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中焦篇 (1)

1. 風温、温熱、温疫、温毒、冬温

一、面目俱赤,語聲重濁,呼吸俱粗,大便閉,小便澀,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但惡熱,不惡寒,日晡益甚者,傳至中焦,陽明温病也。脈浮洪躁甚者,白虎湯主之;脈沉數有力,甚則脈體反小而實者,大承氣湯主之。暑温、濕温、温瘧,不在此例。

白話文:

病人面部通紅,聲音低沉沙啞,呼吸急促,大便不通,小便不暢,舌苔又厚又黃,嚴重時發黑並帶有小刺,只怕熱,不怕冷,傍晚症狀加重。這些症狀說明病症已經傳到中焦,屬於陽明熱病。

  • 如果脈搏浮盛而跳動厲害,可用白虎湯治療。
  • 如果脈搏沉細有力,嚴重時脈搏變得又細又實,可用大承氣湯治療。

注意,暑熱、濕熱、溫瘧等疾病不在此例中。

陽明之脈榮於面,《傷寒論》謂陽明病面緣緣正赤,火盛必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語聲重濁,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謂鼻息來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實證;若來粗去不粗,去粗來不粗,或竟不粗,則非陽明實證,當細辨之,粗則喘之漸也。大便閉,陽明實也。

白話文:

陽明經的氣血運行良好,會反映在面部。《傷寒論》中提到,陽明病患者面部會出現鮮紅色的潮紅,這是因為火熱旺盛會剋制金氣,因此眼白的顏色也會呈現紅色。

患者的聲音會變得沉重渾濁,這是因為金氣受到火熱的侵害,導致聲音不清。

呼吸都變粗了,意思是吸氣和呼氣都比平常粗重,並且粗重的程度相等,這纔是陽明熱證的表現。如果吸氣粗重而呼氣不粗重,或者呼氣粗重而吸氣不粗重,甚至完全不粗重,那就不是陽明熱證,需要仔細辨別。呼吸粗重是喘息的先兆。

大便不通暢,也是陽明熱證的表現。

小便澀,火腑不通,而隂氣不化也。口燥渴,火爍津也。舌苔老黃,肺受胃濁,氣不化津也。(按《靈樞》論諸臟温病,獨肺温病有舌苔之明文,余則無有。可見舌苔乃胃中濁氣,熏蒸肺臟,肺氣不化而然),甚則黑者,黑,水色也,火極而似水也,又水勝火,大凡五行之極盛,必兼勝己之形。芒刺,苔久不化,熱極而起堅硬之刺也;倘刺軟者,非實證也。

白話文:

小便困難,是因為內熱阻滯,導致陰液不能轉化。口乾舌燥,是因為內熱灼傷津液。舌苔老黃,是因為肺部受到胃中濁氣的影響,津液不能轉化。(根據《靈樞》記載,只有肺部溫病會有舌苔明顯的記載,其他臟器溫病沒有。這說明舌苔是因為胃中濁氣上蒸肺臟,導致肺氣不能轉化津液所致)。舌苔嚴重時呈黑色,黑色屬水,這是內熱極盛的表現,內熱極盛反而會呈現水象。此外,水克火,五行中的每一個元素極盛時,必然會兼帶剋制自己的元素的性質。舌苔上出現芒刺,是因為舌苔長期不化,內熱極盛而形成的堅硬的刺。如果芒刺較軟,則不是實證。

不惡寒,但惡熱者,傳至中焦,已無肺證,陽明者,兩陽合明也,温邪之熱,與陽明之熱相搏,故但惡熱也。或用白虎,或用承氣者,證同而脈異也,浮洪躁甚,邪氣近表,脈浮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隨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脈浮則出表為順,故以白虎之金飆以退煩熱。若沉小有力,病純在裡,則非下奪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氣。

白話文:

不惡寒,但惡熱

這表示病邪傳到了中焦(脾胃部位),已經沒有肺症的徵狀。陽明是指太陽經與陽明經兩條陽經會合的地方。溫邪之熱與陽明之熱交相作用,所以只惡熱,不惡寒。

治療方法

此時可以選用白虎湯或承氣湯,因為兩者的證候相同,但脈象不同。

脈象浮洪躁甚

脈象浮洪躁甚,表示邪氣靠近體表。脈浮的人不適合用下法治療,因為驅邪時要隨著邪氣所在的位置,就近驅除。脈浮則表示邪氣在體表,因此使用白虎湯的辛涼藥性驅邪是順理成章的。

脈象沉小有力

脈象沉小有力,表示病邪深入內部,如果不使用下法治療,難以去除病邪。因此主用大承氣湯。

按吳又可《温疫論》中雲:舌苔邊白但見中微黃者,即加大黃,甚不可從。雖云傷寒重在誤下,温病重在誤汗,即誤下不似傷寒之逆之甚,究竟承氣非可輕嘗之品,故云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的系燥結痞滿,方可用之。

白話文:

據吳又可《溫疫論》所述:如果舌苔邊緣呈白色,但中間略微發黃,就加大黃的劑量,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雖然說誤用瀉藥對於傷寒來說後果嚴重,誤用發汗劑對於溫病來說後果也很嚴重。但是,誤用瀉藥也不像傷寒那樣容易導致病情急劇惡化。總的來說,承氣湯不是可以隨意使用的藥物。所以,只有當舌苔呈深黃色,甚至發黑並帶有芒刺,脈象沉實,確屬燥結痞滿的情況時,纔可以用。

或問:子言温病以手經主治,力闢用足經藥之非,今亦云陽明證者何?陽明特非足經乎?曰:陽明如市,胃為十二經之海,土者萬物之所歸也,諸病未有不過此者。前人云傷寒傳足不傳手,誤也,一人不能分為兩截。總之傷寒由毛竅而溪,溪、肉之分理之小者;由溪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由谷而孫絡,孫絡、絡之至細者;由孫絡而大絡,由大絡而經,此經即太陽經也。始太陽,終厥隂,傷寒以足經為主,未始不關手經也。

白話文:

有人問:您說溫病應以手經治療,極力反對使用足經藥,現在又說陽明證是什麼意思?陽明難道不是足經嗎?

我說:陽明就像一個市場,胃是十二經之海,土是萬物歸聚之處,所有的疾病沒有不經過這裡的。前人說傷寒傳到足部不會傳到手部,這是錯誤的,一個人不能分成兩截來討論。

總之,傷寒是由毛孔進入肌膚,肌膚的紋理小稱為溪,由溪到谷,肉的紋理大稱為谷,由谷到孫絡,孫絡是絡脈中最細小的,由孫絡到大絡,由大絡到經絡,這個經絡就是太陽經。開始於太陽經,結束於厥陰經,傷寒以足經為主,但並非不涉及手經。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於肺,口氣通於胃。肺病逆傳則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終上焦,始下焦,温病以手經為主,未始不關足經也,但初受之時,斷不可以辛温發其陽耳。葢傷寒傷人身之陽,故喜辛温甘温苦熱,以救其陽;温病傷人身之隂,故喜辛涼甘寒甘鹹,以救其隂。彼此對勘,自可瞭然於心目中矣。

白話文:

溫病從口鼻進入,鼻子的氣通往肺,嘴巴的氣通往胃。肺病逆行傳到心包,上焦(肺、心包)的病不治,就會傳到中焦(胃、脾),中焦的病不治,就會傳到下焦(肝、腎)。最終傳到上焦,再傳到下焦,溫病主要影響手經,但並不表示不影響足經。只是在剛開始發病時,絕對不可用溫熱的藥物來發散陽氣。因為傷寒會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適合使用辛溫、甘溫、苦熱的藥物來補救陽氣。而溫病會損傷人體的陰氣,所以適合使用辛涼、甘寒、甘鹹的藥物來補救陰氣。將兩者的特點對照比較,就能在心中瞭然於胸。

白虎湯(方見上焦篇)

