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外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外寒證候

外寒證候是指由於感受外寒之邪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外寒的病因多為風寒之邪,其性質為寒冷、侵襲性強,易傷及人體陽氣。外寒證候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惡寒發熱:惡寒重,發熱輕,或寒熱交替,但無汗出。
  • 頭痛身痛:頭痛、身痛,重者可伴有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症狀。
  • 鼻塞流清涕:鼻塞流清涕,涕色清稀,易於清除。
  • 咳嗽痰白:咳嗽痰白,痰量較少,易於咳出。
  • 舌淡苔白:舌淡,苔白,脈浮緊。

治療

外寒證候的治療以溫陽散寒為主。常用中藥有麻黃、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等。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

預防

外寒證候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寒涼之物。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空氣污染。

注意事項

外寒證候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因此,如果出現外寒證候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越婢湯

  • 1.《本經疏證》:「或謂「麻黃治外寒固矣,然必謂外寒與身中水氣,相應為病,則不有佐使用寒藥者乎」?曰「凡用麻黃,以寒藥為佐使者,大青龍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越婢湯、《古今錄驗》續命湯、文蛤湯,皆用石膏。麻黃升麻湯,用知母、石膏、黃芩。桂枝芍藥知母湯,用知母。《千金》三黃湯,用黃芩。
  • 2.《傷寒大白》:「汗出而喘,身無大熱,且見於汗下後,乃是肺家內有積熱,外冒寒邪。內有積熱,外攻皮毛,故汗出;外有表邪,故發喘。此方妙在杏仁利肺氣,借麻黃以散外寒,借石膏以清內熱,從越婢湯中化出辛溫變辛涼之法,並開後人雙解肺經表裡之法也。

麻黃湯

  • 1.《醫法圓通》:「一治痘初出而忽隱、壯熱、無汗者。蓋痘之初出,全借太陽一點真氣鼓動,運毒外出,今壯熱而痘忽隱,是因其感受外寒,閉束氣機,抑鬱生熱。麻黃湯能開腠理,祛寒外出,邪去則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壯熱太甚,煩躁飲冷者,又可於方內加石膏。
  • 2.《傷寒附翼》:「以無汗為表實,而立麻黃湯治無汗之風寒,然表實中亦有夾寒夾暑、內寒內熱之不同,故以麻黃為主而加減者,若葛根湯,大小青龍、麻黃附子細辛甘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麻黃連翹赤豆等劑,皆麻黃湯之變局,因表實中亦各有內外寒熱淺深之殊也。
  • 3.《感症寶筏》:「_邵評:_表有風寒,內挾水飲,犯肺而喘,用小青龍散邪滌飲。若寒邪在表,氣鬱於肺而作喘,用桂枝加樸杏散寒下氣。但寒無汗而喘者,用麻黃湯;此則肺有火邪,外寒包住內火,故以麻黃湯去桂枝而加石膏。
  • 4.《不居集》:「—外寒失血者,為邪氣不能發散,壅盛於經絡,逼迫於血,因而吐者,須當發散經中寒邪,或麻黃湯、桂枝湯治之。

五苓散

  • 1.《醫法圓通》:「一治痘初出而忽隱、壯熱、無汗者。蓋痘之初出,全借太陽一點真氣鼓動,運毒外出,今壯熱而痘忽隱,是因其感受外寒,閉束氣機,抑鬱生熱。麻黃湯能開腠理,祛寒外出,邪去則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壯熱太甚,煩躁飲冷者,又可於方內加石膏。

