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水瀉」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水瀉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多因飲食不節、感受外邪、情志內傷等因素所致。其主要症狀為大便稀薄、次數頻繁、腹痛不適,可伴有噁心、嘔吐、腹脹、食欲不振等。

水瀉在中醫學中屬於「泄瀉」範疇,根據病因、症狀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寒瀉:多因感受寒邪所致,主要症狀為大便清稀、色白、腹痛喜溫、畏寒肢冷。
  • 熱瀉:多因感受熱邪所致,主要症狀為大便黃赤、黏稠、腹痛拒按、口渴喜冷。
  • 濕瀉:多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所致,主要症狀為大便稀薄、色淡、腹脹、食欲不振。
  • 氣瀉:多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所致,主要症狀為大便急迫、腹痛陣作、噯氣頻頻。
  • 血瀉:多因外傷、內損所致,主要症狀為大便帶血、色鮮紅、腹痛拒按。

水瀉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止瀉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白朮、茯苓、白芍、甘草等。此外,還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

水瀉在中醫學中屬於「虛證」範疇,因此在治療時應以扶正固本為主。常用中藥有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此外,還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

水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因此,如果出現水瀉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五苓散

  • 1.《類證治裁》:「閉而不渴,熱在下焦血分也。宜潤腎燥以導其流,滋腎丸。若服淡滲之味,則陽無以化,而陰愈閉窒矣。其陰虛血熱,渴而澀痛淋瀝者,導赤散,切忌用五苓。或大便水瀉,小便澀少,五苓散滲泄之。若濕熱傳於下焦,水道不利,益元散清利之。若氣機閉塞,升降不通,二陳湯去半夏,加木通、滑石、升麻以提之。
  • 2.《世醫得效方》:「煩熱心神恍惚,硃砂一字,燈心二十莖,麥門冬二十粒去心,淡竹葉十皮,車前草二根。傷暑吐血,白茅花一握。熱瀉,車前子一撮,麥門冬二十粒去心。暑濕瀉,紫蘇五葉,木瓜三片,車前子一撮。傷暑頭痛,濃煎蔥白湯。大便水瀉,小便不利,加真車前子末少許。又方,治燥渴,去桂心,加人參,謂之春澤湯。
  • 3.《祖劑》:「(即五苓散去肉桂,治濕生於內,水瀉,小便不利。)
  • 4.《祖劑》:「即五苓散合平胃散,治水瀉及夏月感冒暑氣,或啖飲日中所曬之物,或坐日中熱處而瀉。
  • 5.《驗方新編》:「水瀉不計遍數,不可下,又不可止澀,惟分理陰陽,用五苓散去桂;白朮換蒼朮,加車前、木通之類。
▼ 展開更多

半夏瀉心湯

  • 1.《皇漢醫學》:「下利如休息,而無膿血,唯水瀉耳,或自止則腹脹,瀉則爽然,而日漸羸憊,面色萎黃,噁心吞酸,時腹自痛者,與半夏瀉心湯兼用篤落丸為佳,且宜長服也。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醫事惑問》曰:「余前曾治療一男子病泄瀉,世醫謂難治,招余診之。心下痞硬,水瀉嘔逆而將絕。余曰:『此方療治,世人將大恐也。因今醫皆用柔藥,若用此方中病時,將大發瞑眩,恐其瞑眩者,病不治也。』病家領會而乞藥,乃用生薑瀉心湯三帖。其日七時許,病人大吐瀉而氣絕。

甘草乾薑湯

  • 1.《奇效良方》:「上為細末,熔黃蠟一兩搜和丸,如麻子仁大,每服一丸,小兒半丸。水瀉新汲水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並放冷臨臥服,孕婦勿服,忌熱物一二時辰。一方熔蠟入油二十點,和劑令軟,用油紙裹旋丸。

