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臟腑類 (34)

回本書目錄

臟腑類 (34)

1. 小便不通

小便總說,胞囊者,腎膀胱候也,貯津液並尿。若臟中熱病者,胞澀,小便不通,尿黃赤。若腑有寒病,則胞滑,小便數而多白。若至夜則尿偏甚者,夜則內陰氣生故。熱則瀉之,寒則補之,不寒不熱,依經調之,則病不生矣。(《千金》)

白話文:

小便的總體說法,膀胱是腎臟和膀胱中醫臟器的應候之處,存放津液以及尿液。如果五臟中的某一臟腑有熱病,膀胱閉塞不通,則小便不通暢,尿液呈黃色或紅色。如果五腑中的某一腑臟患有寒病,則膀胱發生滑脫,小便次數多,尿液較白。如果到夜間則小便更多,這是因為夜間則體內的陰氣增多的緣故。熱證就要瀉熱治療,寒證就要用補法治療,不寒不熱的,依照經典的方法調養它,那麼疾病就沒有辦法生成了。(《千金》)

腎主水,膀胱為之腑,水瀦於膀胱而泄於小腸(按:當雲水瀦於小腸而泄於膀胱,此誤錯),實相通也。然小腸獨應於心者何哉?蓋陰不可以無陽,水不可以無火,水火既濟,上下相交,此榮衛所以流行,而水竇開闔所以不失其司耳。惟夫心腎不濟,陰陽不調,故內外關格而水道澀,傳送失度而水道滑。

白話文:

腎臟主管水液,膀胱是它的表裡臟腑,水液積聚於膀胱,經由小腸流出(更正:應為水液積聚於小腸,經由膀胱流出,這裡有誤),兩者之間有相互溝通的生理關聯。然而,小腸為什麼會單獨與心臟相應呢?這是因為陰無法沒有陽,水無法沒有火,水火相互配合,上下相交,這使身體的氣血運行通暢,而水液的排泄也由此正常運作。只有在心腎不協調、陰陽不平衡的情況下,體內外才失去溝通,水道不通暢,水液的傳輸失去平衡,導致排尿不暢或尿路不暢。

熱則不通,冷則不禁。其熱盛者,小便閉而絕無;其熱微者,小便難而僅有。腎與膀胱俱虛,客熱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挾熱而行澀焉,是以數起而溺有餘瀝。腎與膀胱俱冷,內氣不充,故胞中自滑,所出多而色白焉。是以遇夜陰盛愈多雲云。故或冷或熱而滑澀隨之矣。(《直指》)

白話文:

熱則不通,冷則不禁。熱盛的患者,小便閉塞,完全沒有小便;熱輕的患者,小便困難,勉強纔有小便。腎與膀胱都虛弱了,客熱乘虛而入,所以不能控制水,水挾著熱而運行,做起來小便不順暢,所以頻頻起來小便,小便後仍有餘瀝。腎與膀胱都虛冷,體內元氣不足,所以儲藏尿液的膀胱中滑利,排出的尿液多而色白。所以遇到夜晚陰氣盛,小便就更多。所以有的人冷有的人熱,小便都不順暢。

病由腎膀胱有熱,小便不通,由膀胱與腎俱有熱故也。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府,此二經為表裡,而水行於小腸入胞者為小便。腎與膀胱俱熱,熱入於胞,熱氣太盛故結澀,令小便不通,小腹脹滿,氣急甚者,水氣上逆,令心急腹滿,乃至於死。診其脈緊而滑直者,不得小便也。(病源論)

白話文:

尿路不通是由於腎和膀胱都有熱引起的。腎臟主管水,膀胱是津液的儲藏庫,這兩條經脈是表裡關係,而水在小腸中運行,進入膀胱就成了尿液。腎臟和膀胱都有熱,熱氣進入膀胱,熱氣太盛就會凝結阻塞,導致尿液不通,小腹脹滿,呼吸急促。嚴重的,水氣會上逆,導致心臟急促,腹滿,甚至死亡。診斷時,脈搏緊而滑直,是尿路不通的症狀。

熱氣在於臟腑(按:此上數句,與不通候同,臟腑即腎、膀胱),水氣則澀,其熱勢極微,故但小便難也。診其尺脈浮,小便難。尺脈濡,小便難。尺脈緩,小便有餘瀝也。(《同上》)(按:此診候本出《脈經》。)

白話文:

熱氣聚集在臟腑(註:這些話和不通候相同,臟腑是指腎臟、膀胱),水氣則黏膩滯澀,熱的症狀非常輕微,所以祇是排小便困難。診斷尺脈浮起,則有排小便困難症狀。尺脈濡滑,則有排小便困難症狀。尺脈緩和,則有餘瀝的排小便症狀。(《同上》)(註:這個診斷方法出自《脈經》。)

病有數端,嘗記小便不利者有三,不可一概而論也。若津液偏滲於腸胃,大便泄瀉而小便澀少,一也,宜分利而已。若熱搏下焦津液,則熱濕而不行,二也,必滲泄則愈。若脾胃氣澀,不能通利水道下輸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順氣,令施化而出也。(《寶鑑》)

白話文:

疾病有很多種情況,我曾經記錄下小便不利的有三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體液偏向滲入腸胃,大便腹瀉而小便澀少,這是第一種情況,應該適當分利即可。如果熱氣侵襲下焦體液,那麼就會熱濕而不通,這是第二種情況,必須滲泄才能治癒。如果脾胃氣機不暢,不能通利水道,輸送到膀胱而化生,這是第三種情況,可以順氣,使它施化而出。(《寶鑑》)

凡癃閉之證,其因有四,最當辨其虛實。有因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此以水泉乾涸,而氣門熱閉不通也。有因熱居肝腎者,則或以敗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若此者,本非無水之證,不過壅閉而然,病因有餘,可清可利,或用法以通之,是皆癃閉之輕證也。惟是氣閉之證則尤為危候,然氣閉之義有二焉,有氣實而閉者,有氣虛而閉者。

白話文:

凡是排尿困難的證狀,原因有四種,最重要的是區分虛證和實證。有的是因為火邪聚集在小腸和膀胱,導致水泉乾涸,而氣門熱閉不通。有的是因為熱邪居留在肝腎,導致精血虧損,阻塞水道而不通。像這樣的,本來不是沒有水,只是因為阻塞閉塞而引起的,病因有餘,可以用清熱利濕的方法來治療,或者用藥物來疏通,這些都是排尿困難的輕症。惟有氣閉的證狀才更為危險,但氣閉的含義有兩種,一種是氣實而閉,一種是氣虛而閉。

