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龍齒,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

白話文:

犀牛角屑、人參(去掉鬚根)、茯苓、黃芩、甘草(烤到微紅,切碎。各半兩)、龍齒、麥門冬(去核,烘烤。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白話文:

把上一種藥材搗碎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小杯,煎煮到五分之二的量,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半合,不限服用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減少服用量。

《聖惠》治小兒驚熱。鉤藤散

鉤藤,蟬殼(微炒),馬牙硝,黃連(去須),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微炒),天竺黃(細研),以上各等分。

白話文:

鉤藤、蟬殼(微炒)、馬牙硝、黃連(去須)、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微炒)、天竺黃(細研),以上各等份。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煩亂,手足縮掣不定。龍齒散

龍齒(細研),犀角屑,茯神,人參(去蘆頭),赤石脂(各一兩),牛黃(細研),蟬殼(微炒。各一分),黃芩,牡蠣粉,川升麻(各三分)

白話文:

龍齒(研磨成細粉),犀角碎屑,茯神,人參(去除蘆根),赤石脂(各一兩),牛黃(研磨成細粉),蟬蛻(稍微炒一下。各一分),黃芩,牡蠣粉末,川升麻(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研磨成細粉。不限時間,用荊芥薄荷湯送服半錢。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服藥量。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悶。天竺黃散

天竺黃(細研),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馬牙硝(各一兩),膩粉,藿香(各一分),蒲黃(半兩)

白話文:

  • 天竺黃(細磨研粉)

  • 甘草(烤至略微發紅,切碎)

  • 川大黃(切碎,略微炒一下)

  • 馬牙硝(各一兩)

  • 膩粉

  • 藿香(各一分)

  • 蒲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下瀉不定,兼渴。龍齒散方

龍齒,蘆薈,硃砂(以上各細研),黃連(去須),赤石脂,鐵粉,牡蠣(燒成粉。各一分)

白話文:

  • 龍齒:粉碎成細末。

  • 蘆薈:研磨成細粉。

  • 硃砂:研磨成細粉。

  • 黃連:去除須根,研磨成細粉。

  • 赤石脂:研磨成細粉。

  • 鐵粉:研磨成細粉。

  • 牡蠣:將牡蠣燒成灰,燒成粉末。

  • 各成分比例為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一字。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煩不得睡臥。龍腦散

龍腦(細研),麝香(細研。各半錢),甘草(炙微赤,銼),牛蒡子(微炒),梔子仁,馬牙硝(細研),鬱金(各一分),牛黃(細研,半分)

白話文:

龍腦(研磨至細膩)、麝香(研磨至細膩,各半錢)、甘草(烤至略微發紅,切成小塊)、牛蒡子(稍微炒過)、梔子仁、馬牙硝(研磨至細膩)、鬱金(各一分)、牛黃(研磨至細膩,半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躁不得眠臥。虎睛散

虎睛(一對,酒浸,炙令微黃),蘆薈(細研),硃砂(細研),黃連(去須),鐵粉,赤石脂,牡蠣粉(各一分)

白話文:

虎睛(一對,以酒浸泡,火烤至微黃),蘆薈(研磨成細粉),硃砂(研磨成細粉),黃連(去除根鬚),鐵粉,赤石脂,牡蠣粉(各取一份)

上件藥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暖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躁,手足抽掣,心悸。宜服,茯神散

茯神,龍齒,川升麻,犀角屑(各半兩),寒水石石膏(細研,水飛過。各一兩),牛黃(半分,細研)

白話文:

茯苓、龍齒、川升麻、犀牛角屑(各半兩),寒水石、石膏(研磨後,用水過濾。各一兩),牛黃(半分,研磨後)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竹瀝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煩悶。硃砂散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鐵粉(各半兩),遠志(去心,為末),馬牙硝,膩粉,牛黃(各一分),龍腦,麝香(各半分)

白話文:

硃砂(研磨成細末,再用清水過濾去除雜質),鐵粉(各二兩),遠志(去核,研磨成粉末),馬牙硝、膩粉、牛黃(各一分),龍腦、麝香(各半分)。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半錢。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客忤煩悶。牛黃散

牛黃(一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雄黃(細研),硃砂(細研),子芩,梔子仁,人參(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龍腦(半分,細研),虎睛仁(一對,細研)

白話文:

  • 牛黃(50克,研成細粉)

  • 麝香(25克,研成細粉)

  • 雄黃(研成細粉)

  • 硃砂(研成細粉)

  • 知母 *梔子仁 *人參(去蘆頭) *川大黃(切碎,微炒)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炙至微微發紅,切碎。各25克) *龍腦(12.5克,研成細粉) *虎睛仁(一對,研成細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延齡散

鉤藤(一兩),硝石(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鐵粉丸

鐵粉,豬糞(燒灰),麝香(細研),地黃(以火煅後,著冷水潑三五遍,搗,研細末。各一兩),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端午日大蟬(一枚,生薑汁浸,炙令黃焦,為末)

白話文:

鐵銹、豬糞(燒成灰)、麝香(研磨成細末)、地黃(用火煅燒後,用冷水潑灑三四五次,搗碎,研成細末。每種一兩)、硃砂(半兩,研磨成細末,經過水飛的工序)、端午節的大蟬(一隻,用生薑汁浸泡,烤至黃焦,研成細末)

上件藥都研為末,用糯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用金銀湯下三丸,人參湯下亦得。三四歲兒每服五丸,每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全部搗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芝麻大小的藥丸。一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金銀湯送服三粒藥丸,也可以用人參湯送服。三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粒藥丸,每天服用三次到四次。根據兒童的大小適當加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從滿月至百日以來,五臟多熱,夜間驚搐。牛黃丸方

牛黃,白龍腦,乾蠍末(各一分),烏犀末,硃砂(細研,水飛過),黃芩(各半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三丸。三四歲每服五丸,日三服,夜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以上這些藥材都要研磨成粉末,用粟米飯和成丸藥,大小如麻子一般。一至兩歲的孩子,每次服三丸,用溫水送服。三至四歲的孩子,每次服五丸,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晚上再服一次。依照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驚熱,化涎除煩渴。鐵粉丸方

鐵粉(半兩,細研),牛黃(細研),硃砂(細研),黃芩,人參(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金箔,銀箔(細研。各三十片)

白話文:

  • 鐵粉(半兩,研磨成細粉)

  • 牛黃(研磨成細粉)

  • 硃砂(研磨成細粉)

  • 黃芩

  • 人參(去除蘆頭)

  • 川大黃(切碎,微炒)

  • 犀角屑

  • 甘草(炙至微赤,切碎。各取一份)

  • 金箔

  • 銀箔(研磨成細粉。各取三十片)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研破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列的藥物搗碎成粉末,再將所有粉末研磨均勻,加入煉過的蜂蜜和成丸藥,丸藥的大小如同綠豆一般。不限服用時間,用薄荷湯將三粒藥丸研碎服用。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躁多渴,少睡。鎮心丸

牛黃(細研),麝香(細研。各一分),金箔(細研,三十片),銀箔(細研,二十片),龍齒(細研,一兩),犀角屑,川大黃(銼碎,微炒),茯神,子芩,馬牙硝(細研),硃砂(細研,水飛過),天竺黃(細研。各半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細粉),麝香(研磨成細粉。各佔一份),金箔(研磨成細粉,三十片),銀箔(研磨成細粉,二十片),龍齒(研磨成細粉,一兩),犀角屑,川大黃(切碎,略微炒過),茯神,子芩,馬牙硝(研磨成細粉),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淨化),天竺黃(研磨成細粉。各佔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竹瀝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鎮心。犀角丸

犀角屑,川升麻,子芩,龍齒(細研),鐵粉(細研),麝香(細研。各半兩),蚺蛇膽,牛黃(細研。各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屑、川升麻、淡竹葉、龍牙(研成細末)、鐵粉(研成細末)、麝香(研成細末,各半兩)、蚺蛇膽、牛黃(研成細末,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忪悸,痰涎壅滯。宜服,鉛霜丸

鉛霜,巴豆霜(各半分),滑石,膩粉,真珠末,麝香,光明砂(各一分)

白話文:

鉛霜、巴豆霜(各半份),滑石、膩粉、真珠末、麝香、光明砂(各一份)

上件並都細研,以蒸餅和丸如粟米大。二歲,以薄荷湯下一丸。

《聖惠》治小兒驚熱,喘粗,腹脹,有食壅滯不消。青黛丸

青黛(細研),木香,麝香(細研),續隨子(各一分),蝦蟆(一個,炙令黃色),檳榔(一顆大者)

白話文:

