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痛散

CHEN T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四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脾經 19%
肝經 13%
心經 12%
肺經 12%
胃經 8%
膀胱經 6%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趁痛散 」,主要成分是:當歸,肉桂,白朮,川牛膝,甘草,黃耆,獨活,羌活,生薑,桑寄生, 主治功效是:產後血滯,筋脈拘攣,腰背強直,遍身疼痛。

  1.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2. 肉桂: 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3. 白朮: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4. 川牛膝: 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5.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6. 黃耆: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7. 獨活: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8. 羌活: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9. 生薑: 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10. 桑寄生: 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總結:中藥方劑「趁痛散 」主要成分是當歸、肉桂、白朮、川牛膝、甘草、黃耆、獨活、羌活、生薑、桑寄生,主要治療產後血瘀,筋脈拘攣,腰背強直,遍身疼痛。該方劑具有補氣活血、調經止痛、散寒止痛、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產後血滯、筋脈拘攣、腰背強直、遍身疼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蓬莪朮(炮)1兩,桂心1兩,檳榔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細辛(去苗)半兩,芫花(炒,別為末)1錢。
上除芫花外,共為細末。
每服3大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調芫花末1字,食前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肉桂、白朮、川牛膝、甘草、黃耆、獨活、羌活、生薑、桑寄生均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其中,當歸、肉桂、白朮、川牛膝、甘草、黃耆具有補血、益氣、健脾的功效,可改善産後氣血不足的症狀。獨活、羌活、生薑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腰背強直、遍身疼痛的症狀。桑寄生具有養血通絡、舒筋活絡的功效,可改善筋脈拘攣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可用於産後血滯、筋脈拘攣、腰背強直、遍身疼痛等症狀。但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腰痛產後身痛貧血痛風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胃腸出血多痰全身酸痛頭重膝部腫大疼痛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趁痛散, 出處:《丹溪心法》卷四。 組成: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靈脂(酒淘)、香附(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 主治:痛風走註,筋骨疼痛。

趁痛散, 出處:《便覽》卷四。 組成:當歸半兩,官桂半兩,白朮半兩,牛膝半兩,甘草(炙)3錢,黃耆半兩,獨活半兩,羌活半兩,生薑半兩,桑寄生(或續斷)半兩。 主治:産後血滯,筋脈拘攣,腰背強直,遍身疼痛。

趁痛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一引《良方》。 組成:牛膝(酒炒)1兩,甘草(炒)1兩,薤白1兩,當歸半兩,白朮(炒)半兩,黃耆(炒)半兩,桂心半兩,獨活(加蘆)半兩。 主治:産後骨節疼痛,發熱頭重,四肢不舉。

趁痛散, 出處:《産育保慶集》。 組成:牛膝半兩,當歸半兩,桂(去皮)半兩,白朮半兩,黃耆半兩,獨活半兩,生薑半兩,薤白1分,甘草(炙)1分。 主治:産後氣血虛弱,瘀血阻滯,筋脈失養,腰背拘急,頭身疼痛,脈虛弦而澀者。

趁痛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一引《德生堂方》。 組成:草烏(炮,搗碎,别炒)1兩半,白芷1兩半,川芎1兩半,炒當歸2兩,炒烏藥5兩,乳香半兩,紫金皮(大塊,童便浸3-5日)半斤,沒藥半兩,南星半斤。 主治:男女跌傷,疼痛不可忍者。

趁痛散,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二。 組成:蓬莪朮(炮)1兩,桂心1兩,檳榔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細辛(去苗)半兩,芫花(炒,别爲末)1錢。 主治:氣搏作痛,肌肉之間如錐刀所刺,胸膈痞悶。神氣不守正位,爲七情所忤,氣聚痰結,胸腹堅牢痞塊,心腹絞痛,時發時止,發則欲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