夫膀胱為藏水之腑,而水之入也,由氣以化水,故有氣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達氣,故有水始有溺。經曰:氣化則能出矣。蓋有化而入,而後有化而出,無化而出,必其無化而入。是以其入其出皆由氣化,此即本經氣化之義,非單以出者言氣化也。然則水中有氣,氣即水也,氣中有水,水即氣也。

白話文:

膀胱是儲存水液的臟腑,而水分的進入,是由氣轉化而來,所以有氣才會有水;水分的排出,是由水通過氣來實現,所以有水才能排小便。經典中說:「氣化了才能排出。」說明先有轉化而進入,然後纔有轉化而排出,沒有轉化就排出的,一定是沒有轉化而進入的。因此,水的進入和排出都由氣化來實現,這就是本經中所說的「氣化」的含義,而不是單純地把排出的水說成是「氣化」。所以說,水中含有氣,氣就是水;氣中含有水,水就是氣。

今凡病氣虛而閉者,必以真陽下竭,元海無根,水火不交,陰陽否隔,所以氣自氣而氣不化水,水自水而水蓄不行。氣不化水,則水腑枯竭者有之;水蓄不行,則浸漬腐敗者有之。氣既不能化,而欲強為通利,果能行乎。陰中已無陽,而再用苦寒之劑,能無甚乎。理本甚明,何知之者之不多見也。

白話文:

當前凡是生病後體弱氣虛導致身體機能閉塞的情況,一定是因為人體真正的陽氣衰竭,元氣沒有根基,水火不交,陰陽互不相干,所以人體之氣只能是氣而不能轉化為水,水只能是水而不能流通運行。人體的氣不能轉化為水,那麼就會有臟腑枯竭的情況;水不能流通運行,那麼就會有浸漬腐敗的情況。氣既不能轉化,而想勉強人體通利,真的能夠行得通嗎?陰中已經沒有陽氣,而再用苦寒的藥物,怎麼能不厲害呢?這個道理很明顯,為什麼懂的人那麼少呢?

至若氣實而閉者,不過肝強氣逆,移礙膀胱,或破其氣,或通其滯,或提其陷,而壅者自無不去,此治實者無難,而治虛者必得其化為不易也。故凡臨此證,不可不詳辨其虛實。(《景岳》)

白話文:

至於氣實而阻塞不通的情況,不過是肝氣強盛而逆亂,影響膀胱,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補破其氣,一種是疏通其滯,還有一種是託提其陷,瘀滯不通的症狀自然會消失,治療氣實者並無難處,而治療氣虛者一定要找到它病變的原因,這就比較困難了。因此,凡是遇到這種證狀,一定詳細辨別它的虛實。

轉胞,胞轉者,由是胞屈闢小便不通,名為胞轉。其病狀,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應下便強忍之,或為寒熱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氣還上,氣迫於胞,使胞屈闢,不得充張,外水應入不得入,內溲應出不得出,外內相壅塞,故令不通,此病至四五日乃有致死者。飽食訖應小便而忍之,或飽食訖而走馬,或小便急因疾走,或忍尿入房,亦皆令胞轉或胞落,並致死。(《病源論》)

白話文:

轉胞,就是膀胱收縮變小,導致小便不通的疾病,稱為轉胞。這種疾病的症狀是:臍下疼痛,小便不通。這種疾病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小便應下時卻強忍著不排;受寒或受熱而阻塞,這兩種原因都會使水氣迴流到上面,氣體壓迫膀胱,使膀胱收縮變小,無法擴張。外面的水液應進入卻不能進入,裡面的水液應排出卻不能排出,外面和裡面互相阻塞,所以導致小便不通,這種疾病到四五天後纔有人死亡。飽食後應小便卻忍住了不排;或飽食後騎馬奔跑;或小便急時因疾跑;或忍著小便行房,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轉胞或胞落,都可能導致死亡。(《病源論》)

轉胞證候,孕婦多有之,患在忍縮小便,或喜食煎爆,故飽後為熱所迫,遂使小腸之氣逆而不通,大腸之氣與之俱滯,外水不能入膀胱,內水不能出膀胱,淋瀝急數,每欲尿時,痛不可言,大便亦裡急頻並,似痢非痢。必以手從胸間按至臍下,庶可立出小便,否則逆上出而不禁,甚者因此腹脹浮腫。

白話文:

轉胞症候羣:

孕婦常常會出現轉胞症候羣。這種症狀的原因在於忍縮小便或喜食煎炸食物。因此,飽餐之後,體內的熱氣會使小腸之氣逆而不通,大腸之氣也因此而滯留。外在的水分無法進入膀胱,內在的水分也無法從膀胱排出。因此,孕婦會出現尿急尿頻、排尿時疼痛難忍的症狀。大便也會出現裡急後重,類似痢疾的症狀,但又不完全是痢疾。

如果要緩解轉胞症候羣的症狀,必須用手從胸間按至臍下,這樣才能使小便順利排出。否則,小便會逆流而上,導致尿失禁。嚴重的甚至會因此出現腹脹、浮腫的症狀。

治法用涼藥疏利小腸中熱,仍與通泄大腸,迨其腹中攪痛,大便大下,則溺胞隨即歸正,於是小便順流。葵子散,見附《婦人摘奇方》。(《直指》)(按:葵子散方未考,或是知母。)

白話文:

治療方法是使用涼性藥物來疏通小腸中的熱,同時也通泄大腸,等到肚子疼痛攪動,大量排便之後,膀胱就會隨即可恢復正常位置,小便也會順利排出。葵子散,請參閱《婦人摘奇方》附錄。(《直指》)(注:葵子散方尚未考證,或者它是知母。)

男子亦有轉胞,婦人轉胞不必盡由胎壓,多因尿急脬脹,而驟馬馳車,飛跑急走,致脬顛翻,或水溢中焦,食滿腸胃,下壓膀胱,無處退避,以致閃側翻轉(熱攻氣迫者可推),並須吐法。(《醫碥》)

白話文:

男性也有子宮翻脫的現象。女性子宮翻脫不一定都是胎壓造成的,多是因為尿急膀胱脹大,卻快速騎馬、駕車、急速奔跑,造成膀胱翻覆。或是水液充盈在腹部,食物塞滿腸胃,壓迫膀胱,膀胱無處可退,因而閃避側翻(如果是因為熱火攻襲、氣血迫近導致的,可以用推拿治療)。此外,還需要配合嘔吐療法。(《醫碥》)

病變不一,小水不通,是為癃閉,此最危最急證也。水道不通,則上侵脾胃而為脹,外侵肌肉而為腫,泛及中焦則為嘔,再及上焦則為喘,數日不通,則奔迫難堪,必致危殆。今人一見此證,但知利水,或用田螺罨臍之法,而不辨其所致之本,無怪其多不治也。(《景岳》)

