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保命歌括》~ 卷之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

1. 氣病

人身個個有真陽,善養真陽身自強,

氣失其平生百病,猶如烈火毀昆崗。

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曰元氣,曰穀氣,曰衛氣。元氣者,腎中之陽也。三十六難云: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者是也。若男女交接不時,施泄無度,則元氣傷矣。穀氣者,胃中之陽也。三十難云: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傳與五臟六腑,又名胃氣,所謂人以胃氣為本者是也。

若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則穀氣傷矣。衛氣者,周流遊行於身中之陽氣也。一難云:人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於身,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者是也。故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霄壤判,若有風寒暑濕、飢飽勞佚之傷,則不運不續,百病之生,自此始也。

氣在身中豈作邪,只因失養一毫差,

七情內動多傷正,四氣乘虛賊入家。

當其和平之時,外護其表,復行於里,周流一身,循環無端,出入升降,動而有常,原出中焦,總統於肺。曷常病於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乖戾失常,內不能守,外不能衛,清濁既混,營運漸衰,風寒暑濕之邪,乘虛而入為生病者,是皆邪氣甚而正氣乃病焉。

七情者,謂喜、怒、憂、思、悲、驚、恐,可以同論而五志盡之矣。四氣者,謂風、寒、暑、濕也。然風暑屬熱,寒濕屬寒,而寒熱二氣足以盡之。故合上五志,寒、熱、喜、怒、憂、思、恐,又謂之七氣者是也。古人雖有治七情之法,未有論其有餘不足及難易之分。蓋喜樂恐驚耗散正氣,乃不足之症;怒憂悲思鬱結邪氣,乃有餘之症也,五志之變,病生於內,四氣之變,病生於外。外常有餘,邪氣實也;內常不足,正氣虛也。

五志之中,喜者少病,百脈舒和故也。惟怒而氣逆,恐而氣奪,以至勞而氣耗者,為難治也。

九氣傷人病不同,子和至治妙無窮,

不離所勝相平法,用藥權衡在此中。

經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也。

肝之志為怒,怒則傷肝,悲勝怒;心之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脾之志為思,思則傷脾,怒勝思;肺之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腎之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故曰當更相平者,謂以五行相傷之理平之也。

故悲可以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褻狎之言娛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之耳目,易人之視聽。若胸中無材器之人,亦不能以此五法也。

(此上皆子和論。)至於治法,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驚者平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緩者收之。(詳見下文。)

子和云:怒氣所至,為嘔血,為飧泄,為煎厥,為薄厥,為陽厥,為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消癉,為肥氣,為目暴盲,耳暴閉,筋縱,發於外為疽癰。

此皆肝病,乃怒則氣上之症,法宜降之,所謂高者抑之也。各隨其症治之,如胸滿喘促,宜蘇子降氣湯

喜氣所至,為笑不休,為毛革焦,為肉痛,為陽氣不收,甚則為狂。

此言心病,喜則氣緩也。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各隨其症治之,假如陽氣不收,汗太多者,宜黃耆建中湯。(見內傷。)

悲氣所至,為陰縮,為筋攣,為肌痹,為脈痿,男為數溲血,女為血崩,為酸鼻辛頞,為目昏,為少氣不能舒息,為泣則臂麻。

此皆肺病,乃悲則氣消之症,法宜補之。虛則補其母,以參朮調中湯,更各隨其症加減治之。(方見內傷。)

恐氣所至,為破䐃脫肉,為骨痠痿厥,為暴下綠水,膽破也,為面熱膚急,為陰痿,為懼而脫頤。

此皆腎病,乃恐則氣下之症,法宜用風藥以升提之,所謂下者舉之也。各隨其症治之,如骨痠痿厥,宜羌活續命湯

驚氣所至,為潮涎,為目睘,為口呿,為癡癇,為不肖人,為僵仆,久則為痿痹。

此心病也。錢氏云:心主驚。乃驚則氣亂之症,法宜安神妙香散主之。昔人有擊拍門窗,使其聲不絕,以治因驚而畏響,魂氣飛揚者,所謂驚者平之也。因其不意而急然遇之則驚,如使習見習聞,則不驚矣。