承氣湯

大黃(六錢),芒硝(三錢),厚朴(三錢),枳實(三錢)

白話文:

大黃:六錢 芒硝:三錢 厚朴:三錢 枳實:三錢

水八杯,先煮枳、樸,後納大黃、芒硝,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約二時許,得利止後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

白話文:

把八碗水煮沸,先放入枳實和厚朴,然後再加入大黃和芒硝,煮到只剩下三碗水。先喝一碗,大約兩個小時左右,拉肚子停止後就可以停止喝藥,如果拉肚子沒有停止,就再喝一碗,再停止,再喝一碗。

〔方論〕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隂法。承氣者,承胃氣也。葢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隂,若在無病時,本系自然下降,今為邪氣蟠踞於中,阻其下降之氣,胃雖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藥力助之不可,故承氣湯通胃結,救胃隂,仍系承胃腑本來下降之氣。非有一毫私智鑿於其間也,故湯名承氣。

白話文:

中藥方劑的理論是:苦、辛、通、降、鹹等藥性都可以發揮「入陰」的作用,這在承氣湯中得到體現。

承氣這個名字,指的是「承託胃氣」。胃作為一個腑,它的本性是陽實,但作用屬陰。當胃部沒有疾病時,它的氣機自然向下運行。但是,如果邪氣盤踞在胃中,就會阻礙氣機的下降。這時,胃雖然想自行向下運行,卻不能做到。因此,需要使用藥物幫助它。

承氣湯的作用是疏通胃部的結滯,拯救胃中的陰氣,幫助胃部恢復原本的下降氣機。這個過程並非憑藉個人的主觀臆斷,而是遵循客觀的規律,所以方劑取名為承氣。

學者若眞能透徹此義,則施用承氣,自無弊竇。大黃盪滌熱結,芒硝入隂軟堅,枳實開幽門之不通,厚朴瀉中宮之實滿(厚朴分量不似《傷寒論》中重用者,治温與治寒不同,畏其燥也)。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可謂無堅不破,無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眞正實熱蔽痼,氣血俱結者,不可用也。

白話文:

如果學者能夠真正透徹瞭解這個道理,那麼在使用承氣湯時,自然就不會有弊端。大黃可以清除熱結,芒硝可以進入陰部軟化堅硬的物質,枳實可以打開幽門不通的部位,厚朴可以瀉下中宮的實熱(厚朴的用量與《傷寒論》中用於治療寒症時不同,治療溫症時用量較小,這是因為厚朴具有燥性)。之所以稱之為大承氣湯,是因為結合這四味藥來考察,它可以稱得上是沒有堅硬之處攻不破,沒有細微之處滲透不進,所以稱為「大」。如果患者不是真正實熱、病情遷延不愈,氣血均結的,則不可使用。

若去入隂之芒硝,則云小矣;去枳、樸之攻氣結,加甘草以和中,則云調胃矣。

二、陽明温病,脈浮而促者,減味竹葉石膏湯主之。

脈促,謂數而時止,如趨者遇急,忽一蹶然,其勢甚急,故以辛涼透表重劑,逐邪外出則愈。

減味竹葉石膏湯(辛涼合甘寒法)

竹葉(五錢),石膏(八錢),麥冬(六錢),甘草(三錢)

白話文:

竹葉(25公克),研碎石膏(40公克),麥冬(30公克),甘草(15公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時服一杯,約三時令盡。

三、陽明温病,諸證悉有而微,脈不浮者,小承氣湯微和之。

以陽明温病發端者,指首條所列陽明證而言也,後凡言陽明温病者仿此。諸證悉有,以非下不可,微則未至十分亢害,但以小承氣通和胃氣則愈,無庸芒硝之軟堅也。

白話文:

以陽明陽氣過盛引起的溫熱病發作,是指首條所列的陽明證狀。之後所有提到陽明溫熱病的地方,都以此為準。各種證狀都出現,不瀉下不行,症狀不嚴重時不到十分亢進的程度,只需要用小承氣湯通暢胃氣就會痊癒,不需要用芒硝來軟化堅硬的物質。

四、陽明温病,汗多譫語,舌苔老黃而乾者,宜小承氣湯。

汗多,津液散而大便結,苔見干黃,譫語因結糞而然,故宜承氣。

五、陽明温病,無汗,小便不利,譫語者,先與牛黃丸;不大便,再與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第五條:陽明熱病,沒有出汗,小便不通,神志不清的人,先服牛黃丸;如果大便不通,再服調胃承氣湯。

無汗而小便不利,則大便未定成硬,譫語之不因燥屎可知。不因燥屎而譫語者,猶繫心包絡證也,故先與牛黃丸,以開內竅,服牛黃丸,內竅開,大便當下,葢牛黃丸亦有下大便之功能。其仍然不下者,無汗則外不通;大小便俱閉則內不通,邪之深結於隂可知。故取芒硝之鹹寒,大黃、甘草之甘苦寒,不取枳、樸之辛燥也。

白話文:

如果沒有出汗而且小便不順暢,這表示大便還沒成形變硬,發出的胡言亂語並非因為便祕所致。如果不是因為便祕而胡言亂語,那就是心包絡的問題,所以先用牛黃丸來疏通內臟,服用牛黃丸後,內臟疏通,大便就會順利排出。牛黃丸也有促進大便排出的功效。如果仍然無法排出,表示沒有出汗代表外在不通;大小便同時阻塞代表內在不通,邪氣深藏在陰分中。因此採用芒硝的鹹寒、大黃和甘草的甘苦寒,不採用枳、樸的辛燥藥物。

傷寒之譫語,舍燥屎無他證,一則寒邪不兼穢濁,二則由太陽而陽明;温病譫語,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則温多兼穢,二則自上焦心肺而來,學者常須察識,不可歧路亡羊也。

白話文:

傷寒病人的胡言亂語,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只有大便乾燥,其原因可能是:

  • 寒邪沒有夾雜穢濁之氣。
  • 病邪從太陽經傳變到陽明經。

溫病病人的胡言亂語,有的可能是因為大便乾燥,有的可能是因為邪氣侵犯心包,其原因可能是:

  • 溫熱之氣容易夾雜穢氣。
  • 病邪從上焦的心肺部襲來。

醫者應仔細分辨,不可混淆,以免誤判病症。

六、陽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則通體皆厥,不瘛瘲,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脈沉伏,或並脈亦厥,胸腹滿堅,甚則拒按,喜涼飲者,大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六、陽明熱病,面部發紅,手腳冰冷,嚴重的話全身冰冷,沒有昏迷,但神志恍惚,大便不通,七、八天後,尿液發紅,脈搏深沉細小,甚至脈搏都無法觸摸,胸腹脹滿堅硬,嚴重的話按壓會反抗,喜歡喝涼水,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此一條須細辨其的是火極似水、熱極而厥之證,方可用之,全在目赤、小便赤、腹滿堅、喜涼飲定之。

大承氣湯(方法並見前)

七、陽明温病,純利稀水無糞者,謂之熱結旁流,調胃承氣湯主之。

熱結旁流,非氣之不通,不用枳、樸,獨取芒硝入隂以解熱結,反以甘草緩芒硝急趨之性,使之留中解結,不然,結不下而水獨行,徒使藥性傷人也。吳又可用大承氣湯者非是。

白話文:

當熱邪鬱積於體內,這並非氣血不通所致,因此不需使用枳實、厚朴這類疏通氣滯的藥物,而只需用芒硝入陰分來清熱解毒。同時,用甘草來緩和芒硝的急下之性,使其在腸道中停留較長時間,以徹底解除熱結。如果不這樣做,熱結無法消散,而水液會單獨排出,這樣藥物只會傷人。吳又認為可以用大承氣湯,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八、陽明温病,實熱壅塞為噦者下之。連聲噦者,中焦;聲斷續,時微時甚者,屬下焦。