白話文:

中醫認為病變是多種多樣的,小便不通,這是一種非常危急的證候。水道不通,就會往上侵犯脾胃而引起脹滿,向外侵犯肌肉而引起腫脹,泛及中焦就會出現嘔吐,再及上焦就會出現喘息,幾天不通,就會奔迫難堪,必定會導致危險的後果。現在的醫生一見到這種證候,就只知道利水,或者用田螺罨臍的方法,卻不辨別它發生的根本原因,難怪大多數都無法治療。

證治總例,(禁滲利證)氣閉證,當分虛實寒熱而治之。凡氣實者,氣結於小腸膀胱之間,而壅閉不通,多屬肝強氣逆之證,惟暴怒鬱結者多有之,宜以破氣行氣為主,如香附枳殼烏藥沉香茴香之屬,兼四苓散而用之。若氣陷於下,藥力不能驟及者,當即以此藥多服探吐,以提其氣,使氣升則水自降也。凡氣虛而小便閉者,必以素多斫喪,或年衰氣竭者,方有此證,正以氣有不化,最為危候,不易治也。然凡病此者必其有漸,但覺小便短少,或便時費力,便當留心速治。若待其劇,恐無及也。但治此者,亦當辨其臟氣之寒熱。(《景岳》)

白話文:

在《證治總例》中,關於禁滲利證的氣閉證,需要根據虛實寒熱來治療。如果氣實,則氣結在小腸和膀胱之間,導致閉塞不通,多屬於肝強氣逆的證狀,尤其是暴怒鬱結的人多有此證。治療時,應以破氣行氣為主,可以使用香附、枳殼、烏藥、沉香、茴香等藥物,同時結合四苓散一起使用。如果氣陷於下,藥物不能及時到達,應該立刻服用較多劑量的藥物,並輔以探吐的方法,以提振氣機,使氣升而水降。

如果氣虛而導致小便閉塞,通常是因長期疲勞、勞累過度,或年老體衰、氣竭而造成的。這種情況下,氣的運化功能減弱,是最危險的徵兆,不容易治療。然而,任何患上這種疾病的人,病情一定是有逐漸發展的過程,一開始可能只是感覺小便量減少,或排便時費力,就應該及時注意並治療。如果等到病情加重後,可能就難以挽回了。在治療時,也應辨別臟氣的寒熱。

老人及虛弱人小便不通,當服八味丸之屬,不宜服涼心經疏導之藥。暑月多誤以為伏熱,尤宜詳審。(《魏氏》)

白話文:

對於年老體弱的患者小便不通的情況,應該服用八味丸這類溫補藥物,而不是服用寒涼藥。在暑天,很多醫生誤以為患者是伏熱所致,這時候尤其應該詳細審慎地做出判斷。(《魏氏家藏方》)

小便不利者,可與導赤丸導赤散五淋散(並見《淋》)、五苓散,加滑石細研,用海金沙車前子、燈心煎湯調服。(《管見》)

白話文:

小便不利的人,可以使用導赤丸、導赤散、五淋散(參考《淋》)、五苓散,加入滑石研成細末,用海金沙、車前子、燈心煎水調服。(《管見》)

大便小便,脈絡相貫也。人有多日小便不通,但用神保丸北亭丸輩(神保丸見《脅痛》,北亭丸見《和劑》),大瀉數行,小腸自利。(《直指》)

白話文:

大便和小便,脈絡是相通的。有的人好幾天小便不通,但只要服用神保丸或北亭丸等藥物,大便會連瀉多次,這時候小便自然就會順暢了。(出自《直指》)

小腹痛脹如覆碗為實,其法有二:氣壅塞於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汙於下者,用桃仁之類以破之。(《綱目》)

白話文:

小腹疼痛腫脹,好像扣上了碗一樣,這是實症,治療方法有兩種:氣體鬱積在小腹的,採用嘔吐的方法把它排出來,血滯聚結在小腹的,採用桃園仁之類的藥物把它攻破。(《本草綱目》)

小便不通,腹中痛悶難忍,如覆碗者為實,亦分在氣在血。氣壅於下者,四磨、六磨選用;血汙於下者,代抵當丸。小便不利,審是氣虛,獨參湯少加廣皮如神。(《醫通》)

白話文:

小便不通,肚子疼痛,難以忍受,像扣著一個碗一樣,這是實證,也分為氣實和血實。如果是氣鬱於下的,可以使用四磨、六磨湯來治療;如果是血瘀於下的,可以使用代抵當丸來治療。小便不順暢,仔細辨別是氣虛引起的,可以用獨參湯加一點廣皮來治療,效果很好。(《醫通》)

蓋小便不通,有全秘者,有澀少者云云。有元氣下墜不通者,宜吐以提其氣,氣升則水降而自利矣,蓋氣承載其水故也。有大便泄瀉而小便澀少者,乃津液偏滲腸胃也,宜分利而已。有熱搏下焦,津液被涸不通者,須清熱生津則愈。有脾胃氣弱,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化者,可益元氣,令施化而出也。

白話文:

當小便不通,有完全不通的,有排尿少且困難的。有元氣下沉而不通的,應當進行嘔吐以提升元氣,元氣上升則尿液下降而自然通利,這是因為元氣可以推動尿液。有大便腹瀉而小便澀少的人,這是體液偏向滲透腸胃造成的,應當分開治療即可。有熱邪阻滯下焦,體液枯竭不通的,需要清熱生津才能治癒。有脾胃氣虛,不能疏通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並轉化的,可以益氣,讓其及時輸送到膀胱並轉化。

有汗多而津液竭少澀秘者,有亡血致虛澀秘者,有勞傷氣虛澀秘者,有痰飲阻滯氣道不通者,有忿氣閉遏不通者,有諸瘡膿血去多澀少者,各隨所因施治。(《病源集》)

白話文:

  1. 有出汗多而體液不足,以及大便乾燥、便祕的人。

  2. 有因為失血導致虛弱,而便祕的人。

  3. 有因為勞累損傷,導致氣虛和便祕的人。

  4. 有因為痰飲阻滯,導致氣道不通暢,而便祕的人。

  5. 有因為憤怒的情緒,導致氣機閉塞不通暢,而便祕的人。

  6. 有因為各種瘡瘍,膿血排出過多,導致津液不足,而便祕的人。

根據不同的原因,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

汗出過多,小便赤澀,此五內枯燥,慎勿用利水之劑,只宜十全大補湯去桂,或養榮湯,滋血生津,或瘡疾去膿血多而赤澀者,治法亦然。(同上)

白話文:

如果出現了汗出過多、小便赤澀的情況,說明是五臟內部乾枯所致。此時,切忌使用利水藥物,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去除桂皮)或者養榮湯來滋陰補血、生津止渴。如果瘡疾患者膿血多且赤澀,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治療方法。

服分利既多而小水愈不通者,此必下竭之證,察其水虧者,必須大補真陰,火虛者,必須峻補陽氣,氣達水行,其便自調。不可見其假實,恣意疏通,此與榨乾汁、泲枯油者何異,致令竭者愈竭,鮮不危矣。(《景岳》)

白話文:

服藥後大便多、小便不通的情況愈加嚴重,這一定是下焦虛竭的徵兆。對於水液虧損導致的小便不通,治法必須大力滋補真陰;對於陽氣虛導致的小便不通,治法必須急峻地補益陽氣。氣血流暢,水液才能運行,小便自然調順。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假象,就隨意地疏通利水,這就像榨乾汁、泲枯油一樣,會使虛竭的情況更加嚴重。這樣做十分危險,很少有不會危及生命的。

膀胱無水等證,有因泄瀉,水歸大腸,而小水不通者,此當但治泄瀉,泄瀉止而水自利也。有因大汗多汗,氣從汗泄,而小水不利者,此當調治營衛,表氣收而小便自利也。有虛勞亡血傷精,水隨液去,五內枯燥,而小水不利者,此當調補真陰,血氣漸充而小水漸利也。凡此數者,皆膀胱無水枯涸之證,水泉既涸,故不可再加分利。

白話文:

膀胱沒有水分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腹瀉,水液都跑進大腸中,而沒有小便,這種情況只需要治療腹瀉,腹瀉止住之後,小便自然就會恢復正常了。有的是因為出汗過多,人體元氣隨著汗水排出,導致小便不利,這種情況應該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讓表氣收斂,小便自然就會恢復正常。有的是因為虛勞、失血或者損傷精氣,水液跟著津液一起流逝,五臟內部枯燥,導致小便不利,這種情況應該調養補益真陰,血氣逐漸充沛,小便也就能夠逐漸恢復正常了。以上列舉的這幾種情況,都是屬於膀胱無水枯涸的證狀,水源已經乾涸了,所以不能再繼續使用利尿藥物。

內惟泄瀉證亦有可分利者,然亦不過十之三耳。諸如此者,當於各門詳察治之,皆非有水不通而為癃閉之證也。(同上)

白話文:

內惟泄瀉的證據也有可以分利的,但也不過十分之三罷了。像這樣的例子,應在各科詳細考察後進行治療,都不是有水不通而導致閉塞的證據。(同上)

濕邪在表證,一婦年五十,患小便澀,治以八正散等劑,小腸脹急不通,身如芒刺。余以所感霖淫雨滋,邪尚在表,因用蒼朮為君,附子佐之發表,一服即汗,小便隨通。(《推求師意》)(按:此亦出《準繩》。)

白話文:

濕邪在表證,有一位五十歲的婦女,患有小便澀痛的毛病,服用八正散等藥方治療,小腸脹急不通,身體像被芒刺刺一樣。我認為她是感應到霖淫的雨水滋潤,邪氣還停留在表層,因此使用蒼朮為君藥,附子為佐藥發表汗。服用一劑藥後就出汗了,小便也隨之通暢了。(《推求師意》)(按:這也出自《準繩》。)

濕熱內蓄證,中書右丞合刺合孫,病小便數而欠,日夜約去二十餘行,臍腹脹滿,腰腳沉重,不得安臥。至元癸未季春下旬,予往診視,脈得沉緩。時時帶數。(按:此下說小便不利有三,見上。)今右丞平素膏粱,濕熱內蓄,不得施化,膀胱竅澀,是以起數而見少也,非滲泄分利,則不能快利。遂處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湯云云。兩服減半,旬日良愈。(《寶鑑》)

白話文:

濕熱內蓄的證狀,中書右丞合刺合孫患上小便頻繁且尿量不足的症狀,每天夜約排尿二十餘次,臍腹處脹滿,腰腳沉重,無法安穩平躺。到了元年的癸未年暮春的月下旬,我前去診治,脈象沉緩,時常伴有數脈的現象。(按:此處所說小便不利有三種情況,詳見上文。)如今右丞平素嗜食膏粱厚味,濕熱內蓄,無法運化消解,膀胱竅口通澀,因此引發小便頻繁且尿量不足的症狀,如果不將水液滲出、水分利出體外,那麼就無法排尿。於是開立一方,名為茯苓琥珀湯等。服用了兩次藥,症狀就減輕了一半,十天後痊癒。(《寶鑑》)

氣閉證,其在儀真,御史中丞亦家焉。其內人病,艱於小溲,中滿喘渴。門僧寶頗知醫,投以瞿麥、梔、芩諸滑利藥,而悶益甚。召壽,候其脈三部皆弦而澀。壽曰: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所謂水出高源者也,膻中之氣不化,則水液不行,病因於氣,徒行水無益也,法當治上焦。乃制朱雀湯(按:魏氏校本,舉其方,用雄雀肉、赤豆、參、苓、棗、小麥紫石英紫菀遠志丹參甘草。又附朱雀丸方),倍以枳、桔,煎用長流水,一飲而溲,再飲氣平,數服病已。(《醫史·攖寧生傳》)

白話文:

氣閉證:

在儀真縣,御史中丞也住在這裡。他的夫人患病,小便困難,胸悶氣喘,口渴。

一位名叫寶的僧人略懂得醫術,給她服用了瞿麥、梔子、黃芩等通利藥物,可病情反而加重了。

於是請來了名醫壽,壽號脈後發現,病人的三部脈象都弦緊而澀。壽說:經書上說:膀胱是人體的州都,津液貯藏在這裡,氣化以後才能排出體外。所謂「水出高源」,如果膻中的氣不能化開,那麼水液就不能運行,病根出在氣,單純使用利水劑是沒有用的,必須治療上焦的氣滯。

於是開了朱雀湯(魏氏校本中記載方藥:雄雀肉、赤豆、參、苓、棗、小麥、紫石英、紫菀、遠志、丹參、甘草。另外還有朱雀丸),又加倍加入枳實、桔梗,煎用長流水送服。

病人服了一次藥就排尿了,再服一次藥氣就平順了,連續服用幾次藥,病情痊癒。

先兄念山,謫官浙江按察,鬱怒之餘,又當盛夏,小便不通,氣高而喘。以自知醫,服胃苓湯四帖不效。余曰:六脈見結,此氣滯也。但用枳殼八錢,生薑五片,急火煎服,一劑稍通,四劑霍然矣。(《必讀》)

白話文:

我哥哥念山,被貶謫為浙江按察使,鬱悶憤怒之餘,又逢盛夏,小便不通,氣息高而急促。哥哥自以為是醫生,服用了四劑胃苓湯,卻不見效。我對他說:「六脈見結,這是氣滯造成的。你只要用枳殼八錢,生薑五片,用急火煎服,一劑藥稍有效果,四劑藥就會痊癒了。」

或有氣閉而小便不通,至臍下氣癥結痛,以五香散,間服獨味琥珀末,以燈心湯下,甚效。女人多有此證。(《要訣》)

白話文:

有些患者氣滯導致小便不暢,以至於臍下氣象氣瘤結塊發痛,可以使用五香散來治療,之間服用一些研磨成粉末狀的琥珀,用燈心草熬的湯飲送服,療效很好。女性常有此証狀。(《要訣》)

熱在下焦證,北京人王善甫,為京兆酒官,病小便不利,目精凸出,腹脹如鼓,膝以上堅硬,皮膚欲裂,飲食不下,甘淡滲泄之藥皆不效。先師曰:疾急矣,尚非精思不能處,我歸而思之。夜參半,忽攬衣而起曰:吾得之矣。《內經》有云: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氣化而能出焉。渠輩已用滲泄之藥而病益甚,是氣不化也。啟玄子云: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甘淡氣薄皆陽藥,獨陽無陰,欲化得乎。明日以群陰之藥投之,不再服而愈。(《試效》)(按:群陰之藥即滋腎丸,方見後。)

白話文:

熱在下焦證

北京人王善甫,是京兆酒官,得了小便不利、眼睛凸出、腹脹如鼓、膝蓋以上堅硬、皮膚欲裂、飲食不下等症狀,用瀉下、滲泄等藥物治療都沒有效果。

我的老師說:病情非常危急,不是用精心思索的辦法是不能治癒的,我回去後考慮一下。半夜,老師忽然穿上衣服起來,說:我知道了。《內經》上說:膀胱是津液的府,必須氣化才能排出。他們已經用了好多洩肺、滲泄的藥物,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這是因為氣沒有化解的緣故。啟玄子說: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生長;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化生。瀉下、滲泄等藥物都是陽性藥物,只有陽性沒有陰性,要想化解疾病怎麼能行呢?

第二天,老師給他用了一劑滋陰的藥物,沒有再吃第二劑就治好了。(按:滋陰藥物即滋腎丸,方子見後。)

端君寶母,六十餘,亦病小便閟,若淋狀,小腹脹,口吻渴。邀壽診其脈,沉且澀。曰:此病在下焦血分,陰火盛而水不足,法當治血,血與水同,血有形而氣無形,有形之疾當以有形法治之。即以東垣家滋腎丸服之而愈。(《攖寧生傳》)

白話文:

端君寶的母親,六十多歲,也得了小便不通的病,像淋病的樣子,小腹脹,口渴。請壽來診脈,脈沉且澀。壽說:這種病在下焦血分,陰火旺而水不足,治療方法應當治療血,血與水相同,血有形而氣無形,有形之疾應當以有形的方法治療。於是用東垣家的滋腎丸服用後痊癒。(《攖寧生傳》)

肺燥證,郡守王鏡如,痰火喘嗽正甚時,忽然小便不通,自服車前木通茯苓澤瀉等藥,小腸脹滿,點滴不通。余曰:右寸數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惟用紫菀五錢,麥門冬三錢,北五味十粒,人參二錢,一劑而小便湧出如泉。若淡滲之藥愈多,則反致燥急之苦,不可不察也。(《必讀》)

白話文:

肺燥證。像郡守王鏡如,痰火導致喘嗽正嚴重的時候,忽然小便不通,自己服用車前、木通、茯苓、澤瀉等藥,小腸脹滿,一點也不通。我說:右寸(寸口)脈搏數而大,這是金(肺)燥不能生水的原因。只用紫菀五錢、麥門冬三錢、北五味十粒、人參二錢,一劑藥小便就湧出如泉水一般。如果淡滲的藥越多,反而會導致燥急難受,不可不注意啊。(《必讀》)

積痰證,一男子病小便不通,醫治以利藥益甚。翁診之,寸口頗弦滑。曰:此積痰病也,積痰在肺,肺為上焦而膀胱為下焦,上焦閉則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竅通而後下竅之水出焉。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醫史·丹溪翁傳》)(按:《金匱翼》曰:必痰實氣閉者乃可用之,未可以之概治氣虛、血虛等症。)

白話文:

積痰證,一個男子小便不通,醫生的治療使用攻利藥物,病況反而加重。翁診斷後,發現寸口脈象略為弦滑,說:這是一種積痰病。積痰在肺裡,肺屬上焦,膀胱屬下焦,上焦閉塞則下焦閉塞。就像一個滴水的器具,一定要上面暢通,下面的水才能流出來。於是翁使用大吐的法子。吐了之後,病症就消失了。(《醫史·丹溪翁傳》)(按:《金匱翼》說:一定痰實氣閉的患者纔可以使用此方法,不能一概治療氣虛、血虛等症。)

病有宜縮小便,錢塘有人小腸秘,百方通之不效。有一,道人錢宗元視之,反下縮小便藥,俄而遂通。人皆怪之,以問宗元。曰:以其秘,故醫者驟通之,則小便大至,水道愈隘,而小便愈不得通矣。今吾縮之,使水道稍寬,此所以得流也。此一事殊為特見。(《北窗炙輠》)

白話文:

有病症情況適合縮小排尿,杭州有一個人的小腸不通,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讓它通行。有位道人錢宗元診視過後,竟然開出讓排尿減少的藥方,不久就通暢了。眾人不解,詢問錢宗元。他說,因為小腸不通,所以醫生急著想讓它通暢,結果卻導致小便量增多,尿道更加狹窄,小便就更加難以暢通了。現在我用藥方讓排尿減少,讓尿道稍稍寬鬆一些,這樣小腸才能暢通。這件事的確很有見地。

妊婦尿閉,懷妊之婦,每有小便不通者,此以胎氣下陷、溺孔被壓而然,多以氣虛不能舉胎所致,宜八珍湯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臨盆之際,胎壓膀胱而小便不通者,宜以手指托起其胎,則小水自出。(《景岳》)

白話文:

孕婦尿閉

懷孕婦女,常有小便不通暢的症狀,這是因為胎氣下沉並壓迫尿道孔所致,多半是氣虛無法託舉胎氣所引起的,應以八珍湯、補中益氣湯等藥方為主。如果即將臨盆時,胎兒壓迫膀胱導致小便不通暢,可以用手指托起胎兒,則小便就能順暢排出。(《景嶽》)