青黛(研磨成細粉),木香,麝香(研磨成細粉),續隨子(各取一分),蟾蜍(一隻,烘烤至變成黃色),檳榔(一個大的)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勾,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化破一丸服之。其水於銀銚子內煎,不得犯鐵器,甚效。

白話文:

將上列藥品搗碎成末,放入研過的藥令勾中,用糯米飯和丸,丸的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時,用溫水將一丸藥化開服用。煎煮藥水的銀銚子不得接觸鐵器,這樣藥效很好。

《聖惠》治小兒驚熱,口乾煩悶,眠臥不安及變蒸諸疾。真珠丸

真珠末,牛黃,雄黃,龍齒(各一分),犀角末,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麝香(二錢),金銀箔(各三十片)

白話文:

珍珠末、牛黃、雄黃、龍齒(各一錢),犀角末、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麝香(二錢),金銀箔(各三十片)。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煎金銀湯下。三丸。

《聖惠》治小兒驚熱,鎮心神。鉛霜丸方

鉛霜(細研),人參(去蘆頭),茯神,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麝香(細研,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乳食積聚不消。硃砂丸方

硃砂,膩粉,麝香,雄黃(各半分),巴豆(七粒,去皮心,研,以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為丸如黍粒大。每服以溫荊芥湯下一丸,三歲以上加丸數服之。

白話文:

把上面說的藥都研磨成細末,用蜜做成黍米那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粒,用溫熱的荊芥湯送服,三歲以上的孩童酌情加量,一次服用幾粒。

《聖惠》治小兒驚熱,化聚滯乳食,墜涎利大腸,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天竺黃,硃砂(各一分),丁頭代赭,雄黃,麝香(各半兩),杏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巴豆(十粒,去皮,用油煎令黃褐色,與杏仁同研)

白話文:

真珠、天竺黃、硃砂(各一分),丁頭代赭、雄黃、麝香(各半兩),杏仁(三十粒,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切成兩半,用麩皮炒至微黃),巴豆(十粒,去除皮,用油煎至黃褐色,與杏仁一起研磨)。

上件藥都細研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一丸,二歲以上加丸數服之。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以生薑湯送下,二歲以上的人,可根據年齡增加藥丸數量服用。

《聖惠》治小兒驚熱及疳氣。保童丸

牛黃(細研),赤芍藥,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銼),牡蠣(燒為粉),犀牛角屑,熊膽(細研。各一分),麝香(細研),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分),虎睛(一對,微炙),真珠(細研),硃砂(細研,水飛過。各三分),蘆薈(細研),胡黃連(各半兩)

白話文:

  • 牛黃(研磨成細粉)

  • 赤芍藥

  • 赤茯苓

  • 甘草(烤至微紅,切碎)

  • 牡蠣(燒成粉末)

  • 犀牛角屑

  • 熊膽(研磨成細粉,各一份)

  • 麝香(研磨成細粉)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各半份)

  • 虎睛(一對,稍微烤一下)

  • 真珠(研磨成細粉)

  • 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各三分)

  • 蘆薈(研磨成細粉)

  • 胡黃連(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不退。胡黃連散

胡黃連,牛黃(細研),犀角屑(各一分),麝香(半分,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用乳汁調下一字,二歲以上用溫水調下半錢。

《聖惠》治小兒驚熱,發歇不定。半黃丸

牛黃(細研),蟬殼(微炒。各一分),川大黃,子芩,龍齒(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煎金銀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煩悶,多啼。鐵粉丸方

鐵粉,青黛(細研),茯神,羚羊角屑(各三分),硃砂,麝香(細研。各半兩),蛇蛻皮(一條)

白話文:

鐵鏽粉末、青黛(研磨成細粉)、茯神、羚羊角屑(各取三錢)、硃砂、麝香(研磨成細粉,各取半兩)、蛇蛻(一條)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不退,變為發癇。龍膽丸

龍膽(去蘆頭),龍齒(各三分),牛黃(細研,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二錢,煉蜜和丸如黃米大。不計時候,荊芥湯下五丸。

白話文:

將上面所說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加入二錢的麝香,用煉過的蜂蜜和成丸藥,大小如黃米粒。不受服藥時間限制,用荊芥湯送服五丸。

《聖惠》治小兒驚熱至甚,必效方。

天竺黃,馬牙硝,鉛霜

上件藥等分,同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臨時增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川硝散方

川硝(半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服以雞子清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心熱多驚,宜服解心熱,止虛驚,土瓜丸

土瓜根(五兩)

上搗、羅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薄荷湯生薑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博濟方》治小兒驚涎壅熱,睡中驚搐,驚叫。解心臟,安神魂。紫霜散

白話文:

《博濟方》治療小兒驚涎壅熱所導致的睡中驚搐、驚叫。解心臟的熱,安神魂。紫霜散方劑如下:

紫霜散成分:

  • 白丁香花 1錢
  • 荊芥 1錢
  • 薄荷葉 1錢
  • 蟬蛻 1錢
  • 僵蠶 1錢
  • 龍眼肉 1錢
  • 小茴香 1錢
  • 砂仁 1錢
  • 紫河車 1錢
  • 遠志 1錢
  • 琥珀 1錢

功能:清心安神,祛風解熱。

主治:小兒驚涎壅熱,睡中驚搐,驚叫。

用法:將藥材研為細末,每次取 1~2 克,以溫水調服。每日服 2 次。

注意事項:

  1. 本方含有龍骨和牡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2. 本方含有遠志和琥珀,兒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3.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4.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惡化,請及時就醫。

硃砂(一兩半,好者),鐵粉(半兩),鉛霜,天竺黃(各一錢),龍腦(半錢。以上五味,並用細研),甘草(炙,一錢),人參(一分),使君子(一錢麵裹,煨)

白話文:

  • 硃砂(一兩半,上等的硃砂):具有安神、鎮驚、清熱解毒的功效。

  • 鐵粉(半兩):具有補血、益氣、止血的功效。

  • 鉛霜(一錢):具有收斂、止血、止瀉的功效。

  • 天竺黃(一錢):具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

  • 龍腦(半錢):具有醒神、鎮痛、止痙的功效。

  • 甘草(炙,一錢):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 人參(一分):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使君子(一錢麵裹,煨):具有補腎、益精、澀精的功效。

上件八味,後三味先搗為末,細羅了,卻入前五味,同研令極細,和勻後,以銀器或新瓷器內貯之。每服一字,蜜水調下。看兒大小加減用之。

白話文:

上面八味藥,後三味藥先搗碎成粉末,將其過篩,然後加入前面的五味藥,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後,用銀器或新瓷器貯藏。每次服用一字的劑量,用蜂蜜水調和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用量。

《博濟方》治小兒驚熱有痰及多溫壯,夜臥不穩,吃食過多。真珠丸,天南星(末),半夏(末),膩粉,滑石(末。各一錢),巴豆(二十四枚,去心膜,以水浸一宿,研細,不出油用)

白話文:

《博濟方》治療小兒驚嚇發熱、痰多以及身體強壯、晚上睡覺不踏實、飲食過多。

真珠丸、天南星(研成粉末)、半夏(研成粉末)、爽身粉、滑石(研成粉末。各一錢)、巴豆(二十四粒,去皮,用水浸泡一晚上,研磨成細粉,不要出油)

上件五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眾藥,以糯米粥為丸如綠豆大。隨兒年歲服之。瀉痢用飲米下,取食蔥湯下。如膈上有食即吐出;如在中脘即瀉下。驚悸,薄荷荊芥湯下。

白話文:

上述五種藥物,先研磨巴豆至熟,然後加入其他藥物,用糯米粥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根據孩子的年齡服用。腹瀉和痢疾時,用米湯送服,取蔥湯送服。如果膈上有食物,就會吐出來;如果在中脘,就會瀉下。驚悸時,用荷葉和荊芥湯送服。

《博濟方》治小兒驚熱,化痰利膈。金花散

川大黃(紙裹煨),乾葛,甘草(炙),川甜硝(別細研。各等分)

上件同為細末。每服半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後溫服。

《靈苑》,牛黃膏,退小兒夾驚積熱,心悶煩躁,天麻口瘡,遍身壯熱,大小便多秘。或生瘡癬,咳嗽頑涎,睡臥驚叫,手足搐搦,急慢驚風,渴瀉等疾。

白話文:

《靈苑》記載的牛黃膏,可以治療小兒夾驚積熱,心悶煩躁,天麻口瘡,遍身壯熱,大小便多祕。或生瘡癬,咳嗽頑涎,睡臥驚叫,手足搐搦,急慢驚風,渴瀉等疾病。

牛黃(一分,研),硃砂(研),雄黃(研),黃芩,山梔子仁,栝蔞根,白藥子,甘草(炙),天竺黃(研。已上各半兩),馬牙硝(研),川大黃(飯上蒸三度),鬱金(用皂角水浸三宿,煮令軟,切作片子,焙乾。各一兩),麝香(研),腦子(研。各一錢)

白話文:

  • 牛黃:一錢,研磨成粉

  • 硃砂:研磨成粉

  • 雄黃:研磨成粉

  • 黃芩:半兩

  • 山梔子仁:半兩

  • 栝蔞根:半兩

  • 白藥子:半兩

  • 甘草(炙):半兩

  • 天竺黃:半兩,研磨成粉

  • 馬牙硝(研磨成粉)

  • 川大黃(用飯蒸三遍)

  • 鬱金(用皁角水浸泡三晚,煮至柔軟,切片,焙乾),一兩

  • 麝香(研磨成粉)

  • 腦子(研磨成粉),各一錢

上十四味研,搗、羅為細末,拌合令勻,用白沙蜜煉熟,搗為錠子。每服一黑豆許,量兒大小,加減與服,用金銀薄荷湯下。

白話文:

將以上十四種藥材研磨、搗碎、過篩成細末,混合均勻,加入白沙蜜煉製至熟,搗成錠劑。每次服用一粒黑豆大小的藥丸,根據兒童的身體大小調整劑量,用金銀薄荷湯送服。

《靈苑》,甘遂丸,搜疳取懨食,疏臟腑積滯,風熱驚熱。

甘遂(洗二度),漢防己,檳榔(各半兩),輕粉(二錢),乾薑(銼碎,微炒令黃色),青橘皮(湯浸去瓤),巴豆(去殼,水浸,冬五日,夏三日,遂日用兩度換水,去心膜,研。各一分)

白話文:

甘遂(洗兩次),漢防己,檳榔(各半兩),輕粉(二錢),乾薑(切碎,微炒至黃色),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瓤),巴豆(去殼,用水浸泡,冬天浸泡五天,夏天浸泡三天,每天換水兩次,去膜研磨。每種藥材各取一部分)

上件七味內,除輕粉、巴豆外,並各細銼相拌和,同焙令乾得所,杵、篩為末。先研巴豆如泥,次入軟飯再研令極細,次下輕粉並諸藥末,搜和,杵合為丸如綠豆大,曬乾。如是吃食不著及風熱積滯,或大假驚,用煎生薑湯下,空心服。三歲、四歲每服七丸;五歲、六歲九丸;十歲以上十丸;十五歲以上十二丸。

白話文:

前述七種藥材中,去掉輕粉和巴豆之外,其餘的藥材都切成小塊,均勻混合在一起,一起焙乾至適當程度,再搗碎並篩選成粉末。首先將巴豆研磨成泥狀,然後加入軟飯中繼續研磨至極細,然後加入輕粉和所有藥材粉末,混合均勻,搗合為綠豆大小的丸劑,曬乾。如果飲食不香、或有風熱積滯、或大便乾燥,可用煎過的生薑湯送服,空腹服用。三歲到四歲每次服用七丸;五歲到六歲九丸;十歲以上十丸;十五歲以上十二丸。

取下積傷黏液惡物為度,後更服和氣藥補之。如未轉快,再用三丸至五丸,投之取快為度。膈上有風壅,吐出黏涎物勿疑。如春間要疏轉,看風熱可甚,臨時加減一兩粒,勿令嚼破。如有急疾驚熱,不拘早晚服用,忌生冷油膩等物。

白話文:

一直服藥到排出積聚在體內的傷口黏液惡物就可以了,之後再服用和緩氣血的藥物來補養身體。如果病情還沒有明顯改善,可以再服用三到五粒藥丸,一直到病情有所好轉為止。如果膈膜上有風壅滯的情況,吐出黏涎物不用懷疑。比如在春天,如果需要疏散轉運這些黏涎物,就要觀察風熱是否嚴重,根據情況臨時加減一兩粒藥丸,不要讓藥丸嚼破。如果有急病、驚熱的情況,不論早晚都可以服用,但要忌諱生冷油膩等食物。

《靈苑》,桃紅散,壓驚。治風化涎,解傷寒,退驚熱方。

半夏(四兩,用水浸。每一日一度換水,從夏至前五日,浸至立秋後五日即止。待自成粉,曝乾,用細羅子羅去粗者不用,細者取二兩),龍腦(研),硃砂(研。各一錢),石膏(細研,以水飛過,用一兩半)

白話文:

  • 半夏(120 克,用清水浸泡。每天換一次水,從夏至前5天開始浸泡,到立秋後5天停止。待其自然成粉,曬乾,用細羅篩過,去掉粗渣,取2兩)

  • 龍腦(研成粉,1克)

  • 硃砂(研成粉,1克)

  • 石膏(研成細粉,用清水過濾,取1.5兩)

上四件並用,一處拌合,再研令勻。每服用生薑熟水調下一字。

《靈苑》,至寶丹

生犀角,生玳瑁屑,琥珀(研),牛黃(研),硃砂(研,水飛過),雄黃(研,水飛。各一兩),金銀箔(各五十片),龍腦(研),麝香(研。各一分),安息香(一兩半,去石,酒浸,重湯煮,直候化成水,再濾去滓石,約取淨數一兩熬成膏

白話文:

犀牛角,玳瑁殼碎片,琥珀(研磨成粉),牛黃(研磨成粉),硃砂(研磨成粉,用水飛過),雄黃(研磨成粉,用水飛過。各一兩),金箔和銀箔(各五十片),龍腦(研磨成粉),麝香(研磨成粉。各一分),安息香(一兩半,去除石頭,浸泡在酒中,隔水加熱煮至融化成水,再過濾去除渣滓和石頭,大約取淨量一兩熬成膏)。

上件藥末,同入安息香膏內,研杵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新瓷器內盛,具病湯使下。項急中風,陰陽二毒,傷寒,卒中熱暍,卒中惡,產後血暈迷悶,卒中疫毒,中諸毒,產後諸疾,山嵐毒氣,卒暗風,胎死不下,誤中水毒,卒氣絕,中風不語,中蠱毒,夢中驚厭,以上諸疾以童子小便入生薑汁少許,同暖令溫化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末加入安息香膏研磨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放入新的瓷器內盛裝。在患者發病時,以湯藥送服。這種藥丸可以治療項急中風、陰陽二毒、傷寒、卒中熱昏、卒中惡疾、產後血暈迷悶、卒中疫毒、中毒、產後諸疾、山嵐毒氣、卒暗風、胎死不下、誤中水毒、卒氣絕、中風不語、中蠱毒、夢中驚厭等疾病。服用時,可加入童子小便和少許生薑汁,溫熱後服用。

心肺壅熱,霍亂吐瀉,神夢不安,頭目昏眩,不得睡臥,傷寒發狂,積痰痁瘧,邪氣攻心,小兒驚風,小兒諸癇,小兒心熱,卒中客忤,以上諸疾,以人參湯化下。大人三丸至五丸,小兒只一丸至二丸。更量疾狀大小服食。

白話文:

當人心肺熱氣壅塞,發生霍亂而嘔吐腹瀉,精神恍惚不安,頭目昏眩,無法入睡,或者遇到傷寒而發狂,或者積聚痰涎而發燒,或者邪氣攻心,小兒驚厥,小兒各種癇症,小兒心火旺盛,以及突然遭受外邪侵襲等疾病,都可以服用人參湯來化解。成人一次服用三丸到五丸,小兒一次服用一丸到兩丸。可以根據病情的輕重大小來調整服用量。

《太醫局方》,牛黃清心丸,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忪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怕怖,悲憂慘慼,虛煩少睡,喜怒無時,或發狂癲,神情昏亂。

白話文:

牛黃清心丸,具有治療各種風症,緩慢放鬆不隨意,語言遲鈍,心煩意亂,健忘,恍惚來去,頭暈目眩,胸中煩悶,痰涎壅塞,精神昏沉的症狀。同時也能夠治療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恐懼,悲傷憂愁,虛熱少睡,喜怒無常,或者發狂發癲,神情昏亂的症狀。

牛黃(研,一兩二錢),金箔(一千二百片,內四百片為衣),麝香(研),龍腦(研),羚羊角末(各一兩),犀角末(二兩),乾山藥(七兩),雄黃(八錢,飛研),薄黃(炒),人參(去蘆頭),神麯(研。各二兩半),桂(去粗皮),大豆卷(炒香),阿膠(炒碎。

白話文:

牛黃粉(研磨,一兩二錢),金箔(一千二百片,其中四百片用作藥衣),麝香粉,龍腦粉,羚羊角粉末(各一兩),犀牛角粉末(二兩),乾山藥粉(七兩),雄黃粉(八錢,炒研),薄荷 (炒製),人參(去除蘆頭),神曲粉(研磨。各二兩半),桂皮(去除粗皮),炒香的大豆卷,阿膠(炒碎)。

各一兩七錢半),當歸(去蘆頭),防風(去苗),黃芩,麥門冬(去心),白芍藥,白朮(各一兩半),甘草(銼,炒,五兩),柴胡(去苗),桔梗,白茯苓(去皮),芎藭,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各一兩二錢半),白蘞,乾薑(各七錢半),大棗(一百枚,蒸熱去皮核,研成膏)

白話文:

各一兩七錢半):10.5公克。當歸(去蘆頭):15公克。防風(去苗):15公克。黃芩:15公克。麥門冬(去心):15公克。白芍藥:15公克。白朮:18.75公克。甘草(銼,炒,五兩):60公克。柴胡(去苗):15公克。桔梗:15公克。白茯苓(去皮):15公克。芎藭:15公克。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各一兩二錢半):17.5公克。白蘞:10.5公克。乾薑:10.5公克。大棗(一百枚,蒸熱去皮核,研成膏):1,050公克。

上除大棗,杏仁、牛黃、腦、麝、金箔、雄黃七味外,為細末,同以研藥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一十丸,用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溫水化下,食後服之。小兒驚癇,即酌度多少,用竹葉溫湯化服。

白話文:

將大棗、杏仁、牛黃、豬腦、麝香、金箔、雄黃這七種藥材磨成細末,再用研藥將它們均勻混合。然後加入煉蜜和棗膏,製成丸狀。每兩藥材做成十丸,並且用金箔包裹起來。每次服用一丸,用溫水化開,飯後服用。對於小兒驚癇,則根據患兒的年齡體質酌情加減藥量,用竹葉煎煮的溫湯化開服用。

《太醫局方》,五福化毒丹,治小兒蘊積毒熱,驚惕狂躁,頰赤咽乾,口舌生瘡,夜臥不寧,譫語煩渴,頭面身體多生瘡癤。

白話文:

《太醫局方》中的「五福化毒丹」,用於治療兒童因毒熱蘊積而引起的疾病,如驚惕狂躁、臉頰發紅、咽喉乾燥、口舌生瘡、夜臥不寧、譫語煩渴、頭面和身體多生瘡癤。

元參(洗,焙),桔梗(各六兩),茯苓(去皮,五兩),人參(去蘆頭),牙硝(枯過),青黛(研。各二兩),甘草(銼,炒,一兩半),麝香(研,半錢),金銀箔(各八片,為衣)

白話文:

元參(洗淨、烘焙),桔梗(各六兩),茯苓(去皮,五兩),人參(去掉蘆頭),牙硝(曬乾),青黛(研磨,各二兩),甘草(切碎、炒過,一兩半),麝香(研磨,半錢),金銀箔(各八片,做藥衣)

上為細末,入研藥拌勻,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二丸。每一歲兒一丸,分四服,用薄荷水化下。及瘡疹後,餘毒上攻,口齒鮮血宣露致生臭氣,以生地黃自然汁化一丸,用雞翎掃在口內;熱疳肌肉黃瘦,雀目夜不見物,陳粟米泔水化下,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將方子上的藥材研磨成細末,與其他藥物混合均勻,用蜂蜜製成丸狀,每兩藥材做成十二丸。每一歲的兒童服用一丸,分成四次服完,用薄荷水送服。在水痘等疹子疾病痊癒後,如果餘毒上攻,導致口齒流血,散發出臭氣,可以用生地黃的汁液化開一丸藥,用雞毛掃塗抹在口中。如果是熱症引起的口瘡,導致肌肉消瘦、眼睛昏暗,無法在夜晚視物,可以用陳年的粟米泔水送服。在服用藥物後,可以在睡前食用。

《太醫局方》,辰砂金箔散,治小兒心膈邪熱,神志不寧,驚惕煩渴,恍惚忪悸,夜臥不安,狂語咬齒及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白話文:

《太醫局方》記載的辰砂金箔散,是用來治療小兒心臟膈膜有邪熱,神志不寧,驚恐不安,煩渴,恍惚心悸,夜裡無法安眠,胡言亂語,咬緊牙齒,還有痰多咳嗽,咽喉膈膜不適的藥方。

辰砂(水飛過,七十兩),桔梗(五十兩),金箔(二百片,入藥),人參(去蘆頭),茯苓(去皮),牙硝(枯,研。各三十兩),蛤粉(水飛,八十兩),甘草(炙,銼,二十五兩),生腦子(二兩,研)

白話文:

辰砂(用水飛過濾過的,七十兩),桔梗(五十兩),金箔(二百片,加入藥材中),人參(去掉蘆頭),茯苓(去掉皮),牙硝(用曬乾的,研磨成粉末。各三十兩),蛤粉(用水飛過濾過的,八十兩),甘草(用火烤過的,切成小塊,二十五兩),生腦子(二兩,研磨成粉末)

上為細末。一歲兒每服半錢,薄花湯調下。未滿百晬兒,腑臟多熱,睡臥不穩,大便不利,用蜜湯調下一字,更量兒大小加減。如大人、小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每用少許,摻在患處,咽津立效。大人膈熱,每服一錢,新水調下,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將它搗成極細的粉末。一歲大的嬰兒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花湯送服。不足百天的嬰兒,腑臟常因積熱而睡不安穩,大便不通暢,可用蜜湯送服一小字劑量,視嬰兒的大小酌情增減。若是成人或小孩咽喉腫痛、口腔生瘡,每次用少許粉末敷在患處,嚥下唾液即刻見效。成人若有反胃吐氣的情況,每次服用一錢,用冷水送服,飯後臨睡前服用。

《太醫局方》,牛黃膏,治驚化涎,涼膈鎮心,祛邪熱,止痰嗽。

人參(去苗,二十五兩),甘草(爁,五十兩),牙硝(研,枯過,十兩),雄黃(水飛,七十五兩),蛤粉(水飛,二百兩),硃砂(水飛,十兩),生龍腦(四兩,研),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為衣)

白話文:

  • 人參:去除鬚根,25 兩。

  • 甘草:烘乾,50 兩。

  • 牙硝:研磨至細粉,乾燥,10 兩。

  • 雄黃:用水淘洗,75 兩。

  • 蛤粉:用水淘洗,200 兩。

  • 硃砂:用水淘洗,10 兩。

  • 生龍腦:研磨至細粉,4 兩。

  • 金箔、銀箔:各 200 片,用於包覆藥物。

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八錢作二十丸,以金箔、銀箔為衣。一歲兒每服如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量歲數臨時加減,服之食後。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並加入煉過的蜂蜜和勻,每一兩人共重八錢,製成二十顆藥丸,再以金箔、銀箔包成外衣,一歲幼兒每次服用綠豆大小的劑量,用溫的薄荷水送服。依幼兒年齡,隨時增減劑量,在飯後服用。

《太醫局方》,虎睛丸,治小兒驚風壯熱,痰涎壅滯,精神昏憒,睡多驚啼或發搐搦,目睛直視。

硃砂(水飛,二兩),麝香(研),天南星(炮),白附子(炮。各三兩),天漿子(微炒,一百四十個),使君子(一百個),胡黃連,天麻(去苗,秤),茯神(去心木),膩粉(研),天竺黃(研。各五兩),青黛(七兩,研)

白話文:

硃砂(用流動的水漂洗、過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200克),麝香( 研磨成粉末),天南星(用火焙乾),白附子(砲製過,各300克),天漿子(微炒,140粒),使君子(100粒),胡黃連,天麻(去掉根鬚和須根,稱重),茯神(挖去中心硬質木質部分),滑石粉(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天竺黃(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各500克),青黛(研磨成極細的粉末,700克)

上為細末,以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一歲兒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更量虛實加減,乳食後服。

《太醫局方》驚風積滯,夜臥驚叫,涎熱痰嗽。金箔鎮心丸

紫河車(二兩半),人參,茯苓,甘草(銼,爁。各五兩),山藥(十五兩),硃砂(飛,十兩),牙硝(一兩半),金箔(二十片),生腦(一兩),麝香(半兩)

白話文:

紫河車(二兩半), 人參、茯苓、甘草(切碎,烤焦,各五兩), 山藥(十五兩), 硃砂(研磨,十兩), 硝石(一兩半),金箔(二十片), 生牛腦(一兩),麝香(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雞頭大,金箔為衣。每服半丸,薄荷水化下。

