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6)

1. 雜病分氣血陰陽(三)

日增夜靜,是陽氣病,而血不病;夜增日靜,是陰血病,而氣不病。

夜靜日惡寒,是陰上溢於陽;夜靜日熱,是陽盛於本部;日靜夜惡寒,是陰旺於本部;日夜並惡寒是陰部太盛兼有其陽,當瀉其寒,峻補其陽。

日安夜躁煩是陽氣下陷於陰中,當瀉其陽,峻補其陰。

日惡寒,夜躁煩,為陰陽交,飲食不入死。

陰盛格陽,目赤煩躁不渴,或渴不欲水,脈七八至,按之不鼓,姜附主之。又傷寒二三日,身冷額上汗,面赤心煩者亦是。

陽盛拒陰,表涼身痛,四肢冷,脈沉數而有力,承氣湯主之。

陽厥極深,或時鄭聲,指甲面色青黑,勢困,脈附骨取之有,按之無,乃陽氣拂鬱不能運於四肢,故身冷。先涼鬲,以待心胸微暖,可承氣主之。

陰證,身重,語無聲,氣難布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氣冷,水漿不入,二便不禁,面刺。

陽證,身輕動語有聲,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利,口鼻氣熱。

內傷,見於右手關前氣口,躁作寒,已寒作躁,已不相併,但有間,晡時必減,潮作之時神倦。

外傷,見於左手關前人迎,無問,晡時必劇,潮作之時,精神有餘。

2. 惡寒(四)

有濕痰抑遏其陽氣不得外泄,脈沉緩,治宜江茶香油薑汁同服,吐其痰;以通聖去芒硝大黃麻黃四物湯

伏脈有熱甚而血虛,脈沉而澀,宜四物四君子陪地黃黃柏

戰慄有熱

3. 熱煩(附勞五)

內熱曰煩,外熱曰熱

脈浮大而裡虛為虛;細小而實為實。暴熱病在心肺;積熱病在肝腎;虛熱不食自汗氣短屬脾虛;實熱能食渴便難屬胃實;火鬱而熱、五心熱,乃心火陷於脾;血中伏火,心神煩亂不安,宜鎮陰火;陰虛熱;酒食肉熱。

肺熱,日西而甚,喘咳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鬲、白虎、地骨皮散

心熱,日中甚,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安神丸

肝熱,寅卯時甚,脈弦,四肢困,熱滿、轉筋,筋痿不起,以瀉青丸柴胡飲子

脾熱,夜甚,怠惰嗜臥,以瀉黃散、調胃承氣治實熱,補中治虛熱。

腎熱,如火,因熱不任起床,以滋腎丸六味地黃丸

木香金鈴子散,治暴熱心肺上喘。

大黃(五錢),金鈴子(三錢),木香(三錢),輕粉(一錢),朴硝(一錢),柳白皮湯下三錢。

地黃丸,治腎熱不能運動。

熟地(八錢),茯苓澤瀉牡丹皮(各三錢),山茱萸山藥(各四錢),蜜丸酒下。

柴胡飲,治肝熱,兩脅下肌熱,脈浮弦,寅申候者。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一兩),大黃,川歸,芍藥(半兩),活石(三錢又方三兩)

三黃丸,治胃實熱。

四物四君子加升柴,治脾虛熱。

補中益氣湯

人參,白朮黃耆陳皮,甘草,川歸,升麻(三分),柴胡(三分),水煎。

火鬱湯,治四肢熱、五心煩熱,因熱伏土中,抑遏陽氣。

羌活,升麻,葛根,芍藥,人參(五錢),柴胡,甘草(三錢),防風(三錢)

蔥白三寸煎。

硃砂安神丸,治血中伏火,心神煩亂,蒸蒸不安,兀兀欲吐。

硃砂(一錢),黃連(一錢半酒炒),生地,甘草,川歸(半錢),心下痞除地黃加大黃並丸。

四物補陰丸,治陰虛。

四物湯,人參,白朮,黃柏龜板青黛,栝蔞,薑汁丸

治酒肉熱。

涼鬲散,退六經熱。

連翹梔子薄荷,大黃,黃芩(半兩),朴硝(二錢半),甘草(兩半)

