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4)

回本書目錄

首卷 (4)

1. 傷風證

風,陽氣也。衛氣,亦陽氣也。以陽傷陽,故皮毛開而濈然有汗,宜桂枝。有汗惡風,脈浮而緩。春分後勿用,或用九味羌活湯去地黃、細辛

桂枝

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辛甘發散為陽,故用桂枝以散風邪;以甘緩之,酸收之,是以桂枝為主,芍藥、甘草為佐也。然桂枝雖能祛風,風去則表實,況芍藥以酸收之,則是湯也雖有發散之義,而兼有實表之功。此仲景先生之微意耳。

桂枝湯加知母石膏湯

春分後並夏至用之,熱病亦可用。

2. 里證

太陽有標、有本。此太陽之入本也,則小便不利,而腹脹滿。

五苓散

澤瀉白朮,赤茯,豬苓肉桂

春澤湯,五苓散加人參,虛者用之。

足陽明胃經

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無汗,不惡寒反惡熱。脈:尺寸俱長。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挾鼻絡目,故鼻乾而目痛也。陽明之邪上干於目,故不得臥。陽明主肌肉,雖是傷寒,然是太陽傳經而來,則寒變為熱,故身熱不惡寒而惡熱也。肌表密,故無汗。脈長者,陽明多血多氣之經,其脈本長,今以寒鼓之,則益長矣。

升麻葛根湯

升麻,芍藥,葛根甘草

升麻、葛根升散陽明之邪,芍藥和血斂肌,甘草甘緩和表,皆佐使也。

葛根蔥白湯

葛根,芍藥,知母川芎生薑蔥白

已汗、未汗,頭痛用之。

葛根加黃連湯,兼內熱者加之。

白虎湯,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口渴,以此湯解利之。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傷風證,有汗脈長而帶緩。

桂枝加葛根升麻湯

陽明有標、有本,此陽明之入本也。大便秘結,小便利,不惡寒反惡熱,或日晡潮熱,或譫語,手足濈然汗出,或狂亂不知人,此胃家實也,宜下之。

太陽陽明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治三焦。

少陽陽明小承氣湯

大黃,厚朴,枳實,不犯下焦。

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湯

大黃,芒硝,甘草,不犯上焦。

大柴胡湯,治日晡潮熱,大便閉。

柴胡黃芩,芍藥,半夏,大黃,枳實,生薑

陽明有三證: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在表者均宜解散,在裡者均宜下之。當審證而用方,不可混一而差謬也。

三陽合病必下利,仲景另有方法。

足少陽膽經

症:耳聾,胸脅痛,往來寒熱,口苦,多嘔。脈:尺寸俱弦。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外眥,絡於耳,故耳聾也。下缺盆,循胸脅,故胸脅痛也。是經主經:其流氣三部,在半表半裡,進退無常,故往來寒熱也。脈弦者,少陽本弦也。

3. 表證

小柴胡湯

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

凡耳不聾、里不虛,用小柴胡去人參,以其恐增熱故也。

傷風證,身有汗,脈弦而帶緩,此傷風證也。

小柴胡加桂枝

柴胡,黃芩,桂枝,人參,半夏,芍藥,甘草,生薑

4. 里證

少陽之證亦有標本,在膽則入本也。耳聾、口苦、咽乾而嘔,脈弦而沉。

《黃帝針經》曰:「膽脹者,脅下痛,口中苦,善太息。」此不在經而在裡,膽中之受邪也明矣。又口中苦,膽汁溢於口而然,此亦可以驗熱之在膽矣。宜以,黃連清膽湯,主之。

黃連,陳皮半夏竹茹枳殼甘草生薑枳實

足太陰脾經

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腹自痛,咽乾,手足溫。脈:沉而細。

太陰脾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胃中,邪氣壅而為腹滿。上不得降者,嘔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者,自利益甚;寒在內者,則為常痛,此陽邪干里,故不常痛而時痛也。絡於咽,故咽乾也;手足溫者,三陰手足必微冷,若手足溫者屬太陰也,以脾主四肢,脾受邪熱,故四肢溫也。脈沉細者,病至三陰俱沉,而脾為陰中之太陰,故沉而細。

如有浮,即在表,桂枝湯主之。《經》云:「三陰脈沉,為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