《金匱》謂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陽明實熱之噦,下之裡氣得通則止,但其兼證之輕重,難以預料,故但云下之而不定方,以俟臨證者自為採取耳。再按:中焦實證之噦,噦必連聲緊促者,胃氣大實,逼迫肺氣不得下降,兩相攻擊而然。若或斷或續,乃下焦沖虛之噦,其噦之來路也遠,故其聲斷續也,治屬下焦。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如果出現呃逆且小腹脹滿,應該觀察呃逆的前後情況,判斷哪一部位功能失常,治療失常的部位,呃逆就會痊癒。

陽明熱盛引起的呃逆,瀉下不通暢的氣體就能停止呃逆,但具體症狀輕重難以預料,因此只是說瀉下而不確定用什麼藥,讓醫生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取捨。

另外,中焦實證引起的呃逆,呃逆的聲音必定連續緊促,這是因為胃氣過盛,壓迫肺氣無法下降,兩氣交戰所致。

如果呃逆時斷時續,則是下焦氣虛引起的呃逆,呃逆的起源較遠,因此聲音時斷時續,治療應著重於下焦。

九、陽明温病,下利譫語,陽明脈實,或滑疾者,小承氣湯主之;脈不實者,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白話文:

九、陽明熱症,導致下痢神志不清,陽明脈博強勁或流利快速,使用小承氣湯治療;脈博無力者,使用牛黃丸或紫雪丹治療。

下利譫語,柯氏謂腸虛胃實,故取大黃之濡胃,無庸芒硝之潤腸。本論有脈實、脈滑疾、脈不實之辨,恐心包絡之譫語而誤以承氣下之也,仍主芳香開竅法。

白話文:

腹瀉並神志不清,柯氏認為這是腸道虛寒但胃氣過剩,因此使用大黃來滋潤胃部,無須再用芒硝來潤腸。本論中提到有脈象實、脈象滑疾、脈象不實的區別,擔心是心包絡引起的胡言亂語,卻誤用承氣湯來瀉下,因此仍以芳香通竅的治療方法為主。

小承氣湯(苦辛通法重劑)

大黃(五錢),厚朴(二錢),枳實(一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宿糞,止後服,不知再服。

調胃承氣湯(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法)

大黃(三錢),芒硝(五錢),生甘草(二錢)

牛黃丸(方論並見上焦篇)

紫雪丹(方論並見上焦篇)

十、温病三焦俱急,大熱大渴,舌燥。脈不浮而燥甚,舌色金黃,痰涎壅甚,不可單行承氣者,承氣合小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第十條,溫熱病三焦氣分熱盛,高燒口渴,舌頭乾燥。脈象不像浮脈而是乾燥明顯,舌色金黃,痰涎壅塞厲害,不能單獨使用承氣湯治療。可以用承氣湯加上小陷胸湯來治療。

三焦俱急,謂上焦未清,已入中焦陽明,大熱大渴,脈躁苔焦,陽土燥烈,煎熬腎水,不下則隂液立見消亡,下則引上焦餘邪陷入,恐成結胸之證。故以小陷胸合承氣湯,滌三焦之邪,一齊俱出,此因病急,故方亦急也,然非審定是證,不可用是方也。

白話文:

三焦都出現了急症,表示上焦還沒有清熱,已經進入中焦的陽明,出現高燒、口渴,脈搏跳動快、舌苔發焦,陽土過於燥烈,灼燒腎水,如果腎水不下行,就會出現陰液快速消耗;如果腎水下行,反而會誘發上焦的餘邪進入胸中,恐怕會變成結胸的疾病。因此,可以用小陷胸湯合承氣湯,清除三焦的邪氣,讓它們同時排出體外。因為這種病症來得急,所以用的方子也急。但是,如果不確定是這種病症,就不能使用這個方子。

承氣合小陷胸湯(苦辛寒法)

生大黃(五錢),厚朴(二錢),枳實(二錢),半夏(三錢),栝蔞(三錢),黃連(二錢)

白話文:

大黃:5錢 厚朴:2錢 枳實:2錢 半夏:3錢 栝蔞:3錢 黃連:2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一杯,得快利,止後服,不便再服。

十一、陽明温病,無上焦證,數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隂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增液湯主之。服增液湯已。周十二時觀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調胃承氣湯微和之。

白話文:

第十一條,陽明熱病,沒有上焦證狀,幾天沒有大便,應該立即瀉下。如果病人陰氣素來虛弱,不能用承氣湯,就用增液湯為主。服用增液湯後,過十二個時辰查看,如果大便還沒有排出,就合用調胃承氣湯稍作緩和。

此方所以代吳又可承氣養榮湯法也。妙在寓瀉於補,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既可攻實,又可防虛。余治體虛之温病,與前醫誤傷津液、不大便、半虛半實之證,專以此法救之,無不應手而效。

白話文:

這個方劑是根據吳又可的承氣養榮湯改良的。它的妙處在於既能瀉下又能補養,用補藥的材料,讓它發揮瀉藥的作用,既能攻下實邪,又能防止虛損。我用這個方法來治療體虛的溫熱病,以及其他醫生誤傷津液,導致大便不通,虛實夾雜的證狀,都很有效。

增液湯方(鹹寒苦甘法)

元參(一兩),麥冬(連心,八錢),細生地(八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乾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

〔方論〕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熱結液干二者之外。其偏於陽邪熾甚,熱結之實證,則從承氣法矣;其偏於隂虧液涸之半虛半實證,則不可混施承氣,故以此法代之。獨取元參為君者,元參味苦鹹微寒。壯水制火,通二便,啟腎水上潮於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經稱其主治腹中寒熱積聚,其並能解熱結可知。

白話文:

方劑論述:

溫病腹瀉的根源不外乎熱結和液幹這兩種情況。如果偏重於陽邪旺盛,熱結比較明顯,那就可以採用承氣湯類型的瀉法。如果偏重於陰虛液少,處於半虛半實的狀態,就不適合直接使用承氣湯,因此用這個方劑來代替。

這個方劑中獨取元參作為君藥,是因為元參味苦鹹而微寒,有滋腎降火、通利二便、引腎水上升至頭部的作用,能治療液幹自不待言,本草經中記載它能主治腹中寒熱積聚,說明它也能夠解熱結。

麥冬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亦系能補能潤能通之品,故以為之佐。生地亦主寒熱積聚,逐血痺,用細者。取其補而不膩,兼能走絡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計,故湯名增液,但非重用不為功。

白話文:

麥冬主要治療心腹氣滯,食物損傷,胃部氣血阻絕,消瘦氣短等問題,它具有滋養、潤澤和通暢的作用,因此常被用作輔助藥材。生生地黃也主治寒熱積聚,驅逐血痺,使用細小的生地黃。因為它能起到滋養而不膩,還能疏通氣血的作用。這三味藥合用,就像增加水量來使船隻航行得更順利。因此,這道湯藥被稱為「增液湯」,但是如果用量不足,就達不到效果。

本論於陽明下證,峙立三法:熱結液干之大實證,則用大承氣;偏於熱結而液不幹者,旁流是也,則用調胃承氣;偏於液干多而熱結少者,則用增液,所以迴護其虛,務存津液之心法也。

白話文:

在這段論述中,作者將陽明熱症分成三種情況:

  • **熱結液乾的大實證:**這時可以用大承氣湯。
  • **偏熱結而液不幹:**這時可以用調胃承氣湯。
  • **偏液幹多而熱結少:**這時可以用增液的方法,以保護患者的虛弱體質,重視維持體液均衡。

按吳又可純恃承氣以為攻病之具,用之得當則效,用之不當,其弊有三:一則邪在心包、陽明兩處,不先開心包,徒攻陽明,下後仍然昏惑譫語,亦將如之何哉?吾知其必不救矣。二則體虧液涸之人,下後作戰汗,或隨戰汗而脫,或不蒸汗徒戰而脫。三者下後雖能戰汗,以隂氣大傷,轉成上嗽下泄,夜熱早涼之怯證,補陽不可,救隂不可,有延至數月而死者,有延至歲余而死者,其死均也。

