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濟世神驗良方》~ 中風門 (1)

回本書目錄

中風門 (1)

1. 中風門

風為天地之浩蕩,或中腑兮或中臟,或中血脈或中經,善行數變難名狀。腑中風邪著四肢,惡寒拘急脈浮遲,中臟唇緩滯九竅,便寒不語氣難舒。中血脈則口眼歪,亦有中筋亦要知,六經無症溺調和,口不能開支不持。諸家之論各扁知,若還拘泥枉勞思,其原大率主血虛,亦有氣虛兼痰滯,中有夾火與濕者,總以治痰補養次。治痰須憑二陳湯,茯陳甘半增貝防,更加竹瀝生薑汁,磨入沉香木香

白話文:

風是天地間的浩蕩之氣,它可能侵襲人體的臟腑、經絡、血脈,變化無常,難以捉摸。風邪侵襲腑臟,會出現四肢惡寒、拘急、脈浮遲的症狀;侵襲臟器,會出現口脣緩緩、九竅閉塞、便寒、不語、氣息難舒的症狀;侵襲血脈,則會出現口眼歪斜的症狀;侵襲筋骨,則會出現疼痛;侵襲六經,則會出現無症狀而小便調和的症狀;侵襲口舌,則會出現口不能開合、舌頭不能伸縮的症狀。

各家醫書對風邪的論述各有不同,如果拘泥於某一家之言,就很容易鑽牛角尖,枉費心思。其實,風邪的根本原因大多是氣血虛弱,也有氣虛兼痰濕、痰熱夾雜的情況。治療風邪,應以化痰、補養為主。化痰可用二陳湯,組方包括茯苓、陳皮、甘草、半夏、貝母、防風,再加入竹瀝、生薑汁、沉香、木香等。

在左屬血右屬氣,血虛加芍芎歸地,瘀血桃仁紅花,氣虛參朮耆同異。盜汗遺尿亦如之,小便不利不可利,風盛自汗身體痛,秦艽羌活並薄桂。頭目不利或頭疼,芎芷蔓荊辛芥穗。頂痛去芎易藁本,酒炒片芩同其類。無汗身疼羌芷芎,麻黃蒼朮秦艽蔥,心血虧欠神恍惚,歸連遠志菖蒲術。

白話文:

  • 在左邊屬血,在右邊屬氣,如果血虛的話,可以加芍藥、川芎、當歸、生地黃。

  • 如果是瘀血,可以加桃仁和紅花。

  • 如果是氣虛,可以加人參、白朮、黃耆。

  • 盜汗和遺尿也是一樣的,小便不利時不能再通利小便。

  • 風盛引起的出汗,身體疼痛,可以加秦艽、羌活和桂枝。

  • 頭目不利的或是頭痛,可以加川芎、白芷、蔓荊、辛夷和芥穗。

  • 頂痛的話,可以去川芎,改加藁本,再加黃連、山竹一起炒過。

  • 沒有汗水,但身體疼痛,可以加羌活、川芎、麻黃、蒼朮、秦艽和蔥。

  • 心血虧欠,神志恍惚,可以加當歸、蓮子、遠志、菖蒲和白朮。

或心動搖驚悸者,酸棗茯神茹側柏。風痰熾盛加南星,枳殼皂角瓜蔞仁,食填麴櫱連楂實,甚者還須吐下行。

白話文:

若出現心神不安、心悸的症狀,可以使用酸棗、茯神、茹、側柏治療。如果風痰過於旺盛,可以加南星、枳殼、皁角、瓜蔞仁等藥材。如果飲食不節,導致食積、腹脹,可以使用麴糵、連楂實等藥材治療。如果症狀嚴重,還需要進行催吐、瀉下的治療。

急救

凡見中風、中氣昏倒者,倉猝之際,急以手大指,掐其人中即醒。如不效,用通關散吹鼻,即提起其頭,有嚏可治。如口噤不開,用化風丹擦之,口開即多灌香油,或加麝香少許,或用紫金丹,酒磨服。或用瓜蒂散,或用生礬二錢,薑汁灌之。壯者用油吐之,老人以蝦汁煎參、耆、防、桔吐之。得吐即生。

白話文:

無論是中風還是中氣而昏倒的人,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馬上用大拇指掐住這個人的鼻子,人就會醒來。如果沒有效果,使用通關散吹進鼻子,將頭抬高,打噴嚏就會痊癒。如果口齒緊閉無法張開,用化風丹擦拭,嘴張開後立刻灌香油,或者加一點麝香,或者使用紫金丹磨碎後用酒送服。或使用瓜蒂散,或使用生礬二錢,搭配薑汁灌服。身體強壯的人使用油催吐,老人使用蝦湯、人參、黃耆、防風、桔梗煎服催吐。吐出來就能夠活命。

通關散

治牙關緊急,湯水不入。天南星半夏、牙皂各五錢。為極細末,用少許吹入鼻,有嚏可治,無嚏不可治。

白話文:

治療牙關緊急,無法進食的情況。天南星、半夏、牙皁各五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取少許粉末吹入患者的鼻子,如果患者打噴嚏,則可以治癒。如果沒有打噴嚏,則無法治癒。

化風丹(此方居家宜備)

治中風痰厥,風癇牙關緊急,及小兒驚風搐搦,角弓反張,發熱痰嗽喘促,並皆治之。

膽星二錢(如無即用牛膽制之),天麻(煨),防風(去蘆),荊芥穗,羌活,獨活(去蘆),人參(去蘆),細辛川芎各一錢,木香五分煉蜜丸如芡實大,硃砂為衣,薄荷煎湯研化服。因氣惱,用紫蘇湯化服。如牙關閉,用少許擦牙即開。

白話文:

膽星二錢(若無即使用牛膽提取製成),天麻(烤過的),防風(除去蘆葦根),荊芥穗,羌活,獨活(除去蘆葦根),人參(除去蘆葦根),細辛,川芎各一錢,木香五分,把這些藥材煉成蜜丸,大小如芡實,以硃砂為外衣,用薄荷煎湯研磨溶化服用。如果因為生氣煩躁,可以用紫蘇湯送服。如果牙關緊閉,用少許藥末擦牙就會打開。