《譚氏殊聖方》治小兒痰涎驚熱。

寒水石,滑石,甘草(炙)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化下。

《嬰孺方》治小兒驚熱欲發疹。消熱定驚煎

柴胡(十分),寒水石(十二分),升麻,梔子仁,芍藥(各七分),子芩,知母(各八分),竹葉(一升,切),杏仁(六分,去皮尖,炒),鉤藤皮,甘草(炙。各二分),生葛汁(三合),蜜(四分)

白話文:

柴胡(10份),寒水石(12份),升麻、梔子仁、芍藥(各7份),子芩、知母(各8份),竹葉(1升,切碎),杏仁(6份,去皮尖,炒熟),鉤藤皮、甘草(炙。各2份),生葛汁(3合),蜂蜜(4份)

上以水四升七合,煎取一升半,去滓,納蜜,葛汁,慢火上煎,勿住手攪,存一升二合。一二歲服二合,日再服,夜一服,冬夏過服。

白話文:

先將四升七合的水煎煮,取出一升半的水汁,去渣滓,放入蜂蜜、葛汁,用慢火煎煮,過程中不要停手攪拌,等到還剩一升二合時停止。一歲到兩歲的小孩服用二合,每天服用兩次,白天一次,晚上一次,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

錢乙治肝外感邪風,呵欠煩悶,口中氣熱,當發散,宜,大青膏

天麻末(一分),白附子末(一錢半,生),蠍尾(去毒,生),烏蛇梢肉(酒浸,焙乾,取末。各半錢),硃砂(研),麝香,天竺黃(研匕謂起也。各一字匕),青黛(一錢,研)

白話文:

  • 天麻粉末(一分)。

  • 白附子粉末(一錢半,生)。

  • 蠍子尾(去除了毒性,生)。

  • 烏梢蛇的肉(用酒浸泡,烘乾,取粉末。各半錢)。

  • 硃砂(研磨成粉)。

  • 麝香。

  • 天竺黃(研磨成粉,以匕首取藥。各一字匕)。

  • 青黛(一錢,研磨成粉)。

上同再研細,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兒粳米大,同牛黃膏溫薄荷水化一處服之。五歲以上同甘露散服之。(牛黃方膏見後。)

白話文:

研磨成細粉,再以生蜜和成膏狀,每次服用半個皁子大至一個皁子大,一個月大的嬰兒服用粳米大,與牛黃膏和薄荷水混合服用。五歲以上服用甘露散。(牛黃方膏的配方在後面。)

錢乙玉露散(一名甘露散)

寒水石(軟而微青黑,中有細紋者是),石膏(堅白而有牆壁,手不可折者是好,無,以方解石代之。堅白以石膏敲之段段皆方者是。各半兩),甘草(生,一錢)

白話文:

寒水石(柔軟略帶青黑色的,有細紋的即是),石膏(堅硬潔白而有條紋,用手掰不碎的便是好石膏,沒有的話,可用方解石代替。堅硬潔白,用石膏敲打它,斷裂處都是塊狀的。各二錢),甘草(生的,一錢)

上同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一錢,食後溫湯調下。

錢乙治驚熱,上竄咬牙。導赤散

乾地黃(焙,秤),木通,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生地黃(炒乾,稱重),木通,甘草(烤製。各等分)

上同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一本不用甘草,用黃芩。)

錢乙治肝熱,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主之(瀉白散方見喘咳上氣門中)。瀉青丸,方

白話文:

錢乙用來治療肝熱的丸藥,尋衣領和亂捻物品,主用瀉青丸。壯熱飲水喘悶,主用瀉白散(瀉白散的方子在喘咳上氣處)。瀉青丸,方:

當歸(去蘆頭,切,焙,秤),龍膽(焙,秤),川芎,山梔子仁,川大黃,濕紙裹,煨),羌活,防風(去蘆頭,切,焙,秤)

白話文:

當歸(去掉蘆頭,切片,烘焙,稱重),龍膽(烘焙,稱重),川芎,山梔子仁,川大黃(用濕紙包好,煨熟),羌活,防風(去掉蘆頭,切片,烘焙,稱重)。

上件等分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葉湯同沙糖溫水化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均等分成末,然後加入煉蜜做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半丸到一丸,用煎好的竹葉湯和糖水溫熱服用。

錢乙牛黃膏,治驚熱。

雄黃(小棗大,用獨莖葡蘿根水並醋共一大盞煮至盡),甘草末,甜硝(各三錢),硃砂(半錢匕),龍腦(一字匕),寒水石(研細,五錢匕)

白話文:

雄黃:採集顆粒形似小棗的雄黃,用獨莖葡蘿根水和醋各一大杯,一起煮至乾。

甘草末:三錢。

甜硝:三錢。

硃砂:半錢。

龍腦:一字匙。

寒水石:研成細末,五錢。

上同研勻,蜜和為劑,食後薄荷湯溫化下半皂子大。

錢乙牛黃膏,治驚熱及傷風溫壯,疳熱引飲。

雄黃(研),甘草末,川甜硝(各一分),寒水石(生,飛,研,一兩),鬱金末,腦子(各一錢),綠豆粉(半兩)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粉),甘草末,川甜硝(各一分),寒水石(生的,經過飛煉,研磨成粉,一兩),鬱金末,麝香(各一錢),綠豆粉(半兩)

上研勻,煉蜜和成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食後。

錢乙五福化毒丹,治驚熱,涼心脾。

熟地黃(焙,秤。各五兩),元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焙,秤。各三兩),甘草(炙),甜硝(各二兩),青黛(一兩半)

白話文:

熟地黃(焙製,秤重。各五兩),元參,天門冬(去掉心),麥門冬(去掉心,焙製,秤重。各三兩),甘草(炙製),甜硝(各二兩),青黛(一兩半)

上八味為細末,後研入硝、黛,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後水化下。

錢乙軟金丹,治驚熱,痰盛壅嗽膈實。

天竺黃,輕粉(各二兩),青黛(一分),黑牽牛(一粒,取末),半夏(用生薑三分,搗成面,焙乾,再為細末。各三分)

白話文:

天竺黃、輕粉(各兩錢),青黛(一分),黑牽牛(一粒,研磨成末),半夏(用生薑三分、搗成泥,烘焙乾燥,再研磨成細末。各三分)

上同研勻,熟蜜劑為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量兒度多少用之,食後。錢乙鎮心丸涼心經,治驚熱痰盛。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研磨均勻,用熟蜜調製成膏狀。用薄荷水送服,劑量從半個皁子大到一個皁子大,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在飯後服用。錢乙鎮心丸具有清涼心經的作用,可治療驚熱痰盛的疾病。

甜硝(白者),人參(切去蘆頭,取末),硃砂(各一兩),甘草(炙,取末),寒水石(燒。各一兩半),乾山藥(白者),白茯苓(各二兩),龍腦,麝香(與前腦並研。各一錢)

白話文:

  1. 甜硝(白色的),一兩。

  2. 人參(切掉根鬚,研成細末),一兩。

  3. 硃砂(一兩)。

  4. 甘草(烤過的,研成細末),一兩半。

  5. 寒水石(燒過的),一兩半。

  6. 乾山藥(白色的),二兩。

  7. 白茯苓,二兩。

  8. 龍腦,一錢。

  9. 麝香(與龍腦一起研磨),一錢。

上為細末,熟蜜丸雞頭大。如要紅,入坯子胭脂二錢(即染胭脂),溫水化下半丸至一二丸,食後。

《良方》小兒之病,因驚則心氣不行,鬱而生涎,逆為大疾。宜常服,行小腸去心熱。兒自少驚涎,驚亦不成疾。寒水石膏

白話文:

《良方》説:小孩的疾病,由於受到驚嚇,心氣不能流通,鬱積而產生涎水,逆行而成為大病。應該長期服用寒水石膏(行小腸去心熱),孩子自然而然會少受驚嚇,驚嚇也不會成為疾病了。

寒水石(二兩),滑石(水研如泔,揚取細者,瀝乾,更研無聲及止,二兩),甘草末(一兩)

上量兒大小,熱月冷水下,寒月溫水下。凡被人驚,心熱不可安臥,皆與一服,加龍腦更良。

《良方》治小兒驚熱,多涎,身熱痰瘧,久痢,吐乳,或午後發熱,驚癇等疾。辰砂丸

白話文:

良方:用於治療小兒驚熱、流口水增多、身體發熱、痰多以及瘧疾、長期痢疾、吐奶,或在下午發熱、驚癇等疾病。辰砂丸

辰砂,粉霜,膩粉(各一分),生龍腦(一錢)