白話文:

吳又可僅用承氣湯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使用得當就會有效果,如果使用不當,會有三個缺點:

一、邪氣在心包和陽明兩處時,沒有先疏通心包,而只攻下陽明,瀉後仍然神志昏迷、說胡話,有什麼辦法呢?我知道肯定救不了他了。

二、體質虛弱、津液不足的人,瀉後會大汗,或者因為大汗而脫虛,或者不出汗也脫虛。

三、瀉後雖然可以大汗,但是因為陰氣大傷,會轉變成上咳下泄、夜晚發熱白天涼快的虛證,無法補陽,也不能救陰,有的會拖延幾個月而死,有的會拖延一年多而死,死法都是一樣的。

在又可當日,温疫盛行之際,非尋常温病可比,又可創温病治法,自有矯枉過正不暇詳審之處,斷不可槪施於今日也。本論分別可與不可與、可補不可補之處,以俟明眼裁定,而又為此按語於後,奉商天下之欲救是證者。至若張氏、喻氏,有以甘温辛熱立法者,濕温有可用之處,然須兼以苦泄淡滲,葢治外邪,宜通不宜守也,若風温、温熱、温疫、温毒,斷不可從。

白話文:

在那個時代,溫疫盛行,與一般的溫病不同,當時創立的溫病治療方法,有矯枉過正、疏忽審慎的問題,根本不能普遍應用於現在。本論已經分別說明瞭可以與不可以使用,可以補與不可以補的情況,以供識者判斷,在此再附上評論,與那些想要醫治這種疾病的人商討。至於張氏、喻氏,使用甘、溫、辛、熱藥物來治療,在濕溫中可能有可用之處,但是必須同時使用苦、泄、淡、滲的藥物,因為治療外邪,應該以疏通為主,不宜守固。如果遇到風溫、溫熱、溫疫、溫毒,絕對不能採用他們的療法。

十二、陽明温病,下後汗出,當復其隂,益胃湯主之。

温熱本傷隂之病,下後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隂液受傷,不待言矣,故云當復其隂。此隂指胃隂而言,葢十二經皆稟氣於胃,胃隂復而氣降得食,則十二經之隂皆可復矣。欲復其隂,非甘涼不可。湯名益胃者,胃體陽用隂,取益胃用之義也。下後急議復隂者,恐將來液虧燥起,而成乾咳身熱之怯證也。

白話文:

對於熱氣損傷身體陰液的疾病,拉肚子後邪氣排出、出汗,汗水也是體內津液的化身,陰液因此受損,不言而喻。所以說「應當恢復陰液」。這裡的「陰」指的是胃的陰液,因為十二條經絡都從胃中得到氣血,胃的陰液恢復後,氣就能下降,可以進食,這樣十二條經絡的陰液都可以得到恢復。想要恢復陰液,非用滋補清涼的食物不可。湯的名稱叫做「益胃」,是因為胃的本質是陽,但是作用卻是陰,取其滋補胃部的意思。拉肚子後馬上考慮恢復陰液,是因為擔心津液虧損,出現燥熱,進而變成乾咳發熱的虛弱症狀。

益胃湯方(甘涼法)

沙參(三錢),麥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炒香,一錢五分)

白話文:

沙參 (15 克) 麥冬 (25 克) 冰糖 (5 克) 生地黃 (25 克) 玉竹 (炒香後,7.5 克)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十三、下後無汗脈浮者,銀翹湯主之;脈浮洪者,白虎湯主之;脈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十三、出汗後沒有汗但脈搏浮的,用銀翹湯治療;脈搏浮而且大的,用白虎湯治療;脈搏很大但緩和的,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此下後邪氣還表之證也。温病之邪,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下后里氣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脈浮驗之,知不在裡而在表,逐邪者隨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導之,故主以銀翹湯,增液為作汗之具,仍以銀花、連翹解毒而輕宣表氣,葢亦辛涼合甘寒輕劑法也。若浮而且洪,熱氣熾甚,津液立見銷亡,則非白虎不可。

白話文:

這是一種病邪還留在體表的證狀。溫熱病的病邪,上升到極點就會下降,下降到極點就會上升。後裏之氣得到通暢,想出汗卻不能,這時脈象浮大,說明病邪不在體內而在體表。祛除病邪要順應它的性質來宣泄,引導它由近處離開。所以主治藥用銀翹湯,增加津液以達到出汗的目的,仍然用銀花、連翹解毒並輕宣發散體表之氣。這也是辛涼藥和甘寒藥結合起來使用的小劑量治療方法。如果脈象既浮又洪,熱氣十分旺盛,津液明顯耗損,那就非用白虎湯不可。

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氣不支,則非加人參不可矣。

銀翹湯方(辛涼合甘寒法)

銀花(五錢),連翹(三錢),竹葉(二錢),生甘草(一錢),麥冬(四錢),細生地(四錢)

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方論並見前)

十四、下後無汗,脈不浮而數,清燥湯主之。

無汗而脈數,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無領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後,又無連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敵火,使不致為災,一半日後相機易法,即吳又可下後間服緩劑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湯中用陳皮之燥,柴胡之升,當歸之辛竄,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條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白話文:

如果沒有出汗卻脈搏快速,表示邪氣還沒完全消散。但是脈搏又不浮,表示沒有把邪氣逐出體外的路徑。如果已經服用瀉下藥物,也不應該再繼續連續瀉下。因此,採用清熱燥濕的方法,增加水分來對抗熱氣,避免造成問題。約半天後,再根據情況改變治療方法,這和吳又可的方法類似,在下藥後間隔服用緩解劑。然而,吳又可的清燥湯中使用了燥性的陳皮、升氣的柴胡、辛辣氣味的當歸,這些成分會消耗津液。用燥性藥物來清燥,這是合理的嗎?因此,這條內容只是採用吳又可的方法,而不是使用他的藥方。

清燥湯方(甘涼法)

麥冬(五錢),知母(二錢),人中黃(一錢五分),細生地(五錢),元參(三錢)

白話文:

  • 麥冬:5 克
  • 知母:2 克
  • 人中黃:1.5 克
  • 細生地:5 克
  • 元參:3 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減法〕咳嗽膠痰,加沙參(三錢),桑葉(一錢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蠣(三錢),牛蒡子(三錢。)

白話文:

加減法

咳嗽痰液黏稠

加入:

  • 沙參(15克)
  • 桑葉(7.5克)
  • 梨汁(半杯)
  • 牡蠣(15克)
  • 牛蒡子(15克)

按吳又可咳嗽膠痰之證,而用蘇子、桔紅、當歸,病因於燥而用燥藥,非也,在濕温門中不禁。

白話文:

根據吳又可治療咳嗽痰黏稠的證狀,使用了蘇子、桔紅、當歸這些藥物。這種疾病是由於燥熱引起的,卻用了具有燥熱性質的藥物,這是錯誤的,在濕溫病症中是不適用的。

十五、下後數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口燥咽乾,舌苔乾黑,或金黃色,脈沉而有力者,護胃承氣湯微和之;脈沉而弱者,增液湯主之。

白話文:

服藥後幾天,發熱不退,或發熱未完全退去,口乾舌燥,舌苔乾黑或呈金黃色,脈象沉穩有力,可用護胃承氣湯稍加調理;脈象沉穩但較弱,可用增液湯為主藥治療。

温病下後,邪氣已淨,必然脈靜身涼,邪氣不淨,有延至數日邪氣復聚於胃,須再通其里者,甚至屢下而後淨者,誠有如吳又可所云。但正氣日虛一日,隂津日耗一日,須加意防護其隂,不可稍有鹵莽,是在任其責者臨時斟酌盡善耳。吳又可於邪氣復聚之證,但主以小承氣,本論於此處分別立法。

