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雜病心法要訣》~ 卷— (1)

回本書目錄

卷— (1)

1. 中風總括

風從外中傷肢體,痰火內發病心官,體傷不仁與不用,心病神昏不語言。當分中絡經腑臟,更審虛實寒熱痰,脫證撒手為脾絕,開口眼合是心肝,遺尿腎絕鼾聲肺,閉證握固緊牙關,初以通關先取嚏,痰壅不下吐為先。

白話文:

風寒濕邪從外部侵襲肢體,痰火內生,損傷心臟功能,肢體受損,失去知覺和運動功能,心臟受損,神志昏迷,不能言語。應該分別診斷中絡經脈、臟腑,進一步辨別虛實、寒熱、痰飲等證候。脫證撒手是脾臟功能衰竭,開口、眼睛合閉是心、肝受損,遺尿是腎臟功能衰竭,鼾聲如雷是肺臟受損,閉證、握固、緊咬牙關是心臟功能衰竭。在治療初期,應以疏通經絡,誘發打噴嚏為先,痰壅阻滯,不能下降,應以吐為先。

【注】風,謂虛邪,賊風從外而中傷人四肢軀體,故名曰中風,痰火,謂痰火從內而發,病人心主之官,故名曰痰火。體中風邪,輕則頑麻不仁,重則癱瘓不用。心病痰火,輕則舌強難語,重則痰壅神昏。此證或內或外,單病輕,兼病重,當細辨其中絡。中經,中腑,中臟,及中經絡兼中腑臟。

白話文:

【註解】風,指的是虛弱邪氣,賊風從外面侵犯人體的四肢軀幹,因此稱為中風,痰火指的是痰火從內部產生,病人心臟主導的器官,因此稱為痰火。體內的有害風邪,輕則會導致肢體麻木不仁,重則會導致癱瘓無法使用肢體。心臟疾病痰火,輕則會導致舌頭僵硬難以言語,重則會導致痰液壅滯神志昏迷。這些證狀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的,單一的疾病症狀較輕,兼而有之的疾病症狀較重,應該仔細辨別其中的關聯。中經,中腑,中臟,以及中經絡兼中腑臟。

並細審其兼虛、兼實、兼寒、兼熱、兼痰,與夫脫證、閉證之淺深緩急而治之,凡初中宜先用通關散取嚏,有嚏可治,無嚏多死。口噤者,用開關散,擦牙軟之,痰涎壅盛,用諸吐法湧之。若口噤不開,湯藥不能下咽者,則將應服之藥,隨引調如麵茶,含在不病人口內,用葦管或筆管插入病人鼻孔,使氣連藥吹之,其藥自能入咽。不可用金器撬之,恐傷齒也。

白話文:

需要根據兼虛、兼實、兼寒、兼熱、兼痰,以及脫證、閉證的深淺緩急來進行治療。凡是初次發病,都應該先服用通關散來打噴嚏,有噴嚏可治,沒有噴嚏則多半會死亡。口部緊閉的,可以使用開關散,將牙齒擦軟,痰涎壅盛的,使用各種吐法讓它吐出來。

如果嘴巴緊閉無法張開,湯藥沒有辦法下嚥,就把應該服用的藥物,用水調成像麵茶一樣,含在沒有生病的人嘴裡,用蘆葦管或筆管插入病人的鼻孔,讓氣息連同藥物吹入,藥物自然就能進入咽喉。不能使用金屬器械撬開,以免傷害到牙齒。

【按】中風一證,分中血脈、中腑、中臟,始自李東垣,中血脈者,大秦艽湯;中腑者,小續命湯;中臟者,三化湯。然從未見有三化湯中臟之證,惟《金匱》書中分為四證:曰絡、曰經、曰腑、曰臟,其說最為的當,可為後世法。蓋口眼喎斜,肌膚不仁,邪在絡也;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經也;昏不識人,便尿阻隔,邪在腑也;神昏不語,唇緩涎出,邪在臟也。學者細閱諸家之論,自知不謬云爾。

白話文:

【解釋】中風有三個證候:中血脈、中腑、中臟,都是從李東垣所開始的。中血脈用大秦艽湯;中腑用小續命湯;中臟用三化湯。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使用三化湯治療中臟證候的,只見《金匱要略》中將中風分為四種證候:絡、經、腑、臟,這個說法最正確,可以作後世的準則。口眼歪斜,肢體不仁,是邪氣在絡脈中;左右不遂,筋骨不用,是邪氣在經脈中;昏迷不識人,大、小便不通,是邪氣在腑中;神志昏迷,不說話,嘴脣鬆弛,流口水,是邪氣在臟中。學習中醫的人應該仔細閱讀各家的論點,自己就可以知道這個說法沒有錯誤了。

2. 中風死候

寸口脈平卒中死,生氣獨絕暴脫之,五臟幾息呼吸泯,譬如墮溺豈能期。脈來一息七八至,不大不小尚能醫,大小浮晝沉夜死,脈絕不至死何疑。脫證並見皆死候,搖頭上竄氣長噓,喘汗如油痰拽鋸,肉脫筋痛發枯直。

白話文:

如果脈搏平穩,突然死亡,生氣獨絕,暴死,五臟將喪失呼吸,就像掉入水中,沒有辦法挽救。脈搏一呼吸出現七到八次,脈搏不大不小,尚且有救治的希望。脈搏大小,白天浮,晚上沉,會死亡。脈搏停止,呼吸消失,無疑是死亡。脫症併發,都屬死候。搖頭上竄,氣長長地吐出,喘息汗如油脂,痰液黏稠,好似拉鋸,肌肉脫落,筋骨疼痛,頭髮乾枯筆直。

【注】寸口脈平,謂寸、關、尺脈俱平之人,忽然卒中而死者,皆因中邪太甚,閉塞九竅天真之氣,不能與人之生氣相通,則獨絕於內也。譬如墮跌溺水,豈能預期其死耶!脈來一息七、八至者,不大不小雖困可治。若大而無倫,小而如纖,浮主晝死,沉主夜死,不可治也。五臟脫證,若三臟,四臟並見,及搖頭上竄等證,皆死候也。

白話文:

【注釋的現代白話文】平常脈搏穩定的人,突然中風而死,都是因為邪氣太盛,阻塞了九竅的正氣,不能和人體的生命之氣相通,因而獨絕於體內了。就像摔倒、溺水一樣,難道能預先料到死亡嗎?脈搏一息之間來七、八次,不大不小,雖然危重但還可治療。如果脈搏大得沒有規律,小得像細絲,浮脈主白天死亡,沉脈主夜晚死亡,就不能治療了。五臟脫證:如果三臟和四臟症狀同時出現,還有搖頭竄動等症狀,都是死亡的徵兆。

通關散開關散,熏鼻法,解語法

白話文:

通關散: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鼻塞、頭痛、咳嗽等症狀。

開關散: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鼻塞、頭痛、咳嗽等症狀。

燻鼻法:一種中醫療法,將藥物燻入鼻腔,以治療鼻塞、頭痛、咳嗽等症狀。

解語法:一種中醫療法,將藥物塗抹於舌下,以治療口臭、咽喉疼痛等症狀。

通關星皂細荷半,開關烏梅冰片南,巴油紙皂煙燻鼻,龜尿舌下點難言。

白話文:

當腸胃不通時,服用一些皁角、細辛和荷葉;

當口齒不通時,服用些烏梅、冰片和南草;

鼻塞不通時,可用巴豆油、紙皁和煙草燻鼻子;

舌根腫脹時,可用龜尿點在舌下。

【注】通關散:南星、皂角、細辛薄荷、生半夏為末。吹鼻有嚏可治。開關散:烏梅肉、冰片、生南星為末,擦牙,其噤可開。巴豆油紙卷皂角末,燒煙燻入鼻內,人事自省。取龜尿點在舌下,言語自易。

白話文:

通關散:將南星、皁角、細辛、薄荷、生半夏研磨成粉末。吹入鼻中,可以引起打噴嚏,有效治療打嗝。

開關散:將烏梅肉、冰片、生南星研磨成粉末,用來擦拭牙齒,可以解除牙關緊閉的症狀。

將巴豆油紙捲成筒狀,塞入皁角末,點燃後將煙薰入鼻腔,可以使人事省醒。

在舌頭下面點上烏龜的尿液,可以讓人語言變得流暢。

三聖散瓜蒂散全蠍散,五元散,巴礬丸

白話文:

三聖散:由天麻、川芎、白芷三味藥材組成,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風、頭痛、眩暈等症狀。

瓜蒂散:由瓜蒂、菊花、防風、甘草四味藥材組成,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全蠍散:由全蠍、僵蠶、蜈蚣三味藥材組成,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中風、癲癇、破傷風等症狀。