上軟粳飯為丸綠豆大。一歲一丸,甘草湯下,大人七丸。

《萬全方》治小兒血脈盛實,寒熱時作,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兒若已能進哺,中食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風,客忤人鬼氣並諸癇等。並宜服,龍膽散

白話文:

《萬全方》治兒童血氣旺盛,時常感到寒熱,四肢抽搐,發高燒,嘔吐不止。如果孩子已經能夠進食,但食物無法消化,並且伴有壯熱、出汗不止等症狀,可能是中風、受到邪祟侵擾或患有各種癇症。此時都應該服用龍膽散。

龍膽(擇去蘆頭),鉤藤,柴胡(去苗),甘草(微炙),赤茯苓,黃芩,桔梗,赤芍藥,川大黃(銼,炒。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龍膽草(去除蘆頭)、鉤藤、柴胡(去除幼苗)、甘草(微烤)、赤茯苓、黃芩、桔梗、赤芍藥、川大黃(切碎,炒過。以上各成分均為一份)

上杵,羅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五分溫服。

《萬全方》治小兒驚熱至甚。鬱金散

鬱金,天竺黃,馬牙硝,鉛霜(各半兩),龍腦(一分)

上搗、羅為末。每服半錢,以熱水調下。

《惠眼觀證》,牛黃散,大解驚熱。

鬱金(半兩,皂角水浸),牙硝,甘草(炙),石膏(各一分),雄黃(一錢,用米醋煮,別研),龍腦,麝香(各少許)

白話文:

鬱金(半兩,用皁角水浸泡),牙硝,甘草(炙烤過的),石膏(各一分),雄黃(一錢,用米醋煮過,研磨成粉),龍腦,麝香(各少量)。

上為末。每服五分,以熟水調下。

《惠眼觀證》,硃砂膏,治襁褓內牙兒等,因驚風后,余涎響。及初生下,患鵝口重舌齶,心熱夜啼,發病搐搦,項背強直,痰涎壅並目帶上翻,進退無時。

白話文:

《惠眼觀證》中記載的硃砂膏,可以治療襁褓內的嬰兒因驚風後引起的餘涎,以及初生下的嬰兒患有鵝口、重舌、齶,心熱夜啼,發病時搐搦,項背強直,痰涎壅滯並伴有目光上翻,進退無常。

硃砂(好者,別研),硼砂(通飛者,研。各半兩),甘草(炙,一分),牙硝(一兩半,煅過,少分生,別研),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字)

白話文:

硃砂(選用上等的,另行研磨研細)。硼砂(選擇通飛的,研磨成粉)。甘草(先炙過,一分)。牙硝(一兩半,先煅燒過,另取少許生牙硝,另行研磨)。麝香(研磨成粉)。龍腦(研磨成粉。各適量)。

上先研硃砂四五百轉,又別研硼砂同前數,入諸藥再研,出,方研腦子,再入諸藥末,滾合滴水、研成膏,攤一宿以油紙單內。每服皂皂大,更加減吃。若更滾涎,用雞子清化下,常服甘草湯。

白話文:

  1. 先把硃砂磨研四五百次,再把硼砂磨研成與硃砂相同數量。

  2. 將所有的藥材加入研磨,研磨完成後取出。

  3. 再研磨腦子,把研磨好的腦子加入所有藥材的研磨粉中,用滾水滴入研磨,直到研磨成膏狀。

  4. 將膏狀物攤平放置一晚,放在油紙上。

  5. 每次服用皁角大小的劑量,可酌情增減服用。

  6. 如果出現口水分泌過多的情況,可用雞蛋清化解,並經常服用甘草湯。

《劉氏家傳方》驚熱風涎,前後不通。

大黃(二錢),甘草,牙硝(各一分)

上生銼為粗末。每服半錢,水半盞,入蜜少許,煎至五分,去滓,冷服。入腦、麝尤妙。

《劉氏家傳方》,天竺黃散,治驚風熱。

天竺黃,鬱金,山梔子,白殭蠶,蟬蛻,甘草

上等分,生用,日乾末之。每半錢或一字,冷生水、熟水亦得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劉氏家傳方》,鎮心丸,治驚風熱積,驚瀉痰涎,壅滯咳嗽,善退壯熱,逐惡涎。

硃砂(研),雄黃(通明者,研。各一錢),乾蠍(全者,七個,生,末之),腦麝(各半字),巴豆(七粒,去皮,研,以紙出油盡成霜,同眾藥和勻,出油了,取十二字)

白話文:

硃砂(研磨成粉),雄黃(通透的,研磨成粉。各一錢),乾蠍子(完整的,七個,生的,研磨成末),腦麝(各半個字的重量),巴豆(七粒,去皮,研磨成粉,用紙吸取油脂直至全部變成霜狀,與其它藥物混合均勻,如果還出油,取十二個字的重量)。

上研勻,白水糊丸粟米大,陰乾。一歲一丸,二歲二丸,三歲三丸,隨年數。用煎金銀薄荷湯下,常服二丸,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上藥研磨均勻,用白水糊成粟米大小的丸劑,陰乾。一歲服用一丸,二歲服用二丸,三歲服用三丸,以此類推。服用時將金銀薄荷煎煮成湯,常服二丸,不拘特定的服用時間。

《劉氏家傳方》,阿膠丸,治上焦風壅,咽喉澀痛。鎮心臟,去邪氣,化痰涎,解傷寒煩熱兼小兒驚涎,五般潮熱。

白話文:

《劉氏家傳方》中的阿膠丸,可以用來治療上焦風壅引起的咽喉澀痛。它可以鎮靜心臟,去除邪氣,化解痰涎,緩解傷寒引起的煩熱,以及小兒因驚嚇而流口水、五種不同類型的潮熱。

阿膠(麩炒焦,三分),人參,甘草,硃砂(各一兩),腦(一分)

上除砂、腦別研,前三味末之和勻,再砂煉蜜丸○大,每服一丸,細嚼麥門冬,溫熟水下,食後夜臥服。

解煩熱,研薄荷,井花水下。小見一丸分兩服,煎荊芥薄荷湯化下。看兒大小加減。

《劉氏家傳方》,安神丸,治驚鎮心臟,退熱化涎,小兒常服,永無驚悸之疾。

琥珀如無用茯神,人參,遠志(去心),天麻,花蛇肉(酒浸,去皮骨),白附子,麻黃(去節),羌活,大川烏(炮,去皮臍),蟬蛻(洗去泥土,去內白筋),南木香(不見火),真珠末,白殭蠶(直者,去絲,淨洗),全蠍(生薑自然汁炙。各半兩),硃砂(二錢,研極細),金銀箔(別研入。各三十片),麝香肉(一錢,別研入)

白話文:

琥珀、茯苓、人參、遠志(去心)、天麻、花蛇肉(浸泡米酒,去皮骨)、白附子、麻黃(去節)、羌活、大川烏(炮製,去皮臍)、蟬蛻(洗淨泥土,去內白筋)、南木香(不經火)、珍珠末、白殭蠶(直的,去絲,清潔洗滌)、全蠍(用生薑汁炙。各半兩)、硃砂(二錢,研磨極細)、金銀箔(分別研磨加入。各三十片)、麝香肉(一錢,分別研磨加入)

上為細末,煉蜜和為丸龍眼大,以硃砂為衣。一丸作四服,用薄荷煎湯化下。

白話文:

將上等的藥材研磨成細粉,與蜂蜜混合製成龍眼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作為外衣。一顆藥丸可以分成四次服用,用薄荷煎煮的湯送服。

《劉氏家傳》,睡驚丹,治小兒驚邪,風熱痰壅,咽膈不利,夜臥不安,睡中啼哭,驚風搐搦,常服安神鎮心,定驚控疾。

白話文:

《劉家的祖傳祕方》中記載了一種叫做“睡驚丹”的藥物,能夠治療小兒的夜驚、風熱痰壅、咽膈不利、夜臥不安、睡中啼哭、驚風搐搦等症狀。服用這種藥物可以安神鎮心、定驚控疾,讓小兒能夠安然入睡。

鐵粉(重羅),使君子肉,茯苓,蛇含石(炭火燒令紅,用米醋淬,凡五遍再搗,醋煮乾為度),天南星(研為粉,用薄荷汁搜和為餅,炙熟)

白話文:

  • 鐵粉(重羅):用過濾過多次的鐵粉。
  • 使君子肉:是使君子樹的果實,在中醫裡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排膿止痛的功效。

