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銀翹散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1.辨證要點 《溫病條辨》稱本方為「辛涼平劑」,是治療外感風熱表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發熱,微惡寒,咽痛,口渴,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渴甚者,為傷津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項腫咽痛者,系熱毒較甚,加馬勃、玄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衄者,由熱傷血絡,去荊芥穗、淡豆豉之辛溫,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涼血止血;咳者,是肺氣不利,加杏仁苦降肅肺以加強止咳之功;胸膈悶者,乃夾濕邪穢濁之氣,加藿香、鬱金芳香化濕,闢穢祛濁。
3.現代運用 本方廣泛用於急性發熱性疾病的初起階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腮腺炎等辨證屬溫病初起,邪鬱肺衛者。皮膚病如風疹、蕁麻疹、瘡癰癤腫,亦多用之。
傳統服藥法: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辛涼之中配伍少量辛溫之品,既有利於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風熱、內清熱毒之功,構成疏清兼顧,以疏為主之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凡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藥物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
現代藥理研究:
1.〈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均有較強的抗病毒及抗菌作用。
2.〈淡豆豉、荊芥〉亦能抗菌解熱。
3.〈牛蒡子、荊芥、薄荷〉擴張皮膚血管,以增強體表血液循環,而發汗解熱。
4.〈淡竹葉〉利尿解熱;〈桔梗〉祛痰;〈蘆根〉解熱利尿;〈淡豆豉〉健胃。
二、發汗解熱:
1.〈薄荷〉的主要成分為「薄荷腦」,小劑量即能興奮中樞神經,並能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加強機體散熱,故有發汗解熱之效。
2.〈荊芥〉煎劑亦能解熱。
3.〈連翹〉的解熱作用則與安替比林的降溫作用相似;三藥同用,共奏辛涼透表、發汗解熱之功。
4.〈淡豆豉〉含脂肪、蛋白質及鋂等,未用藥物同製者,並無發汗之功,其發汗解熱之效,實來自與其同製的(麻黃、蘇葉)等藥;本品尚能健胃。
三、抑菌抗炎:
l.〈銀花〉經抑菌試驗證明有廣泛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綠膿桿菌、百日咳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份為「綠原酸及異綠原酸」;本品亦能抑制流行感冒病毒。
2.〈連翹〉所含「連翹酚」,抗菌譜亦頗廣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傷寒桿菌也有較明顯的 抑制作 用 ; 本品對亞洲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 等亦能抑制。
3.此外,〈連翹〉的醇提取物能殺滅鉤端螺旋體;〈銀花〉尚能對抗炎性滲出與增生,〈連翹〉亦有抗炎作用。
4.〈銀花〉與〈連翹〉併用,不僅抗菌作用有所增強,而且抗菌譜也可增廣,並有抗病毒與抗炎作用。
5.〈牛蒡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並能解熱、利尿。
6.〈淡竹葉〉煎劑有解熱作用,也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但利尿效果並不明顯。
7.〈蘆根〉則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並能利尿。
8.〈桔梗〉含「桔梗皂甘(字上加草)」,能促進支氣管分泌增加而有祛痰作用,並能消炎。
9.〈甘草〉有解毒、抗炎、祛痰及鎮咳等作用。
10.複方實驗研究證明,本方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原甲型(PR8)及亞洲甲型(京甲1相)在雞胚中繁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銀翹散的藥效及毒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熱、抗菌、抗病毒、抗炎、抗過敏、鎮痛、增強免疫等作用,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為闡明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質基礎,石氏等運用現代分離技術,對銀翹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EFY)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黃酮類物質是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之一,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抑制膜融合。因而推測黃酮類成分可能為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物質基礎之一。為此,對銀翹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總黃酮的含量進行了測定。通過對各單位藥相應部位總黃酮的測定,可以看出9味藥對EFY均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其中以連翹、薄荷、荊芥和金銀花貢獻為大,說明銀翹散抗病毒活性中連翹、薄荷、荊芥和金銀花可能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石鉞,等.銀翹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總黃酮含量的測定。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1;24(2):44]
相同名稱方劑:
銀翹散, 出處:《鎬京直指》卷二。 組成:連翹3錢,銀花3錢,粘子3錢,荊芥2錢,蟬蛻錢半,薄荷1錢5分,生甘草5分,桔梗1錢,廣郁金2錢,淡豆豉2錢。 主治:春溫。發熱頭痛,口渴,右脈浮數過左。
銀翹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雙花4錢,連翹4錢,荊芥2錢,杏仁2錢,麥冬2錢,犀角2錢,菊花2錢,玄參3錢,蘆根3錢,黃芩3錢,生地3錢,薄荷1錢,甘草1錢半。 主治:辛涼解熱。主治:溫熱病,感冒發熱,口渴,頭疼,身痛,喉痛,乾嘔及小兒麻疹初期等。
銀翹散,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 組成:連翹1兩,銀花1兩,苦桔梗6錢,薄荷6錢,竹葉4錢,生甘草5錢,芥穗4錢,淡豆豉5錢,牛蒡子6錢。 主治:辛涼透表,清熱解表。主治:溫病範圍的各種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頭炎等屬外感溫邪,有肺衛症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羚翹解毒丸
相似度 94%
犀角解毒片
相似度 85%
辛涼清解飲
相似度 77%
銀花竹葉湯
相似度 75%
鼠疫毒核消毒散
相似度 73%
減味普濟消毒飲
相似度 73%
荊芥販毒散
相似度 73%
化疹湯
相似度 72%
蔥鼓桔梗湯
相似度 70%
蔥豉桔梗湯
相似度 70%
黃連解毒合甘桔湯
相似度 70%
疏風解毒湯
相似度 70%
增補消毒飲
相似度 70%
清咽利膈散
相似度 66%
辛涼解散湯
相似度 66%
時疫清瘟丸
相似度 64%
霧散消毒飲
相似度 63%
清喉消毒散
相似度 63%
秘傳清咽散
相似度 63%
升陽清胃湯
相似度 63%
銀翹散去銀花牛蒡子豆豉加生地丹皮
相似度 63%
銀翹麻黃湯
相似度 62%
敗毒荊防湯
相似度 62%
祛風滌熱湯
相似度 62%
連翹解毒丸
相似度 62%
膈湯
相似度 62%
利膈散
相似度 62%
清火丸
相似度 62%
解毒防風湯
相似度 62%
荊芥桔梗湯
相似度 61%
桔梗荊芥湯
相似度 61%
宣毒發表湯
相似度 60%
甘桔防風湯
相似度 60%
加減消毒飲
相似度 60%
辛涼宣表湯
相似度 60%
清肺化熱湯
相似度 60%
銀翹辛夷湯
相似度 60%
枳桔梔豉湯
相似度 60%
加味蔥豉湯
相似度 58%
連翹清毒飲
相似度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