甘草湯

  • 1.《奇效良方》:「上為細末,熔黃蠟一兩搜和丸,如麻子仁大,每服一丸,小兒半丸。水瀉新汲水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並放冷臨臥服,孕婦勿服,忌熱物一二時辰。一方熔蠟入油二十點,和劑令軟,用油紙裹旋丸。
  • 2.《驗方新編》:「參香丸:治紅白痢極效。苦參六錢,木香四錢(不見火),甘草五錢,共為末,飯搗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錢,紅痢甘草湯下,白痢薑湯下,紅白痢米湯下,噤口痢砂仁、蓮肉湯下,水瀉豬苓、澤瀉湯下。
  • 3.《驗方新編》:「壯年每服三錢,老年減半,小兒每歲服一分,水瀉生薑湯下,肚腹痛枳殼湯下,紅痢甘草湯下,白痢生薑湯下,紅白痢甘草、生薑湯下,停食陳皮湯下。如倉卒無引,即用開水送下便可。傷寒後忌服,產後忌服。
  • 4.《萬氏秘傳片玉心書》:「共為末,醋糊丸。有積,茴香湯下。傷食,原物湯下。水瀉者,甘草湯下。
  • 5.《濟陽綱目》:「上除巴豆、杏仁、百草霜,余為細末,同拌,研令極細,於銀器內酒煮黃蠟一兩,放冷,蠟浮,用香油二錢先煎香熟,次下蠟同化作汁,銚內乘熱拌和前藥勻,作錠子,旋丸如豌豆大,小兒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水瀉冷水下,頭痛蔥白湯下,如要取汗,蔥白生薑湯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祖劑》:「即五苓散合平胃散,治水瀉及夏月感冒暑氣,或啖飲日中所曬之物,或坐日中熱處而瀉。
  • 2.《急救良方》:「治水瀉,用獖豬肚一枚,淨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內,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爛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或米湯空心服。
  • 3.《病機沙篆》:「戴復庵云:水瀉而腹不痛者,濕也,六君子湯加平胃散。飲食入胃,輒下完穀者,氣虛也,補中益氣湯;亦有風邪入胃,清陽在下,升陽除濕湯。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香、連、甘、芍、通、滑。洞泄多下清水,胃苓湯。或多或少,痰也,平胃散加半夏。
  • 4.《蒼生司命》:「_平胃散_,治濕生於內,水瀉,小便不利。

胃苓湯

  • 1.《祖劑》:「即五苓散合平胃散,治水瀉及夏月感冒暑氣,或啖飲日中所曬之物,或坐日中熱處而瀉。
  • 2.《推拿抉微》:「又水瀉胃苓湯,極可採用。
  • 3.《兒科萃精》:「小兒水瀉,皆因脾胃濕盛,以致清濁不分,變成此證,其候小便短澀,懶食,溏瀉色黃,古法主胃苓湯以除濕(如炒蒼朮、陳皮、厚朴、炒白朮、茯苓、炙甘草、肉桂、澤瀉、豬苓,引用生薑、紅棗)。

理中湯

  • 1.《瘍醫大全》:「痘初發熱三朝治法:痘疹之發,有類傷寒,憎寒壯熱,身體疼痛,鼻流清涕者,宜參蘇飲;若壯熱不退,譫語昏迷者,宜人參羌活散;若泄瀉寒熱,小便黃赤,口渴,用四苓散加木通;若干嘔加薑汁、炒黃連;渴加麥門冬;若水瀉小便清,可用理中湯加附子,或人參、官桂可用。

芍藥甘草湯

  • 1.《成方切用》:「加白朮,名白朮芍藥湯。(機要)治脾濕水瀉,身重困弱。(保命集曰:瀉痢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受病,故不可離芍藥。人不受濕,則不利,故須白朮。)

豬苓湯

  • 1.《溫病條辨》:「此用淡滲之禁也。熱病有餘於火,不足於水,惟以滋水瀉火為急務,豈可再以淡滲動陽而燥津乎?奈何吳又可於小便條下,特立豬苓湯,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膠,反加木通、車前,滲而又滲乎!其治小便血分之桃仁湯中,仍用滑石,不識何解!

四逆湯

  • 1.《醫方集解》:「本方加官桂、良薑、半夏,名漿水散(潔古):治虛寒水瀉,冷汗,脈微,甚者嘔吐,此為急病(漿水者,泄利漿水,澄澈清冷也。又曰:加漿水煎之)。
  • 2.《喉科心法》:「奈何但知有熱咽痛,而不知有寒咽痛。豈不聞仲景先聖云:「下利清穀(水瀉也),裡寒外熱,(陽外越也,脈微欲絕)面赤(腎陽發露也),咽痛不紅腫,手足厥逆,或腹痛,或乾嘔,四逆湯急溫之,遲則不救。」又曰:「冬月寒入腎經,發則咽痛,不紅腫,下利(瀉泄也)。

大承氣湯

  • 1.《湖岳村叟醫案》:「大承氣湯加犀角、黃連、梔子、龍膽草、石膏,煎成碗許,日午服下,夜間穢糞臭水瀉三、四次。越日再診,腫處略消,脈勢大衰。後用普濟消毒飲,服五帖二十餘日,方獲十全。

獨參湯

  • 1.《醫述》:「予曰:大攻之後,豈非大虛,能再堪苦寒以敗脾否?況水瀉之後,尚有何水可利?單用獨參湯及溫胃飲以培脾氣,數劑復元如初。夫既大瀉,何以反脹若是?因知大虛大寒而致成腫脹者,類多如此。(張景岳)

