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盤珠集胎產症治》~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散方三十一

抑青丸(一)

柴胡當歸,炙甘草,鉤藤,白朮(炒)

白話文:

柴胡:一種中藥,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表、退燒、止痛的作用。

當歸:一種中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炙甘草:一種中藥,具有補脾益氣、健胃消食、清熱解毒的作用。

鉤藤:一種中藥,具有平肝息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作用。

白朮(炒):一種中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止瀉的作用。

清肝飲(二)

生地,當歸,生白芍,柴胡,麥冬(去心),蘇梗,香附(制),青皮(炒炭)

白話文:

  1. 生地:也叫生地黃,是中藥材的一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

  2. 當歸:一種中草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3. 生白芍:白芍的一種,具有養血調經、疏肝止痛的功效。

  4. 柴胡:一種中藥材,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的功效。

  5. 麥冬(去心):麥冬去中心,具有潤肺生津、清熱除煩的功效。

  6. 蘇梗:蘇子的梗,具有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

  7. 香附(制):香附經過加工炮製後,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

  8. 青皮(炒炭):橘皮經過炒炭後,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的功效。

紫蘇飲(三)

當歸,白芍(炒),人參,炙甘草,陳皮砂仁,蘇葉,蔥白生薑

白話文: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適用於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白芍(炒):養血柔肝、斂陰止汗,適用於肝血不足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盜汗、陰虛等症狀。

人參:補氣健脾、益氣生津,適用於氣虛引起的疲倦乏力、氣短、食慾不振、口乾等症狀。

炙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適用於脾虛引起的腹痛、腹瀉、食慾不振、口乾等症狀。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適用於脾胃氣滯引起的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痰多等症狀。

砂仁:理氣健脾、溫中化濕,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反酸等症狀。

蘇葉:解表散寒、理氣化痰,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狀。

蔥白:發散風寒、通陽化氣,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生薑:解表散寒、溫中止嘔,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嘔吐等症狀。

祛風定痛湯(四)

生地,川芎茯苓肉桂荊芥防風獨活大棗

白話文:

生地:又稱生地黃,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滋陰清熱、養血涼血的功效。

川芎: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茯苓: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

肉桂: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補火助陽、溫經止血的功效。

荊芥: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疏風解表、發汗透邪的功效。

防風: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

獨活: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

大棗: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的功效。

天仙藤散(五)

天仙藤,香附(制),陳皮,炙甘草,木瓜,姜皮

白話文:

  1. 天仙藤:又稱「仙藤草」、「天仙藤子」,是一種多年生藤蔓植物。其根莖入藥,具有清熱、解暑、祛風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暑熱、感冒、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

  2. 香附(制):又稱「香附子」,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入藥,具有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腹痛、胸悶、嘔吐等症狀。

  3. 陳皮:又稱「橘皮」,是柑橘類植物的果皮。其入藥,具有理氣、健胃、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咳嗽、痰多等症狀。

  4. 炙甘草:又稱「熟甘草」,是甘草經炙製後所得。其入藥,具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脾胃虛弱、咳嗽、咳痰等症狀。

  5. 木瓜:又稱「番木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入藥,具有消食、化痰、潤肺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胸悶、咳嗽、痰多等症狀。

  6. 姜皮:又稱「生薑皮」,是生薑的根莖外皮。其入藥,具有發汗、解表、止嘔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發燒、嘔吐等症狀。

烏藥順氣湯(六)

烏藥,殭蠶(炒),乾薑,炙甘草,陳皮,木賊,制香附,白芷,蔥

白話文:

烏藥:具有溫暖子宮、緩解疼痛、乾燥除濕的功效,可治療胃寒嘔吐、腹痛泄瀉、寒凝疼痛等症狀。

殭蠶(炒):具有平肝息風、清熱定驚的功效,可治療癲癇、驚風、肝陽上亢等症狀。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可治療寒症胃痛、嘔吐泄瀉、四肢冰冷等症狀。

炙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口渴咽乾等症狀。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可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症狀。

木賊:具有清熱利濕、止血降壓、止瀉的功效,可治療黃疸、腹瀉、痢疾、高血壓等症狀。

制香附:具有理氣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腹痛等症狀。

白芷:具有散寒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可治療頭痛、鼻塞、牙痛、腫痛等症狀。

蔥: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殺菌消炎的功效,可治療感冒、鼻塞、流涕、腹痛等症狀。