上酒下八錢。咽不利、腫痛並涎嗽,加桔梗荊芥;咳而嘔,加半夏;鼻衄嘔血,加歸芍;淋閉,加滑石、茯苓;痛秘,加木香、沉香

六一加辰砂薄荷丸,治表裡熱。

活石(六兩水飛),甘草(一兩),共為末。

硃砂涼鬲丸,治上焦虛熱,肺脘有氣如煙上。

黃連,梔子(一兩),人參,茯苓(五錢),腦(五錢),硃砂(三錢),蜜丸。

黃連清鬲丸,治心肺間熱及經中熱。

麥門冬,黃芩,黃連

當歸承氣湯,治狂熱甚。

四順飲子,治血熱日晡熱者。

桃仁承氣湯,治血熱夜熱者。

潮熱者,芩連甘草湯;平旦發,陽分也,白虎加芩;日晡潮,陰分也,腎主之,用滋腎丸;辰戌時,加羌活;午間加黃連;未時石膏;申時柴胡;酉時升麻;夜間當歸;有寒加四君子。平旦熱屬肺,日晡熱腎主之。

五蒸湯,治蒸勞。

人參,知母,黃芩(錢),石膏(二錢),甘草(五分),地黃,竹葉,葛根,茯苓(錢半),粳米,以小麥煮水煎,隨虛實加減。

實熱加芩連柏大黃;

虛熱加秦艽、柴胡、烏梅蛤蚧青蒿、牡丹皮、鱉甲、小麥。

肺,鼻乾,烏梅,天門冬,麥門冬,柴胡,紫菀

大腸,右鼻孔干痛,大黃,芒硝

舌白唾血,石膏,桑白皮

氣身熱喘促鼻乾,人參,梔子,黃芩,石膏。

昏昧嗜臥,牡丹皮

心,舌乾,黃連,地黃

小腸,下唇焦,地黃,赤茯苓木通

脈,唾白脈不調,歸,生地黃,血發焦,地黃,桂,童便

脾,唇焦,芍藥,木瓜苦參

胃,舌下痛,石膏,粳米,大黃,芒硝,葛根

內食無味而嘔煩躁不安,芍藥

肝,眼黑川芎,川歸,前胡

膽,眼白,柴胡,栝蔞

筋,甲焦,川芎,當歸

三焦,乍寒乍熱,石膏,竹葉

腎,二耳焦,石膏,知母,地黃,寒水石

膀胱,左耳焦,澤瀉,茯苓,活石

腦,頭眩熱悶,地黃,防風,羌活

髓,骨中熱,地黃,當歸,天門冬

骨,齒黑腰痛足逆,當歸,地骨皮,牡丹皮,鰲甲,地黃

肉,支細趺腫,腑臟俱熱,石膏,黃柏

胞,小便赤黃,澤瀉,茯苓,活石,沉香,生地黃

參歸散,治骨蒸勞。

人參,柴胡(同川歸炒),鱉甲(麥芽湯浸七日),秦艽,川歸(同柴胡炒),川常山(酒浸三日),甘草,前胡(半兩),茯苓(七錢半),地骨皮,北知母(炒),烏梅(二個),煎服

牛膝丸,治腎肝損,骨痿筋緩不能收持,亦治腰痛。

萆薢(炒),蓯蓉(酒浸),菟絲子(酒浸),牛膝(酒浸治腎),杜仲(炒),蒺藜(治肝等分),桂(一錢半)

上以酒煮豬腰子丸,酒下。

脾胃虛,四君子主之。

肝乘之脅痛、口苦、寒熱而嘔,四肢滿,淋溲、便雞、轉筋、腹痛,宜用柴胡,防

,川芎,獨活,羌活,芍藥,白朮,桂

心乘之宜,黃芩,黃連,黃柏,芍藥,地黃,石膏,知母

肺受病,咳嗽寒熱,懶語嗜臥短氣,宜補中益氣。

水浸侮,作涎清涕,冷泄,肩甲腰脊痛,宜姜附桂。

諸病能發熱,風寒、水濕、火燥、七情,皆能發熱也。

五心煩熱,小腸熱、心虛熱、日晡熱(女疸),胸中煩熱、肝中寒、足下熱(酒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