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盤珠集胎產症治》~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熱方八

附子湯(一)

人參白朮(炒),茯苓白芍附子(制)

白話文:

人參:增強體力、增強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勞。

白朮(炒):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

白芍:養血和營、緩中止痛。

附子(制):溫腎壯陽、回陽救逆、散寒止痛。

理中湯(二)

白朮(炒),炙甘草乾薑

四順湯(三)

當歸川芎,白芍(炒),炮姜

理陰煎(四)

熟地,當歸,肉桂,炙甘草,乾薑

胃關煎(五)

熟地,山藥白扁豆,白朮(炒),炙甘草,焦姜

附子散(六)

人參,白朮(炒),炙甘草,陳皮,當歸,丁香,附子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血,增強體力,改善疲勞,增強免疫力。

白朮(炒):健脾胃,除濕,止瀉。

炙甘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

陳皮:理氣化痰,健脾開胃,止咳化痰。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緩解疼痛。

丁香:溫中健脾,止嘔化痰,緩解疼痛。

附子:溫陽益氣,散寒止痛,緩解疼痛。

為末,米飲調下。

附子理中湯(七)

附子,白朮,甘草(炙),乾薑

調中湯(八)

甘草(炙),附子(制),肉桂

2. 和方四十四

參橘飲(一)

人參白朮(炒),甘草(炙),橘皮當歸白芍藿香香附(制),茯苓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氣、生津、止渴。

白朮(炒):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甘草(炙):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白芍:養血柔肝、清熱涼血。

藿香:化濕醒脾、解暑止嘔。

香附(制):理氣解鬱、調經止痛。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半夏茯苓湯(二)

人參,白朮(炒),茯苓,炙甘草,廣皮,半夏,白芍(炒),旋覆花桔梗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血,強健身體。

白朮: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炙甘草:補中益氣,和胃止咳。

廣皮:補氣固表,收斂止汗。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白芍:養血調經,緩中止痛。

旋覆花: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開音。

半夏滾湯洗七次,薑汁炒黃。

半夏動胎,胎初結,慮其辛燥易散也,勿用為穩。然惡阻非半夏不能止,經云:有故無殞。不妨權用一二劑,但不宜多用,五六分至一錢而止。

白話文:

半夏具有滑利的作用,容易導致胎動。在懷孕初期,胎兒還不穩定,如果使用半夏,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因此,在懷孕初期,不宜使用半夏。

然而,如果孕婦出現嚴重的妊娠劇吐,除了使用半夏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藥物可以止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酌情使用一二劑半夏。但是,使用時不宜過多,每次用量應限制在五六分至一錢。

人參,白朮(炒),茯苓,炙甘草,廣皮,半夏,木香砂仁

白話文:

  • 人參:補元氣、益氣血

  • 白朮(炒):健脾益氣、滲濕止瀉

  • 茯苓:益氣健脾、寧心安神

  • 炙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廣皮:理氣化痰、疏肝醒脾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木香:理氣止痛、調和脾胃

  • 砂仁:行氣化濕、溫中開胃

竹葉安胎飲(四)

生地,當歸,黃芩,麥冬(去心),棗仁(炒),甘草(炙),人參,陳皮竹葉竹茹,姜,棗

白話文:

生地: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

當歸:性溫味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煩的作用。

麥冬(去心):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作用。

棗仁(炒):性微溫味甘,具有益氣養血、安神益智的作用。

甘草(炙):性甘味平,具有益氣健脾、緩急止痛的作用。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的作用。

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竹葉: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作用。

竹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的作用。

姜: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瀉的作用。

棗: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痰,竹瀝沖服。

逍遙散(五)

白朮(炒),白茯苓,當歸,白芍(炒),柴胡薄荷

白話文:

  • 白朮(炒):具有健脾補氣、燥濕利水、止瀉止帶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腹瀉、水腫、帶下過多等症狀。

  • 白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脾虛腹瀉、心悸失眠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腸燥便祕等症狀。

  • 白芍(炒):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肝旺、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盜汗等症狀。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發熱頭痛、咳嗽胸悶等症狀。

  • 薄荷:具有疏風清熱、明目生津、透疹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分氣飲(六)

香附(制),砂仁,白朮(炒),茯苓,當歸,白芍(炒),黃芩

鯉魚湯(七)

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炒),鯉魚(一尾六七兩者,煎服)

大棗(八)

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制)

五虎飲(九)

杏仁(去皮),蘇梗,木賊,陳皮,知母(炒),北五味,桔梗,甘草(炙),石膏(不可多用),蔞仁,(喘者重用)

白話文:

  • 杏仁(去除外皮):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的功效。

  • 蘇梗:具有宣肺止咳、平喘利氣的功效。

  • 木賊:具有清熱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知母(炒):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

  • 北五味: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利氣的功效。

  •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的功效。

  • 甘草(炙):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 石膏(不可多用):具有清熱降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 蔞仁:具有清熱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對於喘症患者,可酌情加大用量。)

小柴胡湯(十)