勞氣所至為咽嗌病,為喘促,為嗽血,為腰痛骨痿,為肺鳴,為高骨壞,為陰痿,為唾血,為冥視,男為少精,女為不月,衰甚則憒憒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此皆脾病,勞則傷脾,乃勞則氣耗之症,治宜溫補之劑,所謂勞者溫之也。宜補中益氣湯,各隨其症加減治之。

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為昏瞀,為中痞,為三焦閉塞,為咽嗌不利,為膽癉嘔苦,為筋痿,為白淫,為便後無氣則恰然如衰。

此皆脾病,乃思則氣結之症,法宜散之,乃結者散之也。視其虛實治之,虛則補中益氣湯加減治之,實則木香檳榔丸

熱氣所至,為喘嘔吐酸,暴吐下迫,小便渾濁,淋閉,血溢血泄,身熱而渴,自汗,心煩不得眠。

此皆熱則氣泄之症也。熱則寒之,各隨其症治之。如壯熱渴飲水,脈洪大而強者,宜人參白虎湯。(方見傷寒門。)

寒氣所至,為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下利清白,吐利腥穢,食已不飢,堅痞腹滿急痛,癥瘕㿗疝,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此皆寒則氣收之症也,法宜寒則熱之,各隨其症治之,如厥逆禁固,病在表也,宜麻黃附子細辛湯;如上下所出水液清冷,病在裡也,宜附子理中湯。(方見傷寒門。)

七情為病發於心,治得心平氣自平,

誰謂氣家無補法,齊東野語誤斯民。

《難經》云:憂愁思慮則傷心。凡見喜怒悲恐思之症,皆以平心為主。蓋心為火臟,河間先生謂五志過極皆為火也,乃發前人未發之意。又如勞者傷於動,動便是火;驚者駭於心,心便屬火。二者亦以平心為主。理宜卻厚味,斷妄想,省言語,茯苓補心湯半夏瀉心湯主之。(方見傷寒門。)

丹溪云:氣無補法。此俗論也。如喜樂恐驚耗散正氣,怒憂悲思鬱結邪氣,結者行之,散者益之,此治七情之大法也。

假如七情之傷,陰陽不得升降,氣道壅滯,痰涎結聚,心腹痞痛,不能飲食者,此不可補,宜分寒熱,以和劑三因七氣湯主之。如傷七情,又傷飲食,以致心腹痞脹,不思飲食者,輕則木香枳朮丸;重則木香檳榔丸。(方見內傷門。)

假如七情內傷,四氣外侵,飲食不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運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為痞,為脹者,不可不補養之也。宜調中益氣湯白朮和胃丸主之。

假如胸膈痞悶,此肺病也。經云:上焦如霧。肺之位也。肺乃氤氳清虛之象,若霧露然。聚而不散,則為腹脹。故曰: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謂降令不行也。宜紫沉通氣湯蘇子降氣湯、分氣紫蘇湯

氣為火病術昏昏,藥用辛香燥熱群,

偏信高陽冷生氣,不知壯火食元神。

人身之中內行於臟腑,外行於經絡,升降往來者,氣也。經云:遊行乎其間者,火也。氣即是火,火即是氣。初無二理,自其流行而言,則謂之氣,自其變動而言,則謂之火。曰氣曰火,始分為二。故曰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又曰火者元氣之賊,皆因其變動之稱也。或因氣動而病生於內者,或因氣動而病生於外者,或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者,或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者,各當詳其所受之因有內外之殊,隨症主治,有寒熱補瀉之別可也。

俗醫偏信高陽生冷生氣之謬談,純用辛香燥熱之藥,群聚為治氣病之方,蓋不知辛香燥熱之藥,皆壯火之劑,辛香散氣,燥熱傷人,真氣耗散,所謂壯火食氣者此也。丹溪先生論局方用熱藥治諸氣之誤,其說甚詳。習俗已久,相沿而化,終莫有能喻者矣。然辛香燥熱之劑,但可劫滯氣取快於一時,以其氣久抑鬱,藉此暫行開發之意,久而服之,乃以火濟火,其不夭人性命者幾希?