孕婦胎滿,逼壓尿胞,胞轉側傾側,胞系了戾,不得小便,名轉胞。須舉其胎,令穩婆香油抹手,入產戶托起其胎,溺出如注,次以人參、白朮陳皮升麻,加入四物內煎服,頃時以指探吐,如此三四次則胎舉矣。一法,令孕婦臥榻上。連榻倒豎起,尿自出,勝手托。(《醫碥》)

白話文:

當孕婦懷孕期滿時,胎兒會壓迫到膀胱,使膀胱萎縮,進而導致小便困難。中醫將這種情況稱為「轉胞」,需要及時處理。

處理方法是先由穩婆將雙手抹上麻油,然後伸入產婦的陰道,將胎兒扶起,使尿液順利排出。之後,再以人參、白朮、陳皮、升麻等藥材加入「四物湯」中煎服。服藥不久後,再以手指探測胎兒的位置,如此重複三到四次,胎兒即可舉出。

另一種方法是讓孕婦平躺在牀上,然後將牀頭向上抬高,使尿液自然流出,再以手托起胎兒即可。

滑竅淡滲諸方,《古今錄驗》療胞轉不得小便方。

真琥珀(一兩),蔥白(十四莖)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蔥白,末琥珀細篩,下湯中,溫服一升,日三服。範汪同。(《外臺》)《千金》於本方(蔥白四十七莖,琥珀三兩)加阿膠(一兩)、車前子(一升),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將蔥白47莖、琥珀3兩兩種藥物放入水中,煎煮至剩下3升藥液,過濾去除蔥白,將琥珀研磨成細末,加入藥液中,加溫至溫熱,每天服用1升,一天服用三次。範汪也採用了這個方法。(出自《外臺祕要》)《千金要方》在原藥方(蔥白47莖、琥珀3兩)中添加了阿膠(1兩)、車前子(1升),將這些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1鬥水煎煮,至剩下3升藥液,分成三份服用。

又張苗說,有容忍小便令胞轉,大小便不得,四五日困篤欲死無脈,服此差方。

滑石(二兩),亂髮(三兩燒灰)

上二味搗下篩,取生桃白皮一斤熟春,以水合絞,得汁二升,以汁服散方寸匕,日三服即愈。(按:此本葛氏方,出《肘後》。)其但淋者,取亂髮三兩燒灰,滑石五兩,合搗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外臺》)(按:此滑石白魚散變方。)

白話文:

把前兩種藥打碎過濾,再取一斤新鮮桃樹的白色表皮,在春天以水浸泡,再把桃皮擰絞出汁液,取二升汁液,以汁液送服一分劑量的藥粉,每天服用三次,就會痊癒。(註:這是葛氏的方子,出自《肘後方》。)單純只有尿血癥狀的人,取三兩亂頭髮燒成灰,再取五兩滑石,把這些藥材混合研磨成藥粉,以一分藥粉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出自《外臺祕要》)(註:這是滑石白魚散的變通方子。)

治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小腹急痛方。

蒲黑,滑石(等分)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

(按:此蒲灰散變方。)

治小便不通方,石首魚頭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同上)

治小便不通,琥珀研成粉,每服二錢,煎萱草根濃汁調下,空心服。予發人,曾小腸秘甚成淋,每旋只一二滴,痛楚至甚,用惡藥逐之皆不通。王郇公與此藥,一服遂通。人有病痔腸腫,因不能尿,候如淋疾,他藥不能通,惟此法可治。(《蘇沈》)

白話文:

治療小便不通,將琥珀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萱草根煎成濃汁調和服用,空腹服用。我的一個病人,曾患有小腸閉塞,小便如淋漓,每次只能排出幾滴,疼痛至極,用猛藥驅趕都沒能治好。王郇公給了他這種藥,吃了一次就通了。還有一個人患有痔瘡腸腫,因此不能小便,症狀如同淋病,其他藥物都不能治好,只有這種方法可以治療。(《蘇沈》)

治老人虛人小便不通,吳內翰方,琥珀研如粉,人參湯調下一錢止。陳彥修侍郎服驗。(是齋)(《得效》名琥珀散。)閉而不通,臍下脹為癃起,以燈心湯調五苓散,或洗慈湯(按:洗當煎訛,慈即蔥)調獨味琥珀末。(《要訣》)

白話文:

治療老年人身體虛弱,小便不通的方子,是吳內翰的方子,將琥珀磨成粉末,用人參湯送服一錢即可。陳彥修侍郎服用後驗證有效。(是齋)(《得效》方名琥珀散。)小便閉塞不通,臍下脹起,就形成癃起,用燈心湯送服五苓散,或者用煎好的蔥湯送服純淨的琥珀粉末。(《要訣》)

茯苓琥珀湯。(主證見前濕熱兩蓄證)

茯苓(去皮),琥珀,白朮(各半兩),澤瀉(一兩),滑石(七錢),木豬苓(半兩去皮),甘草(炙),桂心(去皮各三錢)

白話文:

茯苓(去除外皮),琥珀,白朮(各半兩),澤瀉(一兩),滑石(七錢),木豬苓(半兩,去除外皮),甘草(烘焙過),桂心(去除外皮,各三錢)

上八味為末,每服五錢,用長流甘瀾水煎一盞調下,空心食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寶鑑》)

清利瀉實諸方,僧深方,治膀胱急熱,小便黃赤,滑石湯方。

滑石(八兩碎),子芩(三兩),車前(一升),葵子(一升),榆皮(四兩)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醫心》)

葵子湯,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舌乾燥,咽腫不利。

赤茯苓(去皮),木豬苓(去皮),葵子,枳實(麩炒),瞿麥,木通(去節),黃芩,車前子(炒),滑石,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赤茯苓(去皮)、木豬苓(去皮)、葵子、枳實(麩炒)、瞿麥、木通(去節)、黃芩、車前子(炒)、滑石、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濟生》)《入門》萬全木通散,治膀胱有熱,小便難而黃,用滑石、木通、茯苓、車前子、瞿麥。

白話文:

上㕮:每服用四錢粉末,加水一盞半、薑片五片,將湯汁煮至原來份量的八成,將藥渣過濾後趁溫熱時服用,不限於某個時間段。(出自《濟生》)

萬全木通散:針對膀胱燥熱、排尿困難且尿色發黃的症狀而製成的藥方,其中包含滑石、木通、茯苓、車前子和瞿麥。

治膀胱實熱,心腹煩悶,小便不利,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人(一兩),石膏(二兩),白茅根,赤茯苓,犀角,木通,黃芩(各一兩),甘草(半兩)

白話文:

梔子(一兩)、石膏(二兩)、白茅根、赤茯苓、犀角、木通、黃芩(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生地黃半兩,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炙爆熱面。(《聖惠》)