柴胡,黃芩,炙甘草,知母(炒),姜,棗,人參

安胎和氣飲(十一)

白朮(炒),陳皮,白芍(炒),訶子(煨,去核),甘草(炙),木香,陳粳米,生薑

白話文:

白朮(炒):炒過的黨參

陳皮:曬乾的橘子皮

白芍(炒):炒過的芍藥根

訶子(煨,去核):燉煮過並且去核的訶子

甘草(炙):烘烤過的甘草

木香:木香樹的樹脂

陳粳米:存放一段時間的粳米

生薑:新鮮的薑

桑寄生散(十二)

桑寄生,當歸,川芎,川斷,香附(制),阿膠,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炙),生薑

白話文:

  • 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通經。

  • 川斷:補腎壯骨、活血止痛、續筋接骨。

  • 香附(制):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化痰除濕。

  • 阿膠:補血滋陰、潤肺止咳、生津養顏。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 白朮(炒):健脾益氣、燥濕止瀉、止汗。

  • 茯苓: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利水滲濕。

  • 甘草(炙):補氣健脾、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 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瀉、化痰止咳、解毒。

參蘇飲(十三)

紫蘇,陳皮,前胡,桔梗,茯苓,炙甘草,葛根,知母(炒),砂仁,人參

白話文:

紫蘇: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平喘、行氣消食的作用。

陳皮:可以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前胡:具有疏散風寒、清肺化痰、利尿通淋的作用。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的作用。

茯苓:可以健脾祛濕、益氣補虛。

炙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作用。

葛根:可以解表清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知母(炒):具有清熱滋陰、益胃生津的作用。

砂仁:可以理氣健胃、溫中止瀉。

人參:具有補氣養血、益氣生津的作用。

四物寄生湯(十四)

熟地,當歸,川芎,白芍(炒),桑寄生,羌活(五六分)

白話文:

  • 熟地:滋補精血、補腎健脾、養心安神。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 川芎:活血行氣、祛瘀止痛、解熱鎮痛。

  • 白芍(炒):養血柔肝、斂陰止汗、平抑肝陽。

  • 桑寄生:補肝腎、益精血、強筋健骨。

  • 羌活(五六分):祛風溼、活血通絡、止痛消腫。

黃龍湯(十五)

柴胡,黃芩,炙甘草,知母(炒),人參,姜,棗,紅香附

蒙薑黃連丸(十六)

乾薑(泡),川連,砂仁,阿膠,白朮(炒),川芎,乳香(去油)

白話文:

  • 乾薑(泡):乾薑經過炮製後,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溫中止瀉的作用。

  • 川連:川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 砂仁:砂仁具有溫中行氣、消食導滯、行氣止瀉的作用。

  • 阿膠: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養顏、潤肺生津的作用。

  • 白朮(炒):白朮經過炒製後,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滲濕止瀉的作用。

  •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止痛的作用。

  • 乳香(去油):乳香經過去除油脂後,具有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為末,鹽梅(醋浸、搗),米糊丸,甘草,湯調下。

歸涼節命散(十七)

當歸,白芍(炒),白朮(炒),白茯苓,炙甘草,麥冬(去心),黏米

如有食積,加砂仁、穀芽

白朮散(十八)

白朮(炒),防風牡蠣(煅)

平安散(十九)

熟地,甘草(炙),陳皮,砂仁,木香,川芎,生薑,煨鹽

六和湯(二十)

人參,茯苓,炙甘草,藿香,杏仁,木瓜,陳皮,砂仁,姜,棗

人參白朮散(二十一)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木香,藿香,乾葛

保產萬全湯(二十二)

人參,當歸,川芎,桃仁,炒姜,炙甘草,懷牛膝,紅花(酒炒),肉桂大棗

白話文:

  •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安神養顏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氣虛血弱、脾虛肺弱、神經衰弱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補氣養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虛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頭痛、牙痛、神經痛等症狀。

  •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瘀疼痛、腸燥便祕等症狀。

  • 炒姜:具有溫中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狀。

  • 炙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咳痰、疼痛等症狀。

  • 懷牛膝:具有利水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紅花(酒炒):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瘀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肉桂:具有溫中補腎、活血化瘀、止痛殺菌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陽虛畏寒、腰痠痛、血瘀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大棗: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補中益氣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貧血等症狀。

開骨膏(二十三)

乳香(一兩,研)

端午日以豬心血和丸,如雞豆大,硃砂為衣,每用一丸,酒下。

生化湯(二十四)

川芎,當歸,桃仁,黑姜,炙甘草

保生無憂散(二十五)

當歸,白芍(炒),川芎,血餘,乳香,木香,炙甘草,枳殼(炒焦)

清魂散(二十六)

人參,川芎,荊芥澤蘭,甘草(炙)

童便下。

濟陰丹(二十七)

益母草(連根拔起,陰乾取葉,八兩,為末,不犯鐵器)當歸(一兩),赤芍(六錢),廣木香(五錢)

白話文:

益母草: 連根拔起,陰乾後取葉,共八兩,磨成粉末,製作過程中不可接觸到鐵製品。

當歸:一兩。

赤芍:六錢。

廣木香:五錢。

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有熱,童便下;有風,荊芥酒下;如虛弱,參湯下。

加味四物湯(二十八)

熟地,當歸,白芍(炒),川芎,白芷,阿膠,蒲黃小薊

白話文:

熟地:具有補益氣血、滋陰養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絕等症。

白芍(炒):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肝鬱氣滯、脅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中風、半身不遂、月經不調等症。

白芷:具有祛風通竅、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鼻塞、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等症。

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貧血、肺燥咳嗽、久咳不止等症。

蒲黃:具有止血化瘀、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尿血、便血、跌打損傷等症。

小薊根: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黃疸、水腫、尿路感染、淋病等症。

砂雄丸(二十九)

硃砂(一錢),雄黃(一錢),白茯苓(三兩)

為末,水丸,薑湯下。

狗脊散(三十)

川斷,地榆(炒),川芎,金毛狗脊,熟地,當歸,白芍(炒),白芷,阿膠(蒲黃炒)

白話文:

川斷:一種中藥材,有祛風濕、活血通絡的功效。

地榆(炒):炒製過的地榆,具有滋陰涼血、清熱止血的功效。

川芎:一種中藥材,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金毛狗脊:一種中藥材,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

熟地:一種中藥材,有滋陰補血、益精養髓的功效。

當歸:一種中藥材,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白芍(炒):炒製過的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

白芷:一種中藥材,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阿膠(蒲黃炒):炒製過蒲黃的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的功效。

空心只服一帖。

趁痛散(三十一)

黃耆(炙),白朮(炒),當歸,懷牛膝,肉桂,炙甘草,獨活,韭白,生薑

白話文:

黃耆(烤乾),白朮(炒過),當歸,懷牛膝,肉桂,炙甘草,獨活,韭白,生薑。

加減生化湯(三十二)

川芎,當歸,甘草(炙),砂仁,煨姜

溫胃丁香湯(三十三)

當歸,白朮,乾薑,丁香,人參,陳皮,炙甘草,藿香,前胡,生薑

石蓮散(三十四)

石蓮子(去皮),白茯苓,丁香

為末,米飲下。

生津益液湯(三十五)

人參,茯苓,麥冬(去心),花粉,炙甘草,竹葉,小麥,大棗

生化六和湯(三十六)

當歸,川芎,炒姜,砂仁,藿香,陳皮,茯苓,生薑

加參寧嗽生化湯(三十七)

當歸,川芎,人參,炙甘草,杏仁(去皮),桑皮(炙),半夏(制),知母(炒)

調經湯(三十八)

當歸,赤芍,肉桂,沒藥(去油),琥珀細辛麝香

白話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搭配赤芍、肉桂、沒藥等使用,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常搭配當歸、肉桂、沒藥等使用,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肉桂:具有溫經、化瘀、活血止痛的功效,常搭配當歸、赤芍、沒藥等使用,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沒藥(去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抗炎的功效,常搭配當歸、赤芍、肉桂等使用,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琥珀細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常搭配當歸、赤芍、肉桂等使用,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止痛、開竅的功效,常搭配當歸、赤芍、肉桂等使用,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為末,姜酒調下。

大調經湯(三十九)

茯神,琥珀,大黑豆(炒)

紫蘇湯下。

加味生化湯(四十)

人參,黃耆(炙),當歸,川芎,麻黃根天麻,荊芥,炙甘草,防風,棗仁(炒)

白話文:

  • 人參:補氣健脾,安神益智。

  • 黃耆(炙):補氣升陽,益氣養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麻黃根: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天麻:息風止痙,平肝熄風。

  • 荊芥:解表散風,清熱透疹。

  • 炙甘草:補益脾氣,調和諸藥。

  • 防風:祛風解表,發汗散寒。

  • 棗仁(炒):養血安神,補脾益氣。

有痰,加薑汁、竹瀝;大便閉,加麻仁。

加味通幽散(四十一)

川芎,當歸,肉蓯蓉(洗),炙甘草,桃仁,麻仁(炒)

虛汗,加人參、黃耆、麻黃根;渴,加人參、麥冬、北五味;血塊痛,加延胡索、肉桂。

白話文:

  • 虛汗:加入人參、黃耆、麻黃根。

  • 口渴:加入人參、麥冬、北五味。

  • 血塊疼痛:加入延胡索、肉桂。

石子湯(四十二)

豬腰子,當歸,白芍(炒),晚米,香豉

蔥鹽煮粥食之。

通乳湯(四十三)

豬蹄通草,川芎,穿山甲(炙),甘草節

白話文:

豬蹄:豬的足部,具有補血養顏、滋陰潤燥、強筋健骨的功效。

通草:為玄參科植物通草的莖髓,具有清熱利尿、消腫止痛的功效。

川芎:為繖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穿山甲(炙):為穿山甲科動物穿山甲的鱗片,經炙後具有補氣活血、祛風通絡的功效。

甘草節: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

二妙散(四十四)

川柏(炒),蒼朮(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