宜加生血活血之品。

芎蘇散(七)

紫蘇,川芎(不宜多),白芍(炒),陳皮,白朮(炒),炙甘草,麥冬(去心)

鉤藤湯(八)

鉤藤鉤,當歸,人參,茯神桑寄生桔梗

白話文:

  • 鉤藤鉤:具有清熱除濕、祛風平肝、解痙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頭暈目眩、神經衰弱、抽搐痙攣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產後瘀血等症狀。

  • 人參:具有補氣益元、益氣健脾、安神益智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體虛乏力、倦怠無力、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等症狀。

  • 茯神:具有寧心安神、益氣補脾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精神不振等症狀。

  • 桑寄生:具有補肝益腎、壯骨活絡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腎虧虛、腰膝痠痛、筋骨痿弱等症狀。

  •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開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如煩熱,加石膏一錢。

木香散(九)

木香,炙甘草,丁香

淡鹽湯下。

五加皮散(十)

五加皮阿膠蒲黃炒),杜仲(鹽水炒),狗脊,白芍(炒),防風,萆薢杏仁(去皮),薄荷

白話文:

五加皮:具有補氣、健脾、強筋、壯骨、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腰腿痠痛、風濕性關節炎、神經衰弱等。

阿膠(蒲黃炒):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虛貧血、月經不調、產後出血等。

杜仲(鹽水炒):具有補肝腎、強筋骨、補精益髓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腰膝痠痛、風濕性關節炎、腎虛遺精等。

狗脊: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痠痛、風濕性關節炎等。

白芍(炒):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風濕性關節炎等。

防風: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肢體麻木、風濕性關節炎等。

萆薢:具有補腎壯陽、澀精固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尿頻等。

杏仁(去皮):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支氣管炎等。

薄荷: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發熱、皮膚瘙癢等。

五加皮丸(十一)

五加皮,杜仲(炒),狗脊,白芍(炒),萆薢,川斷,訶子,薄荷

縮砂散(十二)

砂仁(末),米飲下。

防風丸(十三)

防風,黃芩(炒)

米飲調下。

升陽除濕湯(十四)

柴胡,升麻豬苓澤瀉(炒),陳皮,炙甘草,炒蒼朮,炒白朮,防風,姜,棗

白話文:

柴胡:升清揚濁,疏肝解鬱,退熱止痛,和營透疹。

升麻:升提陽氣,透疹發汗,清熱解毒,祛邪外散。

豬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制約太過的水濕。

澤瀉(炒):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祛除水濕,消腫止瀉。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行氣通便,和胃止嘔。

炙甘草:益氣補脾,益氣復脈,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炒蒼朮:燥濕健脾,祛除水濕,化痰止瀉,溫中消食,行氣止痛。

炒白朮:燥濕健脾,祛除水濕,固澀止瀉,健脾和胃,益氣補中。

防風:祛風解表,透疹發汗,清熱解毒,祛邪外散。

姜:溫中散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行氣止嘔。

棗:益氣補血,補益脾胃,養血安神,潤腸通便。

胃風湯(十五)

當歸,柴胡,升麻,葛根,炙甘草,蔓荊子藁本,木賊,川柏(炒),蒼朮(制),姜,棗

白話文:

當歸:滋補氣血,活血化瘀。

柴胡:疏肝解鬱,退燒止痛。

升麻:升提陽氣,解毒散結。

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炙甘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

蔓荊子:清肝明目,利尿通淋。

藁本: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木賊: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川柏(炒):清熱燥濕,止咳化痰。

蒼朮(制):燥濕健脾,化痰消積。

姜:溫中散寒,止嘔止瀉。

棗:補氣養血,健脾益胃。

桂枝茯苓湯(十六)

桂枝,茯苓,丹皮,炒白芍,桃仁(炒焦)

蘇香丸(十七)

當歸,炒白芍,砂仁,炙甘草,黃芩(炒),蘇梗,木香

香蘇散(十八)

香附(制),紫蘇,陳皮,炙甘草,砂仁,生薑

陽明加葛根、知母;少陽加柴胡;太陽加防風。

回生散(十九)