小青龍湯

  • 1.《本草思辨錄》:「芍藥者,一方之樞紐也。一徵之小青龍湯,外寒與內飲相搏,乾嘔發熱而咳,是證之必然非或然。麻桂散外寒,辛夏蠲內飲,姜味止咳逆,甘草合諸藥以和之。寒則以汗解,飲則隨便去,惟麻黃入太陽而上行,膀胱之氣亦因之而不下行,小便不利少腹滿,固意中事。加芍藥者,所以馴麻黃之性而使水飲得下走也。
  • 2.《傷寒貫珠集》:「內飲外寒。相得不解。氣凌於肺。為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如上條之證也。是必以小青龍外解寒邪。內消水飲為主矣。若服湯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飲內行也。故為欲解。小青龍湯主之六字。當在發熱不渴下。
  • 3.《外科正宗》:「又有七情、飢飽、勞役損傷脾肺者,麥冬平肺飲主之,紫菀葺湯調之。又有房欲勞傷,丹石補藥消鑠腎水者,宜腎氣丸主之,金液戊土丹調之。又勞力內傷,迎風響叫,外寒侵入,未經解散致生肺癰者,初起脈浮微數,胸熱氣粗,寒熱往來,咳嗽生痰者,當以小青龍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之。
  • 4.《金匱翼》:「_仲景小青龍湯_,散外寒,蠲內飲。
  • 5.《金匱翼》:「齁喘者,積痰在肺,遇冷即發,喘鳴迫塞,但坐不得臥,外寒與內飲相搏,宜小青龍湯主之。若肺有積熱,熱為寒束者,宜越婢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通脈四逆湯

  • 1.《古今名醫方論》:「王又原曰:仲景真武湯一方,於水中補火;四逆與通脈四逆二方,是於水中溫土。二方用藥無異,分兩不同,主治又別。所以然者,前方脈沉為陽氣不鼓,四逆為陽微不周,然真陽未盡亡也。君以炙草之甘溫,溫養微陽;臣以乾薑、附子之辛溫,通關節,走四肢。此因內陽微而外寒甚,故製為陽氣外達之劑。

大青龍湯

  • 1.《本經疏證》:「或謂「麻黃治外寒固矣,然必謂外寒與身中水氣,相應為病,則不有佐使用寒藥者乎」?曰「凡用麻黃,以寒藥為佐使者,大青龍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越婢湯、《古今錄驗》續命湯、文蛤湯,皆用石膏。麻黃升麻湯,用知母、石膏、黃芩。桂枝芍藥知母湯,用知母。《千金》三黃湯,用黃芩。
  • 2.《不居集》:「_大青龍湯_(以上見下集外寒。)
  • 3.《傷寒廣要》:「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療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痢。有虛熱煩渴者。方。
  • 4.《感症寶筏》:「如不汗而煩躁,此內有伏火,為外寒所郁也。宜大青龍湯,外散表寒,內清裡熱,則表裡俱解矣(大青龍治外寒內熱)。

四逆散

  • 1.《醫方論》:「四逆散乃表裡並治之劑。熱結於內,陽氣不能外達,故里熱而外寒,又不可攻下以礙厥。故但用枳實以散鬱熱,仍用柴胡以達陽邪,陽邪外泄,則手足自溫矣。

桂枝湯

  • 1.《傷寒懸解》:「上章用桂枝人參湯雙解表裡,此用桂枝湯解表,大黃黃連攻痞者,以上則外熱而內寒,此則外寒而內熱,攻補不同也。溫中解表,可以並用,攻裡發表,不可雙行。故仲景於宜攻之病而有表證,皆先表而後下。
  • 2.《不居集》:「—外寒失血者,為邪氣不能發散,壅盛於經絡,逼迫於血,因而吐者,須當發散經中寒邪,或麻黃湯、桂枝湯治之。

乾薑附子湯

  • 1.《瘴瘧指南》:「上水煎。欲飲水者。冷服之。瘴病煩渴引飲。舌黑陽氣上浮。心肺極熱也。手足冷。鼻尖涼。吐利脾土無陽。虛寒也。身體重。寒氣外盛也。汗出惡風。陽氣外泄。不能衛皮毛也。姜附之辛熱能溫中祛外寒。而收外泄之陽氣。冷飲之以導心肺之熱下行。而暖下焦上焦之熱下行。中下二焦溫暖。則寒熱退。諸病息矣。

十全大補湯

  • 1.《外科備要》:「亦生兩膝上或生於膝兩旁,腫硬如饅,其色紫黯,木痛日增,形似石疽,惟多焮熱,腫久腐爛肌肉,由外寒深襲、血瘀凝滯而成,初服當歸拈痛湯冬以宣通濕熱,次按中石疽治法,內宜溫補,外宜灸法,虛甚者,十全大補湯水,相兼治之。
  • 2.《景岳全書》:「一儒者患此,腫硬色白,兩月餘矣。此足三陰虧損,為外寒所侵也,用大防風湯,及十全大補湯,兼服而消。後場屋不利,飲食勞倦,前證復作,盜汗內熱,飲食不化,便滑肌瘦,此脾土虛寒,而命門火不能相生。用八味丸、益氣湯,百餘劑,喜其年壯得愈。