青州白丸子

治男婦手足癱瘓,風痰壅盛,嘔吐痰沫,及小兒驚風。

半夏七兩(白者泡過),南星(生用),白附子各二兩,川烏頭五錢(炮去皮臍)為極細末,以生絹袋盛之,於井花水內擺出其有未出者,再研擺,以盡出為度。置瓷盆內,日曬夜露,每晨換水攪而復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曬乾如玉碎研,用糯米粉煎粥清為丸,綠豆大。癱瘓風濕酒送下二三十丸,小兒驚風,薄荷湯下三五丸。

白話文:

半夏七兩(白色的半夏經過浸泡),南星(生用),白附子各二兩,川烏頭五錢(炮製後去皮臍)研磨成極細的末,用生絹袋子盛裝著。然後將生絹袋子放入井花水中擺動,直到藥末完全析出。取出藥末後再研磨擺動,直到完全析出為止。將藥末放入瓷盆中,白天曬太陽,晚上露水打濕,每天早上換水攪拌,然後靜置沉澱(春五天、夏三天、秋七天、冬十天)。將水倒掉後曬乾,研磨成像玉一樣碎細。用糯米粉煮粥,粥清後製成丸藥,綠豆大小。癱瘓風濕,喝酒服下二三十丸;小兒驚風,薄荷湯送服三五丸。

攝生飲

治一切中風、中寒、中暑、中濕,及濕厥、氣厥、不省人事,初作即服神效。

南木香,南星(濕紙煨),半夏(滾水泡)各一錢五分,蒼朮,甘草,遼細辛,石菖蒲各一錢,生薑七片煎服。痰盛者,加炙全蠍二枚。

白話文:

南木香、南星(用濕紙煨)、半夏(用滾水浸泡)各一錢五分,蒼朮、甘草、遼細辛、石菖蒲各一錢,生薑七片,煎服。痰多的人,再加入炙全蠍二枚。

治風氣攻注、四肢骨節疼痛、麻痹、癱瘓、語澀、筋攣,步履艱辛,腰膝軟弱,及婦人血氣,老人冷氣,胸膈脹滿、刺痛,腸鳴吐瀉。夫治風先理氣,氣順則痰消,凡氣滯氣鬱之類,皆可治。

白話文:

治療風寒侵襲、四肢骨節疼痛、麻痹、癱瘓、言語不清、肌肉痙攣、行走困難、腰膝酸軟,以及婦女氣血不足、老年人體虛畏寒,胸悶脹痛、刺痛、腸鳴腹瀉。治療風寒疾病首先要理氣,氣順暢了痰自然就會消散,凡是氣滯氣鬱之類的疾病,都可以治療。

烏藥,麻黃(去節),陳皮(去白)各二錢,川芎,白芷,殭蠶(炒),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各一錢,乾薑(泡)五分,甘草(炙)三分薑棗煎服。憎寒壯熱,加蔥白;遍身搔癢,加薄荷;手足拘攣,加木香、石斛;濕氣,加蒼朮、白朮檳榔;足浮腫,加牛膝、五加皮、獨活;遍身疼痛,加當歸肉桂乳香沒藥;有虛汗,用麻黃根,去麻黃,加黃耆倍乾薑;胸膈脹滿,加枳實莪朮;頭眩,加細辛、細茶;腳不能舉動,加羌活、防風、麝香;心腹敕痛,加小茴香;手足不能舉,頭項不能起,加川續斷威靈仙;陰囊浮腫,合五積散;四肢冷痹,加川附子、官桂、秦艽;久患癱瘓,去麻黃、乾薑,加天麻、防風、羌活、半夏、南星、木香、當歸;麻痹作痛,加天雄、細辛、防風;婦人血風,加防風、荊芥、薄荷;臂痛,加羌活、防風、蒼朮、紫蘇、薄桂;氣滯腰痛,加桃仁,入酒煎服;背心痛,合行氣香蘇散,加蒼朮、半夏、茯苓;口眼喎斜,加姜炒黃連、羌活、防風、荊芥、竹瀝、薑汁;麻痹疼極者,合和三五七散;日夜疼痛,日輕夜重者,合神秘左經湯;二三年不能行者,合獨活寄生湯

白話文:

烏藥、麻黃(去節)、陳皮(去白)各二錢,川芎、白芷、殭蠶(炒)、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各一錢,乾薑(泡)五分,甘草(炙)三分,用薑棗煎服。如果患者畏寒、壯熱,可以加入蔥白;如果遍身搔癢,可以加入薄荷;如果手足拘攣,可以加入木香、石斛;如果有濕氣,可以加入蒼朮、白朮、檳榔;如果足部浮腫,可以加入牛膝、五加皮、獨活;如果遍身疼痛,可以加入當歸、肉桂、乳香、沒藥;如果有虛汗,可以加入麻黃根,去麻黃,加入黃耆、倍量乾薑;如果胸膈脹滿,可以加入枳實、莪朮;如果頭眩,可以加入細辛、細茶;如果腳不能舉動,可以加入羌活、防風、麝香;如果心腹敕痛,可以加入小茴香;如果手足不能舉、頭項不能起,可以加入川續斷、威靈仙;如果陰囊浮腫,可以合五積散;如果四肢冷痹,可以加入川附子、官桂、秦艽;如果久患癱瘓,可以去麻黃、乾薑,加入天麻、防風、羌活、半夏、南星、木香、當歸;如果麻痹作痛,可以加入天雄、細辛、防風;如果婦人血風,可以加入防風、荊芥、薄荷;如果臂痛,可以加入羌活、防風、蒼朮、紫蘇、薄桂;如果氣滯腰痛,可以加入桃仁,用酒煎服;如果背心痛,可以合行氣香蘇散,加入蒼朮、半夏、茯苓;如果口眼喎斜,可以加入姜炒黃連、羌活、防風、荊芥、竹瀝、薑汁;如果麻痹疼痛極甚,可以合和三五七散;如果日夜疼痛,白天輕微晚上加劇,可以合神祕左經湯;如果二三年不能行走,可以合獨活寄生湯。

