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拈痛湯

DANG GUI NIAN T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啟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4%
膀胱經 14%
胃經 14%
肝經 10%
腎經 10%
心經 8%
膽經 5%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當歸拈痛湯」

清熱利濕,活血止痛

【組成】

  • 當歸
  • 黃芩
  • 苦參
  • 甘草
  • 白朮
  • 蒼朮
  • 防風
  • 葛根
  • 羌活
  • 人參
  • 升麻
  • 茵陳蒿
  • 澤瀉
  • 知母
  • 豬苓

【功效】

  • 清熱利濕
  • 活血止痛
  • 補氣益血
  • 調經止痛
  • 祛風除濕
  • 消腫止痛
  • 鎮靜安神
  • 滋陰潤燥
  • 健脾益氣
  • 固表止汗

【主治】

  • 月經不調
  • 痛經
  • 經閉
  • 產後腹痛
  • 風濕性關節炎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濕疹
  • 皮膚瘙癢
  • 神經衰弱
  • 失眠
  • 陰虛發熱
  • 骨蒸勞熱
  • 肺熱咳嗽
  • 咽喉腫痛
  • 口乾舌燥
  • 肺熱咳嗽
  • 陰虛燥咳
  • 痰黃粘稠
  • 乾咳少痰
  • 胎熱
  • 胎毒
  • 流產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兒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慎用。
  • 服用本藥物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 服用本藥物後,可能出現口乾、咽乾、大便乾燥等症狀,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
  • 如服用本藥物後,出現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等,應停止服用並諮詢醫生。
  • 本藥物不宜與其他清熱利濕藥物同服。

總結

當歸拈痛湯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痛、補氣益血、調經止痛、祛風除濕、消腫止痛、鎮靜安神、滋陰潤燥、健脾益氣、固表止汗、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等多種功效,臨牀上常被用來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腹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疹、皮膚瘙癢、神經衰弱、失眠、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3錢,羌活1錢半,蒼朮1錢半(炒),防風1錢半,白朮1錢半(炒),黃芩1錢半(酒炒),澤瀉1錢半,黃柏1錢半(酒炒),豬苓1錢半。
水煎,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非濕熱引起之痹痛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四肢感到疼痛小腿痠軟無力腰骶痛產後浮腫腳氣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全身酸痛吞咽障礙五十肩肩關節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腳背痛腳踝外側前側痛腳二趾痛腳三趾痛腳五趾痛腳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拈痛湯, 出處:《醫門補要》。 組成:苦參(炒)、海南子、當歸、茵陳、獨活、木通、防已、川柏(炒)、蘇葉、蒼朮、知母、木瓜。 主治:濕腳氣。

當歸拈痛湯,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四。 組成:當歸3錢,羌活1錢半,蒼朮1錢半(炒),防風1錢半,白朮1錢半(炒),黃芩1錢半(酒炒),澤瀉1錢半,黃柏1錢半(酒炒),豬苓1錢半。 主治:濕熱腳氣,表邪不解,脈浮數者。

當歸拈痛湯, 出處:《醫學啓源》卷下。 組成:羌活半兩,防風3錢,升麻1錢,葛根2錢,白朮1錢,蒼朮3錢,當歸身3錢,人參2錢,甘草5錢,苦參(酒浸)2錢,黃芩1錢(炒),知母3錢(酒洗),茵陳5錢(酒炒),豬芩3錢,澤瀉3錢。 主治:濕熱爲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