五元散:由川芎、當歸、白芍、熟地、白朮五味藥材組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

巴礬丸:由巴礬、乳香、沒藥三味藥材組成,具有殺菌消炎、止血收斂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口瘡、咽喉腫痛、外傷出血等症狀。

無汗吐宜防藜蒂,有汗瓜蒂入蠍全,重劑藜豆礬皂膽,痰壅吐以巴礬丸。

【注】痰涎壅盛,無汗表實,用三聖散,即防風藜蘆、瓜蒂吐之。有汗裡實,用瓜蒂散,即瓜蒂、赤小豆,或用全蠍散,即瓜蒂散加全蠍吐之。此皆吐之輕劑也,甚則用五元散,乃藜蘆、赤小豆,白礬、皂角、膽礬、巴礬丸,即巴豆,枯白礬吐之。

白話文:

  • 若痰液過多,沒有汗液證明體表面有邪氣,應使用三聖散,即防風、藜蘆和瓜蒂來催吐。

  • 若有汗液證明體內部有邪氣,應使用瓜蒂散,即瓜蒂和赤小豆,或者使用全蠍散,即瓜蒂散中加入全蠍來催吐。

  • 這些都是較輕的催吐藥劑,如果病情嚴重,則使用五元散,即藜蘆、赤小豆、白礬、皁角、膽礬和巴豆丸,即巴豆和枯白礬來催吐。

烏藥順氣實中絡,喎斜頑麻風注疼,麻黃枳桔烏蠶共,白芷乾薑陳草芎。

白話文:

烏藥能理氣,補益中氣,疏通經絡,對偏癱、抽搐、頑固的麻痹、中風、疼痛等症有效。麻黃、枳實、橘皮、烏蠶一同燉煮,白芷、乾薑、陳皮、川芎也能治療上述疾病。

【注】實中絡,謂風邪中絡之人,形氣實者也。喎斜,口眼歪斜也。頑麻,肌膚麻木也。風注疼,風氣攻注骨節疼也。是方麻黃、枳殼桔梗、烏藥、殭蠶、白芷、陳皮、乾薑、甘草川芎也。

白話文:

【註解】實中絡,指風邪中絡的人,形氣充實的人。喎斜,嘴和眼睛歪斜。頑麻,肌肉麻木。風注疼,風氣攻注骨節疼痛。這個方劑是麻黃、枳殼、桔梗、烏藥、殭蠶、白芷、陳皮、乾薑、甘草、川芎。

秦艽湯虛中絡,喎斜偏廢減參珍,秦艽生地石膏共,羌獨防芷細辛芩。

白話文:

大秦艽湯用於治療中焦虛弱、血脈不通、肢體麻木、偏癱或半身不遂等症。

方中減去參、珍兩味藥,秦艽與生地、石膏配伍,可以滋陰清熱、解肌退熱。

羌活、獨活、防風、細辛、黃芩等藥,可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本方諸藥合用,可以補益氣血、調和營衛、通經活絡,達到治療中焦虛弱、血脈不通、肢體麻木、偏癱或半身不遂等症的功效。

【注】虛中絡,謂風邪中絡之人,形氣虛者也。偏廢,謂半身不遂也。減參珍,謂八珍湯減去人參,加入秦艽、生地。石膏。羌活獨活、白芷、防風、細辛、黃芩也。偏廢是中經之證,而亦可治之者,以此方能養血榮筋,為久病風人調理之劑。

白話文:

虛中絡,是指風寒之邪侵襲經絡,導致身體虛弱的人出現半身不遂的症狀。減參珍,是指在八珍湯中減少人參的量,加入秦艽、生地石膏、羌活、獨活、白芷、防風、細辛、黃芩等藥物。偏廢是中經的證症,但也可以用此方進行治療,因為此方可以養血榮筋,是久病風人調理身體的良藥。

換骨丹

中經氣實宜換骨,喎斜癱瘓芷芎防,冰麝朱香槐苦味,仙人麻首蔓蒼桑。

【注】中經氣實,謂風邪中經之人,形氣實也。癱,左不用也;瘓,右不用也。換骨丹:白芷、川芎,防風、冰片、麝香硃砂木香槐角苦參五味子,葳靈仙、人參、麻黃膏何首烏蔓荊子蒼朮、桑皮也,麻黃膏者,以麻黃熬成膏,和煎藥為丸,硃砂滾衣也。