小續命湯(惟真中腑者用)

治卒暴中風,痰涎盛壅,外有六經形證,宜發表者。

麻黃(去節),杏仁(泡去皮),官桂,曰芍藥,川芎,防己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二錢四分,防風一錢,附子(炮去皮臍)七分,生薑五片煎服。(隨六經形證加減於下)

白話文:

麻黃(去掉節)、杏仁(泡去皮後)、官桂、芍藥、川芎、防己、黃芩、人參、甘草(炙烤過)、防風、附子(炮製後去掉皮和臍)各二錢四分,生薑五片一起煎服。(根據病症的不同,以下做調整)

《內經》曰:開則淅然而寒,閉則熱而悶,知暴中寒邪,宜先以續命湯,隨證加減治之。風中太陽經,無汗惡寒,倍麻、杏、防風;中太陽,有汗惡風,倍桂、杏、芍;中陽明,身熱有汗不惡風,倍桂、芩加乾葛;中太陰,無汗身涼,倍附子,加乾薑;中少陰,有汗無熱,倍桂、附、草;中風無此四經,六證混雜,繫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麻木不仁,倍加羌活、連翹;大法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藥;有熱以白附子易黑附子;筋急拘攣語遲弦,加薏苡仁;筋急,加人參,去芩、芍,以避中寒,服後稍輕,加當歸;煩躁不大便,去附、桂,倍芍加竹瀝;三日不大便,胸中不快,加枳實、大黃;言語謇澀,手足戰掉,加石菖蒲、竹瀝;發渴,加麥冬、天花粉葛根;熱而渴,加秦艽;身痛,加羌活,搐亦加之;煩躁多驚,加犀角;多怒,加羚羊角;恍惚錯語,加茯神、遠志;不能言,加竹瀝;失音,加石菖蒲;頭痛如破,加羌活;骨節痛有寒濕,倍附、桂;嘔逆腹脹,加半夏、人參;腳膝弱,加牛膝、石斛;腰痛,加桃仁、杜仲(薑汁炒);不睡,加酸棗仁;痰多,加南星;肥人多濕,加烏、附、行經(童便制);臟寒下痢,去防己、黃芩,倍附子,加白朮;狂妄,加白朮,倍麻黃、人參、桂枝;自汗,去麻、杏,加白朮。

白話文:

《內經》說:身體感覺寒冷,同時又有出汗的現象,這是受了寒邪。此時宜先用續命湯,再根據證狀加減藥物治療。若是風邪侵襲太陽經,無汗惡寒,則倍加麻黃、杏仁、防風;若是侵襲陽明經,身熱有汗不惡風,則倍加桂枝、黃芩,再加乾葛;若是侵襲太陰經,無汗身涼,則倍加附子,再加乾薑;若是侵襲少陰經,有汗無熱,則倍加桂枝、附子、草烏;若是風邪侵襲太陽經以外的其他經絡,六證混雜,大多與少陽、厥陰經有關,或出現肢節攣痛、麻木不仁的症狀,則倍加羌活、連翹;若是春夏季節,再加石膏、知母、黃芩;若是秋冬季節,再加官桂、附子、芍藥;若是有熱,可用白附子代替黑附子;若是有筋急拘攣、語言遲緩、弦脈的症狀,則加薏苡仁;若是有筋急的症狀,再加人參,去黃芩、芍藥,以避免受寒;服藥後稍微好轉,可加當歸;若是有煩躁、大便祕結的症狀,則去附子、桂枝,倍加芍藥,再加竹瀝;若是有三日以上未大便,胸中不爽的症狀,則加枳實、大黃;若是有言語謇澀、手足顫動的症狀,則加石菖蒲、竹瀝;若是有口渴的症狀,則加麥冬、天花粉、葛根;若是有熱渴的症狀,則加秦艽;若是有身痛的症狀,則加羌活,若有抽搐的症狀,也加羌活;若是有煩躁、多驚的症狀,則加犀角;若是有多怒的症狀,則加羚羊角;若是有恍惚、錯語的症狀,則加茯神、遠志;若是有不能言語的症狀,則加竹瀝;若是有失音的症狀,則加石菖蒲;若是有頭痛如破裂的症狀,則加羌活;若是有骨節痛兼有寒濕的症狀,則倍加附子、桂枝;若是有嘔逆腹脹的症狀,則加半夏、人參;若是有腳膝無力的症狀,則加牛膝、石斛;若是有腰痛的症狀,則加桃仁、杜仲(用薑汁炒過);若是有失眠的症狀,則加酸棗仁;若是有痰多的症狀,則加南星;若是肥胖的人多濕,則加烏頭、附子、行經(用童便製過);若是有臟寒下痢的症狀,則去防己、黃芩,倍加附子,再加白朮;若是有狂妄的症狀,則加白朮,倍加麻黃、人參、桂枝;若是有自汗的症狀,則去麻黃、杏仁,加白朮。

三化湯(中者用)外有六經之形證,已服加減續命湯,尚有便溺阻隔宜用。

白話文:

三化湯(主要針對中等程度的患者)除了表現在外在的六經證狀,而已經服用過加減續命湯,但仍有排便、排尿困難等問題時,適合使用三化湯。

厚朴(薑汁炒),羌活,大黃,枳實各等分姜煎服。如不利再服,以微利為度。如內邪外邪已除,宜服愈風湯,以行中道。凡中血脈中腑之病,忌驟用龍腦、麝香、牛黃,蓋麝入脾,黃入肝,腦入骨,恐引風入內也。

白話文:

將厚朴用薑汁炒過,和羌活、大黃、枳實等分量一起,用薑汁煎服。如果服藥後沒有好轉,可以再服一劑,以稍微有效果為止。如果體內的邪氣和外來的邪氣都已經去除,應該服用愈風湯,使氣血運行順暢。凡是侵犯到血脈或臟腑的疾病,忌諱突然服用龍腦、麝香、牛黃,因為麝香會進入脾臟,牛黃會進入肝臟,龍腦會進入骨骼,恐怕會把風引到體內。