堪笑時師用局方,指迷七氣作尋常,

不知五志當分治,脈症相參貴審祥。

時師偏執局方,氣作冷治,類辛香燥熱之劑,稱為秘方,傳習通行,且言指迷七氣湯製作者,其用青皮莪朮、官桂、益智、香附藿香桔梗甘草,遂為平和常用,通治七情所傷,混同一意。其餘諸方尤有甚焉者,宜以諸藥利害言之。

枳殼利肺氣,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服損真氣;木香之行中下焦氣,沉香之行滯降真氣,香附之快滯氣,陳皮之瀉逆氣,紫蘇之散表氣,厚朴之瀉胃氣,檳榔之瀉至高之氣,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氣,腦麝之散真氣。若此之類,姑勿論其助火之害,氣實者服之可散可泄,正氣虛者,寧不反傷其氣乎?此《局方》之不可執也。今七情傷氣,鬱結不舒,痞悶壅滯,發為諸病。

當詳所起之因,發於何臟,或有餘或不足,以脈症辨之,隨病用藥,庶為得之。

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因喜傷心,喜則氣緩。如有餘,以珍珠散瀉之;不足,以生脈散補之。(方見暑門。)

肝藏血,血有餘則怒,血不足則恐。因怒傷肝,怒則氣上。如嘔血為有餘,則以當歸承氣湯桃仁瀉之;不足,以溫膽湯補之。

脾藏肉而成形,形有餘則腹脹,大小便不利,形不足則四肢不用。因思傷脾,思則氣結。有餘,以大承氣湯瀉之;不足,以調中益氣湯補之;善忘,以歸脾湯主之。

肺藏氣,氣有餘則喘咳上氣,氣不足,則利息少氣。肺主悲,悲則氣消。有餘,以分氣紫蘇飲瀉之;不足,以瑞竹堂補氣湯補之。

腎藏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因恐傷腎,恐則氣亦有餘。為飧泄者,氣下陷也,以東垣升陽除濕湯補之,下者舉之也。不足則厥,厥者謂逆行上衝也。足少陰腎經之脈下行,今腎不足,故隨衝脈逆行而上衝也。所謂逆厥上行,滿脈去形者是也。宜丹溪左金丸主之。

《脈理玄要》云: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故沉而數者心病也;沉而弦者,肝病也;沉而緩者,脾病也;沉而短者,肺病也;沉而細者,腎病也;沉而滑者,痰也。

氣為諸病亦多門,隨症還從本病行,

尋火尋痰施法術,莫使新久一般論。

氣之為病亦多矣,各隨其證於本病門求之。氣之從火,前言已盡。氣之從痰,其說有二:或因七氣鬱結,氣滯生涎聚為痰飲;或因素有痰飲,氣滯不行。故治諸氣者,不治其火則氣不降,不治其痰則氣不行。氣火痰湊合而為病,則卒暴眩僕,為氣中矣。然病有新久,治有緩急。

新病之人,當用升發消導之劑,以二陳湯為主,各隨其症加減治之,所謂急則治其標也。久病之人,當用補益調理之劑,以四君子湯為主,兼平火行痰治之,所謂緩則治其本也。如痞滿喘咳之類,依法治之,不得愈者,此為腎虛不能攝氣歸元,法當補腎,宜八味地黃丸,或中氣者,烏藥順氣散