小柴胡湯

  • 1.《遯園醫案》:「窿工某,先因下窿失足,手足毀傷疼痛,傷科家已為治愈。嗣復咳嗽,往來寒熱,兩脅及胸膈作痛,舌苔淡白,脈弦數。審系內部蓄瘀未盡,兼感外寒所致,為疏小柴胡湯去參加桃仁、紅花、荊芥炭、桂尖、赤芍、歸尾、鮮桔葉等品,告以服藥後,大便當下黑糞,以盡為度。服三帖,黑糞始下。

麻杏石甘湯

  • 1.《吳鞠通醫案》:「吳,五十六歲,十一月十二日,內熱外寒,兼發痰飲,喉啞,咳嗽,痰多,頭痛,惡寒,脈浮,與麻杏石甘湯。

葛根湯

  • 1.《傷寒附翼》:「以無汗為表實,而立麻黃湯治無汗之風寒,然表實中亦有夾寒夾暑、內寒內熱之不同,故以麻黃為主而加減者,若葛根湯,大小青龍、麻黃附子細辛甘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麻黃連翹赤豆等劑,皆麻黃湯之變局,因表實中亦各有內外寒熱淺深之殊也。
  • 2.《馮氏錦囊秘錄》:「凡痘疹起發痛者,其症有數。一則毒邪欲出,氣血隨之,是以肌肉繃急而痛者,宜用活血散。一則皮厚肉密,又為外寒相搏而痛者,宜用葛根湯。若熱毒甚者,宜用消毒散。若食雞魚酒物者,宜用清胃散。若發熱飲冷,大便調和者,僅宜四物連翹之類。若發熱飲冷,大便秘結而脾胃實熱者,是可清胃潤燥。

四逆湯

  • 1.《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陰陽停則和,偏則病。如陽氣暴絕,陰氣獨勝,則為寒證,陰氣暴絕,陽氣獨勝,則為熱證。經曰:陽勝陰虛,汗之而死,陰勝陽虛,下之而死。若陽實外熱,陰虛內寒,陰實內熱,陰虛外寒,陽實伐其陽,當涼膈散、承氣湯主之,陰實伐其陰,當白朮散、四逆湯主之。

真武湯

  • 1.《證治彙補》:「真武湯(仲景),外寒挾水症。發汗過多。心下悸。頭眩筋惕。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 2.《證治匯補》:「真武湯(仲景),外寒挾水症。發汗過多。心下悸。頭眩筋惕。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理中湯

  • 1.《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理中湯_,治胃寒嘔吐,心腹絞痛,一應內外寒症。
  • 2.《刪補名醫方論》:「【按】李杲制此方,施之於脾胃寒濕內盛,脹滿多尿,涎涕外盛,足軟,腰脊丸痛,而氣不虛者宜矣。若其人中氣已虛,內外寒濕又盛,水來侮土者,總不若理中湯加附子、蒼朮,茯苓為愈也。

白虎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_療法_,桂枝白虎湯加減,以膏、知、蘆根清透伏熱為君,花粉、石菖蒲、玉樞丹豁痰開竅為臣,佐桂枝以辛散外寒,使甘草以調和諸藥也。
  • 2.《醫學衷中參西錄》:「《外臺秘要》原文:治骨蒸勞熱久嗽,用石膏紋如朿針者一斤,粉甘草一兩,研細如面,日以水調三、四服,言其無毒有大益,乃養命上藥,不可忽其賤而疑其寒。《名醫別錄》言陸州楊士丞女,病骨蒸,內熱外寒,眾醫不能瘥,處州吳醫用此方而體遂涼。

銀翹散

  • 1.《診驗醫方歌括》:「凡治風溫溫熱溫疫冬溫當預護其虛。此銀翹散、桑菊飲之所以為妙,為清解肺胃治溫主劑,至外寒搏內熱及非時傷風皆可少投辛溫。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故用附子以解裡寒,用麻黃以解外寒,而復佐以辛溫香竄之細辛,既能助附子以解裡寒,更能助麻黃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陽透入之寒,仍由太陽作汗而解,此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妙用也。