白話文:

在溫病初期治療後,如果邪氣已清除,那麼脈搏一定會平穩、身體會涼爽。如果邪氣還沒有清除,可能會拖到幾天後邪氣再次聚集在胃部,這時需要再次通便。甚至有些情況需要多次通便才能清除邪氣,正如吳又可所說。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正氣會一天天虛弱,陰津也一天天消耗。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保護陰氣,不能有絲毫的疏忽。這需要負責的醫師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權衡,做出最恰當的判斷。吳又可對於邪氣再次聚集的情況,只主張使用小承氣湯。而本論在這裡對不同的情況提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

護胃承氣湯方(苦甘法)

生大黃(三錢),元參(三錢),細生地(三錢),丹皮(二錢),知母(二錢),麥冬(連心,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結糞止後服,不便,再服。

增液湯(方見前)

十六、陽明温病,下後二、三日,下證復現,脈下甚沉,或沉而無力,止可與增液,不可與承氣。

此恐犯數下之禁也。

十七、陽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證有五:應下失下,正虛不能運藥,不運藥者死,新加黃龍湯主之。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左尺牢堅,小便赤痛,時煩渴甚,導赤承氣湯主之。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竅不通,飲不解渴者,牛黃承氣湯主之。津液不足,無水舟停者,間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十七、陽明熱病,通便不通暢,症狀有五種:

  1. **應當瀉下而沒有瀉下:**正氣虛弱不能運送藥物,不能瀉下的會死亡,可以用新加黃龍湯治療。
  2. **氣喘不安,痰液壅滯:**右寸脈實大,肺氣不下降的,可以用宣白承氣湯治療。
  3. **左尺脈牢固結實,小便赤痛,時常煩渴:**可以用導赤承氣湯治療。
  4. **邪氣閉阻心包,神志昏迷,舌頭短,內部不通暢,喝水都不能解渴:**可以用牛黃承氣湯治療。
  5. **津液不足,無法輸送藥物:**間斷服用增液湯,如果還是不行,可以用增液承氣湯治療。

經謂下不通者死,葢下而至於不通,其為危險可知,不忍因其危險難治而遂棄之。茲按温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虛不運藥者,正氣既虛,邪氣復實,勉擬黃龍法,以人參補正,以大黃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線,即可以大隊補隂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

白話文:

古籍說:"下焦不通的人會死亡。"因為下焦完全不通,其危險性可想而知。但是不能因為其危險難治就放棄治療。

根據我們的研究,溫病中引起下焦不通的原因共有五種:由於正氣虛弱無法運送藥物;由於正氣虛弱而邪氣又實;根據黃龍法的精神,使用人參來補正氣,用大黃來驅邪,用冬蟲夏草和生地黃來補充津液。當邪氣消退,正氣存儲,就能用大隊伍補益陰氣以促進生命力。這就是正邪兼顧的治療方法。

其因肺氣不降,而里證又實者,必喘促寸實,則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痺,以大黃逐腸胃之結,此臟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現牢堅之脈(左尺,小腸脈也,俗候於左寸者非,細考《內經》自知),小腸熱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則以導赤去淡通之陽藥,加連、柏之苦通火腑,大黃、芒硝承胃氣而通大腸,此二腸同治法也。

白話文:

當肺氣無法下降,而內部積阻嚴重時,必定會有喘息急促、寸脈有力的情況。此時,服用杏仁、石膏可以宣通肺氣的堵塞,服用大黃可以驅逐腸胃內的積結。這種方法是將臟腑結合起來治療。

當火腑不通,左尺脈必定會呈現堅硬的脈象(左尺脈對應小腸,民間通常錯誤地認為是左寸脈,仔細研讀《內經》即可明辨)。小腸熱盛,熱氣下注膀胱,小便必定會滴滴答答、發紅且疼痛。此時,應使用導赤利小通陽的藥物,再輔以連翹、柏子等苦味藥物疏通火腑,並用大黃、芒硝通降胃氣和大腸。這種方法是將小腸和大腸同時治療。

其因邪閉心包,內竅不通者,前第五條已有先與牛黃丸,再與承氣之法,此條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閉已甚矣,飲不解渴,消亦甚矣,較前條僅僅譫語,則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閉脫之虞,陽明大實不通,有消亡腎液之虞,其勢不可少緩須臾,則以牛黃丸開手少隂之閉,以承氣急瀉陽明,救足少隂之消,此兩少隂合治法也。再此條亦系三焦俱急,當與前第九條用承氣、陷胸合法者參看。

白話文:

由於邪氣堵塞了心包,導致內部通道不通暢,在前面的第五條中已經提到了先用牛黃丸,再用承氣的方法進行治療。這條主要是針對邪氣已經下降而導致不通暢的情況,患者舌頭短小神志昏迷,堵塞已經非常嚴重,喝水也不能解渴,津液消耗也非常嚴重。與前面一條只出現譫語的症狀相比,這條症狀更加急迫,隨時都有閉塞脫證的危險。陽明胃經實熱不通暢,又有消耗腎液的危險,情況刻不容緩。因此,必須先用牛黃丸打開心少陰經的閉塞,再用承氣湯急瀉陽明經,以挽救足少陰經的耗損,這就是治療兩條少陰經的方法。此外,這條症狀也涉及三焦急迫的情況,應該參考前面的第九條,結合承氣湯和陷胸湯的方法進行治療。

其因陽明太熱,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結糞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兩劑,法當自下,其或臟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則以增液合調胃承氣湯,緩緩與服,約二時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氣血合治法也。

白話文:

是因陽明經氣太過盛熱,津液乾枯,好像水量不足,船不能航行一樣,導致大便乾燥而不通,只有增加津液纔可解決。服用兩劑增加津液的藥物,一般都能自行通便。如果有些人內臟過於乾燥,導致藥物無法發揮作用,則可以將增加津液的藥物與調胃承氣湯合用,緩緩服用。大約兩個小時後,喝半杯溫水,這是一種調理臟腑氣血的方法。

新加黃龍湯(苦甘鹹法)

細生地(五錢),生甘草(二錢),人參(一錢五分,另煎),生大黃(三錢),芒硝(一錢),元參(五錢),麥冬(連心,五錢),當歸(一錢五分),海參(洗,二條),薑汁(六匙)

白話文:

細生地(25 克),生甘草(10 克),人參(7.5 克,另煎),生大黃(15 克),芒硝(5 克),元參(25 克),麥冬(連心,25 克),當歸(7.5 克),海參(2 條,洗淨),薑汁(30 毫升)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沖參汁五分、薑汁二匙,頓服之,如腹中有響聲,或轉矢氣者。為欲便也;候一、二時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後服,酌服益胃湯一劑(益胃湯方見前),余參或可加入。

白話文:

將八杯水煮成三杯。先取一杯,加入五分參汁和兩匙薑汁,一次服下。如果腹中有鳴叫聲,或排出氣體,表示需要排便。如果服後一至兩個時辰未排便,再如前法服下一杯。等候二十四個時辰,仍然未排便,再服第三杯。如果服下一杯後就能排便,就停止後續服藥。可以酌情服用一劑「益胃湯」(益胃湯的配方請見前文),也可以額外加入參汁。

〔方論〕此處方於無可處之地,勉盡人力,不肯稍有遺憾之法也。舊方用大承氣加參、地、當歸,須知正氣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隂陽俱憊,尤重隂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樸傷氣而耗液,故改用調胃承氣,取甘草之緩急,合人參補正,微點薑汁,宣通胃氣,代枳、樸之用,合人參最宣胃氣,加麥、地、元參,保津液之難保,而又去血結之積聚,薑汁為宣氣分之用,當歸為宣血中氣分之用,再加海參者,海參咸能化堅,甘能補正,按海參之液,數倍於其身,其能補液可知,且蠕動之物,能走絡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絡,故以之為使也。

白話文:

這帖藥方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用盡所有方法,絕不讓自己留下遺憾的方子。

舊的方子使用大承氣湯加上人參、生地黃和當歸,但要注意,如果正氣已經虧損很長時間,而大便仍然不通,說明陰陽都已經衰竭,尤其是陰液已經消耗殆盡,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再用枳殼和樸硝來傷氣耗液。因此,改用調胃承氣湯,取甘草緩急,配人參補正,再加上少量薑汁,宣通胃氣,代替枳殼和樸硝的作用,配合人參,最能宣通胃氣。再加入麥芽、生地黃和元參,保住難以保住的津液,同時祛除血結積聚。薑汁用於宣通氣分,當歸用於宣通血中氣分。最後,再加入海參,因為海參鹹能化堅,甘能補正。海參的液體含量,是其體重的數倍,所以其補液的作用顯而易見。而且,海參是一種蠕動的生物,能夠走動血分中的絡脈,久病的人身體必然會產生絡脈瘀阻,所以用海參作為引經藥。

宣白承氣湯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錢),生大黃(三錢),杏仁粉(二錢),栝蔞皮(一錢五分)

白話文:

生石膏:5 克 生大黃:3 克 杏仁粉:2 克 栝蔞皮:1.5 克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導赤承氣湯

赤芍(三錢),細生地(五錢),生大黃(三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芒硝(一錢)

白話文:

赤芍藥(3錢),生地黃(5錢),大黃(3錢),黃連(2錢),黃柏(2錢),芒硝(1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黃承氣湯

即用前安宮牛黃丸二丸,化開,調生大黃末(三錢),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白話文:

立即服用兩丸安宮牛黃丸,研磨成粉,加入生大黃粉末(三錢),先服用一半,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再服用剩下的另一半。

增液承氣湯

即於增液湯內,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十八、下後虛煩不眠,心中懊憹,甚至反復顛倒,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加甘草;若嘔者,加薑汁。

白話文:

第十八條:便後虛弱,煩躁失眠,心中煩悶,甚至輾轉反側,可用梔子豉湯治療。如果氣虛,加甘草;如果嘔吐,加薑汁。

邪氣半至陽明,半猶在膈,下法能除陽明之邪,不能除膈間之邪,故證現懊憹虛煩,梔子豉湯,湧越其在上之邪也。少氣加甘草者,誤下固能傷隂,此則以誤下而傷胸中陽氣,甘能益氣,故加之。嘔加薑汁者,胃中未至甚熱燥結,誤下傷胃中陽氣,木來乘之,故嘔,加薑汁,和肝而降胃氣也,胃氣降,則不嘔矣。

白話文:

邪氣一半已經進入陽明經,一半還留在橫膈膜上,只針對陽明經的治療方法只能去除陽明經的邪氣,不能去除橫膈膜上的邪氣,所以才會出現煩躁、精神不振的症狀。梔子豉湯可以幫助排出上焦的邪氣。

如果氣虛加上甘草,原本誤下的治療方法可能會損傷陰氣,但加上甘草可以滋補陽氣,所以加入甘草。

如果嘔吐加上薑汁,表示胃裡還沒嚴重發熱、乾燥、凝結。誤下的治療方法損傷胃裡的陽氣,導致肝火上升,才會嘔吐。加入薑汁可以調和肝臟,讓胃氣下降,就不會嘔吐了。

梔子豉湯方(見上焦篇)

梔子豉加甘草湯

即於梔子豉湯內,加甘草(二錢),煎法如前。

梔子豉加薑汁方

即於梔子豉湯內,加薑汁(五匙)。

十九、陽明温病,乾嘔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黃連黃芩湯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屬濕温。

白話文:

十九、當陽明經熱盛引起的溫熱病時,如果病人出現乾嘔、口苦、口渴的症狀,但還不適合使用瀉藥進行治療時,可以採用黃連黃芩湯來治療。如果病人不口渴,但舌苔滑膩,則屬於濕熱溫病。

温熱,燥病也,其嘔由於邪熱夾穢,擾亂中宮而然,故以黃連、黃芩徹其熱,以芳香蒸變化其濁也。

白話文:

溫熱病屬於燥熱之症。嘔吐是因為邪熱夾雜穢氣,擾亂了胃部所致。因此,需要用黃連和黃芩來清除熱度,並用芳香之物來化解濁氣。

黃連黃芩湯(苦寒微辛法)

黃連(二錢),黃芩(二錢),鬱金(一錢五分),香豆豉(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二十、陽明温病,舌黃燥,肉色絳,不渴者,邪在血分,清營湯主之。若滑者,不可與也,當於濕温中求之。

白話文:

二十、陽明經熱病,舌苔黃而乾燥,舌體顏色絳紫,不口渴的,邪氣在血分,應使用清營湯治療。如果舌苔滑潤的,不能用清營湯,應從濕熱病中尋找原因。

温病傳裡,理當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氣深入血分,格隂於外,上潮於口,故反不渴也。曾過氣分,故苔黃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絳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黃而滑,不渴者,乃濕氣蒸騰之象,不得用清營柔以濟柔也。

白話文:

在溫熱病的傳變過程中,原本應該非常口渴,但現在反而不渴,這是因為邪氣已經深入了血液,阻隔了外在的陰氣,導致陰氣無法上行到口腔,所以不會口渴。邪氣曾經經過氣分,所以舌苔黃而乾燥。邪氣停留在血分,所以舌頭的顏色會發紅。如果舌苔白而滑、灰而滑、淡黃而滑,但並不口渴,則說明是濕氣蒸騰造成的,這種情況不能用清營柔的方式來治療。

清營湯(方見上焦篇)

二一、陽明斑者,化斑湯主之。

方義並見上焦篇。

二二、陽明温病,下後疹續出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大青葉、元參、丹皮湯主之。

白話文:

  1. 陽明經熱病,用瀉下法後,疹子依舊繼續出現的,可以用銀翹散去掉豆豉,加入生地黃、大青葉、元參、丹皮煎的湯汁治療。

方義並見上焦篇。

二三、斑疹,用升提,則衄,或厥,或嗆咳,或昏痙,用壅補則瞀亂。

此治斑疹之禁也。斑疹之邪在血絡,只喜輕宣涼解。若用柴胡、升麻辛温之品,直升少陽,使熱血上循清道則衄;過升則下竭,下竭者必上厥;肺為華葢,受熱毒之熏蒸則嗆咳;心位正陽,受升提之摧迫則昏痙,至若壅補,使邪無出路,絡道比經道最細,諸瘡痛癢,皆屬於心,既不得外出,其勢必返而歸之於心,不瞀亂得乎?

白話文:

這是治療斑疹(麻疹)的禁忌。斑疹的致病邪氣在血脈之中,只適合輕輕宣發涼解。如果使用了柴胡、升麻等辛溫藥品,直接升發少陽經的陽氣,使熱血沿著清道上行,就會導致鼻血;升發過度就會導致下焦虛竭,下焦虛竭一定會導致上焦虛寒;肺部就像蓋子一樣,受到熱毒燻蒸就會咳嗽;心臟位置陽氣正盛,受到升提藥物的摧迫就會神昏抽搐。至於用壅補之法,使得邪氣無路可出,血脈比經脈更細,各種瘡痛瘙癢的病症都與心有關,邪氣既不能外發,它的勢必會反過來回歸於心,豈能不導致精神錯亂呢?