孽子孤臣失勢人,志形俱苦損精神,

婦人病氣知多少,開鬱行痰是法程。

有富貴閒曠之人,心平氣和,自無憂愁困苦之累,亦無病氣者也。惟先貴後賤者,謂之脫營;先富後貧者,謂之失精。孤臣孽子,形志俱苦者,斯有七情四氣之傷,婦人女子猶有甚焉。以身事人,而其性多傲;以色悅人,而其心多忌,少拂其情,恚怒悲怨之心作矣。若愆期之女,失寵之妾,寡婦尼姑之流,有欲而不得遂,思則氣結,所謂二陽之病發於心脾是也,宜正氣天香散主之。以上諸氣之病,非平心忍氣者,病必不起,豈藥石之能為哉!

蘇子降氣湯,治心腹脹滿,喘促氣急。

真蘇子(炒),半夏(各五分),炙甘草(四分),前胡,陳皮,厚朴(各三分),桂心(二分),當歸(三分)

水一盅,姜三片,煎服。

羌活續斷湯,治脾腎氣虛,骨酸痿厥,及涉水臥濕,傷腎成痹,濕流經絡,腰膝疼痛,腳重行步不順。

羌活,防風細辛白芷,牛膝,杜仲(炒),熟地秦艽續斷人參,當歸,白芍茯苓,桂心,川芎(各等分)

姜三片,水煎,空心服。久冷痛加附子(炒),熱加黃柏(炒)。

妙香散,養心氣不足,安神。

麝香少許(另研),木香,山藥茯神黃耆遠志,炙草,人參,桔梗,硃砂(水飛,各等分)

為細末,每二錢,食後棗湯下。

茯苓補心湯,治血虛則心虛,所謂損其心者益其榮也。

人參,白茯苓,陳皮,桔梗,枳殼,前胡,川芎,生地黃葛根,當歸,紫蘇,半夏,木香,白芍(各等分),甘草(減半)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和劑七氣湯,治七氣所傷,痰涎結聚,心腹刺痛,不能飲食。有寒者,可用。此寒則氣收,宜辛散之,甘緩之,乃氣虛寒鬱之藥也。

人參,炙草,肉桂(各三錢半),半夏(一錢)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三因七氣湯,治症同前。有熱者,所謂火鬱則發之也。

半夏,茯苓(各一錢),厚朴(七分半),紫蘇(五分)

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白朮和胃丸,和中理氣,清痰去滯。

厚朴,半夏(各二兩),白朮(一兩二錢),陳皮(八錢),檳榔,枳實(炒,各二錢半),木香(一錢),人參(七錢),炙草(二錢)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

紫沉通氣湯,治三焦氣滯不能宣通,腹脅脹大,便澀。

紫蘇,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檳榔(各五分),沉香,木香,麥門冬,黃耆,五味子桑白皮乾薑薄荷,枳實,荊芥穗(各三分半)

水煎服。

分氣紫蘇飲,治腹脅疼痛,氣促喘急,常服和胃進食。

五味子,桔梗,茯苓,大腹皮草果,桑白皮,炙草(各等分),紫蘇葉(減半)

姜三片,入鹽少許,水煎,食前服。

珍珠,治心中積熱,口乾舌燥,恍惚悶亂,喜笑不休。

琥珀,珍珠粉,天花粉鐵華粉大黃,生地,硃砂(飛),馬牙硝,寒水石(煅,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每服一錢,淡竹葉湯下。

當歸桃仁承氣湯,治血滯胸中,心下痞滯,嘔血。

桃仁(研,半兩),大黃(一兩),歸梢(七錢半),甘草,桂,芒硝(各三錢)

上㕮咀,作二服,水盞半,姜三片,入鹽再煎一沸服。

溫膽湯,治心膽虛怯,觸事多驚。

半夏,枳殼,白茯苓(各五分),橘紅(七分半),炙草,青竹茹(一塊)