橘紅藿香

淡薑湯下。

藿香正氣散(二十)

藿香,白朮(炒),茯苓,炙甘草,陳皮,砂仁,桔梗,紫蘇,蒼朮(炒),姜,棗

可加木香。

木香通氣散(二十一)

木香,枳殼(炒),製厚朴草果(煨),檳榔,陳皮,製附子穿山甲(炙),蔥白

白話文:

  • 木香:具有理氣止痛、燥濕化痰、溫中止瀉的作用。

  • 枳殼 (炒):具有理氣寬中、消痰導滯的作用。

  • 厚朴 (製):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

  • 草果 (煨):具有溫中健胃、理氣止痛的作用。

  • 檳榔:具有殺蟲消積、理氣止痛的作用。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 附子 (製):具有溫補腎陽、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的作用。

  • 穿山甲 (炙):具有補腎壯陽、通筋活絡、祛瘀止痛的作用。

  • 蔥白: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理氣止痛的作用。

七寶丹(二十二)

人參,炙甘草,當歸,白芍(炒),川芎,紫蘇,生薑,大腹皮(醋炒,多則二三分),蔥白

白話文:

  1.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補脾益肺等功效。

  2. 炙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益氣補虛、清熱解毒等功效。

  3.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

  4. 白芍(炒):具有斂陰補血、柔肝益氣、清熱涼血等功效。

  5.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散寒等功效。

  6. 紫蘇: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安胎、抑菌抗病毒等功效。

  7.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等功效。

  8. 大腹皮(醋炒,多則二三分):具有理氣寬中、疏肝解鬱、止痛消腫等功效。

  9. 蔥白:具有發汗解表、疏散風寒、通陽化瘀等功效。

消風散(二十三)

甘菊,荊芥,當歸,大豆葉(炒),防風,茶葉羚羊角(鎊),生石膏(三、四分)

白話文:

  • 甘菊:具有清熱散風、明目退翳的作用。

  • 荊芥:具有解表散風、清熱透疹的作用。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 大豆葉(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防風:具有解表散風、勝濕止痛的作用。

  • 茶葉: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 羚羊角(鎊):具有清熱涼血、開竅醒神的作用。

  • 生石膏(三、四分):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芎烏散(二十四)

川芎,烏藥

加當歸更穩。

三聖散(二十五)

肉桂,當歸,延胡索(醋炒)

瀉白散(二十六)

地骨皮,杏仁(去皮),桑白皮(炙)

益黃散(二十七)

陳皮,青皮(炒焦),訶子(煨),丁香,炙甘草

藿香溫胃飲(二十八)

人參,白朮(炒),炙甘草,陳皮,藿香,丁香,當歸,薑炭,厚朴(制),生薑

白話文:

  • 人參:補氣血、強健身體、提高免疫力。

  • 白朮(炒):健脾胃、利水消腫、止瀉。

  • 炙甘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 陳皮:理氣健胃、化痰止咳、醒脾開胃。

  • 藿香:解暑止嘔、化濕開胃、祛暑清熱。 *丁香:理氣止痛、溫中止瀉、散寒止嘔。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 薑炭: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止嘔止瀉。

  • 厚朴(制):理氣化痰、消食導滯、溫中止瀉。

  • 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散寒止痛。

手足冷加附子。

加味吳茱萸湯(二十九)

肉桂,當歸,吳茱萸(泡),乾薑,防風,丹皮,赤茯苓,麥冬(去心),炙甘草,桔梗,細辛(少許),半夏(制)

白話文:

肉桂、當歸、吳茱萸(泡)、乾薑、防風、丹皮、赤茯苓、麥冬(去心)、炙甘草、桔梗、細辛(少量)、半夏(製)

七珍散(三十)

人參,生地,川芎,石菖蒲(鮮者佳),防風,細辛,硃砂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血,養陰生津。

生地:涼血養陰,清熱解毒。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石菖蒲(鮮者佳):開竅醒神,益智健脾。

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疼。

細辛:發汗解表,溫中散寒。

硃砂:清熱解毒,鎮定安神。

薄荷湯下。

漏蘆散(三十一)

漏蘆蛇蛻(炙),蔞仁

好酒調下。