白話文:

把上項藥搗末,篩勻為散,每服五錢,加水一大碗,放入淡竹葉 27 片,生地黃半兩,煎到只剩下五分之一時,撈出渣滓,藥液溫服。忌食辛辣、炙烤、燥熱的食物或飲品。(取自《聖惠方》)

治膀胱積熱,小便澀難,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燈心(半兩),滑白皮(一兩銼),赤茯苓(一兩),子芩(一兩),車前子(一兩),川芒硝(一兩),木通(一兩銼),滑石(二兩)

白話文:

  • 犀牛角屑:半兩

  • 燈芯花:半兩

  • 光滑的樹皮(銼碎):一兩

  • 赤茯苓:一兩

  • 澤瀉:一兩

  • 車前子:一兩

  • 川芒硝:一兩

  • 木通(銼碎):一兩

  • 滑石: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以快利為度。(同上)

通利小腸,治小便赤澀,透泉散方。

滑石(一兩),甜消(研),甘草末(各半兩),琥珀(研一分)

上四味同研勻細,每服二錢匕,煎燈心湯調下,空心食前服。(《雞峰》)

滑石散,治胞轉小便不通。(潞州李子良方)

白話文:

滑石散,治療胞轉小便不通。(潞州李子良方)

胞轉,是指小便不通,小腹脹滿,小便閉塞。

滑石散,是一種中藥湯劑,由滑石、甘草、茯苓、澤瀉等組成,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的功效。

葵子(半兩),滑石,石膏(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端效》)

八正散,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車前子,瞿麥,滑石,大黃(面里煨去面切焙),山梔子仁,萹蓄,木通,甘草(炙各一斤)

白話文:

車前子、瞿麥、滑石、大黃(在炭灰中煨去皮,切碎後焙乾)、山梔子仁、萹蓄、木通、甘草(各一斤,炙甘草)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和劑》)《幼幼》四十八候,治五淋,海金散,於本方去車前子、山梔、燈心,加海金砂、鬱金,為末。

白話文:

  1. 藥方中散劑,每次2錢,加一杯水和燈蕊一起煎煮,煮到剩下七分之一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後臨睡前服用。兒童根據年齡酌情減少劑量服用。(《和劑》)

2.《幼幼》四十八候,治療五淋的藥方是海金散,去除原方中的車前子、山梔子、燈心,加入海金砂、鬱金,研磨成粉末。

治小便不通,臍腹脹痛不可忍,諸藥不效者,續隨子丸方。

續隨子(去皮一兩),鉛丹(半兩)

上二味,先研續隨子細,次入鉛丹同研勻,用少蜜和作團,盛瓷罐內密封,於陰處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臘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勻,別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湯下,不拘時。甚者不過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即旋合亦得。(《聖濟》)

白話文:

上面兩種藥物,先細細研磨續隨子,然後加入鉛丹一起研磨均勻,用少量蜂蜜和成團狀,放入瓷罐中密封,在陰涼處挖坑埋掉,上面堆上冰雪,越多越好。在臘月製作,等到春末取出研勻,另將蜂蜜煉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到二十丸,用木通湯送服,不拘泥於時間。如果病情嚴重,不過兩次服用就會痊癒。如果想藥效快速,可以先將藥丸化開服用。病情緊急時,可以隨時製作服用。

下痞者,小便不利,臍下滿硬,語言謇滯,腰背疼痛,腳重不能行立者宜用。

蔥白一寸去心,入硇砂末一錢,安蔥心中,兩頭以線子系之,濕紙包,煨熟,用冷醇酒送下,空心服,以效為度。(《中藏》)

白話文:

將一寸長的大蔥切開,去除蔥心,加入一錢的硃砂末,把硃砂末放入蔥心中,用線子將蔥的兩端綁起來,用濕紙包裹,煨熟後,用冷醇酒送服,空腹服用,以產生效果為準。(《中藏》)

凡治小水閉塞不通,危急之甚,諸藥不效者,速尋白菊花根搗爛,用生白酒沖和,取酒汁溫而飲之,神效。按:此方,或白花者一時難得,即不拘何色,但以家菊根代之,亦必無不效。(《景岳》)(按:此二方無類可隸,姑附於此。)

白話文:

各種藥物都無效時,治療小便不通,危急的情況,可迅速尋找白菊花根搗碎,用生白酒沖和,然後把酒汁溫熱服用,會有奇效。如果沒有白菊花根,用其他菊花也可以,將菊花根搗爛,用生白酒沖和,取酒汁溫熱服用,也一定有效。(按:這兩個方子沒有類別可歸屬,姑且附錄於此。)

溫通諸方,附澤散,治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乃陰虛故也,用淋閉通滑之劑不效者。

綿附子(一兩重炮去皮臍鹽水內浸良久),澤瀉(不蛀者一兩重)

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七莖煎,隨通而愈。(《得效》)

小便不通,服涼藥日久不通,脹滿幾死。

附子理中湯加琥珀末同服,立愈。(《濟世全書》)

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並宜服之。(《得效》)(此為寧神方,姑附於此。)

白話文:

清心蓮子飲,是下虛上盛,心火炎上的一種療法。症狀包括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甚至可能出現淋症。此種飲品適合上述症狀的患者服用。

(本方是寧神方,在此一起列出。)

滋陰諸方,滋腎丸,治不渴而小便閉,熱在下焦血分也。

知母(去皮銼酒製),黃柏(銼酒製焙乾各一兩),肉桂(二錢)

白話文:

知母(去皮、切碎、用酒浸泡、製成藥材),黃柏(切碎、用酒浸泡、烘乾,各一兩),肉桂(二錢)。

《內經》云:熱者寒之。遂用知母、黃柏大苦寒為主治,肉桂辛熱,與熱同體,乃寒因熱用也。

上件為細末,煎熟水為丸,如雞頭大,每服百餘丸至二百丸,煎百沸湯送下,空心宿食消盡服之,頓兩足,令藥易下行故也。如小便利,前陰中如刀刺痛,有惡物下為效驗。(《試效》)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得非常細膩,煮熱水作為藥丸,使它有雞頭大。每次服用大概100-200丸,用100沸騰的湯送下。要在空腹的時候,肚子裡的食物消化完畢後服用,然後躺下,使藥容易往下行。如果小便困難,陰道口有刀刺一樣的疼痛,並且排泄出很臭的物質,就表示藥效顯現。(《試效》方劑)

導氣除燥湯,治小便閉塞不通,乃血澀至氣不通而竅澀也。

茯苓(去皮),滑石(炒黃以上各二錢),知母(細銼酒洗),澤瀉(各三錢),黃柏(去皮酒洗四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蘭室》)