羌活愈風湯(中濕者用),肝腎虛,筋骨弱,語謇澀,精神昏,濕熱體重,或痰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大抵心勞而百病生,此藥能安心養神,調理陰陽,使無偏勝。

白話文:

羌活愈風湯(適用於濕邪在內的患者),肝腎虛弱,筋骨柔弱,言語晦澀,精神恍惚,濕熱體重,或痰阻導致一側肢體麻木不仁,或肥胖導致半身不遂。總體來說,心勞過度而導致各種疾病,此藥能夠安心養神,調理陰陽,使身體沒有偏勝。

生地,石膏,蒼朮各六分,柴胡,防風,人參,當歸(皆去蘆),細辛(去苗),枳殼(麩炒),地骨皮(去骨),厚朴(薑製),羌活,獨活,白芷,前胡,防己,甘草,黃芩,白芍,白茯苓,蔓荊子熟地,川芎,麻黃,薄荷,甘菊,知母,黃耆,杜仲,秦艽,半夏,枸杞子以上各四分,桂枝一分遇天陰加姜三片,空心服頭煎,臨臥服二煎。此常服之藥,當加四時之輔。

白話文:

生地黃、石膏、蒼朮各六分,柴胡、防風、人參、當歸(都去除須根)、細辛(去除苗)、枳殼(麩炒)、地骨皮(去除骨)、厚朴(薑製)、羌活、獨活、白芷、前胡、防己、甘草、黃岑、白芍、白茯苓、蔓荊子、熟地黃、川芎、麻黃、薄荷、甘菊、知母、黃耆、杜仲、秦艽、半夏、枸杞子以上各四分,桂枝一分,遇見陰天加生薑三片,空腹服用第一劑湯藥,睡覺前服用第二劑湯藥。這是經常服用的藥物,應加上四季的輔助藥物。

大寒後,即加半夏、柴胡、人參;穀雨後,即加石膏、黃芩、知母;季夏,加防己、白朮、茯苓;大暑後,即加厚朴、藿香、官桂;霜降後,即加附子、官桂、當歸。五臟專治(出良方選,凡風入臟,皆多汗惡風)。

白話文:

大寒節氣後,在藥方中加入半夏、柴胡、人參。

穀雨節氣後,在藥方中加入石膏、黃芩、知母。

季夏(指夏至與小暑之間),在藥方中加入防己、白朮、茯苓。

大暑節氣後,在藥方中加入厚朴、藿香、官桂。

霜降節氣後,在藥方中加入附子、官桂、當歸。

這五種藥物專門治療風入五臟的疾病,通常會出現多汗惡風的症狀。

肝臟

岐伯曰: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筋脈拘攣,手足不收,風入肝坐踞不得,胸背強直,脅肋脹滿,目眩心煩,言語謇澀。

白話文:

岐伯說:春季,甲乙日出生的可能會患有「肝風」,這是因為肝臟被風邪所傷而引起的。肝風症狀包括:筋脈拘攣、手腳僵硬、屈伸不利、頭暈目眩、心煩意亂、言語謇澀。

射干

治肝經受病,善悲嗌乾,善怒。女子目下青黃色可治,急灸肝腧百壯,更宜行經順氣。若目下大段青黑,一黃一白不治。

白話文:

治療肝經受到的病症,容易悲傷、聲音沙啞、容易生氣。女子眼睛下方青黃色的可以治療,趕緊灸肝俞穴一百壯,而且宜行經活血、順暢氣息。如果眼睛下方大段青黑色的,一邊黃一邊白就無法治療了。

薏苡仁三錢,射干,芍藥各二錢半,牡蠣,石膏各二錢,桂心五分水煎溫服。

犀角散

治肝風流注四肢,上攻頭面,上焦風熱,口眼喎斜,語言謇澀,腳膝疼痛無力。

犀角,石膏各二錢,羌活,羚羊角各一錢半,人參,甘菊,獨活,黃芩,天麻,枳殼(去瓤麩炒),當歸,黃耆,芎藭,白朮,酸棗仁,防風,白芷各五分,甘草三分薑棗煎服。

白話文:

犀牛角和石膏各二錢。羌活和羚羊角各一錢半。人參、甘菊、獨活、黃芩、天麻、枳殼(去瓤麩炒)、當歸、黃耆、芎藭、白朮、酸棗仁、防風和白芷各五分。甘草三分。用姜和棗煎服。

又方

治肝風煩熱,語澀不得臥。

竹瀝,荊瀝,葛根汁,薑汁,白蜜各一合不拘時服。

心臟

岐伯曰:夏丙丁火,傷於風者,為心風。多汗惡風,善怒,神亂,語澀,舌強、口乾,面赤,頭疼,翕翕發熱,胸背拘急,手心熱甚,偃臥不得,傾側忪悸不安。

白話文:

岐伯說:夏天的丙丁火,如果被風所傷,就會形成心臟的風病。症狀表現為多汗惡風、容易發怒、精神錯亂、語言含糊、舌僵硬、口乾、臉色發紅、頭痛、身體發熱、胸背拘束,手心發熱嚴重,無法平躺睡覺,即使躺下也心悸不安。

治心經受病,善怒,口不能言,偃臥不可傾側,悶亂,胃絕者。其唇色正赤,尚可治。急灸心腧百壯。或青黃不定面色,⿰日亭⿰日亭戰慄動者,不治。

白話文:

治療心經受病,容易發怒,不能說話,躺著不能左右傾側,心情鬱悶煩亂,並且胃氣不通暢的人。他的嘴脣紅潤,尚可治療。趕緊在心俞穴灸一百壯。如果臉色青黃不定,身體顫抖的人,無法治療。

白朮,赤芍各一兩,石菖蒲,羌活,細辛,麻黃(去根)各五錢,人參,遠志(去心)各二錢半為細末,每服二錢,小麥湯調下,日二服。

白話文:

白朮、赤芍藥各一兩,石菖蒲、羌活、細辛、麻黃(去根)各五錢,人蔘、遠志(去心)各二錢半,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小麥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麻黃散