  • 茯苓:是茯苓菌的菌核,在中醫裡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 蛇含石(炭火燒令紅,用米醋淬,凡五遍再搗,醋煮乾為度):是一種中藥材,是用蛇含石經過炭火燒紅,用米醋淬五遍,然後搗碎,再用醋煮乾製成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天南星(研為粉,用薄荷汁搜和為餅,炙熟):是用天南星研磨成粉,用薄荷汁和成餅狀,然後烘烤至熟。具有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

上五味各半斤,為末。金銀箔各一百箔,麝香一兩,腦子半兩拌勻,糯糊丸,皂皂大,硃砂為衣。五歲以下一丸,分二服。三歲以下一丸,分三、四服,薄荷湯磨下。

白話文:

將上列五味藥各取半斤,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金箔和銀箔各一百片,麝香一兩,牛腦半兩,將它們攪拌均勻。接着,用糯米糊做成丸劑,大小如皁角,用硃砂做衣。五歲以下的兒童,一次服用一丸,分兩次服用。三歲以下的兒童,一次服用一丸,分三、四次服用,用薄荷湯送服。

《張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蛜𧌴丸

全蠍(一兩,炒香,熟),地龍(去土淨,半兩,炒香熟)

上搗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豌豆大,荊芥湯下。更隨兒加減大小丸數。及治大人小兒諸病,發搐無瘹等。

白話文:

將藥材搗成細末,用酒和麵粉糊成豌豆大小的丸藥,用荊芥湯送服。可以視孩童大小增減丸藥數量。此方可治療成人和小孩的各種疾病,如發搐抽搐等。

(丸了硃砂為衣)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水銀丸

水銀,黑錫(火熔結為沙子。各半兩),天麻(一分),乾蠍(十個),白附子(五個,炮),半夏(十個,炮),鬱金(一個)

白話文:

水銀、黑錫(用火熔化後變成沙子。各二錢),天麻(一錢),乾蠍子(十個),白附子(五個,炮製過),半夏(十個,炮製過),鬱金(一個)

上為末,燒飯為丸麻子大。每三丸薄荷湯下。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婁金丸

牡蠣(左顧者),黃芩,龍骨,川大黃(各半兩),龍腦(少許),雄黃(一錢,用一半入藥中,一半作衣)

白話文:

牡蠣(向左側生長的牡蠣),黃芩,龍骨,川大黃(各半兩),龍腦(少許),雄黃(一錢,一半入藥中,一半做成衣服)

上件六味,各細為末後一處更研,煉蜜為丸如豌豆大,以雄黃滾作衣。每服一丸,金銀薄荷湯化下,服溫水下亦得,不拘時候。

白話文:

上述的六味藥材,都研磨成細末,然後混合在一起研磨,再用蜂蜜煉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並用雄黃將藥丸滾一層。每次服用一丸,用金銀花和薄荷湯化開服用,也可以用溫水送服,不拘時間。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風,鎮心,退上焦熱。生砂膏

硃砂(三錢),龍腦,牛黃(各一字),大硼砂(一錢),甘草,人參,白茯苓(各半兩)

上件為末,再研勻,入生蜜和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服之。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消疳氣。牛黃膏

綠豆粉(二兩),光明雄黃,硼砂,甜硝,甘草末(各一分),龍腦,牛黃(各少許)

上件藥同研勻,煉蜜為劑。薄荷水破一雞頭大下。

《孔氏家傳方》,硃砂丸,治傷寒及小兒熱,鎮心壓驚。

南星末(看牛膽大小,著未釀),牛膽(一個,臘月黃牛者)

白話文:

天南星末:將天南星磨成粉末,用牛膽的大小做標準,尚未釀造。

牛膽:一個,臘月時節的黃牛的牛膽。

上釀牛膽了,吊往透風處至四十九日取,合時用硃砂三錢、麝香一錢同研細,入前末拌和勻,浸牛膽皮子湯為丸,丸如雞頭大。每五丸用新汲水嚼下,薄荷湯亦可。

白話文:

將牛膽吊在通風處四十九天,取下後加入三錢硃砂、一錢麝香研磨細末,與浸泡牛膽皮的湯汁混合均勻,做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粒藥丸,以新汲水嚼碎後吞服,也可以用薄荷湯送服。

《孔氏家傳方》,小兒辰砂膏,壓驚化涎,理嗽利膈,退風熱。

天南星(炮熟),辰砂(研。各一分),蠍梢,殭蠶(炒,研),乳香(研。各一錢),麝香(研,半錢)

白話文:

天南星(炮製後煮熟),辰砂(研磨成粉,各一分),蠍梢,殭蠶(炒過、研磨),乳香(研磨,各一錢),麝香(研磨,半錢)

上六味,並須制訖秤,再同研勻,煉蜜少許,和劑蜜不欲多。每服量度多少,煎金銀湯或熟水化下,乳後。

《王氏手集》治風邪驚熱燥悶。雄珠丸

天麻(半兩),防風,全蠍(炒),殭蠶(炒。各二錢),甘草(炙),牛黃(別入),麝香(各半錢),雄黃,硃砂(各一錢)

白話文:

  • 天麻(37公克)

  • 防風(12公克)

  • 全蠍(炒,12公克)

  • 殭蠶(炒,12公克)

  • 甘草(炙,6公克)

  • 牛黃(另包裝,3公克)

  • 麝香(3公克)

  • 雄黃(6公克)

  • 硃砂(6公克)

上末之,煉蜜丸如雞頭大,煎皂兒湯化下半丸。

《王氏手集》治小兒驚風,潮熱涎盛,咳嗽吐逆,躁悶煩渴,瘡疹不快,心胸不利,睡臥不安,驚怖大啼,虛風目澀,四肢不收。辰砂餅子宋羲叔方)

白話文:

《王氏手集》中記載了宋羲叔的「辰砂餅子」方,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潮熱、涎水增多、咳嗽、嘔吐、煩躁、悶熱、口渴、瘡疹不快、心胸不舒、睡臥不安、驚嚇大哭、虛風目澀、四肢不收等症狀。

硃砂(一分),膽星(臘月用牛膽一枚,天南星末填滿,於風中懸干),天麻,甘草(炙),白附子(各半兩),蠍梢(二十一個),梅花腦子(一字)

白話文:

硃砂(一份),膽星(在臘月使用一顆牛膽,將天南星末填滿,懸掛於風中風乾),天麻,甘草(炙),白附子(各半兩),蠍梢(二十一個),梅花腦子(一字)

上為末,稀麵糊為丸桐子大,捻作餅子。每服一丸至兩丸,薄荷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仍留少硃砂為衣。)

《趙氏家傳》,袖桃丸,鎮心安魂魄,散小兒驚熱方。

桃奴(去毛),辰砂(研),人參(各半兩),真珠,犀角(鎊),玳瑁(各一分),雄黃(研,一錢),牛黃(研),生腦子(各半錢)

白話文:

  1. 桃奴:去毛、切片。

  2. 辰砂:研磨成粉末。

  3. 人參:各半兩。

  4. 真珠:研磨成粉末。

  5. 犀角:磨成粉末。

  6. 玳瑁:研磨成粉末。

  7. 雄黃:研磨成粉末(一錢的量)。

  8. 牛黃:研磨成粉末。

  9. 生腦子:各半錢。

上為末,外入乳缽同研,生蜜丸,隨大小丸。麥門冬或人參湯化下。常服如雞頭肉大,小兒半之。

《吉氏家傳》治取諸驚氣,風熱由末退,臉赤唇紅者,,蛜𧌴散方

蛜𧌴(生),白殭蠶(各半兩),白附子(生),硃砂(各一錢),甘草(一分,生),麝香,腦(各少許),羌活(半錢)

白話文:

蛜蝪(生用),白色乾燥的蠶蛹(各半兩),白色附子根(生用),硃砂(各一錢),甘草(一分,生用),麝香,腦子(各少量),羌活(半錢)

上末。每服半錢或一錢,金銀薄花湯化下。或有丹毒赤腫,以蕓薹菜湯調下。忌豬肉豉汁動風物。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金銀花湯送服。如果丹毒紅腫,可用蕓薹菜湯送服。忌吃豬肉、醬油,以及容易引起風寒的食物。

《吉氏家傳》治驚,退風熱,解傷寒。佛手散

烏頭(炮),麻黃(去節。各一兩),大黃(煨),甘草(炙),天麻(生。各一分),全蠍(七個)

白話文:

川烏頭(經過炮製),麻黃(去掉節,各一兩),大黃(經過煨制),甘草(經過炙烤),天麻(生的,各一分),全蠍(七個)

