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3)

回本書目錄

首卷 (3)

1. 內景圖解

臟腑內景,各有區別,咽喉二竅同出一脘,異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後主吞。喉系堅空連接肺本,為氣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竅,以激諸脈之行,氣之要道也。咽系柔空,下接胃本,為飲食之路,水穀同下,並歸胃中,乃糧運之關津也。二道並行,各不相犯。

蓋飲食必歷氣口而下,氣口有一會厭,當飲食方咽,會厭即垂,厥口乃閉,故水穀下咽,了不犯喉。言語呼吸則會厭開張,當食言語,則水穀乘氣送喉管,遂嗆而咳矣。

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本之有源,無有窮也,乃清濁之交,運人身之橐籥。

肺之下為心,心有系絡,上繫於肺,肺受清氣,下乃灌注。其象尖長而圓,其色赤,其中竅數多寡各異,迥不相同。上通於舌,下無透竅。心之外有心包絡,即膻中也。凡脾胃肝腎各有一系透膈以通於心,其間有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即如霧者是也。如外邪干犯,則犯包絡,心不能犯,犯心即死矣。

此下有膈膜,與脊脅周圍相著,遮蔽濁氣,始不得以薰心肺。

膈膜之下有肝,有獨葉者,有二三葉者。其系亦上絡於心絡,為血之海,上通於目,下亦無竅。

肝短葉中有膽附焉。膽有汁,藏而不瀉。

此喉之一竅也,施氣運化,薰蒸流行,以成脈絡者。

咽至胃長一尺六寸,通謂之咽門。嚥下是膈膜,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飲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與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馬肝赤紫,其形如刀鐮,聞聲則動,動則磨胃,食乃消化。

胃之左有小腸,後附脊膂,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臍上,共盤十六曲。右有大腸,即迴腸,當臍左回周疊積而下,亦盤十六曲。廣腸附脊以受迴腸,左環疊積下闢,乃出滓穢之物路。

廣腸左側為膀胱,乃津液之府。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為血脈,以成骨髓;津液之餘,留入下部,得三焦之氣施化,小腸滲出,膀胱滲入,而溲便注泄矣。

凡胃中腐熟水穀,其精氣自胃口之上口曰賁門傳於肺,肺播於諸脈;其滓穢自胃之下口曰幽門傳於小腸,至小腸下口曰闌門泌別其汁,清者滲出小腸而滲入膀胱,滓穢之物則傳入大腸。

膀胱赤白瑩淨,上無所入之竅,止有下口,全假三焦之氣化施行,氣不能化,則閉格不通,而為病矣。

此咽之一竅,資生氣血,轉化糟粕而出入如此。

三焦者,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主持諸氣,以象三才。故呼吸升降,水穀腐熟,皆待此通達。與包絡相為表裡,故其脈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腎有兩枚,精所舍也。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中命門穴,形如豇豆,外有黃脂包裹,里白外黑,下通牴尾,上通腦髓,有上系通於心,下系則通精竅。根於兩腎之前,膀胱之後,出大腸之上左,居小腸之下右,即命門子宮,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兩腎俱屬水,但一邊屬陰,一邊屬陽,越人謂左為腎,右為命門。

非也、命門,即兩腎之中,通腎之下係為相火,《易》所謂「一陽陷於二陰」,《道書》所謂「兩腎中間一點明是也」。命門寄相火,代君行化,此先天無形之火,與後天有形之火不同。故滑伯仁曰:「相火之相,譬如丞相之相也,輔佐周身,維持綱紀,交接元陽,為一身統領,使百脈舒和,三元有益,氣血無偏,治化宣和,則無虞矣。

」丹溪云:「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是以能視、聽、言、動,何莫非先天之火為哉?」

2. 風寒感冒

傷寒自有專門,必究心仲景,方知病之百變,證之傳經,非淺學所能窺其微妙。今以六經表裡,撮其綱領,另為一門,附尋常感冒,以便按方療治。若真正傷寒,幸勿輕易,當於專門中求之可也。

3. 六經表裡至要

(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足太陽膀胱經

症:頭項痛,腰脊強,身熱惡寒。脈:浮而緊。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風府分為四道,下絡項,故頭項痛也。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故腰脊強也。身熱者,血陰類,寒亦陰類,以陰傷陰,皮毛閉塞,身中陽氣不得發越,故身發熱也。惡寒者,傷寒惡寒,傷風惡風,以類相從,以其表先有寒,故見寒即惡之也。

脈尺寸俱浮者,太陽為諸陽之首,其脈本浮,況以寒鼓之則愈浮。其緊者,榮氣為寒氣搏擊,安得脈不緊也。若初受寒,則熱與浮緊俱未見,移時見之。

4. 表證

麻黃

麻黃(一兩),桂枝(六錢),甘草(三錢),杏仁(五十個)

春分以後勿輕用之。

麻黃、甘草開肌,桂枝、杏仁散寒下氣,但湯內用桂枝者,有散寒而兼實表之義,恐麻黃過於泄散故也。

小青龍湯

麻黃,芍藥,甘草,乾薑,桂枝,五味,半夏細辛

太陽表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噎,或喘者,宜服之。

大青龍湯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大棗生薑

傷寒見風傷風,見寒無汗,脈浮緊,煩躁者,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