當歸拈痛湯

  • 1.《外科備要》:「亦生兩膝上或生於膝兩旁,腫硬如饅,其色紫黯,木痛日增,形似石疽,惟多焮熱,腫久腐爛肌肉,由外寒深襲、血瘀凝滯而成,初服當歸拈痛湯冬以宣通濕熱,次按中石疽治法,內宜溫補,外宜灸法,虛甚者,十全大補湯水,相兼治之。

桑菊飲

  • 1.《診驗醫方歌括》:「凡治風溫溫熱溫疫冬溫當預護其虛。此銀翹散、桑菊飲之所以為妙,為清解肺胃治溫主劑,至外寒搏內熱及非時傷風皆可少投辛溫。

華蓋散

  • 1.《醫學原理》:「治外寒包內熱,嗽喘胸高,喉中如水雞聲。其用與華蓋散同,但此邪稍甚,故此治法亦宜散外寒為主。是以用麻黃、生薑、細辛等,以散在表之風邪,射干以散胸中之結熱,助半夏豁痰以定喘,紫菀茸、五味子、款冬花等潤肺止嗽。
  • 2.《大方脈》:「治外寒傷肺,喘急氣逆,脈浮滑者,服華蓋散。若肺虛感寒,氣逆膈熱,喘吼夾寒者,服定喘湯。若水飲攻肺,喘不得臥,形氣實者,服葶藶大棗湯攻之。痰飲喘甚,服千緡湯。表實無汗,喘吼危急者,服五虎湯。表裡均實,服八仙湯。久吼,遇寒即發,服九實湯(均見表裡門)。
  • 3.《大方脈》:「_華蓋散_,治外寒傷肺,氣逆喘急。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1.《傷寒經解》:「(瘀熱在裡者,內有濕熱,外寒束之,濕熱不得透越,瘀罨而成黃也。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散外寒以清濕熱。)

藿香正氣散

  • 1.《濟陽綱目》:「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治。
  • 2.《原幼心法》:「藿香正氣散,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溫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或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吐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寒熱而無汗者。
  • 3.《萬病回春》:「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皆治之。
  • 4.《良朋彙集經驗神方》:「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噁心,胸膈痞悶,發熱無汗者並服。

桂枝加桂湯

  • 1.《傷寒說意》:「凡燒針取汗,表泄陽虛,針孔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緣外寒閉束,風木鬱沖之故。宜先灸核上各一壯,散其外寒,以桂枝加桂湯,疏木而下衝也。至於下後陽虛,下焦陰氣上衝者,亦皆奔豚之證,悉宜桂枝加桂湯也。
  • 2.《金匱懸解》:「此段見《傷寒·太陽》。傷寒,燒針發汗,汗後陽虛脾陷,木氣不舒,一被外寒,閉其針孔,風木鬱動,必發奔豚。若氣從少腹上衝心胸,便是奔豚發矣。宜灸其核上各一壯,以散外寒,即以桂枝加桂湯,疏風木而降奔沖也。
  • 3.《傷寒懸解》:「汗後陽虛,脾陷木氣不舒,一被外寒閉其針孔,風木鬱動,必發奔豚。若氣從少腹上衝心胸,便是奔豚發作,宜先灸核上各一壯,散其外寒,即以桂枝加桂湯,更加桂枝,以疏風木而降奔豚也。(桂枝加桂者,於桂枝湯內更加桂枝也。)
  • 4.《長沙方歌括》:「蔚按。少陰上火而下水。太陽病以燒針令其汗。汗多傷心。火衰而水乘之。故發奔豚。用桂枝加桂。使桂枝得盡其量。上能保少陰之火臟。下能溫少陰之水臟。一物而兩扼其要也。核起而赤者。針處被寒。灸以除其外寒。並以助其心火也。

桂枝人參湯

  • 1.《傷寒懸解》:「上章用桂枝人參湯雙解表裡,此用桂枝湯解表,大黃黃連攻痞者,以上則外熱而內寒,此則外寒而內熱,攻補不同也。溫中解表,可以並用,攻裡發表,不可雙行。故仲景於宜攻之病而有表證,皆先表而後下。

