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蘇子降氣湯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現代運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屬上實下虛者。
傳統服藥法:
方劑組成解釋:
方中紫蘇子降氣平喘,祛痰止咳,為君藥。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厚朴下氣寬胸除滿,前胡下氣祛痰止咳,三藥助紫蘇子降氣祛痰平喘之功,共為臣藥。君臣相配,以治上實。肉桂溫補下元,納氣平喘,以治下虛;當歸既治咳逆上氣,又養血補肝潤燥,同肉桂以增溫補下虛之效;略加生薑、蘇葉以散寒宣肺,共為佐藥。甘草、大棗和中調藥,是為使藥。諸藥合用,標本兼顧,上下並治,而以治上為主,使氣降痰消,則喘咳自平。
本方原書注「一方有陳皮去白一兩半」,則理氣燥濕祛痰之力增強。《醫方集解》載:「一方無桂,有沈香」,則溫腎之力減,納氣平喘之效增。
本方始載於唐《備急千金要方》卷7,原名為「紫蘇子湯」。宋•寶慶年間此方加蘇葉,更名為「蘇子降氣湯」而輯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藥性偏溫燥,以降氣祛痰為主,對於肺腎陰虛的喘咳以及肺熱痰喘之證,均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蘇子降氣湯, 出處:《便覽》卷二。 組成:蘇子1錢5分,厚朴1錢,陳皮1錢,半夏1錢,官桂1錢,前胡1錢,甘草5分。 主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
蘇子降氣湯, 出處:《簡明醫彀》卷四。 組成:真蘇子3錢,陳皮2錢,厚朴2錢,前胡2錢,肉桂1錢,半夏(制)1錢,當歸1錢,南星1錢,甘草5分。 主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壅喘嗽。
蘇子降氣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前胡1錢,蘇子(真者)1錢,半夏(薑汁拌曬)1錢,陳皮1錢,厚朴1錢,甘草1錢,桔梗1錢,黃芩1錢,防風1錢,枳殼1錢,肉桂2分。 主治:弄舌喉風。
蘇子降氣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蘇子、前胡、厚朴、甘草、陳皮、半夏、黃耆、人參、五加皮、乾薑、肉桂、桔梗、當歸、羌活、麥冬、連翹。 主治:纏喉風,熱毒積於脾家,病人癒後口中實,腹中絞痛者。
蘇子降氣湯,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二。 組成:川芎(去頭)5分,甘草(炙)5分,前胡(去蘆)5分,厚朴(薑制)5分,肉桂5分,蘇子(研)、半夏1錢,陳皮7分。 主治:逆氣,氣不升降,痰涎壅塞,氣滿氣痛等證。
蘇子降氣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二。 組成:紫蘇子(炒)2錢半,半夏(湯泡)2錢半,前胡(去蘆)1錢,甘草(炙)1錢,厚朴(去皮,薑制炒)1錢,陳皮(去白)1錢,川當歸(去蘆)1錢半,沉香7分。 主治:上盛下虛,氣滯痰壅,咳嗽,喘急,頭痛,胃脘痛。
蘇子降氣湯, 出處:《白喉全生集》。 組成:當歸2錢,前胡2錢,法夏(薑汁炒,搗碎)2錢,茯苓3錢,僵蠶3錢,陳皮1錢,水竹茹1錢,厚朴(薑汁炒)1錢,蘇子1錢,粉草1錢,蟬蛻9隻(去頭翅足),肉桂5分(去皮,蒸兌),生薑3片。 主治:白喉寒熱錯雜,脈見下虛上實。
蘇子降氣湯, 出處:《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爲《千金》卷七。 組成: 蘇子降氣湯(《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爲《千金》卷七“紫蘇子湯”之異名。)出處:《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爲《千金》卷七“紫蘇子湯”之異名。 。 主治:子降氣湯(《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爲《千金》卷七“紫蘇子湯”之異名。)出處:《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爲《千金》卷七“紫蘇子湯”之異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小降氣湯
相似度 66%
溫脾半夏湯
相似度 60%
小前胡湯
相似度 58%
加減蘇子降氣湯
相似度 58%
杏蘇散
相似度 57%
人參厚朴湯
相似度 55%
七味湯
相似度 55%
生熟飲子
相似度 55%
蘇子降氣丸
相似度 55%
蘇橘飲
相似度 53%
小紫蘇飲
相似度 53%
厚朴健胃湯
相似度 53%
半夏厚朴湯
相似度 53%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相似度 53%
平氣湯
相似度 53%
紫蘇子湯
相似度 52%
藿香厚朴湯
相似度 52%
加味異功湯
相似度 52%
加味麻黃湯
相似度 52%
陳曲丸
相似度 52%
增損柴胡四物湯
相似度 52%
參歸養榮湯
相似度 52%
治氣湯
相似度 52%
大降氣湯
相似度 52%
樂令黃耆湯
相似度 52%
內助丹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