二四、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壅特甚者,調胃承氣湯微和之,得通則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則內陷。

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斑疹雖宜宣泄,但不可太過,令其內陷。斑疹雖忌升提,亦畏內陷。方用調胃承氣者,避枳、樸之温燥,取芒硝之入隂,甘草敗毒緩中也。

白話文:

這發斑疹的治療方法,和一般的治療方法略有不同。雖然發斑疹需要疏通宣洩,但又不能過度,否則會導致疹子向體內潛伏。斑疹雖然忌諱升提,但又害怕向體內潛伏。所用的方子是「調胃承氣湯」,因為這個方子避開了枳實、大黃的溫燥,而選用了芒硝的入陰,甘草的解毒緩中之性。

調胃承氣湯(方見前)

二五、陽明温毒發痘者,如斑疹法。隨其所在而攻之。

温毒發痘,如小兒痘瘡,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穢濁太甚,療治失宜而然也。雖不多見,間亦有之。隨其所在而攻,謂脈浮則用銀翹散加生地、元參,渴加花粉,毒重加金汁,人中黃,小便短加芩、連之類;脈沉內壅者,酌輕重下之。

白話文:

當身體內有熱毒發作時,會出現痘瘡,就像小兒感染水痘一樣,痘瘡數量或多或少,呈紫黑色,這都是體內毒素過多,治療不當所致。雖然這種情況較為少見,但偶爾也會發生。根據痘瘡所在位置,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 脈浮者:使用銀翹散,加入生地、元參。如果伴有口渴,則加入花粉。如果毒重,則加入金汁、人中黃。小便量少,則加入黃芩、黃連等瀉下類藥物。

  2. 脈沉,內部有鬱結者:根據病情輕重,酌情使用瀉下類藥物,將鬱結排出。

二六、陽明温毒,楊梅瘡者,以上法隨其所偏而調之,重加敗毒,兼與利濕。

此條當入濕温,因上條温痘連類而及,故編於此,可以互證也。楊梅瘡者,形似楊梅,輕則紅紫,重則紫黑,多現於背部、面部,亦因感受穢濁而然。如上法者,如上條治温痘之法。毒甚故重加敗毒,此證毒附濕而為災,故兼與利濕,如萆薢土茯苓之類。

白話文:

這條病證應該歸類於濕溫,因為上一條所說的溫痘就是類似的病證,所以將這條編入這裡,可以相互驗證。

楊梅瘡的形狀像楊梅,輕微的會發紅發紫,嚴重的會變成紫黑色,大多出現在背部和臉部,也是因為受到污濁之氣的影響。

治療方法跟上一條治療溫痘的方法類似。因為毒性比較嚴重,所以會加重解毒的藥物,這個病證是毒性附帶著濕氣而發病的,所以會搭配利濕的藥物,例如萆薢和土茯苓這一類的藥材。

二七、陽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滿,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發黃,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白話文:

第27條:陽明經發生的溫熱病,口不很渴,肚子不脹滿,沒有汗,小便不順暢,心中煩躁不安的人,一定會發黃疸,發黃疸的主治方是梔子柏皮湯。

受邪太重,邪熱與胃陽相搏,不得發越,無汗不能自通,熱必發黃矣。

梔子柏皮湯

梔子(五錢),生甘草(二錢),黃柏(五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論〕此濕淫於內,以苦燥之,熱淫於內,佐以甘苦法也。梔子清肌表,解五黃,又治內煩。黃柏瀉膀胱,療肌膚間熱。甘草協利內外。三者其色皆黃,以黃退黃,同氣相求也。按又可但有茵陳大黃湯,而無梔子柏皮湯,温熱發黃,豈皆可下者哉!

白話文:

藥方說明: 當濕邪在體內時,用苦燥的藥物來治療;熱邪在體內時,用甘苦的方法來輔助治療。

梔子清熱解毒,能治療黃疸和內熱煩躁。黃柏瀉膀胱,治療皮膚肌肉間的熱症。甘草調和內外。這三種藥材的顏色都是黃色的,用黃色的藥材來治療黃疸,是同氣相求的原理。

但需要注意,並不是所有黃疸都適合用瀉下法治療。如果只是溫熱發黃,並不一定都需要下瀉。

二八、陽明温病,無汗,或但頭汗出,身無汗,渴欲飲水,腹滿舌燥黃,小便不利者,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白話文:

二十八、陽明熱病,沒有汗液,或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汗液,口渴想喝水,腹部脹滿,舌頭乾燥發黃,小便不利(困難),必定會導致黃疸,用茵陳蒿湯治療。

此與上條異者,在口渴腹滿耳。上條口不甚渴,腹不滿,胃不甚實,故不可下;此則胃家已實而黃不得退,熱不得越,無出表之理,故從事於下趨大小便也。

白話文:

這個情況和上一條不一樣,主要表現是口渴和腹部脹滿。上一條是口不怎麼渴、腹部不脹滿、胃裡食物不多,所以不能用下法;而這一條是胃裡食物已經很多了,黃疸不能褪去,熱氣不能散發出去,沒有向外發散的道理,所以要從下焦入手,促進大便和小便的排泄。

茵陳蒿

茵陳蒿(六錢),梔子(三錢),生大黃(三錢)

水八杯,先煮茵陳減水之半,再入二味,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利為度。

〔方論〕此純苦急趨之方也。發黃外閉也,腹滿內閉也,內外皆閉,其勢不可緩,苦性最急,故以純苦急趨下焦也。黃因熱結,瀉熱者必瀉小腸,小腸丙火,非苦不通。勝火者莫如水,茵陳得水之精;開鬱莫如發陳,茵陳生髮最速,高出眾草,主治熱結黃疸,故以之為君。梔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黃除實熱而減腹滿,故以之為佐也。

白話文:

方劑分析: 這個方劑是一味純苦急攻的方劑。黃疸是外部閉阻,腹脹是內部閉阻,內外皆閉,病情緊急,苦性藥最為急峻,因此用純苦急藥來攻逐下焦。黃疸是由於熱結引起的,瀉熱的藥一定會瀉小腸,小腸屬丙火,非苦寒藥不能通利。剋制熱火沒有什麼比水更勝一籌,茵陳取水之精華;疏解鬱滯沒有什麼比茵陳更有效,茵陳生髮極快,超越所有草藥,因此用它來治療熱結黃疸,所以把它作為君藥。梔子通利水源,暢達三焦,大黃瀉除實熱,減輕腹脹,所以把它們作為佐藥。

二九、陽明温病,無汗,實證未劇,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黃湯主之。

白話文:

第 29,陽明熱病,沒有出汗,實證尚未發展嚴重,不適宜用瀉法,小便不利的人,使用甘溫藥和苦寒藥同時使用的冬地三黃湯來治療。

大凡小便不通,有責之膀胱不開者,有責之上游結熱者,有責之肺氣不化者。温熱之小便不通,無膀胱不開證,皆上游(指小腸而言)熱結,與肺氣不化而然也。小腸火腑,故以三黃苦藥通之;熱結則液干,故以甘寒潤之;金受火刑,化氣維艱,故倍用麥、地以化之。

白話文:

小便不通的原因有很多:

  • **膀胱不開:**有膀胱疾病,無法正常排尿。
  • **上游結熱:**指小腸有熱邪積結,阻礙小便排出。
  • **肺氣不化:**肺氣功能失調,無法將水液代謝為小便。

溫熱性小便不通,通常沒有膀胱不開的症狀,多半是上游(小腸)熱結或肺氣不化的結果。

  • 小腸屬火,所以用三黃苦藥(如黃連、黃芩、黃柏)瀉火通便。
  • 熱結會導致液體乾涸,所以加入甘寒潤肺的藥物(如麥冬、生地黃)滋潤肺部。
  • 金(肺)受火熱侵襲,化氣困難,所以大量使用麥冬、生地黃來化解熱邪,幫助肺氣恢復正常功能。

冬地三黃湯(甘苦合化隂氣法)

麥冬(八錢),黃連(一錢),葦根汁(半酒杯,沖),元參(四錢),黃柏(一錢),銀花露(半酒杯,沖),細生地(四錢),黃芩(一錢),生甘草(三錢)

白話文:

麥冬(50克),黃連(6克),葦根汁(半杯,用酒沖泡),元參(25克),黃柏(6克),銀花露(半杯,用酒沖泡),細生地(25克),黃芩(6克),生甘草(18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為度。

三十、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滲不可與也,忌五苓、八正輩。

此用淡滲之禁也。熱病有餘於火,不足於水,惟以滋水瀉火為急務,豈可再以淡滲動陽而燥津乎?奈何吳又可於小便條下,特立豬苓湯,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膠,反加木通車前,滲而又滲乎!其治小便血分之桃仁湯中,仍用滑石,不識何解!