治心風、心驚、聲濁、口喎、冒昧好笑。

羌活,茯神,遠志各一錢半,白朮,防風,川芎,漢防己,當歸,人參,甘草,麻黃(去節)各一錢,升麻八分,桂心五分

白話文:

羌活、茯神、遠志各 1.5 錢,白朮、防風、川芎、漢防己、當歸、人參、甘草、麻黃(去掉節)各 1 錢,升麻 0.8 錢,桂心 0.5 錢。

姜煎入竹瀝半盞,再煎一二沸服。

脾臟

岐伯曰:季夏戊巳,傷於風者,為脾風。多汗惡風,四肢怠惰,色微黃,不嗜食,言語謇澀,口喎僻,肌膚不仁,腹膨心煩,翕翕發熱,神思如醉,其脈浮緩。

白話文:

岐伯說:夏季的戊巳日,被風邪所傷,就會得脾風。患者會感到出汗怕風,四肢無力懶惰,面色微黃,食慾不振,說話不利索,嘴歪眼斜,肌膚麻木沒有知覺,腹部脹滿煩躁,身體發熱並且忽冷忽熱,精神恍惚思維混亂,脈搏浮緩。

白朮湯

治脾經受病,體倦通身黃,口吐鹹水,不能飲食。口角兩邊黃者可治,急灸脾腧百壯。目下及手足青者不治。

白朮三錢,厚朴(薑製),防風各二錢,附子(泡去皮臍),橘紅,白蘇皮,五加皮各一錢。生薑煎服。

白話文:

  • 白朮:三錢

  • 厚朴(用薑汁製過的厚朴):二錢

  • 防風:二錢

  • 附子(泡去皮臍):一錢

  • 橘紅:一錢

  • 白蘇皮:一錢

  • 五加皮:一錢

將以上所有中藥材與生薑一起煎煮,並服用煎好的藥湯。

獨活散

治脾風胸滿、痰盛、語澀、發熱、志昏。

獨活(去蘆)一錢五分,防風,茯神(去木),人參,附子(泡去皮臍),前胡,沙參,半夏(湯洗七次),黃耆,旋覆花,甘草(炙),羚羊角各一錢生薑煎服。

白話文:

獨活(去除蘆葦)1.5錢,防風、茯神(去除木頭)、人參、附子(浸泡去除皮和肚臍)、前胡、沙參、半夏(用湯洗七次)、黃耆、旋覆花、甘草(炙烤)、羚羊角各1錢,用生薑煎煮後服用。

肺臟

岐伯曰:秋庚辛,傷於風者,為肺風。主氣,氣為衛,行於表,循於皮。若衛氣虛少,風邪相搏,則胸滿短氣,謂金不能制木,肝肺相剋,胃悶汗出,噓吸顫掉,聲嘶體重,其脈浮弦。

白話文:

岐伯說:秋天庚金辛金之時,受到風邪侵襲的人,會得肺風。肺臟主氣,氣是衛氣,在體表運行,沿著皮膚而行。如果衛氣虛弱,風邪就會與之搏擊,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這是因為金不能剋制木,肝肺相爭,胃中鬱悶、出汗,呼吸喘息困難,聲音嘶啞、身體沉重,脈搏浮弦。

治肺經受病,時咳氣短,晝瘥夜甚,偃臥胸滿,其鼻兩邊下至於口,上至於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壯。若色黃,其肺化血,不治。若撮空指地,循衣摸床,俱不治。

白話文:

治療肺經受到的疾病,常常咳嗽氣短,白天症狀減輕,晚上症狀加重,躺下來時胸悶,鼻子的兩邊顏色淡的白一直到嘴巴,往上一直到眉毛,顏色是白色的,緊急在肺腧穴灸100次。如果顏色是黃色的,是肺化為血,就無法醫治。如果空按手指去摸地,沿著衣服去摸牀,都不能醫治。

防風,甘草(炙),川芎,赤芍各二錢,五味子,杏仁(炒去皮尖),桂心各一錢,川椒三分水煎溫服。

白話文:

  • 防風:二錢

  • 甘草(炙):二錢

  • 川芎:二錢

  • 赤芍:二錢

  • 五味子:一錢

  • 杏仁(炒去皮尖):一錢

  • 桂心:一錢

  • 川椒:三分

將以上藥材以水煎煮,溫熱服用。

腎臟

岐伯曰:冬壬癸,中於風者,為腎風。腎氣虛弱,風邪侵之,踞而腰疼,不便俯仰。或兩耳虛鳴,聲濁面浮,節痛神昏,肌色黧黑,易妄體重,多汗惡風,隱曲不利。

白話文:

岐伯說:冬季遇到壬水癸水之氣,被風邪侵襲,就會患上腎風。腎氣虛弱,風邪侵襲,踞坐不動,腰部疼痛,俯仰不便。或者兩耳空鳴,聲音沙啞,面部浮腫,關節疼痛,精神恍惚,肌膚顏色發黑,容易心神不寧,身體沉重,多汗怕風邪,隱曲不利。

治腎經受病,多汗惡風,面浮脊疼,坐而腰痛。其脅上下左右,赤黃如餅,可治。急灸腎腧百壯。齒黃,鬚髮直,面如土色,不治。

白話文:

治療腎經疾病,症狀包括多汗、怕冷、臉部浮腫、背部疼痛、坐著時腰痛。還有兩側肋骨以下、腰部以上的部位,呈現赤黃色、像餅一樣的形狀,可以治療。用艾灸的方法,在腎俞穴連續灸100壯。但如果牙齒發黃、鬍鬚和頭髮直立、臉色像泥土一樣發黃,就無法醫治。

萆薢(酒浸),狗脊,杜仲(炒去絲),白茯苓(去皮)各一兩,何首烏,天雄(炮去皮臍),澤瀉各五錢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 萆薢(用酒浸泡):1 兩