姜三片,棗一枚,食前服。

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

白朮,茯神,炙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五分),木香(二分半),炙草(二分)

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瑞竹堂補氣湯,治氣虛脈浮而軟,怔忡無力,自汗。

炙耆(一錢),人參,炙草(各三分),麥門冬,桔梗(炒,各五分)

姜三片,水煎服。

升陽順氣湯,治七情所傷,及勞役飲食不節,滿悶短氣。

升麻柴胡,陳皮(各一錢),半夏(三錢),人參(三錢),黃耆(四錢),甘草,黃柏(各五分),當歸(一錢),草蔻(二錢半),神麯(一錢)

分作四劑,每服姜三片煎。恐則氣下,宜此。

升陽除濕湯,自下而上,引而竭之。

升麻,柴胡,防風,神麯,澤瀉豬苓(各五分),蒼朮(一錢),陳皮,炙草,麥櫱(各三分)

薑棗同煎。或加益智、半夏各五分。

丹溪左金丸,治厥氣上逆,及瀉肝火。

黃連(六錢),吳茱萸(一錢)

為末,粥糊丸,溫水下。

正氣天香散,治婦人一切諸氣作痛,或上衝湊心胸,或攻築脅肋,腹中結塊,發則刺痛,月水因之而不調,或眩暈嘔吐,往來寒熱,無問胎前產後,一切氣病,並皆治之。

烏藥(兩半),香附(六兩),陳皮,紫蘇(各七錢半),乾薑(五錢)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入鹽少許調下,或神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五十丸,使湯同上。

胎前加條芩、白朮各兩半,去乾薑加砂仁五錢;產後加當歸、川芎各一兩半,黑豆煎,酒下。

大抵男子屬陽,得病易散;女子屬陰,遇氣多郁。是以男子之氣病者常少,女子之氣病者常多。故治法曰,婦人宜調血以耗其氣,男子宜調其氣以養血,此之謂也。

加減二陳湯,治一切氣病。

肝氣有餘,加青皮、川芎、木香、香附、山梔。

心氣有餘,加條芩、黃連、香附。

脾氣有餘,加枳實、香附、蒼朮、神麯、厚朴、山楂

肺氣有餘,加蘇子、枳殼、桔梗、香附、桑白皮。

腎氣有餘,加川楝、小茴、破故紙、香附。

在上焦胸臆之間而為痞滿刺痛、伏梁等症,本方合小陷胸湯加木香。

在中焦而為痞滿急痛者,本方合平胃散加木香,以平其敦阜之氣;大便不利,合小承氣微利之。

在下焦而為奔豚、七疝者,加青皮、官桂、山楂、梔仁、小茴、川楝。

在兩脅攻築作痛者,加青皮、川芎、香附、梔仁、木香。

如噫氣,吞酸,嘈雜,加黃連、吳茱萸、香附。

如喘促氣急,面目浮腫者,合五皮湯加紫蘇。

如腹脹滿者,加厚朴、枳殼、木香、檳榔、大腹皮、蘿蔔子。

加減四君子湯,此氣分正藥也,諸氣不足者,宜此補之。

肝氣虛,加當歸、陳皮、生薑。

心氣虛,加生地、當歸、麥門冬。

脾氣虛,加白芍,倍甘草。

肺氣虛,加黃耆、五味子、麥門冬。

腎氣虛,加熟地黃、桂心。

血虛,合四物湯,名八物湯

有痰,合二陳湯,名六君子湯

八味丸,治腎虛不能攝氣歸元。

淮地(酒蒸,二兩),山藥,山萸肉,白茯苓,澤瀉,丹皮,附子(炮),桂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

烏藥順氣散,治氣卒中昏僕者。似中風之狀,勿作風治。

麻黃,陳皮,烏藥(各一錢),川芎,枳殼,白芷,桔梗(各五分),乾薑(炮)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甦醒即止,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