白話文:

這是在強調不要過度使用利尿劑。熱病是因為體內火氣過剩,水液不足,治療時應該優先滋養水液、祛除火熱,怎麼可以再用利尿劑激發陽氣,損耗水分呢?然而,吳又可卻在小便條中特別列出豬苓湯,不僅去掉了仲景原方中的阿膠,還加上了木通和車前子,這不是利尿又利尿嗎!而且,他在治療小便出血的桃仁湯中還使用了滑石,令人費解。

三一、温病燥熱,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純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此用苦寒之禁也。温病有餘於火,不用淡滲猶易明,並苦寒亦設禁條,則未易明也。舉世皆以苦能降火,寒能瀉熱,坦然用之而無疑,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應,愈化愈燥。宋人以目為火戶,設立三黃湯,久服竟至於瞎,非化燥之明徵乎?吾見温病而恣用苦寒,津液乾涸不救者甚多。葢化氣比本氣更烈。

白話文:

這個是禁止使用苦寒藥物的論述。溫病是因為火氣過盛引起的,不用清淡的藥物治療還比較容易理解,但對於苦寒藥物也設下了禁令,這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世人都認為苦味可以降火,寒性可以瀉熱,所以坦然使用苦寒藥物,毫無疑問。但是,他們不知道苦味首先會進入心臟,其性質會轉化成燥熱,服用後不但不會見效,反而會越服越燥。宋代醫家認為眼睛是火熱之門,因此設立了三黃湯,久服後竟然導致失明,這不正是燥熱化變的明證嗎?我親眼所見,許多溫病患者過度使用苦寒藥物,導致津液乾涸難以挽救。這是因為化氣比本氣更加猛烈。

故前條冬地三黃湯,甘寒十之八、九,苦寒僅十之一、二耳。至茵陳蒿湯之純苦,止有一用,或者再用,亦無屢用之理。吳又可屢詆用黃連之非,而又恣用大黃,借乎其未通甘寒一法也。

白話文:

因此,上面提到的冬地三黃湯,甘寒的成分佔了十分之八、九,苦寒的成分只佔了十分之一、二。而茵陳蒿湯純屬苦寒,只適用於一種情況,偶爾再用一次,也不適合頻繁使用。吳又可雖然屢次批評使用黃連的錯誤,卻又肆意使用大黃,這都是因為他不通曉甘寒之法的緣故。

三二、陽明温病,下後熱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復;周十二時後,緩緩與食,先取清者,勿令飽,飽則必復,復必重也。

白話文:

三二、陽明熱病,腹瀉後熱度已經退去,但不能立即進食,進食者必定會病情復發;在腹瀉後周十二時辰(約為十二個小時)後,可以緩慢進食,先喝清淡的流食,不要吃飽,如果吃飽了必定會復發,而且復發後病情會更加嚴重。

此下後暴食之禁也。下後雖然熱退,余焰尚存,葢無形質之邪,每惜有形質者以為依附,必須堅壁清野,勿令即食。一日後,稍可食清而又清之物,若稍重濁,猶必復也。勿者,禁止之詞,必者,斷然之詞也。

白話文:

下面是關於分娩後忌暴飲暴食的注意事項:

分娩後,雖然高燒退了,但餘熱仍在。因為無形的邪氣總會依附於有形的東西。所以必須加強防護,杜絕邪氣侵襲,避免馬上進食。分娩後一天,可以少量進食清淡的食物。如果進食稍有油膩,就可能會復發。這裡的「勿」是禁止的意思,「必」是必須的意思。

三三、陽明温病,下後脈靜,身不熱,舌上津回,十數日不大便,可與益胃、增液輩,斷不可再與承氣也。下後舌苔未盡退,口微渴,面微赤,脈微數,身微熱,日淺者亦與增液輩,日深舌微乾者,屬下焦復脈法也(方見下焦)。勿輕與承氣,輕與者肺燥而咳,脾滑而泄,熱反不除,渴反甚也,百日死。

白話文:

三三、因陽明經熱邪導致的溫熱病,服瀉藥後脈象平穩,身體不發熱,舌面有津液迴轉,十幾天不大便,可以服用益胃生津的藥物,絕對不能再服下承氣湯。瀉藥後舌苔未完全消退,口微渴,面色微紅,脈象微細而數,身體微熱,病程短的也可服用生津藥;病程長、舌頭微乾的屬於下焦虛弱引起的脈象變化(具體藥方見下焦虛弱篇)。不要輕易再用下承氣湯,輕易使用會導致肺部乾燥而咳嗽,脾虛而腹瀉,熱邪反而難以祛除,口渴更加嚴重,一百天後死亡。

此數下亡隂之大戒也。下後不大便十數日。甚至二十日,乃腸胃津液受傷之故,不可強責其便,但與復隂,自能便也。此條脈靜身涼,人猶易解,至脈雖不燥而未靜,身雖不壯熱而未涼,俗醫必謂邪氣不盡,必當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不知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但與存隂退熱,斷不誤事(下後邪氣復聚,大熱大渴,面正赤,脈躁甚,不在此例)。若輕與苦燥,頻傷胃隂,肺之母氣受傷,陽明化燥,肺無秉氣,反為燥逼,焉得不咳。

白話文:

長期乾咳,一定會發熱和口渴。如果脾氣受到過於辛辣的東西傷害,一定會導致腹瀉,腹瀉會損傷陰氣,進一步加劇發熱和口渴。拖延三個月,是天地氣候小變化的時期,這種狀況無法再繼續惡化下去,所以說一百天內會死亡。 燥咳久者,必身熱而渴也。若脾氣為快利所傷,必致滑泄,滑泄則隂傷而熱渴愈加矣,遷延三月,天道小變之期,其勢不能再延,故曰百日死也。

三四、陽明温病,渴甚者,雪梨漿沃之。

雪梨漿(方法見前)

三五、陽明温病,下後微熱,舌苔不退者,薄荷末拭之。

以新布蘸新汲涼水,再蘸薄荷細末,頻擦舌上。

三六、陽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瘡、温毒,發黃、神昏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心居膈上,胃居膈下,雖有膜隔,其濁氣太甚,則亦可上干包絡,且病自上焦而來,故必以芳香逐穢開竅為要也。

白話文:

心臟位於橫隔膜上方,胃位於橫隔膜下方,雖然有橫隔膜阻隔,但是濁氣過多,也會上行侵犯心肺。而且疾病往往從上焦(胸部以上)開始,因此必須使用芳香開竅的藥物以驅散濁氣。

安宮牛黃丸(方見上焦篇)

三七、風温、温熱、温疫、温毒、冬温之在中焦,陽明病居多;濕温之在中焦,太隂病居多;暑温則各半也。

白話文:

如果中焦出現三七(一種中藥)、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等病症,通常是陽明病(中醫的一種病證,主要表現為發熱、口渴、脈數)。如果中焦出現濕溫,通常是太陰病(中醫的一種病證,主要表現為寒症、怕冷、脈濡)。如果出現暑溫,則陽明病和太陰病各有一半的可能。

此諸温不同之大關鍵也。温熱等皆因於火,以火從火,陽明陽土,以陽從陽,故陽明病居多。濕温則以濕從濕,太隂隂土,以隂從隂,則太隂病居多。暑兼濕熱,故各半也。

白話文:

這些溫病的不同原因是關鍵因素。熱證都是由於火,因為火生火,陽明屬陽土,所以陽明病居多。濕溫證是因為濕生濕,太陰屬陰土,所以太陰病居多。暑證兼有濕熱,所以兩者症狀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