  • 狗脊:1 兩

  • 杜仲(炒熟後去除絲):1 兩

  • 白茯苓(去皮):1 兩

  • 何首烏:5 錢

  • 天雄(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5 錢

  • 澤瀉:5 錢

每服服用 2 錢,用米水調配。

祛風至寶丹

治諸風熱。

滑石三兩,當歸,川芎各二兩半,硃砂(飛過為衣),甘草各二兩,防風,芍藥各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三錢,獨活,羌活,天麻,石膏,黃芩,熟地,人參,桔梗各一兩,梔子六錢,荊芥穗,全蠍(去毒),細辛,連翹,薄荷,黃連,黃柏,麻黃,大黃,芒硝各五錢二十七味,煉蜜丸如彈子大。臨臥細嚼一丸,茶酒下。

白話文:

滑石三兩、當歸、川芎各二兩半、硃砂(過濾後的細末)、甘草各二兩、防風、芍藥各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三錢、獨活、羌活、天麻、石膏、黃芩、熟地、人參、桔梗各一兩、梔子六錢、荊芥穗、全蠍(祛毒)、細辛、連翹、薄荷、黃連、黃柏、麻黃、大黃、芒硝各五錢,總共二十七味藥材,煉製成蜜丸,大小如彈子,睡前細嚼一丸,用茶或酒送服。

熱甚去參、朮、川芎,加苦參、細茶,鹽梅,薄荷湯下。痛甚倍苦參。

精神解語湯

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四物二陳加麥冬,遠志(去骨甘草水泡),南星(同半夏、白芍俱用生薑、牙皂煎湯浸三日),枳實(麩炒),烏藥,黃連(薑汁炒),防風,羌活,石菖蒲,生薑,竹茹煎好再入薑汁、竹瀝、童便服。頭痛加蔓荊、細辛、白芷。

白話文:

四物湯加上二陳湯、麥冬、遠志(用甘草水泡去骨)、南星(與半夏、白芍、生薑、牙皁同煮湯汁浸泡三天)、枳實(用麩皮炒過)、烏藥、黃連(用薑汁炒過)、防風、羌活、石菖蒲、生薑,將所有藥材煎好後,再加入薑汁、竹瀝、童便服用。如果有頭痛,再加入蔓荊、細辛、白芷。

治中風不能言。遠志三兩,甘草(水泡不去骨)。為末,雞子清調敷,天突、咽喉、前心三處。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的言語障礙。將遠志三兩、甘草(用水泡過不去掉外皮,去除中間的白色木質部)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敷在患者的天突穴、咽喉和前心這三個部位。

訶子清音湯

治失音不語。訶子四十九粒(半生半泡),桔梗一兩(半生半炒),甘草二錢(半生半炙)。每服七錢,用煎熱童便一大碗調服,三四服見效。

白話文:

治療失聲不說話。訶子四十九粒(一半生 的,一半泡過)。桔梗一兩重(一半生的,一半炒過的)。甘草二錢(一半生的,一半烤過的),每次服用七錢,用熬熱的童便,一大碗調和服用,服用三次到四次即可見效。

丹方

治風癱,用土茯苓四兩(木捶碎),五加皮八分,牛膝肉,皂角刺各六分水三碗,煎二碗,食遠服。渣煎七分,臨臥服。忌牛肉、茶、醋、燒酒、麻油

白話文:

治療風癱,使用四兩土茯苓(用木槌搗碎),八分五加皮、六分牛膝肉和六分皁角刺,加入三碗水,煎到剩兩碗,吃飯前服用。渣滓再煎到七分,睡覺前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牛肉、茶、醋、燒酒和麻油。

治半身不遂

歌曰:牛膝去蘆藏鴨肚,重湯煮服病相宜,淨除牛膝存湯鴨,每日常餐功效奇。

又方

當歸、五加皮各四兩,黑料豆半斤。若加牛膝、木瓜桑寄生更妙。頭燒酒三十斤浸,早晚服之。

白話文:

當歸、五加皮各四兩,黑料豆半斤。如果加上牛膝、木瓜和桑寄生效果會更好。用頭燒酒三十斤浸泡,早晚服用。

又方

白草一味,煮酒飲之,效如神。治口眼歪斜方細說:合成妙藥臉間貼,先搗蓖麻子取仁,再調一味蟮魚血,歪左之時貼右邊,右邊歪口左敷曳,胎斜扶正救民災,何必私心藏秘訣。

白話文:

番白草一味藥,用它煮酒喝,療效非常神奇。治療口眼歪斜的方法,說得詳細:先將蓖麻子搗碎取仁,再調入蟮魚血,歪向左側時,貼在右側,歪向右側時,貼在左側,這樣才能扶正救治人民的疾苦,為甚麼要私心藏著祕訣呢?

又方,

用生南星研末,青布包,放在手心,以熱酒壺底熨之。朝右熨左手,朝左熨右手。

治產後驚風及傷寒,角弓反張,歌曰:大麥田中麥梗灰,先燒存性取將來,滾水淋湯乘熱服,重棉取汗立時回。

白話文:

治療產後驚風及傷寒,角弓反張,歌謠說:大麥田中的麥梗灰,先燒存性取將來,滾水淋湯乘熱服用,重棉取汗立時痊癒。

治失心風(乩授方),莫說瘋癲莫說狂,今朝留下草頭方,香圓葉是驅痰藥,桐樹枝名降火湯。竹翠木瓜皆有益,金萱黃菊兩無傷,撮來件件俱仙餌,一笑天然樂壽長。

白話文:

治療失心風(由神靈授予的處方),不要提到瘋癲或狂亂,今天留給您草藥的配方,香圓葉是驅除痰的藥物,桐樹枝被稱為降低火氣的湯藥。竹萃木瓜都有益處,金萱草和黃菊花也不會傷害人體,把這些草藥收集起來製成仙藥丸,笑一笑自然健康長壽。

又方

不落水豬心一個,竹刀割開入辰砂(飛過,末)三錢半,用麻線扎定,外用麵包煨熟,取硃砂乘熱為丸。每服甘草湯下五分,七日服完。其豬心任意之,屢驗。

白話文:

不新鮮的豬心一個,用竹刀割開,放入研磨過的辰砂三錢半,用麻線紮緊,外用麵麵包起來悶熟,取出豬心的硃砂趁熱做成丸劑。每服配上甘草湯,服用五分,七天後服完。豬心可以隨自己的體格選擇大小,這個偏方驗證多次,很有效。

餘論

《內經》曰:風善行而數變,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寒熱,或為癘風,或為偏枯。至於猝暴僵仆,四肢不舉者,無所論,只有偏枯一語而已。千金引岐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知與有常),二曰風痱(四肢不收,微有知覺),三曰風懿(不知人事),四曰風痹(麻痹不仁)。

白話文:

《內經》說:風這種病邪容易活動而且變化多端,有時候會引起熱病,有時候會引起寒病,有時候會引起寒熱互見,有時候會引起霍亂,有時候會引起偏癱。至於突然昏倒僵死,四肢不能動的人,不用多說,也只有偏癱這個病名了。《千金方》引用岐伯的話說:中風的概括分類有四種:第一種是偏癱(半身不遂,神志清醒),第二種是風痱(四肢蜷縮不能伸展,神志不清醒),第三種是風懿(神志不清醒,不知人事),第四種是風痹(麻痹不仁)。

金匱中風篇曰:寸口脈浮而緊,緊為寒,浮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時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沫。故偏枯等證,每用大小續命排風等湯,以散之。河間曰:以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熱氣拂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

又因喜、怒、思、悲、恐五志過極,而麻油,其主在熱。東垣曰:中風者,非外來風邪,凡人年逾四旬,傷其氣者,多有此疾。少而肥盛者,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之故,其主在氣。彥修曰: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東南氣溫,而多濕,其病者非風也。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其主在濕。

白話文:

中風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因為情緒過於激動,比如高興、生氣、思考、悲傷、恐懼等情緒過於強烈,而麻油具有熱性的特性,所以可以治療中風。東垣說:中風並不是因為外來的風邪引起的,凡是年紀超過四十歲的人,如果身體虛弱,就很容易得這種病。年輕但是身體肥胖的人,也有可能得中風,這是因為身體壯盛,氣血卻衰弱的緣故。彥修說:西北方的氣候寒冷,容易被風邪侵襲,確實有這種情況。但是東南方的氣候溫暖,而且很潮濕,那裡的人得中風的並不是因為風邪。濕氣會產生痰,痰會產生熱,熱會產生風,所以中風的主因是濕氣。

丹溪曰:有氣虛,有血虛,有痰甚,皆以風為虛象,究而論之。古書所載,言其證也。河間以下諸論,言其因也。所謂外中風邪者,必由元精虛弱,榮衛失調,而後感之。所謂因熱,因氣,因濕者,未必絕無外邪而作也。治之之法,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如初病暴僕,不省人事,痰涎壅盛,急用通關散,化風丹,以開之。

白話文:

丹溪說:有氣虛、血虛、痰多的情況,都會以風著為虛象,但必須加以仔細分析。古書上記載的,是針對症狀的描述;而河間以下諸家所論述的,是探討原因。所謂的外感風邪,一定是因為元精虛弱、榮衛失調之後,才會感受。所謂的因燥熱、因氣、因濕氣而引起的,不一定是因為完全沒有外邪而發作。治療的方法,急性的就治療症狀,緩和的就治療根本。比如剛開始發病時突然昏倒、失去知覺,痰液壅盛,就急用通關散、化風丹來開通。

舌強不語,兩寸口脈浮大而實者,急吐之,以遏其勢。或人迎緊盛,六脈浮弦,用小續命湯表之。其中於臟者,各隨其經而理之,所謂急則治其標也。其或早覺於未發之前,與調治於稍平之後,則清其熱,化其痰,補其血與氣,各治其所,因使無後患,所謂緩則治其本也。

白話文:

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兩寸口脈搏浮大而實的人,要趕快讓他吐出來,以阻止病情發展的勢頭。或人迎穴緊繃脹盛,六脈浮弦,用小續命湯讓它發汗。其中屬於臟腑的,分別根據其經絡來調理,這是所謂的急則治其標。如果能在病情發作之前及早發現,並在病情略微平緩後調理治療,則要清熱、化痰、補血益氣,各治其所,使之沒有後患,這就是所謂的緩則治其本。

《脈訣舉要》曰: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蓋外有痹痿,氣厥,脾虛,傷食,及吐太過,皆令人猝倒,四肢不舉。而中氣尤酷,似中風,當慎察脈理。浮弦緊洪,為中風,沉伏為中氣,若中氣而用風藥,殺人矣。若辨別未清,寧先用順氣散,次用疏風藥,蓋治風,亦宜理氣也。

白話文:

《脈訣舉要》說:中風的脈象是浮滑而兼有痰氣,如果脈象沉滑,不要用治風的藥物來治療。這是因為外感風邪,偏癱痿弱,氣厥,脾虛,傷食,以及嘔吐過度,都可能導致人突然倒下,四肢不能動彈。而中氣虛弱尤為嚴重,類似中風,應仔細觀察脈象。浮弦緊洪是中風的脈象,沉伏是中氣虛弱的脈象,若中氣虛弱而用治風的藥物,就會殺人。如果辨別不清,寧可用順氣散先治療,再用疏風藥物,因為治療風病,也應該理氣。

破頭風,蒼朮(火燒)、草烏,共為末,溫酒服之,汗出為度。

又方

魚膠,燒存性,研末,調熱酒服之,愈。

治男婦氣血衰弱,痰火上升,左癱右瘓,臂體手足疼痛等症,以人乳二酒盞,香甜白者為佳,以梨舂汁一酒盞,傾放銀錫器,入湯內燉滾熱,有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五更後一服,能消痰補虛,生血延壽,乃以人補人,其效無如。即半身不遂者,曾服此方亦效。

白話文:

治療男女血氣虛弱、痰火上升、左癱右瘓、手臂手腳疼痛等症狀,使用人乳兩酒杯,香甜白色的人乳最佳,再以梨搗汁一杯,倒入銀錫器中,放入湯內燉煮滾燙,直到出現黃色泡沫即可。每天凌晨五點後服用一劑,可以消除痰液、補虛、生血、延年益壽,這是以人乳補人,效果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即使是半身不遂的人,服用了這個方子,也會有效果。