六一散

  • 1.《救生集》:「_又紅白痢並水瀉方_,用硫黃一斤,碎如豆大,將布包之,入砂罐內,上下四旁以豆腐蓋之,煮七枝香久,取出陰乾。如紅痢用硫黃一兩,配六一散二兩,白糖調服;白痢用疏黃一兩,配六一散五錢,紅糖調服;紅白相兼水瀉者,與六一散等分,大人三錢,小兒減半。
  • 2.《退思集類方歌註》:「大橘皮湯治濕熱,五苓(散)六一(散)二方綴,陳皮木香檳榔增,能消水腫及瀉泄。(小水併入大腸,致小便不利,而大便泄瀉。五苓散、六一散二方,皆行水瀉熱之藥。加檳榔峻下,陳皮、木香理氣以利小便而實大便也。水腫亦濕熱為病,故皆治之。)
  • 3.《退思集類方歌注》:「大橘皮湯治濕熱,五苓(散)六一(散)二方綴,陳皮木香檳榔增,能消水腫及瀉泄。(小水併入大腸,致小便不利,而大便泄瀉。五苓散、六一散二方,皆行水瀉熱之藥。加檳榔峻下,陳皮、木香理氣以利小便而實大便也。水腫亦濕熱為病,故皆治之。)

六君子湯

  • 1.《病機沙篆》:「戴復庵云:水瀉而腹不痛者,濕也,六君子湯加平胃散。飲食入胃,輒下完穀者,氣虛也,補中益氣湯;亦有風邪入胃,清陽在下,升陽除濕湯。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香、連、甘、芍、通、滑。洞泄多下清水,胃苓湯。或多或少,痰也,平胃散加半夏。

大陷胸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甘遂之性,《神農本草經》原謂其有毒。憶愚初學醫時,曾遍嘗諸藥以求其實際,一日清晨嚼服生甘遂一錢,閱一點鐘未覺瞑眩,忽作水瀉連連下行近十次,至巳時吃飯如常,飯後又瀉數次,所吃之飯皆瀉出,由此悟得利痰之藥,當推甘遂為第一。

痛瀉要方

  • 1.《成方切用》:「(劉草窗),治痛瀉不止。(脾虛幫瀉,肝實故痛。吳鶴皋曰:此與傷食不同,傷食腹痛,得瀉便減。今瀉痛不止,故責之土敗木賊也。戴氏曰:水瀉而腹不痛者,濕也。痛甚而瀉,瀉而能減者,食積也。瀉水腹痛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火也。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完穀不化者,氣虛也。)
  • 2.《醫方集解》:「治痛瀉不止(脾虛故瀉,肝實故痛。吳鶴皋曰:此與傷食不同,傷食腹痛,得瀉便減,今瀉而痛不止,故責之土敗木賊也。戴氏曰:水瀉腹不痛者,濕也;痛甚而瀉,瀉而痛減者,食積也;瀉水腹痛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火也;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完穀不化者,氣虛也)。

藿香正氣散

  • 1.《孫文垣醫案》:「朱氏子天送,時疾頭疼,身若燔炭,口渴氣促,申酉刻熱潮更甚,舌心焦黑,遍體紫斑,語言含舌不清,時多發呃,耳聾。先治者誤進藿香正氣散而加嘔逆水瀉;又醫以柴苓湯,嘔益甚,熱轉增劇。

防風通聖散

  • 1.《成方切用》:「亦猶六一利水瀉火之意。)白朮健脾而燥濕。上下分消,表裡交治,而於散瀉之中,猶寓溫養之意。所以汗不傷表,下不傷里也。

補中益氣湯

  • 1.《成方切用》:「加炒芩神麯,名益胃升陽湯。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後食少水瀉。(東垣曰:脫血益氣,古聖之法也,故先補胃以助生髮之氣。)去白朮,加草蔻神麯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治飲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東垣曰:升麻柴胡,味薄性陽,引脾胃清氣行於陽道,以滋春氣之和。
  • 2.《醫方集解》:「又補中益氣湯加炒曲、黃芩,亦名益胃升陽湯(東垣):治婦人經候凝結,血塊暴下,脾虛水瀉。

二陳湯

  • 1.《醫方集宜》:「甑里翻身甲掛金,於今頭在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桐子意常斟;千般怪病如神效,水瀉隻身卻不任

桂枝人參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肢體倦怠,心下支撐,水瀉如傾者,多於夏秋間有之,宜此方。按人參湯主吐利,此方主下利有表證者。」

茯苓澤瀉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本方非下劑,服後反大水瀉者,是即藥之瞑眩也。」

茯苓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本條為陰證與本方證併發之證候,若陰證危急,則宜先治為通則,然今僅有厥,更無其他危急之證,則當以本方先去心下之水毒,然後可治其厥,不然,則水毒流入腸內,必作下痢也。而仲景此論,乃暗示本方不僅能治因腎藏機能障礙之水瀉的下痢於未發,亦能治其既發之意也。

