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

Jian P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證治準繩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20%
肺經 15%
心經 9%
腎經 8%
肝經 7%
大腸經 5%
膽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本方針對的是因脾虛胃弱所致的各種症狀。脾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在中醫理論中負責運化食物和水分。當脾胃功能衰弱時,食物無法正常消化,進而引起食積停滯,導致內熱和濕氣的產生。這種狀況下,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薄等症狀。由於氣血生化功能不足,還可能伴有倦怠乏力、脈象虛弱的情況。

食積停滯會阻滯氣機,引起濕化為熱,從而導致脘腹痞悶、舌苔膩微黃等現象。治療的關鍵在於同時健脾和消食。

本方的組成與作用如下:

  • 君藥:白朮、茯苓
    • 功能:白朮和茯苓合用,能夠健脾祛濕,幫助止瀉。
  • 臣藥:山楂、神曲、麥芽、人參、山藥
    • 功能:這些藥物共同作用於消化系統,有助於消食和胃,增強白朮、茯苓健脾的效果。
  • 佐藥:木香、砂仁、陳皮、黃連
    • 功能:這些藥材有助於理氣開胃,化濕,並且清熱燥濕。
  • 使藥:甘草
    • 功能:甘草用於調和方中諸藥,補中和藥的效果。

方劑的特點 本方的特點在於結合了補氣健脾的藥材和消食行氣的藥材,實現了消補兼施的治療效果。這樣既能補充身體所需,又不會造成滯重,也不損傷正氣。

由於方中主要包含四君子湯及山藥等益氣健脾之品,故更偏向補而不是消。並且,由於食物能夠被消化並且脾能夠得到恢復,因此該方案名為“健脾”。

主治 脾虛食積證,其表現為:

  • 食少難消
  • 脘腹痞悶
  • 大便溏薄
  • 倦怠乏力
  • 苔膩微黃
  • 脈虛弱

現代應用

  • 慢性胃炎
  • 消化不良屬脾虛食滯者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現代用法:共為細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