利氣諸方蓬莪散,治小便暴不通方。

蓬莪朮,茴香,生茶(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鹽二錢,蔥白二寸,同煎至七分,和滓空心服。(《雞峰》)

胞轉小便不通云云,蓋因強力房事,過忍小便,以致此疾,非可利之藥所能利之也,法當治氣,宜以沉香湯主之方。

白話文:

胞轉小便不通,大多是因為用力過度、過度忍尿造成的,不是服用通利小便的藥物就能治好的。治療方法應當重視調理氣機,可以用沉香湯作為主方。

沉香,木香(各一錢)

上為細末,煎陳皮茯苓湯調服,空心。(《元戎》)

外治諸方,凡尿不在胞中,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蔥葉除尖頭,內陰莖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脹,津液大通便愈。(《千金》)

白話文:

把藥煎好湯劑,在緊閉的房間裡對小腹、外腎、肛門薰洗,剩下的湯再加水繼續薰洗,用布蘸取藥湯洗滌,用手輕輕地撫摸肚臍下,擦乾,在棉被中仰面而坐,雙腳下垂,自然舒暢氣血。(《直指》)

葛氏小便不通方,熬鹽熱熨小腹,冷復易之。《小品》同。(《肘後》)(按:《千金》治氣淋。)

治小便難,脹滿悶,不急療之殺人,宜用此方救之。

蔥白(三斤),鹽(一斤)

上相和研爛,炒令熱,以帛子裹,分作二包,更互熨臍下,小便立出。(《聖惠》)

治胞轉,小便不能通,先用。

良薑,蔥頭,紫蘇莖葉(各一握)

上煎湯,密室內熏洗小腹、外腎、肛門,留湯再添,蘸帛洗,以手拊摩臍下,拭乾,綿被中仰坐垂腳,自舒其氣。(《直指》)

治小便閉,垂死者,神效。

桃枝柳枝,木通,川椒,白礬(枯各一兩),蔥白(七個),燈心(一握)

白話文:

桃樹枝、柳樹枝、木通、花椒、明礬(各一兩),蔥白(七根),燈心草(一把)

水三十碗,煎至十五碗,用瓷瓶熱盛一半藥汁熏外腎,周迴以被圍繞,不令外風得入,良久便通如赤豆汁,若冷即易之。其效大奇。(必讀)

白話文:

取三十碗水,煎煮至剩十五碗,用瓷瓶將一半的藥汁燒熱,對著外腎燻蒸,用被子圍繞一週,不要讓外風進入,過一會兒,藥汁就會像赤小豆汁一樣流出,如果變冷就要更換。這種方法效果非常神奇。(一定要閱讀)

小便不通,以鹽滿臍中,灸三壯。《小品》同。(《肘後》)治產後小便不通,臍脹如鼓,悶亂不醒。蓋緣未產之前,內積冷氣,遂致產時尿胞運動不順。用鹽於臍中積可與臍平,卻用蔥白剝去粗皮,十餘根作一縛,切作一指厚,安鹽上,用大艾炷滿蔥餅子大小,以火灸之,覺熱氣直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不可具述。出《產乳集》。

白話文:

小便不通,可以用鹽在肚臍中填滿,並灸三壯。《小品》中記載有相同的療法。(出自《肘後方》)用於治療產後小便不通,肚臍脹得像鼓一樣,悶亂不醒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產前,內部積聚了寒氣,導致生產時膀胱運動不順暢。將鹽放在肚臍中堆積,使其與肚臍平齊,然後用蔥白剝去粗皮,十幾根紮成一束,切成一指厚,放在鹽上,用大艾柱堆滿蔥餅子大小,點燃後進行灸法,灸至感覺熱氣直達腹內,小便即可通暢,療效非常神奇。出自《產乳集》。

(《婦人良方》)小便不通,高年氣弱,不能運轉胞中之氣,此通藥所以不能有功。納麝香一分入臍中,上填滿食鹽,再用濕綿紙掩蓋,中心艾火灸九壯,熱氣透,有響聲,小便通矣。問用食鹽之故,予曰:味鹹者能補腎。濕紙借濕氣以潤鹽耳。如鹽不潤,則鹽見火恐結塊,令臍疼故也。

白話文:

(《婦人良方》)小便不通,老年人體虛氣弱,不能運轉子宮中的氣,所以一般通藥不能起作用。把麝香一錢納入肚臍中,上面填滿食鹽,再用濕綿紙覆蓋,中心用艾火灸九次,熱氣透入,有響聲,小便就通了。問為什麼要用食鹽,我說:鹹味食物能補腎。濕紙借用濕氣潤澤食鹽。如果食鹽不潤澤,那麼食鹽見火恐怕會結塊,使肚臍疼痛。

(《星海》)(節錄)

嘗記一士人,小便閉不通者三日,小腹脹幾死,百藥不效。余用甘遂末,以大蒜搗細和成餅,安臍心令實,以艾灸二七壯隨通。後用此法救人無數。(《活法秘方》)

白話文:

有個讀書人,小便閉塞不通三天了,小肚子脹得幾乎要死了,各種藥物都不見效。我用甘遂末和搗碎的大蒜混合成餅,放在肚臍上用艾灸燒了二七壯,隨即通暢了。之後用這種方法救了很多病人。

小便不通,嘔逆,飲食不得入,名關格。蔥白一斤碎切,入麝香五分拌勻,分二包,先用一包置臍上,以炭火熨斗熨之,半炷香久,換一包,以熨斗盛冷水熨之,互相換熨,以通為度。或身無汗,以蔥湯入木桶內,令病者坐杌上,沒臍為度,匝腰繫裙以覆之,少時汗出尿亦出,即於桶中溺之,勿出桶,恐氣收而尿亦回也。(《醫碥》)(按:此治法,專為尿閉而設,故列於此門。

白話文:

通塞療法:凡是精氣衰敗、血氣虛弱,或尿道孔結垢,阻塞尿道,小便脹急不能排出的情況,讓病人仰臥,也用鵝毛管插入尿道口,然後慢慢灌入一兩錢的水銀,用手一段一段輕輕引導,那麼所有的阻塞都會疏通,道路通暢了,小便自然會排出,小便排出後,水銀也隨之噴出,毫無損傷,也是很巧妙的方法。(《景嶽》)

灸法(互見上),記一婦人,胞轉不得小便,小腹急,六脈虛弱,余為灸關元二七壯,便得小便,次服八味丸調理。(《活法秘方》)

白話文:

灸療法(參閱上文),記載一個婦女,子宮脫垂無法小便,小腹劇烈疼痛,六脈虛弱,我為她灸了關元穴二七壯,她就能小便了,接著服用八味丸調理。(《活法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