涼膈散

  • 1.《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陰陽停則和,偏則病。如陽氣暴絕,陰氣獨勝,則為寒證,陰氣暴絕,陽氣獨勝,則為熱證。經曰:陽勝陰虛,汗之而死,陰勝陽虛,下之而死。若陽實外熱,陰虛內寒,陰實內熱,陰虛外寒,陽實伐其陽,當涼膈散、承氣湯主之,陰實伐其陰,當白朮散、四逆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

  • 1.《傷寒懸解》:「上章用桂枝人參湯雙解表裡,此用桂枝湯解表,大黃黃連攻痞者,以上則外熱而內寒,此則外寒而內熱,攻補不同也。溫中解表,可以並用,攻裡發表,不可雙行。故仲景於宜攻之病而有表證,皆先表而後下。

養陰清肺湯

  • 1.《白喉條辨》:「(曩謂仲師二湯恰是治燥氣之祖方蓋化氣為濕麻桂可以散之復氣為火甘石可以清之極為合拍如白喉病發於秋冬之交重感外寒者似可先用麻杏甘石一二劑唯不可用青龍耳)其仍用鄭氏養陰清肺湯者。以既經誤治。肺陰受傷。並及營血。非冬地丹芍實難奏效。然鄙意須加入西洋參石膏本經藥。

烏頭桂枝湯

  • 1.《金匱方歌括》:「歌曰,腹痛(內寒)身疼(外寒)肢不仁。(脾主四肢。不仁者寒盛於中。無陽氣以溫之也。)藥攻刺灸治非真。(或攻其內。或攻其外。邪氣牽制不服而可以抵當其病者。惟有本方。)桂枝湯照原方煮。蜜煮烏頭合用神。

蘇子降氣湯

  • 1.《成方切用》:「蘇子前胡厚朴橘紅半夏,皆能降逆上之氣,兼能除痰,氣行則痰行也。數藥亦能發表,既以疏內壅,又以散外寒也。(風痰壅盛,多挾外感。)當歸潤以和血,甘草甘以緩中。下虛上盛,故又用官桂引火歸元也。(玉機微義曰:此散郁和中之劑。準繩曰:口鼻出血,皆由上盛下虛,有升無降,血隨氣升。

生化湯

  • 1.《驗方新編》:「產後寒熱往來,應期而發,此由氣血並竭,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或晝輕夜重,或日晡潮熱,一日二三度發,其症雖似乎瘧,而發無常期,只須生化湯倍加當歸,則身熱自退。即或應期而發,症與瘧同,亦必以調和氣血為主,無用芩、連等治熱及常、果、檳、查等截瘧。如汗多加參、耆,熱甚倍加當歸、川芎。

白朮散

  • 1.《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陰陽停則和,偏則病。如陽氣暴絕,陰氣獨勝,則為寒證,陰氣暴絕,陽氣獨勝,則為熱證。經曰:陽勝陰虛,汗之而死,陰勝陽虛,下之而死。若陽實外熱,陰虛內寒,陰實內熱,陰虛外寒,陽實伐其陽,當涼膈散、承氣湯主之,陰實伐其陰,當白朮散、四逆湯主之。

續命湯

  • 1.《本經疏證》:「或謂「麻黃治外寒固矣,然必謂外寒與身中水氣,相應為病,則不有佐使用寒藥者乎」?曰「凡用麻黃,以寒藥為佐使者,大青龍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越婢湯、《古今錄驗》續命湯、文蛤湯,皆用石膏。麻黃升麻湯,用知母、石膏、黃芩。桂枝芍藥知母湯,用知母。《千金》三黃湯,用黃芩。

厚朴麻黃湯

  • 1.《本草思辨錄》:「義主理虛,而守補太過,則非血痹所宜,故甘草去之。無表邪,故不取汗不溫復。與桂枝加黃耆湯,似同而實異者此也。曰澤漆湯。此與厚朴麻黃湯,皆外寒與內飲相搏而咳者。脈浮者表邪方盛,故重與解表。此咳而脈沉,非無表邪,但輕微耳。彼用麻杏,此用桂姜,猶麻黃湯桂枝湯之分傷寒中風也。