白話文:

中經氣實,是指風邪侵入經絡的人,形氣充實。癱瘓,左邊不能用;瘓,右邊不能用。換骨丹的成分有:白芷、川芎、防風、冰片、麝香、硃砂、木香、槐角、苦參、五味子、葳靈仙、人參、麻黃膏、何首烏、蔓荊子、蒼朮和桑皮。麻黃膏是將麻黃熬成膏狀,然後與煎好的藥一同製成丸劑,最後再用硃砂滾衣。

續命湯虛經絡,八風五痹總能全,麻杏桂芍通營衛,參草歸芎氣血宣,風淫防風濕淫己,黃芩熱淫附子寒,春夏石膏知母入,秋冬桂附倍加添。

白話文:

小續命湯調理虛弱經絡,八風五痹都能治療,麻杏桂芍通暢營衛,參草歸芎益氣補血,風淫邪氣用防風,濕淫邪氣用己首,熱淫邪氣用黃芩,附子寒性可治;春夏季節用石膏知母,秋冬季節用桂附倍加。

【注】虛經絡,謂風邪中經。中絡之人,形氣虛也,八風,謂八方之邪風中人為病也。五痹,詳見痹門要訣中。

黃耆五物湯

黃耆五物虛經絡,偏廢虛風無力癱,心清語謇因舌軟,舌強神濁是火痰,補衛黃耆起不用,益營芍桂棗姜煎,左加當歸下牛膝,筋瓜骨虎附經添。

白話文:

黃耆五物虛經絡,偏廢虛風無力癱:黃耆五物湯主治因氣血虛弱,導致經絡空虛,以致半身不遂,痿廢無力,言語蹇澀的疾病。

心清語謇因舌軟:舌軟導致心神清明,言語謇澀。

舌強神濁是火痰:舌強不靈活,神志昏濁,這是火痰導致的。

補衛黃耆起不用:黃耆可以益氣升衛,但對於治療火痰引起的疾病無效。

益營芍桂棗姜煎:芍藥、桂枝、大棗、生薑煎煮,可以益氣養血,緩解營血不足引起的症狀。

左加當歸下牛膝:如果患者同時有血虛的症狀,可以加入當歸和牛膝,以補血活血,通利血脈。

筋瓜骨虎附經添:如果患者還有筋骨疼痛的症狀,可以加入筋骨草、骨碎補和虎杖,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注】黃耆五物湯,治因虛召風,中人經絡而病半身不遂者。然審其人若舌強難言,神氣不清,則是痰火為病,不宜此方,若心清語謇,舌軟無力難言者,乃是營衛不足之病,宜用此方。經曰:衛虛則不用,營虛則不仁。此方君黃耆而補衛,以起不用;臣桂枝白芍而益營,以治不仁;佐生薑大棗以和營衛也。不仁不用在右者屬氣,宜倍加黃耆;在左者屬血,則加當歸。

白話文:

黃耆五物湯:治療因虛弱體質而招致風邪,風邪侵犯經絡而導致半身不遂的疾病。但要仔細觀察病人的情況,如果舌頭僵硬難以說話,神智不清,那麼是痰火引起的疾病,不宜使用此方。如果精神清楚,但言語不利索,舌頭柔軟無力,難以說話,這是營衛不足的疾病,可以使用此方。經典說:衛氣虛弱則不司其職能,營血虛弱則仁愛之神不足。此方以黃耆為君藥,補益衛氣,以振奮其職能;以桂枝、白芍為臣藥,益補營血,以治療仁愛之神不足;以生薑、大棗為佐藥,調和營衛。如果半身不遂在右側,屬氣虛,宜加倍黃耆;在左側,屬血虛,則加當歸。

在下兩腿兩膝軟者,則加牛膝;骨軟不能久立者,則加虎骨;筋軟難於屈伸者,則加木瓜;周身或左或右經絡不宣通者,則加炮附子,有寒者亦加之。此方屢試屢效者,其功力專於補外,所以不用人參補內、甘草補中也。

白話文:

如果下肢(包括大腿和小腿)和膝蓋無力,就加入牛膝;骨骼無力,無法長時間站立的,就加入虎骨;筋無力,難以伸屈的,就加入木瓜;全身或左或右的經絡不通暢的,就加入炮附子,有寒症的也加入。這個方子經過多次試驗,都非常有效。它的療效專注於補養外,所以不用人參補養內臟,也不用甘草來補中氣。