上末。每服半錢,水半盞,坯子兩粒,煎溫服。

《吉氏家傳》治小兒心臟驚熱,睡臥不穩,膈實涎盛多驚。紅餅子方

硃砂(半兩,細研),乳香(三塊,水研令勻,水浸,蒸餅心,同硃砂一處劑成),龍腦,麝香(各半錢),牛黃(一字)

白話文:

硃砂(半兩,研磨細膩),乳香(三塊,用水研磨均勻,用水浸泡,和蒸餅心一起與硃砂混合製成),龍腦,麝香(各半錢),牛黃(一字)

上將龍腦、麝香、牛黃一處研入劑內,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餅子。每服一二餅子,令薄荷湯下。如痰盛加半夏一分,洗七遍,薑製為末入之。

白話文:

將龍腦、麝香、牛黃研磨成粉末,均勻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再將丸劑壓成餅狀。每次服用一至兩片,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痰液很多,可以加入半夏一錢,洗七遍,用薑汁調和後加入藥丸中。

《吉氏家傳》治小兒驚熱。

鬱金,黃連,甘草(炮。各二兩),蛤粉(三兩),蜜(一兩生,一兩煉)

上將蜜和前藥,研勻,更入腦麝各一錢,用熟水化開,入納膏。每服半皂子大,薄荷湯化下。

《吉氏家傳》驚熱及晝夜俱熱,或往來不定者,宜服,清涼膏

甘草(炙),大黃,紅芍藥,馬牙硝(各等分)

上末入麝少許,蜜為膏。每服一皂子大,含化,量虛實與服。

《吉氏家傳》驚熱,牛黃丸

人參,茯神(各一錢),鬱金(四錢),雄黃(半錢)

上末,水化熊膽,煮糊為丸如綠豆大,以薄黃為衣。每服五七丸,淡薑湯下。

《吉氏家傳方》,鬱金散,退小兒一切驚熱。

川細鬱金(半兩,皂角水煮,切碎,焙乾),白芍藥,天竺黃,甘草(炒),硼砂(各一分),硃砂(一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薄荷蜜水下。

《朱氏家傳》治驚退熱。牛黃散

鬱金(半兩,皂角半條同煮,俟鬱金軟去皂角,不用切),大黃(蒸三度),山槐,甘草(炙),牙硝,硃砂,腦麝(各半兩)

白話文:

鬱金(半兩,與皁角半條一同煮,等鬱金變軟後去除皁角,不用切片),大黃(蒸三次),山槐,炙甘草,牙硝,硃砂,腦麝(各半兩)

上為末,一字半錢,蜜水調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驚熱。越桃散

山梔子(去皮,炒),石膏(生),藿香(各一兩),甘草(炙,三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小兒半錢一字,水一盞,煎七分,麥門冬熟水下亦得。大小便痛澀皆治。

《朱氏家傳》治小兒心肺壅盛,口舌生瘡,澀壅氣促,驚熱。牛黃膏

鬱金,葛粉(各一兩),甘草(炙,三分),山梔子仁(半兩),雄黃(二錢)

上件為末,煉蜜成膏。每服一皂角子大,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青龍膏,治驚風潮熱昏困,涎盛

全蠍(七枚,微炒),白附子(炮裂),人參,白茯苓,水銀砂子(各一錢),防風,天麻,獨活,螺青(各二錢)

白話文:

全蠍(7 個,稍微炒一下),白附子(用火爆裂),人參,白茯苓,水銀砂(各 1 錢),防風,天麻,獨活,螺青(各 2 錢)。

上除螺青、水銀砂子外為細末,次研入一處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煎金銀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鎮心散,鎮心安神,壓驚涎,涼膈,祛一切風邪客熱。

白話文:

長沙醫生丘松年流傳下來的「鎮心散」,具有鎮靜安神、去除驚嚇、涼膈、祛除一切風邪客熱的功效。

人參,遠志(去心,秤),白茯苓,甘草(炙。以上各一分)

上為細末,入硃砂一錢,牙硝一分細研勻。每服半錢,金銀竹葉湯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驚風熱方。孩兒驚熱或大棗,咳嗽頻頻喘上來,奶乳相停胃膈上,轉增虛汗用心猜。宜,紅桃散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醫治驚風熱的方法。孩子驚熱或發高燒,咳嗽頻繁且喘了起來,奶水和乳汁在胃部停止消化,虛汗不斷增多,令人憂慮。適合用紅桃散來治療。

天南星(一個小者,開坑入硃砂半錢,入在土坑內,蓋蓋,少火煅存性),滑石,輕粉(各半錢),腦麝(各少許),全蠍(二十一個,全者)

白話文:

天南星(較小的,挖坑放入半錢硃砂,埋在土坑內,蓋上蓋子,用小火煅燒至失去活性),

滑石,

輕粉(各半錢),

腦麝(各少許),

全蠍(二十一個,完整的)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或半錢,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牛黃散,治小兒驚熱、潮熱、傷風風熱,壯熱夾驚,傷寒不解,涎潮發搐搦,退諸般熱候。

鬱金(一兩,皂角七寸,巴豆二十一粒,用水一升,煮乾,去巴豆,焙乾),甘草(炙),大黃,茯苓,硃砂,人參(各一分),牙硝(半兩),輕粉(一錢半),麥門冬(去心,焙乾,一分)

白話文:

鬱金(一兩)、皁角(七寸)、巴豆(二十一粒),用水一升煎煮至乾,去掉巴豆,焙乾。 甘草(炙過)、大黃、茯苓、硃砂、人參(各一分)、牙硝(半兩)、輕粉(一錢半)、麥門冬(去心,焙乾,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麥門冬湯入蜜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小兒心驚,化涎退熱。鉤藤散

鉤藤,山梔子仁,防風,甘草(以上各半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平錢,用水四分,煎二分與服。

長沙醫者王兊傳,變蒸散,治小兒體性常熱及變蒸驚熱不解,夾熱煩躁,時叫泣無歇。及骨熱生瘡,面色常黃瘦瘁,不進奶食。

白話文:

長沙有一名姓王的醫生,他用針灸散蒸的方法治療小兒體質常熱,以及針灸散蒸法治療小兒體質常熱,及變蒸驚熱不解,夾熱煩躁,時叫泣無歇。以及骨熱生瘡,面色常黃瘦瘁,不進奶食。

柴胡(去蘆,洗,銼),甘草(炙),人參(去蘆,洗,銼),元參(淨洗,銼。各一兩),麥門冬子(去心,一兩半),龍膽草(半兩,若變蒸或常服只一分,隨時加減)

白話文:

柴胡(去掉外面的草皮,洗乾淨,切碎),甘草(烤過的),人參(去掉外面的草皮,洗淨,切碎),元參(洗乾淨,切碎。各一兩),麥門冬子(去掉種子,一兩半),龍膽草(半兩,若經過蒸煮或長期服用,每次服用只取一分,必要時可以增減)。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三五沸,溫服,一日三、五服。常服去疳。若骨蒸煩熱服尤妙。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一切驚熱,生涎方。

龍骨(一錢),龍齒(二錢),鉛白霜(三錢),硃砂(半錢)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煎金銀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壓驚退熱下涎。牛黃膏

鬱金(三錢),雄黃,甘草(炙),乾葛(各二錢),輕粉(半錢),川消(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膏梧桐子大。每服一粒,薄荷湯化下,加減用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獨體。硃砂膏,壓驚鎮心,化風涎,除溫壯,益小兒,利榮衛,散膈熱。

硃砂,人參,茯苓(各二錢),蠍梢(七個),硼砂(一錢),牛黃,腦麝(各少許),金銀箔(各七片)

上件為末,入乳缽研,煉蜜為膏,梧桐子大。每服一餅,食後溫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硃砂膏,治小兒驚熱涎潮方。

甘草(炙,四錢),蠍(生用,一分),腦麝(各少許),硃砂(半兩,一半入藥,一半為衣),半夏(二兩,用皂角水、白礬水浸一伏時久取出,湯洗去滑為度,切作片子,焙草)

白話文:

甘草(炙制,四錢),蠍子(生用,一分),牛黃、麝香(各少許),硃砂(半兩,一半入藥,一半為衣),半夏(二兩,用皁角水、白礬水浸泡一個伏天,取出後用湯水洗去滑膩為度,切成片狀,用草藥烘烤)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牛黃散,治小兒驚熱涎作方。

鬱金,白藥,甘草(炙),天南星(用濃即皂角水煮乾為度。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鎮心丸,治小兒驚涎盛,發熱,目上眼急。

硃砂,鐵粉(水飛),天竺黃,鉤藤(各半兩),麝香(一分)

上件為末,生蜜為丸如綠豆大。薄荷湯化下一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