葦莖湯

  • 1.《增訂通俗傷寒論》:「雖然,喘症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實證易治。如實而寒者,必有凝痰宿飲,上阻氣機,酌用小青龍、桂枝加樸杏湯;實而熱者,不外痰火濕熱,上干清竅,酌用麻杏石甘加桑皮、蘇子,葦莖湯加葶藶、大棗,外寒散而內熱清,則喘自止。後少復發,虛證難醫。

健脾丸

  • 1.《羊毛瘟證論》:「羊毛溫邪產後一月內外寒熱胸悶面青舌赤治法外除羊毛內服新制蘭膏湯並五黃丹病退即止繼服加減資生健脾丸

參蘇飲

  • 1.《醫學體用》:「火灼則加入苦寒(如山梔黃芩知母地骨皮),風溫則參以甘涼(如蔗汁蘆根羚羊角桑葉),暑療入營則兼清潤(如銀花杏仁鮮地黃犀角),燥咳在氣則佐純甘(如天冬梨皮阿膠)。別有內熱外寒吐血者(宜薄荷參蘇飲主之)。此治客感吐血大略也。

升陽散火湯

  • 1.《醫方集解》:「本方除人參、獨活,加蔥白,名火鬱湯:治同(火鬱者,內熱外寒,脈沉而數,火鬱無焰,故外寒;沉為在裡,沉而數,知為內熱也)。
  • 2.《成方切用》:「除人參獨活加蔥白,名火鬱湯,治同。(火愈者,內熱外寒,脈沉而數,火愈無焰,故外寒。沉為在裡,沉而數,知為內熱也。)

保和丸

  • 1.《三家醫案合刻》:「三診,自前方固攝之後,五六日精神頗覺向安,但寒在四肢背部,熱在心前腹中,即《內經》陽虛外寒,陰虛內熱之旨。然產後氣虛,必自陰分傷及陽位。張景岳云:氣因精而虛者,當補精以化氣。況產後八脈空虛,填補方中,必佐以收拾奇經之散亡也。

五積散

  • 1.《症因脈治》:「【外感胃脘痛之治】宜分寒熱二條。寒痛者,先用五積散,兼散外寒;後用溫胃湯,以溫內寒。熱痛者,先用神術平胃散,以清外熱,後用清中湯,以清裡熱。言寒則風亦在焉,言熱則暑濕燥火皆在焉。
  • 2.《婦人規》:「立齋曰:前證若因氣滯,用延胡索散;若因外寒,用五積散;若因怒氣,用四物加木香、柴胡;若因血虛,用四物、參、朮、炮姜。若因陽氣虛弱,用四君、當歸、炮姜。若因脾虛血弱,用六君、當歸、炮姜。
  • 3.《景岳全書》:「立齋曰:前證若因氣滯,用延胡索散。若因外寒,用五積散。若因怒氣,用四物加木香、柴胡。若因血虛,用四物、參、朮、炮姜。若因陽氣虛弱,用四君、當歸、炮姜。若因脾虛血弱,用六君、當歸、炮姜。

雙解散

  • 1.《外科樞要》:「便癰屬厥陰肝經,內熱外寒;或勞倦過度,或房欲不節,或欲心不遂,或強固其精,或肝經濕熱而致。治法:內熱外寒者,雙解散。勞倦過度者,補中益氣湯。房欲不節者,六味丸料。欲心不遂者,先用五苓散加大黃,疏其精滯;後用地黃丸,以補其肝腎,強固其精。或濕熱壅滯者,宜用龍膽瀉肝湯,疏肝導滯。

復脈湯

  • 1.《醫述》:「仲景治傷寒,有通脈、復脈二法。少陰病,裡寒外熱,下利清穀,脈微欲絕者,制通脈四逆湯,溫補以扶陽;厥陰病,外寒內熱,心動悸,脈結代者,制復脈湯,涼補以滋陰。同是傷寒,同是脈病,而寒熱異治者,一挽坎陽之外亡,一清相火之內熾也。生脈散,本復脈立法。

異功散

  • 1.《張氏醫通》:「毒氣入腹者分利之。陽氣虛者溫補之。外寒觸犯者熏解之陳文宿用異功散。以預保脾胃於未敗之先。實發前人之未發。開萬世之蒙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