三化湯搜風順氣丸

三化氣實風中腑,昏冒閉滿小承羌。形氣俱虛及風燥,搜風順氣自然康。

【注】氣實風中腑,謂風邪中腑之人,形氣實也。昏冒,謂神昏不知人也。閉滿,謂二便阻隔腹滿脹也,小承羌,謂小承氣湯厚朴枳實大黃)加羌活,即三化湯也。若其人形氣俱虛,則當以搜風順氣丸緩緩治之,自然康也,久病風之人,大便多結燥,謂之風燥。或用續命湯汗過,三化湯下過,津液枯乾,以致結燥。

白話文:

[注] 由於風邪侵入內臟,導致氣血鬱結在腑,導致形氣充實。昏冒,指神志昏迷,不知人事。閉滿,指大便、小便不通,腹部脹滿。小承羌,是指在小承氣湯(厚朴、枳實、大黃)中加入羌活,即三化湯。如果患者形氣俱虛,則應當使用搜風順氣丸慢慢調理,自然會康復。患有久年風疾的人,大便多結燥,稱為風燥。有的患者使用續命湯發汗過多,三化湯瀉下過多,津液枯乾,導致大便結燥。

凡病不論中經絡臟腑,但有二便阻隔,形氣不足,難堪攻下者,均宜此法,以搜六腑之風,通腸胃中之氣,二便自利矣。

白話文:

無論病竈是否在經絡或臟腑,只要是大便或小便不通暢,導致元氣虛弱,難以進行攻下法的治療時,都可採用此方法(導尿取便),以去除六腑中的風邪,使腸胃中的氣機通暢,大便與小便自然就能順利排出了。

牛黃清心丸

牛黃清心實中藏,痰壅神昏不語言,口眼喎斜形氣盛,兩手握固緊牙關。

【注】牛黃清心丸,治風邪中臟之人,形氣俱實,其證痰涎壅塞,神昏不能言語,口眼喎斜,形氣滿盛,兩手握固,牙關緊急之閉證,皆可服之。

白話文:

牛黃清心丸,適用於風邪中臟的人,身體和氣血都很盛實,病情是痰涎壅塞,神志昏迷不能說話,口眼歪斜,身體和氣血都很滿盛,雙手握緊,牙關緊閉的閉證,都可以服用。

參附湯

參附湯治虛中臟,唇緩涎出不語言,昏不知人身偏廢,五脫證見倍參煎。

【注】參附湯,即人參、附子也,治風邪中臟之人,形氣俱虛,其證唇緩不收,痰涎流出,神昏不語,身肢偏廢,或與五臟脫證並見,宜大倍人參,先固虛脫,次治風邪可也。

白話文:

參附湯就是人參和附子這兩味中藥,用來治療風邪侵襲臟腑的人,表現為元氣虛弱,症狀是嘴脣鬆弛無法閉合,涎水一直流出,神智昏迷無法說話,身體一邊癱瘓,或者伴有五臟脫證。應該大量服用人參,先固本培元,然後再治療風邪。

千金還魂湯

經絡閉證卒中惡,氣促神昏不識人,無汗拘急身偏痛,肉桂麻草杏還魂。

【注】經絡閉證,謂風邪中經絡之閉證也。氣促,謂氣粗盛也,無汗四肢拘急,身體偏痛,乃表邪固閉,宜用肉桂、麻黃、甘草、杏仁,即還魂湯以開之。

白話文:

經絡閉證,是指風邪侵襲經絡所致的閉證。氣促,是指呼吸粗重急促。無汗四肢拘急,身體偏痛,是表邪固閉的表現,應選用肉桂、麻黃、甘草、杏仁等藥,即還魂湯來治療。

奪命散

臟腑閉證腹滿閉,昏噤痰結在喉間,危急湯藥不能下,奪命巴芷半葶南。

【注】臟腑閉證,謂風邪中臟腑之閉證也。腹滿閉,謂腹滿二便閉也。兼之神昏口噤不開,結痰喉間不下,宜用是方吐下之,巴豆、白芷,半夏、葶藶、生南星也。

白話文:

臟腑閉證,指的是受到風邪而導致臟腑閉塞的病症。腹滿閉,指的是腹脹滿而且大小便不通。如果再加上神志昏迷、口不能開,痰液積聚在喉間下不去,就應該用這個方劑吐下之,巴豆、白芷、半夏、葶藶、生南星。

三生飲

三生飲治中風寒,厥逆沉伏湧氣痰、星香烏附俱生用,氣虛加參脫倍添。

【注】中風寒,謂不論經絡臟腑、風邪中臟寒之人也。厥逆,謂四肢冷也。沉伏,謂六脈沉伏也。是方生南星、生川烏、生附子、木香也。惟寒盛氣實者宜之。若氣虛者加人參,虛極將脫者大倍人參,始可用之而無倒戈之害也。

白話文:

【註解】中風寒,是指無論經絡臟腑,風邪侵襲臟腑導致寒氣盛的人。厥逆,是指四肢寒冷。沉伏,是指六脈沉伏。本方包含南星、川烏、附子、木香。只適合寒氣盛、氣實的人服用。若氣虛的人要加人參,氣虛極度將要脫離的人要加倍人參,纔可以服用而沒有相反的作用。

祛風至寶湯

祛風至寶中風熱,浮數面赤熱而煩,通聖加蠍天麻細,白附羌獨連柏蠶。

【注】中風熱,謂不論經絡臟腑,風邪中腑熱之人也。浮數,謂六脈浮數也。熱而煩,謂身熱心煩也。通聖,謂防風通聖散,方中加全蠍、天麻、細辛、白附、羌活、獨活、黃柏黃連、殭蠶也。防風通聖散,詳在傷寒門。

白話文:

【翻譯】中風熱,是指不論經絡臟腑,遭受風邪中腑熱的人。浮數,是指六脈浮數。熱而煩,是指身體發熱、心煩意亂。通聖,是指防風通聖散,方中加全蠍、天麻、細辛、白附、羌活、獨活、黃柏、黃連、殭蠶。防風通聖散,詳見傷寒門。

青州白丸中風痰,喎斜癱瘓湧痰涎,小兒驚痰為妙藥,白附烏星半夏丸

白話文:

青州白丸可以治療中風痰症,不論是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是有痰涎湧出,或是小兒受到驚嚇而引起的痰症,白附烏星半夏丸都是非常有效的藥物。

【注】中風痰,謂不論經絡臟腑、風邪中表,有痰飲之人也。湧痰涎,謂痰涎湧盛也。是方生白附子、生川烏,生南星、生半夏、法制為丸也。

白話文:

中風痰,是指不論是經絡臟腑、風邪中表,有痰飲症狀的人。湧痰涎,是指痰涎湧動旺盛。這個方劑是用生白附子、生川烏、生南星、生半夏,按照規定製作成丸劑。

羌活愈風湯

羌活愈風治外中,手足無力語出難,肌肉微掣不仁用,大秦艽湯參再添,官桂黃耆杜防己,知枳柴荷蔓菊前,蒼麻半樸杞地骨,調理諸風症可安。

白話文:

羌活和愈風可以治療外感風寒,手腳無力,言語困難,肌肉輕微抽搐、麻痺不仁。大秦艽湯再加上官桂、黃耆、杜仲、防己、知母、枳殼、柴胡、荷葉、蔓荊子、菊花和蒼麻、半夏、樸硝、地骨皮。調整各種風症,使症狀得以安穩。

【注】治外中,謂風從外中之病也,此病之來,必有先兆,如手足無力,語言謇澀,時有肌肉微動牽掣,大指次指麻木不用,皆風邪外中之先兆也,宜用此湯。大秦艽湯參再添,謂大秦艽湯方中,再添人參、官桂、黃耆、杜仲、防己、知母、枳殼、柴胡、薄荷、蔓荊子、菊花前胡、蒼朮、麻黃、半夏、厚朴、枸杞、地骨皮也。

白話文:

治療外中病

外中病是指風邪從體外侵入人體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通常會有先兆,例如手足無力、語言蹇澀、時有肌肉輕微抽動和牽扯、大拇指和食指麻木不用等,這些都是風邪外中的先兆,需要用大秦艽湯來治療。

大秦艽湯參再添

大秦艽湯方中,再加入人參、官桂、黃耆、杜仲、防己、知母、枳殼、柴胡、薄荷、蔓荊子、菊花、前胡、蒼朮、麻黃、半夏、厚朴、枸杞、地骨皮等藥物。

調理諸風症可安,謂凡中風內邪將除,外邪漸盡,更服此藥調理,以行導諸經,久則大風悉去,清濁自分,榮衛自和矣。

白話文:

調理諸風症狀讓身體安泰,表示凡是中風的內邪將要根除,外邪已經逐漸消盡,繼續服用這個藥調理,以連接疏導人體諸經脈,時間一長,很大的風切症狀就完全沒有了,所有的病症清濁順暢各就各位,經絡系統自然而然就會和諧順暢。

清熱化痰湯

清熱化痰治內發,神短忽忽語失常,頭眩腳軟六君麥,芩連菖枳竹星香。

【注】治內發,謂痰火內發之病也。此病之來,必有先兆,如神短忽忽,言語失常,上盛下虛,頭眩腳軟,皆痰火內發之先兆也,宜用此湯,即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橘紅、半夏、麥冬、黃芩、黃連、石菖蒲、枳實、竹茹,南星、木香也。

白話文:

治療內部發生的疾病,是指由於痰火內發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作,必定會有預兆,例如精神恍惚、言語失常、上盛下虛、頭暈腳軟,這些都是痰火內發的預兆。應該用這種湯藥來治療,湯藥的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橘紅、半夏、麥冬、黃芩、黃連、石菖蒲、枳實、竹茹、南星、木香。

不識人

四肢不收無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其言不變志不亂,邪在分腠五物能。甚不能言為喑痱,奪厥入臟病多凶,地黃桂附蓉巴遠,萸斛冬味薄菖苓。

白話文:

四肢無法收縮活動,卻又沒有疼痛感,身體偏枯的一邊不用力也不感到疼痛,精神狀態很好,沒有改變,也沒有失去理智,邪氣在肌肉的間隙中,只有五種藥物能治。嚴重的無法言語,是喑痱,邪氣侵犯了臟腑,病情多兇險,地黃、桂枝、附子、人參、巴戟天、遠志、山茱萸、熟地、冬蟲夏草、枸杞子、菖蒲和茯苓。

【注】風痱、偏枯、喑痱三病,皆屬外中,而有微甚淺深之別也。風痱,謂四肢不收,身無痛處,偏枯,謂半身不遂,身有痛處。其言不變志不亂,乃邪微淺,病在分腠榮衛之間,以黃耆五物湯能補榮衛而散風邪也。甚者不能言,志亂神昏,則為喑痱,乃腎虛內奪,少陰不至而厥,其邪已入於臟,故曰病多凶也。

白話文:

註解:風痱、偏枯、喑痱三種疾病,都屬於外感中邪所致,但有輕重深淺之分。風痱,是指四肢不收斂,身體沒有疼痛的地方;偏枯,是指半身不遂,身體有疼痛的地方。如果患者言語沒有改變,神志沒有錯亂,那麼邪氣微淺,病在腠理榮衛之間,可以用黃耆五物湯來補益榮衛,散發風邪。如果病情嚴重,患者不能言語,神志錯亂,則為喑痱,這是因為腎虛內奪,少陰不至而厥,邪氣已經侵入臟腑,所以說這種病多兇險。

地黃飲子是治腎虛內奪之方,是方熟地、肉桂、附子、肉蓯蓉、巴戟、遠志、山萸、石斛、麥冬、五味子、薄荷、石菖蒲、茯苓也。

白話文:

地黃飲子是治療腎虛受到內部侵犯的藥方,此方用熟地黃、肉桂、附子、肉蓯蓉、巴戟、遠志、山萸、石斛、麥冬、五味子、薄荷、石菖蒲、茯苓這些藥材。

滌痰湯

滌痰內發迷心竅,舌強難言參蒲星,溫膽熱盛芩連入,神昏便閉滾痰攻。

【注】內發,謂痰火內發,迷人心竅,令人精神恍惚,舌強難言也。滌痰湯,即人參、菖蒲、南星、合溫膽湯也,溫膽湯,橘紅、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實也。熱盛加黃芩、黃連,大小二便閉,用礞石滾痰丸攻之可也。

白話文:

註解:內發,是指痰火內發,迷惑人心竅,使人精神恍惚,舌頭強硬難以說話。湧痰湯,即人參、菖蒲、南星,和溫膽湯。溫膽湯,橘紅、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實。如果熱盛可以加入黃芩、黃連,大小便不通,可以使用礞石滾痰丸來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