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雜病心法要訣

中醫古代典籍:雜病心法要訣

作者:醫宗金鑒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內科著作。五卷(即《醫宗金鑒》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吳謙等撰。本書正文以七言歌訣的形式重點論述內科雜病(包括中風、類中風、痙病等四十餘種病證)的證治。並用註釋加以說明與補充,內容比較簡要,選方切於實用。

內容:

雜病心法要訣

清·吳謙等撰

卷三十九

中風

中風,即中氣之風,乃內傷之病。其發病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多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化火傷陰,或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或因勞倦過度,陰血虧損,或因房事不節,腎精耗傷,或因外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內傷於脾,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痰飲內生,阻遏經絡,氣血不通,而致中風。

中風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眩暈、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語、舌強、肢體麻木、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中風的治療,應根據其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辨證施治。若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化火傷陰所致者,治宜疏肝解郁,清熱養陰。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若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所致者,治宜健脾益氣,和胃化濕。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若因勞倦過度,陰血虧損所致者,治宜滋陰養血,補益肝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若因房事不節,腎精耗傷所致者,治宜補益腎精,填精固髓。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若因外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內傷於脾,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痰飲內生,阻遏經絡,氣血不通,而致中風者,治宜祛風散寒,化痰通絡。方用羌活勝濕湯加減。

中風的預防,應注意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飲食有節,不宜過食肥甘厚味;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房事有度,不宜過度房事;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卷四十

類中風

類中風,即類似中風的疾病。其發病原因,多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化火傷陰,或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或因勞倦過度,陰血虧損,或因房事不節,腎精耗傷,或因外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內傷於脾,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痰飲內生,阻遏經絡,氣血不通,而致類中風。

類中風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眩暈、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語、舌強、肢體麻木、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類中風的治療,應根據其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辨證施治。若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化火傷陰所致者,治宜疏肝解郁,清熱養陰。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若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所致者,治宜健脾益氣,和胃化濕。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若因勞倦過度,陰血虧損所致者,治宜滋陰養血,補益肝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若因房事不節,腎


卷— (1)

卷— (2)

卷— (3)

卷— (4)

卷— (5)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