固本酒生地黃二兩,熟地二兩,天門冬一兩,麥門冬二兩,白茯苓二兩,人參二兩

白話文:

固本酒:

  • 生地黃:2 兩
  • 熟地:2 兩
  • 天門冬:1 兩
  • 麥門冬:2 兩
  • 白茯苓:2 兩
  • 人參:2 兩

用瓷瓶盛好酒十大壺,將前藥切片入內浸三日,用文武火煮一二時,以酒黑色為度。如上熱去人參五錢,如下虛寒,將韭子炒黃色,為細末,空心服三五盞,每盞用炒末一錢或五分,妙難盡述。忌蘿蔔要緊。

白話文:

用瓷器將十壺酒裝好,將前藥切成片狀放入酒中浸泡三天,先用文火小火再用武火大火煮上一到兩個小時,以酒的顏色變為黑色為度。若果是上熱下寒症,則去除五錢的人參,若果是下虛寒症,將韭子炒至呈黃色,製成細末,空腹服用三五杯,每杯加入炒末一錢或五分,其神妙之處難以述說。忌食蘿蔔為要。

治痰,橘皮(用真洞庭陳者,溫水浸,去穢白,取紅一片),甘草四兩,鹽四兩。用水五碗,慢火煮,焙乾為末,白湯點服。世醫但知用半夏、南星等類,何足語此。

白話文:

用來治療痰症,橘皮(是用湖南洞庭的陳橘皮,用溫水浸泡,去除上面的白色污垢,取紅色的部分),甘草四兩,鹽四兩。用五碗水,用小火熬煮,將藥材曬乾後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世俗的醫家只知道用半夏、南星等類藥材來治療痰症,那怎麼能和這個藥方相比呢?

治痰厥方(厥甚者,以吐為上)半夏八兩,防風四兩,甘草二兩(炙)。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生薑二十片,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入前。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痰厥的方劑(痰厥症狀嚴重時,以催吐為最佳方法):半夏八兩,防風四兩,甘草二兩(炙烤過)。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二十片,放入一大碗水中煎煮,煎至水量減少七分之一,再加入前述藥末。不限服用時間。

治中風失音,並一切風疾。用白殭蠶七枚為末,用酒調服,立效。

治中風,或吐瀉,牙關噤,不能下藥。用白楊末,不拘多少,揩牙立開,因酸能收斂,齒必開也。

治偏風,手足不遂。用仙靈脾一斤,細銼,絹袋兜浸酒,春夏三日,秋冬五日,重重封閉,勿使失氣,逐漸開飲,常令熏熏,不得大醉,久之無不效驗。合時切忌雞犬見。

白話文:

治療半身不遂,手腳不方便的症狀。用一斤仙靈脾,切碎,用絹布袋子裝起來浸泡在酒中。春天和夏天浸泡三天,秋天和冬天浸泡五天,將酒封閉好,不要讓酒氣散發掉。慢慢地開始飲用,要讓酒氣薰到患處,不要喝醉。長期服用,沒有不有效的。在服用期間,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雞和狗看到。

鬱金丸,治癲狂數年不愈。鬱金七兩(真蜀地來者佳),明礬□兩。為末,薄荷湯水送下。或以生薑汁為丸,仍以薑湯下,多服甚效。

白話文:

鬱金丸,治療癲狂多年都不見好轉。鬱金七兩(真正來自四川的最佳),明礬二兩。研成細末,用薄荷湯或水送服。或用生薑汁製成藥丸,仍用薑湯送服,服用的次數越多,效果就越好。

治中風,通身冷,口噤不知人者。獨活四兩(去蘆)、用好酒四大盞煎,分二三次,熱服。史國公藥酒方,專治風痰半身不遂,手足攣拘,不堪行步等症。

白話文:

治療中風,全身冰冷,口不能說,不認識人的情況。獨活四兩(去除蘆頭),用好酒四大碗煎煮,分兩三次,趁熱服用。史國公的藥酒方,專門治療風痰導致半身不遂、手足抽搐拘攣、無法行走等症。

防風(去蘆)二兩,秦艽(去蘆)二兩,當歸二兩,羌活二兩,白朮二兩,虎脛骨(碎炙)一對,萆薢(碎炙)二兩,鱉甲二兩,川牛膝(去蘆)二兩,油松節(捶碎)二兩,杜仲(薑汁炒),晚蠶砂(炒黃色)二兩,蒼耳子(捶碎)四兩,枸杞子五兩,干茄根(飯上蒸熟)八兩上以布袋盛大壇內,下好酒三十六斤,封口,浸十四日,將壇入鍋,懸煮三炷香,埋土內三日,去火毒。

白話文:

防風(去除蘆葦)二兩,秦艽(去除蘆葦)二兩,當歸二兩,羌活二兩,白朮二兩,虎脛骨(碎後燒烤)一對,萆薢(碎後燒烤)二兩,鱉甲二兩,川牛膝(去除蘆葦)二兩,油松節(敲碎)二兩,杜仲(用薑汁炒),晚蠶砂(炒至黃色)二兩,蒼耳子(敲碎)四兩,枸杞子五兩,幹茄根(用米飯蒸熟)八兩,將上述藥材裝入布袋中,放入大壇內,倒入三十六斤的優質酒,密封壇口,浸泡十四天,將壇子放入鍋中,煮三柱香的時間,再埋入土中三天,即可去除火毒。

每日辰午晚,隨量飲之。

都梁丸,治頭風疼,甚效。用白芷洗淨,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以荊芥煎湯調服。若因虛頭疼,以人參一兩,川芎五錢,煎湯服,甚妙。

白話文:

都梁丸,專門治療頭風頭痛,非常有效。用白芷洗淨,煉蜜做成丸,像彈珠那麼大。每次服用時,用荊芥煎湯送服。如果因為身體虛弱而頭痛,可以用人參一兩、川芎五錢,煎湯服用,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