葛根加半夏湯

  • 1.《皇漢醫學》:「逸仙曾療山梨某者,其人感觸瘴毒,病頗甚,經數醫,麻痹諸證雖漸漸治愈,繼發浮腫而不能治。適因魯西亞船來,托治於鄂醫。鄂醫使水藥塗於全身,並服其丸藥,次次水瀉。一月許,水氣雖治,又發為周身疼痛如歷節風狀,鄂醫雖用種種方法不能愈。因起病已久,辭歸江戶,又經西醫數人醫治而不瘥。

十棗湯

  • 1.《皇漢醫學》:「此汗出,非謂漐漐汗出,謂表證解時,雖一旦汗出,而惡寒已止矣。此謂為水氣在裡,其表證雖解,而裡未解也。十棗湯非解裡熱之劑,是下水氣在裡,使和諧表裡之方也。總之以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為此證之眼目,攻之而水瀉,則餘證可隨而解矣。謂表解者,雖頭痛、乾嘔,亦非表證,皆裡水之所致也。

升陽益胃湯

  • 1.《醫方集解》:「又補中益氣湯加炒曲、黃芩,亦名益胃升陽湯(東垣):治婦人經候凝結,血塊暴下,脾虛水瀉。

升陽除濕湯

  • 1.《幼科心法要訣》:「脾胃濕盛成水瀉,懶食溏瀉色多黃,清濁不分溺短澀,胃苓方1),升陽除濕湯方2),。
  • 2.《婦科冰鑑》:「悲哀太過者,補中益氣湯,或日久脾傷食少,中氣下陷,不能載血者,亦宜是方。中氣不固,不能提攝者,益胃升陽湯。崩漏夾水,或日水瀉一二次,形氣不甚弱者,調經升陽除濕湯,以風先勝其濕,然後補益中州。形氣虛弱者,補中益氣湯加風藥一二味,如防風桂枝之屬,補中以勝濕也。
  • 3.《婦科心法要訣》:「夾水水瀉不甚弱,調經升陽除濕湯①,耆草升柴歸蒼朮,羌獨藁本蔓荊防。

雙解散

  • 1.《松峰說疫》:「其症腸鳴乾嘔,或水瀉,氣不通則探吐之,宜雙解散。有陰陽二症。

四苓湯

  • 1.《不知醫必要》:「_四苓湯_,和,治水瀉小便短少者。

甘露飲

  • 1.《古今醫統大全》:「泄瀉水多者,必用五苓散,或用蒼朮、厚朴、陳皮、炒曲、澤瀉、地榆、甘草等分,冬加乾薑。夏月水瀉,桂苓甘露飲。

滾痰丸

  • 1.《醫碥》:「大黃(蒸少頃,翻過再蒸少頃,即取出,不可過),黃芩(各八兩),青礞石(硝煅如金色,一兩),沉香(五錢),為末,水丸,梧子大,白湯,食後空心服。(水瀉、孕婦忌服。)
  • 2.《神農本草經疏》:「王隱君《養生論》滾痰丸:通治痰為百病,惟水瀉,娠婦不可服。礞石、焰硝各二兩,煅過研飛曬乾,一兩,大黃酒蒸八兩,前胡八兩,沉香五錢,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則服一二百丸,溫水下。
  • 3.《仁術便覽》:「括曰:甑里翻身甲掛金,於今頭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梧子意常斟,千般怪症如神效,水瀉雙身卻不任。
  • 4.《本草綱目》:「滾痰丸:通治痰為百病,惟水瀉雙娠者不可服。礞石、焰硝各二兩(煅過研飛曬乾,一兩),大黃(酒蒸)八兩,黃芩(酒洗)八兩,沉香五錢。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則服一、二百丸,溫水下。(王隱君《養生主論》)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陳文宿先生云:痘瘡六日至七日,肥滿紅活光澤,八日至九日,肥滿蒼蠟色者,皆不須服藥。如身溫氣促,口乾肚脹,足冷寒戰咬牙,飲水瀉渴者,急用木香散加官桂、丁香服之,如不愈,服異功散。蓋咬牙者,齒槁也。竊謂:前症若手足並冷,渴飲熱湯,大便泄瀉者,陽氣虛寒也,宣熱補之。

香薷飲

  • 1.《滇南本草》:「(附香薷飲),治中暑發熱頭疼,煩渴出汗,腹痛水瀉,小便短少,身體作困。
  • 2.《類證治裁》:「〔冒暑〕腹痛水瀉,系胃與大腸受之,香薷飲。噁心者,胃口有痰飲也。香薷飲下消暑丸。此暑病之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